调频电视试卷

调频电视试卷
调频电视试卷

调频电视试卷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调频试卷

一、填空

1.广播按内容可分为广播和广播;按传输介质可分为广播和广播。

2.天线与发射机之间的连接设备称为。

3.国家标准规定调频广播的带宽是 KHz。

4.电波根据传输特性可以分为、、。

5.广播电视发射台分为广播发射台和广播发射台两大类。

6.广播电视发射台将高频载波以___________形式发送到空中。

7.调频立体声复合信号的最高频率是 KHz,其中导频信号的频率是 KHz。

8.调频广播的频率范围在波段内,频道间隔为

____________。

9.电视发射机的图像采用,伴音采用调制方式。

10.视频信号采用负极性调制比采用正极性调制。

11.我们所称的10KW电视发射机,指的是图像发射机的峰值功率,也

叫。

12.我国的调频立体声编码器采用导频制即______________制式。

13.使用音频处理器有利于降低峰值电平,提高平均调制度,增大边带功率以增加。

14.在发射机端,预先对原调制声音中的高音成分进行提升,在接收端将高音成分再进行降低处理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采用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的优点是:能获得较大的频偏,电路简单、调整方便,所需的调制功率极小,在频偏较小的情况下,非线性失真。

16.群时延失真会使不同的图像信号频率分量到达显像管上显示相应图像的时间不一致,使重现的图像产生。

是调频与电视发射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放大经过处理后已变成射频已调波的微弱信号,使之达到额定的发射功率。

18.将多个发射机播出的多套不同频率的节目合成后使用一副天线播出的设备, 。

19.利用两个特性参数完全相同的晶体管使其在电路结构上完

全,而激励为反相的功放对叫做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定向耦合器既可以当作功率合成器也可以用作功率。

二、选择

1.伴音载频输出功率依我国规定标准:图像与伴音间的功率比为()。比1 比1 比1 比1

2.全固态发射机给功率放大器供电的开关电源,其输出电压为:( )。

A.直流24V

B.直流48V

C.交流50V

D.交流220V

3.根据我国电视技术标准规定,视频带宽为6MHz ,采用残留边带方式传送图象信号,因此,规定一个频道的频带宽度为( )。

兆赫 兆赫 兆赫 兆赫

4.电视图象信号的发送采用调幅方式,伴音信号的发送采取调频方式,且伴音载频比图象载频高( )。

兆赫 兆赫 兆赫 兆赫

5.全固态10KW 电视发射机整机的全部功放模块之间( )。

A.全部可互换;

B.都不可互换 ;

C.单号的可互换 ;

D.只有几个固定的可互换。

6.电视与调频广播发射机输出的定向耦合器的作用是:( )。

A.射频信号取样;

B.控制 ;

C.检测 ;

D.入射和反射信号。

7.发射机整机因输出硬馈没有连接好,可能会造成:( )。

A.电压升高;

B.电流过大 ;

C.整机功放模块烧坏;

D.发射机开机顺利。

8.我国电视标准规定,声音发射机的最大频偏为( ),调频广播的最大频偏为±75KHZ 。

A.±25KHZ

B.±50KHZ

C.±75KHZ

D.±100KHZ

9.模数转换的基本理论是 ( ) 定理,为防止产生频谱混叠失真,抽样频率至少应大于被转换信号频率的 ( )

(1) A 、高斯 B 、奈奎斯特 C 、安培

(2) A 、3 倍 B 、4 倍 C 、2 倍

10.下列( )情况不属于带电工作。

A.在运行的低压电气设备构架中或线路上进行工作。

B.停用安全装置、进入有带电部分的封闭区、遮拦进行工作。

C.在停用的射频设备近旁进行工作。

D.在停电未挂检修接地线的设备上进行工作。

11. 当信号源和负载的阻抗匹配时,可实现最大的功率传输,因此功率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端都有阻抗匹配电路。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在电视和调频功率放大器中经常采用的阻抗匹配方式是( )

A.利用电阻元件进行变换

B.利用电感和电容的组合电路进行变换

C.利用4

的传输线进行变换 D.利用变压器进行变换

12.下面关于调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调频广播比调幅广播的接收效果好

B.调频立体声是将左右声道信号直接调制后播出

C.调频广播的标准频偏为75KHz

D.调频立体声中主信号的频偏为

13.我国彩色电视标准采用的制式是()。

制制制—T

14.电视发射机工作在( )。

A.短波波段

B.长波波段

C.中波波段

D.超短波波段

15.如果有多路信号源,发射机要选择这些信号源使用的设备是( )。

A.视音频分配器

B.视音频处理器

C.视音频切换器

D.地面无线电传输

16.电视发射机视频部分连接电缆的特性阻抗为( ), 中频和射频部分连接电缆的特性阻抗为( )。

ΩΩΩΩ

17.对直流电而言,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 )。

A.开路

B.短路

C.一个电阻 D、电感

18.全固态电视发射机的功放采用的放大器件是( )。

A.双极型晶体管

B.电子管

C.场效应晶体管

D.电感

19.硅二极管正向电压正常值为( )。

20.用晶体振荡器来锁定伴音中频频率,其原因是( )。

A.晶振频谱纯净

B.晶振频率稳定度高

C.伴音中频频率稳定度高

D.伴音中频频率幅度小

三、判断题:

1、广播电视信号发送的作用是将广播电视节目信号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如编码、调制等)后,经过某种传输方式(如地面射频传输、卫星广播、有线传输等)发送到接收端。()

2、立体声调频广播中,可以将载波抑制掉,所以可以节省发射功率。

()

3、电视调频发射机末级功率输出装置由定向耦合器、带通滤波器等组成,其输出射频信号经定向耦合器耦合,送到主控单元供功率指示及控制保护用,同时提供射频监测信号。()

4、电视调频发射机在日常维护中,不得任意调整内部和面板上的可调螺钉,改变机器原有的正常工作状态。()

5、在发射机正常运行时,不要任意拨动激励器上的开关,不能拔插功放单元,以免造成器件损坏或影响机器正常工作。定期检查大电流接线端子是否紧固,防止接触不良引起设备发生故障或影响设备指标。()

6、立体声广播的关键是解决好调制前的信号处理,这一过程称为立体声编码,实现这一过程的设备叫立体声编码器。()

7、严禁整机或功放模块的高频输出端在开路或短路时加电工作。()

8、功放模块是发射机监控系统的中心监控单元,负责协调整机监控系统的工作,同时对外提供与上位机的通信接口。a、采集、存储、分析整机的运行;b、整机控制、参数设置;c、提供整机的外部控制接口;d、系统重要参数显示;e、报警与故障保护处理;f、人机交互。()

9、激励器是电视发射机的核心,它实际上就是一部完整的小功率发射机,发射机技术指标的好坏主要决定于激励器的技术指标。()

10、电波的传播途径:电波的传播途径主要分为以下三种:⑴天波传播——经过电离层反射后到达接收点;⑵、空间波传播—经过对流层在自由空间传播到达接收点;⑶、地波传播——沿地球表面传播到达接收点。()

11、风机进风口安装了滤尘网,如检查时发现滤尘网表面出现灰尘淤积,必须马上进行清理。用吹风机清理灰尘时,一定要将滤尘网拿下后再清理,否则容易将灰尘吹入发射机内部。()

12、3dB定向耦合器是: 在定向耦合器中,当输入功率由1口注入时,在端口2和端口4分别得到输入功率的一半,即二功率分配,因为在2、4端口功率下降一倍,也即下降3dB,所以称为3dB定向耦合器。()

13、我国广电总局公布了数字电视的时间表,根据时间表,在2020年全面取消模拟电视的播出,用数字电视进行广播。()

14、数字电视与高清电视:对于发射机而言,传送的是数字信号,对于其数据流的内容与副书记的特性要求没有大的区别;传送数字电视的码率与覆盖范围的半径成反比。()

15、天线的极化方式:在电磁波传输过程中,如果电场矢量的方向在一直线上变动,即电场矢量的末端轨迹为直线,则称为线极化,在线极化波中,如果电场矢量与地面平行,称之为水平极化;电场矢量与地面垂直,称为垂直极化。()

16、直接调频法:用调制信号直接控制自激振荡器振荡频率的变化以达到频率调制的目的,叫直接调频法。常用的有电抗管调频法、变容二极管调频法、晶体管调频法等。()

17、与模拟电视发射机不同,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射机的输入信号不是通常的视频和音频节目信号,而是将音频、视频信号,经过压缩、编码,并与其他数据信息复用打包后的传输码流(TS流)。输入的TS流,经过信道编码与调制单元,形成符合一定制式标准的模拟中频信号,然后上变频至发射频道,经射频放大后发送。()

18、固态电视发射机的维护量相对较小,工作量主要集中在过滤网的清洁上,防止因过滤网堵塞造成冷却风压过低,致使发射机关机。()

19、调频广播可以被电离层反射,因而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

20、调频广播发射机的三大运行指标是:信噪比、失真度和频率响应。

()

四、简答

1.调频广播的特点。

2.如何防止全固态电视发射机遭受雷击

3.什么叫调频信号的频偏和调频指数

4.什么叫预加重和去加重

5.什么是调频立体声我国规定的调频立体声制式是那一种

6.调频发射机的三大运行指标是什么我国规定各项指标是多少

7. 发射机检修时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有哪些

8. 光纤通信的优点有哪些

9. 调频的方式有哪两种各自的原理是什么

10.电视和调频广播是如何实现远距离传送的

五、计算

1.某电路的功率信噪比为30dB,已知该电路的信号功率为60W,问噪声功率为多少

2.电路上某点的电平级为15dBu,问该点的电压为多少伏

3. 设声音信号的取样频率为32kHz,量化比特数为16bit,则数字化后该声音信号的数码率为多少

答案

一、填空

1.声音电视有线无线

2.馈线

4.天波地波空间波

5.骨干转播

6.电磁波

19

~108MHZ 100KHZ

9.残留边带调幅调频

10.更有利

11.标称功率

12. AM-FM

13.响度

14.预加重和去加重

15. 很小

16. 失真

17. 射频功率放大器

18. 多工器

19. 对称

20. 分配器

二、选择

三、判断

1. √

2. √

3. √

4.√

5. √

6. √

7. √

8. ×9 .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四、简答

1.频带宽,失真小,没有串信现象,信噪比好,保真度高,效率高,动态范围大,容易实现多工广播,覆盖范围有限,多径失真,有门限效应和易生调频

2.(1)要设置良好接地的工作地;

⑵在供电和信号源的前端安装防雷模块;

⑶发射机在雷电期间应开半功率工作。

3.调频信号的瞬时频率偏离载波偏离的最大值称为最大频偏。调频指数是以弧度为单位表示的调频信号最大相位角偏移,它反映了调制的深浅程度。

4.为改善高频成分的信噪比,在发射机中人为地将高音频电压提升从而提高高频端的抗干扰性能;在接收机中相应地把鉴频输出中的高音频电压消弱。这就是预加重和去加重。

5.调频立体声是指用调频的方式来传输两路声道的信号,这样,我们就可以用调频立体声收音机来收听具有音乐厅效果的立体声广播节目了。

我国规定的调频立体声制式为导频制,即调幅调频导频制。

6.调频发射机的三大运行指标是:频响、失真度和信噪比。

我国规定:①、总失真在100%调制度下小于%。

②、在预加重和去加重的情况下,总频率特性不超过±1dB;

③、最大调制度时,信噪比(以1KHZ为基准,预加重)大于

60dB。

7. (1)断电

(2)验电

(3)放电

(4)挂接和拆除检修接地线

(5)防止误送电、悬挂标示牌、设临时阻挡物

8. (1)传输频带款,通信容量大;

(2)传输损耗低,中继距离长,适用于远距离传输;

(3)非金属材料抗电磁干扰,纤芯传输信号不会产生串光,传输质量高,保密性好。

(4)光线体积轻小,重量轻,便于运输和铺设;

(5)耐化学侵蚀,适用于特殊环境;

(6)原材料资源丰富,节约有色金属。

9.直接调频法和间接调频法。直接调频法是用调制信号区控制振荡器的电路参数,改变其振荡频率,而产生调频信号。间接调频法是指通过调相来获得调频信号的方法。

10.⑴利用微波接力将电视信号一站一站传送到远方。

⑵通过差转台传送广播电视信号。

⑶利用同步卫星进行远距离传送。

五、计算

1. 功率信噪比为:10lgS/N(dB)=30dB,信号功率S=60W,

信噪比S/N=1030/10=103=1000

噪声功率N =S/1000=60/1000= W=60mW

2. 电压电平级为:20lgU/Ur (dBV)=15,参考电压:Ur=(V)

U/Ur=1015/20==,该点的电压U=×=(V)

3.单声道数码率=取样频率×量化比特数=32kHz×16bit=512kbps

双声道数码率=取样频率×量化比特数×声道数=512kbps×2=1024 kbps

广播电视概论完整版

第一章 1、广播电视的定义:广播电视是一种电子通讯手段,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和图像的电子信息传播媒介。人们凭借电子音像技术有意识建立大众传播媒介,向期望的受众传送专门制作的声音和图像节目。 2、广播电视分类广播电视可统称为“广播”:“声音广播”、“电视广播”;无线广播、有线广播、无线电视、有线电视。 3、电视节目的创作也显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电视纪实创作、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进入到栏目化的阶段、1996年3月16日,《实话实说》的开播,标志着电视谈话节目的崛起、1998年岁末起,由湖南卫视发轫,一大批电视游戏娱乐节目走红中国、电视直播。 第二章 1、1873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威尔发表了《电磁论》在理论上确立了电磁学,被公认为无线电之父。 2、1895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和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分别进行了无线电传送信号的实验,实现了无线电的发送和接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收发报机,无线电通信进入实用阶段 3、1906年12月24日圣诞之夜,费森登播出了《圣经·路加福音》中的圣诞故事、小提琴演奏的圣歌、并祝贺大家圣诞快乐。这是世界上的第一次语言广播,听众是当时附近船上的报务员们。宣告了广播的诞生。 4、1920年10月27日,美国商务部分配给西屋公司一个商业海岸电台呼号:KDKA。这是第一个向政府领 取营业执照的电台。1920年11月2日,KDKA电台开始播音。这标志着广播事业的诞生。 5、广播的发展: 1)、开办广播:1920年前后,广播在各国普遍出现。(如:1919年英国、1920年美国、1923年德国、中国,1925年日本)初期的广播电台规模小,设备简陋,发射功率低,广播时间短,主要是对国内广播。 2)、对外广播: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和控制,开始利用对国外广播。 3)、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广播:广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苏、美、英、等国同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展开了激烈的“电波战”(广播战)。各国的广播电台迅速及时地报道战争消息,有的广播电台派出记者(默罗)到前线采访,播出了许多真实生动的报道。一些国家元首(丘吉尔、罗斯福)多次到广播电台发表演讲,动员鼓舞人民同法西斯斗争到底。 4)、调频广播的诞生:1923年美国科学家阿姆斯特朗开始研究调频广播,1933年达到实际应用地步,1935年建立了最早的调频广播。因为战争,政府暂停发放执照。战后,美国于40年代建立了一批调频电台。50年代,英国、日本及其他国家也办起调频广播。70年代以后调频广播电台广泛兴起。 5)、数字广播:80年代,出现了数字广播,90年代出现网络广播NJ (Net Jockey)。 6、调频广播的优点:(1)、频带宽,容纳的电台数量多; (2)、音质好,广播质量高; (3)、抗干扰能力强,调频广播工作于超短波频段,超短波是直接波,电波传播稳定,可稳定收听。(4)、发射距离与地理条件有关,可控制、调节,既解决了覆盖问题又不“外溢”; (5)、建设维护费用低,不需要大功率发射机。 7、1884年,德国23岁的保罗·尼普科根据视觉暂留原理,利用硒光电池发明了机械电视扫描盘(尼普科圆盘)。保罗·尼普科被誉为“电视鼻祖”。 8、1925年第一次显示出一个木偶的眼睛和鼻子;1926年1月26日在伦敦为英皇室作了公开示范表演,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电视无线传输。 9、贝尔德也由于第一次完成长距离短波传送图像而被后人称为“电视之父”。

数字电视作业答案

第一章人类的视觉和听觉 1.说明色温和相关色温的含义。在近代照明技术中,通常选用哪几种标准白光源 答:色温:当绝对黑体在某一特定温度下,其辐射的光谱与某一光源的光谱具有相同的特性,则绝对黑体的这一特定温度就定义为该光源的色温。 相关色温:是指与具有相同亮度刺激的颜色最近似的黑色辐射体的温度,用K式温度表示。 标准光源 A光源(2854K)光色偏黄 B光源(4800K)光色相当于中午日光 C光源(6770K)光色相当于有云的天空光 D65光源(6500K)典型日光 E光源(5500K) 2若水平方向上可分辨出100根红绿竖线,试问对于黑白、黑红、绿蓝各组竖线的分辨数是多少黑白:100/40%*100%=250(根)黑红:100/40%*90%=225(根) 第二章光的颜色及其表达 1.说明彩色三要素的物理含义。 亮度:是光作用于人眼时所引起的明暗程度的感觉,与色光所含的能量有关。 色调:指颜色的类别,与光的波长有关。 色饱和度:指色调深浅的程度,决定于物体表面反射光谱辐射的选择性程度。 2.请阐述三基色原理及其在彩色电视系统中的应用。 三基色原理:指自然界中常见的大部分彩色,都可以有三种相互独立的基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 应用:彩色电视利用RGB三基色相加产生各种不同颜色,常用的相加混色法有时间混色法和空格键混色法。(图像—像素—顺序传递) 第三章视频的产生 1.什么是隔行扫描其优点和缺点有哪些隔行扫描的总行数为什么是奇数,而不是偶数 隔行扫描:指将一帧电视图像分成两场进行扫描(从上到下为一场)。第一场扫出光栅第1、3、5、7等奇数行,第二场扫出第2、4、6等偶数行,并把扫奇数行的场称为奇数场,扫偶数行的场称为偶数场,这样,每一帧图像经过两场扫描,所有像素就可以全部扫完。 优点:保持了清晰度,降低了图像信号的频带宽度,简化处理设备。 缺点:行间闪烁效应,大面积图像闪烁,并行现象,运动物体边缘锯齿化。 第二问:为了保证清晰度,隔行扫描的两场光栅必须均匀镶嵌,为此选取一幅图像的总扫描数为奇数,每场均有一个半行,并设计第一场结束于最后半行然后电子束返回屏幕最上方中间,第二场(始于半行,结束的是整数行) 2.某HDTV系统,设幅型比为16:9,每帧行数为1125行,采用2:1隔行扫描,场频为60Hz,α=18%, β=8%,求系统的垂直分解力、水平分解力、视频信号带宽。 垂直分解力:M = KeKi(1-β)Z (Ke= Ki=) =**(1-8%)*1125 = 水平分解力:N=KM=16/9*=(数据好像有点问题) 3.假设某电视系统扫描参数为Z=9行时,取α=,β=1/9,画出隔行扫描光栅形成图。要求与行场扫 描电流波形图相对应。 3根据已学内容,总结电视技术的一些基本参数与人眼的哪些视觉特性有关并找出改善电视质量的依据

发射台站数字电视试题

发射台数字电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数字电视是从电视信号的采集、编辑、传播、接收整个广播链路都数字化的广播系统。 2、数字电视按清晰度可分为HDTV、SDTV、LDTV。 3、数字电视四大标准:DVB、ATSC、ISDB、DTMB。 4、数字电视的组成从硬件构成看主要包括节目制作、数字信号处理、传输、接收和显示几个部分。而从信号处理过程看主要包括物理层传输协议、中间件标准、信息表示、信息使用、内容保护几个层面的内容。 5、数字电视关键技术包括:信源编码技术、传输复用技术、信道编码和调制。 6、信道编码包括:纠错编码、网格编码、均衡等。 7、基本压缩编码方法包括:DPCM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CT离散余弦变换、游程长度编码、霍夫曼编码。 8、数字载波调制技术基本类型有:ASK、PSK、FSK、Q-PSK、QAM。 9、在通信系统中,影响接收端的BER的因素包括噪声、干扰、失真、比特同步错误、信号衰减等。 10、影响MER的因素,包括载噪比、突发脉冲、失真及IQ偏移量对信号造成的损伤。 11、广播电视发射信号基本都为单极化:垂直极化或水平极化。 12、传输线的种类很多,包括微带线、双线、同轴线、波导等。

13、常用的数字电视发射天线包括四偶极子天线、一体型垂直极化发射天线、缝隙天线。 14、天线常见故障:进水故障、短路开路故障、打火故障。 15、多工器的典型结构:星型、桥式、增强型桥式、多路星型、宽带桥式单元。 二、名词解释。 1、BER 答:比特误码率,发生误码的位数与传输的总位数之比。 2、MER 答:调制误差率,理想符号矢量幅度的平方和除以实际符号误差矢量幅度的平方和,计算的结果取对数,以dB表示,定义为MER。3、信噪比 答:传输信号的平均功率与加性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 4、载噪比 答:已经调制的信号的平均功率与加性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 三、简述题。 1、简述数字电视具体传输过程。 答:由电视台送出的图像及声音信号,经过数字编码压缩和数字调制后,形成数字电视信号,经过卫星、地面无线广播或有线电缆等方式传送,由数字电视接收后,通过数字调制和数字视音频解码处理还原出原来的图像及伴音。

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电视系统》实验指导书doc-《广播电

长春工业大学 教育电视系统》 实验指导书 专业:教育技术学 专业方向:教育技术学 信息传播工程学院 二00 六年八月

实验一了解电视机的工作原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视机内部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认识标准彩条信号 3.验证复合同步信号 二、实验器材 1 .具备行场同步调节功能的彩色电视机 三、实验说明 未经教师指导请勿擅自打开电视后盖,以免高压击伤。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 .认识彩色电视机的内部结构,了解扫描原理 彩色电视机用彩色显像管来显现彩色图像。彩色显像管的荧光屏上涂敷着三种荧光粉,在个自的电子束激励下,发出红、绿、蓝三种基色光。在显像时,三种基色光重现被传送图像的红、绿、蓝三幅基色图像。根据空间混色原理,在正常距离下观看图像时,便看到一幅相应于红、绿、蓝三幅基色图像混合色调的彩色图像。 在电视技术中,所谓扫描就是电子束在摄像管或显像管的屏面上按一定规 律作周期性的运动。一帧图像的传送和重现是靠电子束进行行、场均匀扫

描完成的。而电子束要完成扫描任务必须依靠偏转线圈。在显像管中,电 子束的扫描就是由其管颈上的两种偏转线圈所产生的磁场作用而实现的。 使电子束作水平方向扫描的偏转线圈叫行偏转线圈,使电子束作垂直方向 扫描的偏转线圈叫场偏转线圈。 2 ?认识标准彩条信号 标准彩条信号是由彩色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一种测试信号,常用来对彩色电视系统的传输特性进行测试和调整。 标准彩条信号是用电的方法形成的一种电信号,它在接收机或监视器上显示为八条等宽竖条。自左至右依次为白、黄、青、绿、品、红、蓝、黑。 3.验证复合同步信号 复合同步信号包括行同步信号和场同步信号。为了正确地再现电视 台发射的图像,要求发送和接收信号必须保证频率和相位一致,否则重现的图像就不正常。 当接收端的扫描初相位与发送端不同步时,就会出现重现图像分裂现象。行扫描发收相位不同步时,图像左右分离,场扫描发收相位不同步时,图像上下分离。 行扫发收相位不同步时,图像左右分离

05广播电视传输系统技术能手竞赛试题(完整答案版)

广播电视传输系统技术能手竞赛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1、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按其传输媒质可分为:_有线_和____无线___。 2、目前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_____频分复用___和_____时分复用________。 3、模拟通信可采用_调频__、___调幅__、___调相__三种调制方式,采用数字调制时,相应地称为_______FSK______________、_______ASK__________、________PSK______________三种键控方式。 4、网络管理的五大功能模型是:____故障___管理;____性能_____管理;_配置_____管理;____计费____管理;_____安全_____管理。 5、数据通信开放系统互连模型的七层协议中的第二层和第七层分别是:_____数据链路层______、____应用层_________。 6、1毫瓦在75 欧姆上所对应的电平为_274__毫伏。 7、电视信号包括图像和伴音信号,图像信号频谱为__0Hz-6MHz_________,伴音信号频谱为 ___________20Hz-20KHz___。我国的电视标准采用__625__行和___25____帧的隔行扫描制。行扫描频率为_____15625Hz________,场扫描频率为___50Hz_________。 8、在卫星接收和发射系统中按馈源与反射面的相对的位置可分为:___前______天线、______后_____天线、___偏________天线。 9、国际电联按频率把全世界卫星通信与广播频段划分为__三__个区,中国属于第___三__区,Ku波段的下行频段为__ 11.7 -12.2GHz _______和____ 12.2 -12.7GHz _____。 10、国内卫星通信中采用的电波极化方式为_____线极化_________。 11、当电波传播空间参数发生变化,使接收电平改变的现象称为__衰落__现象。 12、对于模拟微波传输系统来说,一般在单向传输时,出现下述情况之一,并连续10S以上既为中断不可用:视频加权信杂比低于图象质量评价标准______分以下;声音节目信号低于主观评价等级________分以下;接收信号功率低于调频_____________电平以下。 13、在光纤通信中,按调制信号的不同,分为两大类,即__调频_调制和__调幅___调制。

电视技术考试重点优选稿

电视技术考试重点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电视技术考试重点(自己整理)1946年6月成功发明了彩色电视机 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于1958年3月 电视图像是一种光信号 由光学理论可知,光是以电磁波形式存在的物质。 波长在380--780nm范围内的电磁波能够引起人眼的视觉反映,称为可见光 广播电视只利用可见光谱,其波长范围为380-780nm 每一种色带都有一个大致的波长范围,可见光谱对色感呈单一的对应关系。 这种一定波长的光谱呈现的颜色称为光谱色。 色感对光谱的对应关系不是唯一的 人眼是不能分辨单色黄光和由红、绿两光混合所得复合黄光的差别的,这种由不同光谱混合出相同色光的现象称为同色异谱。 电视台都以色温为9300K制作节目 但在欧美因为平时的色温和我国有差异,以一年四季平均色温约6000K 为制作节目的参考值 人眼的分辨力线数m=3438×H/(Lθ) =458线 上式说明,当458线时,即可达到两个视敏细胞之间夹角θ=1.5'的要求,在电视技术中就是根据此值来决定扫描行数的,即水平清晰度因屏幕的宽高比是4:3,同理可推出为610线。 人眼对扫描线区分大于458线,高清平板电视采用1080线。

国际上规定红基色的波长为700nm 三基色原理是彩色信息传送和彩色电视广播实现的基础 空间混色法是同时制彩色电视的基础 时间混色法是顺序制彩色电视的基础。 亮度公式 Y=0.30R+0.59G+0.11B 行扫描正程时间大于行扫描逆程时间) 只在显像管的行偏转线圈中通入行扫描电流,将在屏幕中间出现一条水平亮线,如图所示。 若只有场扫描过程,则荧光屏上就只出现一条垂直亮线 我国电视标准规定,每秒传送25帧,每帧图像为625行,每场扫描312.5行,每秒扫描50场。场频为50Hz,不会有闪烁现象;一帧由两场复合而成,每帧画面仍为625行,图像清晰度没有降低,而频带却压缩一半。 我国的电视标准中,场频选为50Hz 我国采用每帧扫描行数为625 场频确定为fv=50Hz,由于采用隔行扫描,所以帧频fz=25Hz,也就是一帧扫描时间为Tz=40ms。 当扫描行数选定为Z=625后, 行扫描时间TH=Tz/Z=40ms/625=64μs, 行频fH=fz x Z=25Hz X 625=15625Hz 黑白全电视信号由图像信号、消隐信号和同步信号叠加而成 31.5MHz的第一伴音中频信号伴音信号调制在第二伴音中频6.5MHz

广播电视概论大一考题

广播电视概论大一考题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广播电视概论 一、填空: 1、主持人在写作水平方面4个C标准:clear---清楚 concise---简洁 correct---准确 conversational---口语化 2、制片人管理三大要素:计划、组织、控制 3、节目分类基本原则:相同性、相等性 4、节目播出三种方式:录播、直播、转播 5、广播电视技术五个方面:节目制作、节目播出、信号传送、信号发射(或分配)、信号接收及节目还原 6、广播电视声音的三大类型:语言、音乐、音响 7、无线电传播速度:3×108m/s 8、三大传统性质电台:国营台、公营台、私营台 9、最能体现广播电视新闻现场性和时效性的传播方式:现场直播 10、电视画面功能:纪实传播、形象传播、直接传播 11、广播电视事业变更和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发展水准、国民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巨额广告收入、社会信息的需求、社会消费水平 12、电视传播技术系统:电视中心、电视发射网、电视传送网 二、名词解释: 1、有线电视:亦称电缆电视,是通过电缆或光缆组成的分配系统,将节目信号直接传送给用户的一种电视传播方式;它是集节目组织,节目传送及分配于一体的区域型网络。 2、三网合一: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3、广播电视学:一门文理交叉、实践性强的社会学科,主要研究广播电视的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4、卫视: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向覆盖区域转发功率较大的广播电视信号,使该地区内广大用户能够直接接收电视信号的新型广播方式。采用这种方式实现的电视广播就叫卫星电视广播。 5、ENG:ElectronicNewsGathering的缩写。在电视新闻学上是指电子新闻采摄手段,使用便携式的摄像、录像设备来采集新闻。分前期拍摄和后期编辑两个阶段。与电缆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技术相结合,可以用便携式摄像机与发射装置,传送系统连接,实现新闻直播,提高时效性。 6、音响效果:是信息传播者创造出来的或转借来的声音。创造主观化音响;创造现实当中不存在的音响形式,以配合新奇、怪异、陌生等非日常经验性的情景、画面;营造、渲染气氛;通过音响效果,突出段落分割,实现转场。 7、声画对位:亦称声画对列。指镜头画面与声音对列,它们按照各自的规律彼此表达不同的内容,又在各自独立发展的基础上有机的结合起来,造成单是画面或单是声音所不能完成的整体效果。 8、声画合一:声音和画面传播的具体内容完全一致,也就是说画面中出现的人和物就是声音的发音体,或者声音就是在具体说明画面中的事物情景。 9、广播电视节目:具有一定内涵,有固定的名称,在一定时间段内播出的,由语言、图像、音响等要素组成的电子符号系统。 10、规范口语:广播电视语言既要适合口头表达,又要严谨规范,这一特点是由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决定的,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规范。 11、肥皂剧:通常指一出连续很长时间的、虚构的电视剧节目,每周安排为多集连续播出,因此又称系列电视连续剧。 12、电视板块式节目:具有基本固定播出时段及周期节目内部融新闻、信息、服务、文化娱乐等多种节目类型为一体、多采用主持人串联形式播出的大时段节目,亦称“杂志性节目”。 13、传媒全球化:是指传媒组织的跨国化、传媒活动的跨国化和传媒影响力的跨国化、传媒活动的跨国化和传媒影响力的跨国化,主要通过卫星和互联网作为技术途径。 14、火星人玩转地球:电影《火星人玩转地球》是华纳兄弟娱乐公司于1996年拍摄的一部科幻片,以浓郁的科幻气息和内蕴的反讽意味赢得了众多观众的青睐。故事讲述了由于翻译错误,天真的地球人竟把入侵的外星人当作和平使者款

数字电视技术习题 Word 97-2003 文档

一、单项选择(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下面哪一个不属于模拟电视的常见电视制式() A:PAL B:NTSC C:SECAM D:HDTV 2、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推荐的最常用的图像宽高比为() A:4:3 B:5:4 C:3:2 D:16:9 3、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过程中不需要下面过程的哪一个() A:采样 B:量化 C:调制 D:编码 4、十进制数字10的二进制编码是下面的哪一个() A:10 B:10000 C:1010 D:1000 5、数字电视图像分辨率表示时,1920*1080i中i的含义是() A:逐行扫描方式 B:行 C:隔行扫描方式 D:场 6、若用8位二进制位表示色差信号G-Y,则共有多少个量化级别() A:8 B:256 C:255 D:以上都不对 7、电视图像相邻的帧与帧之间相关性很强,这种冗余被称为() A:空间冗余 B:时间冗余 C:符号冗余D:结构冗余 8、下面哪一个不是彩色电视的三基色之一() A:红色B:绿色 C:蓝色D:黄色 9、DCT变换的中文全称是() A:离散余弦变换B:傅里叶变换 C:拉普拉斯变化D:傅里叶蝶形算法 10、人耳能够听到的声波频率大概在哪个范围内() A:20-20KHZ B:0-1KHZ C:20-1KHZ D:0-20KHZ 11、人耳对3K-4KHZ附近的声音最为敏感,太高或太低频率的声音反应却很迟钝,这被 称作人耳的() A:频谱掩蔽特性B:时间掩蔽特性

C:灵敏度下降D:频率方向性 12、在视频压缩编码的MPEG2编码中,哪种帧在编码时既要考虑前面的帧,又要考虑后 面的帧() A:I帧B:P帧 C:M帧D:B帧 13、出现概率越大的符号包含的信息量会如何变化() A:越大B:越小 C:不变D:无法确定 14、多进制调制QPSK的含义是() A:幅度键控B:四相移键控 C:频率键控D:相位键控 15、DCT离散余弦变换大大减少了()。 A、空间的冗余 B、时间的冗余 C、信息的冗余 D、以上都不正确 16、下面哪一个不是彩色电视的三基色之一() A:红色B:绿色 C:蓝色D:黄色 17、高清晰度电视是下面英文缩写的哪一个() A:SDTV B:LDTV C:PDTV D:HDTV 18、按照奈奎斯特采样定理,20KHZ的声音信号的最低采样频率为 () A:20KHZ B:10KHZ C:40KHZ D:80KHZ 19、十进制数字10的二进制编码是下面的哪一个() A:10 B:10000 C:1010 D:1000 20、某一声音信号的采样频率为44.1KHZ,量化比特为16,单声道 存储,则1秒钟的存储的数据量为()bit A:44.1*16 B:44.1*16*1000 C:44.1*16*2 D:以上都不对 21、若采用1位奇校验,传送数字信号1110101时,在后面应加的 冗余码为()

数字电视技术复习题.docx

《数字电视技术》复习题选编 (2010.01.12) 一、填空题 1?人眼对高频信息的敏感件要低于对低频信息。而且,虽然它可以检测出静态图像屮细节和彩色部分的分辨率, 但对于快速移动的图像,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人眼对亮度的感受特性是一对数性的,而非线性的。当图像的刷新速 率低于5()?60次/s 时,人眼会感受到一种亮光“闪烁”的效应。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该频率值降低到24Hz 。 2. ITU-R 在BT.656里实施BT.601所必需的物理接口和数据流,描述符合525行或625行系统的4:2:2YCbCr 编码 格式的数字电视设备的互连方法和接口,定义了专用于专业或演播室数字视频设备间的通信接口,分为并行模式 和巾行模式。前者采用25-pin Sub-D 信号接口,只需要27 MHz 时钟以8或10对连线在吋钟信号周期的一 个“0尸正向跳变时传送一个8位或10位比特;后者采用75-Ohm BNC 连接的传统750hm 双绞线/同轴电缆接口, 需要270 MHz 时钟,每次传输1位比特。 3. 下而二图分别是对16个像素的模拟彩色电视信号进行亮度Y 和色度Pb, Pr 的采样和编码,设每个样值编码长 度均为8bits (或lBytc),则(a)(b)的数据分别32Bytcs 和 24Bytes 。(注明单位) K ” 4. 一路模拟视频经数字化、MPEG-2编码后得到速率为3.6MBits/S 压缩比特流,送入QPSK 和64QAM -种不同类 型的调制器,输出的调制信号的码元速率(即符号速率)分别为1.8 MSymbols/S 和0.6 MSymbols/S 。 5. MPEG 音频标准采用知觉编码,具体有三种方式:了带编码、变换编码、混合编码。 6. 欧洲DVB (Digital Video Bro DVB-—、DVB-工等° 7. IS0/1EC MPEG (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 运动图像专家组)的任务是开发运动图像及It 声音的数了编码标准, 成立于1988 ^到现在为止已陆续公布了一系列的规则与标准。其中MPEG-1和MPEG-2已为大家公认的二种视频 压缩规则,曾分别被VCD 和DVD 采用。此外,还有MPEG ?JL ,MPEG-J_, MPEG-2lo 而AVS 是我国自主知 识产权的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 ITU-T VCEG 推出的音视频压缩编码标准系列有H.26J_, H.26 3和H.264,其中H.264是口前最先进的音视频 编解码技术之一。 9. 卫星电视接收站主耍由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二人部分组成:室外单元是指大线具支架及高频头(即馈源),室内单 元是指卫星电视接收机(数字机或模拟机)。高频头的主要作用 是 ____________ O 10. 卫星的信号有上行和下行Z 分,所谓上行是指从地面站到卫星;下行是指从卫星 到地面站。c 波段卫星 的卜行频率是从4 GHZ 至LLGHZ, KU 波段的卜彳亍频率是从12 GHZ 到18 GHZ 。 11. 视频信号压缩到lMbit/s(MPEG-l)和2?6Mbi"s(MPEG-2),音频信号压缩到100?400kbit/s,压缩后的视音频 信号称作 ES(elementary stream)流,包括: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数据流(任何类型的压缩或耒压缩数据)。ES 流被打成不同氏度的包,叫做PES(packctizcd elementary streams) o 12. MPEG-2解码器接收到MPEG-2 TS 流时,检测TS 包结构,从中查找同步字节,其:值总是 ___________ hex (十六 进制)。 13. 数字电视节目传输时,发送■接收端的TS 流必须保持同步,同时满足下面两个条件可以确定为同步:(1)解码 器如果发现TS 流的一个字节为47hcx, R 总位于TS 包开始位置;(2)检测这个字节前后n 倍188字节的位置是否 也是同步字节,固定间隔为188字苴。如果是,则当前字节为同步字节;否则,当前字节只是码流中偶尔出现的47hex, 不是同步字节。 (a) YCDCr 4:2:2 十 O 十 O 十O 十 o 0303030 (b) YCbCr 4:2:0 (共位) oooooooo + + + + oooooooo

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电视系统实验指导书广播电

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电视系统实验指 导书广播电 1 2020年5月29日

长春工业大学 <教育电视系统>实验指导书 专业:教育技术学 专业方向:教育技术学 信息传播工程学院 二00 六年八月

文档仅供参考 实验一了解电视机的工作原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视机内部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认识标准彩条信号 3.验证复合同步信号 二、实验器材 1 .具备行场同步调节功能的彩色电视机 三、实验说明 未经教师指导请勿擅自打开电视后盖,以免高压击伤。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 .认识彩色电视机的内部结构,了解扫描原理 彩色电视机用彩色显像管来显现彩色图像。彩色显像管的荧光屏上涂敷着三种荧光粉,在个自的电子束激励下,发出红、绿、蓝 4 2020 年5 月29 日

三种基色光。在显像时,三种基色光重现被传送 文档仅供参考 图像的红、绿、蓝三幅基色图像。根据空间混色原理,在正常距离下观看图像时,便看到一幅相应于红、绿、蓝三幅基色图像混合色调的彩色图像。 在电视技术中,所谓扫描就是电子束在摄像管或显像管的屏面上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的运动。一帧图像的传送和重现是靠电子束进行行、场均匀扫描完成的。而电子束要完成扫描任务必须依靠偏转线圈。在显像管中,电子束的扫描就是由其管颈上的两种偏转线圈所产生的磁场作用而实现的。使电子束作水平方向扫描的偏转线圈叫行偏转线圈,使电子束作垂直方向扫描的偏转线圈叫场偏转线圈。 2.认识标准彩条信号 标准彩条信号是由彩色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一种测试信号, 常见来对彩色电视系统的传输特性进行测试和调整。 标准彩条信号是用电的方法形成的一种电信号,它在接收机或监视器上显示为八条等宽竖条。自左至右依次为白、黄、青、绿、品、红、蓝、黑。 5 2020 年5 月29 日

广播电视概论课后题答案

导言 一、填空题 ㈠广播的诞生 1、无线电波的发现。 (1820)年,[丹麦] 奥斯特博士,发现了电与磁的关系。 1831年,[英](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864年,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现了电磁学基本原理,1873年,发表了《电磁论》,确立了电磁学,并证明电波的速度为30公里/秒。他被公认为“(无线电之父)”。 1888年(德国)科学家海尼?赫兹发表了电磁波特性分析的最早著作《电磁波及 其反应》;1965年,国际无线电学会决定,以赫兹的名字作为无线电波长的计量单位。 2、无线电传送信号成功。 1894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和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同时发明了(无线电)。 3、无线电传送声音的实现。 [加拿大]费森登,(1906)年,通过无线电报装置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语言广播,标志着这种新传媒的问世。 4、广播电台的诞生。 1916年,美国马可尼公司25岁的无线电报务员戴维?萨诺夫发明了(无线音乐 盒),即收音机。 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广播电台(KDKA)(广播电台)正式播音,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家正式的广播电台。一般认为它的开播标志着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 ㈡电视的诞生 1、电视技术的准备。 1873年,英国工程师(约瑟夫.梅)发现“硒”的光电转换能力,在理论上说明可以利用电讯号传播图像,这是最早提出的电视传播原理。 (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罗?尼普科发明了机械式光电扫描盘(荧光屏的雏形)。 1923年,美籍俄裔物理学家(左瑞金)发明了光电管,用电子束的自动扫描组合画面,为电视摄像机的设计做出了贡献。 2、实验性的电视播映。 1925年,英国科学家贝尔德采用电视扫描盘,完成了电视画面的完整组合及播送。贝尔德因此被称为“(电视之父)”。 3、正式的电视播送。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亚历山大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众电视发射台,开始定期播出节目,故这一天被公认为世界电视事业的诞生日。 1939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在纽约帝国大厦)转播了纽约世界博览会盛况,首次用电视报道了美国总统主持博览会开幕典礼的实况。(罗斯福)也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总统。 一、了解广播电视事业诞生的基本情况。

最新数字电视技术考试基本知识

第一章 数字电视概述 1. 数字点数广播系统由:信源编码、多路复用、信道编码、调制、信道和接收机组成。 2. 信源编码是对视频、音频、数据进行压缩编码的过程。是为了提高数字通信传输的可靠 性。 调制是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 3. 多路复用是将视频、音频、和数据等各种媒体流按照一定的方法复用成一个节目的数据 流,将多个节目的数据流再复用成单一的数据流的过程。 4. 数字电视分为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 )和高清晰度电视(HDTV )。 5. 传输速率有信息传输速率(数码率b R )和码元传输速率(传码率B R )。M R R B 2b l o g ?=其中码元进制M 与二进制码元位数m 关系:m M 2=。数码率越高,占用频带就越宽。 6. 误比特率也称信息差错率或比特差错率,是指传错信息的比特数与所传输的总信息比特 数之比值。 7. 频带利用率是衡量数字传输系统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示在单位时间、单位频带 内传输信息的多少,即单位频带内所能实现的数码率,单位为比特/秒赫兹,用符号 b/(s ·Hz)表示。 8. 香农公式:)/1(log 2n s B C +?= 其中:n s /为信噪比,B 为信道传输频带宽度。 第二章 信源编码 1. 熵编码是一类无损编码,其基本原理是对信源中出现概率大的符号赋予短码,对出现概 率小的符号赋予长码,从而在统计上获得较短的平均码长。 2. 基于图像的统计特性进行数据压缩的基本方法就是预测编码。它利用图像信号的空间或 时间相关性,用已传输的像素对当前的像素进行预测,然后对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差—预 测误差进行编码处理和传输。 3. 变换编码是将空间域里描述的图像经过某种变换,在变换域中进行描述,即将图像能量 在空间域的分散分布变为在变换域的相对集中分布。 4. DCT 64个变换系数中包括1个代表直流分量的“DC 系数”和63个代表交流分量的“AC 系数”。 5. 对游程的 长度 进行游程编码。游程编码的方法是将扫描得到的一维序列转换为一个由 二元数组(run,level )组成的数字序列。 6. 静止图像编码是指对单幅图像的编码,其主要编码方法是DPCM (差值脉冲编码)和 变换编码。 7. 量化:左上角量化间隔小而右下角量化间隔大,这是因为图像的低频分量最重要,量化 间隔小,量化误差也小,精度高;图像的高频分量只影响图像的细节,精度要求可以低 一些,量化间隔可以大一些。 8. 活动图像信号就是电视信号,编码要求实时和高效。 图像编码的应用层次:1标准数字电视:采用ISO MPEG-2标准,约5Mb/s ;2会议电视:采用ITU-T H.261建议,属 中,低速码率的图像压缩,约384kb/s ;3:高清晰度电视:ISO MPEG-2标准,约20Mb/s ; 活动图像的压缩编码利用每幅图像内部的相关性进行帧内压缩编码,有变换编码和预测 编码两种基本类型;还利用相邻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帧间压缩编码,主要是运动补偿预 测和混合编码。 9. 混合编码是将变换编码和预测编码组合在一起,通常用DCT 等变换进行空间冗余度的

广播电视概论考试题

广播电视概论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电视制式:电视制式是指一个国家在播放电视节目时采用的特定制度和技术标准。在电视信号的传递过程中,将彩色的三基色红绿蓝分解与组合为电信号时,一些国家各自采用了不相同的方式,这便导致了彩色电视制式的不同。目前,世界上用于广播的彩色电视制式有三种:NTSC制、帕尔制、塞康制。 2、广播电视数字化浪潮: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就是在节目制作、传输、接受着三个重要环节用数字字节信号取代模拟信号在这三个环节中流动。采用数字技术后,家庭电视机不仅能看到几百套电视频道,看到DVD般清晰的电视图像,听到数字广播节目,享受到电影院的音响效果,还可以获得如电视政务、电子商务、即使天气预报、股票信息等大量的资讯信息和服务。 3、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者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 4、文化的维模原理:文化的维模原理是指文化圈对外来文化起到一种选择和自我保护的作用,当所传播的文化有利于原有文化模式的维护时,便让容易被接受,并作为一种新的营养补充到文化机体中;而如果外来的文化对原有的文化模式具有危害或破坏性作用时,便会竭力阻止。 5、文化优势扩散原理:是指先进发达文明程度较高或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相对优越性的文化其核心是创意,容易得到传播和扩散。也就说优势文化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反之亦然。广播电视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先进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传播。 6、广播电视语言:凡是在广播电视上运用的,能够表达出思想或感情,并使接受者获得信息的一切手段、方式方法,如口头语言、屏幕文字、各色音响等,都属于我们所说的广播电视的语言系统,正是由于这些语言元素的存在,准确地表达了广播电视的信息,使广播电视成为现代文化的一个集散地。 7、声画对位:声画对位指电视节目中画面与声音队列,他们按照各自不同的规律,独自表现不同事物的信息,却有有机地围绕和表现同一内容。是利用声音和画面不同步所产生的信息差距充分调动人们视听两个感知通道的“注意力”,引起声画信息叠加联想,加大感知深度,产生一加一声加画大于二声画的传播效果。 8、界面人物:是指经常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出现,以自己的声音或图像直接与受众见面的传播者,通过其报道、播讲、解说和串联等工作,实现媒介和受众的沟通和交流。其中主要是指播音员、主持人以及代表媒介经常出外从事采访报道的记者。 9、一体化采访:一体化采访是指记者将幕后采访与录音、镜前采访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同一时段内即完成幕后采访的任务,又完成录音、镜前采访的任务。一体化采访是一种快捷、高效的采访方式,它适应于一般性的动态新闻,尤其突发性事件新闻的采访。 10、分期式采访:分期式采访是指将记者前期采访和录音采访、镜前采访分阶段进行,先进行前期采访,在掌握了新闻的基本情况后,再拟定报道计划和录音、拍摄提纲,进行录音、镜前采访。这一采访方式适合于非事件性新闻及新闻专题报道。他的优点是:报到时间上较为宽裕,能对新闻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因而有利于新闻向深度开掘。 11、蒙太奇:在各类影视摄制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铺陈、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

数字电视技术试题

数字电视技术试题 一、填空题: 1、数字电视系统按信号传输方式主要分为有线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地面 _ 数字电 视。 2、数字电视系统主要包括数字电视传输系统、条件接收系统、用户管理系统以 及各种应用系统。 3、数字电视传输系统归属于数字通信系统范畴,整个系统包括信源编码』道 _ 编码、传输 信道、信道解码、信源解码。 4、信道编码包括前向纠错编码、解码、调制、解调和上下变频几部分。 5、前端可分为四个主要的功能块,即信号输入模块、处理模块、信号输出模块 和系统管理模块,每一块都有其特定的功能。所有的功能块之间都是用DVB ASI作为基带数字信号传输的接口格式,并可使用任何基于SNMP的管理系统。 6 STB软件由几个不同的层组成:硬件驱动程序、核心软件、应用程序。 7、对于数字信道的检测和维护,数字信号电平、误码率( BER)、调制误码率 (MER )和星座图等是常用且十分重要的测试指标。 8、国际上数字电视标准体系大致分为三类:DVB、ATSC、ISDB。 9、典型的条件接收系统由用户管理系统、节目信息管理系统、加密/解密系统、加 扰/解扰系统等部分组成。 10、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为NTSC制、PAL制和SECAM制规定了共同 的电视图像采样频率,对PAL制,采样频率f s为f s=625 X25 XN=15625 XN=

MHz,其中,N为每一扫描行上的采样数目864。 二、简答题 1、请简述数字电视的优点。 答:?更有效地利用带宽; ?数字信号易于处理和保存; ?抗干扰能力强,传输信号质量高; ?图像清晰度高,伴音效果好; ?服务多样化(数据交互应用等); ?通过条件接收系统,实现对用户和节目的运营管理; ?集中了通信和计算的优势。 2、一个模拟频道带宽为8MHz,实际使用带宽为,因此可传输的符号率为,如 采用QAM64调制方式,请计算实际传输比特率为: 答:Rb Mbps =〔xhg 264)/(1 +〕x(188/204 )~。 3、STB中有哪几种存储器,各有什么作用? 答:STB中常用几种不同的存储器。 a、用于软件的存储器 STB中用大量存储器保存处理数字服务的程序。现在几乎所有的STB中使用 较灵活的闪存取代原来的ROM。电视运营商能在他们愿意的任何时候将新软件下载到闪存中

教育电视系统基础知识.(DOC)

第1章彩色电视摄像机 重点: 1、电视摄像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1)基本组成:a光学系统:摄像镜头、分光棱镜(分色镜)和各种滤色片 b摄像管系统:由三片CCD摄像管和驱动电路(水平和垂直)组成 c视频处理系统:对信号进行取样、保持、放大和各种校正 d编码器:对信号进行编码并输出 e同步信号发生器:产生摄像机所需的各种信号 f寻像器 g自动控制电路 (2)工作原理:利用三基色原理,通过光学系统,将景物的彩色光像分解为三幅单色光像,然后由摄像器件完成光电转换,并经过视频通道进行校正、处理、编码后形成所需的复合信号、分量 信号等。 2、CCD的工作原理:光电转换→电荷储存→电荷转移和输出 3、摄像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电荷耦合器件 CCD类型:IT CCD 、FT CCD和FIT CCD CCD尺寸:2/3in CCD、1/2in CCD、1/3in CCD、1/4 in CCD、1/5in CCD。 CCD尺寸越大,图像的感光区越大,像素数越多,图像质量越好。 CCD数量:一般为3 CCD。 CCD像素数:像素数越多,构成画面的微粒就越小,分辨率就越高。

(2)分解力 a含义:摄像机分解图像细节的能力称为~。包括水平分解力和垂直分解力。 b计算和测量水平极限分解力的方法:调制度测试卡和分解力测试卡 调制度:指某一线数下输出信号的幅度与40TV线(0.5MHz)下输出的信号幅度之比,将调制度下降为10% 分解力测试卡法:用摄像机拍摄分解力测试卡,将摄像机的输出信号送往波形监视器,调整波形监视器,使波形监视器上得到规定信号幅度(或出现4个负峰)位置所对应的分解力,称为水平极限分解力。 水平极限分解力越高,摄像机的清晰度越高。 CCD摄像机的水平分解力与水平方向上像素的多少有关:像素数越多,水平分解力越高。 (3)灵敏度 a含义:摄像机的光电灵敏程度称为灵敏度,其实质是光电转换效率高低的度量。 b表示方法 Q来表示,即: F来表示。测量条件一般指摄像机拍摄色温为3200K、照度为2000lx、反射系数为89.9%的灰度卡且关闭电子快门的标准情况。 c最低照度:与摄像机灵敏度相关的一个量。 灵敏度越高,最低照度越小。 最低照度与灵敏度、最小光圈数、最大增益等因素有关。 最低照度:在一定程度上仅表示摄像机对低照度环境的适应能力。 用光圈值表征摄像机灵敏度时,同样的标准景物,光圈值F越大,灵敏度越高。 用最低照度表征摄像机灵敏度时,同样的条件下,最低照度值越小,灵敏度越高。(4) 信噪比 a含义:有用信号与噪声的比值称为信噪比。 b表示方法 c 与摄像管、预放输入电路、预防器、视频处理电路的噪声有关。 在使用过程中,主要与视频电路的增益有关,增益愈高,信噪比愈低。 在视频电路的增益方面,灵敏度与信噪比之间互相牵制。 信噪比越高,画面越干净,图像质量越高。 (5) 量化比特数 量化比特数:是数字摄像机出现后新增的技术指标,主要是衡量模/数(A/D)转换与处理精度的一个指标。

广播电视概论考试题

简答题 1.简述现场直播是对受众知情权的尊重 答: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推进,媒体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在传播的内容上越来越广泛,而且在传播的手段上也有了新的提升,特别是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的出现,更使新闻传播的方式方法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是,从另一面看,新闻宣传在局部范围内也出现了偏离方向、脱离群众的倾向。所以这也群众的知情权受到损害。因而,现场直播作为一种尊重受众知情权的有效的形式,受到了新闻媒体的重视。 现场直播是指在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及记者报道、采访等转换为广播或电视信号直接发射的即时播出方式 知情权”是指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依法所享有的对于国家机关、公共机构或者其他公民、法人、非法人组织要求公开信息的权利,以及在法律不禁止的范围内不受妨害地获得各类信息的自由。 首先,满足了观众的参与性。这种参与性也可以说是互动性。在所有节目中现场直播是最能体现传收双方互动的形式之一。电视现场直播气氛浓烈,真实感强,最容易引起观众的参与意识。现在谈话节目、游戏节目、竞赛节目火爆,既是观众踊跃参与的成果,也体现观众对电视节目参与的热情。其次,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在现场直播中,除了进行视频的转播外,还有记者在现场的报道,记者把在现场通过五官体验到的感觉传达给观众,使观众也能获得在现场一样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观众会依据以往的经验进行联想和想象,把自己所有的经验积累进行提取和综合,形成身临其境的感受。由于现场直播的真实感比较强,因此与其他媒体和其他播出方式相比,观众更倾向于通过现场直播来修正自己以往的经验和知识,甚至对社会的刻板印象。然后,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理,激发了集体想象力和集体情绪。现场直播的内容一般比较重大,观众注意程度高,收看人数众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集体行为,有某种集体凝聚力。最后,满足了受众迅速获得信息的需要。而现场直播传递信息的快速、准确,成为这种人群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切实把尊重与满足群众的知情权放在首位,及时报道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大情况、重要活动及其它新闻信息,把实际情况和事实真相向群众讲清楚、说明白,同时,生动、多样地阐述党的意图和主张,从而让百姓明事实之巨细,解问题之深浅,辨传言之真假,知事态之缓急。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以及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的宣传报道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谣言止于公开、阳光化解疑惑。在灾害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各大媒体快速反应,将真实、具体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公众,或全程直播、或多側面展示,有效地消除了各种“杂音”、“噪音”,国家也显现出了空前的团结和强大。 2.从张越和张绍刚看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养 答:在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因为其低成本和深度,广受业界重视与观众欢迎。但是在目前庞大的主持人队伍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不少,优秀人才却一直属于“稀缺商品”;在很大程度上,能否成功地主持一档谈话节目已经成为衡量一位主持人“含金量”多少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对一个主持人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 《半边天:张越访谈》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她本人是观众最喜欢的主持人之一,她还获得了播音界最高荣誉“金话筒”奖。然而,张越不像其他主持人那样有着甜美的笑容、苗条的身材,受过严格的播音训练,可她非常受欢迎。首先,亲切、平和、机智,以及与众多女主持人相比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平民生活的热切关注,是张越成功的重要原因。看她主持的节目,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