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曲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9年曲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9年曲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4d74cd40168884868762d6a2.png)
2019年曲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教育评价答:教育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它具有诊断功能、导向功能、发展功能和管理功能。
教育评价的分类:①依据评价标准,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②依据评价的功能,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2.地方课程答:地方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地方课程是指在某一地方实施和管理的课程,既包括地方对国家课程的管理和实施,也包括地方自主开发的只在本地实施的课程;而狭义的地方课程专指地方自主开发、实施的课程。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所谈的地方课程都是狭义的地方课程。
其优点为:①促进国家课程有效实施;②弥补国家课程空白;③加强教育与地方联系;④调动地方参与课程改革与实施的积极性。
3.苏格拉底法答:苏格拉底方法又称问答法或精神助产术,即在谈话中,通过不断地追问与辩难,迫使受教育者意识到自己的谬误,进而从具体现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和本质,并上升到一般概念。
它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
它是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为激发,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
所以,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
但是对方需有一定的学习意愿、相关知识基础和对方需具有相应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只适用于成人。
4.设计教学法答:设计教学法也叫单元教学法,目的在于设想、创设一种问题的情景,让学生自己去计划去执行解决问题。
此种教学法的代表人物是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学家克伯屈。
他提出了设计教学法的四个步骤:决定目的、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评判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他强调教师的指导和决定作用,必须使目的具有教育的价值。
而四个步骤的实行则以学生为主,由他们自己找材料,自己研究。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综合真题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综合真题(总分:315.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4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90 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总题数:45,分数:90.00)1.关注知识与权力意识形态关系的教育学流派是(分数:2.00)A.实用主义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文化教育学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 20 世纪以来教育学发展的掌握情况。
批判教育学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是当前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
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尔迪厄等。
批判教育学强调:(1)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并非是促进社会公平与实现社会公正的途径和手段,而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造成社会差别和对立的根源。
(2)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
(3)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教育环境的诸多因素敏感起来,即对他们进行“启蒙”以达到意识“解放”的目的。
(4)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利益纷争的,教育理论研究不能采取唯科学主义的态度和方法,而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揭示具体教育生活中的利益关系,使其从无意识的层面上升到意识的层面。
与其他几个选项比,批判教育学者更关注知识与权力、意识形态的关系,因此,本题选 B。
选项A,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代表作是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和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选项 C,实验教育学兴起于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欧美,主要是采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来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关系的理论,代表人物主要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
选项 D,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 19 世纪末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深刻地影响了 20 世纪德国乃至世界教育学的发展,尤其在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师生关系以及教育学性质等方面给人以很大启发,代表人物是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和福利特纳。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d1f5d99faeaad1f346933f92.png)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教育答: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更狭义的教育,有时指思想教育活动。
这种定义方式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把“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2.讲授法答: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它通过循序渐进的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规律、定律、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并促进学生的智力与品德的发展。
由于语言是传递经验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故讲授是教学的一种主要方法,运用其他方法,都需要配合以一定的讲授。
3.朱子读书法答:“朱子读书法”是朱熹对读书的精辟见解,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子读书法主要包括: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具体表现为:(1)循序渐进,包含三个意思:①读书应该按一定次序,不要颠倒;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切实遵守它;③读书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
(2)熟读精思。
朱熹认为,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
他提出,熟读的要求是“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朱熹提出精思的要求是“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3)虚心涵泳,包括两方面的涵义:①“虚心”,是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静心思虑,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不要先入为主,牵强附会;②“涵泳”,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4)切己体察。
朱熹强调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而必须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
(5)着紧用力,包含两方面的意义:①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②必须抖擞精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2f0116a428ea81c758f578f2.png)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名词解释题1.教学评价答: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
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
常见的教学评价有以下三种: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评价。
根据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不同,可把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可把教学评价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根据评价的主体不同,可把评价分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
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反馈、导向、激励、调控等功能。
2.上位学习答:上位学习,又称为总括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的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
奥苏贝尔认为同化理论的核心是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上位学习就是认知同化过程的一种方式。
3.成就动机答: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
最早集中研究成就动机的心理学家有默里、麦克里兰、阿特金森等人。
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①力求成功的意向;②避免失败的意向。
阿特金森创建了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他认为趋向成功的动机受三种因素的影响:①成功诱因值(Is),即对实现目标的价值判断;②在某任务中成功的可能性大小(Ps);③成就需要(Ms),即主体追求成功的动机强度。
这三种因素发生综合影响,其结果使个人接近与成就有关的目标倾向。
中等程度的学习动机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4.教育准备说答:教育准备说也称教育预备说,是指教育要为未来的完满生活作准备。
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ceeab1c81a37f111f1855bfd.png)
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名词解释题1.教育制度答: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各种规范规则的总和,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育制度不仅包含学前教育机构、学校教育机构、业余教育机构、社会教育机构等,还包括各机构间的组织关系、各机构的任务、组织管理等。
教育制度的设立主体是国家,是国家教育方针制度化的体现。
教育制度具有客观性、取向性、历史性、强制性的特点。
教育制度除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外,还受整个社会的制约。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着教育制度的纵向学段划分及其培养目标的确定,但教育制度的性质与发展状况则是由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决定。
2.班级上课制答:班级上课制,又称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在班级上课制中,同一个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进度必须一致,但开设的各门课程,特别是在高年级,通常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教师分别担任。
班级上课制具有提高教学效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等优势,但是也存在着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等不足。
因此,班级授课制仍需要不断改进,并与其他的教学辅助形式相结合,以发挥教学形式的整体功能。
3.《劝学篇》答:《劝学篇》是张之洞的代表著作,成书于1898年,是张之洞对洋务运动的理论总结,该书试图为以后的中国改革提供理论模式。
《劝学篇》共24篇4万余字,分内篇和外篇。
内外篇各有主旨:“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通篇主旨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认为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首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之不足。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1ba7059b998fcc22bcd10df3.png)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选择填空把书名,理论思想,选择对应的人名(如赫尔巴特、陶行知、陈鹤琴等,都是中外教育史上相当重要的人物)二、名词解释1.操作性条件反射答: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一种由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
其核心内容是:如果一个人做出组织所希望的行为,那么组织就与此相联系提供强化这种行为的因素;如果做出组织所不希望的行为,组织就应该给予惩罚。
据此,就让组织成员学习组织所希望的行为并促使组织成员矫正不符合组织要求的行为。
因此,也把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称为强化理论或行为学习理论。
这一理论的提出克服了桑代克、华生等人的联结派学说解释学习现象的局限,并对强化进行了严格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加深了人们对行为机制的理解,使人们能成功、预测、控制、塑造和矫正行为。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答: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在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长期实验与反复计算后,根据实验结果所描绘出的遗忘进程的一条曲线。
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用无意义音节(由若干音节字母组成、能够读出、但无内容意义即不是词的音节)作记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这条曲线。
他发现,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一定规律的,遗忘一般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不仅很快,而且忘得很多,以后逐渐缓慢。
即先快后慢。
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
此外,遗忘曲线对人类记忆认知研究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3.班级授课制答: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它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是出于资产阶级普及教育,扩大教育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要求,从而批判、否定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封建隔绝状态下长期实行的个别教学组织形式的结果。
2012年曲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曲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faa355f783d049649a665821.png)
2012年曲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1.试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答:文化与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文化对教育发展起着制约作用,它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文化与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目的的确立,除了取决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之外,还受文化的影响。
②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的内容就是人类的文化,不同时期的文化和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影响着教育内容的不同选择。
a.文化的发展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的选择范围上。
当文化发展水平低、积累少时,教育内容的选择范围就小;文化发展水平越高、内容越丰富时,教育内容的选择广度和深度、课程的种类和变革频率也随之增加。
b.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也使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教育内容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和一定的特色,如中国教育突出礼仪教育,而西方国家突出环境保护教育。
③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不同的文化影响着人们对知识及其来源的认识,也影响着人们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在教育上影响着人们对师生关系的认识,由此决定了人们对教育教学方法的不同应用。
(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①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教育通过培养人来传承人类积累的文化,为特定社会服务,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按照社会的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来选择教育的内容。
选择文化的过程,就是整理文化的过程。
教育将选择为教育内容的文化刻画在年青一代身上,实现文化的传递和保存。
②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文化传播意味着文化从一个社会文化共同体传输到另一个社会文化共同体。
在文化传播中,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不断优化各自的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
而教育是文化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6242f784f61fb7360b4c65f2.png)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名词解释题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答:教师劳动对象、手段、产品的特殊性,使得教师的劳动具有了一系列的特点。
其复杂性主要表现为:教师需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能力、投入更多的时间、消耗更多的精力来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
导致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特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复杂的。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具有个别差异的学生和学生集体,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意识、情感、意志、学识与品行。
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按照统一的标准来培养学生,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②教师的职责是多方面的。
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把学生教好,即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统一、充分的发展,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这一职责要求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体力与品德;既要使学生在毕业后能承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出的要求与自然作斗争,又要使他们适应现有的社会关系,适应社会生活。
③教师劳动的过程是复杂的。
教师劳动的过程,是一个运用智力的过程,是一种综合使用、消化、传递、发现科学知识与技能的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统一的过程。
在教师的劳动中,知识信息的传递和转换是劳动的主要手段。
传递和转换就是使社会所要求的以知识形态表现出来的精神财富,成为学生个人的财富。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先消化知识,领会、把握知识,然后采用易于为学生接受的方式,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财富。
④教师劳动的能力需要是复杂的。
教师劳动的工具是教科书、教具等。
教师在使用教科书之前,必须先掌握、理解它,把凝集在教科书中的智能、情感、世界观等完全转化为自身的智能、情感和世界观。
这就意味着教师劳动有着比其他专业脑力劳动更高的要求。
教师不仅要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与实现知识等转化有关的多种能力,如分析教材的学习能力、把握学生心理动向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言语表达能力、板书与绘画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说服人的能力,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简述心理健康标准。 三、论述题 1.现代教师应具备怎样的专业素养。 2.影响我国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评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4.论ຫໍສະໝຸດ 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017 年曲阜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个体发展 2.学校教育制度 3.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 4.道尔顿制 5.元认知 6.学习 二、简答题 1.教学中应处理的几种关系。 2.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 3.杜威教育本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