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 第五章 建筑构造概述

合集下载

房屋建筑学-构造

房屋建筑学-构造
作用。 – 门窗应具有保温、隔热、隔声的能力。
房屋建筑学
第五章 建筑构造概论
5.1 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 承重结构——由建筑材料按照力学原理和传力规律 组成,并能承受一定荷载作用的骨架或体系。
– 墙、柱、楼板、楼梯、屋顶、基础等,通常将其称为建 筑构件。
• 围护构件——固定在房屋的外部,抵抗自然界的风 霜雨雪的侵袭,太阳光的幅射热,噪声的干扰等。
– 在框架结构中,框架是承重构件,屋顶和楼板的 荷载传给框架,框架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 将其传给基础。墙体只是围护构件,不参与受力 工作。
房屋建筑学
第五章 建筑构造概论
5.2 建筑物的结构体系
• 框架结构
– 横向框架 – 纵向框架 – 纵横向框架
房屋建筑学
第五章 建筑构造概论
5.2 建筑物的结构体系
5 建筑构造概论
5.1 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5.2 建筑物的结构体系 5.3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
房屋建筑学
第五章 建筑构造概论
5 建筑构造概论
• 建筑构造是一门研究建筑物的组成以及各组 成部分的组合原理和构造方法的综合性技术 学科。
• 主要任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技术经 济和艺术造型要求,提供合理的构造方案, 作为建筑设计中综合解决技术问题及进行施 工图设计、绘制大样图的依据和保证。
房屋建筑学
第五章 建筑构造概论
5.2 建筑物的结构体系
• 墙承重结构
– 横墙承重结构体系 – 纵墙承重结构体系 – 纵横墙承重结构体系
房屋建筑学
第五章 建筑构造概论
5.2 建筑物的结构体系
• 框架结构
– 框架结构是由框架梁和框架柱刚性连接,组成 一个平面骨架,一个骨架为一榀框架。每榀框架 之间由若干联系梁连接,形成一个空间骨架,称 为框架结构体系。

房屋建筑学习题答案

房屋建筑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学习要求:本章主要涉及建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着重掌握建筑的构成要素和建筑方针;建筑的分类和等级划分;建筑模数与模数制度概念。

其次应理解建筑设计的依据和要求,对建筑的产生和发展等内容可作一般性了解。

二、重点、难点分析:1 、建筑的产生与发展;2 、建筑的构成要素;3 、建筑的分类;4 、建筑的分级;5 、建筑工程设计的内容;6 、建筑工程设计的程序;7 、建筑设计的依据。

三、单元测试1.建筑的基本要素有三个方面,即:功能、技术和形象。

2.古希腊的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建筑的柱式上,有代表性的柱式有多立克、爱奥尼和科林斯柱式。

3.建筑物按其使用功能不同,一般分为民用、工业和农业等。

4.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两个方面来决定的,共分为 4 级。

5.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设计、设备设计、结构设计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6.地震烈度一般划分为12度,烈度在6度以下时,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较小,一般可不考虑抗震措施。

7.《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规定,基本模数以 M表示,数值为100mm。

8.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房屋建筑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房屋抗震设防的重点应在 6、7、8、9度地区。

9.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 m者为高层(不包括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100 m时,为超高层建筑。

10.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为高层。

11.建筑的构成三要素中1是建筑的目的,起着主导作用。

①建筑功能②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③建筑形象④建筑的经济性12.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 3 属于建筑物。

①住宅、堤坝等②学校、电塔等③工厂、展览馆等④烟囱、办公楼等13.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 3 属于居住建筑。

①托儿所②宾馆③公寓④疗养院14.建筑物的耐久等级为二级时其耐久年限为 1 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①50~100 ②80~150 ③25~50 ④15~2515.普通粘土砖承重墙,当厚度为240mm时,其耐火极限为 1 。

房屋建筑学课后习题

房屋建筑学课后习题

房屋建筑学课后习题第一章:民用建筑设计1.建筑的含义是什么?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什么?答:建筑是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工创造的空间环境,直接供人使用的建筑叫建筑物,不直接供人使用的建筑叫构筑物。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分别为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3.什么叫做构件的耐火等级?建筑的耐火等级如何划分?耐久等级又如何划分?答:耐火等级是指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实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时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建筑按耐火等级分类分为四级,分级确定的依据是组成房屋构建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

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类同样分为四级,分级的依据是主体机构确定的耐久年限。

4.实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的意义何在?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的含义和适用范围是什么??答:实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是为了实现建筑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而制定出来的。

?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

其数值定为100m,符号为M,即1M=100mm。

整个建筑物或其一部分以及建筑组合件的模数化尺寸都应该是基本模数的倍数。

??扩大模数是基本模数的整倍数。

扩大模数的基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平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6M、12M、15M、30M、60M等6个,其相应的尺寸分别为300mm、600mm、1200mm、1500mm、3000mm、6000mm。

?(2)竖向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和6M,其相应的尺寸为300mm和600mm。

?分模数是基本模数的分数值,其基数为1/10M、1/5M、1/2M等3个,其相应的尺寸为10mm、20mm、50mm。

?模数数列的幅度及适用范围如下:(1)水平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20M。

主要适用于门窗洞口和构配件断面尺寸。

?(2)竖向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36M。

主要适用于建筑物的层高、门窗洞口、构配件等尺寸。

房屋建筑学——防水构造

房屋建筑学——防水构造
第五章 防水构造
本章主要内容
建筑屋面防水构造 建筑外墙防水构造 建筑地下室防水构造
建筑室内防水构造
5.1 概述
● 防水构造基本原则
有效控制建筑物的变形,例如热胀冷缩、不均 匀沉降等 图 对有可能积水的部位,采取疏导的措施
对防水的关键部位,采取构造措施,将水堵在 外部,不使入侵
热胀冷缩导致面砖起鼓
卷材防水屋面构造层次

②辅助层次 辅助构造层是为了满足房屋的使用,或 提高屋面性能而补充设置的构造层,如: 保温层、隔热层、隔蒸汽层、找坡层等。
柔 性 防 水 屋 面 构 造
柔 性 防 水 屋 面 构 造
防水卷材搭接
热熔接法
胶 接 法
(二)刚性防水:
刚性防水屋面是指用防水砂浆和细石混凝土作防 水层的屋面。
卷材防水材料

②卷材粘和剂 用于沥青卷材的粘和剂主要有冷底子油、 沥青胶等。 冷底子油是将沥青稀释溶解在煤油、轻柴 油或汽油中制成,涂刷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 层面作打底用。 沥青胶是在沥青中加入填充料加工制成, 有冷、热两种,每种又均有石
①基本层次 a.结构层
φ4~φ6mm间距为100~200mm的双向钢筋网
片。
②隔离层
隔离层位于防水层与结构层之间,其作用是 减少结构变形对防水层的不利影响。可采用铺 纸筋灰、低标号砂浆,或薄砂层上干铺一层油 毡等做法。
刚性防水屋面构造层次
③找平层 当结构层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时,其上 应用1:3水泥砂浆作找平层,厚度为 20mm。若屋面板为整体现浇混凝土结构 时则可不设找平层。 ④结构层 屋面结构层一般采用预制或现浇的钢筋 混凝土屋面板,结构层应有足够的刚度, 以免结构变形过大而引起防水层开裂。
压型钢板屋面:1:

房屋建筑学 4-5章

房屋建筑学 4-5章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5章
房屋建筑学
基础
第五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同济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东南大学 重庆大学 合编
第 4 篇 建筑构造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5章 基础 ●● 基础的作用及其与地基的关系 基础的作用及其与地基的关系 ●基础的埋置深度 ●基础的类型
· 建筑物基础——
建筑物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部分,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承受建筑物的上部荷载,并将其传给地基
基础垫层
α=33°50′
有效
α=26°50′
砖基础
■刚性材料抗压性能好而抗弯、抗剪性能 差,当刚性基础侧翼放大超过刚性角的 范围时,超过部分将在地基反力的作用 下被剪断而失效
α=45°
素混凝土基础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5章 基础 ●基础的作用及其与地基的关系 ●基础的埋置深度
●基础的类型
· 建筑基础分类——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5章 基础 ●基础的作用及其与地基的关系
地上建筑
●基础的埋置深度
●基础的类型
基础底板
室外地面
基础底板
混凝土垫层 桩
桩 支承地基

支承地基
桩尖
桩尖
将建筑上部较大的荷载传至深层较为坚硬的地基中去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5章 基础 ●基础的作用及其与地基的关系 ●基础的埋置深度
●基础的类型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5章 基础 ●基础的作用及其与地基的关系 ● ● 基础的埋置深度 基础的埋置深度 ●基础的类型
·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 建筑物上部荷载的大小
□ 地基土质的好坏 □ 地下水位的高低 □ 土的冰冻的深度 □ 新旧建筑物的相邻交接关系 深基础——埋置深度大于4m

房屋建筑学05屋顶构造

房屋建筑学05屋顶构造

应选用三毡四油沥青防水卷材、高 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 子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 涂料、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沥青 基防水涂料、刚性防水层、平瓦、 油毡瓦等材料
一道防水设防,或两种 防水材料复合使用
可选用二毡三油沥青防水卷材、高
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沥青基防
一道防水设防
水涂料、波形瓦等材料
三道或三道以上防水设 防,其中应用一道合成 高分子防水卷材,且只 能有一道厚度不小于2mm 的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
宜选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 防水涂料、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 料、细石防水混凝土、平瓦等材料
二道防水设防,其中应 有一道卷材;也可采用 压型钢板进行一道设防
屋顶应满足坚固耐久、防水排水、保温隔热、 抵御侵蚀等使用要求,同时还应做到自重轻、构 造简单、施工方便、造价经济,并与建筑整体形 象协调。其中防水是对屋顶的最基本的要求,屋 面的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见表5.1。
PPT文档演模板
房屋建筑学05屋顶构造
表5.1 屋面的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
项目
防水层 建筑物类别 使用年
房屋建筑学05屋顶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房屋建筑学05屋顶构造
5.2.2.3 排水装置
n 天沟:汇集屋顶雨水的沟槽,有钢筋混凝土 槽形天沟和在屋面板上用找坡材料形成的三 角形天沟两种(图5.8)。
n 雨水口:雨水口是将天沟的雨水汇集至雨水 管的连通构件,雨水口有设在檐沟底部的水 平雨水口和设在女儿墙根部的垂直雨水口两 种(图5.9)。
房屋建筑学05屋顶构造
5.1.2 屋顶的类型
n 平屋顶:屋面排水坡度小于或等于10%的屋 顶,常用的坡度为2%~3%。(图5.1)

房屋建筑学第五章

房屋建筑学第五章

三、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1.外力作用的影响 1.外力作用的影响 2.自然气候的影响 2.自然气候的影响 3.人为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3.人为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四、建筑构造设计原则
1.必须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 1.必须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 2.必须有利于结构抗震 2.必须有利于结构抗震 3.必须适应建筑工业化的需要 3.必须适应建筑工业化的需要 4.必须讲求建筑经济的综合效益 4.必须讲求建筑经济的综合效益 5.必须注意美观 5.必须注意美观
桁架筒体结构: 桁架筒体结构:在筒体结 构中, 构中,增加斜撑来抵抗水平 荷载, 荷载,以进一步提高结构承 受水平荷载的能力, 受水平荷载的能力,增加体 系的刚度。这种结构体系称 系的刚度。 为桁架筒体系。 为桁架点:由多根 杆件按照一定的网 格形式通过节点连 接而成的空间结构。 接而成的空间结构。 具有空间受力合理、 具有空间受力合理、 重量轻、刚度大, 重量轻、刚度大, 跨度大、 跨度大、抗震性能 好等优点。 好等优点。
地坪是底层房间与地基土层相接的构件,起承受底层房间荷载 地坪是底层房间与地基土层相接的构件, 的作用。要求地坪具有耐磨防潮、防水、防尘和保温的性能。 的作用。要求地坪具有耐磨防潮、防水、防尘和保温的性能。 4、楼梯: 楼梯: 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上下楼层和紧急疏散之用。 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上下楼层和紧急疏散之用。故要 求楼梯具有足够的通行能力,并且防滑、防火,能保证安全使用。 求楼梯具有足够的通行能力,并且防滑、防火,能保证安全使用。 5、屋顶: 屋顶: 建筑物顶部的围护构件和承重构件。抵抗风、 雪霜、 建筑物顶部的围护构件和承重构件。抵抗风、雨、雪霜、冰雹 等的侵袭和太阳辐射热的影响;又承受风雪荷载及施工、 等的侵袭和太阳辐射热的影响;又承受风雪荷载及施工、检修等屋 顶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柱。故屋顶应具存足够的强度、 顶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柱。故屋顶应具存足够的强度、刚 度及防水、保温、隔热等性能。 度及防水、保温、隔热等性能。 6、门与窗: 门与窗: 门与窗均属非承重构件,也称为配件。 门与窗均属非承重构件,也称为配件。门主要供人们出人内外 交通和分隔房间使用,窗主要起通风、采光、分隔、 交通和分隔房间使用,窗主要起通风、采光、分隔、眺望等围护作 处于外墙上的门窗又是围护构件的一部分,要满足热工及防水、 用。处于外墙上的门窗又是围护构件的一部分,要满足热工及防水、 保温、隔声、防火的的要求。 保温、隔声、防火的的要求。

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

建筑的基本属性:1.建筑的时空性2.建筑的工程技术性3.建筑的艺术性4.建筑的社会文化性建筑的分类:按使用性质分: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按建筑规模和数量分:大量性建筑和大型性建筑按建筑层数分:1)低层建筑:1~3层的建筑。

2)多层建筑:一般指4~6层的建筑。

3)中高层建筑:7~9层的建筑。

低高层:9~16层(最高50m);中高层:17~25层(总高50 ~70m);高高层:26~40层(最高100m);超高层:40层以上(高度>100m)1、按耐火性能分等级按照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将建筑物分为四级构件的燃烧性能非燃烧体燃烧体难燃烧体第1章建筑设计概述建筑设计的程序:1. 设计招投标:1.招标方应提供的工程材料2.投标文件2初步设计阶段初:初步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第一阶段,它的任务是提出设计方案。

初步设计的图纸和说明书包括:(1)建筑总平面图。

(2)各层平面图及主要剖、立面图。

(3)说明书。

(4)工程概算书3. 施工图技术阶段:施工图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最后阶段,它的任务是编制满足施工要求的全套图纸。

施工图设计的图纸及设计文件有:(1)建筑总平面图;各层建筑平面图;(2)建筑构造节点详图;(3)工程预算书等建筑设计的依据:人体尺度、家具设备、自然条件和技术要求第2章建筑平面设计使用房间的设计要求:(1)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要满足室内使用活动和家具、设备的合理布置的要求;(2)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应考虑房间的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良好;——避免黑房间(3)房间的构成应使结构构造布置合理,施工方便,所用材料要符合相应的建筑标准;(4)人的精神要求-室内空间以及顶棚、地面、各个墙面和构件细部,要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

房间的平面形状 :矩形、圆形、多边形矩形的优点:平面形状简洁,便于家居布置和设备安排,易进行结构设计,便于施工,符合工业化要求.门的宽度和数量指门洞的宽度单扇门(650~700,800,900,1000);双扇门当使用人数超过50人或建筑面积≥60m2时,至少需要两个门走道 1.普通走道 2.袋型走道建筑平面组合的方式1、走道式组合(走廊式)特点:使用房间与交通联系部分明确分开,保持各房间使用上的独立性,彼此干扰小;形式:单内廊、单外廊、双外廊、双内廊(动画)2套间式组合定义:房间之间直接穿通的组合方式;特点:房间之间的联系最为简洁,把房屋的交通联系面积和房间的使用面积结合起来;形式:1.串联式组合形式 2.自由灵活的空间分隔组合形式3.放射式的组合方式3、大厅式组合总平面设计 1.布置紧凑,节约用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要求:
1、了解建筑构造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2、掌握建筑物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3、了解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4、掌握建筑构造设计原则。
5.1
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一幢建筑物的用材多种多样,构配件也 大小不一,种类繁多, 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 基础、墙或柱、楼板、楼梯、屋顶和门窗等 六大基本组成部分。
2、墙和柱
柱是框架或排架结构建筑物的主要承重 构件 作用: 是承受屋顶和楼板层传来的荷载并传 给基础。 要求: 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3、楼板层和地坪层
楼板层是建筑物的水平承重构件和分隔构件。 作用: 其承受着人及家具设备和构件自身的荷 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梁柱或地基。 楼板作为分隔构件,沿竖向将建筑物分 隔成若干楼层,以扩大建筑面积。 要求: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隔声、防火、防水、防潮
础,在利用原有的、标准的、典型的建筑构造的同时,
不断发展或创造新的构造方案。
五、经济条件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构 造的要求也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发生巨大 的变化。
六、建筑标准的影响
建筑标准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与建筑构造关系 密切的主要有建筑的造价标准、建筑装修标准和建 筑设备标准。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 益提高,人们对建筑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 标准的变化带来建筑的质量标准、建筑造价等也出 现较大差别。
二、设计原则
1 2 3 3 4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坚固 实用
技术 先进
经济 合理
美观 大方
一、结构坚固实用
在构造设计中首先考虑坚固实用,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刚
LOGO
第五章
建筑构造概论

建筑构造研究的内容
建筑构造 是一门研究建筑物各部分的构造 原理和构造方法的学科,是建筑设计不可 分割的一部分。主要任务是根据建筑的功 能要求、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提供合理 经济的构造方案,作为建筑设计中解决技 术问题及进行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在建筑设计中,把建筑的各组成部分划分 为建筑构件和建筑配件,建筑构件主要指 墙、柱、梁、楼板、屋架等承重结构;建 筑配件指屋面、地面、墙面、门窗、栏杆、 花格、细部装修等。
一、 影响因素
外界 环境
技术 条件
建筑 标准
一、荷载作用的影响
作用到建筑物上的外力称为荷载。
荷载有静荷载和动荷载之分。动荷载又称为活荷载。
如人流、家具、设备、风、雪以及地震荷载等。
荷载的大小是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也是结构造型 的重要基础。它决定着构件的尺度和用料。而构件的选 材、尺寸、形状等又与构造密切相关。所以在确定建筑 构造方案时,必须考虑外力的影响。
3、楼板层和地坪层
地坪层是房屋底层之地坪,是底层空间与地 基之间的分隔构件。 作用: 其承受着首层人及家具设备和构件自身 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 要求: 均匀传力 坚固、防潮、耐磨、易清洁
4、楼梯
楼梯是建筑的垂直交通工具。 作用: 是供人们上下楼层和安全疏散,楼梯 也有承重作用,但不是基本承重构件。 要求: 足够的通行能力 坚固、安全
度,安全可靠,经久耐用。
二、技术先进
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应大力改进传统的建筑方式,
从材料、结构、施工等方面引入先进技术,并注意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结合实际。
三、经济合理
各种构造设计,均要注重整体建筑物的经济、社会和 环境的三个效益,即综合效益。 在经济上注意节约建筑造价,降低材料的能源消耗, 又还必须保证工程质量,不能单纯追求效益而偷工减料 ,降低质量标准,应做到合理降低造价。
屋面自重
雪荷载
屋架自重
风 荷 载 家具及人 荷载
墙自重 水平推力 人及栏杆 荷载
楼板自重
地下室
房 屋 荷 载 示 意 图
土压力
地基反力
二、自然气候的影响
气温变化、太阳的热辐射、自然界的风霜雨雪等均构
成了影响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建筑、构件使用质量的因素,
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为防止由于大自然条件变化而造成建筑物构件的破坏 和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往往在建筑构造设计时,针对 所受影响的性质与程度,对各有关部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

一座建筑物除上述六大基本组成部分 以外,对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物,还有许 多特有的构件和配件,如阳台、雨篷、台 阶、排烟道等;另外,也有一些附属部分, 如阳台、雨篷、散水、勒脚、女儿墙、采 光井等。
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特有构配件: 阳台、坡道、雨篷、烟囱、台阶、垃圾井、花池等。
5.2
建筑构造的影响因素和设计原则
影响。
四、建筑技术条件的影响
由于建筑材料技术的日新月异,建筑结构技术的不 断发展,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构造技术也不
断翻新、丰富多彩。
例如悬索、薄壳、网架等空间结构建筑,点式玻璃 幕墙,彩色铝合金等新材料的吊顶,采光天窗中庭等现 代建筑设施的大量涌现,可以看出,建筑构造没有一成 不变的固定模式,因而在构造设计中要以构造原理为基
5.屋顶
屋顶是房屋最顶部起覆盖作用的围护结构和承重 构件。 作用: 用以防风、雨、雪、日晒等对室内的侵袭。 屋顶又是房屋顶部的承重结构,用以承受自重 和作用于屋顶上的各种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 给墙或梁柱。 要求: 坚固耐久、不渗漏水、保暖隔热。
6.门与窗
门是建筑物及其房间出入口的启闭构件,主要供人 们通行和分隔房间。 窗主要是建筑中的透明构件,起采光、通风以及围 护等作用。 以上六种构件中,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屋顶 等四种构件共同构成房屋的承重结构。作为建筑物 的骨架体系,它们对整个房屋的坚固耐久影响极大。 外墙、门窗、屋顶等又构成了房屋的外围护结构。 外围护结构对保证建筑室内空间的环境质量和建筑 的外形美观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基础
概念: 基础是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房屋底部与 地基接触的承重结构。
作用: 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递下来的全部荷载, 并把这些荷载连同基础的自重一起传到地基上。
对基础的要求: 坚固、稳定、可靠
墙和柱
墙是建筑物的承重构件和围护构件。 其作用是承重、围护、分隔及美化室内空间。 作为承重构件,墙承受着由屋顶或楼板层传来的荷载, 并将其传给基础; 作为围护构件,外墙抵御着自然界各种不利因素对室 内的侵袭; 作为分隔构件,内墙起着分隔建筑内部空间的作用; 同时,墙体对建筑物的室内外环境还起着美化和装饰 作用。 对墙体的要求: 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 保温、隔热、隔声 防火、防水
施,如防潮、防水、保温、隔热、设变形缝、设隔蒸气层
等。
三、人为因素
人们所从事的生产和生活的活动,往往会造成对建筑 物的影响,如机械振动、化学腐蚀、战争、爆炸、火灾、 噪声等,都属于人为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必须针对各种可能的
因素,从构造上采取隔振、防腐、防爆、防火、隔声等相
应的措施。以避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遭受不应有的损失和
四、美观大方
构造方案的处理还要考虑其造型、尺度、
质感、色彩等艺术和美观问题。
建筑物的形象除了取决于建筑设计中的体
型组合和立面处理外,一些建筑细部的构造设
计对整体美观也有很大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