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中考复习世界近代史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世界近代史教学设计(1)00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世界近代史教学设计(1)00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世界近代史教学设计(用时:两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等,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从租地农场、手工业工场等生产组织的确立,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经济社会的重要变化。

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全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知道“三角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通过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初步理解英国立宪君主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通过华盛顿、《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理解美国革命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活动,初步理解法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对电的利用、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英法美三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起止时间及标志性事件、性质、重要文件、重大事件、结果、革命特点等方面的比较认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个性与共性;通过两次科技革命成果及作用的比较,认识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活改善方面的巨大作用,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林肯在南北战争中努力及结果认识维护祖国统一的正义性与必要性。

通过五月流血周认识无产阶级的牺牲精神。

教学重点早期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初中历史世界近代史教案

初中历史世界近代史教案

初中历史世界近代史教案
课题:世界近代史
年级:初中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世界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 掌握世界近代史各个时期的历史演变;
3.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
1. 世界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 不同时期的历史演变。

教学难点:
1. 各个时期历史事件的联系和影响;
2. 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案和教材;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引导学生进入世界近代史的学习氛围。

2. 历史事件梳理:逐个介绍世界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包括但不限于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

3. 历史演变分析:带领学生分析不同时期的历史演变,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4.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世界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第二课时:
1. 复习:通过提问或小测,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

2. 案例分析:以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为案例,让学生展开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3. 学生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回顾并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教学反馈:
1. 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2. 学生可以通过课后讨论和作业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样一份初中历史世界近代史教案范本,可以有效指导教师进行相应的教学准备和实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世界近代史的知识。

世界近代史初三历史复习教案

世界近代史初三历史复习教案

世界近代史初三历史复习教案最新世界近代史初三历史复习教案历史知识点是很多的,初三的世界近代史部分,会给大家呈现出不一样的历史事件。

下面是WTT整理的世界近代史初三历史复习提纲,。

世界近代史初三历史复习提纲1、文艺复兴①首先在意大利兴起②性质: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③指导思想:人文——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④代表人物及作品:第一位诗人、文艺先驱: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⑤进步性:反封建神学,促进思想解放,孕育近现代资产阶级文化,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文化条件 ;⑥局限性:强调个人意志,以私有制为基础2、新航路的开辟(1)原因和条件:西方人的贪欲,《马可西·波罗游记》的影响,西方工商业的发展要求扩大市场和获取黄金;东西方商路被阻断;生产力发展,帆船的改进,罗盘针的运用和地圆说的传播;西班牙、葡萄牙政府的积极资助。

(2)航海家及航线: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西班牙向西横渡大西洋经古巴、海地到达美洲;②迪亚士、:迪亚士到达印度洋;③达·迦马找到新航路:达·迦马到达印度。

④麦哲伦船队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西班牙沿南美洲海岸线向西穿越麦哲伦海峡横渡太平洋经印度洋绕过好望角回到欧洲。

(3)影响:沟通欧、亚、非、美四大洲,把世界联成一体;扩大了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的发展;引发西欧殖民掠夺的狂潮,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3、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①爆发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封建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的发展;②开始标志:议会重新召开;(查理一世)③决定性役:纳西比;④领导人——克伦威尔:领导“新模范军”打败王军,结束内战,建立英吉利共和国,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对英国资本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但他多次解散议会,实行独裁。

⑤颁布文件:《权利法案》a颁布机构:议会; b 主要内容:限制王权,议会高于王权;c意义:标志着君主立宪制政权建立;(2)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一:独立战争——实现美国独立;① 爆发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的发展;②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③开始标志:列克星顿的枪声;④ 决定性战役:萨拉托加;⑤领导人——华盛顿:领导、指挥大陆军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建立完善民主法制,统一货币,发展民族工业,使美国步入正轨。

初三历史世界近代史教学案

初三历史世界近代史教学案

初三历史世界近代史教学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近代史背景以及世界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近代史的背景和重要事件。

2. 熟悉近代史中的重要人物和其影响。

三、教学内容1. 近代史背景概述近代史是指从16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人类社会发生了许多重大变革。

主要包括工业革命、帝国主义扩张、殖民地独立、两次世界大战等事件。

2. 工业革命及其影响工业革命是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之一,它起源于英国,并逐渐蔓延至欧洲其他地区和世界各国。

工业革命的产生导致了农业向工业转型,大量农民进入城市从事工业生产,人类社会进入了现代工业文明时代。

3. 帝国主义扩张与殖民地独立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列强积极进行殖民地探索和侵略扩张,将许多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国家纳入殖民地体系。

随着殖民地人民的觉醒和抵抗,一系列的独立运动兴起,最终导致了许多殖民地国家的独立。

4. 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分别是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39年至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伤痛,也导致了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塑。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

2. 视听法: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影像资料。

3. 案例法:通过列举具体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背景及其影响。

五、教学评价1. 笔头测试: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小测试,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式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3. 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书面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巩固。

六、教学资源1. 电子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2. 教科书和参考书籍:提供相关历史知识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近代史的背景和重要事件,加深对世界近代史的理解和认识。

世界近代史第一单元:走向近代-中考视野和三维目标素养聚焦下的历史一轮单元复习同步教案(部编版)

世界近代史第一单元:走向近代-中考视野和三维目标素养聚焦下的历史一轮单元复习同步教案(部编版)

世界近代史第一单元:走向近代-中考视野和三维目标素养聚焦下的历史一轮单元复习同步教案(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近代史的概念和历史演变。

2. 理解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掌握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知识和道德价值观。

4. 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近代史的概念和发展。

2. 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历史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讲述教学法。

2. 分组研究法。

3. 问题导学法。

4. 探究性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视频观看:请学生观看《世界近代史》的片段,了解近代史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2. 课堂讨论: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近代史的了解和认识,引导他们回忆自己在中小学时学习的历史知识。

第二步:概念解释(10分钟)1. 近代史的概念:指从16世纪或17世纪开始,到20世纪前半叶结束的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主要是由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出现和发展所引起的。

2. 近代史的分期:可以分为资本主义初期、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和资本主义垄断时期。

第三步:近代史的事件和人物(30分钟)1. 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 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是一次彻底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

3. 拉美独立战争:19世纪初,拉美地区的殖民地开始反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统治,最终实现了独立。

4. 美国独立战争和宪法:18世纪末,美国地区的殖民地开始反抗英国的统治,最终宣布独立,并制定了宪法。

5. 南非种族隔离政策:20世纪初,南非政府实行种族隔离政策,对非洲人、印度人等少数族裔实行歧视和剥削。

6. 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初,起源于中国南方的农民起义,最终失败。

7. 孙中山和三民主义: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他提出的三民主义对中国的革命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四步:问题探究(30分钟)1. 什么是资本主义,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2. 工业革命是怎样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的?3. 什么是帝国主义,它是怎样产生的?4. 拉美独立战争的成功实现对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有何影响?5. 南非种族隔离政策的出现对当地社会的影响有何作用?第五步:课堂小结(10分钟)本堂课主要介绍了世界近代史的基本概念、事件和人物,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加深对近代史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能够培养良好的历史素养和思维能力。

江苏省中考历史复习 第26课时 世界近代史一教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教案

江苏省中考历史复习 第26课时 世界近代史一教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教案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但丁(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神曲》;
达·芬奇---《蒙娜丽莎》
意义: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孕育了西欧近现代资产阶级文化,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2、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的开辟是地理大发现的重大成果,是人类挑战自然的壮举之一。
主备
主核
初三备课组
使用者
课型
复习课
使用日期 课时
第26课时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新航路开辟意义。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
教学难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
教学过程
自学篇:
资本主义的曙光——文艺复兴 、 新航路开辟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2、掌握重要文件:《人权宣言》
时间:1789年8月 机构:制宪会议
内容:;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神圣不可侵犯。
意义:《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
3、了解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1)发动“雾月政变”建立军事独裁;
“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 ( )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2012·某某某某)某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拿破仑的“功”与“过”展开了讨论。他们对拿破仑的下列评价,错误的是( C )
A.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打败欧洲反法同盟,解除外来威胁
意义: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管辖,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即美国的诞生。)

初中世界历史走向近代化教案

初中世界历史走向近代化教案

初中世界历史走向近代化教案
课程目标:
1. 了解世界历史从古代到近代的演变过程;
2. 掌握近代化的概念和特征;
3. 分析近代化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学内容:
1. 古代社会的特点和特色;
2. 中世纪的欧洲和亚洲社会;
3. 近代化的起源和发展;
4. 近代化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社会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世界历史走向的思考。

2. 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古代社会、中世纪社会和近代社会的特点,并进行简短展示。

3. 教学:介绍近代化的概念和特征,引导学生探讨近代化的影响。

4. 演练:分组讨论近代化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的影响,并展示成果。

5. 总结:与学生共同总结世界历史从古代到近代的发展过程,以及近代化对世界历史的重要影响。

6. 归纳:帮助学生总结近代化的意义,并引导思考近代化对世界未来的影响。

作业:
1. 完成课堂的讨论和展示内容,撰写个人感想;
2. 自选一个国家或地区,了解其近代化的历程和对世界的影响,并撰写研究报告。

评价标准:完成作业内容、积极参与讨论、展示表现等方面综合评定,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并展现思考能力。

拓展:邀请历史学者或相关专家到校讲解近代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世界历史的演变过程。

九年级世界历史近代史部分复习学案一

九年级世界历史近代史部分复习学案一

世界历史复习近代史部分一一、复习目标:1、了解殖民扩张的国家与殖民地人民的主要斗争2、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同时进行的二重难点:重点:主要国家的历史转折;三角贸易难点: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和野蛮性三、知识梳理:文艺复兴代表人物:性质: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背景新航路的开辟航海家(三)图说“三角贸易”三角贸易示意图政权的建立 海外贸易的发展 英国 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条件)过程:轻工业重工业交通运输业、 )工业革命影响:四、巩固练习1、“2006中国意大利年”主题海报──“意向中国”中的大卫像取自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该作品所体现的社会思潮是( )A.人文主义B.理想主义C.自由主义D.社会主义2、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在思维能力。

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所说的“这个时代”是指( )A. 新航路的开辟时期B. 文艺复兴时期C.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D. 工业革命时期 3、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 ( )A .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B .《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C .欧洲人狂热追求货币和黄金D .商品经济发展需要扩大对外市场4、“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逐渐转向大西洋和西北欧——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

”文中的“新大国”是指( )A 西班牙B 葡萄牙C 法国D 英国5、下列各项,哪些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①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路的中心地位,资本主义生产迅速发展 ②新贵族形成,并和资产阶级利益一致,成为反封建的力量 ③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苏格兰人民起义( ) A .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 D. ③④6、就读河南大学历史系的张娟同学选择研究君主立宪制撰写毕业论文,下面四部文献中,她必须阅读的是( )A .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独立宣言》C .法国《人权宣言》 D.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7、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位英国殖民者骑在一匹名为“美利坚”的烈马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世界近代史教学设计(用时:两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等,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从租地农场、手工业工场等生产组织的确立,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经济社会的重要变化。

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全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知道“三角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通过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初步理解英国立宪君主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通过华盛顿、《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理解美国革命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活动,初步理解法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对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英法美三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起止时间及标志性事件、性质、重要文件、重大事件、结果、革命特点等方面的比较认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个性与共性;通过两次科技革命成果及作用的比较,认识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活改善方面的巨大作用,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林肯在南北战争中努力及结果认识维护祖国统一的正义性与必要性。

通过五月流血周认识无产阶级的牺牲精神。

教学重点早期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教学难点理解人文主义“发现了人”。

第一课时一、教学过程:填写超越中考第42页——第43页知识结构;(用时10分钟)二、将知识结构的具体内容遮住,有同排同学就知识结构中的概括性词语彼此提问以检查知识结构的形成情况并彼此互助完善知识结构的建构;(用时10分钟)三、学生开卷完成超越中考第44页——第46页;(10分钟)四、老师检查学生答案正确与否、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与否、就各题目中涉及的问题进行充分的展开以便回忆更多的知识。

(10分钟)中考链接 1、文艺复兴的实质体现在兴上(兴及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注意并非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2、新时代指新兴的资本主义时代,旧时代指走向没落的封建主义时代。

但丁是跨两个时代的诗人。

3、新航路的开辟需要人的探险精神,而它的开展有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探险精神。

4、《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专制权力。

5、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在19世纪中叶有俄国和日本。

俄国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通过明治维新。

6、美国独创性的发展之路的符和事件有建立“三权分立”的联邦共和体制以及罗斯福新政。

7、1799年通过雾月政变上台,1804年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变为法兰西第一帝国,执政期间颁布法典,1815年彻底失败——拿破仑。

8、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9、三角贸易。

单元过关检测:一、单项选择、1、1500年前世界各地总体上相互孤立的存在与发展,而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有分散走向统一,以前是孤立的历史以后是整体的历史,故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的分水岭。

2、人文主义彰显人的需求、力量与情感,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代表作都体现了人文主义,这是一道考查对人文主义内涵和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这两位文学家代表作所反映的思想的考查。

3、地图与历史考查相结合,历史事件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空间的。

4、“一切革命中最温和又是最成功的”最温和1688年“光荣革命”——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最成功的——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国王专制权力的《权利法案》。

5、行政、司法、立法权“三权分立”并且相互牵制,从分立且相互牵制的角度说,可以有效避免专制权力的出现,所以选谁都不重要。

6、D。

7、C。

8、D。

9、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应该尽快解决奴隶制问题。

10、“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华盛顿;“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法国大革命。

此主题为新体制的创立。

11、农奴获得自由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12、B。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3、(1)③;市场、资金、原料。

(2)、种族灭绝;黑奴贸易。

拉开了殖民掠夺序幕。

(3)世界各国的交流应建立在和平交流,互利共赢的基础上。

14、(1)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由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制。

(3)学说——三权分立。

法律文件——美国1787年宪法。

(4)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美国仍存种族歧视。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世界近代史教学设计(用时:两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填写超越中考第42页——第43页知识结构;(用时10分钟)二、将知识结构的具体内容遮住,有同排同学就知识结构中的概括性词语彼此提问以检查知识结构的形成情况并彼此互助完善知识结构的建构;(用时10分钟)三、学生开卷完成超越中考第44页——第46页;(10分钟)四、老师检查学生答案正确与否、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与否、就各题目中涉及的问题进行充分的展开以便回忆更多的知识。

(10分钟)(一)、中考链接1、黑暗魔鬼的磨坊指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污染。

工业革命持续时间为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上半叶。

伦敦为英国首都,考查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位于18世纪中期。

2、英国1770年工业比重为24%,1821年为31%,表现为工业比重大幅上升;1770年——1821年在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位于18世纪中期)期间,所以图中信息体现出工业革命成果。

3、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标志美国诞生,1876年为美国诞生100周年,为纪念这一重大节日,美国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

它所展出的科技成果可以是此前发明的任何科技成果,1876位于第二次科技革命期间,所展出的科技成果应为第二次科技革命在1876年前的成果。

汽船、蒸汽机车为第一次科技革命成果,电子计算机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只有贝尔电话为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4、第一次科技革命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将人类带入电气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影响的深度、广度和时间长远度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

5、排序题为最简单的开卷考试题。

火车机车——1814年,史蒂芬孙,旅行者号;瓦特改良蒸汽机——1769;珍妮纺纱机——1765年,哈格里夫斯——工业革命开始标志;飞梭——1733年,纺织师凯伊发明。

6、1880——1914年,西欧城市人口比重上升了40%;1820——1870年,美国纽约和费城人口分别由10万人上升到94万人和67万人。

1820——1914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展了第一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所以城市人口的迅猛增加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7、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8、国际歌的创作背景是巴黎公社的失败。

(二)、单元过关检测单项选择:1、历史知识蕴含于地图之中,考查从地图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珍妮纺纱机和蒸汽机的地位。

3、从数据表格中分析其中所蕴含的的历史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4、重复了。

5、1873年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与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能是电气时代的最重要能源,名称上也可联系。

6、排序题。

火车机车——1814;飞机——1903年;福特四轮汽车——1896年;汽船——1807,美国富尔顿,克莱蒙号。

7、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区分,1912为第二次科技革命期间。

电子邮件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有线电话与无线电报为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茫茫大海似乎无法使用有线电话,所以他们使用的通讯手段应该是无线电报。

8、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所带来的职业变化,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考察方法,仍让考查三次科技革命成果。

9、从“人民宪章”寻找解题依据。

10、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11、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2、欧仁鲍迪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1)考查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区分:第一次科技革命——图一、图五;第二次科技革命——图二、图六;第一次科技革命——图三、图四。

(2)介绍特点或作用。

(3)、(4)以前讲过,让同学口头展示。

14、从政治、经济、阶级关系三方面介绍英国状况:政治上确立君主立宪制、经济上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社会关系上开展宪章运动。

(1)《权利法案》。

(2)制定法律,限制国王专制权力;发展生产,开展第一次工业革命。

(3)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推动人类社会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