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化中药多肽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多肽药物的设计与研究

多肽药物的设计与研究

多肽药物的设计与研究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多肽药物因其高效、高选择性、低毒性、低免疫原性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多肽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药物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药剂学等。

本文将围绕多肽药物的设计与研究展开探讨。

一、多肽药物的设计与合成多肽药物是由氨基酸组成的,通常由2~100个氨基酸序列链组成。

多肽药物的设计与合成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和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结构活性关系,即分子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联系。

另外,还需要考虑多肽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溶解度、稳定性、可透性等。

多肽药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

化学合成法包括固相合成法、液相合成法和混合法等。

固相合成法是一种常用的合成方法,通过分析多肽药物的氨基酸序列,选用适当的保护基和反应条件,利用自动化合成仪逐步添加氨基酸单元,最终合成出目标多肽药物。

生物合成法则是利用生物系统,如细菌、真菌、动物或植物等通过生物合成酶将小分子物质合成为多肽药物。

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其中生物合成药物具有结构正确性和活性高的特点,但难度大,成本高;而化学合成药物虽然合成过程简单,但成品质量差异大。

二、多肽药物的生物活性研究多肽药物的活性主要体现在其与能与其受体结合的结构域的相互作用上。

多肽药物与受体的结合通常是通过比较不规则的接触面积实现的,因此要对其结构和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

其中活性位和氨基酸序列分析是研究多肽药物结构活性关系的关键。

活性位的确定是多肽药物研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活性位是指分子中的一部分,与受体相互作用抑制或促进其生物活性所必需的区域。

通过活性位的确定,可以设计出更加有效的多肽类药物。

氨基酸序列分析是多肽药物研究中的另一个关键点。

氨基酸序列是分子的重要指纹,可以为研究多肽药物的特异性和生物活性提供关键信息。

三、多肽药物的应用多肽药物已成功用于治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

例如,铂类抗癌药伏立康胺并非一个多肽,但可以在药物内载入多肽来指导该铂类抗癌药物的定向选择性。

功能性多肽的研究进展全解

功能性多肽的研究进展全解

功能性多肽的研究进展全解功能性多肽(Functional peptides)是指具有特定生物功能的短链蛋白质分子。

由于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以及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功能性多肽在药物开发、食品原料和生物材料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探讨功能性多肽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首先,功能性多肽在药物开发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

多种多肽已经成功用于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免疫性疾病等。

例如,抗肿瘤肽RGD脚踪定位于肿瘤细胞表面上的整合素受体,从而达到抗肿瘤作用。

另外,类似素肽ACE-I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从而降低血压,治疗心血管疾病。

此外,多肽也被设计为生物材料,如用于修复组织和缓解炎症反应。

其次,功能性多肽在食品原料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展示出巨大的潜力。

多肽可以作为天然调味剂、抗氧化剂和抗菌剂等添加到食品中,以提高食品品质并丰富其功能。

例如,抗氧化多肽可抵消食品中的自由基,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此外,乳制品中的生物活性肽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对人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因此,功能性多肽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此外,功能性多肽还可以用于生物材料的开发。

它们可以通过调控细胞行为、促进组织再生和合成生物材料等方式,应用于组织工程、脱细胞生物支架和药物递送等方面。

例如,一种名为RGD的多肽可以作为细胞外基质定向重建的蛋白质片段,促进细胞附着和扩散,从而促进组织的修复。

此外,多肽还可以与药物分子结合形成纳米颗粒,实现精确的药物递送。

总的来说,功能性多肽在药物开发、食品原料和生物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对功能性多肽的研究不断深入,我们可以期待其在医学、食品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将会不断拓展,并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

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进展

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进展

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进展生物活性多肽是一种能够在生物体内发挥独特功能的短链氨基酸序列,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生物学效应,例如调节免疫系统、抗炎抗菌、抗氧化、促进生长发育等。

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生物活性多肽已经成为目前医药领域极具潜力的新型生物制剂。

本文介绍了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生物活性多肽的类型生物活性多肽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各种不同类型。

生长因子和神经肽是其中两个最常见的类型。

生长因子是在生长和细胞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类物质,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等。

神经肽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等生物学效应,如计钩菌素、多肽P等。

二、生物活性多肽的制备方法生物活性多肽的制备方法比较简单,主要分为生化合成法、固相合成法和基因工程技术法。

生化合成法是将天然多肽从生物体中提取,然后经过适当的处理制备多肽制品。

但是,生化合成法的制备成本较高,而且多肽种类比较有限。

固相合成法则是根据多肽氨基酸序列设计合成多肽,具有多肽种类多、制备成本低等特点。

基因工程技术法是将编码生物活性多肽的基因重组到表达系统中进行大规模制备,具有易于扩大生产规模的优势。

三、生物活性多肽的应用生物活性多肽在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生长因子和神经肽被用作治疗骨质疏松和伤口愈合的生物制剂;多肽P 则被用于治疗胃溃疡和肠炎等胃肠道疾病;针对某些肿瘤细胞分泌的神经肽如生殖腺激素释放激素被用于对抗癌症细胞,抑制其分裂和生长。

此外,生物活性多肽还可应用于食品、农业和环境等领域。

例如,天然抗菌肽被用于食品防腐和提高生产水平;植物源活性多肽被应用于农业,增加作物产量;环境修复中,具有某些酶活性和生物降解能力的多肽可被用于处理废水和废气。

四、生物活性多肽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生物活性多肽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现在,越来越多的生物活性多肽正在被开发和研究,如pVAX-1/β-amyloid融合多肽被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实验研究。

我国多肽抗氧化系统研究获新进展

我国多肽抗氧化系统研究获新进展
国家 9 3项 目首席 科学家、 7 第三军 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
光通信是 以光波为载波的通信, 其可利用激光产生 的光 粒子束对信息进行编码 。 该技术使用了纤细的光纤而非厚重 的电缆,却能 以更高 的速度传递更多的信息数据 。事实上 , 并非只有 IM在开发高速、低耗的光电部件 。多家公司、大 B 学都在研制 以硅为主要材料的光电部件 , 以期提高芯片的性 能,并致力于缩 小光通信部件 的尺寸 ,以使这一技术能集成 在微 处理器 中。业 内人士表示,未来 l 0年,光通信技术将 引领下一波计算技术的发展方向, 为各主要机构和客户所 成 使用 的主流计算技术。 科研人员表示 ,I M的雪崩光电探测器是 同类仪器里最 B
所蒋建新带领 的国家 9 3“ 7 严重创伤救治与损伤组织修复 的 基础研 究”项 I组 ,围绕创伤感染流行病学特 征、内源性细 q 菌及其毒 素移位 、 伤后 感染 易患机制 、早期预警诊断与防 创 治新措施进行 了系列研究 。 该课题研究了近 两万例创伤感染 病例 , 国内首次揭示体 内常驻细菌及其毒素导致创伤后感 在
开 蛋 白质 “ 乙酰 化 修 饰 ” 的机 理 之 谜 , 为破 解 蛋 白质 修 饰 将
问进 行了信 息交换 。这不仅可大幅提 高芯片的通信速度 , 还 能显著降低 能耗 。相关报告发表在 2 1 0 0年 3月出版 的. 自 《 然 》杂志上 。 这一名为 “ 纳米光子雪崩光 电探测器”的设备,由 目前
规律 的生命之谜打下重要基础 。 此项研究鉴定出大量 乙酰化修饰蛋 白质 , 譬如在人的肝
脏细胞中有超过 10 0 0个 蛋白是被 乙酰化修饰的 ,其中超 过 9 0个是新发现 的,改写了传统概念 ,具有里程碑意义;首 0 次发现乙酰化 普遍 能修饰代谢酶 , 并且能调节代谢通 路及代 谢酶的活性。在代谢器官如肝中代谢酶可被高度 乙酰化 。 此

抗氧化肽的研究进展

抗氧化肽的研究进展

1.1抗氧化肽的研究进展生物体内具有许多蛋白质类抗氧化活性物质。

随着对蛋白酶解技术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介于蛋白质和氨基酸间的肽类,与其他生物分子如氨基酸、大分子蛋白质等相比较在食品方面安全性更高,且具有极强的活性和多样性,动植物蛋白水解所得的具有一定生理活性的功能性多肽及寡肽产品被广泛开发利用,如具有抑制血压升高的食品,及有特殊氨基酸组成的、可以作为患者营养补剂的寡肽等。

随着人们发现某些蛋白质具有清除生物体内过量的游离基,抑制脂质氧化的作用后,肽的抗氧化性的研究成为一大热点。

目前对以多种动植物蛋白为原料,制备高效、低毒的天然抗氧化肽的研究,已经取得的一定的成果。

1.1.1 抗氧化肽的种类人们对抗氧化肽研究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大豆肽、乳蛋白肽和肌肽,也有一些特殊的蛋白肽,如苜蓿叶蛋白肽等。

有些活性肽是直接提取的,也有通过蛋白水解方法获得的。

1.1大豆肽大豆肽是大豆蛋白水解得到的小肽Wendee Chiang 等采用酶膜反应器连续生产大豆多肽,由于及时分离了酶解生成的多肽,消除了产物反馈干扰,提高了酶解效率,并采用氧化稳定指数(OSI检测了大豆分离蛋白及其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大豆分离蛋白酶解后抗氧化活性明显提高。

Hua- Mingchen 等采用 5 种蛋白酶对大豆 7S 球蛋白进行水解,采用硫酸氰铁法检测了不同水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并采用G- 25 凝胶层析和反相高压液相色谱对水解产物进行分离、提纯,检测不同大豆多肽的抗氧化活性,得到了6 个抗氧化肽的氨基酸序列。

1.2乳蛋白肽乳蛋白肽是乳品深加工的理想产品,刘志东等研究乳清分离蛋白(WPI)酶解物对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并证明了木瓜蛋白酶酶解物和胰蛋白酶酶解物对 DPPH 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强于胰凝乳蛋白酶酶解物和胃蛋白酶酶解物。

Sandrine G. Rival 等[1]研究了酪蛋白及酪蛋白水解肽的抗氧化活性,认为酪蛋白本身具有抗氧化活性,并不因脱磷酸作用和水解作用而失去这一活性,并使用酪蛋白及酪蛋白水解肽作为抗氧化剂进行研究。

鹿茸多肽组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鹿茸多肽组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李立军等[16]应用从鹿茸里提炼出的多肽类生物活 性物质(鹿茸多肽,分子量在2 000~10 000之间), 采用局部给药的方式,通过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 功能恢复、电生理潜伏期、动作电位幅值、组织学检 测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实验结果,证实鹿茸多肽具有
促进神经再生、加快神经轴突生长速度,有助功能恢 复的作用。其对临床上复杂外伤(神经、骨骼、皮肤 同时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将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2.6 对软骨细胞合成代谢的促进作用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 60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对于那些消化能力差、营养缺乏、身体虚弱者,有着 重要的意义;表现出载体作用,可在人体中起运输工 具的作用;具有不需耗费人体能量,不需增加消化道 特别是胃肠功能负担的特点[5]。鹿茸多肽组分可增加 特定组织蛋白质的表达、增加血清中某些蛋白质含 量,并明显增强肝细胞核RNA聚合酶的活性,提示其 具有促进蛋白质生物合成的重要活性[2]。鉴于上述特 点和广泛的药用功效,表明鹿茸多肽具潜在的临床应 用前景,有开发为国家级Ⅱ类新药的可行性。
床, 1991, 7 (4) :21-24. [3] 翁梁, 周秋丽等. 鹿茸多肽促进表皮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皮肤创伤愈合[J]. 药学学报,
2001, 36 (11) : 817-820.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 62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554-556. [7] 潘风光, 孙威, 周玉等. 梅花鹿鹿茸多肽的提取及免疫功效的初步研究[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研究多肽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研究多肽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研究多肽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多肽是指由数个氨基酸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具有生物活性。

在药物研发中,多肽已经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药物类型。

本文将从多肽的基础知识、多肽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多肽药物的发展前景三个方面来探讨多肽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一、多肽的基础知识多肽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的分子,由多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

多肽长度一般在10-100个氨基酸之间,分子量一般在1000-10000之间。

多肽可以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因为它可以通过特定的结构与生物体内的受体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生物效应。

比如,常见的蛋白激酶、激素、生长因子等都是多肽类分子。

二、多肽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多肽类药物在药物研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方面,多肽类药物本身就可以作为药物来使用,比如一些临床上已经应用的多肽类药物,如生长激素、降钙素等。

另一方面,多肽类分子可以通过特定的方法进行修饰,增强其稳定性、活性并改善其生物利用度。

具体而言,多肽类药物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改良。

1. 载体修饰多肽类分子通过合成一些特殊的载体分子,可以提高多肽类分子的稳定性、药效和药代动力学特性。

比如,可以通过PEG合成聚乙二醇(PEG)修饰多肽,增加其稳定性,缩短药代时间,改善药效。

2. 替代修饰通过将多肽中某些氨基酸替换为其他小分子,可以使得多肽更具有生物活性。

比如,替代修饰可以增加多肽的稳定性,使其在体内更加容易稳定,增加其抗蛋白酶的能力。

3. 空间构造修饰通过将多肽类分子进行空间构造的改变,来增加多肽类分子的稳定性、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特性。

比如,将多肽类分子进行环化,可以使多肽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和稳定性,从而增强药效。

三、多肽药物的发展前景多肽类药物是一种备受关注的药物类型。

相对于传统的小分子化合物药物,多肽类药物在药物研发中具有一系列独特的优点。

首先,多肽类药物具有更好的特异性和亲和性,可以更容易地与受体结合,从而达到预期的药物效果。

其次,多肽类药物在体内往往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和生物利用度。

抗氧化肽的研究进展讲解

抗氧化肽的研究进展讲解

• 发酵法与酶解法相比,能将微生物产酶和酶水解 工艺同时进行,降低了成本,且微生物产生的端 肽酶对肽末端具修饰作用,使制得的肽不但没有 苦味,还具有发酵的天然芳香味。 • 刘明等用固态发酵法制备出大豆抗氧化肽,具有 较强的还原能力,能清除羟自由基,抑制邻苯三 酚自氧化,并对脂质过氧化有一定的抑制能力。
• 谷胱甘肽主要是通过其巯基氧化- 还原态的转换, 作为可逆的供氢体,在细胞内的水相中起到抗氧 化保护作用。另外,谷胱甘肽还可以复活被活性 氧损伤的巯基酶和参与体内氧化还原过程,能与 过氧化物和自由基结合,抑制活性氧对巯基造成 损伤,保护细胞膜中含巯基的蛋白质,并阻止自 由基引起器官损伤和各种疾病。
抗氧化肽的研究进展
目录
抗氧化肽的种类及其制备方法
抗氧化肽的作用机理
体外抗氧化性检测方法
抗氧化多肽的发展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 自1956 年英国科学家Harman 提出自由基理论以 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自由基过量而导致 的机体衰老以及对多种疾病的诱导作用有了更深 的认识。而高活性的抗氧化剂的摄入是清除体内 过量自由基的一个有效方法。 • 目前生产量最大的是化学抗氧化剂,但因明显的 毒副作用,导致其使用受到限制。随着人们对食 品安全和抗氧化剂安全要求的提高,人们开始把目 光转向天然抗氧化剂。
• 天然抗氧化肽是指生 物体内天然存在的抗 氧化性肽,主要有肌 肽和谷胱甘肽。肌肽 是典型的抗氧化活性 小肽,其抗氧化作用 主要表现在能清除自 由基、抑制脂质过氧 化反应以及提高机体 其他系统的抗氧化能 力。
• 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在谷胱甘肽还原酶 的作用下分解体内的脂质过氧化物,阻断活性氧 自由基对机体进一步损伤,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活 性氧自由基清除剂。 • 人工合成抗氧化肽的途径主要有化学合成和酶法 合成。化学合成是以氨基酸或小肽为原料,用固 相液相合成法定向合成多肽。酶法合成主要是以 氨基酸和小肽为底物,在合成酶的催化作用下, 合成目的抗氧化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Journal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Apr. 2017, 33( 2)
综述
抗氧化中药多肽研究进展
1 1, 2 1 1, 2 1, 2 叶红川 , 黄宏靓 , 高大可 , 余雪松 , 黄泽波
( 广东药科大学 1. 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 2. 生物资源与创新药物研究中心, 广东 广州 510006 )
[6 ] 丙二醛( MDA) 含量 。 进一步研究发现, 该多肽组分
1.1. 5
大 枣 为 鼠 李 科 植 物 枣 ( Ziziphus jujuba Mill ) 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温, 味甘, 归脾 、 胃、 心经, 具 大枣
[10 ]
还可以减少野生型秀丽线虫正常衰老过程中脂褐素的 [6 ] 累积, 并能有效延长秀丽线虫寿命 。 这些结果说明 而且还可 当归多肽不仅能有效缓解机体的氧化损伤, 以通过增强抗氧化能力来发挥延缓衰老的作用 。 1.1.2 枸杞子 枸杞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 Lycium barbarum L. ) 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平, 味甘, 归肝 、 肾经, [7 ] 具有滋补肝肾 、 益精明目等功效。 蒋万志等 采用颈
284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中药多肽的抗氧化作用机制
Progress on antioxidant peptides derived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E Hongchuan1 ,HUANG Hongliang 1,2 ,GAO Dake 1 ,YU Xuesong 1,2 ,HUANG Zebo 1,2 ( 1.School of Biosciences and Biopharmaceutics; 2. Center for Bioresources and Drug Discovery,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 Oxidative stress triggered by excessive free radicals is a major cause of ageing and related diseases,and a large number of natural products are known to have antioxidant effect. Recent studies suggest that a variety of peptides derived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reduce oxidative damage by scavenging excessive free radicals and thus have a great potential in delaying ageing process and preventing oxidative stress - related diseas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peptides derived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antioxidant peptides. Key words: free radicals; oxidative stres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tioxidant peptides; antiageing
摘要: 过量自由基引起的氧化胁迫是导致衰老和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 目前已知许多天然产物具有抗 多种中药来源的多肽可以通过清除过量自由基而有效减轻机体的氧化 氧化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损伤, 并且在延缓衰老和防治氧化胁迫相关疾病方面具有较大潜力 。本文简要综述了中药多肽的抗氧 化活性研究现状及其抗氧化作用机制 。 关键词: 自由基; 氧化胁迫; 中药; 抗氧化多肽; 抗衰老 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志码: A 3653( 2017) 02028204 文章编号: 2096DOI: 10.16809 / j.cnki.2096-3653.2016122609
[12 ] [13 ] [14 ] 、 山药 、 火麻仁 、 黑豆 等多种 植物类中药来源的多肽类成分也具有抗氧化活性 。
背部皮下注射 D半乳糖方法构建衰老小鼠模型, 发现 跳台错误次数增多, 而灌服从枸 小鼠体质量增长减少 、 杞子中分离的多肽后这些现象得到缓解 。 进一步研究 该多肽组分能增加血清 、 心脏、 肝脏和脑组织中 发现, SOD 活力并降低 MDA 含量, 可以提高血清和心脏端粒 酶的活性但对肝脏和脑组织端粒酶活性无影响
些结果说明枸杞子多肽具有延缓小鼠衰老的作用, 其 机制可能与增强小鼠抗氧化功能以及提高血清和心脏 端粒酶活性有关 。 1.1.3 牛膝 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 Achyranthes bidentata BL. ) 的干燥根, 性平, 味苦 、 甘、 酸, 归肝 、 肾经, 具有逐 瘀通经 、 补肝肾 、 筋骨、 利尿通淋 、 引血下行等功效 。 [8 ] Tie 等 采用水提 、 硫酸铵沉淀 、 透析等方法从牛膝中 制备了多肽组分, 在心肌缺血 / 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中 进行的研究表明, 该组分可以降低大鼠心脏组织中超 MDA 氧化物和 含量以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 NADPH) 氧化酶主要功能亚基 gp91 phox 的表达水平, 提高 SOD 活力 。同时, 该多肽还可以降低大鼠血浆中 肌酸激酶( CK) 和乳酸脱氢酶( LDH ) 活性以及心肌细 [8 ] 胞凋亡水平 。进一步研究发现, 该多肽能抑制磷脂
Yazdi 等 有补中益气 、 养血安神等功效 。 Memarpoor发现, 大枣的不同蛋白酶水解产物均能清除 DPPH 自 2+ 抑制脂质过氧化和螯合过量 Fe , 还具有良好的 由基 、 还原能力, 其中以胰蛋白酶水解产物的活性最高 。 作 者采用超滤 、 反向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该组分进行
分离纯化, 发现所得肽段的抗氧化能力均高于分离前 的组分, 其中以氨基酸序列为 VGQHTR 和 GWLK 的 2 个肽段活性最高, 并推断这 2 个肽段的抗氧化能力可 能与疏水性氨基酸残基含量有关 。
2+ [9 ] 并螯合过量 Fe , 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 。 这些结果 说明核桃仁多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 [9 ]
1.1
植物类中药
植物类中药种类多 、 分布广, 是抗氧化活性天然产 物的重要来源 。 近年来, 研究者从多种植物类中药中 发现了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的多肽 。 1.1.1 当归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 Angelica sinensis ( Oliv. ) Diels]的干燥根, 性温, 味甘、 辛, 归肝 、 心、 脾 经, 具有补血活血 、 调经止痛、 润肠通便等功效 。 我们 HCl 浸提、 曾采用 Tris硫酸铵沉淀 、 透析 、 酶法水解 、 超 滤、 凝胶过滤色谱等方法从当归中制备了多肽组分, 并 发现该组分能延长野生型秀丽线虫在百草枯氧化胁迫 下的存活时间, 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 和过氧化 氢酶( CAT) 活力, 降低野生型秀丽线虫体内由氧化胁 迫和衰老诱导产生的过量活性氧自由基( ROS ) 水平和
。研究表明, 采用抗氧化活性物质降低体内自由
[24 ]
基水平有助于减少氧化损伤, 从而有利于衰老的延缓 和相关疾病的防治 。 传统中医药在延缓衰老方面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 例如《本草纲目 》 记载了约 300 种具有健身延寿功效的中药, 收录了 280 余首抗衰
1226 收稿日期: 2016-
。这些结果说明牛膝多肽可以通过抗氧化来起到
心肌保护作用 。 1.1.4 核 桃 仁 核 桃 仁 为 胡 桃 科 植 物 胡 桃 ( Juglans regia L. ) 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温, 味甘, 归肾 、 肺、 大肠 经, 具有补肾 、 温肺 、 润肠等功效 。 Chen 等 发现核桃 仁的不同蛋白酶水解产物均具有一定的 DPPH 自由基 清除能力, 其中以胃蛋白酶水解产物的活性最高 。 采 凝胶过滤色谱 、 反向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活 用超滤 、 性最 高 的 组 分 进 行 分 离 纯 化, 获得氨基酸序列为 AAAP 的肽段, DPPH 发现其 自由基清除能力比分离 纯化前的组分提高了约 7 倍, 同时其脂质过氧化抑制 能力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相近, 能清除羟自由基( ·OH )
[7 ]
此外, 白果
[11 ]
1.2
动物类中药
动物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来源于动物
。这
类中药的多肽也具有抗氧化活性, 已逐渐受到关注。 1.2.1 土 鳖 虫 土 鳖 虫 ( 蜇 虫 ) 为 鳖 蠊 科 动 物 地 鳖 ( 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 ) 或 冀 地 鳖[Steleophaga plancyi ( Boleny) ] 的雌虫干燥体, 性寒, 味咸, 有小毒, 归肝 经, 具 有 破 血 逐 瘀、 续 筋 接 骨 等 功 效。 谷 崇 高 [15 ] D等 采用连续腹腔注射 半乳糖方法建立小鼠衰老 在灌服从地鳖中提取的多肽后, 发现小鼠体质量 模型, 增重缓慢 、 组织脏器系数降低 、 运动时间缩短 、 抗应激 能力降低等现象得到缓解 。 进一步研究表明, 该多肽 CAT 和谷 组分可以提高小鼠血液和不同组织中 SOD、 Px ) 活力以及还原型谷胱甘 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15 ] MDA 含量 。 这些结果说明地鳖多肽 肽含量并降低 可以提高衰老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并延缓小鼠的衰老 进程 。 1.2.2 鹿茸 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 ( Cervus nippon Temminck ) 或马鹿 ( Cervus elaphus Linnaeus ) 雄鹿密 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