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导游词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导游词范文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导游词范文白鹤梁题刻坐落于湘江三峡库区上下游重庆涪陵区成北的湘江中,是三峡珍贵文物园林景观中唯一的全国各地关键珍贵文物,你想多了解一下白鹤梁旅游景区吗?下边是产生的,期待能够帮到大伙儿。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导游词篇一此次再到重庆市课堂教学改革,运用闲暇时间,荣幸游玩了涪陵两江城市广场和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简直惊叹不已,获得匪浅。
涪陵两江城市广场坐落于重庆涪陵区,紧邻白鹤梁水中碑林,占地面积220xx平米,。
比重庆朝天门城市广场还需要大二倍,是重庆市较大的园林景观城市广场。
据统计,两江城市广场位于在湘江与赤水河的两江交界处,占地达220xx平米。
从这儿看两江交界处,湘江的水很混,而赤水河的水很清,可以说渭泾分明。
看了两江交界处,可从涪陵城区沿着堤坝一直走到白鹤梁。
白鹤梁最知名的是水下博物馆。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修建耗费2.一亿RMB,用时七年。
以往是纯天然的,如今要想见到原来的外貌,务必搭乘长91米长的电梯轿厢下到水中177Km,才可以看到白鹤梁的本来面目。
游客全是为白鹤梁石雕鲫鱼而成,据了解,白鹤梁题刻以石雕的鲫鱼为水标,纪录枯水期转变,预卜农牧业丰欠。
很多题刻紧紧围绕着“石鱼出水兆丰年”,表明“石鱼现,果大稔”的规律性。
令人叹服的是古代人刻鱼为标,与当代水文水利观察基本原理十分贴近。
国外,设固定不动水标观察河流水位线转变,还不上一百年的历史时间,而我国古代劳动者早在1220xx年以前,就选用相近方式记述长江水位的转变,被称作“湘江最历史悠久的水文站”、“长江水文材料的宝藏”、“全球水文史类上的惊喜”,是三峡库区唯一的一处我国关键文化遗产保护企业。
白鹤梁题刻不但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使用价值,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万余字题刻,隶、行、草、楷诸体皆备,虞、褚、颜、柳、欧派共存。
题刻精密,文词唯美。
有的浑厚阳刚,有的隽秀洒脱。
有的笔走龙蛇以成趣,有的仪态万方而增辉,极具南朝至今派系书家的遗韵。
g 我来为大家中华文化而自豪,为大家先祖的聪慧而感慨。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导游词范文6篇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导游词范文6篇Model text of tour guide words of Baiheliang underwater Museum编订:JinTai College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导游词范文6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导游词文档2、篇章2: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导游词文档3、篇章3: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导游词文档4、篇章4:白鹤梁导游词范文5、篇章5:白鹤梁导游词范文6、篇章6:白鹤梁导游词范文白鹤梁题刻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上游重庆涪陵区城北的长江中,是三峡文物景观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你想多了解一下白鹤梁景区吗?下面是带来的,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章1: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导游词文档这次再到重庆课改,利用闲暇时间,有幸游览了涪陵两江广场和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真是大开眼界,收获匪浅。
涪陵两江广场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毗邻白鹤梁水下碑林,总面积220xx平方米,。
比重庆朝天门广场还要大两倍,是重庆最大的景观广场。
据了解,两江广场坐落在长江与乌江的两江交汇处,占地面积达220xx平方米。
从这里看两江交汇处,长江的水很混,而乌江的水很清,可谓泾渭分明。
看完两江交汇处,可从涪陵市区顺着大堤一直走到白鹤梁。
白鹤梁最著名的是水下博物馆。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建造花费2.1亿人民币,耗时7年。
过去是天然的,现在要想看到原有的面貌,必须乘坐长91米长的电梯下到水下177米处,才能见到白鹤梁的真面目。
游人都是为白鹤梁石刻鲤鱼而来,据介绍,白鹤梁题刻以石刻的鲤鱼为水标,记录枯水变化,预卜农业丰欠。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导游词范文

( 导游词范文)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YB-BH-027669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导游词范文Model text of tour guide words of Baiheliang underwater Museum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导游词范文白鹤梁题刻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上游重庆涪陵区城北的长江中,是三峡文物景观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你想多了解一下白鹤梁景区吗?下面是带来的,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导游词这次再到重庆课改,利用闲暇时间,有幸游览了涪陵两江广场和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真是大开眼界,收获匪浅。
涪陵两江广场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毗邻白鹤梁水下碑林,总面积220xx平方米,。
比重庆朝天门广场还要大两倍,是重庆最大的景观广场。
据了解,两江广场坐落在长江与乌江的两江交汇处,占地面积达220xx平方米。
从这里看两江交汇处,长江的水很混,而乌江的水很清,可谓泾渭分明。
看完两江交汇处,可从涪陵市区顺着大堤一直走到白鹤梁。
白鹤梁最著名的是水下博物馆。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建造花费2.1亿人民币,耗时7年。
过去是天然的,现在要想看到原有的面貌,必须乘坐长91米长的电梯下到水下177米处,才能见到白鹤梁的真面目。
游人都是为白鹤梁石刻鲤鱼而来,据介绍,白鹤梁题刻以石刻的鲤鱼为水标,记录枯水变化,预卜农业丰欠。
许多题刻围绕着“石鱼出水兆丰年”,说明“石鱼现,果大稔”的规律。
令人叹服的是古人刻鱼为标,与现代水文观测原理十分接近。
在国外,设固定水标观测江河水位变化,还不到一百年的历史,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1220xx年前,就采用类似手段记载长江水位的变化,被誉为“长江最古老的水文站”、“长江水文资料的宝库”、“世界水文史上的奇迹”,是三峡库区唯一的一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鹤梁题刻不仅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白鹤梁导游词

白鹤梁导游词白鹤梁导游词1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游览参观。
我是你们本次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黄。
非常高兴有机会可以为大家服务。
愿迷人的白鹤梁和我的服务可以为大家带来一段轻松预约的旅程。
下面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白鹤梁的概况。
涪陵白鹤梁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城北长江之滨。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于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旅游景区,是浩瀚江水中的岩砂质天然石梁。
石梁全长1600米,平均宽度15米,共有题刻165段,石鱼18尾,观音两尊,白鹤一双,主要分布在长为220米的中段石梁上。
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水下碑林。
题刻常年没于水下,只有冬春季节江水枯落时才露出水面。
不过,因为三峡高位蓄水,为防止白鹤梁从此以后淹没水中,所以在__年2月开始修建水下博物馆用来保护题刻,水下博物馆于20__年年底竣工。
白鹤梁,故称巴子梁。
关于其名称的来历,一说是因为白鹤群聚集在梁上而得名,还有一说是相传唐代尔朱真人在此修炼,后来得道,乘鹤西去,故名白鹤梁。
梁上石刻常年没于水下,只有在冬春季节江水枯落时才露出水面。
古代人以刻石鱼作为枯水水标。
每当江水退、石鱼见,就意味着一个少雨的枯水周期已经过去,丰收年景即将来临,因此又有“石鱼出,兆丰年”之说。
白鹤梁共记载了自唐朝迄今1200年间72个年份的枯水资料。
石刻鱼中最著名的为唐代所见鱼和清代重镐双鱼,并作为原始枯水水标,经现代勘测:“唐代所见鱼的腹高相当于涪陵水文站历年最低水位的平均值;清代双鲤鱼眼高大体上等于川江航运部门涪陵地区的水位零点”。
经1200多年的历代沿用,古代先民通过长期对枯水周期的认识、观察并掌握枯水变化规律的结果,而石鱼水标每三五年小露一次,十年大枯一次,六百年为一个极枯水位级。
不少细心的人将石鱼出水时间,观鱼者的姓名、籍贯和石鱼露出江面到枯水线距离用尺量测出来,刻在石梁上,日积月累就形成了1200多年极其珍贵的水文记录。
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至今保存完好的一座以“石鱼”作为枯水标志的古代水文站。
涪陵白鹤梁导游词优秀8篇

涪陵白鹤梁导游词优秀8篇重庆白鹤梁导游词篇一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早上好!看大家面色红润,生气勃勃,可想昨晚定时做了好梦吧!很高兴能在这阳光明媚的周末与大家准时相约在这台旅游车上,我是今天的导游,这位是今天的安全使者x师傅,今天将由我们带领大家一同走进涪陵的白鹤梁。
白鹤梁,是位于长江上游重庆直辖市涪陵城北江中的一道天然石梁,全长1600m,宽约15m,因长年有白鹤驻足于此,故得名白鹤梁。
也有人说这个名字的由来与一个叫尔朱通微的人有关。
相传,在北魏时,尔朱通微不愿与篡夺皇位的族兄尔朱荣合流,弃家学道,道成,号尔朱真人。
尔朱炼丹售市,至合州(今合川),价傲太守。
太守怒,将尔朱囚笼抛江。
竹笼不沉,却顺江而下,至涪州白鹤云集之石梁,遇一名白石之渔人举网而得之。
尔朱时正酣睡,渔人久呼不应,击磬方苏,遂为至交。
渔人仍然轻舟布网,尔朱继续修真炼丹;晚则曲膝相对清谈,倦则抵足揽江入梦。
竹笛渔歌,铜磬经文,各得其趣,两情甚笃。
一日,尔朱取丹与白石渔人佐酒畅饮,醉后,乘白鹤化仙而去。
白鹤梁便以此得名。
白鹤梁大部分时间都沉淀在江水之中,只有在冬春交替之际,长江进入枯水期,咋们的白鹤梁才会水落石出,露出真容。
但是出水时间一般不过二十天,有时仅仅几天而已。
白鹤梁之所以被称为奇观,是因为它有重要的科学和文化价值,至今为止,仍保留着许多历代的石刻,其中不乏历代大书法家,大文学家的真迹。
因此,白鹤梁有“水下碑林”之誉。
这些石刻当中最出名的得算唐代的所见鱼和清代的双鲤鱼。
建国后我国研究文物的学者和水文科学工作者到这里考察,他们发现白鹤梁石鱼石眼所处的水位与现在航道部门记录的当地水位零点位置基本一致,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这意味着早在12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就已经对长江水位的变化有一个准确的记录。
所以,白鹤梁又有“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称。
古人不仅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记录下了长江水位的变化,还从中发现长江水位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涪陵白鹤梁导游词

涪陵白鹤梁导游词涪陵白鹤梁导游词通用(7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旅游从业人员,通常会被要求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讲解词。
我们应该怎么写导游词呢?下面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涪陵白鹤梁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涪陵白鹤梁导游词1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游览参观。
我是你们本次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黄。
非常高兴有机会可以为大家服务。
愿迷人白鹤梁和我服务可以为大家带来一段轻松预约旅程。
下面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白鹤梁概况。
涪陵白鹤梁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城北长江之滨。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于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旅游景区,是浩瀚江水中岩砂质天然石梁。
石梁全长1600米,平均宽度15米,共有题刻165段,石鱼18尾,观音两尊,白鹤一双,主要分布在长为220米中段石梁上。
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水下碑林。
题刻常年没于水下,只有冬春季节江水枯落时才露出水面。
不过,因为三峡高位蓄水,为防止白鹤梁从此以后淹没水中,所以在2003年2月开始修建水下博物馆用来保护题刻,水下博物馆于2020XX 年底竣工。
白鹤梁,故称巴子梁。
关于其名称来历,一说是因为白鹤群聚集在梁上而得名,还有一说是相传唐代尔朱真人在此修炼,后来得道,乘鹤西去,故名白鹤梁。
梁上石刻常年没于水下,只有在冬春季节江水枯落时才露出水面。
古代人以刻石鱼作为枯水水标。
每当江水退、石鱼见,就意味着一个少雨枯水周期已经过去,丰收年景即将来临,因此又有“石鱼出,兆丰年”之说。
白鹤梁共记载了自唐朝迄今1200年间72个年份枯水资料。
石刻鱼中最著名为唐代所见鱼和清代重镐双鱼,并作为原始枯水水标,经现代勘测:“唐代所见鱼腹高相当于涪陵水文站历年最低水位平均值;清代双鲤鱼眼高大体上等于川江航运部门涪陵地区水位零点”。
经1200多年历代沿用,古代先民通过长期对枯水周期认识、观察并掌握枯水变化规律结果,而石鱼水标每三五年小露一次,十年大枯一次,六百年为一个极枯水位级。
白鹤梁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参观游览。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在白鹤梁题刻原址基础上修建的一座水下博物馆。
白鹤梁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城北的江中,是一道长1600米,平均宽度15米的天然石梁,它涨水隐没、枯水显露,四季一现。
因早年常有白鹤群集梁上展翅嬉戏、引颈高吭,故称白鹤梁。
它本是江边一道寻常的石梁,不过因为有了上面的题刻而显得不寻常。
白鹤梁题刻始刻于唐广德元年(也就是公元763年)前,现存题刻165段,3万余字,石鱼18尾、观音2尊、白鹤1只,其中涉及水文价值的题刻有108段,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处以刻石鱼为“水标”,并观测记录水文的古代水文站。
比1865年我国在长江上设立的第一根水尺——武汉江汉关水文站的水位观测记录要早1100多年,故有“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称。
据有关部门观测,白鹤梁唐代石鱼的腹高,大体相当于涪陵地区的现代水文站历年枯水位的平均值,而清康熙二十四年所刻石鱼的鱼眼高度,又大体相当于川江航道部门当地水位的零点。
这些石鱼水标及题刻,记载了我国长江上游从唐代至今1200多年间,72个年份的历史枯水资料,系统地反映了长江上游枯水年代水位变化情况,为研究长江水文及全球区域气候变化的历史规律提供了极好的实物佐证,也为葛洲坝水利工程、三峡水利工程的修建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白鹤梁上题刻纵横交错,篆、隶、行、楷、草皆备,颜、柳、苏、黄俱全,还有少数民族文字,可谓集历代名家书法之大成,素有“水中碑铭”之美誉。
题刻多出自历代文人墨客之手,以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最为著名。
梁上题刻或诗或文,记事抒情,吊古怀旧等,集文学、书法、绘画、石刻艺术为一体,实为罕见的水下奇观。
白鹤梁题刻因其突出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1988年8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峡大坝蓄水175米后,白鹤梁题刻将永远淹没于近40米的江底。
为了保护白鹤梁题刻,国家投资2个亿,采用“无压容器”方案修建了这一水下博物馆。
白鹤梁导游词(8篇)

白鹤梁导游词(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白鹤梁导游词(8篇)白鹤梁导游词篇一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涪陵白鹤梁参观,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导游词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导游词篇一
这次再到重庆课改,利用闲暇时间,有幸游览了涪陵两江广场和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真是大开眼界,收获匪浅。
涪陵两江广场位于XX市XX区,毗邻白鹤梁水下碑林,总面积22000平方米,。
比重庆朝天门广场还要大两倍,是重庆最大的景观广场。
据了解,两江广场坐落在长江与乌江的两江交汇处,占地面积达22000平方米。
从这里看两江交汇处,长江的水很混,而乌江的水很清,可谓泾渭分明。
看完两江交汇处,可从涪陵市区顺着大堤一直走到白鹤梁。
白鹤梁最著名的是水下博物馆。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建造花费2.1亿人民币,耗时7年。
过去是天然的,现在要想看到原有的面貌,必须乘坐长91米长的电梯下到水下177米处,才能见到白鹤梁的真面目。
游人都是为白鹤梁石刻鲤鱼而来,据介绍,白鹤梁题刻以石刻的鲤鱼为水标,记录枯水变化,预卜农业丰欠。
许多题刻围绕着“石鱼出水兆丰年”,说明“石鱼现,果大稔”的规律。
令人叹服的是古人刻鱼为标,与现代水文观测原理十分接近。
在国外,设固定水标观测江河水位变化,还
不到一百年的历史,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1200年前,就采用类似手段记载长江水位的变化,被誉为“长江最古老的水文站”、“长江水文资料的宝库”、“世界水文史上的奇迹”,是三峡库区唯一的一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鹤梁题刻不仅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万余字题刻,隶、行、草、楷诸体皆备,虞、褚、颜、柳、欧派并存。
题刻精工,文词优美。
有的雄浑刚健,有的隽秀飘逸。
有的龙飞凤舞以成趣,有的仪态万千而生辉,颇具唐宋以来各派书家的遗风。
g 我为我们中华民族而骄傲,为我们祖先的智慧而感叹。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导游词篇二
“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世界水文资料宝库”、“水下碑林”……集这些美誉于一身的,是位于XX市XX区的“白鹤梁题刻”。
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这一天,“白鹤梁题刻”在长江水下“沉睡”6年之后,在水下40米深处与人们再度相会。
白鹤梁题刻矗立在重庆XX区长江江中心的砂岩天然石梁上。
白鹤梁的得名,一说是早年常有白鹤群集梁上;一说是唐朝时朱真人在此修炼得道,乘鹤仙去。
白鹤梁是造山运动时自然形成的,长约1600米,宽约10到15米,东西向延伸,与长江平行。
背脊标高约为138米,比当地常年最低水位高出2至3米,随着每年枯水期和丰水
期的变化,夏隐冬现。
梁体分为上、中、下三段,题刻位于中段长约220米、宽约15米的梁体上,迄今发现有题刻约165段,文字约3万余字。
题刻始于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终于1963年。
现存最早明确纪年的是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
梁上的18尾石鱼雕刻,记载了1200多年来长江72个枯水年份的水文情况,系统地反映了长江上游枯水年代水位演化情况,为研究长江水文、区域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历史规律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
葛洲坝和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都曾经以此为依据,白鹤梁也当之无愧地成为“长江古代水文站”和“世界水文资料的宝库”。
白鹤梁题刻是世界上已知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水文题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白鹤梁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
白鹤梁题刻中有一尾标注最早的枯水题刻的石鱼,它的眼睛正好是长江中上游的零点水位,比1865年长江上设立的第一根水尺——武汉江汉关水尺的水位观测记录,要早1100多年。
当地有“石鱼出水兆丰年”之说,据称如果石鱼在冬天枯水期露出水面,则第二年必是丰收年。
“石鱼出水”是当地人期盼丰年的“吉兆”。
历代文人墨客都喜欢在白鹤梁上题刻,使其成为集文学、书法、绘画、石刻艺术为一体的“水下碑林”。
梁上汇
集的300多名文人墨客以8种书体留下的3万余字的题刻,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价值,其中尤以宋代大文豪、书法家黄庭坚的“元符庚辰涪翁来”题刻最为著名。
XX市XX区博物馆馆长黄德建说,白鹤梁题刻在科学、历史和艺术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价值,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瑰宝”。
5月18日开馆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位于长江水下40米处。
经过安检后,游客通过一条88米长电梯,经过约150米长的走廊,迈过钢制舱门,进入环形参观走廊。
水下博物馆就是在白鹤梁原址上修建一个保护壳体。
游客可下到带参观窗的水下通道,透过玻璃舷窗欣赏白鹤梁题刻。
保护体内还安装了6排、150组灯源,每组灯源由9个小灯组成,而每个小灯里又藏着8个聚光和散光灯。
白鹤梁水下保护体将犹如一个璀璨的水晶宫。
游客可在长江防护大堤上建造的陈列馆内,根据自己的需要,操作摄像头,通过电脑屏幕,从不同角度近距离观赏白鹤梁。
同时,少数专业人士,还可通过潜水的方式参观白鹤梁。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导游词篇三
各位旅客朋友
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美丽的山城重庆.我是来自重庆龙腾旅行社的导游xxx,将担任大家这次白鹤梁之旅
的导游。
而坐在我身后的这位呢,就是我们劳苦功高的司机—陈师傅,我们的陈师傅驾车以达15年,经验丰富,所以请大家放心乘坐我们的旅游大巴。
有句话说得好啊,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既然大家刚刚已经进了我们这个车门了,那我们也就算是一家人了。
所以在旅程中,大家可以叫我一声xx。
我跟陈师傅呢,也会竭力为大家解决旅程中的各种问题,希望大家有个难忘而美好的旅行。
现在我们乘坐大巴车由XX市区出发,估计两个小时以后我们就能到达我们的目的地涪陵白鹤梁,在此之前我将我们的目的地涪陵白鹤梁给大家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白鹤梁有着“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称,位于中国重庆涪陵城北长江中,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
,由于早年常有白鹤群集于上面而得名,也有人说唐时尔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鹤仙去,故名白鹤梁。
白鹤梁题记始刻唐代广德元年,梁上共有题刻165段,石鱼18尾,观音2尊,白鹤一只,主要分布在长为220米的中段石梁上。
“石鱼兆丰年”大家都听说过吧,这是由于题刻常年没于水下,唯冬春季节江水枯落时才露出水面。
古代人以刻石鱼作为枯水水标,每当江水退石鱼见,则意味着一个少雨的枯水周期已经过去,丰收年景即将到来。
题刻、图像记录了自唐迄今1200年间72个年份的枯
水资料,人们以石鱼的眼睛作为测量水位的标准,和现代水位测量中设立水尺零点的原理相同,石刻鱼以唐代的所见鱼和清代的重携双鱼最为著名。
经1200多年的历代沿用,古代先民通过长期对枯水周期的认识,经多年观察并掌握了枯水变化规律,其结果是石鱼水标每三五年小露一次,十年大窟一次,六百年极枯一次。
不少细心的人将石鱼出水时间,观鱼者姓名、籍贯和石鱼露出江面到枯水线的距离用尺测量出来,刊刻在石梁上,日积月累就形成了1200多年极其珍贵的水文记录。
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早的至今保存完好的一座以石鱼作为枯水水标的古代水文站。
为长江流域的水电事业。
桥梁建筑、内河航运、农田灌溉、资源开发、沿岸防洪和城市供水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科学依据。
白鹤梁上有黄庭坚、朱熹、庞公孙、朱昂、王士祯等历代骚人墨客众多的诗文题刻,篆、隶、行、草皆备,颜、柳、黄、苏并呈,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故有“水中碑林”之美誉。
随着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兴建,举世闻名的白鹤梁题刻将没入水底,为保护这一人类珍贵的文化,中国政府极具创造性的提出了以“无压力容器”的保护方案,这种保护方式不仅仅是为了保护题刻的物质形态,更重要的是通过保护的理性思考,解读他所承载浓缩的历史资讯。
所以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不是纪念碑形式而是以人类进步的哲
学思想和先进的科技手段,来延长石刻的生命历程,充分体现了对古代文明的尊重。
这种突出的保护形式在全球内也是极其罕见的,它将成为国际保护文化遗产史上的又一成功范例。
好了,朋友们,涪陵白鹤梁就快要到了,你准备好了吗?在参观的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注意看好自己的随身物品,以防遗失。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