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波儿童诗教学设计
让太阳长上翅膀

《让太阳长上翅膀》推荐阅读课教学设计执教者:草塔镇小杨琼丽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倾听、朗读、言说、想象,初步体会儿童诗的特点和韵味,促使儿童感受儿童诗的情趣。
2.引导学生走进《让太阳长上翅膀》一书,初步掌握学习儿童诗的方法,感受儿童诗的意境。
3、初步接触作者金波,感受作者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儿童诗的兴趣教材分析:本书是“金波儿童文学精品系列”系列之一,是著名作家金波2007年奉献的童诗自选集。
金波老人怀揣童心,先后共出版了70多部诗歌、歌词、童话、散文、评论作品集,因其成就辉煌而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名,成为中国文学界“最接近安徒生的人”。
他以丰富的儿童想象,纯粹的儿童化语言,明快活泼的基调,率真的儿童情感,向孩子们勾勒了一个个美妙而充满爱的世界。
他的文字是有灵性的,作品是有生命的,他的每一首诗、每一篇童话和散文都是他不朽的金色童年的一次再生。
金波就是这样一位童心未泯的儿童文学作家,他喜欢和孩子们一起,收藏那童年弥足珍贵的记忆,找寻新鲜而活跃的童年元素,他给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山川河流都赋予了色彩,给予了生命。
正像他对自己的评价:“睁开眼睛看自己,已进入了老年;闭上眼睛看自己,还是那个孩子。
从孩子变老人,从老人回到童年……为孩子们写作是非常快乐的事情,不会有黄昏的伤感和灰色的心态。
”金波就是这样一位一直拥有童心的人。
《让太阳长上翅膀》这本儿童诗集收录了作家多年来精心创作的儿童诗一百余首,文句隽永、工整,境界高远,其中有多首被选入大陆及港台语文教科书。
教学准备:课件、写有金波儿童诗的自制小书签教学过程:屏幕出示: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阅读从诗歌开始。
一、导入: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阅读从诗歌开始。
今天,老师就带来了几首儿童诗,想要送给我们大家,只要认真地听,入情地读,大胆地说,就能真正地得到它们,有信心接受老师的礼物吗?来看我们的第一份礼物,它的题目是——《愿站成一棵树》二、理解诵读《愿站成一棵树》1、大声读诗两遍。
湘教版《诗二首》教学设计

湘教版《诗二首》教学设计湘教版《诗二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窗》,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诗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读懂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预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金波是我国闻名的儿童文学作家。
他的诗歌被誉为“美的向导,爱的使者”。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两首14行诗。
二、初读课文1.老师范读诗歌。
2.同学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分小节读诗。
4.14行诗的格律特点。
每首诗歌都是“四、四、四、二”的结构,共14行。
故称14行诗,在形式上给人一种齐整划一的严谨的美感。
第一、二、三节的四行中一、三句,二、四句的末字分别押韵;第四节两行的末字也押韵。
因此读起来朗朗上口。
三、学习诗歌1.分小节诵读诗歌,思索:每小节分别写了什么?2.第一节用什么手法描写“窗”的形象?(比方)3.其次、三节写窗的作用。
4.第四节诗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首尾呼应)四、齐读全诗。
五、拓展延长。
板书设计翻开的书页童话的世界温馨和谐家庭的眼睛作业布置湘教版《诗二首》教学设计其次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长翅膀的太阳》,体会诗歌形象鲜亮的意趣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诗歌富于想象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读懂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预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背诵《窗》二、老师范读诗歌三、同学自由诵读四、同学齐读全诗1.同学齐读,留意诗歌节奏。
2.指名赛读。
同学再读全诗,留意诗歌的韵脚,感受韵律美。
五、详细研习1.分小节诵读诗歌,说说每节诗分别写了什么?2.指名读第一节,体会诗歌想象的新颖。
想象“太阳鸟”自由飞行的画面。
3.诗歌二、三节,想象太阳鸟都做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画出诗中的关键词,体会的感情。
4.第四节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点明中心,表达自己无私奉献的爱。
)六、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自由飞行太阳鸟欢乐唱歌送出光热。
金波儿童诗选读中交流指导

走近金波——《金波儿童诗选》读中交流指导课主备人:潘霞教学目标:1.赏读金波诗歌,感受金波诗歌充满“趣”和“爱”的特点;2.走近作家金波,感受他“喜爱儿童、富有童心”的人格魅力;3. 激发儿童阅读金波诗歌以及其他作品的兴趣。
一、回顾书本,引出金波1.《鲜花和星星》是我们一年级学过的,谁还能美美地读出来。
(指读,读得真美)是啊,白天花儿开放;到了晚上,在诗人的眼中——花儿睡了。
2.《做一片美的叶子》是我们三年级学过的,诗中说,(教师引读)我们每个人都像——叶子;为生活的大树——输送着营养。
让它——茁壮、葱翠。
3.读得不错,还记得这两首诗的作者吗?(板书:金波)。
4.同学们,读诗是快乐的!最近这段时间,我们在《金波儿童诗选》里收获着一份快乐与感动,今天我们就一起请出老朋友——(揭题《金波儿童诗选》)5.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金波的资料,来,我们分享一下。
(生平、作品,评价:知道了金波的身份、好的、不错、通过这节课的交流分享,相信你的感受会更深。
)6.老师和你们一样,也整理了一些资料,请你读,金波儿童文学作家在5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创作了70多部诗歌集、童话集100多篇优秀作品收录在各地语文、音乐教材中近80高龄的金波爷爷仍然在为小朋友们写作从这段资料中你感受到什么?(1)作品多。
(2)一直在为儿童写作。
7.有这样一位一生专门为你们儿童写作的人,同学们,你们多幸福啊!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来读几首金波的诗,相信这些诗歌能让我们和他走得更近。
(板书:走近)二、质疑问难,提出困惑1.通过刚才的交流,老师发现同学们已经喜欢上了诗人金波,爱上了这本书。
大家在阅读的时候,你的小脑袋里产生什么问号吗?我们一起来交流。
2.会思考的孩子就是会学习的孩子!大家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看能解决那些疑问,解决不了的再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讨论。
三、精选诗歌,深入指导(一)赏读《晚风藏在花丛里》——感受金波诗歌的有趣和有爱1.(出示:晚风藏在花丛里)好诗不厌百回读,先来看这首诗,听!(教师配乐范读。
金波诗课程

鸟儿开始唱歌, 叫声悠长而快乐; 被照亮的露珠落下来, 飞溅起五颜六色。
2020/2/29
阳光和太阳一样, 从升到落,永远沉默。 他像母亲养育着生命, 还有生命中的音乐。
2020/2/29
屋檐下
金波
女生: 燕子筑巢的屋檐下 窗外又多了一个家 飞出飞进 是忙碌的身影 呢呢喃喃 有说不完的情话
默默地带给我许多关爱, 友情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像夏夜里悄悄吹来的微风, 友情是一棵常青的树。 从不用多余的表白,
就让我心头雨过天晴。
校园故事
金波
2020/2/29
校园故事是一条河, 校园故事是一支歌; 河里流的是岁月的种子, 歌里唱的是你和我。
2020/2/29
校园故事是一首小诗, 校园故事是一篇童话; 诗里有微笑也有泪花, 童话里的你我长不大。
还记得前几个星期,听老师说,著名的儿童作家葛竞阿 姨要来了,我心里乐开了花,一蹦三尺高。我们怀着兴奋 的心情准时来到报告厅,她轻和柔软的语调,绘声绘色的 为我们讲着打开写作智慧之门的三颗金种子,讲着她小时 候的故事,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仿佛走进了那个充满想象 的天堂,童话的世界。讲座结束后我们纷纷跑去买葛竞阿 姨的那充满奇趣的书籍,我选了一本自己喜欢的《我的疯 狂老妈》,并得到了葛竞阿姨的亲笔签名,我多么自豪啊!
默默地带给我许多关爱, 这世界忽然变得如此广大。
像夏夜里悄悄吹来的微风,
从不用多余的表白, 就让我心头雨过天晴。
友情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友情是一棵常青的树。
常常想起的朋友
金波
我常常想起的朋友, ———————啊!
常常不期然地来到 我身边,
我像看见了雨后初绽的花, 像润物无声的春雨, 望着你灿烂的笑脸, 像林中清亮的溪流, 这世界忽然变得如此广大。 像冬天有阳光的日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走月亮》(教案)2023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走月亮》(教案)2023教学内容《走月亮》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创作的一首儿童诗,通过描绘夜晚月亮下的自然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诗歌内容,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培养对自然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学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欣赏、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1. 诗歌意境的理解:诗歌意境深远,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 诗歌表现手法的掌握:诗歌运用了丰富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学生需要学会并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创作。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音频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夜晚月亮下的自然景色,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所见所感,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兴趣。
2. 朗读:教师示范朗读诗歌,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
3. 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歌内容,解释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4. 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表现手法,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 创作:学生运用诗歌的表现手法,创作一首关于自然的小诗。
6.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学习。
板书设计1. 《走月亮》2. 诗歌内容:夜晚月亮下的自然景色3. 诗歌表现手法:比喻、拟人等4. 学生活动:朗读、理解、讨论、创作、展示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背诵诗歌,搜集更多关于自然的小诗,进行欣赏和分享。
2. 课堂作业:完成一首关于自然的小诗,下节课进行展示。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诗歌《走月亮》的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诗歌内容,感受到了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在讨论和创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珍惜。
《雨铃铛》说课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雨铃铛》说课设计本文是关于《雨铃铛》说课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说教材《雨铃铛》是著名儿童诗人金波的一篇短小优美的诗歌。
写的是春雨之声沙沙作响,春雨之形“好像串串小铃铛”。
春雨犹如精灵,赋予万物勃勃生机,滋润、催发万物迅速复苏、生长,开始新的生活。
整篇诗歌韵律美,读起来琅琅上口。
学习本组课文,激发、鼓励学生充公发挥想像,感受大自然的美;知道一些雨、彩虹方面的知识;培养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通过朗读和背诵诗歌,进一步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教学总目标:1、运用综合识字方法认识11个生字,培养识字能力。
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在情景和语言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3、续编儿歌,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3。
二、说教法1、以读为本。
读中识字,做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读中理解、感悟春雨之形,春雨之声的美妙,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中想像,培养创新、想像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朗读与背诵,体会诗歌的韵律美,积累语言。
2、情景教学法。
通过直观的多媒体、简笔画创设情境,缩短学生与课文内容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更好地、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重、难点,从而深入地理解课文,拓展思维,发展语言。
3、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学情努力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主动性和创造性。
《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人体差异。
初次接触课文,教师不急于提出阅读要求,和学生共同回顾已掌握的三种识字方法,并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阅读。
《走进金波》儿童诗教学设计

《走进金波》儿童诗教学设计陶吴小学侯靓教学目标:1、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能自主选题,发挥想象,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2、通过品读赏析,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初步掌握儿童诗的创作方法。
3、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让童言自然地流淌,童心尽情地表达。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初识金波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的一首小诗《鲜花和星星》吗, 生:记得~师:能不能把这首小诗背下来吗,(学生齐备)师:真不错~同学们知道这首小诗的作者是谁吗,生:金波~师:能说一说你了解的金波吗,(生根据课前的预习自由回答)师:同学们了解的可真多,老师这里有一段他的资料(出示金波的简介,简单介绍一下)师:有人说金波爷爷是“为孩子写诗的人。
”他的诗赢得了众多小读者的喜爱。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金波,去感受童年的美妙。
走进金波的三首诗《带雨的花》【教学准备】配乐:《雨的印记》【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感觉童年美吗,(生:美)师:你们现在正经历着最纯净、最透明的童年时光。
童年时的我们就像是一朵朵娇艳的花,在雨露的滋润下更加的生机勃勃。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第一首小诗就是——《带雨的花》。
(齐读课题)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生回答:清凉的雨、鲜艳的花……)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穿过树林,走过小桥,到林子里采一束带雨的花。
(教师配乐朗诵)二、用“绘声绘色的读”来理解。
1、通读全诗,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在读之前老师还有个小要求:请大家边读边思考,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指名分段读小诗师:音乐美吗,诗歌有趣吗,谁想来把你们美好的读书声分享给大家,(指名分段读小诗,相机评价)这首小诗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生:我偷偷溜出家,玩的很开心,下雨了才想起回家,还为妈妈采来一束带雨的花。
第五章 儿童诗讲课教案

第五章儿童诗第五章儿童诗教学目标:1.把握儿童诗的概念。
2.了解儿童工诗与儿歌的区别。
3.了解儿童诗的分类。
4.把握儿童诗的特点。
5.学习儿童诗的创作。
教学重难点:1.儿童工诗与儿歌的区别。
2.儿童诗的分类。
3.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儿童诗的含义与特征导入:我国著名的儿童诗人金波写到:“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儿童诗是这个国度里的一朵奇葩。
诗是天籁的声音,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美好的礼物之一。
”的确,好的诗会让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充实,让孩子们的情感生活丰富,让孩子们的想象天地广阔。
在金波长达50年的创作生涯中,出版了70多部诗歌、歌词、童话、散文,评论作品集,许多名篇佳作被放入幼儿园和中小学课本,其中儿童诗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金波是怀着童年的感觉写诗,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具备了经典儿童文学所应该具备的美学追求和艺术境界。
真、善、美、爱的主题,对于童年的记忆与追寻,对于大自然的礼赞与歌唱,献给母亲的无限的敬爱,对生活的美好憧憬·····所有这一切,在金波的作品里都得到了纯真自然而又绚丽多姿的艺术再现。
评论家束沛德称之为:“我国儿童诗坛的一位富有独创性的诗人。
”一、儿童诗的含义儿童诗是适合儿童听赏、诵读的自由体短诗,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符合他们的心理和审美特点的诗歌,也包括儿童为抒发自己的感怀而创作的诗歌。
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了以通俗的白话文写作的自由体诗,它摆脱了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能自由无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种“诗体的大解放”,把中国的诗歌带进一个崭新时代。
由于自由体新诗语言浅显晓畅、韵律自由,很快受到当时正蓬勃兴起的儿童文学界的青睐,专门为儿童创作的儿童诗便应运而生。
儿童诗以童真活泼的语言、真率明朗的情感,生动的形象,描绘出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抒发了儿童的喜怒哀乐,融童趣、童心、童情为一体,从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语组第四周校本课程教学设计(近代诗)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
2、品味诗韵,提升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指导,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
1、现代诗歌借助意象来表现情与思。
2、提高学生对诗歌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教法:
举例法、展示法
学法:
搜集资料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古诗文让我们骄傲,让我们自豪。
诗词是心的灵动、情的迸发、智的体现、德的化身、美的象征,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
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等的千古名诗我们耳熟能详。
几
千年来,诗歌灌溉了我们伟大的民族和辉煌的历史,热爱诗歌,诵读诗歌,使千百代炎黄子孙一直沐浴在中华文明的温馨里。
而中国近现代诗歌的主体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
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
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
“现代诗”的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是诗人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的。
代表人物有贺敬之、郭小川、艾青、席慕容、闻一多、海子等人。
二、学习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金波主题诗,和大家一起了解现代儿童诗歌的特点,品味现代儿童诗歌,感悟金波诗境之美。
(视频播放)《金波主题诗》
1、《让太阳账上翅膀》
2、《阳光没有声音》
3、《小树歌谣》
4、《叶的年轮》
5、《花儿开放的声音》、
6、《春的消息》
1.师范读,纠正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纠正字音
3.同桌互读,进行评价
4.请代表全班师范朗读
四、师总结
浓烈的抒情性在所有文学作品中,诗歌是最讲究音乐美的。
古代诗歌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平仄和押韵上,而现代的自由诗则注重押韵和节奏。
现代,尤其是近些年,押韵已不断淡化,进而更强调节奏变化。
现代诗歌的节奏就是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及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手段。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在金波儿童诗歌的花园里,感受了诗歌的形式上分行排列的美、丰富的想象性、和谐的音乐性、高度的概括性、浓烈的抒情性。
以后我们在解读诗歌时,由此入手,发幽探微,探究诗歌的意蕴和思想内涵。
诗,这高雅的花朵,奇妙的精灵!她堪称语言艺术中最高的艺术。
寥寥几言,款款数语,就能把人带进一个美的境界,或者石破天惊,或者余音袅袅,以致人们对她忘不了,舍不得。
“有诗,沉重的身体变得轻盈;浮躁的心情变得平静。
忧郁的思绪化为轻燕;烦躁的脑海得以安宁。
”愿同学们都能拥有一对明丽如诗的眼睛,拥有一颗灵动如诗的心灵,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中遨游!
五、《金波儿童诗歌》中大家一起诵读:
1.《花儿开放的声音》
2019.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