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GIS遥感地理学全国考研中心,由GIS、遥感、地理学几个学长创办,专业为大家提供地学考研全套资料。用我们的劳动节省你复习的时间,用我们的知识提高你专业课的复习,用我们的人脉提供给你最详实的资料,用我们的经历告诉你怎样走过考研全过程。欢迎大家一起交流。淘宝:https://www.360docs.net/doc/577509552.html,;拍拍:https://www.360docs.net/doc/577509552.html,/771843105。

下为我们整理的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手册的目录。

目录

序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资料使用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重要版块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资料使用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资料接受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学长眼中的地理科学学院.....................................................................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学院实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研究生生活.......................................................................................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就业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招录情况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招生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参考书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常见问题问答.........................................................................................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南师大学制是多少?.......................................................................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南师大学费和公费比例如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南师大的奖学金政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南师大歧视外校或跨专业的学生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初试的高等数学是南师自主命题吗?........................................... 错误!未定义书签。

6、人文地理学不同方向招生上有什么区别,分数上呢?............... 错误!未定义书签。

7、考试的整个流程是什么?............................................................... 错误!未定义书签。

8、要不要和导师联系,用什么样的方式最好?............................... 错误!未定义书签。

9、南师人文考研难度怎样?...............................................................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人文地理跨专业考研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专业课该怎样复习?.....................................................................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南师研究生体检情况怎样?.........................................................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导师介绍及联系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城乡发展与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经济地理与空间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旅游管理与规划方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6、联系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人文地理专业报录情况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近三年报录人数、复试比例及分数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研究生学姐对人文地理学考试科目的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考试范围和重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出题特点和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学姐的复习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初试真题情况介绍(扫描打印版,另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关于张小林老师教学讲义的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2011年—2009年初试真题《人文地理学》答案详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初试真题人文地理学答案详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0年南京师范大学初试真题人文地理学答案详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09年南京师范大学初试真题人文地理学答案详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本科生总结的《人文地理学》章节内容、重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笔记一:王恩涌等编著《人文地理学》课堂笔记及考试重点、难点解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人文地理学与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本章重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文化与人文地理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索......................................................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本章重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笔记二:李小建版《经济地理学》课堂笔记及考试重点、难点解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经济地理学发展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思考题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本章重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经济活动区位的基础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思考题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本章重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笔记三:保继刚修订版《旅游地理学》课堂笔记及考试重点、难点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本章重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历史回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国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本章重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1:人文地理名词解释汇总..................................................................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人文地理名词解释汇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经济地理名词解释汇总...................................................................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旅游地理名词解释汇总...................................................................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2:地理学基本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区位选择与放弃方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理1:区位选择与放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理2:区位选择是一种空间优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地表差异性方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理3:差异性的度量和解释受到尺度和规模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理4: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理5:外驱动力对地理环境的形成与演变具有重要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理6: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是形成地表特性的一种基本自然过程错误!未定

义书签。

原理7:两地间的相互作用随其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理8:地方的创造和发展建构了地球表层上差异化的关于人的世界错误!未定义

书签。

原理9:人口迁移、产品贸易与地表上的差异性互为因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空间竞争和相互依存方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理10:人的个体或群体对空间上利益的竞争是人地关系的第一要义错误!未定

义书签。

原理11:地球表面多数要素的相互作用不能为人类在其空间内所掌控错误!未定

义书签。

4、空间临界点方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理12:空间临界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5、人类活动的外部性及其协调性方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理13:地球表面不同尺度上人类活动的外部性是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起点 .... 错

误!未定义书签。

原理14:观念差异、利益差异是人们对资源、环境保护产生分歧的基本因素 .... 错

误!未定义书签。

6、原理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3:人文地理学前沿领域及发展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前沿领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4:关于南师大人文地理学其他参考资料的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展示1:部分真题答案

7、简述旅游需求预测模型的类型及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要点(参考旅游第四章第一节)

1)类型

分为四种

(1)趋势外推模型:趋势外推模型依据一系列历史资料推测未来形势。

(2)结构模型:结构模型的建立依赖于旅游需求与一系列原因变量(如价格、收人、距离等)之间关系。这种关系通常应用多元回归数学方法来确定,一旦旅游需求与原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下就可以利用原因变量的未来估计值对旅游需求的未来情形作出预测。引力模型属于结构模型。

(3)仿真模型:是旅游需求顶测中最复杂的一种方法。比较典型的仿真模型是由趋势外推模型和结构模型结合而成的一组更综合的系统方程,变量之间的反馈、协同、阻抑效应等关系通过一组相互联系的方程来阐明。

(4)定性模型

定性模型包括一系列不同的技术,其中最著名和应用最为广泛的定性预侧模型是特尔菲法。特尔菲法预侧的步骤包括设立向卷对选定的一组专家进行意见征询,经过几轮的反复征询使专家的意见基本一致,从而得到对未来的预测结果。

2)四模型之间的关系

对上述四种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主要考虑到精确性与时向、经费和其它资料限制之间的关系。精确性要求越高,所需要的时间、经费和其它资料越多;反之,精确性要求较低,投人挣时间、经费和其它资料都较少。四者关系如下图:

展示2:部分笔记展示

1)适度人口★★★★★

(南师人文,10年简答,”影响适度人口的因素”,11年名词解释;注意教材并未叙述其影响因素,所以人文地理复习切忌死记硬背,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此本教材,可以翻看其他相关学科教材,比如赵荣版《人文地理学》和陈慧琳版《人文地理学》)a、适度人口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适度人口有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之别:

经济适度人口是指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达到最高生活水平(即按人口平均的最高产量和最高收入)的人口,也即获得最大经济福利的人口;

实力适度人口指一个国家达到最大实力时的人口,即指除去考虑每人平均的最高生活水平外还要考虑国家的政治和军事所需要的人口。

b、适度人口对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1)适度人口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它的确定对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口现象有着重要参考价值,所以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要意义;

(2)就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而言,适度人口的确定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它利于更好地执行人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对现行人口政策的误解;

(3)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来讲,适度人口的确定也有着重要意义:只有及早确定科学、合理的适度人口,才能采取政策手段,促使人口转变,并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以持续增长的经济实力保障人口转变的完成,这才是行之有效的策略。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解读

人文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相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是: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完整版)南京师范大学2010-2019教育综合333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 2010 年南师大333 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课程 2、最近发展区 3、自我提高驱动力 4、终身教育 5、自我效能 6、苏格拉底法 7、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 二、简答题 1、简述《学记》在教学思想上的贡献。 2、道德教育如何与生活相联系。 3、简述班级授课制及其改革。 4、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优势、不足及思考。 三、论述题 1、结合你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教育与人身心发展的关系。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3、试论唐代科举制度的作用及其影响。 4、评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2011 年南师大333 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 1、中体西用

2、教育 3、班级授课制 4、道尔顿制 5、问题解决(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6、学习动机二、简答题 1、谈谈如何认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及行动研究的步骤。 2、论述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 3、简述“六艺”教育及其对当代教育改革的意义。 4、试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及其意义。 三、论述题 1、评述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欧美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共同特征、意义及其局限。 2、评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论述师生关系的历史婚变,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4、结合中学生的时代特点谈谈你对目前基础教育的理解。

一、名词解释 1、教学目标 2、学校教育 3、“六艺”教育 4、苏格拉底法 5、二、道德情感简答题 1、简述德育的途径 2、蔡元培的“五育并举” 3、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4、布鲁纳发现学习的步骤 三、论述题 1、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2、试论述陈鹤琴的“活教育”。 3、杜威的教育思想。 4、结合实际,论述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人文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被分成自然地理学和两部分。 A、经济地理学 B、人文地理学 C、文化地理学 D、政治地理学 2.首创“地理学”(Geographe)这一名词的是希腊学者。 A、希罗多德 B、希波革拉第 C、柏拉图 D、埃拉托色尼 3.编著了我国第一批地理教科书。 A、竺可桢 B、胡焕庸 C、张相文 D、李旭旦 4.制度文化亦称为文化。 A、社会 B、政治 C、经济 D、法律 5.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展扩散和。 A、接触扩散 B、等级扩散 C、刺激扩散 D、迁移扩散 6.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除历史、政治、社会经济因素外,还有。 A、自然因素 B、行为因素 C、气候因素 D、海拔因素 7.人口迁移一般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的行为。 A、出生地 B、定居地 C、迁入地 D、迁出地 8.1934年,在《人口革命》一书中提出了人口转变理论。 A、寇尔 B、布莱克 C、兰迪 D、诺特斯坦 9.人口构成,又称人口结构,指的是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 A、人地系统 B、生态系统 C、社会系统 D、人口系统 10.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人口压力说,二是说。 A、食物短缺 B、食物过剩 C、宴享 D、需求 11.原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即农业。 A、狩猎 B、采集 C、定居 D、迁移 12.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问题是与生产能力过剩。 A、需求不旺 B、需求过旺 C、需求稳定 D、需求波动 13.种族是指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A、文化形态 B、社会形态 C、自然体质 D、心理素质 14.一般认为,是语言产生的唯一源泉。 A、思维 B、劳动 C、行为 D、心理 15.以下属于宗教传播方式之一的是。 A、交流和转教 B、经商与贸易 C、武力侵略 D、文化侵略 16.以下属于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的是。 1 / 5 A、资源价值 B、收入水平 C、距离远近 D、感知环境 17.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界限。 A、移动 B、通勤 C、地域 D、网络 18.最基本的政治地理单元是。 A、区域 B、国家 C、地区 D、世界 19.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提出了世界战略重点“陆缘”学说。 A、麦金德 B、马汉 C、柯恩 D、斯皮克曼 20.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系是。 D、印欧语系C、闪一含语系、科依桑语系A、汉一藏语系B得分

历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

历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02~11) 2002年自然地理学 一. 简答题(54) 1. 简述地球大小的地理意义(6) 2. 简述李四光地质学包括哪几种构造体系?(6) 3. 大气降温过程有哪几种途径?(8) 4. 简述大气经向三圈环流中的信风环流圈(Hadley 环流圈)的形成过程(6)。 5. 拉梅奇(Ramage,1971)所绘制的全球季风分布图,其判别季风的主要依据是什么?(8) 6. 太阳天文辐射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6) 7. 简述地球上水循环的“海陆循环”过程。(6) 8.简析绿色植物对美化环境有哪些主要作用?(8) 二.论述题(46) 1. 试论述全球气温水平分布的基本特点。(15) 2. 简析我国土地沙化的基本情况,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应特别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13) 3. 试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分(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18) 2002年中国自然地理 一. 简答题(67) 1. 中国的气候特征。9) 2.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9) 3. 中国东部湿润区植被分布的纬度地带性变化。6) 4. 我国水系内外流域的分界线。9) 5. 我国生物海岸的类型及分布。4) 6. 四川盆地的地貌分区。9) 7. 云贵高原的区域特征。8) 8. 秦岭--淮河以北温带土壤的干湿带性分布规律。9) 二. 论述题(33) 1. 第四纪以来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巨大变化。(18) 2. 西北地区区域开发与整治的主要方向 2003年自然地理学 一.简答题(82) 1.地球表面有那些特征?(9分) 2.什么叫三圈环流?它是怎样形成?(12) 3.简述海底扩张说的要点。(12) 4.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怎样流动的?(12) 5.马克耶夫亚欧大陆理想自然带分布有哪些基本特点?(10) 6.自然区划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什么是自上而下的方法?(15) 7.什么叫自然综合体?(6) 8.什么叫生物多样性?(6) 二.论述题(68分)

人文地理试卷(答案)

《人文地理学》试卷(A) 年级班级姓名学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选对得2分,不选或者选错者不得分。) 1.拉采尔的人地关系理论被称为——D A.人地相关论 B.生态论 C.适应论 D.环境决定论 2.文化的扩展扩散不包括——A A.接触扩散 B.等级扩散 C.刺激扩散 D.迁移扩散 3.原产地在中国的农作物是——A A.大豆 B.马铃薯(南美洲安第斯山一带) C.甘蔗(新几内亚或印度) D.辣椒(墨西哥、秘鲁) 4.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麦加目前位于——A A.沙特阿拉伯 B.以色列 C.伊拉克 D.埃及 5.不属于印欧语系的语言是——B A.英语 B.日本语 C.西班牙语 D.印地语 6.目前,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大洲是——B A.欧洲 B.亚洲 C.非洲 D.大洋州 7.以领土规模论,巴西属于——D A.大国 B.中等国 C.袖珍国 D.特大国 8.汉语方言中语言岛现象最显著的是——B A.吴方言 B.客家方言 C.赣方言 D.闽方言 9.宗教最单一的国家是——C A.美国 B.印度 C.梵蒂冈 D.印度尼西亚 10.下列国家,民族数量最少的是—— A.日本 1 B.巴基斯坦 4 C.俄罗斯 130+ D.中国 56 二、填空题(10分,每小题2分) 1.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是(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2.近代政治地理学的主要创建者是德国的地理学家(拉采尔)。 3.适度人口有(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之别。 4.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 5.文化景观既有(时间)变化,也有(空间)变化。 三、判断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括号内打“√”或“╳”) 1.实证主义方法论,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地采用了归纳逻辑。(×)演绎逻辑 2.形式文化区是一种文化认同现象。(√) 3.历史因素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内在性因素)(╳)P88 4.种族是自然地理概念。(╳)P92 5.语言不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 6.佛教是民族宗教。(╳)P269 道教,印度教,犹太教 7.海登(B.Hayden)提出了农业起源的人口宴享说。(√) 8.聚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191 9.基督教由耶稣在犹太教的基础上创立。(对)271 10.政府的质量是构成国家权力的所有要素中最重要的。(√)336 四、简述题(30分,每小题10分) 1.功能文化区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功能文化区是按照人类社会的某项功能组织起来的文化区,在空间结构上具有固定的、确切的边界和一个发挥指挥与协调作用的中心。 特征:突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 2.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自然因素:⑴气候适宜的气温、光照、湿度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⑵地形地形影响人类的适宜工作和居住场所 ⑶土壤土壤影响农业生产,从而影响人口分布 ⑷水体适宜的水源和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生产的基本条件 ⑸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有利于经济发展,矿产资源的意义具有历史性 社会经济因素:⑴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社会化生产有利于人口增长,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人口再生产。 ⑵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口分布密度越大。 ⑶经济活动方式:劳动密集性活动方式促进人口密集,如精耕细作农业区人口较 密,第三产业发达地区人口较密。 ⑷交通运输条件:交通线对人口分布具有突出的“磁力”作用,交通线的建设推进 往往促进人口的聚集。 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⑴历史文化因素:历史越悠久,人口越稠密;传统越强大,人口越密集。 ⑵政治因素:政局越稳定人口增长越有规律,人口越密集。

2015年南师大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代码及科目名称:333教育综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四书”的是 A.《诗经》、《春秋》、《礼记》、《尚书》 B.《学记》、《大学》、《论语》、《中庸》 C.《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D.《大学》、《春秋》、《孟子》、《周易》 2.在西方教育中,现代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是 A.卢梭 B.赫尔巴特 C.杜威 D.佩斯泰洛奇 3.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A.识记、理解、应用 B.认知技能、操作技能、情感目标 C.生成目标、获得目标、转化目标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4.教育为政治服务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A.建设社会政治制度 B.开展思想宣传活动 C.开设思想政治课程 D.培养现代政治公民 5.由学生自己选择出来的最好的或最喜欢的作品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评价方式是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档案袋评价 D.表现性评价 6.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获取或巩固知识,促进智能发展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 B.谈话法 C.实验法 D.演示法 7.近代采用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的,适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新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8.下列哪种思想不是中国近代五四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改革中所提倡的教育思想 A.复古主义思想 B.工读主义教育思想 C.平民教育思想 D.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9.在古代欧洲教育中,重视发展学生的全面教育的是 A.斯巴达教育 B.雅典教育 C.教会教育 D.骑士教育 10.重视观察学习和榜样模仿的学习观点,属于 A.操作性反射理论 B.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C.社会认知理论 D.认知派学习理论

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学综合考试大纲

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学综合考试大纲 [日期:2012-02-02] 来源:博仁教育作者:lhj [字体:大中小]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教育综合)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60分 中国教育史约30分 外国教育史约30分 教育心理学约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三、考查范围 教育学原理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与教师专业化 (一)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概念;教育问题与教育学 (二)教育学的发展历史 1、教育学的萌芽 2、教育学的创立时期

3、教育学的发展时期 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经验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制度教育学;批判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4、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以日本为媒介的译介阶段;美国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苏联教育学的畅行 5、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学科性质的多元和融合;学科内容发展的分化与综合;研究基础、模式和方法的多元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三)教育学与教师专业化 教育学对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意义 二、教育、学校与学制 (一)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二)学校的产生和发展 1、学校的产生 2、学校的发展 古代学校;现代学校 (三)制度化教育的形成与现代学制 1、制度化教育的形成 2、现代学制的建立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师范教育、成人教育的形成与出现 3、中国的现行学制 我国学制的发展;现行学制的构成 4、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 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向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三、社会、人、教育 (一)社会发展与教育 1、社会生产力与教育 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现代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能够产生经济效益 2、社会政治与教育 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教育对社会政治的促进作用 3、文化与教育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作用;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二)个体发展与教育 1、个体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个体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的制约 2、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的特征;学校对个体身心发展独特价值的表现 (三)社会、人、教育 1、社会、人、教育发展的一致性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东师-人文地理学19春在线作业21答案

人文地理学19春在线作业2-0005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日语 B.汉语 C.英语 D.西班牙语 正确答案:B 2.()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有一定影响,导致地理区范围内的人群具有一定的共性,这些人群称为地理人种。 A.经济条件 B.地理条件 C.营养水平 D.生活方式 正确答案:B 3.从购物行为方式上,()消费者也可以说是情绪型消费者,他们的购物行为不定形,具有随机性,这类消费者购物行为空间变化较大。 A.马歇尔消费型 B.巴甫洛夫消费型 C.弗洛伊德消费型 D.维布雷宁消费型 正确答案:C 4.据考证,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当推(),成书约在公元前500年左右,该书全文虽只1200字,但全面记述了当时全国的地理特征。 A.《水经注》 B.《元和郡县图志》 C.《禹贡》 D.《汉书·地理志》 正确答案:C 5.在地缘政治学说中,“多极世界”模型的代表人物是()。 A.克莱因 B.马汉 C.斯皮克曼 D.柯恩 正确答案:D

6.在人地关系理论中,()的核心思想是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等起绝对支配作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A.人地相关论 B.人定胜天论 C.天人合一论 D.环境决定论 正确答案:D 7.伊斯兰教的发源地是()。 A.麦加 B.麦地那 C.巴格达 D.耶路撒冷 正确答案:B 8.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是(),以刀耕火种和游耕作为主要特点。 A.原始农业 B.传统农业 C.现代农业 D.航天农业 正确答案:A 9.美国地理学家M.I.格拉斯纳根据领土大小对当今世界上的国家作了分类,其中面积在15万-35万平方公里的为()。 A.小国 B.中等国 C.大国 D.特大国 正确答案:B 10.在文化区类型中,()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A.形式文化区 B.功能文化区 C.乡土文化区 D.机能文化区 正确答案:A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历年真题(初试)

历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 适用专业名称:自然地理学 考试科目名称:自然地理学科目代码:070501 注意事项: 1、请将答案直接做到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无效。 2、除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外,不得在卷面上出现姓名、考生编号或其 它标志,否则按违纪处理。 3、本试题共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1994 一名词解释: 1.构造行迹 2.层理构造 3.大陆坡 4.寒土 5.自然区划 二举例分析气候的形成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三地貌是如何形成和发育的 四简述陆地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五试述河流补给的形式和特点 六举例说明目前在土壤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996 一名词解释: 1.构造体系 2.地质构造 3.海蚀作用 4.大陆架 5.生态系统 二为读图题无法绘图抱歉 三简述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四以欧亚大陆为例,试述中纬度的气候类型分布特点与大气环流的关系 五简述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六论述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关系问题 1997 一填空 地质构造的基本构造类型有:_ _ _ _ 地下水按存储空隙的种类可分为:_ _ _

中国黄土的命名按时代可分为:_ _ _ 成土因素包括:_ _ _ _ 二名词解释: 1.大陆架 2.大陆度 3.生态系统 4.岩溶作用 5.生物的指示现象 三简答题 1.简述你对地理环境的认识 2.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3.简述区划研究与类型研究的差别及其联系 四论述 1.举例分析气候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2.影响地貌发育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地貌发育的 3.举例说明我国目前在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999年 一、名词解释 焚风岩溶作用潜水与潜水面生态系统自然区划褐土 二、简答 1、简述水平构造及其所形成的地貌 2、简述气候变化与异常的原因 3、简述河川径流的形成和径流过程 4、据阶地的组成物质和结构,河流阶地可以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三、论述题 1、论述你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2、论述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2000年 一、名词解释 暖锋湿润系数径流变率寒土冻土、灰化土潮流 二、简答 1、试述地壳运动的一般特点 2、简述地下水安埋藏条件的分类 3、简述洪积扇的特点 4、简述我国东部寒湿带至热带森林地区的土壤类型

关于人文地理学期末模拟卷试题及答案

关于人文地理学期末模拟 卷试题及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1.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学科特性是社会 性、、 。 2.文化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形式文化 区、、 。 3.最重要的人口自然构成是、 。 4.关于农业的起源 有、两种主要学说。 5.世界三大宗教是指基督教、和佛教。 6. 早在30年代我国人口地理学家就提出了一条从黑龙江瑷珲(现称黑河)到云南 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7. 按照语言谱系分类法,英语和德语都属于语系日耳曼语族;汉语属于语系。 8. 凡是能激发旅游者的,对旅游者有吸引力,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 效益的现象和事物,均可称为旅游资源。 9. 英国政治地理学家麦金德提出了 “”学说。 10. 近代区位论是由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创立的, 创立了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创立了比较完整的区位论。 11. 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广泛最核心的思想是既满足的需要,又不对 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1.在近代,对世界人文地理学影响最大的学派是——()

A. 德国学派 B.法国学派 C.美国学派 D.英国学派 2.汤因比的“文明”发展理论,其要点不包括——() A.挑战和应战 B.逆境美德 C.中庸之道 D.命定论 3.一般来说,市场园艺农业的主要产品不包括——() A.水果 B.花卉 C.油料 D.蔬菜 4.当前,穆斯林最多的亚洲国家是—— () A.中国 B.伊拉克 C.菲律宾 D.印度尼西亚 5.当前,最多拉丁美洲国家的官方语言是—— () A.法语 B.汉语 C.西班牙语 D.葡萄牙语 6.目前,世界最大的旅游客源地是—— () A.欧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非洲 7.以领土规模论,美国属于——() A.大国 B.中等国 C.小国 D.特大国 8.在中国,最晚形成的南 方方言是—— () A.粤方言 B.客家方言 C.湘方言 D.吴方言 9.下列国家,宗教现象最 简单的是—— () A.伊拉克 B.印度 C.俄罗斯 D.以色列 10.下列世界特大城市,不临海的是—— () A.莫斯科 B.里约热内卢 C.东京 D.上海 1、文化区(举例说明): 2、人口转变: 3、城市化: 4、国家(政治地理学角度): 5、地理物象:

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学综合考试大纲

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学综合考试大纲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教育综合)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60分 中国教育史约30分 外国教育史约30分 教育心理学约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三、考查范围 教育学原理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与教师专业化 (一)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概念;教育问题与教育学 (二)教育学的发展历史 1、教育学的萌芽 2、教育学的创立时期 3、教育学的发展时期 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经验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制度教育学;批判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4、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以日本为媒介的译介阶段;美国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苏联教育学的畅行 5、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学科性质的多元和融合;学科内容发展的分化与综合;研究基础、模式和方法的多元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三)教育学与教师专业化 教育学对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意义 二、教育、学校与学制 (一)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二)学校的产生和发展 1、学校的产生 2、学校的发展 古代学校;现代学校 (三)制度化教育的形成与现代学制 1、制度化教育的形成 2、现代学制的建立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师范教育、成人教育的形成与出现 3、中国的现行学制 我国学制的发展;现行学制的构成 4、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 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向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三、社会、人、教育 (一)社会发展与教育 1、社会生产力与教育 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现代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能够产生经济效益 2、社会政治与教育 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教育对社会政治的促进作用 3、文化与教育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作用;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二)个体发展与教育 1、个体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个体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的制约 2、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的特征;学校对个体身心发展独特价值的表现 (三)社会、人、教育 1、社会、人、教育发展的一致性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3、教育之于社会的适应性与超越性 四、教育目的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论:人文地理学“研究事物,不是作为特殊现象、孤立的现象去研究,而是从它的特性去研究,特别注意各成分之间的复杂的相互关系。研究的成分越多,现象越复杂,综合性就越高。”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文地理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社会科学以人以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用领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嗨突出的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的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在不停的运动中,比如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人口的分布和迁徙、政区和疆域的变革、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传播、聚落的形成和分布等,人文地理学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要有动态的观点,要求把现代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反战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要求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演变规律,

预测其发展方向,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4、如何理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以及其最新的研究趋向。 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古典地理学)(19世纪中叶以前):人文地理学知识最早的记述性著作——古希腊诗人荷马公元前9实际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有人文地理和人地关系的阐述;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首创“地理学”;西方古代的人文地理学还不是独立的、单一的学科,而是与自然、政治、哲学等混杂在一起的笼统的科学知识,内容包罗万象,主要多为游记、地方志之类,以记述性的资料为主。 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并为自然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奠定了基础。 创立了因果原则等研究基本方法。李特尔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因果关系。他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2、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由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描述发展为探究人地之间的因果关系,力求用一般原则去认识地理现象,寻求科学解释。

南京师范大学333真题解析(一)

南师大333真题解析(一) 1、活动课程:【解析】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因此,活动课程也称动机论。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活动课程论指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奠定活动课程论理论基础的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认为学校科目相互关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主张编制课程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发展顺序相一致,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提倡学生“在做中学”。他认为传统的学科课程论不能照顾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个性,提出在活动中学习,通过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培养科学的思想、态度和思维方法。 1、教学:【解析】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传统教学论:教学是为实现教育目的,以课程内容为中介而进行的教与学相统一的共同活动;现代教学论:杜威主张以儿童的需要为基础设置课程,倡导活动课程;倡导“做中学”的教学方法,主张通过制作、社交、艺术、探究等动手操作活动进行教学。其特征可概括为新“三中心论” :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以他为代表的教学理论形成所谓“现代教学论” 。 2、化性起伪:【解析】化性起伪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荀子以“化性起伪”解释人性和文化的生成,体现了美育的功能。性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本质及其功能,伪则指在自然本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形态和能力。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生而好利、疾恶、纵欲,需要后天文明的熏陶、感化,于是产生了礼仪、法度和艺术等。诗、书、礼、乐等化性,对人进行塑造,使人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伪”。故荀子说:“化性起伪”,“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3、道尔顿制:【解析】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和方法。又称道尔顿实验室计划。由美国H.H.帕克赫斯特于1920 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所创行﹐因此得名。按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志趣不同,他们各自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就不同,甚至彼此不相干;学习任务按月布置,完成后再接受新的学习任务。它最显著的特点是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在良好的条件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但是,大多数学生尚不具备独立学习和独立作业的能力,如果没有教师的讲解,往往浪费时间,学不到系统的知识;况且,要求良好的教学设施与条件一般不具备。但它注重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意向值得借鉴。 4、最经发展区:【解析】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多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领近发展阶段的过渡状态)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

自然地理学历年真题

自然地理学历年真题 (2000) 一、名词解释(2.5×8=20) 1、季风 p129 答:大陆和海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期、随着季节变化而方向相反的风系,称为季风。季风是海陆间季风环流的简称,它是由大尺度的海洋和大陆间的热力差异形成的大范围热力环流。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陆的风为夏季风,冬季由大陆吹吹向海洋的风为冬季风。一般说来,夏季风由暖湿热带海洋气团或赤道海洋气团构成,冬季风则由干冷的极地大陆气团构成。 2、厄尔尼诺 p148+p191 答:【有的年份由于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突然减弱,太平洋赤道暖洋流以50-100m/s的速度向南扩张,代替秘鲁冷洋流,使这一地区的海水温度比常年高出几度,冷水上翻不能到达表层,结果造成只适应冷水域生存的鱼类、藻类大量死亡。鳀鱼死亡,海鸟因缺乏食物而死亡或迁徙,使南美洲沿岸国家失去宝贵的鸟粪肥料,从而影响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出口。秘鲁及厄瓜多尔气候由干旱转变为多雨,经常发生洪灾。厄尔尼诺现象不仅对秘鲁沿岸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造成极大破坏,也对热带太平洋沿岸甚至全球气候造成灾害性影响。】 某些年份,因亚热带环流周期性南移,东南信风微弱,引起赤道逆流南下,热带暖水淹没了较冷的秘鲁洋流,上涌海水与沿岸冷水消失,导致海洋生物与寄食鸟类死亡、糜烂,并释放大量硫化氢进入大气。赤道东太平洋秘鲁洋流的这种变化,如果水温增加超过0.5度,持续时间长达六个月以上,即称为厄尔尼诺现象。我国1998年的洪灾也与此有关。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常常有突发性,且无明显规律可循。经过人们不断探索,人们发现厄尔尼诺现象与一种被称为南方涛动的现象几乎同时发生。 3、准平原 p273 答:准平原是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作为一种大规模夷平面,也可因为构造上升而成为高原面或发生变形,或被切割后仅保存于山岭顶部成为峰顶面。准平原的发育大致包括以下过程:①原始地面平缓;②构造上升,形成v形谷或峡谷,分水岭仍较宽平;③侧蚀加强,河谷展宽,切割密度加大,分水岭变窄成为尖锐山岭;④河流侧蚀作用形成宽广谷底平原,谷间分水岭降低、变缓,上凸下凹;⑤地面近似平原,少数地段存在低矮孤立残丘。 4、雪线 p242 答: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就叫雪线。雪线上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所以雪线也就是降雪和消融的零平衡线。【但零平衡的绝对值却可以各不相同。要在降雪量很小的情况下达到平衡,就必须有较低的负温以减小消融和蒸发。而当降雪来量很大时,雪线年平均气温就必须比较高,才能融化大量积雪,以保持平衡。】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是影响雪线高度的三个主要因素。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具有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和自平地向高山递减的规律,所以低纬地区雪线位置比较高,高纬和极地雪线位置比较低。雪线位置最高处并不在赤道,而在南北

人文地理学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被分成自然地理学和两部分. A、经济地理学 B、人文地理学 C、文化地理学 D、政治地理学 首创“地理学”

南京师范大学2010-2019教育综合333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 2010年南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课程 2、最近发展区 3、自我提高驱动力 4、终身教育 5、自我效能 6、苏格拉底法 7、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 二、简答题 1、简述《学记》在教学思想上的贡献。 2、道德教育如何与生活相联系。 3、简述班级授课制及其改革。 4、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优势、不足及思考。 三、论述题 1、结合你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教育与人身心发展的关系。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3、试论唐代科举制度的作用及其影响。 4、评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一、名词解释 1、中体西用 2、教育 3、班级授课制 4、道尔顿制 5、问题解决(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6、学习动机二、简答题 1、谈谈如何认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及行动研究的步骤。 2、论述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 3、简述“六艺”教育及其对当代教育改革的意义。 4、试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及其意义。 三、论述题 1、评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共同特征、意义及其局限。 2、评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论述师生关系的历史婚变,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4、结合中学生的时代特点谈谈你对目前基础教育的理解。

一、名词解释 1、教学目标 2、学校教育 3、“六艺”教育 4、苏格拉底法 5、道德情感 二、简答题 1、简述德育的途径 2、蔡元培的“五育并举” 3、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4、布鲁纳发现学习的步骤 三、论述题 1、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2、试论述陈鹤琴的“活教育”。 3、杜威的教育思想。 4、结合实际,论述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中体西用” 2.教育 3.班级授课制 4.道尔顿制 5.问题解决(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6.学习动机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谈谈如何认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及行动研究的步骤。 2.论述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 3.简述“六艺”教育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 4.试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三、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评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新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共同特征、意义及其局 限性。 2.述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论述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4.结合中学生的时代特点谈谈你对于目前基础教育问题的理解。 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解析】洋务运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一场对近代西方文明成果的移植过程。如何解决“西学”与中国固有文明之间的关系,洋务派提出典型的方案就是“中体西用”,即在“中学”(又称“旧学”)的主导下肯定“西学”的辅助作用和器用价值。 1861年,冯桂芬在《采西学议》中写道:“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 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到19世纪90年代,发表类似观点的人越来越多,而表达方式越来越明确,并逐渐定型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892年,郑观应在《西学》篇中说:“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直到1898年春,张之洞撰成《劝学篇》,围绕“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主旨集中阐述,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2.【解析】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它包括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等。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 3.【解析】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已有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在班级授课制中,同一个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进度必须一致,且开设的各门 课程,特别是在高年级,通常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教师分别担任。其注重集体化、 同步化、标准化,长于向学生集体教学,但出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生进行个 别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