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语法复句类型及病因
中考语文多重复句分析

中考语文多重复句分析1、①倘若张健能够成功地横渡这个海峡,②就创造了一项新的记录,③也实现了他多年的梦想。
(假设②‖并列③)01北京海淀2、①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②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③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
(①/因果②‖条件③)01四川3、①尽管我这个普通人对社会没有多大贡献,②但如果我多献出一个笑容,③世界就会多一份美好。
(①/转折②//假设③)2019北京海淀4、①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②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③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
(①//并列②/转折③)2019哈尔滨5、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
//并列/转折//因果6、我们相信它,因为它“是”;我们不相信它,因为它“非”。
//因/并//7、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
//8、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转折//条件9、尽管三环路、机场路、京顺路三路在这里交会,但它(三元桥)却没有偏重往立体发展,而是向宽广铺开……/转折//并列10、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因果//递进11、如果一个人说自己是共产主义者,同时又认为自己根本不需要知道其他任何事物,那他就根本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
//并列/假设12、只要能充分利用这些水源,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有收复失地的把握,而且能在大沙漠里开辟出若干绿洲来。
/条件//递进13、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并列/并列//并列/并列//并列14、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给他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并列/转折15、如果要缩短工序,提高工作效率,应当主要抓烧开水这个环节,而不是抓拿茶叶等环节。
关于复句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复句的知识点总结一、复句的定义。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组成的句子。
例如“他努力学习,所以成绩很好。
”其中“他努力学习”和“成绩很好”是两个意义相关的分句,各自都有相对独立的结构,这就构成了复句。
二、复句的类型。
1. 并列复句。
- 定义:几个分句分别叙述或描写几件事情、几种情况,或者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这种复句叫并列复句。
- 常用关联词:既……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等。
例如“他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这个苹果既大又甜。
”2. 承接复句。
- 定义:几个分句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
- 常用关联词:首先……然后……、刚……就……等。
例如“他首先打开书包,然后拿出课本。
”“她刚到家,就开始做饭。
”3. 递进复句。
- 定义:后一个分句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更进一层。
- 常用关联词: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还、也)……、尚且……何况……等。
例如“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他尚且不会做这道题,何况我呢?”4. 选择复句。
- 定义: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表示要在这几件事情中选择一件。
- 常用关联词: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等。
例如“或者你去,或者他去。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反抗。
”“他宁可挨饿,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
”5. 转折复句。
- 定义:后一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
- 常用关联词: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等。
例如“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他仍然坚持跑步。
”6. 因果复句。
- 定义:分句之间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 常用关联词:因为……所以……、由于……因此……、之所以……是因为……等。
例如“因为下雨,所以地面湿了。
”“他之所以迟到,是因为路上堵车。
”7. 假设复句。
- 定义: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
第二部分 专题三 中考复句重难点梳理初三语文

选择复句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表 示 两 种 可 能 ① 不 是 …… 就 选择复句 不相容 性是不相容的, 是…… 选择复句 非此即彼,不能 ② 要 么 …… 要 同时存在。 么……
在景阳冈上, 武松不是 .. 把老虎打死, 就是 被老虎吃 .. 掉,二者必居其一。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① 宁 可 …… 也 说话人对两种 可能的情况有 所取舍。 不…… ② 与 其 …… 宁 可…… ③ 与 其 …… 不 如…… 我宁可 自己多做一些, .. 也不 把工作推给别人。 ..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①只有(唯有)……才……;②只 条件复句 表示满足某种条件的话会出现怎 样的结果。 要……就……; ③除非……才……;④无论(不管、 不论)……都(也)……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二)易混复句类型重难点辨析
1.判断复句类型顺口溜 “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就是”是选择; “尚且”“何况”是递进,“尽管”配“还是”是转折; “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假设; “无论”“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讲条件。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①或者(或)……或者(或)……;② 各个分句分别叙述一种可能的情 况,表示从中选择一个。 是……还是……; ③与其……不如……;④宁可…… 也……; ⑤要么……要么…… 前后两个分句用“而”或“但” ①虽然(尽管)……但是(可是)……;
选择复句
转折复句 连接,表示后一分句转而陈述与前 ②“但是(但)”“然 一分句相反或相对的意思。 而”“却”“不过”“而”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前一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 提,后一分句表示由这个依 因果复句 推论因果 据或前提推出的结论,这个 关系 结论是带有主观性的,可能 是客观事实,也可能不是事 实,或者尚未成为事实。 既然……那么 既然 事情已经这 ..
复句分类、练习及解答案(部编版语文九上语法)

复句分类、练习及解答案(部编版语文九上语法)复句是由两个或更多个句子组成的句子,它们通过连接词或连接词组来连接。
复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复杂的思想和关系。
部编版语文九上语法教材中对复句进行了分类和练,以下是相关内容的解答案:一、分类部编版语文九上语法教材中将复句分为三类:因果状复句、条件状复句和让步状复句。
1. 因果状复句:表示一个句子的发生是由于另一个句子的原因。
- 解答:[请参考教材第X页第X题]2. 条件状复句:表示一个句子的发生取决于另一个句子的条件。
- 解答:[请参考教材第X页第X题]3. 让步状复句:表示一个句子的发生与另一个句子的情况相反或不相关。
- 解答:[请参考教材第X页第X题]二、练以下是一些针对复句的练题,用以巩固对复句分类的理解和运用。
1. 将以下两个句子合并为一个复句:- 句子1:小明研究努力。
- 句子2:小明取得了好成绩。
- 解答:[请参考教材第X页第X题]2. 将以下两个句子合并为一个复句:- 句子1:天气很热。
- 句子2:我们去游泳。
- 解答:[请参考教材第X页第X题]3. 将以下两个句子合并为一个复句:- 句子1:如果下雨,我们就不去郊游。
- 句子2:明天下雨。
- 解答:[请参考教材第X页第X题]三、解答在部编版语文九上语法教材中,你可以找到以上练题的解答。
请参考教材第X页第X题获取详细的解答过程和答案。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在学习复句分类和练习方面有所收获。
如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向我提问。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复句讲解

初中语法知识复句讲解
初中语文·专题复习·中考
授课人:文小语
2020年10月9日
一、复句
•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
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
为复句。组合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
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
• 分句之间有短暂的语音停顿,书面 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分句之间的关 系常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 作用的短语来表示,复句中的分句之 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分句之 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 分为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 假设、条件、等类型。
1、并列复句:
•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
组合而成的,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
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间没有主
次之分,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既A,又
B”。
• 例如: 单丝不递进复句:
•
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
个分句表示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
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②所以我们有 缺点,③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所以”一词,它统领②、③分句,和①句构成 因果关系。如果我们能够准确地把握统领全句 的关联词和统领部分分句的关联词的关系,就 能较准确地划分出多重复句的层次了。
(三)用符号法分析二重复句
分析二重复句可用符号法,第一层次在分句 之间用“|”表示;第二层次用“‖”表示。 例如:
方的农民,||③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
中不可缺少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因果 递进 • 26、①那时我祖母虽还康健,||②但也分担了些家
务,| ③所以定期便不能多日地归省了。
转折 因果 • 27、①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②不打扫就会积
中考:单句的成分、复句的类型

中考复习:语言积累与应用之句子的分析(单句成分、复句类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了解掌握现代汉语单句的成分2、能够掌握复句的类型与辨别(限于二重)情感与价值: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互动,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自觉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能够了解掌握现代汉语单句的成分、复句的类型教学难点:能够辨别(限于二重)复句的类型教学方法:讲练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考纲、试题教学课时: 3+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单句的成分(一)主语1.定义:主语是句子陈述或说明的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表示句子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
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
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
例如:⑴(中国人民)定(志气)主(高)谓。
(2) [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3)今天晚上‖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
例如:(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谓语(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3.符号:双行线═。
(二)谓语1.定义:用来说明陈述主语。
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充当。
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
例如:他‖[只]答应了<一声>。
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
例如:太阳‖热烘烘的。
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主语谓语(形容词+补语)(3)主谓短语做谓语。
例如: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初中语文语法--复句

• 4、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 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 化,否则,我们就不能完成项任务。
• 5、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
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
例三
1、天才的学者并不停留在这一点上,他让自己的思想 远远走到前面去。
2、海水碧蓝碧蓝的,蓝得使人心醉,我真想变成一条 鱼,钻进波浪里去。
——以上为复句 3、就是脚扭伤的小李,也在大厅里苦练。 4、无论在哪里,他都用自己的行动履行自己的诺言。 5、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6、虽在匈牙利本国,也还没有这么完全的本子。 7、应用这种罗盘,即使在阴云密布以及黎明或傍晚看
各种关系的复句举例
• 七、假设关系:
• 1、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 一阵烟雾。
• 2、即使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 得骄傲自大的理由。
• 八、条件关系:
• 1、只有以不懈的韧劲,一级级攀梯,才能一步步接近光辉 灿烂的理想之巅。
• 2、不管人家对你们评价多么高,你们总要有勇气对自己说: 我是个毫无知识的人。
答案一
道静这一夜再也不能睡着觉 。|她 的伤处使她痛苦:腿上被铁箸烙因伤果 的地方已经溃烂化脓,浑身的骨头 像捣碎了似的 。||而最叫她不能入
递进
睡的还是郑瑾对他们讲的那个故事, 那些话。
2、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国原
地区的跳板。只要占领了这个沃野,他们就可以强渡黄河,进入
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 ——以上为单句
中考语文复句的结构和运用

L转 折 复 句 L因 果 复 句 L条 件 复 句 L假 设 复 句
转折复 句
n 转折复句是由两个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的。
练习一:
G 虽然,但 G 虽然,但 G 但是,却 G 尽管,也 G 固然,但 G却 G 只是 G 可是
(成对使用,转折的语意较重) (成对) (单用时,转折的语意较轻) (成对) (成对) (单用) (单用) (单用)
u “只有……才……”是表示唯一条件的关联词语,前一 个分句是产生后一个分句结果的唯一条件,就会产生 后一个分句的结果。
u “不管(不论)……都……”是表示排除条件的关联词 语,即后一个分句的结果不受前一个分句所提出的条 件的制约。(无个分句表示假设出现或存在某种情况,后
一个分句说明这种假设情况所产生的结果。
因果复 句
n 练习一:
说明因果
3.该休息了。 该休息了。
47..身小身体刘体一平一直时直很饮很好食好没。。有规律,因此,他得发胃病。 推论因果
10.应该勇敢承担责任。 应该勇敢承担责任。
有时为了强调,可以把表示原因的分句移到后面去。
条件复 句
u “只要……就……”是表示一般条件的关联词语,具备 了前一个分句的条件,就会产生后一个分句的结果。
2.如果,就
3.要是,就 4.假使
l 兼有假设和转折两层意思,即前一个分句表示 假设,后一个分句表示与通常情况相对或相反 的意思。
6.即使,也 6.哪怕,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语法复句类型及病因
“不是……而是”表并列,“不是……就是”选择句。
“既然”“即使”音相似,因果假设迥相异。
连续动作有先后,一定就是连贯句。
“不但……而且”表递进,“虽然……但是”转折句”。
前后关系总分式,一定就是分合句。
结果如果是事实,肯定就是因果句。
结果如果是假设,条件复句定无疑。
关联词语找不到,要从意义来分析。
意义联词两结合,复句类别辨仔细。
复句特征记心间,定能取得好成绩。
二原理:复句=关联词+分句
三点破:先关联后分句
四病因:
1关联误用
尽管严寒酷暑,我们都坚持清晨锻炼。
2关联缺失
我们在各项工作中,要有冲天的干劲,要有科学的精神。
3关联错位
我不但拥护他,而且从前反对他的人也拥护他。
4关联滥用
因为天要下雨,所以你出门要带伞。
5分句错序
长跑不但可以锻炼意志,而且可以锻炼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