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动脉及其分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一)

合集下载

腋区 局解

腋区  局解

腋鞘又称腋腔、颈腋鞘,颈深筋 膜深层(椎前筋膜)延续至腋窝, 包裹腋动脉、腋静脉和臂丛的锁 骨下部分所形成的筋膜鞘。
颈部椎前间隙脓肿,可沿锁骨下 血管循腋鞘蔓延至腋腔,形成腋 腔囊肿。 临床上作臂丛锁骨下部麻醉时, 可将药液注入腋鞘内,麻醉上肢。
腋路臂丛阻滞麻醉 适用臂下部以下的手术 患者呈仰卧位,臂处于外展、旋外、屈肘位。 于腋动脉第三段搏动点的上方或下方经皮刺入腋鞘内,经 腋动脉上方注入麻醉药物可阻滞肌皮神经及正中神经;经 腋动脉下方注入麻药,可阻滞尺神经、桡神经及前臂内侧 皮神经
臂丛损伤 1.臂型麻痹——ErbDuchenne麻痹 臂丛上位神经根损伤,主要是C5、C6神经根或由C5、C6神经根组成的臂 丛上干损伤。 损伤后典型体征是患侧上肢悬垂于躯干侧方,肩关节不能外展、旋外, 而呈内收、旋内位,肘关节伸直,前臂呈旋前位。 2.前臂型麻痹——Klumpke麻痹 臂丛下位神经根损伤,即C8、T1神经根或由C8、T1神经根组成的臂丛下 干损伤。 损伤后主要累计尺神经和正中神经内侧根,表现为环指、小指的关节过 伸,指骨间关节屈曲,呈“爪形手”。
外侧界:肱骨外科颈
通过内容:腋神经、旋肱 后血管
内侧壁: 由上4-6个肋,其间的肋间 肌以及覆盖它们的前锯肌构成。
外侧壁: 由肱二头 肌长头和 短头,喙肱 肌,肱骨结 节间沟构 成。
肱骨 肱二头肌长 头
肱二头肌短 头
喙肱肌
臂丛神经是由C5~8和T1前支组成。在前斜角肌外侧缘组成神 经干,C5~6组成上干,C7为中干,C8~T1组成下干。在相当于 锁骨中段水平处,每一干又分成前、后两股。上干与中干的前 股组成外侧束,下干的前股组成内侧束,三干的后股组成后束。 各束初始位于腋动脉第一段的后外侧,之后分别位于腋动脉第 二段的内侧、外侧和后方,支至腋动脉第三段周围已是由臂丛 发出的神经。(神经束)各束在喙突平面分出神经支,外侧束 分出肌皮神经和正中神经外侧头,后束分为腋神经和桡神经, 内侧束分出尺神经和正中神经内侧头。

大学精品课件:07 腋窝、前臂前面

大学精品课件:07 腋窝、前臂前面
腋窝
一、解剖腋窝各壁
腋窝是位于肩关节下方、臂与胸侧壁上部之间的 一个四棱锥形空隙,有一尖、一底、四壁 尖:由锁骨中份、肩胛骨上缘及第一肋
外侧缘围成
底:为腋筋膜
前壁:由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 锁胸筋膜构成(已打开)
后壁:由肩胛下肌、大圆肌和背阔肌 内侧壁:为附着于胸侧壁上部的前锯肌。 该肌前缘呈锯齿状 外侧壁:位于肱骨上端内侧,由共同起 于喙突的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构成
二、解剖腋窝内结构
腋窝内含腋动脉及其分支、腋静脉及其属支、臂丛及其分 支、腋淋巴结以及其间的脂肪组织。血管神经被结缔组织膜即 腋鞘包绕。 1、解剖腋动脉及其分支 腋动脉在第一肋外侧缘接续锁骨 下动脉,至大圆肌下缘延续为肱动 脉。以胸小肌为标志将腋动脉分为 三段:①第一段位于第一肋外侧缘 与胸小肌上缘之间;②第二段位于 胸小肌深面;③第三段位于胸小肌 下缘与大圆肌下缘之间。 2、剖查腋动脉各段的分支 (1)胸上动脉 (2)胸肩峰动脉、胸外侧动脉
前臂前区 一、切皮、剥皮
二、解剖浅筋膜
(1)分离浅静脉 ①头静脉 在前臂前区桡侧浅筋 膜内分离头静脉,向上沿肱二 头肌外侧沟追踪至三角肌胸大 肌间沟,沿沟继续追踪至进入 胸大肌深面处。头静脉最后注 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② 贵要静脉 在前臂前区尺侧浅 筋膜内分离贵要静脉,向上追 踪至在臂中分前内侧穿入深筋 膜处。贵要静脉最后注入腋静 脉 (2)分离皮神经 ①在臂内侧上部试着寻找臂内侧 皮神经。 ②在前臂外侧,寻找与头静脉伴 行的前臂外侧皮神经。 ③在前臂内侧寻找与贵要静脉伴 行的前臂内侧皮神经。
六、解剖前臂神经
1、剖查桡神经浅支 在肱桡肌内侧缘深面找出桡 神经浅支,向近侧追踪至肘 窝找到它在桡神经的起始处; 向下追踪至腕部,桡神经浅 支在前臂中分与桡动脉伴行, 在前臂下分行向后,于腕关 节上方约5cm处,经肱桡肌 外侧缘后方穿出深筋膜分布 于手背皮肤。

上肢局部解剖--腋窝

上肢局部解剖--腋窝
后方:有臂丛内侧束, 胸长神经、前锯肌和 第一肋间隙
内侧:有腋静脉
外侧:有臂丛外侧束 和后束
腋动脉Axillary artery
腋动脉的分支:
第2段
胸肩峰动脉 Thoracoacromial artery
胸外侧动脉 Lateral thoracic artery
胸肩峰动脉 胸外侧动脉
腋动脉第二段的毗邻
模式图
临床要点:
1.乳腺癌根治手术注意事项: 1)勿伤及腋静脉主干和头静脉末段 2)勿伤及胸长神经(清除前群淋巴结) 3)勿伤及胸背神经(清除后群淋巴结)
2.腋神经损伤
3.腋路臂丛阻滞麻醉
(三)臂部
1、臂部的浅层结构
头静脉
贵要静脉
2、臂部的深层结构
臂部肌 神经 血管
(前面观)
臂部肌
肱三头肌
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
3.肘窝The cubital fossa
(1)定义:
指位于肘前区的 尖朝向上肢远端 的三角形凹陷
(2)境界:
上界: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
A line connecting the two humeral epicondyles
下外侧界:肱桡肌 Brachioradialis
下内侧界:旋前圆肌 Pronator teres
臂丛 Brachial Plexus
根 root : 5 干 stem :3 股 strand :6 束cord :3 支branch :5
组成
臂丛
分部:锁骨上部、下部
上部:包括臂丛 的根、干、股
下部:为臂丛的 三束
臂丛的分支:5大分支
正中神经
Median nerve
尺神经
Ulnar nerve

--医学PPT课件上肢的肌肉神经与血管解剖

--医学PPT课件上肢的肌肉神经与血管解剖
第七章 上 肢
The upper limb
教学要求目的
• 掌握腋腔各壁的构成,三边孔与四边孔境界及穿行结构。腋 腔的内容:腋动脉分段及其分支。臂丛位置、分支。腋淋巴 结群的位置及流注关系。腋鞘的概念。
• 掌握肱二头肌内侧沟的结构。掌握桡神经及肱深血管的行程。 • 掌握肘窝境界、内容及其毗邻关系。 • 掌握尺、桡血管和神经及正中神经的行程与分布。 • 掌握腕管的构成及其内容的排列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 掌握手掌层次结构特点。掌中间隙和鱼际间隙的位置、交通
浅层:掌腱膜、鱼际筋膜和小鱼际筋膜; 深层:骨间掌侧筋膜,拇收肌筋膜。 2.手掌骨筋膜鞘:外侧鞘 中间鞘 内侧鞘
3.手掌的筋膜间隙
位于手掌骨筋膜鞘的中间鞘 内,借掌中间隔,将其分为:
鱼际间隙(侧) 掌中间隙(内侧)
七、手指(fingers)
(一)浅层结构 1.皮肤 2.浅筋膜 3.指髓间隙(pulp space) 4.手指的血管和神经
五、腕(wrist)
(一)腕前区
1.浅层结构(略)
2.深层结构
(1)腕掌侧韧带
(2)屈肌支持带 (3)腕管:由屈肌支持带与腕 骨沟共同围成。内有指浅、深屈 肌腱及屈肌总腱鞘(尺侧囊), 拇长屈肌腱及拇长屈肌腱鞘(桡 侧囊)和正中神经通过。 损伤:腕管综合征
(二)腕后区
1.伸肌支持带:形成6个骨纤维性管
2.臂丛(brachial plexus )
内侧束 外侧束 后束
3.腋淋巴结(axllary lymph modes )
(1)外侧淋巴结:腋静脉远侧(外侧群) (2)胸肌淋巴结:胸外侧血管(前群) (3)肩胛下淋巴结:肩胛下血管(后群) (4)中央淋巴结:腋窝底(中央群) (5)尖淋巴结:腋静脉近侧(尖群)

腋动脉变异一例

腋动脉变异一例

[8] K osr H,vnEje o ltaJ a i nT M.A meh dt rdc mucecn d to ope i sl o — t
to n t e kn maial n c a ial n d t r iae h m a r li h ie tcly a d me h nc ly i eem n t u n
导航、 预后 评估 以及 解 剖学教 学 。
[6] vnd rHem a e l F C T,Ven as eb a ,R.Mo el g temehncl dln h c aia i
e f c f mu c e t a g ta h n ie :a p ia i n t h fe to s l s wih l r e a t c me t st s p l to o t e c
运动 中的肌 肉生 理运 动 的仿真 。进一 步 的 研究 还 可 有
meia pe i in[ ̄ r l rdc o sJ.ArhOrl il 0 7 5 ( )4 54 3 c t c a Bo,2 0 ,2 5 :6 —7 .
L3 P r i ,Ga io M ,B nadm J e e aL J r va B o jr i L R,e 1 Mu cet ik ta . sl hc—
mat aoysse J .JBo c ,2 0 ,4 9 :1 91 8 . si tr ytm[] imeh 0 1 3 ( ) 1 7—1 8 c [9] 吴立军 , 廖进 民, 钟世镇 , 咀 嚼肌牵动 的下领 骨三维 有限元建 等. 模与数值分析口]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0 4 2 ( ) 4 84 0 2 0 ,2 4 :0 1 . [ O 顾卫平 , 1] 殷新 民, 张红 , 利用可视 化人体 图像确 定咀 嚼肌三维 等.

局部解剖学-腋窝的血管及神经

局部解剖学-腋窝的血管及神经

练习题
3.由臂丛锁骨上部发出的神经是 A.桡神经 B.腋神经 C.肩胛下神经 D.胸背神经 E.胸长神经
谢谢!
局部解剖学
腋窝的血管及神经
腋 窝:
二)腋窝血管及神经
1、腋动脉及其分支 2、腋静脉及其属支 3、臂丛及其分支
1.腋动脉及其分支:
腋动脉分支:
(1)胸上动脉 (2)胸肩峰动脉 (3)胸外侧动脉 (4)肩胛下动脉
①胸背动脉 ②旋肩胛动脉
(5)旋肱前、后动脉
1.腋动脉及其分支:
腋动脉:
被胸小肌分 为三段。
⊙ 腋动脉第一段分支:
(1)胸上动脉 (2)胸肩峰动脉
⊙ 腋动脉第二段分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胸外侧动脉
⊙ 腋动脉第三段分支:
(4)肩胛下动脉
①胸背动脉 ②旋肩胛动脉
(5)旋肱前动脉 旋肱后动脉
2.腋静脉及其属支:
腋静脉:
与腋动脉伴行, 在腋动脉的内侧。
3.臂丛及其分支:
组成:
由第5-8颈神经 前支和第1胸神 经前支大部分 组成。
3.臂丛及其分支:
位置:
锁骨上部 锁骨下部
(位于腋窝内)
3.臂丛及其分支:
重要分支:
①胸长神经 ②胸背神经 ③肌皮神经 ④正中神经 ⑤尺神经 ⑥桡神经 ⑦腋神经
⊙ 臂丛在锁骨上部的分支:
①胸长神经
为臂丛在锁骨上 部的分支,与胸外 侧动脉伴行,分布 于前锯肌。
⊙ 臂丛在锁骨下部的分支:
起自外侧束的有:
肌皮神经 正中神经外侧头 胸外侧神经
⊙ 臂丛在锁骨下部的分支:
起自内侧束的有:
正中神经内侧头 尺神经 胸内侧神经 臂内侧皮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

局解知识点概要

局解知识点概要

局解知识点概要上肢1.1 肩部1.1.1腋区腋窝:内侧壁为前锯肌、上4肋、以及肋间肌,外侧壁为肱骨结节间沟、肱二头肌长短头、喙肱肌,前壁为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锁胸筋膜,后壁为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肩胛骨。

锁胸筋膜:位于锁骨下肌、胸小肌和喙突之间的深筋膜,有头静脉、胸肩峰动静脉和胸外侧N穿过位置上界下界外侧界内侧界通行三边孔腋窝后壁小圆肌&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肱三头肌长头—旋肩胛a四边孔肱骨外科颈肱三头肌长头旋肱后a&腋N腋动脉分支及血供:以胸小肌分界(1)第一段分支:胸上a,营养第1、2肋间隙(2)第二段分支:胸肩峰a,营养胸大小肌、三角肌和肩峰;胸外侧a营养胸大小肌、前锯肌和乳房(3)第三段分支:肩胛下a(旋肩胛a+胸背a),营养冈下窝和背阔肌;旋肱前/后a营养肱骨外科颈附近结构臂丛分支:内5,尺神胸内正中内,前臂和臂内侧皮;外3,肌皮胸外正中外;后4,桡腋胸背肩胛下(怎么背?)腋淋巴结群:外侧、胸肌、肩胛下、中央、尖腋鞘:包裹腋av和臂丛的结缔组织膜,亦称颈腋管。

1.1.2 肩胛区三角肌区:臀外侧皮N,属于腋N皮支肩胛上横韧带:肩胛切迹上方,其上为肩胛上a,其下为肩胛上N,均营养支配冈上下肌肌腱袖: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肌腱互相连接形成的环形腱板。

肩关节动脉网:是由肩胛上a,旋肩胛a,肩胛背a三条动脉的分支相互吻合形成,肩部血液重要侧枝循环。

1.2臂部1.2.1臂前区头静脉:行于肱二头肌外侧沟,伴行前臂外侧皮N,注入腋静脉贵要静脉:行于肱二头肌内侧沟,伴行前臂内侧皮N,注入肱静脉或腋静脉肘正中静脉,前壁正中静脉臂肌群:前群=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后群=肱三头肌、肘肌肱动脉分支及伴行:1)肱深动脉:伴行桡N2)尺侧上副动脉:伴行尺N3)尺侧下副动脉正中N:伴肱动脉,行于肱二头肌内侧沟尺N:行于肱动脉内侧,臂中点附近穿肌间隔,进入臂后区桡N:行于肱动脉后方,伴肱深动脉入肱骨肌管,进入臂后区1.2.2臂后区臂外侧上皮N(腋N皮支)、(前)臂后皮N(桡N皮支)肱骨肌管:肱三头肌三个头与桡N沟之间围成,通行有桡N及肱深血管。

腋窝层解剖之臂丛神经

腋窝层解剖之臂丛神经
腋窝层解剖之臂丛神 经
试验目旳与要求
掌握腋窝内臂丛神经及分布旳毗邻. 临床意义
桡神经
肩胛上神经 肌皮神经
正中神经
肩胛下神经
腋神经
肩胛背神经
臂内侧皮神经 尺神经
胸背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 胸长神经
胸内侧神经
胸外侧神经
Median nerve
musculocutaneous nerve
Suprascapular nerve
肌皮神经------臂肌前群 瘫痪-----------------不能屈肘
肌皮神经、桡神经 ------肱二头肌、旋后肌 瘫痪----前臂不能后旋
肩胛上神经、腋神经-----冈下肌、小圆肌 瘫痪--------臂不能外旋
以上损伤同步伴有臂、前臂外侧及拇指感觉障碍
下臂丛损伤
多体现为大、小鱼际肌瘫痪和尺神经分布 区旳感觉障碍
Axillary nerve
Ulnar nerve
臂丛损伤
上臂丛神经损伤----- 上干损伤 --- C5,C6
C5-7神经根
中干损伤 --- C7
下臂丛神经损伤-----
下干损伤 --- C8,T1
C8神经根与T1神经根。
全臂丛神经损伤
上臂丛损伤
肩胛上神经、腋神经-----冈上肌、三角肌 瘫痪-------肩不能外展
手指不能屈,并有手内部肌肉麻痹体现, 而肩、肘、腕关节活动基本正常
垂腕 桡神经损伤
正中神经 损伤手性
爪形手 尺神经损伤
猿掌 正中神经与 尺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
颈5-7-------------------肩胛提肌、菱形肌及前 锯肌麻痹
颈8及胸1--------------Horner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腋动脉及其分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一)
【关键词】解剖学;,腋动脉;,观测
摘要]目的探索国人腋动脉(AA)及其分支的类型、量化数据以及他们之间的比例关系。

方法解剖观察32具成人尸体标本(男25具、女7具)的腋动脉分支类型、外径及腋动脉起始段的外径与其自身比例,腋动脉3段的长度、外径,计算三者间的自身比例。

结果腋动脉分支分为7型及1个变异型。

每型又分为若干亚型,以6支型(出现率3016%)和5支型(出现率2698%)多见;腋动脉3段长度差异较大,三者之比为1∶118∶125,外径由第一段至第三段渐细,三者之比为1∶089∶075,腋动脉的各分支依据其支数及起始位置的不同,分为若干型及亚型。

腋动脉起始端与各分支起始端外径之比分别为胸上动脉(TS)1∶028,胸肩峰动脉(TA)1∶042,胸外侧动脉(TL)1∶031,肩胛下动脉(SS)1∶063,旋肱前动脉(CHA)1∶025,旋肱后动脉(CHP)1∶046。

结论腋动脉及其分支的变异较大,临床介入放射学及血管外科学对血管处理或选择时,应以出现率高、类型恒定、管径允许者作为应用对象。

关键词]解剖学;腋动脉;观测Appliedanatomicalresearchofaxillaryarteryanditsbranches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type,quantitivedataandproportionalrelationalrelationshipofaxillar yartery(AA)anditsbranchesMethodsThirtytwoadultcorpses(male25,female7)weredissectedandob served,includingthetypesofAAbranches,thelengthofthe3sectionsandouterdiameter,andcalculatet heproportionofthethree,thetypesofeverybranchofAA,theouterdiameterandtheouterdiameterofth ebeginningpointandtheproportionResultsBasedonthebranches,AAcouldbeseparatedinto7typesan d1varioustypeEverytypeagaincouldbeseparatedintoseveralsub-types,6-branchtype(3016%)and5-b ranchtype(2698%)weremostcommonTherewasmoredifferentamongthelengthof3sectionsTheprop ortionofthethreeis1∶118∶125Theouterdiameterwasgraduallythinfromthefirstsectiontothethird,th eproportionwere1∶089∶075EverybranchofAAwasseparatedintoseveraltypesandsub-typesAccordi ngtothenumbersofthebranches,differentorigin,AAcouldbeseparatedintoseveraltypesandsub-type sTheproportionoftheouterdiameterofbeginningpointbetweenAAandthebrancheswasthefollowing :superiorthoracicartery(TS)1∶028,Athoraco-acromialis(TA)1∶042,Athoracicalateralis(TL)1∶031,Asu bscapularis(SS)1∶063,Acircumflexahumerianterior(CHA)1∶025,Acircumflexahumeriposterior(CHP) 1∶046ConclusionThereisgreatvariationinAA,itshouldbechoosethecommontypeswithappropriateo uterdiameterinclinicalapplying
Keywords:axillaryartery;appliedanatomy;observationandmeasurement
腋动脉及其分支的变异很大,国内、外专着沿用的腋动脉分支类型很不一致1-5],大多以6支型作为腋动脉分支的代表类型3-4],腋动脉的分段均以胸小肌作为标志,但由于胸小肌的大、小个体差异较大,使腋动脉3段的长度变异也较大;由于腋动脉分支的多少及起始位置的不同,使腋动脉3段主干的外径变化也较大,采用自身比例法可以减少个体差异带来的影响。

目前临床关于腋动脉的介入放射学的应用渐趋于向更加精细的血管发展,所以对于腋动脉各分支的类型及起始处的外径的了解已日趋被人们所重视。

本文对腋动脉的分段、分型,分支的分型、外径进行了观测和分析。

1材料和方法
成人防腐标本32具,63侧(男25具、女7具),身高155~178cm,平均身高164cm,无腋动脉及其分支的相关疾病及手术痕迹。

对腋窝进行连续层次解剖,充分暴露腋动脉及其分支。

观测时上肢外展90°,将胸小肌复位对合,确定标志点:第一肋外缘、胸小肌上、下缘、大圆肌下缘,在标志点上插入穿刺针头,观察和用游标卡尺(精确度002mm)测量腋动脉3段长度、中点外径、各分支起始端外径,并进行分类统计。

2结果
21腋动脉的分支分型及亚型
腋动脉分支分为8型,各型又分为不同的亚型。

∶型(8支型)出现1侧,为TS、3TA、TL、SS、CHA、CHP型(亚型中阿拉伯数字代表支数,以下相同),出现率159%。

∶型(7支型)出现5侧,出现率794%,分为4个亚型。

∶型(6支型)出现19侧,出现率3016%,分为9个亚型。

∶型(5支型)出现17侧,出现率2698%,分为11个亚型。

∶型(4支型)出现13侧,出现率2063%,分为7个亚型。

∶型(3支型)出现6侧,出现率952%,分为3个亚型,分别是TA、SS、CHP2侧,出现率318%;TA、TL、SS2侧,出现率318%;TA、SS、CHA2侧,出现率318%。

∶型(2支型)出现1侧,为TL、SS型,出现率159%。

变异型出现1侧,双腋动脉,9个分支,为TS、TA、3TL、SS、CHA、CHP、TMA型,出现率1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