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A实战——加班记录数据整理

VBA实战——加班记录数据整理
VBA实战——加班记录数据整理

Sub 加班记录数据整理()

Application.Calculation = xlCalculationManual '关闭自动计算以加快运行速度

Dim i, imax, j, k1, k2 As Integer

Sheets("Sheet2").Select '建立一维表标题字段

Range("A1").Value = "员工"

Range("B1").Value = "年"

Range("C1").Value = "月"

Range("D1").Value = "日"

Range("E1").Value = "小时数"

k = 2 * Day(DateSerial(Year(Now), Month(Now), 1 - 1))

imax = Sheets("sheet1").Cells(Rows.Count, 1).End(xlUp).Row

j = 2

For i = 3 To imax Step 1

Sheets("Sheet1").Select

Range(Cells(i, 2), Cells(i, 63)).Select '逐个复制单个员工加班小时数到一维表

Application.CutCopyMode = False

Selection.Copy

Sheets("Sheet2").Activate

Cells(j, 5).Select

Selection.PasteSpecial Paste:=xlPasteAll, Operation:=xlNone, SkipBlanks:= _

False, Transpose:=True

Range(Cells(j, 1), Cells(j + 61, 1)).Value = Sheets("sheet1").Cells(i, 1).Value '复制员工名字到一维表

Range(Cells(j, 2), Cells(j + 61, 2)).Value = Year(Now() - 20) '一维表填入年、月、日

Range(Cells(j, 3), Cells(j + 61, 3)).Value = Month(Now() - 20)

For k1 = 1 To 62 Step 1

Cells(j + k1 - 1, 4).Value = Int((k1 - 1) / 2) + 1

Next k1

j = j + 62

Next i

Sheets("Sheet2").Activate '筛选非零数据行

Range("E1").Select

Application.CutCopyMode = False

Selection.AutoFilter

ActiveSheet.Range("$A$1:$E$2000").AutoFilter Field:=5, Criteria1:="<>"

Application.Calculation = xlCalculationAutomatic '重新打开自动重算功能

End Sub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讲座 实验误差及数据处理 教学要求 1、了解实验误差及其表示方法; 2、掌握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熟悉其运算规则; 3、初步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重点及难点 重点:实验误差及其表示方法;有效数字;实验数据处理。 难点: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实验数据的作图法处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ppt演示。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引言 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仪器对一些物理量进行测量,从而对系统中的某些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作出定量描述,以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但实践证明,任何测量的结果都只能是相对准确,或者说是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不可靠性,这种不可靠性被称为实验误差。产生这种误差的原因,是因为测量仪器、方法、实验条件以及实验者本人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局限性。 对于不可避免的实验误差,实验者必须了解其产生的原因、性质及有关规律,从而在实验中设法控制和减小误差,并对测量的结果进行适当处理,以达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一、误差及其表示方法 1.准确度和误差 ⑴准确度和误差的定义 准确度是指某一测定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一般以误差E表示, 丘=测定值-真实值 当测定值大于真实值,E为正值,说明测定结果偏高;反之,E为负值,说明测定结果偏低。误差愈大,准确度就愈差。

实际上绝对准确的实验结果是无法得到的。化学研究中所谓真实值是指由有

经验的研究人员同可靠的测定方法进行多次平行测定得到的平均值。以此作为真实值,或者以公认的手册上的数据作为真实值。 ⑵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误差可以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 绝对误差表示实验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它具有与测定值相同的量纲。如克、毫升、百分数等。例如,对于质量为O.IOOOg的某一物体。在分析天平上称得其质量为0.1001g,则称量的绝对误差为+0.0001g。 只用绝对误差不能说明测量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分析误差时,除要去除绝对误差的大小外,还必须顾及量值本身的大小,这就是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真实值的商,表示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比例,常用百分数表示。由于相对误差是比值,因此是量纲为1的量。 例如某物的真实质量为42.5132g,测得值为42.5133g。贝U 绝对误差=42.5133g — = 0.0001g 相对误差二42.5133g 42.5132g 伽0。10 4 00 42.5132g 而对于0.1000g物体称量得0.1001g,其绝对误差也是0.0001g,但相对误差为: 相对误差二°.1001g °. 1000g 100% 0.1% 0.1000g 可见上述两种物体称量的绝对误差虽然相同,但被称物体质量不同,相对误差即误差在被测物体质量中所占份额并不相同。显然,当绝对误差相同时,被测量的量愈大,相对误差愈小,测量的准确度愈高。 2.精密度和偏差 精密度是指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样品平行测定而获得一组测量值相互之间彼此一致的程度。常用重复性表示同一实验人员在同一条件下所得测量结果的精密度,用再现性表示不同实验人员之间或不同实验室在各自的条件下所得测量结果的精密度。 精密度可用各类偏差来量度。偏差愈小,说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愈高。偏差可分为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 绝对偏差二个别测得值-测得平均值 相对偏差% =绝对偏差/平均值x 100 偏差不计正负号。 3.误差分类 按照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⑴系统误差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讲座 实验误差及数据处理 教学要求 1、了解实验误差及其表示方法; 2、掌握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熟悉其运算规则; 3、初步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重点及难点 重点:实验误差及其表示方法;有效数字;实验数据处理。 难点: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实验数据的作图法处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ppt演示。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引言 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仪器对一些物理量进行测量,从而对系统中的某些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作出定量描述,以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但实践证明,任何测量的结果都只能是相对准确,或者说是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不可靠性,这种不可靠性被称为实验误差。产生这种误差的原因,是因为测量仪器、方法、实验条件以及实验者本人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局限性。 对于不可避免的实验误差,实验者必须了解其产生的原因、性质及有关规律,从而在实验中设法控制和减小误差,并对测量的结果进行适当处理,以达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一、误差及其表示方法 1.准确度和误差 ⑴准确度和误差的定义 准确度是指某一测定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一般以误差E表示, E=测定值-真实值 当测定值大于真实值,E为正值,说明测定结果偏高;反之,E为负值,说明测定结果偏低。误差愈大,准确度就愈差。 实际上绝对准确的实验结果是无法得到的。化学研究中所谓真实值是指由有经验的研究人员同可靠的测定方法进行多次平行测定得到的平均值。以此作为真实值,或者以公认的手册上的数据作为真实值。 ⑵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误差可以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 绝对误差表示实验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它具有与测定值相同的量纲。如克、毫升、百分数等。例如,对于质量为0.1000g的某一物体。在分析天平上称得其质量为0.1001g,则称量的绝对误差为+0.0001g。

物理实验数据记录、作图规范及excel使用介绍

物理实验数据记录、作图规范及Excel使用方法简单介绍 一、数据记录规范 物理实验要求采用表格记录数据,其中记录数据必须包括“表头”、“物理量”、“单位”、“数据”四部分,缺一不可。 以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为例: 表一:摆长为70cm时不同测量次数n测得的周期T 注意:1、表头,即表格的名字,要放在表格的正上方! 2、数据记录时请仔细检查有效数字位数是否正确! 二、常见作图规范 物理实验很多时候要求依据记录的数据作出相应的图形,在作图时,图中应包括“图的名称”、“纵、横坐标物理量和单位”、“纵、横坐标轴标度值”、“数据点和拟合的趋势线”、“拟合趋势线的方程表达式和R值”和“图例”六部分,缺一不可。 以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验作图为例说明:

Excel (以2010版本为例)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1、 利用Excel 作图并求出拟合曲线 操作方法: (1)、将所测数据输入到Excel 表格中,最好保证第一列为自变量,即x 轴数据:如图所示: 图的名称 物理量和 单位 图例 拟合曲线表达式及R 2 因子 合适的坐标标度 数据点及拟合的曲线

(2)、选中需要作图的数据,如图所示:选中x和y1列 (3)、在选中数据的基础上,点击菜单栏的“插入”,找到“散点图”,点击如图所示的散点图。 可以得到如下所示的结果:

(4)、选中上一步得到的图形,在菜单栏找到“布局”选项,可以看到在布局选项卡下边有“图表标题”、“坐标轴标题”、“图例”、“数据标签”、“坐标轴”等选项。每一个选项均可以设置相应的内容 其中“图标标题”请选用图标上方,然后单击图上生成的标题,拖到图的下方,同时将

实验记录的书写要求

一、实验记录的书写要求 -基本要求 1、实验原始记录须记载于正式实验记录本上,实验记录本应按页码装订;须有连续页码编号,不得缺页或挖补。 2、实验记录本首页一般作为目录页,可在实验开始后陆续填写,或在实验结束时统一填写。 3、每次实验须按年、月、日顺序在实验记录本相关页码右上角或左上角记录实验日期与时间,也可记录实验条件如天气、温度、湿度等。 4、字迹工整,采用规范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及外文符号,英文缩写第一次出现时须注明全称及中文释名。使用蓝色或黑色钢笔、碳素笔记录,不得使用铅笔或易褪色的笔(如油笔等)记录。 5、实验记录需修改时,采用划线方式去掉原书写内容,但须保证仍可辨认,然后在修改处签字,避免随意涂抹或完全涂黑。空白处可标记“废”字或打叉。 6、实验记录中应如实记录实际所作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格、图表与照片均应直接记录或订在实验记录本中,成为永久记录。 7、实验记录本应作为发表论文与实验室科技档案管理的必备文件。研究生毕业应在离校前将全部实验记录与其她科研资料上缴实验室保管与存档,不得随意处置或丢弃。 二、实验记录的内容 1、日期:包括年、月、日与时间,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2、实验名称 3、实验目的 4、实验材料: 5、试剂(名称、批号、厂家、浓度、溶剂、保存条件); 6、仪器(名称、型号、供货厂商); 7、细胞/细菌(名称、复苏、冻存、保存处); 8、动物(品系、来源、年龄、性别、数量); 9、临床标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及其她临床资料); 10、试剂的配制 11、实验方法:详细描述实验步骤 12、实验结果:包括所收集的原始数据、可视图及实验结果的整理。 13、出现的问题:应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并详细记录于实验记录本上。 14、实验小结:简短的实验结果总结与解释,将有助于指导后续的研究。其内容包括主要结论、存在问题、改进方法与实验体会等 三、实验记录注意的问题 1、实验记录不允许隔天写以及写在纸片上。 2、保持实验记录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记录时间(年、月、日)。 3、原始数据(包括照片)必须贴在当天的试验结果栏里;不要保留在公共计算机里。 4、即便就是阴性结果,也必须保留。不能仅记录符合主观想象的内容与自认为成功的实验。 5、定期整理、分析数据,并向导师汇报。 四、实验记录的坏习惯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记录贯穿科研活动全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原始资料,并为科学研

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基本方法

实验数据处理基本方法 实验必须采集大量数据,数据处理是指从获得数据开始到得出最后结 论的整个加工过程,它包括数据记录、整理、计算与分析等,从而寻找出 测量对象的内在规律,正确地给出实验结果。因此,数据处理是实验工作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数据处理涉及的内容很多,这里只介绍常用的四种方 法。 1列表法 对一个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或者测量几个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往往 借助于列表法把实验数据列成表格。其优点是,使大量数据表达清晰醒目, 条理化,易于检查数据和发现问题,避免差错,同时有助于反映出物理量 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设计一个简明醒目、合理美观的数据表格,是每 一个同学都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列表没有统一的格式,但所设计的表格要能充分反映上述优点,应注意以下几点:1.各栏目均应注明所记录的物理量的名称(符号 )和单位; 2.栏目的顺序应充分注意数据间的联系和计算顺序,力求简明、齐全、有条理; 3.表中的原始测量数据应正确反映有效数字,数据不应随便涂改,确实要修改数据时, 应将原来数据画条杠以备随时查验; 4.对于函数关系的数据表格,应按自变量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以便于判 断和处理。 2图解法 图线能够明显地表示出实验数据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它可以找出两个 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因此图解法是实验数据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图解法 处理数据,首先要画出合乎规范的图线,其要点如下: 1.选择图纸作图纸有直角坐标纸 ( 即毫米方格纸 ) 、对数坐标纸和 极坐标纸等,根据 作图需要选择。在物理实验中比较常用的是毫米方格纸,其规格多为17 25 cm 。 2.曲线改直由于直线最易描绘 , 且直线方程的两个参数 ( 斜率和截距 ) 也较易算得。所以对于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是非线性的情形,在用图解法时 应尽可能通过变量代换 将非线性的函数曲线转变为线性函数的直线。下面为几种常用的变换方法。 ( 1) xy c ( c 为常数 ) 。 令 z 1,则 y cz,即 y 与 z 为线性关系。 x ( 2) x c y ( c 为常x2,y 1 z ,即 y 与为线性关系。

实验数据处理的几种方法

实验数据处理的几种方法 物理实验中测量得到的许多数据需要处理后才能表示测量的最终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整理、计算、分析、拟合等,从中获得实验结果和寻找物理量变化规律或经验公式的过程就是数据处理。它是实验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课的基本训练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列表法、作图法、图解法、逐差法和最小二乘法。 1.4.1 列表法 列表法就是将一组实验数据和计算的中间数据依据一定的形式和顺序列成表格。列表法可以简单明确地表示出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便于分析和发现资料的规律性,也有助于检查和发现实验中的问题,这就是列表法的优点。设计记录表格时要做到:(1)表格设计要合理,以利于记录、检查、运算和分析。 (2)表格中涉及的各物理量,其符号、单位及量值的数量级均要表示清楚。但不要把单位写在数字后。 (3)表中数据要正确反映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和不确定度。列入表中的除原始数据外,计算过程中的一些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也可以列入表中。 (4)表格要加上必要的说明。实验室所给的数据或查得的单项数据应列在表格的上部,说明写在表格的下部。 1.4.2 作图法 作图法是在坐标纸上用图线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揭示物理量之间的联系。作图法既有简明、形象、直观、便于比较研究实验结果等优点,它是一种最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作图法的基本规则是: (1)根据函数关系选择适当的坐标纸(如直角坐标纸,单对数坐标纸,双对数坐标纸,极坐标纸等)和比例,画出坐标轴,标明物理量符号、单位和刻度值,并写明测试条件。 (2)坐标的原点不一定是变量的零点,可根据测试范围加以选择。,坐标分格最好使最低数字的一个单位可靠数与坐标最小分度相当。纵横坐标比例要恰当,以使图线居中。 (3)描点和连线。根据测量数据,用直尺和笔尖使其函数对应的实验点准确地落在相应的位置。一张图纸上画上几条实验曲线时,每条图线应用不同的标记如“+”、“×”、“·”、“Δ”等符号标出,以免混淆。连线时,要顾及到数据点,使曲线呈光滑曲线(含直线),并使数据点均匀分布在曲线(直线)的两侧,且尽量贴近曲线。个别偏离过大的点要重新审核,属过失误差的应剔去。 (4)标明图名,即做好实验图线后,应在图纸下方或空白的明显位置处,写上图的名称、作者和作图日期,有时还要附上简单的说明,如实验条件等,使读者一目了然。作图时,一般将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写在前面,横轴代表的物理量写在后面,中间用“~”

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数据记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实验一叠加定理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仿真软件Multisim 2001的基本用法; 2、通过实验加深理解和验证电路叠加定理;; 3、学会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的测量方法; 4、学会分析计算误差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器件 1、计算机 2、仿真软件Multisim 2001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熟悉和设置仿真软件Multisim 2001 (1)启动Multisim 2001仿真系统 (2)选择Options/Perfernces…菜单,设置软件运行环境 Multisim 2001运行环境的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Circuit:电路设置页面,包括Show显示控制、Color颜色设置、Workspace 图纸设置、Wiring连线设置、Component Bin元件库设置、Font字形字体字号设置、Miscellaneous其他设置等选项 图2 电路显示及颜色设置 A、按照图2所示进行电路显示及颜色设置,其中: Show component lable显示元件标记

Show component reference显示元件参考记号 Show node names显示节点名称 Show component values显示元件数值 Show component attribute显示元件属性 Adjust component identifiers调整元件标示符 B、单击Component Bin元件库设置选项卡,设置元件符号标准。Multisim 2001中有两套元件标准符号,一套是美国标准符号ANSI,另一套是欧洲标准符号DIN,勾选DIN标准,这种标准与我国标准接近。在该选项卡中元件工具条功能设置component toolbar functionality和元件放置模式设置Place component mode采用系统默认。 C、按照图3所示设置字形字体字号 图3 电路显示字形字体字号的设置 其他选项卡均按照系统默认。 (3)放置电路元件及测量仪器 在电路窗口里根据图4所示创建电路。 2、根据图4中给定参数计算理论值,填入表1中。 3、打开仪器仿真开关进行仿真。

实验数据记录

一、实验内容 1.AMI码编码规则验证 (1)首先将输入信号选择跳线开关KD01设置在M位置(右端)、单/双极性码输出选择开关设置KD02设置在2_3位置(右端)、AMI/HDB3编码开关KD03设置在 AMI位置(右端),使该模块工作在AMI码方式。 (2)将CMI编码模块内的M序列类型选择跳线开关KX02设置在2_3位置(右端),产生7位周期m序列。用示波器同时观测输入数据TPD01和AMI输出双极性编码 数据TPD05 波形及单极性编码数据TPD08

波形,观测时用TPD01同步。分析观测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关系是否满足AMI编码关系,画下一个M序列周期的测试波形。 (3)将CMI编码模块内的M序列类型选择跳线开关KX02设置在1_2位置(左端),产生15位周期m序列。重复上述测试步骤,记录测试结果

。 (4)将输入数据选择跳线开关KD01拨除,将示波器探头从TPD01测试点移去,使输入数据端口悬空产生全1码。重复上述测试步骤,记录测试结果

。 (5)将输入数据选择跳线开关KD01拨除,用一短路线一端接地,另一端十分小心地插入测试孔TPD01,使输入数据为全0码(或采用将示波器探头接入TPD01测

试点上,使数据端口不悬空,则输入数据亦为全0码)。重复上述测试步骤,记录测试结果 。

2.AMI码译码和时延测量 (1)将输入数据选择跳线开关KD01设置在M位置(右端);将CMI编码模块内的M序列类型选择跳线开关KX02设置在1_2位置(左端),产生15位周期m序列; 将锁相环模块内输入信号选择跳线开关KP02设置在HDB3位置(左端)。 (2)用示波器同时观测输入数据TPD01和AMI译码输出数据TPD07 波形,观测时用TPD01同步。观测AMI译码输出数据是否满正确,画下测试波形。 问:AMI编码和译码的的数据时延是多少? (3)将CMI编码模块内的M序列类型选择跳线开关KX02设置在2_3位置(右端),产生7位周期m序列。重复上译步骤测量,记录测试结果

实验记录的书写要求

一、实验记录得书写要求 -基本要求 1、实验原始记录须记载于正式实验记录本上,实验记录本应按页码装订;须有连续页码编号,不得缺页或挖补。 2、实验记录本首页一般作为目录页,可在实验开始后陆续填写,或在实验结束时统一填写。 3、每次实验须按年、月、日顺序在实验记录本相关页码右上角或左上角记录实验日期与时间,也可记录实验条件如天气、温度、湿度等。 4、字迹工整,采用规范得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及外文符号,英文缩写第一次出现时须注明全称及中文释名。使用蓝色或黑色钢笔、碳素笔记录,不得使用铅笔或易褪色得笔(如油笔等)记录。5、实验记录需修改时,采用划线方式去掉原书写内容,但须保证仍可辨认,然后在修改处签字,避免随意涂抹或完全涂黑。空白处可标记“废”字或打叉。 6、实验记录中应如实记录实际所作得实验;实验结果、表格、图表与照片均应直接记录或订在实验记录本中,成为永久记录. 7、实验记录本应作为发表论文与实验室科技档案管理得必备文件.研究生毕业应在离校前将全部实验记录与其她科研资料上缴实验室保管与存档,不得随意处置或丢弃。 ?二、实验记录得内容 1、日期:包括年、月、日与时间,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2、实验名称 3、实验目得 4、实验材料: 5、试剂(名称、批号、厂家、浓度、溶剂、保存条件); 6、仪器(名称、型号、供货厂商); 7、细胞/细菌(名称、复苏、冻存、保存处); 8、动物(品系、来源、年龄、性别、数量); 9、临床标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及其她临床资料); 10、试剂得配制 11、实验方法:详细描述实验步骤 12、实验结果:包括所收集得原始数据、可视图及实验结果得整理。 13、出现得问题:应分析其可能得原因及解决方法,并详细记录于实验记录本上。 14、实验小结:简短得实验结果总结与解释,将有助于指导后续得研究.其内容包括主要结论、存在问题、改进方法与实验体会等 三、实验记录注意得问题 1、实验记录不允许隔天写以及写在纸片上。 2、保持实验记录得真实性与完整性;记录时间(年、月、日)。 3、原始数据(包括照片)必须贴在当天得试验结果栏里;不要保留在公共计算机里. 4、即便就是阴性结果,也必须保留.不能仅记录符合主观想象得内容与自认为成功得实验。 5、定期整理、分析数据,并向导师汇报。 ?四、实验记录得坏习惯 实验数据得收集与记录贯穿科研活动全过程,就是科学研究得原始资料,并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信息。某些不良习惯对客观、及时与准确收集实验数据非常有害.常见为: 1.将实验数据记录于纸片实验操作时,由于未携带实验记录本,有时将某些实验现象

实验数据处理的几种方法

1.4 实验数据处理的几种方法 物理实验中测量得到的许多数据需要处理后才能表示测量的最终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整理、计算、分析、拟合等,从中获得实验结果和寻找物理量变化规律或经验公式的过程就是数据处理。它是实验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课的基本训练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列表法、作图法、图解法、逐差法和最小二乘法。 1.4.1 列表法 列表法就是将一组实验数据和计算的中间数据依据一定的形式和顺序列成表格。列表法可以简单明确地表示出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便于分析和发现资料的规律性,也有助于检查和发现实验中的问题,这就是列表法的优点。设计记录表格时要做到:(1)表格设计要合理,以利于记录、检查、运算和分析。 (2)表格中涉及的各物理量,其符号、单位及量值的数量级均要表示清楚。但不要把单位写在数字后。 (3)表中数据要正确反映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和不确定度。列入表中的除原始数据外,计算过程中的一些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也可以列入表中。 (4)表格要加上必要的说明。实验室所给的数据或查得的单项数据应列在表格的上部,说明写在表格的下部。 1.4.2 作图法 作图法是在坐标纸上用图线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揭示物理量之间的联系。作图法既有简明、形象、直观、便于比较研究实验结果等优点,它是一种最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作图法的基本规则是: (1)根据函数关系选择适当的坐标纸(如直角坐标纸,单对数坐标纸,双对数坐标纸,极坐标纸等)和比例,画出坐标轴,标明物理量符号、单位和刻度值,并写明测试条件。 (2)坐标的原点不一定是变量的零点,可根据测试范围加以选择。,坐标分格最好使最低数字的一个单位可靠数与坐标最小分度相当。纵横坐标比例要恰当,以使图线居中。 (3)描点和连线。根据测量数据,用直尺和笔尖使其函数对应的实验点准确地落在相应的位置。一张图纸上画上几条实验曲线时,每条图线应用不同的标记如“+”、“×”、“·”、“Δ”等符号标出,以免混淆。连线时,要顾及到数据点,使曲线呈光滑曲线(含直线),并使数据点均匀分布在曲线(直线)的两侧,且尽量贴近曲线。个别偏离过大的点要重新审核,属过失误差的应剔去。 (4)标明图名,即做好实验图线后,应在图纸下方或空白的明显位置处,写上图的名称、作者和作图日期,有时还要附上简单的说明,如实验条件等,使读者一目了然。作图时,一般将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写在前面,横轴代表的物理量写在后面,中间用“~”

加班记录表.doc

加班记录表部门:

部门签字: 年月 日 1、使用流程:部门加班人填写加班加班后记录本核准确性每月统计表部门主管签字人事部门留存。 2、使用范围:公司普通员工加班登记。 3、使用要点:(1)公司中高级职员超时工作不算作加班;(2)核准人为有权签署加班意见的人;(3)严格控制加班。 4、本表在各部门使用,每月统计后送人事部。 品味人生 1、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飞不到高空。想象力是翅膀,客观实际是空气,只有两方面紧密结合,才能取得显着成绩。 2、想停下来深情地沉湎一番,怎奈行驶的船却没有铁锚;想回过头去重温旧梦,怎奈身后早已没有了归途。因为时间的钟摆一刻也不曾停顿过,所以生命便赋予我们将在汹涌的大潮之中不停地颠簸。 3、真正痛苦的人,却在笑脸的背后,流着别人无法知道的眼泪,生活中我们笑得比谁都开心,可是当所有的人潮散去的时候,我们比谁都落寂。 4、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温暖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温暖是义无反顾的响应;温暖是一丝不苟的配合。 5、幸福,是一种人生的感悟,一种个人的体验。也许,幸福是你风尘仆仆走进家门时亲切的笑脸;也许,幸福是你卧病床上百无聊赖时温馨的问候;也许,幸福是你屡遭挫折心灰意冷时劝慰的话语;也许,幸福是你历经艰辛获得成功时赞赏的掌声。关键的是,你要有一副热爱生活的心肠,要有一个积极奋进的目标,要有一种矢志不渝的追求。这样,你才能感受到幸福。 6、母爱是迷惘时苦口婆心的规劝;母爱是远行时一声殷切的叮咛;母爱是孤苦无助时慈祥的微笑。 7、淡淡素笺,浓浓墨韵,典雅的文字,浸染尘世情怀;悠悠岁月,袅袅茶香,别致的杯盏,盛满诗样芳华;云淡风轻,捧茗品文,灵动的音符,吟唱温馨暖语;春花秋月,红尘阡陌,放飞的思绪,漫过四季如歌。读一段美文,品一盏香茗,听一曲琴音,拾一抹心情。 8、尘缘飞花,人去楼空,梦里花落为谁痛?顾眸流盼,几许痴缠。把自己揉入了轮回里,忆起,在曾相逢的梦里;别离,在泪眼迷朦的花落间;心碎,在指尖的苍白中;淡落,在亘古的残梦中。在夜莺凄凉的叹息里,让片片细腻的柔情,哽咽失语在暗夜的诗句里。 9、用不朽的“人”字支撑起来的美好风景,既有“虽体解吾犹未变兮”的执着吟哦,也有“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跌宕胸怀;既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崇高追求,也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放气魄。33 我是一只蜜蜂,在祖国的花园里,飞来飞去,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知识分享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 理

讲座 实验误差及数据处理 教学要求 1、了解实验误差及其表示方法; 2、掌握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熟悉其运算规则; 3、初步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重点及难点 重点:实验误差及其表示方法;有效数字;实验数据处理。 难点: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实验数据的作图法处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ppt演示。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引言 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仪器对一些物理量进行测量,从而对系统中的某些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作出定量描述,以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但实践证明,任何测量的结果都只能是相对准确,或者说是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不可靠性,这种不可靠性被称为实验误差。产生这种误差的原因,是因为测量仪器、方法、实验条件以及实验者本人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局限性。 对于不可避免的实验误差,实验者必须了解其产生的原因、性质及有关规律,从而在实验中设法控制和减小误差,并对测量的结果进行适当处理,以达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一、误差及其表示方法 1.准确度和误差 ⑴准确度和误差的定义 准确度是指某一测定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一般以误差E表示, E=测定值-真实值

当测定值大于真实值,E 为正值,说明测定结果偏高;反之,E 为负值,说明测定结果偏低。误差愈大,准确度就愈差。 实际上绝对准确的实验结果是无法得到的。化学研究中所谓真实值是指由有经验的研究人员同可靠的测定方法进行多次平行测定得到的平均值。以此作为真实值,或者以公认的手册上的数据作为真实值。 ⑵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误差可以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 绝对误差表示实验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它具有与测定值相同的量纲。如克、毫升、百分数等。例如,对于质量为0.1000g 的某一物体。在分析天平上称得其质量为0.1001g ,则称量的绝对误差为+0.0001g 。 只用绝对误差不能说明测量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分析误差时,除要去除绝对误差的大小外,还必须顾及量值本身的大小,这就是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真实值的商,表示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比例,常用百分数表示。由于相对误差是比值,因此是量纲为1的量。 例如某物的真实质量为42.5132g ,测得值为42.5133g 。则 绝对误差=42.5133g -42.5133=0.0001g 相对误差=4000042.5133g 42.5132g 1001042.5132g --?= 而对于0.1000g 物体称量得0.1001g ,其绝对误差也是0.0001g ,但相对误差为: 相对误差=00000.1001g 0.1000g 1000.10.1000g -?= 可见上述两种物体称量的绝对误差虽然相同,但被称物体质量不同,相对误差即误差在被测物体质量中所占份额并不相同。显然,当绝对误差相同时,被测量的量愈大,相对误差愈小,测量的准确度愈高。 2.精密度和偏差 精密度是指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样品平行测定而获得一组测量值相互之间彼此一致的程度。常用重复性表示同一实验人员在同一条件下所得测量结果的精密度,用再现性表示不同实验人员之间或不同实验室在各自的条件下所得测量结果的精密度。 精密度可用各类偏差来量度。偏差愈小,说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愈高。偏差可分为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 绝对偏差=个别测得值-测得平均值 相对偏差%=绝对偏差/平均值×100 偏差不计正负号。 3.误差分类 按照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⑴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某些固定的原因造成的,使测量结果总是偏高或偏低。例如实验方法不够完善、仪器不够精确、试剂不够纯以及测量者个人的习惯、仪器使用的理想环境达不到要求等等因素。系统误差的特征是:①单向性,即误差

加班统计表全(仅供借鉴)

员工加班登记表 2015年月日填表部门销售部负责人 加班日期星期 加班时间 累计时间 (起始钟点) 加班人员 加班内容 总经理意见 任务考核 部门销售部负责人 加班日期星期 加班时间 累计时间 (起始钟点) 加班人员赵娟 加班内容国网标书制作 总经理意见 任务考核 部门销售部负责人 加班日期星期 加班时间 累计时间 (起始钟点) 加班人员赵娟 加班内容国网标书制作 总经理意见 任务考核

加班登记表 日期 姓名事由加班人数 餐费备注 月日起止人数 合计 总经理会计审核申请人出纳

加班加点汇总表质量管 序号工号姓名岗位日期 加班时间 加班 原因 加班 情况 备注起 ~ 讫合计 1 某某进料 检验 2011/ 7/1 18:00 21: 30 3.5小时值班完成 2 3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批准:部门主管:

加班记录表 部门: 核准人 日期事由加班人从何时到何进加班小 时 部门签字: 年月日 1、使用流程:部门加班人填写加班加班后记录本核准确性每月统计表部门主管签字人事部门留存。 2、使用范围:公司普通员工加班登记。 3、使用要点:(1)公司中高级职员超时工作不算作加班;(2)核准人为有权签署加班意见的人;(3)严格控制加班。 4、本表在各部门使用,每月统计后送人事部。

加班情况统计表 部门:月份:年月 加班人员加班日期加班时间 加班类型 加班事由 工 作 日 公休 日 节假 日 时分至时分(共计时分) 时分至时分(共计时分) 时分至时分(共计时分) 时分至时分(共计时分) 时分至时分(共计时分) 时分至时分(共计时分) 时分至时分(共计时分) 时分至时分(共计时分) 时分至时分(共计时分) 主管领导签字: 年月日

实验要求数据记录及处理

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 1.实验要求 实验前应该作好充分准备,弄清实验原理、目的、要求以及实验条件和可能产生偏差的因素等。 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操作准确,观察细心,正确地记录有关实验数据,并把实验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实验数据的可靠性是分析与阐明实验结果并作出必要结论的关键所在,所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应注意将实验误差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阂内,因此,对每一实验的操作、读数、记录都应认真对待,一丝不苟。 2.注意事项 ①自觉遵守实验室规则。 ②实验前府根据实验讲义进行充分淮备,实验前经老师提问考查合格后,方可开始实验。 ③在实验过程中,严肃认真,保持实验室安静.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注总安全,爱护仪器,损坏者要酌情赔偿。 ④在实验时,每小组内的学生可适当分工、轮换,每个学生都应了解全部实验过程。 ⑦在实验时应保持实验台整洁,实验结束后应整理好仪器,做好室内清洁卫生。 ⑦实验完毕,必须将实验记录交教师检查,合格者方可结束实验,不合格者应继续进行实验。 ⑦必须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包括原始数据、计算方法、必要的数据表格与图形等。另外,还应对实验结果作必要的讨论,分析引起偏差的原因,书写应清楚整洁。 定量分析中所得数据,应按照有效数字的规定进行记录和计算。所谓有效数字,就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到的数字,而在测量数据中只有最后一位是可疑的。 实验数据的记录 在记录测量数据相计算结果时,应根据所用仪器的精度和对分析结果准确程

度的要求,使必须保留的有效数字中,只有最后一位数是可疑数字。因而,使用四级分析天平称量时,物质的质量应记录至0.0001g;确定滴定管所放出溶液的体积时,应记录至0.01ml;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一般取四位有效数字;被测组分的质量百分数,一般要求计算至0.01%。 1.1 数据记录应符合以下要求: 1 用钢笔或档案圆珠笔及时填写在原始记录表格中,不得记在纸片或其它本子上再誊抄。 2 填写记录字迹应端正,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不得随意涂改。 3 改正时应在原数据上划一横线,再将正确数据填写在其上方,不得涂擦、挖补。 4 对带数据自动记录和处理功能的仪器,将测试数据转抄在记录表上,并同时附上仪器记录纸;若记录纸不能长期保存(如热敏纸),采用复印件,并做必要的注解。 5 记录内容包括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等说明。 数据记录中有效位数按以下原则确定: 1 根据计量器具的精度和仪器刻度来确定,不得任意增删。 2 按所用分析方法最低检出浓度的有效位数确定。 3 极差、平均偏差、标准偏差按方法最低检出浓度确定有效数字的位数。 4 相对平均偏差、相对标准偏差、检出率、超标率等以百分数表示,视数值大小,取至小数点后1~2位。 数据检查与处理以及运算规则。 1 测定数据中如有可疑值,经检查非操作失误引起,可采用Dixon法或Grubbs法等检验同组测定数据的一致性后,再决定其取舍。 2 数据的运算应按以下规则进行: 1) 当数据加减时,其结果的小数点后保留位数与各数中小数最少者相同。 2) 当各数相乘、除时,其结果的小数点后保留位数与各数中有效数字最少者相同。

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杨鹏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物理学中的新概念、新规律的发现都依赖于反复的实验。而处理实验数据时,需选择适当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才能较准确、客观的反映实验结果,减小误差。本文介绍了实验数据处理中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重点综述了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并指出了各自适用的条件及优缺点。 【关键词】误差;数据处理;作图法;最小二乘法;逐差法 Abstract:Physics is an experimental science, New concepts in physics, the discovery of new rules rely on trial and error, The experimental data processing,Need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treatment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To more accurately reflect the objective results,Reduce error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experimental data processing involved in some of the basic concepts Summary of experiments focused on the physical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commonly used. And pointed 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applicable condition. Keywords:Error; Data Processing;Mapping;Least squares;By subtraction 【引言】数据处理是指由实验测得的数据, 必须经过科学的分析和处理, 才能揭示出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我们把从获得原始数据起到得出结论为止的加工过程称为数据处理。正确的处理实验记录的数据,对我们科学的了解被测量或研究对象的客观规律,选择恰当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小误差让实验数据无限接近理想条件下的结果,这是实验数据处理的意义所在。在这方面研究的文献有很多,例如费业泰的《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等。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实验方法,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常用的有作图法、最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1、将所测数据填入表1,使用Excel 软件处理数据,作]/)ln[(a p p t t P -?+]对t 图,求得速率常数k 及相关线性系数。 2、比较系列实验的结果 表1 不同反应时间下体系的压强及数据处理 min /t a p t P / min /)(?+t a p t P ?+/ a p p t t P -?+/)( a]/)ln[(P -?+t t p p 1 72 2 17 4595 387 3 8.26178468 2 1115 18 468 4 3569 8.180040723 3 1568 19 4762 3194 8.069029329 4 2000 20 483 5 2835 7.94979721 6 5 2380 21 4905 2525 7.833996342 6 2713 22 4956 2243 7.715569535 7 3007 23 5014 2007 7.604396349 8 3226 24 5061 1835 7.51479976 9 3491 25 5103 1612 7.385230923 10 3698 26 5145 1447 7.277247727 11 3883 27 5185 1302 7.171656823 12 4043 28 5242 1199 7.089243155 13 4168 29 5268 1100 7.003065459 14 4289 30 5293 1004 6.9117473 15 4398 31 5306 908 6.811244379 16 4502 32 5325 823 6.712956201 注:实验温度 25 ℃;催化剂: Fe 3O 4 ,介质酸碱性: 中性 ,Δ= 16min 结论:k= -0.0964 ,t 1/2= 7.1903 ,相关系数= 。

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数据处理是物理实验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例如 数据的记录、函数图线的描绘,从实验数据中提取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信息,验证和寻找物理规律等。本节介绍物理实验中一些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1 列表法 将实验数据按一定规律用列表方式表达出来是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最常 用的方法。表格的设计要求对应关系清楚、简单明了、有利于发现相关量之间的物理关系;此外还要求在标题栏中注明物理量名称、符号、数量级和单位等; 根据需要还可以列出除原始数据以外的计算栏目和统计栏目等。最后还要求写明表格名称、主要测量仪器的型号、量程和准确度等级、有关环境条件参数如温度、湿度等。 本课程中的许多实验已列出数据表格可供参考,有一些实验的数据表格需 要自己设计,表1 .7 —1是一个数据表格的实例,供参考。 表1 .7 —1 数据表格实例 杨氏模量实验增减砝码时,相应的镜尺读数

2 作图法 作图法可以最醒目地表达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从图线上还可以简便求出实验需要的某些结果(如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值等),读出没有进行观测的对应点(内插法),或在一定条件下从图线的延伸部分读到测量范围以外的对应点(外推法)。此外,还可以把某些复杂的函数关系,通过一定的变换用直线图 表示出来。例如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电阻与温度关系为,取对数后得到,若用半对数坐标纸,以lg R为纵轴,以1/T为横 轴画图,则为一条直线。 要特别注意的是,实验作图不是示意图,而是用图来表达实验中得到的物理量间的关系,同 时还要反映出测量的准确程度,所以必须满足一定的作图要求。 1)作图要求 (1)作图必须用坐标纸。按需要可以选用毫米方格纸、半对数坐标纸、对数坐标纸或极坐标纸等。 (2)选坐标轴。以横轴代表自变量,纵轴代表因变量,在轴的中部注明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及其单位,单位加括号。 (3)确定坐标分度。坐标分度要保证图上观测点的坐标读数的有效数字

加班登记表(更新版)

员工姓名员工编号部门/职务加班事由 加班时间 ____月____日____时至____月____日____时____月____日____时至____月____日____时□正常工作日□周六日□法定节假日_____ 实际加班时数加班任务完成情况 项目主管确认签字部门主管确认签字 副总经理 确认签字 □补休□发加班费□其他 员工确认签字行政综合部确认 备注 1、正常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2:00 下午1:30—6:00; 2、正常工作日从19:00开始算加班,周六日加班允许上午10:00上班; 3、正常工作日和周末休息日加班由项目主管和部门主管确认签字,法定节假日 加班须由部门主管和分管副总经理签字确认; 4、为便于统计,原则上登记表一天一张,不允许跨日期进行连续登记;

员工姓名员工编号部门/职务加班事由 加班时间 ____月____日____时至____月____日____时____月____日____时至____月____日____时□正常工作日□周六日□法定节假日_____ 实际加班时数加班任务完成情况 项目主管确认签字部门主管确认签字 副总经理 确认签字 □补休□发加班费□其他 员工确认签字行政综合部确认 备注 1、正常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2:00 下午1:30—6:00; 2、正常工作日从19:00开始算加班,周六日加班允许上午10:00上班; 3、正常工作日和周末休息日加班由项目主管和部门主管确认签字,法定节假日 加班须由部门主管和分管副总经理签字确认; 4、为便于统计,原则上登记表一天一张,不允许跨日期进行连续登记;

西华大学 实验误差及数据处理习题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学号: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 评分: _______ 上课时间: 第____周星期____上午[ ]下午[ ]晚上[ ] 请将1-24小题的答案对应地填在下表中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采用“四舍六入五单双”法,将下列各数据取为2位有效数字(修约间隔为0.1),其 结果正确的是: A. 2.750→2.7 B. 2.650→2.6 C. 2.65001→2.6 D. 2.6499→2.7 2.自然数6的有效数字位数为: A. 1位 B. 2位 C. 3位 D. 无穷位 3.L=0.1010m的有效数字位数为: A. 2位 B. 3位 C. 4位 D. 5位 4.V=2.90×103m/s的有效数字位数为: A. 3位 B. 5位 C. 6位 D. 7位 5.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0.06m=60mm B. 1.38m=1380mm C. 4cm=40mm D. 5.0mm=0.50cm 6.用有效数字运算法则计算123.98-40.456+ 7.8,其结果正确的是: A. 91.324 B. 91.3 C. 91.32 D. 91 7.用有效数字运算法则计算271.3÷0.1和3.6×4.1,其结果正确的是: 3和14.8 B. 3×103和15 C. 2712和14.76 D. 2712和15

9.用有效数字运算法则计算1002和lg10.00,其结果正确的是: A. 10000和1.000 B. 10000和1 C. 1.00×104和1.0000 D. 1×104和1.000 10.有三次测量结果:L1 =51.87±0.05(cm),L2 =0.487±0.005(cm),L3 =0.0087±0.0005 (cm),其测量结果最优的是: A. L1 B. L2 C. L3 D. 无法确定 11.对某一长度进行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为9.868m,总不确定度为0.02m,其结果表达式正 确的是: A. 9.85~9.89(m) B. 9.86±0.02(m) C. 9.87±0.02(m) D. 9.888或9.848(m) 12.一电流表的量程为100mA,精度级别为1.0,该电流表的仪器误差为: A. 0.1mA B. 0.5mA C. 1mA D. 2mA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有: A. 列表法 B. 作图法 C. 逐差法 D. 最小二乘法 14.为减少系统误差人们常采用的方法有: A. 异号法 B. 交换法 C. 理论消除法 D. 半周期偶次观测法 15.用分度值为0.05mm的游标卡尺测物体长度,结果如下,其数据记录正确的有: A. 32.50mm B. 32.48mm C. 43.25mm D. 32.500mm 16.用分度值为0.01mm的螺旋测微计测物体长度,结果如下,其数据记录正确的有: 三、判断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每小题3分,共18分)。 19.精密度高的仪器测量的结果一定准确。 20.系统误差是随机的,多次测量可以消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