颏孔区域的解剖学研究 - 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合集下载

下颌骨颏孔位置的CBCT研究

下颌骨颏孔位置的CBCT研究

下颌骨颏孔位置的CBCT研究下颌骨颏孔是下颌骨内的一个孔道,通过该孔道舌下神经和大血管进入下颌骨内。

了解下颌骨颏孔的位置对于相关临床应用非常重要,如颚窝注射、下颌神经探查和下颌神经唤醒等手术操作。

因此,通过CBCT技术对下颌骨颏孔进行研究,能够提供详细的解剖信息和临床指导。

CBCT(锥形束CT)是一种三维成像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和低剂量辐射的优势,适用于口腔颅面部的影像学研究。

下颌骨颏孔的CBCT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颏孔位置及其相关解剖结构的测量:通过对大量口腔颅面的CBCT图像进行分析,可以测量颏孔到上颌窦顶部、下颌骨骨缘和上下颌骨突之间的距离,以及颏孔到第二上臂支的距离等。

这些测量结果可以提供下设松解区域的解剖结构之间的距离和相对位置,对于颌下神经阻滞或其他手术操作的安全性有重要指导作用。

二、不同人群颏孔位置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不同人群的CBCT图像,如性别、年龄、种族等因素的比较,可以了解颏孔位置的个体差异。

此外,还可以探究颏孔位置与下颌骨骨质密度之间的关系,以及颏孔与其他解剖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等。

三、颏孔与下颌神经的关系研究:通过CBCT图像的重建和分析,可以观察颏孔与下颌神经之间的关系,了解其在下颌骨内的走行和分布。

这对于手术操作过程中避免下颌神经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四、颏孔位置与下颌骨缘的关系研究:通过对大量CBCT图像的分析,可以了解颏孔位置与下颌骨缘之间的相对关系,包括颏孔的出口位置、方向和大小等。

这有助于准确定位下颌骨缘,并为下颌骨缘手术提供技术指导。

综上所述,CBCT技术在下颌骨颏孔位置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通过对大量CBCT图像的分析,可以提供详细的解剖信息,为下颌骨颏孔相关手术操作提供安全性的指导,以及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解剖学知识。

然而,在进行CBCT研究时,需要注意对被试者的辐射防护以及图像质量的保证,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正确应用。

国人颏孔的观测

国人颏孔的观测


黑 龙 江 佳 木斯 154007)
:通 过 对 国 人 1 3 0 枚 下 颌 骨 的 测 定 确 定 颠 孔 的 形 态 方 向 和 位 置 为 解 剖 学补 充 数 据 方 法 :利 用 游 标 卡 尺 和 皮 结 果 : 颠 孔 的 形 状 : 左 侧 圆 形 占 5 0 7 7 % 卵 圆 形 4 8 4 6 % 不 规 则 形 占 0 7 7 % ;右 侧 圆 形 占 7 0 7 7 % 卵 圆 形 占 2 9 2 3 % 颏 孔 的 方 向 : 左 侧 后 上 方 占 8 9 2 3 % 向 后 方 占 6 1 5 % 向 上 方 占4 6 2 % ;右 侧 后 上 方 占 8 0 7 7 % 向 后 方 占 9 2 3 % 向 上 方 占 1 0 % 颠 孔 的 位 置 : 前 后 位 置 : 左 侧 P 3 位 占 4 6 2 % P 3 P 。位 占 1 5 3 8 % P 4 住 占 7 0 % P 。 M I 住 占 7 6 9 % M - 位 占 2 3 l % 右 侧 P 3 位 占 6 1 5 % P 3 P 4 位 占 1 8 4 6 % P 4 位 占 6 5 3 8 % P 。 M 1 位 占 8 4 6 % M ,住 占 1 5 4 % ;上 下 位 置 : 左 侧 上 位 置 平 均 值 为 I 3 8 8 :
±0

19










观 测





















颏孔区解剖结构研究进展

颏孔区解剖结构研究进展

荡斜率 ( TS )两项指标对心肌梗死高危患者有一定预测价值 ,TO 表示患者室早后初始阶段窦性心律出现加速 ,判断标准为 :TO < 0为正常 ; TO > 0 为异常 。

T S 是定量分 析室早后是否存在窦性心律减速现象 , 其判断标准为 : TS > 2. 5m s /RR 为正常 ;TS < 2. 5 m s /RR 为异常 。

T O 和 TS 均异常时其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33 %和 31% ,阴性预测值可达到 90 %左右 ,均高于其他检测 。

T S 值灵敏度 、特异度又明显高于 TO 值 ,是更强的预测死亡的单变量指标 。

以上相关 S CD 危险因素的分层和几项无创性技术检测的方法 ,对预测恶性心律失常 ,联合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以早 期识别 SC D 的潜在因素 ,对指导临床诊断合理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缺血性心脏病 、心功能低下 、心肌病和预防心脏性猝死有重大意义 。

参考文献接促发心室心律失常 。

在 LV E F 降低的患者中 , QR S 波增宽是 预后不良的一个显著标志 。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一个卫生保健系统对接受 ECG 检查的患者进行抽样调查 ,结果显示 44 280 例患者中有 801 例 QR S> 120m s,另外 2 300 例出现右束支阻滞或者左束支阻滞 。

据统计 ,慢性 充 血 性 心 力 衰 竭 患 者 中 QR S 波 增 宽 的 发 生 率 为20 % ~50% ,这与 QR S 波增宽在进展性心脏病患者中 更加常见的观察结果是相一致的 。

2. 2. 2 Q 波 : Q 波异常心电图形与已发生 S C D 的风险有很大 关系 。

男性 S T 段下降并伴有左心室肥厚与发生 S CD 风险最 高 ,而女性的风险最高指标为室性传导阻滞 。

2. 2. 3 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在心电图常见的异常现象 ,有学者认为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伴发室早 ,是室速 、室颤的前驱表现 , 控制室早可以预防室速 、室颤的发生 ,减轻了 S C D 风险 。

下颌骨颏孔位置的CBCT研究

下颌骨颏孔位置的CBCT研究
of the mental f oramen to alveolar crest and the distance from the inferior border of the mental foramen to the inferior border of mandible were measured.Results There were 27 cases of mental foramen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bicuspid tooth root,accounted for 54.00% .The mean angle between the mental canal and the vertical curve was f46.O± 2.31。.The mean distance from the superior border of the mental foramen to alveolar crest was f16.88_+1.441 mm,the mean distance from the inferior border of the mental foramen to the inferior border of mandible was f8.95±1.981 mm.The dis tance from the superior border of the mental foramen to alveolar crest was greater than the distance from the inferior
· 临 床 医学 一五 官科 ·
中国医药导报2018年1月第l5卷第3期
下颌骨 颏 孔位置 的 CBCT研 究
钟 飞

颏孔区解剖结构研究进展

颏孔区解剖结构研究进展
J 2 0 2 ( 7 : 9 2 1 0 ,0 6,7 1 ) 2 0 9— 4 .
2 杨钧国. 心律失常性猝死 的预 测 [ ] 临床 内科杂志 ,0 1 1 1 : J. 20 ,7( )
9一l . 1
碎裂电位 , 是心室肌 内存在有非 同步性除极和延迟传导 的电活 动表现 。据报道 V P预测心肌梗死伴恶性心律 失常的敏感性 L 为 5 % ~ 2 特 异性 为 7 % ~10 8 9 %, 2 0 %。其 阳性预测准确率偏 低, 有时出现假 阳性 , 有一定局 限性 。而 目前关 于预测 S D发 C
生 的无 创 性 心 脏 结 构 检 测 指 标 主 要 包 括 : 心 室 舒 张 末 内 径 左
3 陈明龙.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进展[ ] 心血管病学进 J.
展 ,0 7 2 ( ) 3 1 2 0 , 8 3 :5 .
4 张来虎 , 李凯. 心脏性猝死发病现状及其防治动 向[] 中国急救 , J.

9 ・ 0
临床 合 理用 药 20 0 9年 1月第 2卷 第 2期
C i Jo l i l ai a D u s,aur 0 9 V L2N . hn f i c tnl rgUe Jn ay 0 . o o2 CnaR o 2
接促发心室心律失常 。在 L E V F降低 的患者 中 , R Q S波 增宽是 预后不 良的一个显著标志。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一个卫生保健 系统对接受 E G检查 的 C 患者进行抽样 调查 , 结果显示 4 8 患者 中有 8 1例 Q S 42 0例 0 R > 2m , 10 s另外 230例 出现右 束支阻滞 或者左束支 阻滞。据 0 统计 , 慢性 充血 性 心力 衰竭 患 者 中 Q S波增 宽 的发 生 率 为 R 2% ~ 0 , 0 5 % 这与 Q S R 波增 宽在进 展性 心脏病 患者 中更加 常

颏孔的概念

颏孔的概念

颏孔的概念颏孔是指人类颏部的一个特殊结构,也称为下颌孔或下颌孔。

它位于人类颏部的正中线位置,准确地说是在下颌骨连线的中部。

颏孔的存在主要是为了保持下颌骨的稳定和提供生理功能。

首先,颏孔是下颌骨的结构之一,下颌骨是人体头颅骨骼中最大的骨头。

它通过颏关节连接到颅骨,连同上颌骨构成了人类的颚部。

下颌骨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咬合和咀嚼的力量,同时也是人脸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颏孔作为下颌骨的一个特殊结构,对颌部结构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颏孔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提供通道给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是人体头颈部主要的神经之一,它负责面部感觉和咀嚼肌肉的运动控制。

颏孔充当了三叉神经的出口通道,使之能够顺利地通过下颌骨到达面部和喉咙区。

这个通道对于正常的咀嚼、嚼食和说话非常重要。

此外,颏孔的形状和大小在不同个体间可能有所变化。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颞颌关节的发展演化使得颞骨和下颌骨之间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连接,从而有了颏孔的存在。

而这种稳定的连接是人类能够进行复杂的咬合和咀嚼运动的基础。

然而,颏孔的形状和大小的差异可能会导致一些颏部问题,如牙齿的不正常咬合、咀嚼困难等。

最后,颏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的面部外貌特征。

下颌骨是人类脸部和颈部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颏孔的位置和形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下颌骨的形态。

因此,颏孔的变异也可能导致面部的形态差异,如下颌骨前突、颏骨的突出等。

总之,颏孔是位于人类颈部的一个特殊结构,它在颌部结构的稳定和生理功能的发挥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颏孔,三叉神经可以顺畅地通向面部和喉咙区域,实现面部感觉和咀嚼肌肉的动力功能。

颏孔的形状和大小的差异可能会导致一些颏部问题,同时也影响了人类的面部外貌特征。

因此,对于颏孔的研究和理解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人类颌部结构和功能,也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颏孔区域的解剖学研究 - 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颏孔区域的解剖学研究 - 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250012);田铧,尹群生(山东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作者简介:王建华(1956-),女,山东人,副教授.颏孔区域的解剖学研究王建华, 李国菊, 田 铧, 吕艾芹, 尹群生 摘 要:目的 研究国人下颌管前端的位置及其延续关系,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打磨60侧湿下颌骨标本,暴露下颌管前端及其延续部分并直接观察和测量。

结果 下颌管前端分出同一方向前行的切牙神经管和向后、上、外转弯的颏管。

颏管开口于颏孔,其管径为(2.26±0.60)mm ,管长(4.01±1.20)mm 。

切牙神经管的管径为(1.76±0.26)mm ,其下缘至下颌骨下缘的垂直距离为(9.53±1.43)mm ,其始端对应颏孔前缘的水平距离为(3.54±0.72)mm 。

下牙槽神经的终末支颏神经和切牙神经分别走行与上述两管内。

结论 颏管和切牙神经管由下颌管发出,其内分别为同名神经。

关键词:下颌管;颏管;颏孔;切牙神经管 中图分类号:R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979(2002)0420327202THE ANATOMICAL STUDY OF THE PERIO 2MENTAL FO RAMINAWANG Jian 2hua ,LI Guo 2ju ,TIAN Hua ,et al(School of Stomatology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12) Abstract :Objective T o observe the feature and its continuity of anterior part of mandibular canal so as to offer a re 2liable anatomical data for the distric operation.Methods The anterior parts of the mandibular canals of 60Chinese wet mandibles have been dissected and measured.R esults The anterior end of the mandibular canal is divided into two canals :incisor never canal ,which spreads forward in same direction.Mental canal ,which bends backward and upward and outward then opens into mental foramina.Mental canal is about (2.26±0.60)mm in diameter and about (4.01±1.20)mm long.Incisor nerve canal is about (1.76±0.26)mm in diameter.It is about (3.54±0.72)mm horizontally from the anterior border of mental foramen to the posterior border or incisor nerve canal.It is about (9.53±1.43)mm vertically from the superior border of the incisor nerve canal to the superior border of the mandible.The inferior alveolar nerve at the end of mandibular canal is divided into two branches :The incisor nerve and the mental nerve.Conclusion The anterior end of mandibular canal extends into incisor nerve canal and mental canal containing the nerve of same name. K ey words :Mandibular canal ;Mental canal ;Mental foramina ;Incisor nerve canal 随着国内颏部美容手术和牙种植术的广泛开展,颏孔周围的解剖结构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中国人颏孔与下颌孔的研究

中国人颏孔与下颌孔的研究

中国人颏孔与下颌孔的研究
刘美音;王怀经
【期刊名称】《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1990(012)002
【摘要】对500个成人下颔骨的颏孔和下颌孔进行了研究。

颏孔与第二前磨牙相对的最多,占78.0±1.3%。

颏孔前后位置指数和上下位置指数,男性分别为27.1及50.8,女性为27.4及49.4。

颏孔以卵圆形最多,占80.9±1.24%。

颏孔的大小,男性为4.05mm×3.30mm,女性为3.94mm×3.16mm。

颏孔开口朝后上者占88.7%。

下颌孔至下颌切迹、下颌支的下缘。

【总页数】3页(P85-87)
【作者】刘美音;王怀经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22.41
【相关文献】
1.下颌副颏孔的锥形束 CT 测量分析 [J], 王婷婷;唐尤超;王远勤
2.山羊下颌骨颏孔区成骨细胞增殖节律的实验研究 [J], 郑晓辉;田卫东;龙洁;李声伟
3.下颌颏孔间区固定种植义齿及骨内种植体内力的研究:———三维有限… [J], 王学礼;李承昌
4.新石器时代河南淅川下王岗人群颏孔、下颌孔的形态 [J], 李海军;徐瑾如;方璐
瑜;戴成萍
5.下颌支垂直截骨术联合颏孔前下颌骨截骨术改善咽旁间隙入路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250012);田铧,尹群生(山东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作者简介:王建华(1956-),女,山东人,副教授.颏孔区域的解剖学研究王建华, 李国菊, 田 铧, 吕艾芹, 尹群生 摘 要:目的 研究国人下颌管前端的位置及其延续关系,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打磨60侧湿下颌骨标本,暴露下颌管前端及其延续部分并直接观察和测量。

结果 下颌管前端分出同一方向前行的切牙神经管和向后、上、外转弯的颏管。

颏管开口于颏孔,其管径为(2.26±0.60)mm ,管长(4.01±1.20)mm 。

切牙神经管的管径为(1.76±0.26)mm ,其下缘至下颌骨下缘的垂直距离为(9.53±1.43)mm ,其始端对应颏孔前缘的水平距离为(3.54±0.72)mm 。

下牙槽神经的终末支颏神经和切牙神经分别走行与上述两管内。

结论 颏管和切牙神经管由下颌管发出,其内分别为同名神经。

关键词:下颌管;颏管;颏孔;切牙神经管 中图分类号:R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979(2002)0420327202THE ANATOMICAL STUDY OF THE PERIO 2MENTAL FO RAMINAWANG Jian 2hua ,LI Guo 2ju ,TIAN Hua ,et al(School of Stomatology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12) Abstract :Objective T o observe the feature and its continuity of anterior part of mandibular canal so as to offer a re 2liable anatomical data for the distric operation.Methods The anterior parts of the mandibular canals of 60Chinese wet mandibles have been dissected and measured.R esults The anterior end of the mandibular canal is divided into two canals :incisor never canal ,which spreads forward in same direction.Mental canal ,which bends backward and upward and outward then opens into mental foramina.Mental canal is about (2.26±0.60)mm in diameter and about (4.01±1.20)mm long.Incisor nerve canal is about (1.76±0.26)mm in diameter.It is about (3.54±0.72)mm horizontally from the anterior border of mental foramen to the posterior border or incisor nerve canal.It is about (9.53±1.43)mm vertically from the superior border of the incisor nerve canal to the superior border of the mandible.The inferior alveolar nerve at the end of mandibular canal is divided into two branches :The incisor nerve and the mental nerve.Conclusion The anterior end of mandibular canal extends into incisor nerve canal and mental canal containing the nerve of same name. K ey words :Mandibular canal ;Mental canal ;Mental foramina ;Incisor nerve canal 随着国内颏部美容手术和牙种植术的广泛开展,颏孔周围的解剖结构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但到目前为止,国内相关专业的书籍对该部位解剖结构的描述都过于简单[1],有人曾对颏孔做过放射影像学研究[2]。

为了确定国人下颌管的前段的延续关系及体表定位的解剖学资料,我们对60侧湿下颌骨标本进行了解剖和测量,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制作取用甲醛固定的成人男、女全牙湿下颌骨标本30例60侧。

用牙科磨具打磨颏孔区以前的下颌管至正中部,解剖并显露出下颌管前端、颏管及切牙神经管以便于观察与测量。

1.2 观察与测量以下颌管分出切牙神经管处标记为下颌管前端的前缘,观察下颌管及下牙槽神经在颏区的延续关系;测量颏管、切牙神经管的管径和长度;定位颏管和切牙神经管在下颌骨体部的位置,包括:颏孔前缘至下颌管前端前缘的水平距离,颏孔下缘至下颌管上缘的垂直距离,切牙神经管下缘至下颌骨下缘的垂直距离,下颌管前端下缘最低位置至下颌骨下缘的垂直距离(见图1)。

图1 颏孔周围结构示意图A颏管长度,B颏管管径,C切牙神经管长度,D切牙神经管管径,E 颏孔下缘至下颌管上缘的垂直距离,F颏孔前缘至下颌管末端水平距离,G下颌管下缘最低位置至下颌骨下缘的垂直距离,H切牙神经管下缘至下颌骨下缘的垂直距离2 结果2.1 下颌管及下牙槽神经在颏区的延续关系下颌管在下颌颏孔区相当于前磨牙之下(第一与第二前磨牙之间者占73.5%)分出颏管和切牙神经管,颏管的出现率为96.7%,颏管向后、上、外转弯开口于颏孔(颏孔位于第二前磨牙下方者占53.3%,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下方者占31.7%);切牙神经管则继续向中线方向前行约终止于下颌侧切牙下方或侧切牙与中切牙之间的下方。

颏管较切牙神经管粗,其管壁都是有骨密质构成。

下牙槽神经在下颌管的前端分出较粗的颏神经和较细的切牙神经分别走行于颏管和切牙神经管之中。

2.2 颏管和切牙神经管的长度和管径(见表1)表1 颏管和切牙神经管的长度与管径(mm)x±s最小值最大值颏管管径 2.60±0.60 1.65 4.06颏管的长度 4.01±1.20 2.208.04切牙神经管管径 1.76±0.27 1.18 2.20切牙神经管长度24.87±2.2319.7830.602.3 颏管和切牙神经管在下颌骨体部的位置关系(见表2)表2 颏管和切牙神经管在下颌骨体部的位置关系x±S(mm)最小值(mm)最大值(mm)颏孔前缘至下颌管前 3.54±0.70 1.92 6.31端前缘的水平距离颏孔下缘至下颌管 3.21±0.9 1.02 5.52上缘的垂直距离切牙神经管下缘至下9.53±1.437.4612.96颌骨下缘的垂直距离下颌管下缘最低位置至7.37±1.10 5.218.782.4 颏管与下颌管的夹角假设颏管与下颌管为直角三角形,由数学公式计算其夹角大约为65°。

3 讨论3.1 下颌管和下牙槽神经在颏区的延续关系Williams等曾研究过下颌管前端的解剖并提出颏管和切牙神经管的概念[3],本研究通过对60侧国人湿下颌骨标本的局部解剖,观察和测量,发现下颌管在下颌骨颏孔区相当于前磨牙之下分出颏管和切牙神经管,颏管向后、上、外转弯开口于颏孔,而切牙神经管继续向中线方向走行并缓慢变细终止于下颌侧切牙下方或侧切牙与中切牙之间的下方。

颏管与切牙神经管管径比大约3∶2。

颏孔前缘至下颌管前端前缘的水平距离约为3.54mm,颏孔下缘至下颌管上缘的垂直距离约为3.21mm,颏管与下颌管的夹角约为65°。

切牙神经管下缘至下颌骨下缘的垂直距离约为9.53mm,下颌管下缘最低位置至下颌骨下缘的垂直距离约为7.37mm。

由于切牙神经管在始端明显细于下颌管,下颌管下缘在此区呈弧形上抬,使得下颌管下缘至下颌骨下缘的距离小于切牙神经管至下颌骨下缘的距离。

下牙槽神经在下颌管的前端分出两个终末支颏神经和切牙神经走行于上述二管道之中,颏神经分布至下唇黏膜、下唇皮肤和颏部皮肤,口内则分布至第一前磨牙、尖牙和切牙的颊唇侧牙龈。

切牙神经分布到第一前磨牙、尖牙和切牙的牙髓、牙槽突和牙周膜。

3.2 颏孔周围解剖结构的临床意义下颌骨颏孔区是正颌手术、种植牙手术及下颌骨骨折骨内固定手术经常涉及的区域。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一直把颏孔以前的区域作为安全区。

本研究证明,颏孔前3.54mm的水平距离内以及颏孔下3.21mm垂直距离内有颏神经穿行。

真正的手术安全区应该在颏孔管4mm以前,前牙槽部手术应在下[下转第332页]280(3):868.[11] Oliveira AM,Nascimento AG,Okuno SH,et al.P27(kipl)protein expression correlates with survival in myx2oid and round2cell liposarcoma[J].J Clin Oncol,2000,18(15):2888.[12] K awauchi S,G oto Y,Liu XP,et al.Low expression ofp27(kipl),a cyclin2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is amarker of poor prognosis in synovial sarcoma[J].Can2cer,2001,91(5):1005.[13] Maitra A,Roberts II,Weinberg AG,et al.Aberrant ex2pression of tumor suppressor proteins in the E wing familyof tumors[J].Arch Pathol Lab Med,2001,125(9):1207.[14] Benassi MS,Molendini L,G amberi G,et al.Alterationof pRb/p16/cdk4regulation in human osteosarcoma[J].Int J Cancer,1999,84(5):489.[15] Meye A,Wurl P,Hinze R,et al.No p16INK4A/CD2K N2/MTS1mutations independent of p53status in softtissue sarcomas[J].J Pathol,1998,184(1):14. [16] Y ao J,Pollock RE,Lang A,et al.Infrequent mutationof the p16/MTS1gene and overexpression of of cyclin2dependent kinase4in human primary soft2tissue sarcoma[J].Clin Cancer Res,1998,4(4):1065.[17] Li W,Fan J,Hochhauser D,et ck of functionalretinoblastoma protein mediates increased resistance toantimetabolites in human sarcoma cell lines[J].ProcNatl Acad Sci USA1995,92:10436.[18] Thomas DM,Carty SA,Piscopo DM,et al.Theretinoblastoma protein acts as a transactivator required for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J].Mol Cell,2001,8(2):303.[19] Ip SM,Huang TG,Y eung WS,et al.pRb2expressingadenovirus Ad52Rb attenuates the p532induced apoptosisin cervical cancer cell lines[J].Eur J Cancer,2001,37(18):2475.[20] Choi SH,K ong XT,Tak T,et al.Reduced or abscentexpression and codon201G ly/Arg polymorphism of DCCgene rhabdomyosarcoma of E wingπs sarcoma/PNET fami2ly[J].IntJ Mol Med,2000,6(4):463.[21] Zhai Y L,Nikaido T,Orii A,et al.frequent occurrenceof loss of heterozygosity among tumor suppressor genes inuterine leiomyosarcoma[J].G ynecol Oncol,1999,75(3):453.[22] Wiechen K,Sers C,Agoulnik A,et al.Down2regulationof caveolin21,a candidate tumor suppressor gene,in sar2comas[J].Am J Pathol,2001,158(3):833.[23] Fealdkamp MM,Angelov L,G uha A.Neurofibromatosistype1peripheral nerve tumors:aberrant activation of theras pathyway[J].Surg Neurol,1999,51(2):211. 本文校对:潘可风收稿日期:2002-05-29[上接第328页]颌骨下缘上约12mm以上;颏成形术应在下颌骨下缘上约9mm以内,才能不损伤切牙神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