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过程工作记录

合集下载

毕设指导过程记录

毕设指导过程记录

毕设指导过程记录在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有幸得到了一位优秀的指导老师的指导和支持。

以下是我在毕设指导过程中的记录,感悟和收获。

第一次会议:在与指导老师的第一次会议中,我向老师介绍了我选择的毕业设计题目和初步的想法。

老师非常开放和耐心地听取了我的介绍,并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首先,老师提醒我要确保我的毕设主题是可行的,并且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同时,老师建议我对我的毕设进行一定的论文调研,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现有技术的限制,以便更好地定位和设计我的毕设。

在会议结束时,我对我的毕设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有了一些进一步的计划。

按照老师的建议,我开始进行论文调研和文献阅读。

我在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查找了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专业书籍,并进行了系统的阅读和总结。

通过文献阅读,我了解到了当前关于我毕设主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也对一些重要的理论知识进行了深入的学习。

同时,通过文献阅读,我还了解到了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向,这对于我后续的毕设设计和创新提供了很大的启示。

中期汇报: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论文调研和文献阅读后,我准备了中期汇报的材料,并向指导老师进行了汇报。

在汇报中,我介绍了我对我的毕设主题的更深入理解,以及我对于毕设的初步设计和实现方案。

老师对我的材料进行了仔细评审,并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和批评。

老师指出了我的毕设设计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给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此外,老师还鼓励我对我设计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实验验证。

通过中期汇报,我对我的毕设设计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完善,也对我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实验和数据分析:在经过中期汇报后,我开始进行了实验的设计和数据的采集。

我根据我的毕设设计,制定了一系列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实验的操作和数据的采集。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但通过不断努力和与老师的交流,我一步一步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成功地采集到了稳定和准确的数据。

毕业设计过程工作记录

毕业设计过程工作记录

毕业设计过程工作记录篇一:毕业设计工作过程记录20XX年3月14日毕业设计开始的第一周,以班级为单位发放毕业设计要求的图纸,用了一周的时间熟悉图纸,对工程的概况进行大体的了解,知道什么结构,了解建筑周围环境,仔细阅读了设计总说明,把需要的规范、图集收集完整以便在算量的过程中可以找到依据。

看到厚重的图纸,感到任务重,时间短,但是相信在指导老师耐心有序地指导下,我们的毕业设计肯定能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20XX年3月19日做完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后,开始着手进行算量,从建筑面积开始:地下室、首层、二层、屋面,都是计算结构外围尺寸。

虽然没有建筑面积清单项,在此计算建筑面积方便后面计算工程量可以直接输入。

接着计算平整场地面积,等于建筑物首层面积,特别注意这里的建筑物首层面积与首层建筑面积的区别。

然后进入挖土方工程量的的计算,先大开挖,然后再挖承台、基础梁、承台梁,特别注意挖土方的清单量与定额量的区别:清单量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桩间挖土方不扣除桩所占的体积;定额量则要考虑放坡增加的土方量。

20XX年3月21日达到指导老师要求计算到基础底板混凝土量。

混凝土工程量以体积计算,先计算桩承台基础混凝土工程量,计算高度从承台底部算到顶部(—5.7m),对于不规则形状的承台采用数学方法取值计算;再计算基础梁、承台梁的混凝土量,也计算到梁顶—5.7m;接着计算基础底板(抗水板),计算时扣除桩承台基础、基础梁、承台梁混凝土与抗水板重合部分混凝土量;最后计算所有混凝土基础的垫层。

20XX年3月26日仍然在计算混凝土量,后浇带钢筋和基础底板一起绑扎,只是混凝土留着最后浇筑,在这里计算它的工程量,后浇带的混凝土标号与基础底板的标号一样都是C30;接着计算挡土墙混凝土量,计算高度到地下室顶板面;然后开始计算框架柱地下室部分的工程量,计算高度算到地下室顶板板底;计算地下室梁,主梁在计算长度时只扣除与框架柱重合部分长度,其他重合部分一律不扣除,拉通算,次梁在计算长度时需扣除与主梁重叠部分的长度,梁高计算到地下室顶板板面。

毕业设计进程记录表范文

毕业设计进程记录表范文
任务完成情况
已充分领会设计任务书
英文资料翻译一稿完成
存在主要问题及拟改进措施
存在主要问题:所翻译的中文语句不够通顺
拟改进措施:修改不通顺中文语句
指导教师指导答疑情况
指导日期
时间
指导答疑内容
布置设计任务
确定设计课题的设计思路,明确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
文献查阅方法与内容(中文)
文献查阅方法与内容(英文)
开题报告
设计方法与设计方案
出勤情况
病假天数:无,事假天数:无,实际出勤天数:10天。
指导教师审阅意见
(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意见)
能独立查阅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设计课题的调查和实际考察任务有收集、综合和正确利用各种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完成了设计课题研究有关方面已取得的成就与尚存在的问题简要综述
英文文献翻译
出勤情况
病假天数:无,事假天数:无,实际出勤天数:10天。
指导教师审阅意见
(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意见)
已充分领会设计任务书
按要求完成了英文资料翻译,翻译较准确,译文数量符合要求。
所翻译的中文语句需要进一步通顺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程记录(表3-2)
时间段
自200年月日至200年月日
出勤情况
病假天数:无,事假天数:无,实际出勤天数:10天。
指导教师审阅意见
(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意见)
语言较准确、流畅,符合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存在主要问题:论文初稿要点不明确。
拟改进措施:修改论文初稿。
指导教师指导答疑情况
指导日期
时间
指导答疑内容
论文撰写指导
设计图纸指导

毕业设计工作记录本

毕业设计工作记录本

毕业设计工作记录本毕业设计工作记录本一、前言在我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活中,毕业设计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任务,我决定使用一本工作记录本来记录整个过程。

这本记录本将成为我毕业设计的伴侣,见证我的成长和努力。

二、设计选题在选择毕业设计的题目时,我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和调研。

我希望选择一个与我专业相关且有挑战性的课题,同时也要符合我的兴趣和能力。

最终,我决定以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为题目。

三、调研与文献综述在开始实际工作之前,我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文献阅读。

我查阅了相关的学术论文、书籍和研究报告,了解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应用情况。

我还与一些专家进行了交流,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通过这些调研,我对我的毕业设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四、实验设计与数据收集在实验设计方面,我首先确定了实验的目标和方法。

然后,我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实验流程,并编写了相应的代码。

为了收集数据,我与一家医院合作,获得了一些真实的医疗数据。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但通过与医院的合作,我最终成功地获得了足够的数据。

五、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在数据收集完成后,我开始对数据进行分析。

我使用了一些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如统计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并与专家进行了讨论。

这些结论将为我的毕业设计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依据。

六、实验结果与总结在实验结果方面,我获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果。

我的模型在医疗数据的预测和诊断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

这些结果证明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巨大潜力。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心得与展望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工作,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相信这些能力将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未来,我希望能继续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并为提高医疗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程记录wu【范本模板】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程记录wu【范本模板】

注:1、每完成一项阶段性工作后填写一次。

2、1—2栏由学生本人填写;第3栏由指导教师填写.
3、使用钢笔或碳素笔填写,字迹要清楚。

4、填写要及时,要实事求是;
注:1、每完成一项阶段性工作后填写一次.2、1—2栏由学生本人填写;第3栏由指导教师填写。

3、使用钢笔或碳素笔填写,字迹要清楚。

4、填写要及时,要实事求是;
注:1、每完成一项阶段性工作后填写一次。

2、1—2栏由学生本人填写;第3栏由指导教师填写。

3、使用钢笔或碳素笔填写,字迹要清楚.
4、填写要及时,要实事求是;
注:1、每完成一项阶段性工作后填写一次。

2、1-2栏由学生本人填写;第3栏由指导教师填写。

4、使用钢笔或碳素笔填写,字迹要清楚。

4、填写要及时,要实事求是;
注:1、每完成一项阶段性工作后填写一次.2、1-2栏由学生本人填写;第3栏由指导教师填写。

3、使用钢笔或碳素笔填写,字迹要清楚。

4、填写要及时,要实事求是;。

毕设进程记录表,毕业设计进程

毕设进程记录表,毕业设计进程

毕业设计工作进程记录表时间 自 2012年 2月 20日 至 2012 年 3 月9 日第 1-3 周本阶段的工作任务 1.利用检索工具,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 2.对所检索资料进行阅读和初步理解,明确对该课题已有相关研究趋势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3.明确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完成方案设计与论证;4.按照规定格式完成开题报告。

任务完成情况本阶段利用学校数据库和图书馆的相关书籍收集了部分文献资料,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阅读初步理解了这个论文题目的相关内涵以及抢答器的=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设计思路,并进行了开题报告的准备工作。

学生自评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文献资料过多,内容庞杂,没有制定系统的阅读计划,对文献资料的阅读还不够深入细致,影响了开题报告的准备。

改进措施:对文献资料进行有选择的整理,挑出一些与本课题联系较为紧密的文献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对可能用到的内容进行记录整理。

学生签字:2011 年 3 月19 日出勤情况病假天数: ,事假天数: ,实际出勤天数:指导教师指导答疑情况 及审阅意见 (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意见)1.毕业开题报告总体适当,能够按照规定时间完成;但思路不太完善和清楚,研究现状和已有研究思路仍需要完善2.进一步阅读参考文献,对基本思路进行完善和细化,可以借鉴相关文献的研究思路和方法3.后续工作:(1)不断收集与阅读参考文献,作好分析和整理工作,要对文献资料的理论、方法和研究过程认真理解和比较分析,完善开题报告 (2)完成毕业论文初稿工作,按时提交 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 注:1.本表每阶段填写一次;2.第3、4栏由学生本人填写,第1~2、5~6栏由指导老师填写。

时间自 2012年 3月 12日 至2012 年 4 月20 日第4-9 周本阶段的工作任务1.修改与完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进一步明确思路; 2.进一步查阅文献资料,完成单元电路或功能模块设计; 3.进行单元电路仿真、安装、调试。

毕业设计工作每周记录

毕业设计工作每周记录
本周所遇到的问题:1、对收集的资料分析,分类不够全面。
2、对课题理解分析不到位。
本周总结:通过资料的收集分析,我明白的读书在于掌握方法,而不是盲目的努力,正确的学习方法,将会提高学习效率。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解决了存在心中的疑问。
导师意见:
日期:2011.12.25
毕业设计每周工作记录
液压参数的初步计算与原理图的拟定
导师意见:
日期:2011.12.17
毕业设计每周工作记录
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理解,自学与本设计有关的知识,从而开始着手设计,初步设定液压参数。
日期:2011.12.19到2011.12.25
本周主要内容:1、对收集的资料加以分析,解读。
2、向老师请教Βιβλιοθήκη 本周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3、对课题深入分析,准备液压参数部分的计算。
导师意见:
日期:2012.1.10
毕业设计每周工作记录
PPT的制作以及论文的修改
日期:2012.2.12到2012. 2.18
本周主要内容:ppt的制作论文修改
PPT的主要内容有对机械手液压与plc仿真的简介,本次设计的流程图等。
论文的修改主要包括:论文格式的修改,论文字体、内容以及目录的修改。
本周遇到的主要问题:1、ppt的内容,以及整个结构框架的构思不明确。
xxx
xxx
毕业设计工作记录
毕业设计课题:
xxx
课题小组成员:
xxx
姓名:
xxx
课题负责内容:
xxx
专业班级:
xxx
指导老师:
xxx
毕业设计进度每周计划表
完成进度
完成日期
1
毕业设计课题分析,拟定设计方案,制定初步设计的路线和设计内容

毕设周进展情况记录8篇

毕设周进展情况记录8篇

毕设周进展情况记录引言本文旨在详细记录毕设的每周进展情况,包括任务安排、实施过程、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

通过记录和分析,希望能够更好地管理和推进毕设的进度,并最终顺利完成。

第一周进展任务安排1.确定毕设题目和研究内容;2.收集相关文献和资料;3.撰写毕设的开题报告。

实施过程1.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广泛的调研,寻找合适的研究方向;2.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3.总结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案;4.开始撰写开题报告,包括选题背景、相关研究现状、研究目标和方法等。

问题与解决方案问题:对相关领域的了解不够全面,不清楚具体的研究方向。

解决方案: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资料,深入了解各种研究观点和方法,确定合适的研究方向。

第二周进展任务安排1.完善开题报告;2.开始进行实验设计;3.提交中期检查表。

实施过程1.根据导师的指导意见,对开题报告进行修改和完善;2.开始进行实验设计,包括确定实验目标、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材料等;3.根据中期检查表的要求,填写相应的内容并提交。

问题与解决方案问题:实验设计缺乏创新和可行性。

解决方案:与导师和同学讨论,听取他们的建议,并结合自身的研究思路进行改进,提出更具创新性和可行性的实验设计方案。

第三周进展任务安排1.实施实验;2.收集和整理实验数据;3.完善中期报告。

实施过程1.根据实验设计方案,开始进行实验;2.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实验过程中的各种变量和结果;3.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4.根据中期报告的要求,完善并提交。

问题与解决方案问题:实验过程中碰到了一些技术问题,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解决方案:与实验室老师和同学交流,共同解决技术问题,并在实验过程中注意细节,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第四周进展任务安排1.分析实验结果;2.进行初步结论的总结和归纳;3.开始撰写论文正文部分。

实施过程1.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寻找其中的规律和关联;2.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初步结论的总结和归纳,提出研究的启示和展望;3.开始撰写论文正文部分,包括引言、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和讨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过程工作记录篇一:毕业设计工作过程记录20XX 年3 月14 日毕业设计开始的第一周,以班级为单位发放毕业设计要求的图纸,用了一周的时间熟悉图纸,对工程的概况进行大体的了解,知道什么结构,了解建筑周围环境,仔细阅读了设计总说明,把需要的规范、图集收集完整以便在算量的过程中可以找到依据。

看到厚重的图纸,感到任务重,时间短,但是相信在指导老师耐心有序地指导下,我们的毕业设计肯定能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20XX 年3 月19 日做完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后,开始着手进行算量,从建筑面积开始:地下室、首层、二层、屋面,都是计算结构外围尺寸。

虽然没有建筑面积清单项,在此计算建筑面积方便后面计算工程量可以直接输入。

接着计算平整场地面积,等于建筑物首层面积,特别注意这里的建筑物首层面积与首层建筑面积的区别。

然后进入挖土方工程量的的计算,先大开挖,然后再挖承台、基础梁、承台梁,特别注意挖土方的清单量与定额量的区别:清单量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桩间挖土方不扣除桩所占的体积;定额量则要考虑放坡增加的土方量。

20XX 年3 月21 日达到指导老师要求计算到基础底板混凝土量。

混凝土工程量以体积计算,先计算桩承台基础混凝土工程量,计算高度从承台底部算到顶部(—5.7m),对于不规则形状的承台采用数学方法取值计算;再计算基础梁、承台梁的混凝土量,也计算到梁顶—5.7m ;接着计算基础底板(抗水板),计算时扣除桩承台基础、基础梁、承台梁混凝土与抗水板重合部分混凝土量;最后计算所有混凝土基础的垫层。

20XX 年3 月26 日仍然在计算混凝土量,后浇带钢筋和基础底板一起绑扎,只是混凝土留着最后浇筑,在这里计算它的工程量,后浇带的混凝土标号与基础底板的标号一样都是C30;接着计算挡土墙混凝土量,计算高度到地下室顶板面;然后开始计算框架柱地下室部分的工程量,计算高度算到地下室顶板板底;计算地下室梁,主梁在计算长度时只扣除与框架柱重合部分长度,其他重合部分一律不扣除,拉通算,次梁在计算长度时需扣除与主梁重叠部分的长度,梁高计算到地下室顶板板面。

20XX 年3 月28 日计算完地下室梁后,接着计算地下室剪力墙,计算高度同样是到地下室顶板底部;地下室最后计算顶板,计算顶板时,扣除所有梁和挡土墙所占的混凝土体积,由于在计算框架柱和剪力墙时计算高度是在顶板底,所以计算顶板时无需扣除。

这样地下室部分除了楼梯,混凝土工程量基本算完。

进入建筑首层的混凝土量计算,剪力墙和柱计算高度到二层板底。

20XX 年4 月2 日计算二层梁,主梁在计算长度时只扣除与框架柱重合部分长度,其他重合部分一律不扣除,拉通算,次梁在计算长度时需扣除与主梁重叠部分的长度,梁高计算到二层板板面;再计算二层板,扣除板与梁重合部分的混凝土量;最后计算二层剪力墙,计算高度到三层板底,二层混凝土量基本计算完毕。

接着计算三层梁,主梁在计算长度时只扣除与框架柱重合部分长度,其他重合部分一律不扣除,拉通算,次梁在计算长度时需扣除与主梁重叠部分的长度,梁高计算到三层板板面。

20XX 年4 月4 日三层板计算扣除板与梁重合部分的混凝土量,剪力墙混凝土工程量参照二层剪力墙工程量。

三层到十六层结构一样,所以四层到十六层参照三层。

最后算到屋面层,同样先算梁,对比了屋面梁与三层梁只差一根梁(L4),三层梁工程量扣除L4 的工程量即可得到;屋面板计算,扣除与屋面梁重合部分体积,屋面层剪力墙需要计算了,计算高度到小屋面板板底部;最后计算小屋面的梁和板。

汇总所有的柱、梁、板、墙的混凝土量。

再计算各层的雨篷工程量,屋面天沟的混凝土量,一层散水坡道的面积,楼梯的混凝土量。

20XX 年4 月9 日砌筑工程,一层外墙分两种砖计算,页岩空心砖和页岩实心砖,外墙以中心线计算长度;一层内墙不但分页岩空心砖和页岩实心砖计算,同时还分建筑部位尺寸高度,比如卫生间;二层就按户型分页岩空心砖和页岩实心砖计算,女儿墙采用页岩多孔砖计算,三层到十六层的砌筑工程与二层的一样,无需单独计算;屋顶女儿墙同样采用页岩多孔砖,瓦屋面计算面积。

最后将所有砌体按砖的种类汇总。

20XX 年4 月11 日防水工程,基础防水有:抗水板底、承台底面及周围、承台梁和基础梁底面及两侧;挡土墙迎土面;地下室顶板板面绿化部分防水,集水坑和电梯井地面及四周防水,所有楼层的厨房及卫生间防水,保温上人与非上人屋面防水,无保温非上人屋面防水,青瓦屋面防水,凸窗防水,所有防水都按照做法和防水材料分别按面积计算,基础防水材料需要细石混凝土做保护层,以体积计算。

20XX 年4 月16 日保温工程,屋面保温按材料厚度分别计算清单量和定额量,清单量以面积计算,定额量则需用清单量乘以保温材料厚度以体积计算;保温隔热墙按材料以面积计算,清单量与定额量一致,单位一致。

模版工程,砖胎膜,在基础承台、承台梁、基础梁、集水坑使用,采用120mm厚的标准砖砌筑;木模板,-5.7m 以上标高所有混凝土工程都使用木模版,工程量以构件结构展开面积计算,板、梁、柱、墙直接采用一般抹灰的面积。

20XX 年4 月18 日本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工程量清单包含了楼地面工程、墙柱面工程、天棚工程、门窗工程、油漆涂料工程。

楼地面工程工程量计算: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扣除凸出地面的构筑物,设备基础等,不扣除间壁墙和门垛等。

本工程的楼地面主要有一般的水泥砂浆地面和防滑地面砖地面(阳台和卫生间)。

扶手栏杆工程:扶手、栏杆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扶手中心线长度m计算。

墙柱面一般抹灰: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

内墙按净高计算,外墙按全高计算。

块料材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

天棚抹灰: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天棚吊顶: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门窗工程:门窗一般以面积或是樘计算。

涂料工程: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

20XX 年4 月23 日安装工程,计算给水系统,先看系统图,在系统图中计算出给水立管的工程量,按水管公称直径、高低区给水分类计算;再结合系统图去看平面图的布管,计算出给水干管和支管的工程量,整个计算工程不扣除水表、阀门、水龙头等器具的长度,尺寸标注不明确的,使用直尺在图纸上按比例量取,给水系统毕业设计起算点:入口有阀门时以阀门为界,入口无阀门时以建筑物外墙1.5m 为界,即毕业设计只计算室内管网,并且由于设计图纸不详,所以只能从二层开始计算给水系统的工程量。

20XX 年4 月25 日排水系统,也应先看系统图,再结合平面图计算,毕业设计截止点:室内排水管道与室外排水管道以出户第一个排水检查井为界(计入室外),即:毕业设计仍只计算室内管网,同样由于图纸不详也只能从二层开始计算排水系统工程量。

消防系统,先计算一层到屋面层的几根立管按公称直径不同分别计算,再计算一层不同公称直径的喷淋管长度,计算工程尺寸标注不明确的,使用直尺在图纸上按比例量取,最后汇总整个给排水系统数据。

20XX 年4 月30 日强电住宅部分,地下室使用电缆桥架敷设,强电井里使用金属竖向线槽敷设,进入住户使用穿墙或穿板暗敷,整个计算过程桥架、线槽、配管在配电箱处不需预留长度,尺寸标注不明确的,使用直尺在图纸上按比例量取,清单量与定额量相同;电缆电线计算时,清单量就是桥架、线槽、配管对应的清单量乘以配线根数,定额量则是清单量加上在配电箱、电表箱等处的半个箱体最大周长预留长度,开关盒、插座盒等不需预留。

20XX 年5 月2 日强电应急照明、电梯、弱电系统的计算规则基本相似,配管不预留,清单量和定额量一样;配线清单量与定额量不同,清单量就是配管对应的清单量乘以配线根数,定额量则是清单量加上在配电箱、电表箱等处的半个箱体最大周长预留长度,盒体不需预留。

整个计算工程需要不断的将系统图与平面图对照清楚。

需要注意弱电系统中电视系统的射频同轴电缆计算,清单项是以条数计取,所以清单量计算总条数,定额量在清单量的总条数基础上,需计算出超出10m的条数。

20XX 年5 月7 日钢筋工程的构件计算,框架柱纵向钢筋计算长度从抗水板顶面到二层板底面,外加插入基础承台锚固部分长度和伸至二层板的锚固部分长度;箍筋长度计算:L=柱子周长—8个保护层厚度+1.9d*2+2* (10d,75mm)max;地下室柱箍筋加密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 ;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 ;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 ;梁节点范围内加密。

20XX 年5 月9 日板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

根数=(轴线长度- 扣减值)/ 布筋间距+1。

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 扣减值)/ 布筋间距+1 。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 负筋扣减值。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的长度/ 分布筋间距+1。

20XX 年5 月14 日基础承台受力筋计算,首先要判断钢筋在端部是否向上或向下弯折,当承台端部近桩内侧到承台端部距离小于35d+0.1D 时要弯折,弯折长度为10d,计算篇二:毕业设计实施过程记录表毕业设计实施过程记录表篇三:毕业设计工作记录工作记录:本周根据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时间安排, 任务为查阅资料, 确定论文选题, 翻译专业的英文资料。

星期一:开始着手准备论文, 查阅有关资金管理问题的相关资料,具体包括:根据所学过的会计基础核算方面相关知识,学习教科书上会计核算方面的知识,翻阅有关方面的书籍。

星期二:从中小制造企业、国有制造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中选择,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并仔细阅读。

星期三:通过前两天的收集整理,深入了解了会计核算的知识。

与导师见面并说明了自己的选题思路,经过与导师的交流,最终确定了论文题目为《吉林大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星期四:论文选题确定以后,在图书馆查找相关的文献,又在校园网的中文数据库,大量下载了有关方面的资料,其中包括大量学者的论文、杂志、和期刊,以便于对今后的论文编写提供所需的素材。

星期五:根据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通过图书馆的外文数据库,查找了大量有关外文文献,并选择其中与论文相关的文献翻译成中文。

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存在问题:有关制造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研究论文收集方面,获得的相关文献还不是非常充分,可能会对后期论文的编写,造成参考资料不足的影响。

解决措施:继续查阅与论文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仔细阅读文献、借鉴优秀文章,以便于着手设计论文提纲。

下周计划:继续收集有关制造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研究的参考文献,整理专业综合实践过程中调研的资料。

工作记录:本周根据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时间安排, 任务为整理调研资料。

星期一:收集有关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研究的参考文献,并将所下载的调研资料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分类,将企业会计核算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分别进行整理和标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