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窑预热器结皮的防治措施
预热器结皮清理安全操作规程范本(2篇)

预热器结皮清理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目的为了保证预热器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本规程旨在规范预热器结皮清理的操作,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进行预热器结皮清理操作的人员。
三、注意事项1. 在操作前,必须熟悉预热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结皮清理的基本知识。
2. 在执行操作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3. 在操作之前,必须检查预热器的工作状态,确认电源已经断开,设备已经停止运行。
4.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操作证书,并经过培训合格方可进行操作。
5. 操作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了解工作风险和应对措施。
6. 操作人员必须保持清醒状态,禁止酒后、疲劳、病态等情况下进行操作。
7. 严禁擅自更改和拆除预热器的任何设备、管道和部件。
四、操作步骤1. 操作人员必须在操作前将设备停止,关闭所有相关的管道、阀门,并切断电源。
2. 进入预热器前,必须检查安全通道是否畅通,并确保预热器内无炉膛燃烧或有毒气体泄漏的情况。
3.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呼吸器,并确保呼吸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 采用适当的工具清理预热器结皮,切勿使用尖锐物品或金属工具清理。
5. 结皮清理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注意观察是否有异常情况,并随时调整清理方法。
6. 遇到结皮过于严重或清理困难的情况,必须停止清理操作,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7. 清理完毕后,必须进行现场清理,清除工作区内的杂物、油污和废料,并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8. 清理完毕后,操作人员必须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记录清理过程中的情况、问题和解决方案。
五、安全警示1. 禁止单人操作,必须有人员在旁协助,并进行监护。
2. 清理预热器结皮时,必须谨慎操作,切勿违背操作规程和操作指导。
3. 遇到紧急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4. 清理预热器时,严禁在设备内吸烟、使用明火或进行其他危险性活动。
六、总结预热器结皮清理操作涉及到设备的安全和人员的安全,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预热器结皮清理安全操作规程

预热器结皮清理安全操作规程预热器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常用的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介质加热至所需温度,以满足工艺要求。
然而,长期使用后,预热器内部会结成一层厚厚的结皮,降低设备的传热效果,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制定并严格执行预热器结皮清理安全操作规程是十分必要的。
一、安全准备工作1. 安排专人负责预热器结皮清理工作,确保操作专业、技术熟练。
2. 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清理工具和设备,如刮板、清洗溶剂、高压水枪等。
3. 检查工作环境,确保通风良好、无明火、无易燃物质等安全隐患。
4. 了解预热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清理前的安全措施1. 断开预热器的电源,并确保工艺系统的介质已经排空并停止运行。
2. 安装警示标志,禁止其他人员进入作业区,避免操作人员受到干扰。
3. 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三、结皮清理操作步骤1. 检查预热器的进出口和管道,确认无压力并锁紧相关阀门。
2. 使用刮板或刷子等工具,从预热器的出口开始,顺着介质流向逐渐清理结皮。
可以辅助使用适量的清洗溶剂,但要避免使用易燃、易爆和有毒的溶剂。
3. 清理时注意力均匀,避免用力过猛造成设备损坏。
如遇到难以清理的固结物,应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4. 清理完毕后,用高压水枪对预热器进行冲洗,确保彻底清除结皮杂质。
同时,可以对预热器的内部进行彻底检查,如有发现裂缝或损坏,应及时处理或报告。
四、清理后的安全措施1. 清理完毕后,及时关闭阀门,并除去警示标志。
2. 清理工具、设备应妥善保管,如刮板、刷子等应进行清洗,并放置在指定位置。
3. 操作人员应及时更换干净的防护用品,并将用过的防护用品进行正确处理。
4. 检查预热器的电源和介质管道是否恢复正常,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5. 记录清理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如清理时间、清理人员、清理情况等,以备后续参考。
通过制定和执行预热器结皮清理安全操作规程,可以有效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预热器结皮清理安全操作规程

预热器结皮清理安全操作规程预热器结皮清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关系到预热器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制定了以下预热器结皮清理安全操作规程,以供参考。
一、作业准备1. 详细了解预热器结构、工作原理和清理工艺,熟悉工作区域内的管路、设备和安全出口等。
2.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口罩、防护服、耐酸耐碱手套、耐酸碱靴等。
3. 检查清理工具的完好性和可用性,包括清洁刷、扒皮刀、铣炉、抽吸器、水枪等。
4. 确保清理作业区域内的安全,可设置隔离带并进行警示标识。
二、作业过程1. 确定清理方案,包括清理区域、清理次序和清理方法。
2. 使用铣炉和抽吸器进行结皮刮除,操作时避免过度用力和刮伤预热器表面。
3. 使用清洁刷进行细致清理,注意清理盲区和边角。
4. 使用水枪进行冲洗,注意水压和水量不宜过大。
5. 在清洗过程中,严禁使用硬物或锤子等敲击预热器表面,以免引起损坏。
6. 避免预热器温度过高,进行作业前需确保预热器已完全冷却。
7. 定期停止作业,检查清理效果,必要时可进行返工。
三、安全注意事项1. 作业人员需严格遵守工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作业方案或行为。
2. 作业人员需随时注意自身安全,在清理作业时要保持平稳的姿势和动作,防止滑倒或因突发情况导致的伤害。
3. 清理过程中,预热器处于停用状态,避免意外开启或其他事故发生。
4. 作业人员需随时关注作业现场的气味和烟雾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上报。
5. 作业人员严禁吸烟、喝酒和实施其他危险行为,确保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四、紧急处理1. 如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立即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并尽快撤离作业现场。
2. 如有人员受伤或意外事故发生,立即进行急救,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3. 作业人员需熟悉预热器事故应急预案,掌握应急处理措施和应急装置的使用方法。
通过以上预热器结皮清理安全操作规程,可以规范作业人员的行为,确保清理作业的安全进行,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窑尾预热器结皮堵塞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窑尾预热器结皮堵塞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堵塞原因1.1 操作判断不及时;1.2 浇注料脱落卡在下料管处;1.3 分解炉温度偏高。
2、原因机理解析原因多且复杂,从工艺、原燃料、设备、热工制度、操作管理方面讲大致有:2.1 结皮结皮是高温料在窑尾烟室、上下管道、各级(主要是最后两级)旋风筒锥体内壁上粘结的硬皮,粘结与熔融交替,使皮层数量和厚度渐渐增加,严重时呈圈状缩口,阻碍物料正常运行,影响通风,改变系统物料与气流运行速度,导致堵塞。
1)局部高温系统温度偏高,煤粉二次燃烧,操作不稳定导致局部高温,液相提前出现,来料不稳,忽大忽小,打乱了烧成系统的正常工作,操作滞后,加减煤不及时,甚至出现断料;点火时部分煤粉跑到预分解系统,温度升高后发生燃烧,导致局部高温;操作上片面强调入窑分解率;分解炉用煤过大,两把火比例失调,造成温度偏高,过早出现液相;炉内物料切线运行速度偏高,离心力大易融物附着在炉壁上形成结皮;炉内煤粉来不及燃烧(炉内物料停留时间短)被带到旋风筒内,导致旋风筒内温度过高结皮。
2)有害成分原料中K、Na、Cl、S等含量高,循环富集到旋风筒后冷凝在内壁上。
3)漏风锁风阀烧坏(失灵)使下一级气体直接入上一级旋风筒,将收集下来的生料粉重新带起,造成内循环增加,一旦物料过多,具备沉降条件便大股落下,造成下料不均,分散不好,导致堵塞。
4)操作不当投料初期或临时停窑,风、煤、料配合不好,使炉、筒温度过高。
因故需停料时,排风量不能大幅度减少,否则,会使物料因风速过小沉积在管道内,造成堆积。
重新开窑时,开始排风量过小,堆积的物料增多,严重时导致堵塞。
正常操作时,操作员对管、炉、筒及窑尾温度、压力变化不敏感,对异常情况判断调整不及时或无效。
下料与窑速不同步,窑运转不正常,热工制度不稳定,预打小慢车或满转窑时,减料不及时,物料在窑尾堆积,部分物料受高温熔融粘附在窑尾烟室内壁,在烟室与窑连接处形成棚料,造成烟室及上一级预热器堵塞。
预热器系统的结皮堵塞及预防

对旋风预热器来说,最容易发生结皮、堵塞的部位是窑尾烟室、下料斜坡、缩口及最下一级旋风筒锥体、最下两级旋风筒等部位。
但是,结皮在整个预热器系统以及预热器主排风机的叶片上都能发生。
结皮增厚时,不但会使通风通道有效面积减小、阻力增大,影响系统通风,结皮严重或塌落时,还容易发生堵塞事故,影响正常生产。
主排风机叶片结皮,会使风机发生震动,影响风机的安全运转。
造成固体颗粒黏结在燃烧装置的内壁而形成预热器内结皮的原因,伦普认为是湿液薄膜表面张力作用下熔融黏结,作用于表面上的吸力造成的表面黏结及纤维状或网状物质的交织作用造成的黏结,由于在窑尾及预热器内的结皮中硫酸碱和氯化碱含量很高,而在硫酸钾、硫酸钙和氯化钾多组分系统中,最低熔点温度为650〜700C。
,因此窑气中的硫酸碱和氯化碱凝聚时,会以熔融态形式沉降下来,并与入窑物料和窑内粉尘一起构成黏聚性物质,而这种在生料颗粒上形成的液相物质薄膜,会阻碍生料颗粒的流动,在预热器内造成黏结堵塞。
此外,生料成分波动、喂料不均、火焰不当、预热器过热、燃料不完全燃烧、窑尾及预热器系统漏风、预热器内衬料剥落、翻扳阀不灵等种种原因,也都会导致结皮、堵塞。
法国拉法基水泥公司研究认为,结皮的形式主要与下列三个因素有关。
①与物料中钾、钠、氯、硫的挥发系数大小有关,特别是在还原气氛中,挥发系数增大时,对结皮影响很大。
②与物料易烧性有关。
若物料易烧性较好,则熟料的烧成温度将会相应偏低,结皮就不易发生。
③与物料中所含的三氧化硫与氧化钾的克分子比大小有关。
物料中的可挥发物含量越大,窑系统的凝聚系数越大,则结皮形成的可能性就越大。
关于结皮的主要矿物成分,一般认为是由于大量的粉尘循环及硫酸盐、氯化物的富集而生成一种灰硅钙石。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曾对8个结皮试样进行了X射线分析,发现8个试样中都含有硫酸盐和以复盐形式存在的硫酸盐化合物,而大部分试样中都有灰硅钙石(2C2S∙Ca∞3)和硫硅钙石(2C2S∙CaSO4)。
预热器内部结皮清扫安全操作规程

预热器内部结皮清扫安全操作规程前言预热器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用于将高温气体或液体预热,提高工艺流程的效率。
然而,预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内部结皮的情况,如果不及时清扫会影响预热器的工作效果,甚至会引起安全事故。
本文就预热器内部结皮清扫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详细介绍。
操作流程步骤一:停车检查在清扫预热器前,必须将设备停车,并切断其电源和介质流动。
同时,需要检查预热器散热器的排气管道是否畅通,以确保清扫过程不会对其他设备和人员造成影响。
步骤二:清理结皮在确认设备安全后,可以开始清理预热器内部结皮。
通常会先使用汽油和其他清洗剂对结皮处进行浸泡处理,等待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清理。
清理时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例如刮刀、钢丝球等,将结皮彻底清除。
清理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刮到预热器内壁,同时遵循相关的防爆安全操作规程。
步骤三:清洗设备清理结皮后,需要彻底的清洗预热器设备,以移除残留的清洗剂和结皮。
清洗过程中也要注意安全,以防止设备受损或人员受到伤害。
步骤四:检查设备在清洗结束后,必须对预热器设备进行检查,以确保其在安装和再次使用前不会发生任何故障。
检查过程包括设备外观检查、内部部件的损坏与更换、以及重新接通电源和介质流动等操作。
注意事项1.切勿在设备运行状态下进行清洗操作,严禁违反安全规程;2.清洗器械和清洗液必须符合相关标准,严格遵循操作规程;3.清洗时需要戴上防护手套、鞋套、面罩等个人防护设备;4.零部件在清洗前必须使用物品进行清理;5.清洗手段不能对预热器造成损害;6.未经专业人员验证或确认,不能重新使用预热器。
结语预热器内部结皮清扫是高风险的操作,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程。
本文对预热器内部结皮清扫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用。
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安全第一,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预热器结皮形成原理

预热器结皮形成原理预热器结皮是指预热器表面形成的一层坚硬的物质,它附着在预热器管道和设备的内部表面,对热传递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
理解预热器结皮形成的原理对于预热器的设计和维护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预热器结皮的形成原理及其对预热器性能的影响。
一、预热器结皮的形成原理预热器结皮主要是由烟气中的灰渣以及其他杂质在预热器内部表面沉积形成的。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烟气中会存在一定量的灰尘和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在经过预热器时会附着在内部表面上。
此外,燃料中的杂质和硫元素也会通过燃烧生成酸性气体,进一步促使结皮的生成。
结皮的生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沉积、生长和硬化。
1. 沉积阶段:当烟气通入预热器时,其中的颗粒物和灰尘会受到气流的影响,逐渐沉降在管道和设备表面上。
这些颗粒物多为微细物质,很容易在管道内壁聚集形成一层薄薄的附着物。
2. 生长阶段:一旦颗粒物开始在预热器内部表面沉积,烟气中的其他微细颗粒物便会附着在已有的附着物上,造成结皮的逐渐增长。
此外,燃料中的硫元素也会通过燃烧生成硫酸,进一步与附着物反应形成硫酸盐,参与结皮的形成。
3. 硬化阶段:结皮物质在与烟气的热交换过程中会逐渐变得坚硬,形成一层类似于陶瓷的物质。
这层结皮会进一步增加热阻,减弱预热器内部的热传递效果。
二、预热器结皮对性能的影响预热器结皮的形成会对预热器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热传导效率下降:结皮的形成导致预热器内壁的热传导效率下降,使得热能无法有效地传递给工作介质。
这会导致预热器的热效率下降,消耗更多的燃料才能完成相同的热量传递任务。
2. 烟气侧压降增加:结皮的存在增加了预热器内部的表面粗糙度,使得烟气在通过预热器时产生更大的摩擦力。
这会导致烟气侧的压降增加,降低了预热器的流动性能。
3. 机械强度下降:结皮形成在预热器内壁上后,会降低预热器的机械强度。
特别是在结皮中存在硫酸盐等腐蚀性物质的情况下,会逐渐腐蚀预热器金属壁,降低其使用寿命。
结圈形成的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结圈形成的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1.结圈形成的原因当窑内物料温度达到1200℃左右时就出现液相,随着温度的升高,液相粘度变小,液相量增加。
暴露在热气流中的窑衬温度始终高于窑内物料温度。
当它被料层覆盖时,温度突然下降,加之窑简体表面散热损失,液相在窑衬上凝固下来,形成新的窑皮。
窑继续运转,窑皮又暴露在高温的热气流中被烧熔而掉落下来。
当它再次被物料覆盖,液相又凝固下来,如此周而复始。
假如这个过程达到平衡,窑皮就不会增厚,这属正常状态。
如果粘挂上去的多,掉落下来的少,窑皮就增厚。
反之则变薄。
当窑皮增厚达一定程度就形成结圈。
形成结圈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1.1入窑生料成分波动大,喂料量不稳定实际生产过程中,窑操作员最头疼的事是人窑生料成分波动太大和料量不稳定。
窑内物料时而难烧时而好烧或时多时少,遇到高KH料时,窑内物料松散,不易烧结,窑头感到“吃火”,熟料fCaO高,或遇到料量多时都迫使操作员加煤提高烧成温度,有时还要降低窑速;遇到低KH料或料量少时,窑操作上不能及时调整,烧成带温度偏高,物料过烧发粘,稍有不慎就形成长厚窑皮,进而产生熟料圈。
1.2 有害成分的影响分析结圈料可以知道,CaO+A1203+Fe203+Si02含量偏低,而R20和S03含量偏高。
生料中的有害成分在熟料煅烧过程中先后分解、气化和挥发,在温度较低的窑尾凝聚粘附在生料颗粒表面,随生料一起人窑,容易在窑后部结成硫碱圈。
在人窑生料中,当MgO和R20都偏高时,R20在MgO引起结圈过程中充当“媒介”作用形成镁碱圈。
根据许多水泥厂的操作经验,当熟料中MgO>4.8%时,能使熟料液相量大量增加,液相粘度下降,熟料烧结范围变窄,窑皮增长,浮窑皮增厚。
有的水泥厂虽然熟料中MgO<4.0%,但由于R20的助熔作用,使熟料在某一特定温度或在窑某一特定位置液相量陡然大量增加,粘度大幅度降低,迅速在该温度区域或窑某一位置粘结,形成熟料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4 C5 结皮的化学成分
%
序号 Loss SiO2 Al2O3 Fe2O3 CaO MgO R2O RCl SO3 fCaO
1 号 10.74 12.2 3.68 1.63 53.81 0.77 0.35 0.23 6.32 11.35
2 号 11.04 13.2 4.16 1.84 53.15 0.64 0.29 0.35 14.46 5.04
表 1。煤的工业分析和煤灰的化学成分见表 2。
表 1 原材料化学成分
%
名称 Loss SiO2 Al2O3 Fe2O3 CaO MgO SO3 RCl R2O MnO2 P2O5
石灰石 42.34 2.54 0.69 0.35 53.14 0.44
0.20
黏土 5.08 68.26 13.90 5.90 2.22 1.64 0.13 0.21 0.16
系统正常、异常时操作参数的变化见表 5。
表 5 正常、异常时操作参数的变化
项目
正常时
结皮时
窑 头 罩 温 度/℃
800~1 000
1 150~1 450
烧成带
气 体 温 度/℃ 物 料 温 度/℃
1 600~1 650 1 400~1 450
1 650~1 700 1 600~1 650
窑尾
温 度/℃ 气体 CO 含量/%
3) 窑口护板频繁掉落, 窑头筒体表面温度经常达 300℃以上, 以致在大修点火后 3 个月内红窑。
4) 窑尾系统温度过高, C4、C5 和窑尾烟室结皮严 重, 且窑尾经常冒黑烟。
3 原因分析
3.1 煤质差、SO3 含量高 进 厂 原 料 中 的 有 害 成 分 碱 、氯 、硫 含 量 都 在 正 常
5.56
8.28
1.40
6.52
0.03
注: 1~4 号煤样为 2004 年 2~10 月采用的几种燃煤。5 号煤样为 2004 年底购进的准备与低热值煤相混合的煤。
2 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1)窑头正压严重, 经常往外喷火, 熟料黏散, 结窑 口圈。
2) 窑 头 下 料 斜 坡“堆 雪 人 ”, 熟 料 在 单 冷 机 内 结 圈, 单冷机中部筒体经常变红。
3 号 0.34 22.16 5.40 3.23 65.50 1.38 0.16 0.20 0.54 0.55
注: 3 号样为正常熟料的化学成分。
从 表 4 中 可 以 看 出 , 2 号 结 皮 料 SO3 含 量 高 达 14.46%, 这主要是由于煤里存在的各种硫的化合物, 在生产中内外循环富集造成的。 3.2 操作不当
龙潭水泥厂 2 条 600t/d 生产线, 回转窑规格均为 Φ3.2m×52m, 窑头配置 Φ3.2m×36.5m 单筒冷却机。窑 尾为五级旋风预热器。自 2004 年 2 月~2005 年初, 预 热器结皮频繁发生, 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
1 原燃材料化学成分
采用石灰石、黏土和钢渣配料, 其化学成分见
Al2O3
Fe2O3
CaO
MgO
SO3
RCl
1号
27.89 28.11
1.21
42.28 21 296.43 58.48 25.46
3.96
5.69
0.74
5.24
0.06
2号
33.14 21.43
1.26
40.37 18 872.49 56.48 29.48
7.56
5.02
1.08
7.93
0.09
范 围 内 ( 见 表 1) , 自 1998 年 投 产 以 来 , 在 正 常 情 况 下, 没有出现过频繁结皮问题。
自 2003 年下半年, 由于原煤价格大幅上扬, 为减 少成本, 工厂购进一大批劣质烟煤, 其中含有大量煤 矸石等杂物 , 热 值 低 , 灰 分 高 , SO3 含 量 也 较 高 ( 见 表 2) , 这种煤形成的火焰黑火头长, 火焰无力, 煤耗高, 热力强度低。在使用这种煤煅烧生料后, 窑尾预热器 系统出现严重结皮, 从而导致上述情况发生。
2 号窑
594.23
572.58
578.30
566.86
485.91
610.90
717.14
713.20
659.43
657.82
运 转 率/%
1 号窑
2 号窑
79.87
76.96
80.32
78.73
65.31
82.11
96.39
95.86
98.13
97.89
产量 /t
熟料 28d 平均抗压强度/MPa
钢渣 4.15 9.26 2.99 25.40 44.70 7.00 0.65 0.12 0.28 1.50 0.03
表 2 煤的工业分析和煤灰的化学成分
煤
煤的工业分析
煤 灰 的 化 学 成 分/%
样
Aad /% Vad /% Mad /% FCad /% Qnet,ad /(kJ/kg) SiO2
2008.No.10
- 19 -
SP 窑预热器结皮的防治措施
孙克军 1, 胡 旭 1, 吕 勇 1, 徐红燕 2, 刘 华 3 ( 1.龙潭水泥厂, 江苏 南京 210034; 2.济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22;
3.山东省东营市经贸委, 山东 东营 257091)
中图分类号: TQ172.622.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 9877( 2008) 10- 0019- 02
( 编辑 王承敏)
仅在 2004 年 2~10 月, 因窑尾烟室或预热器结皮 堵塞造成停窑次数见表 3, C5 结皮的化学成分见表 4。
表 3 2004 年 2~10 月结皮堵塞造成的停窑次数 次
编号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 号窑 1 0 1 2 4 1 4 4 7 2 号窑 1 2 0 4 4 2 6 5 3
1 号窑
2 号窑
1 号窑
2 号窑
12 348.16 12 081.49
54.9
54.2
12 323.66 11 371.13
55.7
54.9
9 538.34 14 227.82
53.8
55.2
17 935.71 17 922.68
60.5
58.7
16 696.86 16 491.57
58.4
59.1
表 6 两条窑采取措施前后生产数据对比
时间
2004- 08 2004- 09 2004- 10 2005- 01 2005- 02
台 时 产 量 /(t/h)
1 号窑
2 号窑
20.78
21.10
21.31
20.06
19.6323.29Fra bibliotek25.01
25.13
25.32
25.07
运 转 时 间/h
1 号窑
8) 加强密封, 及时堵塞窑尾系统的漏风部位。 9) 缩小窑头下料斜坡的通风面积。如图 1 所示, a 处是斜坡一侧平台观察孔, b 到 d 处是斜坡上砖墙砌 筑处, d 处是斜坡另一侧观察孔, f、e 处是单冷机和窑 头邻接部位, 窑尾系统没有结皮的情况时, 在 c 处砌 砖墙,cd 长 0.45m。目前在距 d 处 0.91m 的 b 处砌筑 一道砖墙, ab 长 1.6m ,bf 高 1.2m。这样能增加二次风 速, 使其和一次风共同加强对煤粉的扰动, 使煤粉完 全燃烧,同时减少窑头喷灰影响看火。
由于煤质差, 又片面追求熟料产质量, 看火工操 作不当, 均使煤粉燃烧不完全, 在窑尾上升烟道至 C4、 C5 内二次燃烧。通过打开窑尾烟室大门或 C4、C5 风道
- 20 -
2008.No.10
门观察, 发现煤粉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的火星; 从窑 头看火孔观察, 发现煤粒掉落物料上有蓝火焰产生。 同时由于热工制度不稳定造成窑慢转, 没有及时减 煤, 以及窑头煤泵故障, 喷煤过多等均造成窑尾经常 冒黑烟。
950~1 050 0.12
1 050~1 400 0.58~1.0
入 窑 物 料 温 度/℃
800~820
1 000~1 050
出 口 气 体 温 度/℃
290~320
C1
出 口 压 力/Pa
- 5 200~- 5 500
360~390 - 5 700~- 6 300
从表 5 看出, 出现异常时, C1 出口温度和压力过 高。窑尾的结皮使排风的有效通道变小, 阻力增大; 另 一方面, 煤粉在烧成带不完全燃烧, 在窑尾预热器等 处二次燃烧或生料不稳定, 造成窑尾预热器温度过 高, 煤粉不完全燃烧导致窑尾 CO 气体含量高。
3号
29.37 24.32
1.86
45.08 22 389.33 52.92 34.94
4.68
3.92
1.15
5.17
4号
41.50 22.28
1.33
35.32 18 233.46 58.12 25.40
7.20
3.01
1.59
8.18
0.12
5号
15.19 29.77
1.32
53.84 25 951.61 52.32 20.88
4 解决措施
1) 采用低热值的烟煤和高热值无烟煤、烟煤混合 使用。这样能解决烟煤热值低、煤耗高的缺点, 从而减 少煤不完全燃烧导致预热器结皮的现象。
2) 减少使用含有碱、氯、硫等有害组分较高的煤 和丢掉一部分电除尘收下的回灰。将丢弃的窑灰作为 混合材按有关标准均匀掺入熟料中磨制水泥。
3) 调整煤粉细度控制指标。煤粉细度一般控制 在 0.080mm 筛 余 6%~8%, 高 灰 分 的 低 热 值 煤 , 其 着 火温度高, 燃尽时间长; 挥发分超过 35%的煤, 黑火头 短 , 燃 烧 过 快;固 定 碳 含 量 高 达 53%、挥 发 分 含 量 在 30%左右的煤, 易造成两截火, 煤粉燃烧不充分。针对 这些情况, 一般把煤粉混合后, 其控制细度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