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花鸟画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工笔花鸟》教案

小学美术《工笔花鸟》教案
小学美术《工笔花鸟》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五年级上册《工笔花鸟》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工笔花鸟画的基本知识,认识并掌握工笔画的特点及其表现技巧;学习工笔花鸟画的线条勾勒、设色渲染等基本技法;通过观察和欣赏,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工笔花鸟作品。具体内容包括:
1.工笔花鸟画的基本知识:介绍工笔画的历史、分类及艺术特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工笔花鸟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作出美丽的工笔花鸟画。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线条勾勒和设色渲染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和步骤分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工笔花鸟画相关的问题,如线条勾勒的技巧、色彩的搭配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工笔花鸟画创作实践。这个实践将演示线条勾勒、设色渲染等基本技法。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以其精细的笔触、丰富的色彩和逼真的形象著称。它是我国美术宝库中的瑰宝,反映了古人观察自然的细腻眼光和艺术创造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经典的工笔花鸟画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工笔画在表现花鸟形态、质感等方面的独特魅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践操作的结果。

工笔花鸟创作指导教案

工笔花鸟创作指导教案

工笔花鸟创作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工笔花鸟画的历史渊源和发展。

2、掌握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对花鸟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4、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构图和结构。

2、了解工笔花鸟画的颜色运用和层次感表现。

3、培养学生对花鸟的细致观察和描绘能力。

三、教学内容。

1、工笔花鸟画的历史渊源和发展。

2、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构图和结构。

3、工笔花鸟画的颜色运用和层次感表现。

4、花鸟的细致观察和描绘技巧。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介绍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基本构图和结构。

通过示范和讲解,教授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构图和结构,包括花鸟的比例关系、姿态和动态等。

3、颜色运用和层次感表现。

介绍工笔花鸟画的颜色运用和层次感表现,包括如何运用水墨和彩色颜料进行描绘,以及如何表现花鸟的质感和立体感。

4、细致观察和描绘技巧。

通过示范和练习,培养学生对花鸟的细致观察和描绘技巧,包括对花鸟羽毛、花瓣等细节的描绘。

5、作品创作。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工笔花鸟画作品,指导学生在构图、颜色运用和细节描绘上做出合理的表现。

六、教学反思。

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流派,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工笔花鸟画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还掌握了其基本构图和结构、颜色运用和层次感表现、细致观察和描绘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通过创作作品,学生也得到了实际的锻炼和提升。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为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中国画工笔花鸟教案

中国画工笔花鸟教案

中国画工笔花鸟教案活动目的:1、通过中国画的介绍,使学生能对祖国的民族文化有所认识和了解。

2、通过对中国画工具材料的介绍和使用演示,使学生对工笔花鸟画工具的要求、性能和使用方法有所了解。

活动内容:1、观看中国画一一工笔花鸟的介绍2、了解作画工具的要求3、尝试使用作画工具活动方法:1、看一一观看资料介绍2、感受——感受中国画的魅力3、了解一一作画的各种工具4、动一一尝试使用工具,体验作画的基本感觉活动过程:一、看一看:1、中国画的风格特点2、中国画门类:有人物、山水、花鸟之分,而且有工笔、写意、重彩之别,还包括书法、篆刻、壁画、和民间绘画。

3、以写意为特点的中国画4、以工笔为特点的中国画-- 、止、止一、谈一谈:1、写意画有怎样的特点;2、工笔画有怎样的特点三、再看看一一工具与材料:1、熟宣纸2、笔:勾线笔类、染色笔3、墨汁:常用一得阁、中华墨汁、书画墨汁等4、颜料5、其它工具:调色用瓷盘:一般有大、小两种型号,纯白色瓷盘为好。

洗笔盅:有专门用于画画用的洗笔盅,或用大口瓶子或小桶。

四、动一动:1、执笔的姿势2、运笔方法及过程:起笔、行笔、收笔(用清水尝试)五、小结拓展课:中国画(工笔花鸟)教案活动目的:通过工笔花鸟画白描花卉勾线技法的演示,使学生比拟直观的了解和观摩工笔花鸟画毛笔和宣纸的使用及勾线的技巧方法。

活动内容:知道工笔花鸟画白描线条的要求,并进行勾线练习,每笔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

活动方法:演示、讲解与练习和小结活动过程:一、工具的准备:熟宣纸、勾线笔、墨汁等二、看与听:1、拷贝一一拷贝画稿:用把底稿拷贝在熟宣纸上,最好使用硬性铅笔进行拷贝, 以免把画面弄脏。

拷贝的形体一定要准确到位。

2、勾勒:白描勾勒不是用细线沿着花叶轮廓去“描”,而是用书法中讲究的用笔法“写”出形象。

3、演示与讲解:勾每条线都必须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起笔藏锋、行笔、收笔回锋。

演示各种笔墨变化:如中锋与侧锋、顺锋与逆锋,以及顿挫、转折、连断、粗细、方圆、疾徐、光毛、虚实等用笔的变化。

工笔花鸟入门教案大全

工笔花鸟入门教案大全

工笔花鸟入门教案大全教案标题:工笔花鸟入门教案大全教案一:认识工笔花鸟画目标:1. 了解工笔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学习工笔花鸟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3. 培养学生对工笔花鸟画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工笔花鸟画的定义和特点;2. 工笔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 工笔花鸟画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工笔花鸟画作品,引发学生对工笔花鸟画的兴趣。

2. 讲解:简要介绍工笔花鸟画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学习: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或展示图片,了解工笔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4. 实践: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工笔花鸟画练习,学习基本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6. 拓展: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工笔花鸟画,可以提供相关书籍或资源推荐。

教案二: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构图与构图要素目标:1. 了解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构图原则;2. 学习工笔花鸟画的构图要素与技巧;3. 培养学生对工笔花鸟画构图的观察与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工笔花鸟画的构图原则;2. 工笔花鸟画的构图要素与技巧;3. 工笔花鸟画构图实例分析。

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工笔花鸟画的构图重要性。

2. 讲解:介绍工笔花鸟画的构图原则,如平衡、对称、层次等。

3. 分析: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工笔花鸟画作品,分析其构图要素与技巧。

4. 实践:让学生进行构图练习,可以选择一幅工笔花鸟画进行模仿或创作。

5. 展示与评价: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6. 总结:总结所学内容,强调构图在工笔花鸟画中的重要性。

教案三:工笔花鸟画的色彩运用与技巧目标:1. 了解工笔花鸟画的色彩特点;2. 学习工笔花鸟画的色彩运用与技巧;3. 培养学生对工笔花鸟画色彩的感知与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工笔花鸟画的色彩特点;2. 工笔花鸟画的色彩运用与技巧;3. 工笔花鸟画色彩实例分析。

第二课轻描重彩总相宜——工笔花鸟画第1课时-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二课轻描重彩总相宜——工笔花鸟画第1课时-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工笔画花鸟画形成于唐,成熟于五代,兴盛于宋代。宋人花鸟画的发展是中国绘画史的高峰。
宋人小品:小品画,通常指表现折枝、局部和寻常花鸟鱼虫的扇面、册页等小幅作品,画幅小中见大,题材多样,内容丰富。
(二)分组讨论
1、分组分析讨论 宋代画家李迪的《鸡雏待饲图》、宋代画家的《碧桃图》,
画面有什么地方吸引了你?观此图你会被怎样的细节触动?这两幅画构图和用色上有什么特点?并谈谈画家在苦心“经营位置”时,背景为什么要留白?
花鸟画的画法分“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
吴炳(宋)《出水芙蓉图》
(2)什么是工笔画?
工笔画,在经过胶矾加工过的绢或宣纸上,用工整、细密的笔法来描绘事物的形象特征,是传统中国绘画的重要表现形式。
小贴士:宣纸的生疏之别
工笔画的特点:工整细密
工笔画从画法上可分为白描、淡彩、重彩、没骨四种。教师结合相应的图介绍)
国画颜料 墨
2.学生观看《出水芙蓉图》绘画视频,。 归纳《出水芙蓉图》绘画步骤:勾线、渲染、罩色、刻画。
3.教师示范讲解如何白描底稿的绘画步骤。
(1)构图 先用铅笔在白纸上起稿,定好位置,勾勒造型,然后拷贝至熟宣或绢上,
(2)勾线 (讲解示范如何用笔,用墨-描绘花卉的线条淡些,叶、茎深些,有深浅变化)
在中国画家笔下,花鸟画反映了中国人与审美客体的联通关系,抓住自然生物与人的思想感情的某种联系加以强化的表现,所谓缘物寄情、托物言志。
三、临摹体验
如何临摹宋人花鸟画?需要做哪些准备?
1.工具介绍:、绢 、熟宣、墨、砚、染色用的羊毫笔、勾线用狼毫笔、水盂、颜料、调色盘等。
绢 熟宣
染色白云笔勾线用狼验
四、学生作业 :临摹自己喜欢的宋画白描或书上的没骨画。

初中美术工笔花鸟教案

初中美术工笔花鸟教案

初中美术工笔花鸟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花鸟的形象和神韵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 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花鸟画创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难点:1. 工笔花鸟画的精细描绘和色彩搭配。

2. 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和表现生活中的花鸟之美。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工笔花鸟画作品和教材。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毛笔、水彩颜料、画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工笔花鸟画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工笔花鸟画的美感。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工笔花鸟画?它有哪些特点?二、基本概念和技法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如花鸟画的起源、发展历程等。

2. 教师介绍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如线条描绘、色彩搭配、构图等。

三、创作实践(15分钟)1. 教师示范一幅简单的工笔花鸟画,边示范边讲解步骤和技巧。

2. 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自己动手创作一幅工笔花鸟画。

四、作品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要点。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花鸟之美,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描绘花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和评价等环节,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概念、技法和创作方法。

在创作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花鸟之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同时,教师也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工笔花鸟黑板画教案

工笔花鸟黑板画教案

工笔花鸟黑板画教案教案标题:工笔花鸟黑板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工笔花鸟黑板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掌握工笔花鸟黑板画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 培养学生对花鸟画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教学准备:1. 黑板和粉笔;2. 工笔花鸟黑板画的示范作品或图片;3. 绘画工具:铅笔、毛笔、颜料、水杯、画笔清洗容器等;4. 绘画纸和画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介绍工笔花鸟黑板画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工笔花鸟黑板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包括线条的运用、色彩的运用、细节的表现等。

2. 分析示范作品或图片,解读其中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

三、示范与指导(20分钟)1. 示范绘制一幅简单的工笔花鸟黑板画,注重步骤和技巧的演示。

2. 引导学生观察示范作品,并提供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方法。

四、实践练习(30分钟)1. 学生自行选择一幅花鸟画进行绘制,可以参考示范作品或图片。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2.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六、课堂延伸(5分钟)1.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练习工笔花鸟黑板画,可以参加绘画比赛或展览。

2. 推荐相关书籍、网站或艺术家的作品,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教学反思:在教案撰写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工笔花鸟黑板画的基本技巧。

同时,我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鼓励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

通过展示和评价环节,学生能够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最后,我还提供了课堂延伸的建议,帮助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工笔花鸟黑板画。

工笔花鸟画教案

工笔花鸟画教案

工笔花鸟画教案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技法,以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色采表现花鸟的形态和神韵。

它是中国绘画中的一种重要流派,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步骤,希翼能够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这门古老而精致的艺术。

一、材料准备在进行工笔花鸟画之前,首先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材料。

主要包括宣纸、毛笔、颜料和调色盘。

宣纸是绘画的基础,选择质地柔韧、吸墨性好的宣纸能够更好地表现线条和色采。

毛笔是绘画的工具,选择适合自己绘画风格和手感的毛笔能够更好地控制线条的粗细和流畅度。

颜料是绘画的色采来源,选择明艳、持久的颜料能够更好地呈现花鸟的色采和层次感。

调色盘是用来混合颜料的工具,选择适合自己使用的调色盘能够更好地调配出理想的色采。

二、构图设计在进行工笔花鸟画之前,需要进行构图设计。

构图是指在画面中安排花鸟的位置和比例关系,以及确定画面的整体布局和形式美感。

在构图设计中,可以参考一些花鸟画的经典作品,学习其构图的技巧和特点。

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审美偏好进行创新和调整,使画面更富有个性和表现力。

三、线条勾勒在进行工笔花鸟画之前,首先需要用细腻的线条勾勒出花鸟的轮廓和细节。

线条勾勒是整个绘画过程中的基础,它要求线条流畅、准确,能够表现出花鸟的形态和神韵。

在勾勒线条时,可以先用淡墨或者淡色的颜料进行勾勒,然后再逐渐加深线条的颜色和粗细,使花鸟的形态更加立体和生动。

四、上色渲染在进行工笔花鸟画之前,需要先将花鸟的颜色进行上色渲染。

上色渲染是工笔花鸟画中的重要步骤,它要求色采明艳、层次分明,能够表现出花鸟的色采和质感。

在上色渲染时,可以先用浅色的颜料进行底色的上色,然后再逐渐加深颜色的层次和细节,使花鸟的色采更加丰富和饱满。

五、细节描绘在进行工笔花鸟画之前,最后需要进行细节描绘。

细节描绘是工笔花鸟画中的关键步骤,它要求细致入微、精雕细琢,能够表现出花鸟的纹理和细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中国工笔花鸟画教案 张伟 2 中国工笔花鸟画教案 [任课教师]:张伟 [职称]:讲师

[教学对象]:美术教育专业普本班学生 [教学时数]:总学时 : 90课时 [周学时]:18课时

[教学内容]:中国花鸟画技法及中国花鸟画传统与现代材料与技法 [教学目的]:通过中国画概况的讲授,使学生能系统的了解中国画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概况。并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国花鸟画的造型特点、艺术特点和基本至画法步骤,领会中国花鸟画独特的审美特点,提高欣赏水平和表现水平,了解中国花鸟画的教学特点和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观摩、示范、个别辅导、集体讲评。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四年制本科学生、教学重点在于工笔花鸟,特别是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学习。教学方式采用临摹、个别辅导相结合。在学生掌握技法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领会能力,掌握中国花鸟画独特的审美表现特点。

一、中国画概述及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流变 中国画的历史悠久,深深涵泳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之间,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艺术表现形式。中国画历史虽然悠久,发展也很成熟,但其“中国画”之得名并不早,大致在清末民初“西学东渐”之时,国人面对西方艺术为了树立中国艺术的独立品格才提出了这个概念。 学习中国画,首先要从总体上对中国画有一个概括的认识,诸如中国画的风格特点、艺术规律、美学思想等,树立一些基本的概念,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逐步的掌握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技巧。而要在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相应的成就,必须努力学习中国的传 3

统文化,提高自身的各种修养,包括吸收西方文化的精粹,融会贯通,才可能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传统绘画,受着中国传统哲学的深深涵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数经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等完整的艺术体系。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就是中国画的立意、意境、经营、笔墨、程式、风格等一系列艺术创造的经验和理论不断成熟的过程。这些经验和理论,既符合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又独具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质,有着明显的中国文化的传承与精神阐发,与世界各国的艺术相比较,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不仅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而且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高度欣赏和赞扬。 发展至今,中国画的门类一般分为山水、花鸟、人物三科,从技法表现手法来看,又有工笔、写意、重彩之别。此外,书法、篆刻、壁画、民间绘画都和中国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画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以“写意”为特点的中国画艺术观、以“笔墨”表现为主的中国画笔墨观和“聊以自娱”的文人画功能观以及高度程式化的创作观,等等。为了讲解简要,我们只能结合花鸟画对中国画的整体特点和艺术规律做一些概括性的叙述。

(一)、唐以前“山水”“花鸟”只是“人物”画的背景 唐以前“山水”、“花鸟”画只是“人物”画的背景,这可以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帛画《人物夔凤图》、《人物驭龙图》以及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等存世作品中明显看出来。当人物画已经在艺术本体上发展得很成熟时,山水、花鸟还显得较为稚拙。画史上有唐代边鸾、薛稷等人擅长花鸟画,但由于实物已经荡然无存,那么他们的花鸟画是作为衬景还是独立的花鸟画已经无法考证,但在新疆阿斯塔拉唐代墓室壁画中已经出现了作为单独画面的花鸟屏条。

(二)、五代宋初“黄徐体异” 所谓“黄徐体异”指的是西蜀的黄筌及其子黄居采和南唐的徐熙。黄氏父子后来都归北宋画院,多画宫禁之中的珍禽、瑞鸟、奇花、怪石,画法乃双勾填色,画风富贵典雅。而江南处士徐熙则以墨、色没骨作画,画风野逸。从存世黄筌《写生珍禽图》以及黄居采的《山鹧棘雀图》可以看出黄氏父子的写实功夫和刻画精细程度已经远远超出唐代人物画中的花鸟衬景和花鸟独幅墓室壁画。(当然,和后来的崔白以及宣和画院相比,此时黄氏父子花鸟画 4

在表现自然物态的“生动”方面还有所欠缺,设色也未臻完善。 但“黄徐体异”所具有的重要美术史意义则是这两种画风所代表的“富贵”和“野逸”的审美趣味的对峙是两宋画坛上最为独特的人文景观,而且,这种人文主义精神又将在两宋时期乃至后世绘画中得到更为深远和广泛的扩展。

(三)、北宋中期 北宋画院崔白“变法”和宣和画院 从某种角度说,黄氏父子及其传人如李符、李吉、夏侯延佑等人在五代、宋初的这种“富贵”画风虽然风靡一时,是一个影响很大的风格流派,且占据了北宋初期画院的主流地位,但这一风格实际上仍是五代遗响,并没有什么新意。直到北宋中期(约仁宗嘉佑到神宗熙宁年间),崔白在画院中变法,这才使得两宋宫廷花鸟画开始具有了自己的时代特色和风格特征。 崔白花鸟画和其后的宣和画院的花鸟画相比,崔白对黄氏风格的变化还不能称为“大变”,就技法的精工浓丽而言,也远不能和宣和画院相对照。但崔白等人的历史功绩应当在于他们改变了五代花鸟画的程式化格局,那就是既继承了刻画精细的传统,又增添了神态生动的“写实性”,从而使两宋花鸟画开始具有了鲜明的时代风格。崔白的作品,现在仍然有数幅较为可信的传世实物,如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双喜图》以及《寒雀图》。和黄氏父子相比较,崔白花鸟画状物更为真实生动,其“写实”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而且,他将人物画中的“传神写照”的审美要求挪到花鸟画领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贡献。 宣和画院是宋徽宗所主持的皇家画院的别称。画史上一般把这一时期的画风称为“宣和(院)体”。这种称谓至少包涵了两层含义:其一指此时的画院已与前代不同,是画院体制演变到了高级阶段(这和宋徽宗的皇帝身份与画院领导人身份有关)。其二是此时的宫廷画风已与前代不同,已经具有了更成熟完美的形态,而且还构成了一个独具时代热色的绘画艺术的风格流派。宣和画院对中国画发展的重要贡献是把五代宋初确立的“富贵”体貌进一步完善化,使得花鸟画在写实性、生动性、设色的完美性上高度成熟。(宣和画院对绘画写实性的要求达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如“日中牡丹”和“孔雀登高”的故事)宣和画院的另一个重要历史贡献则是以诗意入画和诗画结合(这可以从宣和画院以诗题考核画家才艺)。使得独特的“院体”画风得以形成。

(四)、宋代文人“墨戏” 与水墨花竹画 5

两宋间的“写意”文人画,鄙弃宫廷画师的“描”的制作性技巧,而提倡“写”的抒情性功能,从而终止了中国画“写实”形式的进一步发展,改变了中国绘画进化历史的航向,其“推陈出新”的意义影响深远。 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也是艺术发展规律的必然,因为“写实”性的形式在宣和画院已经走到了一个极至,就好比登山一样,登上了一个颠峰,要想再有所进展,只能下山再登一座高峰。 我们说,以“野逸”的文人意趣入画的企图虽然早早于宋代,但真正付诸实施的是北宋后期的苏轼、米芾、文同以及南宋的米友仁、杨补之、赵孟坚、郑思肖等人。他们把某些特殊的带有“比德”意义的题材如“枯木竹石”、“梅兰水仙”、“烟云山景”等独立出来,并赋予一些新的含义和形式,形成了“墨戏”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并形成了以仲仁、赵孟坚、郑思肖等为代表的“水墨花竹画”。 (五)、元代水墨花竹杂画的两种风格形态

宋元之际的文人画运动,在绘画史上一直是以山水画为代表,但实际上山水画只是后来者居上,最早的其实是从水墨花竹等题材的领域开始。 元代的水墨花竹画主要有良种风格形态,一是写意水墨花竹,一种是工笔水墨花竹,擅长的画家很多,前一种如元四家中倪瓒、吴镇两家都擅长画竹,柯九思、李息斋、顾安、管道升、赵雍、王冕等等都擅长竹及梅花。后一种的代表画家有陈琳、张中、王渊等人,是吸取了宋代院画风格的一些长处,加以改造后形成的较为工整的文人花竹画的一种别体。

(六)、陈淳和徐渭——文人花鸟画的演进 陈淳和徐渭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式人物。文人花鸟画自宋代文人画崛起之后直至明代,到他们之时,才基本上完成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换过程。 徐渭较之陈淳,画风更显得纵逸,他自称“泼墨”,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大写意”(徐渭的个人际遇与精神疾病故事)。 水墨花竹画,最早应当是宋代文人的水墨竹石,尔后是元代画家的工笔水墨,已初显“变形”的先兆。至明代,吴门画家如沈周、文征明等人又用水墨“写意”笔法画牡丹,取代了元人的水墨工笔方法,应当说,沈周等人笔下的牡丹虽然已经略去了宋人的色彩,但牡丹的 6

基本形态仍然保留着,再到陈淳、陆治等人,虽然笔法日益放纵,但“写实”的因素仍然没有彻底排除,直到徐渭,才真正走完了由“写实”到彻底“写意”的最终一步。这个时候,国画中的“笔墨”形式才完完全全从忠实描摹自然物态的固有形貌的牢笼中解脱出来,具有了独立的审美意义,从而获得了艺术的“自律性”。明代绘画在中国绘画史的重要美学地位也正在于此。而在这个演变过程中,花鸟题材的绘画一直是走在历史的前列。

(七)、清代花鸟画家——恽格、八大到扬州八怪画风 清初的著名花鸟画家恽南田风格独具个性,画法承明代陈淳、陆治一路,但更为工稳,“写实”的因素也更为特出,避开了从徐渭到八大的那条“大写意”的路径而另辟蹊径,用笔秀润,设色清丽,善于描摹自然物态的形象,亦不作夸张和变形,故能取得雅俗共赏的效果,成为常州画派的领袖。 清初文人花鸟画的主流是“写意”一路。如八大山人、石涛。 二人皆是明代宗室,对于家仇国恨,两人的表达并不一致。八大山人终身不与清室合作,他时僧时道,时隐时出,所作花鸟画中鸟的形象大都白眼朝天,能抒发一腔郁闷之气。而石涛初则逃生于佛门,但后来又在扬州接驾,自称“臣僧”,至北京又与达官贵人交游,希望能得到皇帝和贵族们的知遇。画史上曾对此有过非议,但客观地说,明亡时石涛才四五岁,且其父靖江王朱亨嘉并未死于清人之手,而是为南明王朝内讧被杀。所以我们也不能苛求石涛一味忠于明室。当然,不论石涛是否具有民族气节,是否是个明遗民,作为画家,他的贡献和八大一样,是不受任何影响的。而且,石涛在绘画理论上的成就较之八大更为特出。 八大的花鸟画是继承的徐渭一路,较之徐渭,他已经达到了高度的简洁。往往以一条极为简单的轮廓线勾画出物象的形象,但形态的变化却又异常丰富,他的一些作品几乎很难去找到一条可以取消的赘笔,也很难设想在什么地方能去加上一笔。在艺术表现上,能做到这一点是很困难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国画造境,难在简而不是难在繁。近世画家之中大概只有齐白石的一些特别优秀的作品才能做到这一点。 由于清中期盐业的繁荣,扬州成为东南一大商业流通与物质消费的繁华城市。扬州盐商们的附弄风雅,使得扬州绘画大兴,很多画家流寓扬州卖画,从而形成扬州画派。商人的喜好直接导致了扬州画派有别于所谓“正统”观念的审美价值取向——尚“雅”而不能免“俗”。(如郑板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