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血症与内分泌疾病
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

低钾血症本词条由好大夫在线特约专家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朱蕾(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沈勤军(主治医师)百科名片低钾血症(hypokalemia)是指血清钾浓度小于 3.5 mmol/L。
造成低钾血症的主要原因可以是机体总钾量丢失,称为钾缺乏(potassium depletion);也可以是钾转移至细胞内或体液量过多而稀释,而机体总钾量不缺乏。
重度低钾血症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需积极处理。
西医学名:低钾血症英文名称:hypokalemia 所属科室:内科-主要症状:乏力,心律失常主要病因:血钾降低传染性:无传染性目录低钾血症的分类常用含钾物质不同疾病患者的低钾血症防治原则低钾血症的分类大体可分为急性缺钾性低钾血症(简称急性低钾血症)、慢性缺钾性低钾血症(简称慢性低钾血症)、转移性低钾血症和稀释性低钾血症四类。
(一)急性缺钾性低钾血症(acute potassium-deficit hypokalemia)简称急性低钾血症。
由于钾丢失增多或合并摄入不足导致血清钾离子浓度短时间内下降至正常值水平以下,同时机体钾含量减少,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或肌无力。
1、原因1)摄入不足(1)禁食或厌食由于普通饮食和肠道营养饮食中都含有较多的钾(如上所述,多数细胞内的K+浓度是细胞外的30 倍以上),肾脏又有较强的保钾能力,因此一般的饮食减少不容易发生低钾血症;但严重摄食不足,而静脉补液中又缺钾时则会发生,主要见于昏迷、手术后、消化道疾病等导致的不能进食或严重进食不足的患者。
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肌肉组织少,整体储钾量少,进食不足,也容易发生低钾血症。
心功能不全、肝硬化、血液病、肿瘤疾病等容易发生严重进食不足。
(2)偏食个别严重偏食的患者也可能发生低钾血症。
2)丢失增多主要见于各种分泌液的急性丢失;或大量利尿,而补钾不足的患者,此时常与低钠血症、低氯血症同时存在。
(1)经消化道丢失因各种消化液中的钾浓度几乎皆比血浆高,且分泌量又较大,在炎症等病理因素刺激下分泌量更多;该类疾病一旦发生,进食量又会显著减少,甚至完全禁食,因此消化道的疾病非常容易发生低钾血症,且容易合并其它电解质离子的紊乱。
内分泌患者并发低钾血症病因分析

尹国幸
) ( 黄 石 市 第 二 医 院 老年 病 干 部病 房 , 湖北 黄石 4 3 5 0 0 2
摘 要: 目的 : 对内分 泌 患 者 并 发 低 钾 血 症 的 原 因 进 行分 析 和 探讨 。 方法 : 回 顾 性分 析 8 0例低钾血 症 患 者 的 临床 资 料 , 对 患 者诊 疗经 过 、 影 像 学和 实验室 检 查 、 体 格 检 查 和 患 者 病 史 进 行分 析 , 对低血钾病因予 以 明 确 。 结果 : 在8 有5 确诊为内分泌原因引发; 为其它非内分泌 0例患者中, 8例( 7 2. 5% ) 2 0例( 2 5% ) 原因引发, 另 外还 有 2 例 ( 为不 明 原 因 引 发 的 低 钾 血 症 。 结论 : 低 钾 血 症 主 要 诱 因 是 内分 泌 疾 病 , 2. 5% ) 对低钾血症病因积极进行查找, 可以 使 低 钾 血 症 从 根 本 上 给 予 纠 正 。 关键词 : 内分 泌 ; 低钾血症; 病因 ( ) 中图分类号 : R 5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2 1 9 7 2 0 1 3 0 2 0 1 3 0 0 1 - - -
2 讨论
低钾血症会对心肌细胞及神 经 肌 肉 的 兴 奋 性 带 来 一 定 的影 响 , 进 而 引 发 心 律 失 常、 呕 吐、 恶 心、 麻 木、 四肢乏力等 一系列症状 , 若病情严重 , 还 会 造 成 心 室 纤 颤、 呼 吸 肌 麻 痹, 甚至会增 加 死 亡 的 概 率 。 内 分 泌 疾 病 往 往 会 并 发 低 钾 血 症, 对一年来我院内科收治的 低 血 钾 患 者 进 行 分 析 和 总 结 , , 由内分泌引发的就有 5 所以应该引起内科医 8例 ( 7 2. 5% ) [ 3] 生的高度重视 。 血钾水平的高低 , 直接决定 低 钾 血 症 临 床 轻 重 表 现 , 症 状越严重的 , 血钾水平越低 。 在 临 床 上 , 那些轻度低钾血症 患者 , 往往很容易被忽视 。 我院收治的低钾血症患者 , 有5 2 ) / , , 例( 血 钾 为 属 于 轻 度 低 钾 血 症 这 6 5% 3. 0~3. 5 mm o lL 样的患者占了大 多 数 , 通 常 有 较 轻 微 的 症 状, 表 现 为 乏 力, 所以 患 有 低 钾 血 症 的 患 者 , 不 能 及 时 诊 断 病 情, 容易被忽 视, 因而错过诊治的最佳时 间 。 诊 断 低 钾 血 症 相 对 简 单 , 而 根治的难点在于从根本上查 找 病 因 , 针 对 内 分 泌 患 者, 对血 钾进行常规的检测和化验 , 可及时诊断病情 。 内分泌性因素 中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所占比例最多 ( , 是直接造成分泌性低血钾的直接诱因 , 高血压是 5 1. 7% )
低钾血症,低钾血症的症状,低钾血症治疗【专业知识】

低钾血症,低钾血症的症状,低钾血症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3.5mEq/L,正常人血清钾浓度的范围为3.5~5.5mmol/L)称为低钾血症。
低钾血症时,机体的含钾总量不一定减少,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时,情况就是如此。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低钾血症的患者也伴有体钾总量的减少——缺钾(potassium deficit)。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1.钾摄入减少一般饮食含钾都比较丰富。
故只要能正常进食,机体就不致缺钾。
消化道梗阻、昏迷、手术后较长时间禁食的患者,不能进食。
如果给这些患者静脉内输入营养时没有同时补钾或补钾不够,就可导致缺钾和低钾血症。
然而,如果摄入不足是唯一原因,则在一定时间内缺钾程度可以因为肾的保钾功能而不十分严重。
当钾摄入不足时,在4~7天内可将尿钾排泄量减少到20mmol/L以下,在7~10天内则可降至5~10mmol/L(正常时尿钾排泄量为38~150mmol/L)。
2.钾排出过多(1)经胃肠道失钾:这是小儿失钾最重要的原因,常见于严重腹泻呕吐等伴有大量消化液丧失的患者。
腹泻时粪便中K+的浓度可达30~50mmol/L。
此时随粪丢失的钾可比正常时多10~20倍。
粪钾含量之所以增多,一方面是因为腹泻而使钾在小肠的吸收减少,另一方面是由于腹泻所致的血容量减少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多,而醛固酮不仅可使尿钾排出增多,也可使结肠分泌钾的作用加强。
由于胃液含钾量只有5~10mmol/L,故剧烈呕吐时,胃液的丧失并非失钾的主要原因,而大量的钾是经肾随尿丧失的,因为呕吐所引起的代谢性碱中毒可使肾排钾增多(详后文),呕吐引起的血容量减少也可通过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而促进肾排钾。
(2)经肾失钾:这是成人失钾最重要的原因。
引起肾排钾增多的常见因素有:①利尿药的长期连续使用或用量过多:例如,抑制近曲小管钠、水重吸收的利尿药(碳酸酐酶抑制药乙酰唑胺),抑制髓袢升支粗段Cl-和Na+重吸收的利尿药(速尿、利尿酸、噻嗪类等)都能使到达远侧肾小管的原尿流量增加,而此处的流量增加是促进肾小管钾分泌增多的重要原因。
低钾血症诊断和鉴别诊断

碱中毒、酸中毒恢复期
转移性低钾血症
酸中毒恢复期、碱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毒或高血糖高渗状态胰岛素治疗过程中 低钾性周期性瘫痪
家族性低血钾性周期性瘫痪、特发性周期性瘫痪 伴随Graves病的周期性瘫痪 严重疾病急性应激状态儿茶酚胺分泌增多 叶酸、维生素B12治疗贫血过程中新生红细胞迅速利用钾 反复输入冷存红细胞 棉籽油(棉酚,gossypol)中毒、钡中毒
低钾血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低钾血症定义
低钾血症定义:血清钾浓度<
成人每日需钾约50~75mmol(2~3g) 普通膳食每天可供钾50~100mmol(2~4g) 饮食中钾90%由小肠吸收
体内的钾约85%经肾脏排出 10%经粪、5%经汗及唾液排出
病因和分类
缺钾性低钾血症 机体总钾量、细胞内钾和血清钾均降低
主要疾病临床特点
低钾血症
尿钾测定
尿钾<20mmol/L
摄入减少 非肾脏失钾 (胃肠道、其他途径)
醛固酮降低/正常
外源性盐皮质激素 库欣综合征 肾上腺先天性17-α/11-β羟化酶缺乏 表象性盐皮激素过多综合征 Liddle综合征
尿钾>20mmol/L
肾脏失钾 血浆醛固酮测定
醛固酮增高
共同特点:高血压、高 血钠、高尿钾、低血钾、 代谢性碱中毒,抑制肾 素、醛固酮分泌
转移性低钾血症 细胞外钾转移至细胞内 体内总钾量正常,细胞内钾增多,血清钾降低
稀释性低钾血症 细胞外液水潴留
血钾相对降低,机体总钾量和细胞内钾正常
缺钾性低钾血症
(完整版)低钾血症的原因及补钾原则

低钾血症形成的原因:一、钾的摄入量过少一般饮食含钾都比较丰富,所以只要能正常进食,机体就不致缺钾。
但是手术后的患者或因为体质原因较长时间禁食或少食,使得每日钾的摄入量少于3g,并持续2周以上,就会导致缺钾和低钾血症。
二、钾的排出量过多(1)经胃肠道失钾:这是儿童失钾最重要的原因,常见于严重腹泻呕吐等伴有大量消化液丧失的患者。
消化液含丰富的钾(唾液含189 mmol/L,胃液含14 mmol/L,肠液6.2~7.2 mmol/L,胆汁6.6 mmol/L,胰液4~5 mmol/L)。
另外,由于腹泻所致的血容量减少,使醛固酮分泌增多,也使得结肠分泌钾的作用加强。
因此,长期大量的呕吐、腹泻、胃肠引流、造瘘、透析等,均导致失钾。
(2)经肾失钾:这是成人失钾最重要的原因,引起肾排钾增多的因素有:①某些肾脏疾病:如远侧肾小管性酸中毒,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小管液中尿素增多,新生肾小管上皮对水、电解质重吸收的功能不足,可发生排钾增多。
②某些排钾利尿药的长期使用或用量使用,如呋塞米、氢氯噻嗪。
③某些内分泌疾病,如醛固酮增多症,Cushing综合症等。
④碱中毒,肾小管上皮细胞排H+减少,故H+-Na+交换加强,故随尿排钾增多。
⑤镁缺失常常引起低钾血症。
(3)经皮肤失钾:汗液含有钾,在一般情况下,出汗不致引起低钾血症,但在高温环境中进行重体力劳动时,大量出汗亦可导致钾的丧失。
三、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时,可发生低钾血症,但在机体的含钾总量并不因而减少。
(1)低钾性周期性瘫痪:发作时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是一种家族性疾病。
(2)碱中毒:细胞内H+移至细胞外以起代偿作用,同时细胞外K+进入细胞。
(3)胰岛素过量:用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会发生低钾血症。
(4)棉籽油,氯化钡中毒。
(5)低温疗法使钾进入细胞内。
四、稀释性低钾血症细胞外液水潴留时,血钾浓度相对降低,机体总钾量和细胞内钾正常,见于水过多和水中毒,或过多、过快补液而未及时补钾。
52例低钾血症的分析

52例低钾血症的分析【摘要】目的提高对低钾血症、尤其是内分泌疾病伴低钾血症的认识。
方法我科2010~2011年共收治低钾血症患者52例、对发病的性别、年龄、病因、临床特点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52例患者中男33例,女19例、男女比例为1.7∶1。
肾上腺组25例、甲状腺组14例,糖尿病组8例,肾小管酸中毒组5例。
结论低钾血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电解质紊乱,内分泌疾病中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及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多见。
【关键词】低钾血症;临床特点;内分泌疾病;病因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2例、首次发病36例、反复发作16例、就诊时间多在48h内,其中有6例大于72h。
发病年龄:小于20岁1例、21~30岁5例、31~40岁7例、41~50岁17例、51~60岁12例、大于60岁10例。
肾上腺组25例,男女比例为1∶0.4,甲状腺组14例,男女比例为1∶0.65,糖尿病组8例,男女比1∶0.8,肾小管酸中毒组5例,男女比1∶ 3.4。
1.2 临床特点52例患者多数急性起病,表现为不同程度双下肢无力、肌力减退。
肌力减退特点近端重于远端、下肢重于上肢、双侧肌力对称性减退、颈肌无力1例,腱反射减低36例、消失11例、正常5例、感觉异常5例、所有患者血钾均小于 3.5mmol/l,其中 1.6~1.9mmol/L2例,2.0~2.9mmol/L27例、3.0~3.5mmol/L23例、心电图改变者34例、其中单纯窦速10例、U波明显18例、QT间期延长6例、肌酸激酶增高13例。
1.3 发病原因52例患者中肾上腺疾病组25例(48%),其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0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例、库欣综合征2例、甲状腺组14例(27%),其中9例伴低钾型周期性麻痹、5例不伴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糖尿病组8例(15%)、其中糖尿病肾病使用利尿剂5例,酮症酸中毒3例,肾小管酸中毒5例(10%)。
1.4 治疗与转归口服补钾安全有效。
内科学系统整理-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内容充实)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内分泌系统的组成:12、甲状腺3、甲状旁腺4、胰腺内分泌部5、肾上腺6、性腺7、胸腺8内分泌细胞:分布于脑(内啡肽、胃泌素),胃肠(30多种胃肠肽,如胃泌素、缩胆囊素、促胰液素、抑胃肽、胃动素),胰(生长抑素、胰多肽),肾(肾素、前列腺素),肝(血管紧张素原),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NO),心房肌细胞(心房钠尿肽),脂肪细胞(瘦素Leptin)低钾血症病因:1. 摄入不足:长期饥饿、昏迷、吸收障碍、神经性厌食2. 排出过多:①非肾性失钾:过多出汗、腹泻、呕吐②肾性失钾: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利尿药、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肾小管性酸中毒、镁缺失3.钾向细胞内转移:代谢性碱中毒、过量胰岛素使用、大量细胞生成、周期性瘫痪临床表现:1. 心血管:洋地黄毒性耐受下降、心律失常、加重心衰,甚至心脏骤停2. 肌肉:肌无力、疼痛、痉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3. 肾脏:引起加重代谢性碱中毒治疗:40~80mmol不等2. 对因治疗:纠正碱中毒、改用保钾利尿剂3. 注意:①禁用洋地黄类药物;②见尿补钾;③氯离子可以提高肾的保钾能力高钾血症病因:1. 摄入过多:高钾食物、含钾药物、输入库存血2. 排除减少:①肾小球滤过下降:急性肾衰竭②肾小管分泌减少:醛固酮减少症3. 钾向细胞外转移:酸中毒、大量细胞坏死(挤压、烧伤)、应用高渗药物临床表现:1. 心血管: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2. 神经-肌肉:兴奋性先升后降,感觉异常、嗜睡、乏力3. 内分泌:引起加重代谢性酸中毒,胰岛素分泌增加治疗:2. 促使钾离子转入细胞内:①输注碳酸氢钠溶液②输注葡萄糖溶液及胰岛素,再加入葡萄糖酸钙可对抗心肌毒性3. 促进钾离子排泄:①排钾利尿剂②阳离子交换树脂③血液透析高渗性脱水病因:1. 摄入不足:吞咽因难,重危病人的给水不足,断绝水源2. 丧失过多:高热大量出汗、甲亢、大面积烧伤、尿崩、呕吐、腹泻临床表现:轻度缺水:口渴中度缺水:极度口渴。
低钾血症

Battter综合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立卧位试验
立卧位试验
PAC(ng/L)
Ag-I (ug/L)
Ag-II(ug/L)
PRA(ug/L/h)
卧位
立位
168.37
253.44
6.03
7.38
254.58
341.66
0.11
0.95
PAC:增幅>30% PAC(ng/dl) / PRA[ng/(ml∙h)] <25 PRA增高 继发性性醛固酮增多症: Bartter综合症?
诊断要点:
1.临床上有低钾血症表现,如软弱无力、周期性瘫痪、夜 尿增多、心电图上有低钾表现。儿童患者尚有身高不长和 智力低下。 2.碱中毒,表现为手足搐搦。 3.血钾、钠和氯化物降低。 4.血浆肾素活性,血和24h尿醛固酮增高。 5.对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管加压素无血压升高反应。 6.肾活检有肾小球球旁器的颗粒细胞增生。 7.血压正常。 8.对先天性者,可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查基因突变。
六、预后
婴儿期发病者症状重,1/3有智力障碍,可因脱水、电解质紊乱 及感染而死亡。
5岁以后发病者,几乎全部都有生长迟缓,部分患者呈进行性肾 功能不全,甚至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本病经过治疗后可得到短期缓解,但其远期疗效不佳,主要是 因为患者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可发展为尿毒症而亡,或因体质 差,可合并多种疾病而走向慢性过程,失去劳动力而致残。患 者得病后可生存10~20年以上。
诊断
低钾血症
Bartter综合症?
Bartter综合征
概述: 巴特综合征 (Bartter syndrome,BS)是指一组临床以低 钾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为特征的罕见的遗传性肾小管 疾病。因1962 年由Bartter等人首先报道了两例出现低 钾性代谢性碱中毒、高醛固酮血症、血压正常,肾组织 学检查显示肾小球旁器肥大的患者而得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肾素瘤
临床特征:
高血压 低血钾 除原有的肿瘤表现外,主要表现为继
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表现:高血压、 低血钾等。
诊断要点:
原发性肿瘤,为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表 现,测定血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 固酮均升高。尚需与其他继发性醛固酮 增多症相鉴别
临床特点(三)
(3)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 约50%糖耐量低减,20%伴糖尿病(类固醇性糖尿病)
(4)高血压和低血钾 ①储钠排钾; ②轻~中度血压高,轻度水肿 ③病因为恶性肿瘤的,低血钾碱中毒的程度重。
(5)生长发育障碍: ①F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及作用,抑制性腺发育; ②少儿时期发病者,生长停滞,青春期延迟;
(四)甲状腺毒性周期性麻痹
概述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低钾型周期性麻痹
中国及日本发病率远较欧美高,约四分之 三的本病患者在甲亢发病后短时间内发生 麻痹,但其症状可发生在甲亢症状明显之 前或之后,也可在甲亢缓解后。
男性较女性常见。 一般在抗甲状腺药物对症治疗后病情可缓
解。
临床特点
特点:甲亢 低血钾 发作性瘫痪
结合膜水肿,轻度突眼,青光眼、白内障等
(11)皮肤色素:
皮肤色素明显加深(异源性ACTH综合征、Cushing 病)ACTH非依赖性库欣氏综合征皮肤色素变浅(肾上 腺皮质腺瘤)
临床特点(五)
异位ACTH综合征:
原发肿瘤(肺、胸腺、甲状腺)恶性程度高, 进展快,常在典型症状出现前死亡。可表现为 高血压、低血钾、碱中毒、水肿、皮肤色素沉 着、及肌肉萎缩无力、消瘦衰竭、水肿。 女性肾上腺皮质腺癌除上述表现外可有显著 的男性化表现。
1、摄入不足:禁食、厌食、少食 2、排出过多: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丢失;尿液失钾(肾
脏病、内分泌病、利尿剂等);其他途径失钾(皮肤、烧伤、腹 腔引流透析等) 二、转移性低钾血症:钾向细胞内转移,总钾量正常,细胞内钾增多, 血清钾降低,例如:周期性麻痹(低钾型)、给与葡萄糖+胰岛素 治疗(DKA治疗)、碱中毒等 三、稀释性低钾血症:机体总钾量正常,见于水过多、水中毒、不适当 补液等
临床特点(三)
(3)代谢性碱中毒
– 碱中毒使游离钙减少(手足抽搐、肢端麻木)
(4)糖耐量低减或糖尿病
– 低血钾使胰岛素释放减少 – 胰岛素抵抗
(5)心血管系统表现
– 心肌肥厚:较原发性高血压更易引起左心室肥厚,且往往先于其他 靶器官损害
– 心律失常:与低血钾有关 – 心肌纤维化和心力衰竭:ALD促进心肌纤维化和心力衰竭
即使缺钾每日照常从尿中排出约2g钾。如果每 日摄入量不足3-4g在2-3周以上就可引起缺钾,。
细胞内外平衡:细胞膜钠-钾泵 受缺氧、酸中毒等影响 恢复慢-15小时
低钾血症
低钾血症: 定义:血清钾低于3.5mmol/L
低钾血症
病因分类:
一、缺钾性低钾血症:机体总钾量、细胞内、血清钾浓度均减少,即本 质是钾缺乏。
临床特点(二)
(2)低血钾表现
– 神经肌肉:反复出现肌无力、肌麻痹、下肢软瘫、 肢端麻木、搐搦 ,严重低血钾症时上肢也软瘫, 甚至呼吸肌麻痹,补钾后可缓解;
– 肾脏:高醛固酮时水清除的增多和低血钾引起肾小 管上皮空泡变性,使尿浓缩功能减退而多尿,夜尿 增多,继之多饮,并易继发尿路感染;
– 心脏:心律失常,心电图可见Q-T时间延长、T波增 宽和倒置,出现明显U波;
地塞米松0.5mg Q6h服用2天,服药前1天及服药第 2天留24小时尿测UFC
实验室诊断依据(二)
⑤午夜小剂量Dex抑制试验:2mg午夜0:00 顿服,皮质醇被抑制到基础值的50%或 140-275nmol/l(5-10ug/dL)以下,可排除 CS
⑥胰岛素低血糖试验:80% 的CS患者对胰 岛素诱发的低血糖不会有皮质醇升高的 反应
实验室诊断依据(一)
高皮质醇血症 ① 尿17-OHCS测定、尿17-KGS测定:皮质醇的代谢产
物测定,其升高反映皮质功能升高
②血浆皮质醇测定:测8Am、16:00及0:00值。增高和/或
昼夜节律消失(昼夜节律消失的诊断价值较单次皮质 醇测定价值大)。避免情绪、穿刺、睡眠的影响
③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测定:留准24小时尿量是关键 ④小剂量Dex抑制试验:
(6)血钾正常的原醛症和血压正常的原醛症
– 多见于肾上腺ALD瘤。血钾正常原因未明,可能与肾功能障碍有关。 如果儿童或青少年难治性高血压,即使血钾正常仍要想到原醛
– 极少数的原醛可仅有严重的低钾血症,而血压可在正常范围内,此 可能与患者以前的基础血压较低或合并升压机制障碍有关
实验室诊断依据:
(1)高醛固酮
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
ACTH依赖性( Cushing病)与非ACTH依赖性CS(肾上腺皮质腺瘤)的鉴别 1.大剂量Dex抑制试验: 地塞米松2mg Q6h共2天,服药前1天及服药第2天留24小时尿测尿游离皮质醇 。ACTH依赖性的CS被抑制,非ACTH依赖性的CS不被抑制。 2.血ACTH测定:>2.2pmol/L(10.0pg/ml)可诊断ACTH依赖性CS,非ACTH依赖 性CS受抑制,<2pmol/L(5pg/ml)或测不到。
– 醛固酮分泌增多并且不被高钠负荷引起的血容量增 加所抑制
(2)低肾素
– 肾素分泌受抑制并且不因立位及低钠刺激而分泌增 加
(3)皮质醇水平正常
尿17-羟皮质类固醇水平正常(或皮质醇水平正常)
(4)不论有钾血症和不适当的尿钾增多
大多血钾<3.5mmol/L,一般2-3mmol/L,严重病例更低。 原醛症病人钾代谢呈负平衡,如血钾<3.5mmol/L ,尿钾 大于30mmol/24h或血钾<3.0mmol/L ,尿钾大于 25mmol/24h ,提示有不适当尿钾增多。
(一)库欣综合征
库欣综合征分类
ACTH依赖性:由于垂体或垂体以外组 织分泌过量ACTH,使肾上腺皮质增生并 分泌过量的皮质醇。
Cushing病(库欣病)是指垂体病变引起 的库欣综合征,但现亦将下丘脑-垂体病变 所致(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笼统地 称为Cushing病
ACTH非依赖性:肾上腺皮质的肿瘤性 增生而自主的分泌过量的皮质醇
(6)性腺功能紊乱: ①男性:性功能减退、阳痿; ②女性:月经紊乱,继发闭经,少有正常排卵;痤疮,
多毛,女子男性化,脱发,头皮多油
临床特点(四)
(7)精神症状:
①多数较轻; ②少数有类似躁狂、忧郁或精神分裂症;
(8)易有感染:
免疫功能减退,毛囊炎,牙周炎,泌尿系感染,甲癣, 体癣。
(9)高尿钙和肾结石 (10)眼部表现:
临床特点
①多见于青少年,无性别差异,半数病人在2岁前发病, 可有父母近亲结婚史
②低钾血症、碱中毒:乏力、瘫痪,手足麻木,间歇抽 搐。可发作周期性麻痹
③儿童生长发育迟缓,侏儒,智力低下 ④肾脏受累症群:口渴多尿,脱水失钠,碱性尿低血钠,
ACTH依赖性CS的病因及其鉴别(Cushing病与异源性ACTH综合征鉴别) 1.血ACTH:但二者有很大重叠范围,鉴别困难 2.血钾和低钾性碱中毒:异源性ACTH综合征常有 3.其他激素或多肽:降钙素、生长抑素、胰高血糖素、胰多肽、CEA、HCG、 VIP等等常见于异源性ACTH综合征 4.大剂量Dex抑制试验:ACTH依赖性CS的UFC抑制到基础值的50%以下 5.甲吡酮试验:用于判断垂体ACTH细胞的储备功能。Cushing病约70%出现阳 性反应,尿17-OHCS升高超过基础值70%或11-去氧皮质醇较基础值升高超过 400倍。 6.CRH试验: Cushing病血浆皮质醇较基础值升高或超过20%或ACTH较基础值 升高达到或超过35%
临床特点(一)
(1)向心性肥胖:
①轻中度肥胖;少数为均匀性肥胖(多为早期); ②脸部及躯干部肥胖,四肢包括臀部不胖,甚至消瘦; ③满月脸、痤疮、水牛背、悬垂腹、锁骨上窝脂肪垫
临床特点(二)
(2)负氮平衡引起的
临床表现: ①肌肉萎缩,皮肤菲薄,
宽大紫纹(弹力纤维断 裂),淤斑; ②严重骨质疏松,腰背痛, 病理性骨折;身材变矮 ③伤口不易愈合
临床特点(一)
特征性的临床表现:高血压、低血钾、碱中毒
(1)高血压
– 95%以上病人有,少数正常 – 持续性、缓慢进展的轻、中度高血压 – 病程长的也可进展到严重高血压,舒张压达
130-160mmHg – 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肾并发症,脑血管意
外(15.5%)、肾脏损害(28%)、冠状动 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高血压危象
主要为双上肢、双下肢及躯干发作性软瘫,以下肢为 著,伴有电兴奋及反射的消失,严重时所有骨骼肌包 括呼吸肌均陷入麻痹,而面肌、咀嚼肌侵犯较轻
发作时可持续数小时至数日,频次个体差异较大 过多活动、糖类食物以及胰岛素及肾上腺素均能诱发
麻痹发生。 发作时伴血钾减低者,应用钾盐可减轻、终止或预防
低钾血症与内分泌相关疾病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 王战建
主要内容
一、体内钾代谢及低钾血症
二、伴低钾血症的内分泌疾病 三、鉴别诊断
一、体内钾代谢与低钾血症
正常钾的分布
细胞内98%,约为150 mmol/L,主要分布 于肌肉、肝脏、骨骼肌、红细胞
细胞外钾占2%,1/4在血浆中。血清钾 浓度3.5-5.3 mmol/L
低钾血症临床表现:
神经-肌肉:肌无力、软瘫等 循环系统:心律失常
心电图:心动过速、U波 泌尿系统:口渴、多饮,夜尿多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厌食等 中枢神经:倦怠、精神不振等
临床表现与低钾的程度和速度有关
二、伴低钾血症的内分泌疾病
(一)库欣综合征 (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三)肾素瘤 (四)甲状腺毒性周期性麻痹 (五)Bartter综合征 (六)17α羟化酶缺乏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