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姚舜熙工笔花鸟画构图上体现的平面构成因素
花鸟画构图十要素,你必须知道,超详细!(建议收藏)

花鸟画构图十要素,你必须知道,超详细!(建议收藏)花鸟画构图十要素花鸟画的构图,不比山水、人物。
山水有山石树木、亭台楼阁、飞瀑流泉等等,以及近、中、远景的区别,空间距离很大;人物有男女老幼和各族、各阶层的不同特点。
只有花鸟画空间距离的不大,题材内容一般。
因此,构图的问题显得特别重要,现阐述如下:(一)宾主分明宾是客体,主是主体创作时首先考虑什么是主要?什么是次要?如果这个观念没有树立,等于举棋不定,无法前进。
那么宾主应该怎么处理呢?主体要由主要形象、主要位置、主要色彩和数量。
次要的,一切都不能超越主体,这就叫宾主分明。
给观众一看,谁主谁宾,非常明确。
如果含糊了,立即产生两种感觉:(1)宾主不分。
谁是主、谁是宾,闹不清楚。
(2)喧宾夺主。
把次要的东西变成主要的物象出现,那就必然混乱,无法分辨。
我们认识矛盾,一定要从主要和次要两个方面着眼,作画和解决矛盾应该是一致的。
所以必须分清主次,才能很好地进行创作。
譬如荷花荷叶,当然花是主体,叶是客体。
作为形象,叶大占面积多,花小没有分量。
但墨叶从中,画上一两朵鲜红的荷花,只要色彩艳丽,就能超过数量和形象。
因此,也不能单凭形象和数量来决定,还要根据彼此之间所产生的变化,和画面的效果来肯定宾主。
这是同一物体所产生的不同变化(一般物体大,数量多是主体);如果把不同的物体画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例如:从菊和疏篱是两种不同的物体,画在一起应该怎样处理呢?同样,应该认清不同物体之间的谁主谁从。
现在从菊是主,疏篱是宾,那么菊花的形象、位置、色彩、数量,都要从主体的要求进行创作。
必须使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才能达到宾主分明的要求。
又如:梨花小鸟,当然是小鸟是主体,梨花是客体。
如果把小鸟安置在空旷处,色彩和数量之要显眼一点,就能影响主体,否则就喧宾夺主了。
大幅,画材较多,构图是必须选定主要画材,重要突出,辅助画材,一切都为主要画材服务。
根据宾主分明的原则,有计划地周密安排。
一定要有集中、由分散、有主次、有虚实、有条理、有组织、切不可零乱纷繁,莫之所是。
工笔重彩花鸟中的平面构成

工笔重彩花鸟中的平面构成作者:林小纯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0年第05期【摘要】工笔重彩从传统中来,有着悠久的历史,花鸟画的“折枝”构图始创于唐代边鸾,影响久远,而平面构成形成于现代,是西方的艺术理念。
现代重彩画家对新的造型语言体系创建,主要是借鉴西方平面构成艺术完成的,利用平面构成的构图法则在二维平面布局设计,形成新的图形,突出绘画的视觉冲击,和强调形式美。
点、线、面在重彩花鸟画中也被重新打磨组合,巧妙地在画面中形成新的艺术语言,画家们在重彩花鸟画中的探索是永不止步的。
【关键词】重彩;平面构成;花鸟画;构图【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一、古代重彩花鸟画的构图形式(一)何为构图所谓构图,就是把形象在画面上组织起来,加以安排、加以艺术的条理化。
南齐谢赫的《画品》中的“六法论”是一个初具雏形的绘画理论框架,提到了“经营位置”,经营原意为营造、建筑,位置指画面物象的安置摆放。
唐代张彦远首将“经营位置”连起来读,更是提到了“画之总要”把安排构图看作提纲统领,位置须经之营之,或者说构图须费思安排,实际把构图和运思、构思看作一体。
传统绘画的构图也称为“章法”“布局”等,这种理念对后世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贯穿了中国画创作的始终。
但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与自由,多元文化的传入与影响,传统构图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的审美需求,需要艺术寻求更多的方式途径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在此过程中画家们不断探索创新,平面构成也给现代画家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观察自然、观察美。
(二)古代重彩花鸟画的构图早期的花鸟画以装饰的作用出现在器皿上,如彩陶罐《鹳鱼石斧图》,更有青铜器上的各类飞禽鸟兽和祥瑞奇珍等不同的纹样,这些都是花鸟画的题材范畴。
重彩画源远流长,最早重彩画花鸟画可追溯到帛畫《人物龙凤图》中的龙凤异兽。
至唐代,花鸟画才单列成分科,这尚处于花鸟画形成的初级阶段。
此时的花鸟画刚从人物及山水画中分离出来,构图不可避免地多以全景式为主,但除此之外,区别于人物山水的构图也渐渐发展起来了。
中国传统花鸟画创作中构图

浅谈中国传统花鸟画创作中的构图摘要:本文在阐述了构图在中国传统花鸟画创作中的作用,及中国传统花鸟画构图特点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花鸟画创作中构图的要点进行了整理,以期能够与同行切磋。
关键词:花鸟画;创作;构图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188-01构图样式既具有稳定性,同时,又具有无限的内在活力,各种规则型构图与不同文化因素可以相互交融。
现代人审美眼光的变化,让画家们开始重新考虑构图表征新的所指,这促使中国画构图样式呈现出更整体、更单纯、更强烈、更集中的审美特点。
对这些特点加以分析和整理,并且找出其中的规律,对于我国花鸟画构图的创新和发展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花鸟画构图的特点经过历代画家的实践和创新,在中国传统花鸟画构图上有了巨大的变化和增益。
而散点透视法是中国传统花鸟画技法上最显著的特点,它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冲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使视野变得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营造的空间多种多样。
也就是传统绘画理论中的三远法,既“高远、平远、深远”。
主要表现在:全景式空间、分段式空间和分层式空间。
全景式空间是一种由高转低、由远转近的回旋往复式流动空间。
分段式空间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可以将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事物安排在一个画面中。
分层式空间,通过虚实、争让、对比等关系,把不同的空间联系起来。
这些构图方式上的特点,根植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和高度概括的表现手段。
二、中国传统花鸟画构图的要点首先,在动笔之前,要在胸中酝酿题材、体裁和表现方法。
画的意境、意蕴,这来自于作者的人生的体验、阅历和修养。
我们无论是经过一个月,或是一年,或是十年的学习,下笔前,对画面要有一番完整的创作构思。
可考虑使用散点透视法,在取材上不受时空限制,对虚和实、远和近、高和低以及笔墨轻重、浓淡、点线穿插都恰到好处的进行构思和处理,比如像如何表现古雅静怡?如何使竹节展现出宁折不弯的君子气节?兰花的幽香怎样通过在构图中寥寥数笔淋漓尽致的呈现出来?等等方面都需要巧妙构思,从而使作品表达出作者的意图。
工笔花鸟画的构图技巧

工笔花鸟画的构图技巧花鸟画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花鸟画以中国绘画的“生动气韵”为绘画指针,实践着在遵循自身规律的前提下,不断发展变化着。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工笔花鸟画的构图技巧,一起来看看吧!工笔花鸟画的构图技巧工笔花鸟画的构图,是指如何将所要表现的客观对象安排在画面中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绘画是平面的,如何在平面的二维空间上展示出三维空间中的景象呢?那就要巧妙的安排布置好绘画的各种视觉要素。
只有构图处理得好才能更好的表达作者的立意和情感,但是,必须先有立意而后再有章法。
要想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达到有意境,有诗意的艺术效果,就需要巧妙的运用构图中的对立统一法则,诸如宾主、呼应、浓淡、纵横、虚实、藏露、黑白、疏密、繁简、动静、欹正、开合、收放等形式美法则。
宾主:一张画首先就要定出主要的表达对象,以主体为重点,客体为辅助,主体一定要明确,客体只能作为陪衬。
如果宾主交待得不明确画面就会混乱。
呼应:画面上的物象要有呼应,没有呼应画面就会显得孤立无味。
纵横:画面物象要有纵横关系,纵横得当,画面才生动,纵横是相对而言的,一般要避开直角相交。
疏密: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以疏显密,以密衬疏。
黑白:画面黑白对比要分明,以黑托白,以白显黑,知白守黑,计白当黑。
虚实:画面不但要注意实处,虚处更要处理得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藏露:露者藏之,显者隐之,犹抱琵琶半遮面,景越藏境愈深。
构图中远用对比手法,即是加强矛盾、制造矛盾,开与放是制造矛盾,合与收是统一矛盾。
矛盾制造得越险绝,统一矛盾就越能出奇制胜。
工笔花鸟画构图学理论明确的提出了“置陈布势”的说法。
“布势”是指通过对物象位置的经营安排而求画面之势。
在画面布势中,由于点的张力使两点之间具有吸引力而产生连贯的线感,而线又具有延伸的方向感,动势的流向感。
工笔花鸟画的起、承、转、合形成了一定的气脉,画家正是通过这些形的置陈而达到了取势的要求。
起:就开即是起,开笔就是起。
承:就是对起笔的延续与承接,一般是顺势。
浅析形式美法则在花鸟画构图中的运用

浅析形式美法则在花鸟画构图中的运用
陈文波 ( 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沭阳 2 30 ) 2 6 0
摘要 :中国画是二 维空 间的平 面艺术 ,传 统 中国花 鸟画作品 中 都有着平面构成因素的成分在其 中,平面构成的对称 与均衡 、对比与 调和、节奏 与韵律 、比例与分割等形式 美法则在大,4 的作 品中有 着 )r  ̄l i 广泛的体现 ,用平 面构成的方法来思考与寻找 这科形 式美学法则在 中 国花 鸟画中的运用 ,可以更好地用这种美学法则来指导我们的花鸟画
中国画是二维空间的平面艺术传统中国花鸟画作品中都有着平面构成因素的成分在其中平面构成的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分割等形式美法则在大师们的作品中有着广泛的体现用平面构成的方法来思考与寻找这种形式美学法则在中国花鸟画中的运用可以更好地用这种美学法则来指导我们的花鸟画创作
理 论 研 究 ・美术
要性。 任 何艺 术作 品都 要做 到 和谐 ,和 谐就 是相 近 的因素 的调 和统 关键 词 :形 式 美 ; 花乌 画 ; 构 图 ;运 用 中国 画也不 例 外 。调和 是 以形色 等诸 方 面体现 出来 的。在 具 体 的运 用 中,画 面 的元 素 出现 的 种类 越少 、越 接近 ( 括形 状 、 包 形 式美 法则 是人 类在 创造 美 的形 式 、美 的过程 中对 美 的形式 大 小 、方 向、色 彩 、肌理 等 ) ,呈现 调和 性会 越大 。但 过分 的统 规 律 的经验 总结 和抽 象概 括 。主 要包 括 :对 称 与均衡 、对 比与调 会 减 弱视 觉的 冲击 力 ,出现 平滞 、后 退 的效 果 ,所 以审美 中有 和 、节奏 与韵律 、 比例与 分割 的多样 统一 。 了对 比 的产 生 。
浅谈中国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构图法则

1 主宾
构 图的关 键 . 主要是研究部分 与部分之 间的关 系 . 以及题材 的主 次关 系。一 幅画不论画幅大小 , 内容繁简 , 首先应考虑 突出主题 , 宾主 分明。 这就要求在位置 、 形象 、 色彩处理等方面 , 都要为突出主题服务 。 不能喧宾夺 主 主题往往是实 的、 大的 、 色彩浓重的 , 放在 画面的主要 位置上 ; 次要部分常常是虚 的、 小的 、 色彩较淡 的 , 放在画面 的次 要位 置上。如宋人小 品中的《 出水芙蓉》 , 在一个团扇 上只画一朵盛开的荷 花, 造型丰满生动 , 色彩雅致 , 用较深的荷叶衬托 , 花非 常突出 , 色彩娇 艳而不俗 . 十分完美
2 0 1 3 年
第1 E C H N O L O G Y I N F O R MA T I O N
0职校论坛 。
科技信息
浅谈中国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构图法则
毛联 瑞 ( 仲恺 农 业工程 学院 何香 凝 艺术设 计学 院 , 广东 广州 5 1 0 2 2 5 )
内容 。
【 关键词 】 工笔花鸟 画; 形式 ; 构图 ; 法则
构 图. 即所谓“ 经营位置” . 也叫“ 章法 ” 。 南齐谢赫将 “ 经营位置 ” 列 为“ 六法 ” 之一 清代花 鸟画家邹一桂甚至把经营位置提 到第一位 历 代 画家也都把“ 经营位置” 当做绘画的重 要课题进行研究 唐代诗人杜 甫在《 丹青 引》 中有句“ 意匠惨淡经营中“ , 也就是说构 图要经过精 心布 置。 构图虽然是一个非常活跃 的艺术创造过程 , 但并不是无法可循 。 中 国画在其长期的发展演变 中建 立了许多符合 自身 审美 要求的构 图法 则, 如布势 、 主次 、 对 比、 均衡 、 疏密 、 开合 等等 。花鸟画 , 特别是工笔花 鸟画 . 对其构 图要求就更为严格。 工笔花鸟画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它终 不 如人物 画丰 富多彩 , 也不如山水画山峦起伏 . 云烟变幻 。 虽然 花也有 多种多样 的花 . 鸟有多种多样的鸟 , 终究 只是花 与鸟 . 几百年来无 多少 变化。有得题材 , 已有无数画家画过 , 因此易落俗套 . 造成千篇一律 的 情 况 所 以要使花鸟画画面有较多的变化和生气 . 就应该很好 的学 习 和研究 它在构 图上形式法则的妥善处理 中国画也不例外 和谐是 以形色等诸方 面体现 出来 的。 在具体 的运用 中. 画面的元素出现的种类 越少、 越接近 ( 包括形状 、 大小 、 方 向、 色彩 、 肌理等 ) . 呈现和谐性会越大。但 过分 的统一会减弱视觉的冲击力 , 出 现平滞 、 后退 的效果 . 所以审美 中有了对 比的产生 。 对比是 指艺术作 品 中所描绘 的事物和对象的性质( 形状 、 面积 、 色彩 、 大小 、 位置 、 方 向、 肌 理 等) 及性格方面的对立因素十分 突出地表现 出来 。它有助于更鲜 明 地刻 画事物和形象的特点 . 给作品带来强烈 的视觉效果 。在造型艺术 中, 我们常会看到大与小 、 曲与直、 冷与暖 、 粗与细 、 刚与柔 、 简与繁 、 疏 与密 、 动与静 、 规则与不规则 、 传统 与现代等造型元素的形式对 比。在 对 比的运用 中. 量的把握或者面积 的把握至关重要 。在这里我们要掌 握好矛盾 的统一规律 . 统一而无变化 易呆板 . 变化而不统一便杂乱 , 要 统一 中有变化 . 变化 中求统一。 有时一 幅画上画了很多的花 , 所谓百花 齐放 . 一种不少的画 了一百种 . 显得杂乱无章 。 如果大幅构图中只画一 种花 . 往往也感到单调乏味。因此要 多样统一 , 不管画多复杂 的构 图, 用量 和面积来衡量就是要做到“ 大面积统一 . 小面积对 比” 。
浅谈没骨花鸟画中平面构成的运用

浅谈没骨花鸟画中平面构成的运用作者:宋丽荣何秀芝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4年第12期摘要:没骨画顾名思义就是隐没骨线的中国画。
没骨画先是用线勾勒造型,再填上颜色,线色融合,以达到隐没线的效果。
现代没骨画家采取中西融合的形式,把西方绘画的技法融入到了中国绘画中。
从现代没骨绘画作品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平面构成的元素,与中规中矩的传统没骨画有很大的出入。
关键词:没骨画平面构成一、没骨花鸟画中的点、线、面没骨画顾名思义就是隐没骨线的中国画。
没骨画先是用线勾勒造型,再填上颜色,线色融合,以达到隐没线的效果。
中国画讲究线的运用,用线来体现画家的笔法。
工笔人物画勾线有“十八描”,就是各种形式不同的线的展现。
没骨画是隐没骨线,是弱线,不是弃线,中国画需要在线的结构上继承和发展。
在《鹳鱼石斧图》的刻画上,使用色彩涂染形体与粗浓线围眼点睛的手法,颇为传神,由此预示了中国绘画中勾勒和没骨表现两种基本形式的产生。
对于没骨花鸟画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南朝张僧繇的“凹凸花”,直接以红绿颜色染成,用的就是“没骨法”。
二是北宋徐崇嗣的“芍药花”,不用线勾勒,直接以色彩染成,也是最早的“没骨画”。
没骨画在我国的各个朝代都名家辈出,有着悠久的历史。
没骨画以其独特的绘画方式存在于工笔画与写意画之间,具有兼工带写的意味。
没骨画历经时代的变迁,发展成与工笔画、写意画齐驾并驱的绘画体系。
现代画家受西方美术教育的影响,没骨画家在继承传统绘画的前提下寻求创新,已不仅仅把视线停留在国内了。
现代没骨画家采取中西融合的形式,把西方绘画的技法融入到了中国绘画中。
由于西方绘画技法的引进,中国绘画中体现的不仅仅是纯粹的传统技法了。
任何一幅绘画作品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点、线、面在绘画作品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现代没骨绘画作品以点线面突出了平面构成元素的运用。
从现代没骨绘画作品中可以明显的看到平面构成的元素,与中规中矩的传统没骨画有很大的出入。
工笔花鸟画的构图艺术

工笔花鸟画的构图艺术一、形式美规律构图的过程是把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统一起来,而不是简单重复叠加。
从而使主题更生动、更完美、更有艺术感染力。
绘画艺术的创造,一是表现内容,二是形式特征。
前者通过具体物象的塑造,揭示了生活的本质,后者利用构成方法,营造了精神内涵。
任何美的事物,都体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以及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因此我们可以说绘画艺术的形式美来源于生活,艺术创造的实践活动是创造形式美的本源。
在一幅优秀的工笔花鸟画作品中,与表现内容相对应的精神内涵和意境创造是作品的灵魂,而体现表现意图的外在形式则是作品的生命。
工笔花鸟画的形式美的创造,是一个将意象思维转化为形式图像的营造过程,点、线、面的绘画形式要素,是绘画形式美最基本的构成单位。
面对或简约概括、或繁复多变的构成图式,都可以通过点、线、面的归纳,将具体的物象转换成抽象的符号。
在这里,我想介绍的是最常见的构图S型律动。
S型律动既是中国画构图艺术动态的呈现,又包含着朴素的辩证观念,对其最典型的体现则是中国道家的太极图。
太极图亦称之为“太极阴阳图”。
S型给人一种流动的感觉,它可以在画面的艺术构成中自由上下伸缩和左右调节,可以互变,可以延伸,也可以互相制约。
S型律动不仅在视觉心理上给观众一种柔和迂回、婉转起伏、柔中有刚、刚柔并济、流畅优雅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而且可以通过宏观的序列分布,使其在构成能虚善藏,虚中见实,实中有虚,贯通得势,浑然一体。
如现代画家陈之佛的《喜鹊玉兰》就是典型的S型构图,在构成中利用S型的形式美规律,将客观物象有序地贯穿在一起,画面融洽自然,充分体现了中国画构成中造物在我的主动性。
再如宋代崔白的《寒雀图》也是S型构图,画面当中麻雀的动态与视线巧妙地串联着,使画面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趣味性。
二、计白当黑在画面构成中利用空白,是中国画的一大特点。
对于工笔花鸟画来说亦是如此。
它是中国传统艺术千锤百炼的结晶,也是历代画家创作经验成功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