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之复句综合练习题教学文稿

合集下载

九上语文复习:综合性学习、复句

九上语文复习:综合性学习、复句

九上语文复习——综合复句一、从复句的角度,分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1.“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敬业与乐业》)(书24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是盼着回家,毋宁说更怕回家。

(《伟大的悲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分析下列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书28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经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邓稼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遍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书84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敬业与乐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自强不息一、下列名言都是谈“自强不息”的,结合下列名言,谈如何做到“自强不息”。

1、自强为天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部编版中考语文轮复习:复句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一)

部编版中考语文轮复习:复句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一)

部编版中考语文轮复习:复句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一)本文主要介绍了部编版中考语文轮复习的复句专项练习题Word版,包含答案。

复句是中学语文中常见的一种句型,掌握复句的语法结构及使用方法对于中考语文考试至关重要。

因此,学生需要在中考语文复习阶段认真练习复句,从而提高复句的使用能力。

一、什么是复句?复句是指由两个或更多句子组成的句子,其中有一个以上的主语和谓语,它们之间通过连接词或关系词连接。

复句包括主从复句和并列复句两种。

二、为什么要练习复句?1.提高语文水平:复句的复杂语法结构对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2.增强解题能力:在中考中,复句相关的考试题目比较多,掌握复句的基本知识,可以有效地提高解题能力。

3.提高写作水平:掌握复句的语法结构和使用方法,可以帮助写作中更好地表达思想和观点。

三、复句的练习方法1.理论学习:学生可以先通过课本、习题集等教材,系统学习复句的语法结构和使用方法。

2.练习题目:学生可以通过做练习题目来巩固复句的相关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

3.阅读练习:通过阅读一些文章,了解复句在实际写作中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四、部编版中考语文轮复习在中考语文轮复习过程中,掌握复句相关的知识点非常重要。

部编版中考语文轮复习的复句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就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练习工具。

部编版中考语文轮复习的复句专项练习题Word版包括34道复句练习题,每道题目后面都附有详细的答案解析和详细的解题思路。

通过这些复句练习题,学生可以针对不同的题型进行练习,掌握复句的相关知识。

同时,在学习复句的过程中,要注重练习读懂和分析句子的能力。

只有在深入理解句子的语法结构和含义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应用复句。

总之,部编版中考语文轮复习是复习中考语文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学生们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复句练习题,从而掌握复句的相关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和写作能力。

只要坚持练习,相信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不是难事。

初高中衔接 之复句知识点+练习题 答案版

初高中衔接 之复句知识点+练习题 答案版

初高中语文衔接之复句一、复句定义: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的句子。

例如:觉新唯唯应着,做出很恭顺的样子。

他惶恐地站在祖父面前,不敢叫醒祖父,自己又不敢走。

二、复句的类型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1、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

关联词:既... ...又... ... 一方面... ...一方面... ... 不是... ...而是... ... 也、又、还、例:树木既能绿化环境,又能制造出新鲜空气,既能平衡生态环境,又能保护地球。

我到这座城市一方面是洽谈业务,另一方面是看望老朋友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

她会打篮球,也会打网球。

2、承接复句:也称顺承复句、连贯复句。

几个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彼此顺序不能变动。

关联词:“A, 于是B”、“A, 然后B”“A, 接着B”、“A, 便B”例句:她进入这个世界,便奉献给这个世界以真诚。

3、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

关联词:不但(不光、不只、不仅)…… 而且而且、并且、尚且……何况……别说A,就连(就是)B例句: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

老年人尚且有那么大的干劲,何况我们青年人呢?4、选择复句: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种情况,要求从中选择一种,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思。

关联词: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 ...就是... ...例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文章与其长而空,倒不如短而精。

5、转折复句: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来一个转折,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

中考专题训练——复句 课件(共27张PPT)

中考专题训练——复句 课件(共27张PPT)

3.只有几个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阵,都进去了,接着 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
4.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 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各分句按照时间顺序分别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 况,有先后相承的关系,是承接复句。
承接复句常用关联词语有:
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 首先(起初)……然后……/从而
③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单句。[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
劣最无耻的事情! ④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 条件复句
⑤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递进复句 ⑥由于一两个零件没完成,耽误了一台复杂机器的出厂时间。
因果复句 ⑦家里就是我跟我爹两个啦。
递进复句: 甚至、并且、而且、更、况且、何况、反而、 不仅……而且……
选择复句: 或者……或者……、是……还是……、宁可、 要么……要么……、不是……就是……
转折复句: 但、但是、反倒、却、可、可是、然而、 只是、不过、虽然……但是……
因果复句: 由于、因此、因而、所以、以致、因为、可见、 既然、因为……所以……、既然……就……
选择复句常用的关联词是:
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或者……或者……/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或许……或许……/ 可能……可能……/也许……也许……
例句:
1.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
2.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 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
如:李明在家里做化学作业。你虽然学习很努力尔,但是没 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所以成绩才不理想。
(二)看有无包含

中考复句类型教案模板范文

中考复句类型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复句的概念和特点。

- 掌握复句的几种类型及其特点。

- 能够正确判断和运用复句。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实例,了解复句的类型。

- 通过练习,提高对复句的辨识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语言表达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 增强学生对汉语语法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复句的概念和类型。

- 不同类型复句的特点和用法。

2. 教学难点:- 复句中关联词语的正确运用。

- 复句与单句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单句的结构和类型。

2. 引入复句的概念,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1. 什么是复句?- 解释复句的定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独立的单句组成的句子。

- 强调复句的特点:结构复杂,层次分明。

2. 复句的类型- 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相似的单句组成,各分句之间没有主从关系。

- 例如:他既勤奋又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 递进复句:前一个分句是后一个分句的前提或基础,后一个分句是对前一个分句的补充或强调。

- 例如: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品德优秀。

- 转折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转折提出相反或相对的情况。

- 例如:虽然他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并不理想。

- 因果复句:前一个分句是原因,后一个分句是结果。

- 例如:因为下雨,所以他没有去上学。

- 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 例如: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3. 关联词语的使用- 讲解各类复句中常用的关联词语。

- 通过实例分析关联词语的运用。

(三)课堂练习1.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为复句,并指出其类型。

2. 改写下列句子,使其成为复句。

3. 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复句类型及其特点。

2. 强调关联词语在复句中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短文,找出其中的复句,并分析其类型。

初中语文复句练习(综合,含部分答案)(2021年整理)

初中语文复句练习(综合,含部分答案)(2021年整理)

初中语文复句练习(综合,含部分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中语文复句练习(综合,含部分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中语文复句练习(综合,含部分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复句练习题一、关联词练习1、( )风吹雨打,我们( )坚持到校学习。

2、()成绩再好,你( )不能自满呀!3、我()这么用功,()成绩还是不如你4、有人口头上( )讲得很好,()行动却做得很少。

5、( )雨再大,路再滑,我们()要按时报到.6、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7、()怎么拥挤,他( )能挤过去。

8、四合院的房子与房子之间,( )相互连接,( )各自分开,有分有合.9、雷锋( )死了,( )他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

10、这个橡皮()我的,( )李明的。

11、这样的住宅( )有些拥挤、杂乱,( )非常适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12、( )水再上涨,江堤( )有危险。

13、( )困难再大,我们( )要坚持上学。

14、( )明天天晴,秋游()按期举行。

15、道德( )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实践起来却很难。

16、上海( )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 )是一个科学文化中心。

17、世界上的事物( )有简单的联系,( )有不少复杂的联系。

18、诚实是美德,()做什么,( )要讲老实话,办老实事。

19、( )想参加书法培训班,( )得主动提出申请。

20、( )靠别人,( )靠自己。

21、刘胡兰( )牺牲自己,()不出卖同志。

22、星期天你( )去公园,( )去奶奶家。

复句专项训练电子教案

复句专项训练电子教案

复句专项训练实验二中九年级语文复句专项训练一(陈俊)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要求单句划分成分,复句说出复句类型:1.提高写作水平,不仅要向书本求教,还要认真“读”好“生活”这部活的教科书。

2.一个“扶”字既写出了杨柳的轻盈,又写出了春风的情意。

3.轻风舞细柳,淡月失梅花。

4.她拿出仅有一点米,放在房中间木头架成的一个灶上煮粥。

5.她抱歉地对我们说,没有多的米,也没有大锅。

6.虽然明知道前面粮食缺乏,我们还是把这袋子米送给了她。

7.满天都是星光,大地也亮起来了。

8.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

9.我们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10.我长长地吐了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

11.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澈透底。

12.陈然不知道,这是在敌人机构里秘密工作的一个同志得到消息,来不及报告市委,才冒险直接通知他的。

13.校图书馆为尽快周转图书,在各班设了图书委员共同负责这项工作。

14.许晓轩高明的斗争艺术,把敌人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为掩盖他们的过失方面去了。

15.敌人怕陈然传播消息,所以把他隔离开来了。

16.敌人不敢报告上级,因为许晓轩说出的消息来源宣告了敌人的失败。

17.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在上着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

18.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依恋故土的。

19.他托在手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似的。

20.如果不是在社会主义新中国遇到这样的好总理,哪会有这种好事呢!21.这暖意不断传给后来者,也传给车厢里的每一个人。

22.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

23.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24.雷峰夕照并不见佳,我以为。

25.也不知是哪一位热心肠的人,用云杉枝条编织的花环,装点了那一排掩埋忠骨的坟墓。

26.她们老找不着对象,这是全家都十分发愁的事。

实验二中九年级语文复句专项训练二(辨别下列复句类型)陈俊一:1、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令人多么惊喜啊!()2、与其在实验室里进行化学变化,不如在社会起革命变化。

中考语文复习习题【《复句学习与交流》】课件

中考语文复习习题【《复句学习与交流》】课件

4.选择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 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 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是 :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 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 ……可能……,也许……也许……。如: ①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 ,不如站着死。②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 昧着良心去搞假呀! ③武松这一去,或者 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
分析多重复句的步骤 ①总览全局,确定分句数目。 ②理解全句语义,确立第一层次。
③辨析关联词语,依据搭配关系逐层分 析。
能力训练 1.为下面的句子点上标点,使其成为两句意 思不同的话。 我批评他也批评你服气吗 2.将这首诗点上标点,使其成为诗、词、剧 本。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 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多重复句 结构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叫多重 复句。有两个层次的叫二重复句,有三个层次的 叫三重复句,其余依次类推。多重复句是由一重 复句扩展而成的。分析多重复句可以采用符号法 和框式图解法。如: 1.符号法 ①有些人背上虽然没有包袱,‖(并列)②有 联系群众的长处,|(转折)③但是不善于思考, |‖(并列)④不愿多动脑筋多想苦想,‖(因果) ⑤结果仍然做不成事业。 ①他后来还托他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 很好看的鸟毛,‖(并列)②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 西,|(转折)③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3.递进复句 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 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 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 (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 用说,还)……,况且。如: 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 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句综合练习题(第一轮)一、知识点:1、掌握区分单句与复句的方法2、掌握一般复句的类型及其常用关联词3、掌握分析二重复句的方法二、练习1、分辨下面两句话哪句是单句,哪句是复句。

是单句,用符号法分析句子成分;是复句,指出分句间关系。

(1)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

(2)荔枝花多,花期又长,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

(3)下列句子属于单句的有(),属于复句的有()。

A. 老师打开书本, 开始上课。

B. 无论谁,都必须遵守纪律. 。

C. 然而,他们要求于人的是什么呢?D. 暴风雨冲过的荒草,象用梳子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

E. 这是普遍真理,任何地区、任何时代都适用的真理。

2、选出不是复句的一项:()A、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艰苦卓绝的开采和经久不息的冶炼,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

B、这武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C、这声音虽然低,却很耳熟。

D、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3、下列各句,()句是复句。

A.他藏在一个他看得到你,你看不到他的地方。

B.只有教育,才能提高全国人民的素质。

C.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他也没有放松过学习。

D.阳光,沙滩,海浪,他人掌4、“这种花在西安,即使在冬天也能见到。

”这句是()A)单句B)复句C)让步复句D)并列复句。

5、对复句的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高速度的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和文教事业,既是十分必要的,也十分可能的。

②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不同。

③阳光映照着雨后的树林,树叶绿得更加鲜艳。

④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A、①并列②转折③因果④条件B、①递进②转折③条件④假设C、①并列②转折③条件④假设D、①递进②转折③因果④条件6、对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这是递进复句。

②、“除非你亲自去解释,他才会相信。

”这是条件复句。

③、“即使工作再困难些,他也不会退缩的。

”这是条件复句。

④、“既然主人盛情邀请,我们就不要推辞了。

”这是因果复句。

7.指出复句中分句间的关系,答案写在括号内。

①我们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公仆。

( )②与其说是同情你们,倒不如说也为我们自己的利益。

( )③要加强劳动保护错施,以防发生事故。

( )8.在句子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指出分句间的关系。

①宝石( )混在垃圾堆里,也仍然晶莹夺目。

(关系是: )②( )我把那么深厚的感情灌注在我的歌里,他怎么会听不出来呢?(关系是: )③除非是到了春天,你( )能看到这遍山的杜鹃花。

(关系是: )9、用下面两个句子组成一个转折复习,使句意强调的是①句:①他性格孤僻,生活也比较散漫。

②他在学习上有股钻劲,各门功课都学得很扎实。

10、多重复句的层次、关系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这种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②防止过度砍伐和任意放牧,③就可以固定下来。

A、①/②//③B、①//②/③假设并列并列条件C、①/②//③D、①//②/③并列条件并列因果11.在下列四个复句中,与其他三个复句的第一层次关系不同的一句是:()A、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有不少科学家认识了真理,并且坚持真理,结果被愚昧的统治者杀死,他们的学说、著作也被禁止、焚毁。

B、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C、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学术分工愈益细密了,不但通晓所有各种科学的人并不存在,就是在自己专门研究的学科内,也还是有大片的空白园地。

D、先知先觉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正是因为他们具有很多知识,而又承认自己知识不够。

12、选出对复句分析错误的一项:()A、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递进复句)B、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

(并列复句)C、没开水、没茶叶、不洗茶壶茶杯,//就不能泡茶,/因而这些又是泡茶的前提。

因果假设D、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递进转折三、判断下列复句的类型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搬掉。

3、要是到了夏天,那座高出上的积雪就会融化。

4、我们即使再盖一间库房,也装不下这些稻谷。

5、如果把道理说明白,他一定乐意支持你们的。

6、既然他处处为集体着想,就会得到大家的信任。

7、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8、即使工作再困难些,他也不会退缩的。

9、他宁可少睡些,也要把当天的事情做完。

10、他们今天是来开会,还是来参观呢?11、他们不是来旅游的,而是来视察工作的。

四、修改下列句子1、哥白尼发表了地动学说,不但带来了天文学上的革命,开辟各门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

2、这件事情因为你没有告诉我,我却知道了。

3、你或者参加课外书法学习小组呢,或者参加课外摄影兴趣小组。

4、我们只有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就能从胜利向胜利。

5、不管山路十分曲折艰险他也坚持向上攀登。

6、我们这次参加暑期野营活动,身体得到锻炼,但是思想上也有提高。

7、除非你亲自去解释,他就会相信。

8、只要坚持认真预习,才会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9、尽管工作多么忙,时间多么紧,他每天都坚持自学英语。

10、这部长篇小说虽然大致翻一下,也要花不少时间。

11、我们不仅从电影里看见过南京长江大桥,去过这座大桥。

12、弟弟不但很瘦,而且精神也很饱满。

五、反馈矫正。

是单句的,用:"____"画出句子主干,是复句的说明分句间的关系。

1、只要有水,单新疆自治区就有一亿亩荒地可以开垦。

2、衣服旧了,破了,也敝帚自珍,舍不得丢掉。

3、他的妻子因为好奇,偷偷地望一眼。

4、片面的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片面的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错误的。

5、虽自知这心情中难免褊狭、执拗,却总以叹息了之。

6、更让我动情的,则是从不少年轻人身上反映出的心灵美。

7、我离开延安的那年,把它跟一些书籍一起留在蓝家坪了。

8、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

9、人有魂,国有魂,民族有魂。

10、我们家赶忙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决定在举行婚礼之后全家到哲尔赛岛去游玩一次。

11、徐悲鸿以愤激的感情,用两年的时间,创作了巨幅油画《奚我后》。

12、如果不是社会现代主义的新中国,不是遇到这样的好总理,哪会有这种事呢?13、纵观140年来代表人民用过的邮票,虽然大小不过方寸,但大多是反映出人类的进步。

1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

15、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的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16、那有节奏的歌声是和谐的、优美的。

17、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游公园。

18、我深深的明白:假如不是读过几百部真正的小说,我决不可能写出那八百个字。

19、他的魁梧的身形,温和的脸,明净的额,慈祥的目光时时出现在会场上,课堂上,杨家岭山下的大道边。

20、祥子喝了瓢凉水就走了出去。

21、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22、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需要有才能。

23、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图画。

24、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25、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拓展练习: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我们欣赏中外精彩的绘画,可以举出它们很多优点,潇洒自然常常是它们共同的长处。

画师选择某种素材入画,可以经过十分严格的选择,______体现于画幅上,______往往十分自然。

卓越的画师,______敢于画壮丽雄伟的山川,气象万千的远景,______敢画平常的静物,画嬉戏的小孩,画断脚的螃蟹,画蛀孔的蔬菜……______一经他选中入画,也就涉笔成趣,给人一番自然的美感。

A.所以就不但也只要B.但是却因为又所以C.因此就不但不但而且D.但是却不但也而且2.句子中的画线处,应填的一组词语是()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

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______它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______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诉你生存该是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______在一簇一簇瘦叶下自己生长出根须,只______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______自去寻找那不易被察觉到的石缝。

A.所以只是就为了就B.因为只是就为了便C.因为只有便是便D.所以只有便是就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只有从写境的意义上去写景,才能正确处理景与情的关系。

B.无论你听见什么瞧见什么,还远远的站着不许动,免得妨碍我的事情。

C.陈奂生往常挑了重担都不乘车,今天等于是空身,自更不用说,因此太阳还高,到城嫌早,他尽量放慢脚步,一路如游春看风光。

D.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而且可以成全你。

4.写出下列复句的类型:(1)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______复句(2)从此,一到冬天,阿婆烫伤的手背就要生冻疮。

______复句(3)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

(竺可桢《向沙漠进军》)______复句(4)那同志抬起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吃力地举起手推开他的胳膊,嘴唇翁动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了几个字:“不,没……没用了。

”(王愿坚《七根火柴》)______复句(5)我的这个发言,与其说是一个老科学工作者的心声,无宁说是对一部巨著的希望。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______复句(6)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

(魏巍《我的老师》)______复句(7)跟着尚二叔打猎,在我是欢乐的节日,帮着提提药葫芦,都感到是很美的差使。

(吴伯萧《猎户》)______复句(8)要让它呆在那儿,会咬死蜜蜂的。

(杨朔《荔枝蜜》)______复句(9)同志们,现在要全力处理这件急事,会议暂停!(《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______复句(10)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朱自清《春》)______复句复句练习题(第二轮)一、关联词练习1、()风吹雨打,我们()坚持到校学习。

2、()成绩再好,你()不能自满呀!3、我()这么用功,()成绩还是不如你4、有人口头上()讲得很好,()行动却做得很少。

5、()雨再大,路再滑,我们()要按时报到。

6、这种境界,()使人惊叹,()叫人舒服。

7、()怎么拥挤,他()能挤过去。

8、四合院的房子与房子之间,()相互连接,()各自分开,有分有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