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凯旋歌
初中音乐_初中音乐4.1英雄凯旋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巴罗克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能够自信、有感情地歌唱《英雄凯旋歌》,并能表现歌曲亲切自豪的音乐情绪。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唱《英雄凯旋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感受变化音的音乐表现。
通过欣赏《G弦上的咏叹调》,体验乐曲的音乐风格及情绪,完成聆听与思考中的“乐曲说明”。
知识与技能能够说出清唱剧的含义。
能够说出作曲家亨德尔的代表作品及其音乐创作特点。
能够说出巴赫的代表作品及其在西方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歌曲片段关注歌词,说出歌曲演唱的什么场面?2、老师介绍歌曲名字,共同认识作曲者以及“清唱剧”【设计意图】利用音响直接导入新课,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
并知道作曲家亨德尔及其作品英雄性和史诗性的主要风格特点以及清唱剧的含义。
二、学唱歌曲• 1、视唱主题旋律【设计意图】熟悉歌曲的主要旋律,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2、完整聆听歌曲,学生为歌曲分段落,分析歌曲的结构。
【设计意图】完整体验歌曲的英雄性风格,根据市场旋律为歌曲划分结构,为下一部的分部分学习奠定基础。
3、分三部分学习歌曲。
A、直接跟琴演唱第一部分的歌词。
通过情绪线条分析第一部分情绪变化,用正确的情绪演唱歌曲第一部分。
B、分析第二部分,着重演唱变化的小节,分别弹奏有#5、#4的乐句和5、4的乐句,学生聆听分辨,并跟琴演唱歌曲第二部分。
C、学生展示演唱第三部分,明确这是第二部分的重复。
4、观察力度记号,注意歌曲中的强弱变化,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AB两段旋律的视唱对歌曲的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让学生首先接受这两段旋律,慢慢的再在歌曲中的变化音和一字多音的练习中解决难点。
并能用情绪线条的方式表现歌曲的情绪。
三、表演歌曲表演英雄得胜归来百姓夹道欢迎时的盛大场面,几名同学扮演英雄,其余同学夹道欢迎齐唱《英雄凯旋歌》,最后一部分全体踏步走,在行进中表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在行进中感受英雄得胜归来时的热闹场面,并更加生动完美的表演唱歌曲。
【教学设计】英雄凯旋歌_音乐

《英雄凯旋歌》授课年级:七年级授课课型:唱歌综合课教学目标:一、能用积极的态度聆听《英雄凯旋歌》,并能自信、有感情地演唱。
二、通过歌唱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了解巴洛克音乐的风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能自信、有力地演唱歌曲,并能表现歌曲亲切自豪的音乐情绪。
二、“一字多音”中歌词与节奏的对应。
教学准备:搜集相关视频、图片,便于学生直观了解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一、开声练习1、柯尔文手势练习(1)1 3 5 3∣5 3 1 -∣(2)1 2 3 4∣5 4 3 2∣1 - - -∣【设计意图:《英雄凯旋歌》中的旋律大多是级进,所以练声曲选用的也是音阶的练习,对歌曲中一字多音的学唱做铺垫】2、歌曲主旋律5 - 3. 4 ∣5 - 1 - ∣23 45 4 3 ∣2 - - -∣·34 56 5 5 ∣ 1 - 5 - ∣4 32 2. 1∣1 - - -∣【设计意图:主旋律是歌曲的音乐形象,唱好主旋律是学唱好整首歌曲的基础】二、完整聆听歌曲1、请同学们完整地聆听歌曲,数一数主旋律共出现了几次?主题重复2、《英雄凯旋歌》分为三大部分,这三部分的曲式结构相同,旋律和节奏也基本相同,因为二、三部分都是根据第一部分稍作变化而来。
【设计意图:一首乐曲开始的旋律会在曲子进行中反复出现是巴洛克音乐的旋律特点】三、分段聆听,学唱<一>学唱歌曲第一部分1、请完整聆听第一部分,找出一、二乐句作为主旋律再次出现在哪两个乐句2、请再次聆听,思考:根据音乐情绪的不同,第一部分划分为几个乐段。
ABA的单三部曲式,因为第三乐段再现了第一乐段,也叫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3、请再仔细听,AB乐段之间情绪有什么不同?( A段的旋律是雄壮明快的,B乐段旋律平稳流畅)所以,乐段之间有对比:整段对比力度对比形成情绪的对比,所以,、情绪亲切自豪 (老师一边唱一边解释,起伏不大)4、学唱B乐段。
5、请同学们再次听音乐,小声哼唱第三乐段(也就是再现的A段)。
《第三单元 唱歌 英雄凯旋歌》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唱歌英雄凯旋歌》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会演唱《英雄凯旋歌》这首歌曲,能够正确演唱歌曲中的难点部分。
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鉴赏能力。
3. 通过对歌曲的欣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掌握歌曲中的难点部分。
2.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中的情感和内涵,通过音乐表现出来。
三、教学准备:1. 准备音乐器材,如钢琴、音响等。
2.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歌曲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3. 制作PPT,用于展示歌曲的谱例和相关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英雄凯旋歌》的音频,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和好奇心。
设计意图:通过听觉刺激,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2. 歌曲学习:(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节奏、音高和情感表达。
(2)学生跟唱歌曲,教师逐句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反馈。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的跟唱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 歌曲背景介绍:向学生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历史意义和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
设计意图:通过背景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4.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讨论,谈谈自己对英雄的理解和看法,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向英雄学习。
(2)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歌曲,表达对英雄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和创作,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音乐素养。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设计意图: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成果,强调音乐学习的意义,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和欣赏《英雄凯旋歌》的曲调和歌词,感受其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英雄凯旋歌》说课稿

《英雄凯旋歌》说课稿各位老师好,今天我将从《英雄凯旋歌》的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这六个部分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英雄凯旋歌》是人教版音乐书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巴洛克风格”中德国著名作曲家亨德尔创作的清唱剧《犹大.麦卡白》中的一首大合唱中的节选片段。
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清唱剧演唱形式,感受作品描绘出的英雄战胜归来时雄壮威武、酣畅热闹的场面。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讨论等方法感受歌曲演唱形式和表达内容。
【知识与技能】掌握清唱剧的演唱特点,并能够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二年级学生,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有很多学生具备识别音乐基本要素的能力。
经过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训练会有很好的提升,尤其在音准万面。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清唱剧,能够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本首歌曲。
【难点】唱准升记号的音,演唱过程中表现出作品雄壮威武、酣畅热闹的情绪。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上课伊始,教师播放清唱剧作品《长恨歌》并提问:同学们看完视频的感受?学生通过观看聆听以及知识的积累得出答案:视频中展示的是著名音乐家黄自的清唱剧《长恨歌》。
教师评价并总结,顺势引入新课《英雄凯旋歌》。
(二)初步感知1.提问学生对于清唱剧的了解。
2.播放《英雄凯旋歌》,感受乐曲旋律,并思考:乐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乐曲为中速;情绪是神气地)3.复听乐曲,学生们用心聆听,并思考:音乐旋律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歌曲前段只有女声,表现的是英雄归来前胜利的消息传来时妇女儿童相互转告,簇拥在街道,兴奋不已的场景;后加入男声,气势骤起,表现出英雄得胜归来的雄壮威武、万众颂扬、酣畅热闹的场面。
)(三)探究学习1.教师弹唱,引导学生发声练习。
2.教师引导学生首先跟随琴声演唱作品旋律部分,感受旋律特点。
3.教师指挥学生演唱旋律,并明确演唱时需要注意升记号,反复演唱解决难点。
初中音乐_英雄凯旋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唱歌:《英雄凯旋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巴洛克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2)能够自信、有感情的歌唱《英雄凯旋歌》,并能表现歌曲亲切自豪的音乐情绪。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唱《英雄凯旋歌》,体验歌曲的情绪,感受变化音的音乐表现。
3、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清唱剧的含义。
(2)能够说出作曲家亨德尔的代表作品及其音乐创作特点。
(3)能够简单的分析歌曲的结构。
[教学重点]能够自信、有感情的歌唱《英雄凯旋歌》,并能表现歌曲亲切自豪的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一字多音、变化音的学唱。
[教具]钢琴 DVD碟片课件[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参差不齐,有很多学生不具备识别音乐基本要素的能力。
这首歌曲是一首西方音乐,对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课间反复播放《英雄凯旋歌》音乐。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无意间融入对音乐旋律的初步记忆。
二、新课学习1、导入(2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节奏小游戏,引出4/4拍。
2、复习C大调音阶。
(4分钟)(1)教师用钢琴弹一遍,上下行。
学生听,在心中默唱。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钢琴的音色及音准。
)(2)学生模仿钢琴的音色、音准跟琴轻声唱。
(3)运用柯达伊手势辅助唱音阶,通过手势的提醒,进一步提高音准。
【设计意图】巩固音节,唱准每一个音。
3、学唱新歌(22分钟)(1)视唱教师出示的两条旋律,请学生用“啦”进行模唱(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变化音以及宽音程的演唱)。
[设计意图] 重点解决视唱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例如:变化音、节奏、宽音程等。
(2)学生跟着老师的钢琴伴奏视唱《英雄凯旋歌》第一部分旋律。
(教师提示学生用唱名轻声视唱)(3)给第一个音,挥拍完整、流畅的再次视唱《英雄凯旋歌》旋律。
(无伴奏视唱旋律)(4)学生加歌词演唱歌曲并提示演唱时的声音位置、咬字、情感表达。
(发现一字多音的演唱难点,运用旋律线解决。
(花城版)音乐三下第3课英雄凯旋歌说课稿

(花城版)音乐三下第3课英雄凯旋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音乐三下》第3课《英雄凯旋歌》是一首富有激情和力量的歌曲。
歌曲以英雄凯旋为主题,通过激昂的旋律和豪迈的歌词,表达了人们对英雄的敬仰和赞美。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旨在让学生感受英雄的气概,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简单的乐器演奏技巧。
他们对音乐有较强的兴趣,喜欢唱歌和演奏乐器。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英雄主题的歌曲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英雄凯旋歌》,感受英雄的气概。
2.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3.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把握。
2.对歌曲主题的理解和情感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学习。
2.使用图解法,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英雄事迹,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背景。
3.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英雄品质,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讲述英雄事迹,引导学生了解英雄凯旋的主题。
2.学唱歌曲:教师示范,学生跟随学习,重点讲解音准和节奏。
3.歌曲解析:分析歌曲结构,讲解歌词含义,引导学生体会英雄气概。
4.情感表达:讨论如何用歌声表达对英雄的敬仰和赞美。
5.练习演唱:分组演唱,互相观摩,教师指导改进。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英雄凯旋的主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歌曲名称:《英雄凯旋歌》2.歌曲结构:序曲-主题-副歌-结尾3.英雄事迹:简述英雄的英勇事迹4.歌词解析:重点讲解歌词中的英雄形象和意义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演唱歌曲的准确度和流畅度。
2.学生对歌曲主题的理解和情感表达。
3.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见解。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英雄凯旋歌》PPT课件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生命在前进的同时,它就是在走向死亡。 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伟人都是在逆境中锻炼出来的,平静的湖面不会练出出众的水手。 人生志气立,所贵功业昌。 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地减少。 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 ,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师及术指导。因爱世俗音乐,乃于1703年迁居汉堡—
—当时唯一有民族歌剧的德国城市,开始从事歌剧的创
作。1706年后,在汉堡威尔及伦敦两地进行创作,不久
成为英国的音乐权威人士。
《英雄凯旋歌》选自亨德尔的清 唱剧《犹大·麦卡白》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 Friedrich Handel),
著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1685年2月23日生于德国哈雷哈
勒,师从管风琴家查豪学习作曲,后在教堂内任管风琴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英雄凯旋歌教案1

《英雄凯旋歌》教案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自主学唱歌曲《英雄凯旋歌》,产生对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兴趣并乐于参与到音乐实践中。
2、通过二声部合唱,产生对和声的美继续追求的愿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构唱→听音→实践→总结”自主学唱歌曲。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形成首调唱名法中7个音的音高概念。
2、能够音准准确的构唱《英雄凯旋歌》中的音程。
3、音准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英雄凯旋歌》。
4、能够视唱简单的二声部。
教学难点、重点:和谐、自然、音准准确的二声部视唱《英雄凯旋歌》。
教学难点:1、构唱《英雄凯旋歌》中的音程。
2、大小二度变化音的演唱。
3、一字多音的演唱。
4、二声部的合唱实践。
教学准备:1、《英雄凯旋歌》音频资料。
2、学案。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课间反复播放《英雄凯旋歌》音乐。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无意间融入对音乐旋律的初步记忆。
(二)新课讲解。
1、复习C大调音阶。
(3分钟)(1)教师用钢琴弹一遍,上下行。
学生听,在心中默唱。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钢琴的音色及音准。
)(2)学生模仿钢琴的音色、音准跟琴轻声唱。
(3)学生模仿钢琴的音色、音准无琴轻声唱。
(4)运用柯达伊手势辅助唱音阶,通过手势的提醒,进一步提高音准。
【设计意图】巩固音阶,唱准每一个音。
2、学唱歌曲旋律。
(20分钟)(1)根据老师所给手势唱音名。
(2)给第一个音,挥拍视唱《英雄凯旋歌》旋律。
(3)解决视唱过程中遇到的难点。
(例如:变化音、节奏、宽音程等)。
(4)给第一个音,挥拍完整、流畅的再次视唱《英雄凯旋歌》旋律。
(5)学生自己加歌词演唱歌曲。
发现一字多音的演唱难点,教师进行引导解决,并提示演唱时的声音位置、咬字、情感表达。
【设计意图】通过柯达伊手势练习构唱音高、完成歌曲旋律视唱,达到音准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目的。
(三)拓展实践。
1、听音练习,简谱填写学案中的二声部唱名。
(5分钟)(1)第一遍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雄凯旋歌》教学设计
单位:枣庄七中
科目:音乐课题:英雄凯旋歌
授课班级:初二(2)班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本课教学设计以柯达伊教学法为指导思想,设计教学活动,进行《英雄凯旋歌》的歌唱教学。
(二)理论依据柯达伊指出:音乐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歌唱,不是靠强制性地学习某种乐器。
尤其合唱的训练不应该依靠键盘带领,而应该教会合唱队员自己读谱,视唱旋律。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英雄凯旋歌》是人音13册第五单元“巴洛克风格”中德国著名作曲家亨德尔创作的清唱剧《犹大.马加比》中的一首大合唱中的节选片段。
这部分旋律由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而成。
第一乐段8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
旋律平稳而庄严,情绪明朗自然。
第二乐段(9—16小节)也是由两个乐句组成的。
旋律流畅而细腻,情绪亲切自豪。
第三乐段(17—24小节)是第一乐段的再现。
尽管歌词只是叙述了英雄们凯旋归来时受到群众热烈欢迎的场面,而颂扬英雄业绩的内涵是显而易见的。
整首歌曲,节奏简单,旋律平稳,适合用于柯达伊教学初期的歌唱训练。
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识谱歌唱。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一年级学生,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参差不齐,有很多学生不具备识别音乐基本要素的能力。
但经过前期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训练已有明显转变,尤其在音准方面。
(三)教学方式
1.钢琴带领学生听音、模唱。
.柯达伊手势带领学生构唱。
2.
3. 引导学生体验二声部合唱。
(四)技术准备
1.《英雄凯旋歌》音频资料。
2.学案。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及其对策
1.对于相对关系唱名法中7个音的音高记忆需不断巩固。
通过手势的辅助去唱准音,感受音高位置。
2.对于正处于变声期中,或马上要进入变声期的初中学生,要不断提醒,养成轻声用高位置歌唱的习惯,遇到高音要运用假声唱的方法解决。
三、教学难点、重点:
(一)难点:
1.构唱《英雄凯旋歌》中的音程。
2.大小二度变化音的演唱。
3.一字多音的演唱。
4.二声部的合唱实践。
(二)重点:和谐、自然、音准准确的二声部视唱《英雄凯旋歌》。
四、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自主学唱歌曲《英雄凯旋歌》,产生对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兴趣并乐于参与到音乐实践中。
2.通过二声部合唱,产生对和声的美继续追求的愿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构唱→听音→实践→总结”自主学唱歌曲。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形成首调唱名法中7个音的音高概念。
2.能够音准准确的构唱《英雄凯旋歌》中的音程。
3.音准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英雄凯旋歌》。
4.能够视唱简单的二声部。
五、教学流程图
创设情境
新课讲解
拓展实践
归纳总结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课间反复播放《英雄凯旋歌》音乐。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无意间融入对音乐旋律的初步记忆。
(二)新课讲解 1.复习C大调音阶。
(3分钟)(1)教师用钢琴弹一遍,上下行。
学生听,在心中默唱。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钢琴的音色及音准。
)(2)学生模仿钢琴的音色、音准跟琴轻声唱。
(3)学生模仿钢琴的音色、音准无琴轻声唱。
(4)运用柯达伊手势辅助唱音阶,通过手势的提醒,进一步提高音准。
【设计意图】巩固音阶,唱准每一个音。
2.学唱歌曲旋律。
(20分钟)(1)根据老师所给手势唱音名。
(2)给第一个音,挥拍视唱《英雄凯旋歌》旋律。
(3)解决视唱过程中遇到的难点。
(例如:变化音、节奏、宽音程等)(4)给第一个音,挥拍完整、流畅的再次视唱《英雄凯旋歌》旋律。
(5)学生自己加歌词演唱歌曲。
发现一字多音的演唱难点,教师进行引导解决,并提示演唱时的声音位置、咬字、情感表达。
【设计意图】通过柯达伊手势练习构唱音高、完成歌曲旋律视唱,达到音准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目的。
(三)拓展实践
3.听音练习,简谱填写学案中的二声部唱名。
(5分钟)(1)第一遍听。
(2)
第二遍检查。
(3)请一位学生唱出自己所听答案,教师在演唱过程中,用手
势公布正确答案,其他同学较对这位同学正确与否,并对自己的答案进行纠正。
【设计意图】通过练耳,加强音高记忆。
4.给第一个音,挥拍演唱听写的二声部。
(2分钟)
【设计意图】巩固锻炼学生识谱视唱能力。
5.分组进行二声部合唱练习。
(6分钟)
感受和还锻炼学生二声部的听觉,让学生不仅锻炼识谱视唱能力,【设计意图】.声效果,初步体验合唱的美。
(四)归纳总结(4分钟)
1、用选择题的方式选择所学歌曲的曲式结构。
A. A+B+B B. A+B+C C. A+B+A
2、学生回顾总结今天所学内容。
3、起立,有感情的演唱《英雄凯旋歌》结束本节课
七、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评价方式本课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
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如根据老师手势唱唱名;听写二声部旋律。
学生自评主要
体现为经过性学习评价,最后是否能正确演唱歌曲及二声部合唱。
(二)评价量规在构唱、听音、演唱等环节中,根据学生表现给予肯定和奖励。
80%的同学在学案的二声部听写中全对。
八、教学设计的特点
本课教学设计紧扣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主旨,脱离钢琴、老师的主导,让学生在
视觉、听觉以及肢体等各方面建立音高位置的意识,自主掌握一些学唱技能。
九、教学反思
(一)转变思想,改变师生教与学的旧模式以前课上总是我滔滔不绝,提问几秒
就会忍不住“引导”学生说出答案,甚至直接说出答案。
自我感觉学生都会了,其实不然。
本课,我的说的少了做的多了,语言也以鼓励表扬为主,引导依靠更
多的是柯达伊手势及听辨等学习手段。
(二)别让钢琴成为依赖以前上课是离不开钢琴的,学生唱的时候,老师习惯
性的弹琴伴奏。
在钢琴的带领下,学生唱的很尽兴,也很动听。
可离开琴之后的
效果,则很少去检验。
其实离开琴之后清唱的效果才是真正的水平。
本课,钢琴
失去了其主导地位,只是成为了一个教学辅助工具使用,给音、听辨、较对等。
(三)不仅要会唱还要会听辨以前的教唱课,除了唱还是唱。
就算听,也是简单
的听而已,没有辨。
会唱一首歌的旋律,不代表会听辨一首歌的旋律。
会唱更多
譬如音是高是低?是强而会听辨则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的是一种感性的表达,是弱?是快是慢?唱的音和钢琴弹的音是否一致等?本课,采用了听辨、及合唱
二声部的手段,除了锻炼 7 学生的演唱能力,还加强了听辨训练。
唱的时候要听,听的时候更好的唱。
建立了学生理性的音乐学习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