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畲族自治县规划设计方案参考

合集下载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景宁畲族自治县政府•【公布日期】2012.02.01•【字号】景政发[2012]5号•【施行日期】2012.0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通知(景政发〔2012〕5号)各乡镇人民政府、管理区,县政府直属各单位:现将《景宁畲族自治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一二年二月一日景宁畲族自治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是我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阶段,科学制定“十二五”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对我县如期实现“三大目标”,加快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努力使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十一五”发展的历史成就“十一五”以来,我县在省委、省政府的特殊帮扶下,开创了争取外部支持程度最高、经济综合实力上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干事创业氛围最浓厚的发展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

(一)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十一五”时期,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8.98亿元,名义年均增长7.5%,其中2010年实现6.91亿元。

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基本保持稳定。

产业发展思路更加清晰,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主导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惠明茶、食用菌、毛竹、高山蔬菜、草本中药材、油茶等六大高效产业加快发展,产业效益明显提升。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建设全面启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现代农业主体加快成长,累计新增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80家。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低丘缓坡综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低丘缓坡综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景政办发[2008]3号【发布部门】景宁畲族自治县政府【发布日期】2008.02.01【实施日期】2008.02.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景政办发〔2008〕3号)各乡镇人民政府、管理区,县政府直属各单位:《景宁畲族自治县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〇八年二月一日景宁畲族自治县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06〕20号)文件精神,根据《土地法》、《森林法》和《关于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的通知〉的意见》(浙林资〔2006〕74号)的有关规定,科学合理编制好我县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根据我县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规划意义推进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工作是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低丘缓坡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低丘缓坡综合利用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途径,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需求的有效手段,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编制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对于挖掘土地开发利用潜力,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确保林地,特别是生态用地的占补平衡,实施土地资源的分类管制,确保国土生态安全,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工作任务在查清低丘缓坡资源,并对低丘缓坡资源分布及其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县建设规划、。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创建省级生态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创建省级生态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创建省级生态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创建省级生态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管理区,县政府直属各单位:《景宁畲族自治县创建省级生态县工作实施方案(2009-2011年)》已经县政府2009年度第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七日景宁畲族自治县创建省级生态县工作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为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保2011年建成省级生态县,2015年基本建成国家级生态县,现就进一步深化我县生态县创建工作制订如下实施方案:一、生态县创建工作的总体目标(一)总体目标。

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思路,以及省市“811”新三年环境保护行动的要求,到2011年,我县80%以上的乡镇达到省级生态乡镇的要求,完成省级生态县的创建任务。

力争到2015年,基本完成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

(二)到2011年的具体目标。

1、主要农、水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养殖)面积的比重40%以上(责任部门: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环保局)。

2、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率90%以上(责任部门:县国土资源局)。

3、“三沿五区”坟墓治理率和生态葬法行政村覆盖率均为90%以上(责任部门:县民政局)。

4、水、气、声环境达到功能区标准(责任部门:县环保局、县水利局)。

5、化学需氧量(COD)排放强度小于4.5千克/万元,且不超过省总量控制指标(责任部门:县环保局、县统计局)。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景政发[2011]30号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景政发[2011]30号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正文:----------------------------------------------------------------------------------------------------------------------------------------------------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景政发〔2011〕30号)各乡镇人民政府、管理区,县政府直属各单位:现将《景宁畲族自治县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O一一年十一月十八日景宁畲族自治县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景宁畲族自治县经济商务局二〇一一年十一月)目录导言第一章工业发展现状及机遇一、工业发展现状二、存在问题三、面临的形势第二章工业发展指导思想、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发展原则三、发展目标四、发展战略第三章工业空间布局第四章重点产业发展思路和目标县内重点产业发展思路和目标一、绿色食品加工业二、竹木制品加工业三、生物、畲医药产业四、水电业五、金属制品加工业六、战略性新兴产业丽景民族工业园重点产业发展思路和目标一、新材料产业二、食品饮料产业三、新能源产业四、装备制造业第五章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扶持政策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优化整合产业链条三、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四、引进培育产业龙头,做精做专中小企业五、加强发展要素保障,支持主导产业发展六、构建公共服务平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七、合理开发生态环境,强化节能减排保障八、实施人才引培工程,打造高端人才队伍导言一、规划编制背景“十一五”以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省委“两创”总战略,深入实施县委“一三四八”发展战略,按照“三大目标”的要求,提出了“内优外拓、内外并重、错位发展、做大总量”的工业发展思路,在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丽水设立了4平方公里的“丽景民族工业园”,为我县工业发展打开了空间。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原生态文化保护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原生态文化保护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原生态文化保护区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景宁畲族自治县政府•【公布日期】2008.04.02•【字号】景政发[2008]7号•【施行日期】2008.04.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原生态文化保护区实施方案》的通知(景政发〔2008〕7号)各乡镇人民政府、管理区,县政府直属各单位:《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原生态文化保护区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八年四月二日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原生态文化保护区实施方案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切实抓好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认真落实省文化厅、省财政厅对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试点的要求,结合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原生态文化保护区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重大意义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原生态文化保护区,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综合载体,不仅是我县民族文化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重中之重。

建设好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基地,是推动我县非物质文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的需要;是传播、继承、创新、发展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措施;是增进民族团结,建设小康畲乡、平安畲乡、文化畲乡、生态畲乡、活力畲乡和展示魅力畲乡的客观要求。

二、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精神,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文化遗产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畲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提升和传承工作,共同建设“文化畲乡”,同时,合理利用民族文化、民族风情、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产业以带动我县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景宁畲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景宁畲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景宁畲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第一章概况1.自然地理1.1地理位置景宁地处浙江省南端,介于北纬27°39′—28°11′,东经119°14′—119°58′之间,东邻青田县、文成县,南接泰顺县和福建省寿宁县,西连庆元县、龙泉市,北毗云和县,东北靠丽水市。

东西长73.3公里,南北宽58.8公里,总面积1949.98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鹤溪镇直线距离杭州市259公里。

1.2地形地貌景宁地处洞宫山脉中段,两条基本平行的支脉,自县境西南向东北递倾,两壁迂回错折,山岳重叠,沟壑深邃。

北壁走势迤俪舒缓,峰峦如列,峡谷短浅,四面山岭锁扼:东上山岭,南青草隘,西黄茅岭,北泗州岭,形成区域地理的封闭特点。

该地貌属浙南中山区,位于浙西南新构造运动上升区,以深切割山地为主,海拔一般在500—800米以上。

小溪发源于洞宫山脉的瓯江支流,自西向东贯穿,将县境分为南北两半部,形成两岸宽约124.6公里狭长的溪谷低陷地带,构成“两山夹一水,众壑闹飞流”的地貌格局。

主要有山地、谷地和台地三种类型。

全县海拔千米以上山峰779座,最高峰为大漈乡上山头(又名最上山),海拔1689.1米,其山体由燕山运动时期花岗岩侵入体构成。

县城近郊敕木山旧称“邑之镇山”,海拔1519.1米,南北两坡既是小溪支流鹤溪、飞云江支流北溪的发源地,又多为畲民聚居的村落。

海拔最低处为东北部的鹤口塘堡、顺利村,仅80米,高差达1600多米。

鸟瞰地面,千皱万褶,峰峦簇拥。

1.3气候水文景宁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海拔200米以下河谷地带年均气温17.5℃,年均最高气温27.7℃(七月),年均最低气温6.6℃(一月);平均气温年较差在20.5—22.1℃之间,年均降水量在1464—1968毫米之间,并自低海拔向高海拔地带逐步增多,平均每上升100米,年降水量增加26.5毫米。

年降水量的地区和季节分布为:东南部山区多,小溪沿岸河谷地带少;3—6月份与9—10月份降水量多,约占其总量的80%左右,其它月份降水少。

景宁畲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景宁畲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景宁畲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景宁畲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20年)说明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规划编制的必要性和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规划编制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规划编制的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土地利用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土地利用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土地利用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规划编制的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县域经济社会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及“四查清、四对照”工作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规划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对新一轮规划编制的主要启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规划基期年后的执行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规划基数转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2012年度“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2012年度“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2012年度“四边三化”、中心村和“美丽乡村·魅力畲寨”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村镇集镇建设【发文字号】景政办发[2012]99号【发布部门】景宁畲族自治县政府【发布日期】2012.08.29【实施日期】2012.08.2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2012年度“四边三化”、中心村和“美丽乡村·魅力畲寨”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景政办发〔2012〕99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直属各单位:根据省扶贫办《关于实施欠发达县特别扶持项目的通知》(浙扶贫办〔2011〕1号文件)及2012年度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项目计划安排,现将《景宁畲族自治县2012年度“四边三化”、中心村和“美丽乡村·魅力畲寨”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O一二年八月二十九日景宁畲族自治县2012年度“四边三化”、中心村和“美丽乡村·魅力畲寨”建设实施方案为扎实推进“公路边、河边、山边、水库边、村边和城边的绿化、净化、美化”工程(以下简称“四边三化”)、“美丽乡村·魅力畲寨”和中心村建设,根据《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浙委办〔2010〕141号)、《丽水市推进“三沿”整治创建美丽乡村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丽委办〔2010〕74号)和《景宁畲族自治县关于深入推进重点村整治扎实开展美丽乡村·魅力畲寨建设的实施意见》(景委办〔2011〕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订2012年度“四边三化”、中心村和“美丽乡村·魅力畲寨”建设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县委“三县并举”发展战略,按照“五个发展”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四边三化”建设,以为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为目标,以“弘扬畲族传统文化打造魅力文化名县”为主线,以“四边三化”和中心村、民族村、生态村、特色文化古村落为重点,按照“提升一批、改善一批、打造一批”的思路,确定“美丽乡村·魅力畲寨”建设重点村,努力建设一批“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产业特色明显、乡土文化浓郁、集聚功能突显”的中心村和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魅力畲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宁畲族自治县xx制造生产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参考模板景宁畲族自治县xx制造生产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说明景宁畲族自治县,浙江省丽水市辖县,位于浙江西南部、洞宫山脉中段,属浙南中山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渐倾,地貌以深切割山地为主,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县域面积1950平方公里,下辖2个街道,4个镇,15个乡。

景宁设县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后几经撤并,于198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畲族自治县。

虽历经迁徙艰辛,但畲族歌舞、服饰、语言、习俗、医药等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良好,畲族民歌、畲族三月三、畲族婚俗被列入国家非遗,“中国畲乡三月三”被评为“最具特色民族节庆”。

2018年12月,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

2019年1月,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2019年9月,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2018年,景宁畲族自治县实现生产总值59.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7.52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35.58亿元,增长9.4%。

该xx项目计划总投资16878.1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214.2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2.37%;流动资金4663.9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63%。

达产年营业收入35543.00万元,总成本费用27722.72万元,税金及附加321.94万元,利润总额7820.28万元,利税总额9220.88万元,税后净利润5865.2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355.6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6.33%,投资利税率54.63%,投资回报率34.75%,全部投资回收期4.38年,提供就业职位678个。

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相关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发展趋势,同时,根据项目承办单位已经具体的资源条件、建设条件并结合企业发展战略,阐述投资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报告主要内容:项目概述、项目建设背景、产业分析预测、产品及建设方案、选址评价、土建工程设计、工艺分析、环境保护和绿色生产、职业安全、项目风险性分析、项目节能评价、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收益分析、综合评价等。

近年来,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用水需要也在同步增长。

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用水总量为6,043.4亿立方米,较上年略有增长。

其中农业用水总量3,766.4亿立方米,工业用水总量1,277.0亿立方米,生活用水总量838.1亿立方米,生态用水总量161.9亿立方米。

第一章项目概述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景宁畲族自治县xx制造生产项目在2017薄壁不锈钢管道市场应用和普及过程中可以发现,供水二次改造乃至家装领域已经越来越青睐于薄壁不锈钢供水管,而且这种需求和趋势都随时间正被无限的放大!当然,这仅仅是薄壁不锈钢管道市场,如果扩大到整个供水管道市场,那么存量利润潜力不言而喻。

细心的你会发现有一个奇特的景象:在各地,上到水务企业,下到装潢公司,再到普通安装工人,都对薄壁不锈钢管道情有独钟,其中并不是因为夸赞口传而青睐,大多是因为被政策、理念以及薄壁不锈钢管道实打实的优势所吸引!(二)项目选址xx景宁畲族自治县,浙江省丽水市辖县,位于浙江西南部、洞宫山脉中段,属浙南中山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渐倾,地貌以深切割山地为主,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县域面积1950平方公里,下辖2个街道,4个镇,15个乡。

景宁设县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后几经撤并,于198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畲族自治县。

虽历经迁徙艰辛,但畲族歌舞、服饰、语言、习俗、医药等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良好,畲族民歌、畲族三月三、畲族婚俗被列入国家非遗,“中国畲乡三月三”被评为“最具特色民族节庆”。

2018年12月,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

2019年1月,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2019年9月,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2018年,景宁畲族自治县实现生产总值59.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7.52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35.58亿元,增长9.4%。

(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48124.05平方米(折合约72.15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2.78%,建筑容积率1.43,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06%,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9.29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48124.05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5399.8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8817.39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51963.51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3481.09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58台(套),设备购置费4223.83万元。

(七)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927328.30千瓦时,折合113.97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28136.89立方米,折合2.40吨标准煤。

3、“景宁畲族自治县xx制造生产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927328.30千瓦时,年总用水量28136.89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16.37吨标准煤/年。

达产年综合节能量38.79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5.97%,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项目符合xx发展规划,符合xx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16878.1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214.2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2.37%;流动资金4663.9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63%。

(十)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35543.00万元,总成本费用27722.72万元,税金及附加321.94万元,利润总额7820.28万元,利税总额9220.88万元,税后净利润5865.2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355.6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6.33%,投资利税率54.63%,投资回报率34.75%,全部投资回收期4.38年,提供就业职位678个。

(十二)进度规划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项目建设单位要制定严密的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并以此为依据,详细编制周、月施工作业计划,以施工任务书的形式下达给参与工程施工的施工队伍。

选派组织能力强、技术素质高、施工经验丰富、最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投入本项目施工。

项目承办单位一定要做好后勤供应和服务保障工作,确保不误前方施工。

二、报告说明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三、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及xxxx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xx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科技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景宁畲族自治县xx制造生产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678个,达产年纳税总额3355.67万元,可以促进xx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6.33%,投资利税率54.63%,全部投资回报率34.75%,全部投资回收期4.38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38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从促进产业发展看,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力度很大,成效很好。

据统计,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

从吸纳就业看,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就业的主要承载主体。

全国工商联统计,城镇就业中,民营经济的占比超过了80%,而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了90%。

从经济的贡献看,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了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了60%,撑起了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同时,民营经济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完善企业自主决策、融资渠道畅通,职能转变到位、政府行为规范,宏观调控有效、法治保障健全的新型投融资体制。

改善企业投资管理,充分激发社会投资动力和活力,完善政府投资体制,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创新融资机制,畅通投资项目融资渠道。

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品牌管理体系,增强以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

以民企民资为重点,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打造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和知名品牌示范区。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

四、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从水厂送水泵至用水户总表之间管道的长度为供水管道长度,近年来城市供水管道长度逐年增加,2018年全国城市供水管道长度为86.50万公里,同比增长8.49%,其中,公共供水管道的长度为82.6万公里,占全国城市供水管道长度的95.5%。

供水量是指供水企业(单位)的水厂供出的全部水量,近年来我国城市供水总量总体呈现上升态势,2018年城市供水总量为614.6亿m³,较2017年593.8亿m³增长3.51%。

在全国城市供水总量中公共供水的供水量居主导地位,2018年为559.41亿m³,占全国城市供水总量的91.02%。

按区域来看,2018年华东、中南地区城市供水量分别为213.9亿立方米和189.8亿立方米,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占全国城市供水总量的34.8%和30.9%。

用水人口包括农业用水人口、非农业用水人口,是指城镇供水设施供给居民家庭用水的服务人口,2018年全国城市用水人口5.03亿人,同比增长4.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