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中水文地质条件

合集下载

隧道工程中水文地质条件

隧道工程中水文地质条件

隧道工程中水文地质条件
隧道工程是一种复杂的地下工程,其建设需要考虑到水文地质
条件。

水文地质是指与地下水相关的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位、
水文地质结构、水文地质特征等。

在隧道工程中,水文地质条件
主要表现为沿线地下水位、岩体裂隙系统、水文地质环境等。

一、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是指地下水与地表的接触面,隧道建设需要考虑到地
下水位及其变化规律。

如果地下水位过高,施工过程中会有大量
水涌入隧道,对施工造成很大困扰。

如果地下水位过低,则会影
响隧道周边地下水系统的平衡,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

二、岩体裂隙系统
岩体中的裂隙是隧道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地质条件。

裂隙的分布
特征对隧道的穿越有很大影响。

隧道建设时需要对周围岩体进行
调查,了解裂隙的分布,预测出其可能对隧道施工和运营的影响。

三、水文地质环境
隧道施工中,水文环境的变化会对隧道的实施产生影响。

隧道
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水文地质环境进行分析和预测,为施工提供
参考。

针对以上三个方面,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水文地质条件带
来的影响。

例如,在施工前尽可能清晰地了解隧道所在地的水文
地质条件,确定出应当采取的措施,如采用防渗措施、设置隔离
带等。

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及隧道运营阶段,持续跟踪地下水位、岩体裂隙等水文地质变化,随时提供及时处理措施或应急预案。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条件在隧道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是隧道工程建设中应该重视和仔细处理的因素。

我们需要从各个
方面进行分析和治理,以保证隧道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持久运营。

浅谈隧道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浅谈隧道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浅谈隧道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作者:胡成明谢其勇刘丽萍来源:《地球》2014年第03期[摘要]伴随遥感技术的发展,工程地质钻探、测绘及物探等诸多科学方案在隧道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实际运用。

基于此,本文结合隧道下部岩体所包含的页岩、石灰岩及泥岩,分别分析隧道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接着结合隧道工程的地质评价,对该类工程的具体施工提出若干可靠对策。

[关键词]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质评价围岩类型[中图分类号] U452.1+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27-2现如今,伴随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的完善,勘察时期和施工图阶段的勘察均为了解隧道工程的水文、地址条件指明了方向,本文首先分析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接着通过探究水文地质条件就隧道工程的施工提出若干可行性建议。

1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分析1.1地层岩性隧道区域露出上放均为第四系的残破积土,土层厚度偏薄,仅分散地分布在山坡的冲沟及外表内部,下部为青灰色的页岩、白云质的石灰岩及含钙丰富的泥岩等。

1.2地质构造由于隧道工程常会受到山体物理运动的显著影响,其内部区域的平相挤压力度较大,次级极易发生褶皱弯曲,同时,该区域内的山体发育还带有扭压性的破碎带,然而,其规模相对较小,隧道的扭压性破碎带同隧道轴线条所形成的角度正好为45°,其发育中的方向大都为50°-70°,并朝着东南方向歪斜,这时的歪斜角度大致是60°。

隧道工程所在地的地表伸展距离并非固定的,其宽度的平均值为7米,能对20米范围内的地表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

依照相关的地震运动参数划分图,总的来讲,通过对工程进行反复勘测得知,工程所在周边地方的地震峰值的物理加速度约是0.05g,依照隧道工程防震性能的规范标准,在对该工程进行施工作业时,其抗震的设计必须提升一级。

1.3岩体的结构及类型通常情况下,隧道下部岩体为青灰色的页岩、白云质的石灰岩及含钙丰富的泥岩等。

(整理)隧道工程地质勘察说明

(整理)隧道工程地质勘察说明

**Ⅳ号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概况**Ⅲ号隧道位于**省**县杨家庄乡**火车站西侧,为连拱隧道。

进口桩号K47+056,出口桩号K47+230;隧道长174m。

属短隧道。

隧道勘察采用工程地质调绘,钻探,物探等手段,查明了隧道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完成的勘察工作量见表1。

表1勘察工作量汇总表二、自然地理概况(一)交通隧道东侧坡脚,约100m外为铁路及108国道,以东100m余为**火车站。

交通十分方便。

(二)气象隧道所处区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区,但由于山地的影响,湿度有所增高。

据地方县志统计资料,**县城多年平均气温为7.4o C,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9.1o C,极端最低气温-30.6o C(1966.2.22),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16o C,极端最高气温38.3 o C(1961.6.20)。

地面温度,年平均9.8o C,一月最低,平均温度-9.4o C,6-7月份最高,平均温度26.1o C。

据杨家川站资料(1958年~1982年),多年平均降水量636.3毫米,春季67.9mm,占全年11%,夏季457.1mm,占全年72%,秋季97.4mm,占全年15%,冬季13.9mm,占全年2%,因此,夏季多发生暴雨造成灾害,特别在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是暴雨集中期,施工时应注意防洪。

三、隧道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形、地貌隧址区位于**山中山区,山脉走向为北东向,山体陡峭,隧道进出口端地形坡度为30°~45°,基岩裸露。

植被覆盖较差,多为杂草及零星灌木。

隧道中间发育浅冲沟,堆积3~6m碎石土。

地面海拔高程界于766~810m之间,相对高差近54m。

隧道最大埋深37.1m。

(二)地层岩性根据物探揭露及工程地质测绘,隧址区除洞顶冲沟及出口坡脚堆积碎石土(Q4dl+c),及进出口沟谷堆积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Q4dl+pl)外,其余均基岩裸露,岩性单一,地质结构简单。

基岩为燕山期花岗闪长岩(γδ53),岩性为浅肉红色,浅灰~深灰色,中粗粒~中细粒不等粒花岗结构,局部为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分析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分析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分析隧道是连接山区、水域的重要交通通道,然而在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可能会给工程带来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

因此,对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进行准确分析,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隧道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

一、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类型1. 地层塌陷:地层塌陷是地下水位升高、土层湿度变化等因素影响下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或土体失稳,引起隧道围岩塌陷的现象。

隧道施工中,我们常见的地层塌陷类型包括冒顶、破顶等。

2. 水文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下水涌入、渗流、渗漏等导致的隧道工程安全隐患。

高压地下水会导致隧道围岩泥石流、涌水等问题,严重威胁隧道整体的稳定性。

3. 水压地质灾害:隧道穿越山区时,山体地下水水头差可能较大,如果不及时降低水头,高水压会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岩石稳定性造成威胁,甚至引发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分析方法1. 前期勘察:在隧道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勘察工作,包括地质地貌调查、地下水文与地质构造调查等,全面了解施工地段的地质环境情况,为灾害分析提供依据。

2. 实地观察: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地质条件进行实地观察与监测,包括隧道周围地表沉降情况、渗水量、地下水压力等参数的变化,以及围岩的裂缝、变位等现象。

3. 地质勘探:利用地质勘探技术获取地下围岩的详细信息,如地下钻探、地震勘探等,进一步了解地下岩层的稳定性,为地质灾害的分析和应对措施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1. 充分加固:根据地质灾害分析的结果,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如对弱层进行加固处理、设置锚杆、喷锚等,提高地质体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2. 减轻水压:在水文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区域,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减轻地下水压力,保证隧道的施工和运营安全。

3. 观测预警: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地质监测系统,实时观测隧道周围地质环境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与顺利进行。

隧道施工中常见的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措施

隧道施工中常见的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措施

隧道施工中常见的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措施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隧道施工中常见的不良地质及其处理措施在隧道工程中,不良地质条件是施工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隧道施工中的地层水文地质特征及处理方法

隧道施工中的地层水文地质特征及处理方法

隧道施工中的地层水文地质特征及处理方法一、地层水文地质特征介绍隧道施工中的地层水文地质特征是指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地层结构、水文特征和地质特征。

地层水文地质特征对隧道施工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处理。

本文将介绍隧道施工中常见的地层水文地质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隧道施工中常见的地层水文地质特征主要有地下水位、渗流、地层岩性以及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

地下水位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隧道施工的进展和施工工艺的选择。

渗流性地层在隧道施工中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渗流量的大小和渗流方向直接关系到隧道工程的安全性。

地层岩性的不均匀性在隧道施工中会导致相应的工程问题,如地层的坍塌和支护的困难。

此外,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对隧道施工和工程质量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二、地层水文地质特征处理方法针对隧道施工中的地层水文地质特征,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处理方法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工程质量。

1. 地下水位控制与排水地下水位的控制与排水是隧道施工中的关键问题。

在施工前,需要对地下水的变化规律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并采取合理的排水措施,确保隧道施工中的地下水位在可控范围内。

2. 渗流地层处理针对渗流地层,可以采取封闭和减小渗流通道的方法来降低渗流量。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灌浆封孔、注浆加固、加装隔水层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地层渗流通道的连通性,减小隧道内外渗流量,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3. 地层岩性处理针对地层岩性的不均匀性,可以采取加固支护措施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常用的加固支护方法包括钢支撑、混凝土衬砌、锚杆加固等。

通过这些加固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地层的坍塌和支护的困难,保障隧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4. 断层、褶皱处理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和评估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针对断层,可以采用切断和加固的方法来降低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

云南鲁甸县翠屏隧道工程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云南鲁甸县翠屏隧道工程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云南鲁甸县翠屏隧道工程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摘要】本文针对云南鲁甸县翠屏隧道工程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

在我们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在首先对地质背景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区域的水文特点,接着对地质和水文条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对地质和水文条件对工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在我们提出了工程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给出了对工程建设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翠屏隧道工程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措施。

【关键词】云南鲁甸县、翠屏隧道、水文地质条件、地质背景、水文特点、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工程影响、工程建设、问题、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鲁甸县翠屏隧道工程区位于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境内,是连接昆明和昭通的重要交通通道。

隧道工程的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该地区地质复杂,水文条件特殊,给隧道工程的建设带来一定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我们开展了对翠屏隧道工程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旨在探讨地质和水文条件对隧道工程建设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地质背景、区域水文特点、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翠屏隧道工程区的地质水文环境,为工程建设中的地质水文风险评估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深入分析翠屏隧道工程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云南鲁甸县翠屏隧道工程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揭示该地区的地质背景、水文特点以及地质与水文条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研究,可以全面了解翠屏隧道工程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地层岩性分布、地下水系统情况,掌握区域水文特点和地质条件,并分析其对工程建设的潜在影响,为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深入分析地质与水文条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可以进一步完善工程设计方案,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减少工程风险和事故的发生,保障工程质量和运行安全。

水利隧道工程

水利隧道工程

水利隧道工程水利隧道工程是指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利用与调配,改善水文环境等目的而进行的隧道建设工程。

它在水利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安全运输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

本文将介绍水利隧道工程的一般特点、设计与施工要点,以及对水利事业发展的影响。

一、水利隧道工程的特点1. 工程规模庞大:水利隧道工程通常需要穿越山脉、河流等复杂地质条件,因此工程长度较长,工程量较大,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2. 复杂的地质条件:水利隧道工程常常穿越多种地质条件,如岩石、软土、含水层等,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地质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

3. 狭小的施工空间:隧道施工空间通常较为狭小,对施工方案的精确设计和合理施工方法的选择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4. 严格的安全要求: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安全问题,特别是在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空间狭小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二、设计与施工要点1. 地质勘察与分析:水利隧道工程的设计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岩性等的探测,通过地质分析确定施工方法与工程方案。

2. 施工方案的选择:根据地质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如盾构法、钻爆法、钻机法等,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3. 地下水的处理:在隧道工程中,地下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需要通过降水井、地下排水等方式进行处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稳定。

4. 隧道支护与防水:为了保证隧道的持久稳定,需要对隧道进行支护工程和防水工程,如聚合物防水、边坡护面等。

5. 监测与维护:隧道工程完工后,需要进行长期的监测与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隧道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的安全与可靠性。

三、水利隧道工程对水利事业发展的影响1. 有效利用水资源:水利隧道工程为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基础设施,通过引导、调配水资源,可以满足不同地区的用水需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提高水文环境:通过隧道工程的建设,可以改善地区的水文环境,减少水灾、干旱等水文灾害的发生,提升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工程中水文地质条件
1与隧道工程相关的地质条件
1.1地下水和地表水。

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隧道施工路
线中是否要经过某些河流,因为地表水的含量变化会对隧道后期的安
全造成影响,这就要求在施工之前,要尽可能获得该区域的降水量等
详细水文信息,以此为依据为隧道施工提供充足的理论基础,以确保
隧道施工和建成后的安全性。

通常我们将地下水类型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孔隙承压水;第二,上层滞水;第三,基岩裂隙水。

这三种类
型的地下水受到不同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须
要考虑的因素。

除此之外,地下水水位的变化也影响隧道工程施工。

1.2地形和地貌。

地形和地貌影响隧道施工的主要原因是,根据地形
和地貌可以分析出该地区地下的岩石分布以及地质构造等因素。

根据
初步的分析结果可以设计出相应的施工方案以及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
出现的安全隐患给予及时预防。

1.3地质构造。

需要考虑到两个主要因素:一是施工区域的地质构造;区域地质构造和施工区域所处位置有关。

二是隧道区主要工程地质构造。

2水文地质环境变化对隧道工程的影响
2.1地下水位变化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地下水位变化对地基承载力
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砂土类上,特别是施工用的细砂和粉砂。

有研究表明,在实际的隧道施工中,细砂的饱和状态比潮湿状态的承载力有所
降低,粉砂在饱和状态下比潮湿状态还有所降低。

当粉砂和细砂由饱
和状态变为潮湿时,在表面上看起来承载力是增加了,但是在实际情
况中,这种状况会导致承载力的下降。

地下水位下降可能是由于地面
沉降、地面塌陷造成的。

位于饱和砂土中的建筑物在地下水大幅度下
降时不但会失去支撑力,同时在增加了自重应力,进而导致沉降更加
严重。

2.2地下水位变化对隧道工程使用材料的腐蚀性影响。

《岩土工程勘
察规范(GB50021-2009)》和《公路工程地质勘查规范(JGJC20-2011)》中均指出,Ⅰ、Ⅱ类环境无干湿交替作用时,根据环境类型
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腐蚀介质硫酸盐含量数值(界限指标)应乘以1.3。

从这个规定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干湿交替作用可以对建筑物造成影响,进而使混凝土结构对硫酸盐腐蚀的抵抗能力降低。

2.3地下水的冻胀作用对隧道工程的影响。

尤其是严寒地区的隧道施
工中,应该考虑到在隧道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地下水,因为水的特殊性,在严寒时会因冻胀作用而发生迁移和重新分布,形成冰夹层或是冰锥等,进而导致隧道地基或是其他结构的冻胀、融沉,使得隧道发生变形,轻者出现裂缝,严重时则可以影响隧道的正常使用。

2.4地质构造对施工材料使用的影响。

在不同施工区域,因为会遇到
不同地质情况(岩石的成分、结构的紧密程度等),这或多或少的会
对施工中材料的使用产生影响,例如在地质构造较为疏松的结构中,
地下水和地表水会严重影响地质构造的坚固性,同时也会对建筑材料
产生腐蚀。

因此,应该选择优质的抗腐蚀性和抗冲击能力强的材料,
可以考虑采取在可能出现渗流溢出的部位铺设反滤层等措施。

3隧道施工实例分析
以山岭隧道为例,在山岭隧道通常是建立在天然的地层当中的。

因此,山岭隧道的位置选择和具体的施工设计等很多详细细节的决定,和水
文地质条件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尤其是地质条件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地质条件包括岩层、地质构造、岩层状态、风化程度以及岩石的
成分含量等。

除此之外,隧道所处深度以及深度和地形变化的关系,
地层的含水量、温度变化和所含气体成分等和山岭隧道的施工也有着
极为重要的联系。

基于上述因素,在隧道工程的前期勘查设计中,应
该特别重视工程地质工作。

尤其是对重点隧道工程的施工工程进行详
细的水文地质条件勘查,有必要详细的进行区域性工程地质调查、测绘,并加强地质勘探和试验工作。

而对于地下水相对丰富和年降水量
丰富的施工区域,应该进行地下水的动态观测,并依此计算出隧道的
涌水量。

水文地质条件和隧道工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相互作
用的。

在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的区域,有利于隧道工程的施工,而
且也可以减少施工所需的成本;但是在水文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的区域,会给隧道的施工带来很多的麻烦,包括前期的勘查和后期的施工需要
考虑的因素很多。

因此,应该加强隧道工程中的水文地质环境勘查工作,有利于隧道工程施工选取合理的截、堵、引、排水措施,避免隧
道建设和运营期间,发生各种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

隧道工程中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