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条件的各种描述实例
某住宅小区边坡工程的地质条件与坡体控制

某住宅小区边坡工程的地质条件与坡体控制从建筑建设的角度分析,若现场地质条件复杂,受到边坡存在的影响较大,则要针对边坡进行处理,比如支护等,实现对坡体的有效控制,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效益。
现结合工程实例,根据勘察数据和边坡支护实践,总结坡体控制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
标签:住宅小区;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坡体控制1、案例概述以某住宅小区边坡工程为例,边坡长度约100m,边坡坡度约45°-60°,为逆向坡。
现状边坡分为两级,具体情况整理如表1所示。
本工程边坡支护充分考虑了环境与自然的协调,总体上采用了排桩+格构式锚杆挡墙的支护方式,局部低矮段采用重力式挡墙支护。
现依据工程实践进行分析。
2、小区边坡工程的地质条件与边坡处理方案2.1 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场地地貌属丘陵地貌,场地东侧地形向西缓倾,原为丘坡部位及丘间冲沟。
拟建场地现标高约为59.41-85.70m。
地层分布及岩性:根据本次勘察钻探揭露,组成拟建场地的地层岩性为白垩系泥质粉砂岩,局部夹薄层砾岩,场地基岩产状大致26°∠310°。
根据其风化程度划分为三个风化带,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受季风强烈影响。
无河流、溪流等穿过,地表水系不发育。
见表22.2 边坡处理方案通过各种支护方案在经济性、技术性、施工难度及工期等方面综合比较,结合本次边坡特点及场地岩土工程条件,拟采用分段支护方案:根据该基坑放坡条件、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情况,边坡总体上采用了排桩+格构式锚杆挡墙的支护方式,局部低矮段采用重力式挡墙支护。
AB段:放坡+浆砌片石护面墙。
BC段:格构式锚杆挡墙支护。
CD段:采用支點排桩+格构式锚杆挡墙支护,边坡下部采用支点排桩支护,桩长约15m,桩径 1.2m,桩间距 3.0m,桩间现浇挡土板;边坡上部采用格构式锚杆挡墙支护,格构梁竖梁间距2.5m,横梁间距2.5m,横竖梁交点设有锚索。
水文地质学基础第11章_孔隙水

联系,故与外界联系较差,补给困难,地下水资源一般并不丰富
黄土高原孔隙水系统
孔隙:岩层颗粒及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
不同成因类型的松散沉积物,其空间分布、岩性结构、地下水 赋存特点不同
残积物和坡积物 水流沉积物:洪积物、冲积物、湖积物、三角洲沉积物、冰水沉积物等
水流沉积物的结构由水动力环境决定,系统演变受地质和自然地 理背景控制
洪积物中的孔隙水
洪积扇:洪流携带的物质以山口为中心堆积成的扇形堆积体 位置:山前地带 形状:扇形
岩性分带:
粒度:砾、卵、漂石→砾及砂 (粘土夹层)→砂及粘性土夹层
层理:不显层理→层理明显→ 砂与粘土互层
分选:差→中等→好
地下水分带
赋存条件:①岩性:颗粒粗大→颗粒变细 ②水位埋深:深→浅:潜水 深埋带→潜水溢出带→潜水下沉带 ③渗透性:好→差
补、径、排条件: ①补给:充沛→差 ②径流:强烈→受阻,快→慢 ③排泄:径流排泄→蒸发排泄
黄土高原自然地理概况
面积:61.47万km2 地势:自东南向西北,由1000 m升至4000 m以上 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由600 mm降为200 mm,最西部<40 mm
年蒸发量:1000 mm增至1800 mm
马
兰 厚数米到十余米
黄 土 (
主要为粉土质亚砂土
古土壤层与钙质结核均不如 下中更新世黄土发育
祁连山山前洪积扇
坐落在洪积扇上的泸定县城 天山南麓洪积扇
天山东段博格达峰山前洪积扇
水文地质学基础9

第二节 影响基岩裂隙发育因素
构造岩带:由断层泥、糜棱岩、断层角砾岩、压碎岩及压 片岩等物质组成,其中断层和糜棱岩不透水不含水,角砾 在压性断层中透水性和含水性较差,在张性断层中有一定 的透水性和含水性。压碎岩一般是透水和含水的,压片岩 透水性和含水性较弱。
压性及压扭性断层中一般为断层泥、糜棱岩、角砾岩,具 有隔水性;张性及张扭性断层中多为压碎岩、碎块岩、角 砾岩,透水性含水较强。
的两组裂隙,一般含水空间不大,导水能力低。
压性裂隙:是在压应力和剪应力作用下产生的。
劈理、板理、片理等细微裂隙及压性断层 一般不含水和不导水,压性断层中心常分布不透水的摩棱
岩、断层泥等,成隔水边界。
第一节 岩石裂隙类型及含水意义
风化裂隙:岩石受风化作用形成的裂隙。
形成风化裂隙的动力:温度变化、水作用、化学 结晶作用、生物作用
断层影响带:受断层影响产生大量裂隙,一般都有较大的 的透水性和含水性。
不同力学性质断层破碎带横剖面的分带特征见表9-2
第二节 影响基岩裂隙发育因素
与断层有关的裂隙发育带
张性断层的内带和压性断层的外带 断层的交叉部位 小断层成群出现的地方 大断层尖灭端 活断层
构造裂隙发育随深度的变化规律
大多数含水裂隙的发育强度都是随深度的增大而逐渐 减弱。
裂隙按开裂程度分类:
开裂隙:具有明显可见的张口裂开,裂隙两壁岩石脱离 接触。它的含水空间大,含水量多,导水能力强。
闭裂隙:用肉眼能够清楚地看出裂隙的存在,裂隙两 壁非常贴近,且在许多点上直接接触。它的含水空间 较小,导水能力和含水量均较微弱。
隐裂隙:肉眼不易观察到,往岩面上着色时能看出它 的存在,并不是完全裂隙了的缝隙。隐裂隙不含重力 水,没有导水能力。
工程地质编录描述模板

工程地质编录模板注意事项1.在钻探前必须明确本工点内是否出露(或隐伏)断层、破碎带!在钻探过程中发现破碎带必须仔细描述, 并及时反映到地质组!2.对斜坡钻孔一定要注意观测周边地形地貌, 看是否有滑坡发育, 一旦发现软弱层及时向地质组反映!3.初始水位和稳定水位必须按规定量测!4、钻探过程中发现溶洞, 对其深度、大小、特性等必须严格准确把握和描述!5、在土类颜色变化明显时、基岩换层处必须要分层, 并具体描述。
一、土类描述1.1黏性土(黏土、粉质黏土)描述应包含内容:××色, 潮湿限度, 夹杂物及其重要成份是××, 夹层情况, 是否含砾、卵石及比例含量、光泽反映等。
注:光泽反映就是切面对光线的反映, 一般情况下描述为“光滑”、“稍有光滑”、“粗糙”。
示例:黏土: 黄褐色, 硬塑(坚硬、软塑、流塑), 18.4m以下为坚硬, 切面光滑, 夹杂少量碎石, 碎石成份为强风化灰岩, 棱角状, 一般粒径为2~20mm, 最大粒径为25mm;土质均匀, 手可搓成细于0.5mm的长条。
粉质黏土:黄褐色, 硬塑(坚硬、软塑、流塑), 夹杂少量碎石, 碎石成份以灰岩为主, 棱角状, 一般粒径为2~20mm, 最大粒径为25mm。
粉质黏土:黄褐色, 硬塑, 20.0m~30.5和40.5m以下为坚硬, 局部夹少量铁锰氧化物, 其中28.5~29.5m、35.5~37.0m夹杂砾石, 砾石成份以灰岩为主, 棱角状, 一般粒径为3~20mm, 最大粒径为50mm。
1.2粉土××色, 密实限度, 潮湿限度, 夹杂物及其重要成份是××, 层理及夹层情况, 是否含砾、卵石及比例含量等示例:粉土: 黄褐色, 6.2~6.7m为灰白色, 密实, 稍湿, 手捏有砂感, 不能搓条, 含约5%细砂, 局部夹黏土、杂砾石, 砾石成份以灰岩为主, 浑圆状, 一般粒径为5~20mm, 最大粒径为80mm。
水文地质边界条件处理-陈崇希

(1)含水层导水系数对井孔流量的影响, 不会如此简单。例如,混合井附近岩性(渗透系 数)发生变化,甚至混合井打在岩性透镜体上, 怎样影响井管的流量分配?含水层厚度发生变 化又如何改变流量的分配?
K1
K3
K2
混合井管贯穿岩性透镜体
图4-1-3 混合井管贯穿岩性透镜体上
(2)含水层的参数影响混合井流量的分配,导水系数只 是其中一个因素,含水层的弹性给水度(储水系数)就不起作
第5章 地下水流模型的拓展
§5.1 地下水饱和-非饱和流耦合模型 §5.2 地下水-地表水流耦合模型 §5.3 分布式水文模型简介
第6章 数值模型设计 应用及水文地质勘查
§6.1 数值模拟设计应用主要步骤 §6.2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设计
§6.3 数值模型的建立
§6.4 预测模型若干问题 §6.5 关于基岩含水系统建模的特殊问题 §6.6 数值模型水文地质勘查等若干问题
这种井群干扰下,原混合井的流量比还会保持常量吗?
(5)混合观测孔是混合抽水井的特殊情况(Qw =0)(图4-14) ,对于两层混合的观测孔,其孔中水位(混合水位)必界于两
含水层水位之间,即混合观测孔对于其中一含水层(例如2含水 层)起抽水作用(Q2>0), 对于另一含水层(1含水层)起注水 作用(Q1<0)。如此,Q1/Q2<0。而两含水层的导水系数的比 值肯定是正值,即T1/T2>0。如此,两个比值怎能相等?!
若记Qwi为其源汇项,包括开采井、泉流量、河流的补给、 排泄、降雨入渗等,则方程可以写为,
hn,m1 hin, m1 hkn,m1 hin, m1 hin, m11 hin, m1 Tij , m j pb Tik , m bq Ki , m 1 / 2 Ai zi , m 1 zi , m ij ik e hin, m1 hin, m11 hin, m1 hin, m Ki , m 1 / 2 Ai Qwi , m i , m Ai zi , m zi , m 1 / 2 tn 1 tn
结合工程实例探析某地水文地质勘察及评价

结合工程实例探析某地水文地质勘察及评价戴泽兵云南省地质工程勘察总公司【摘要】水文地质工作在建筑物持力层选择、基础设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工程勘察的发展,其必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工作将有效地减少或消除地下水对工程建筑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同时也对勘察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察一、工程概况某矿山综合利用2000t/d采选项目在生产正常运行时,一期的取水规模为55L/s(4749m3/d);二期生产规模由2000t/d 扩产到3000t/d,需生产用水量预计达72L/s(6220.8m3/d),而取水水源地青溪江旱季(4~5月份)最小流量为60L/s(5184m3/d),届时地表水将无法满足生产需要。
因此,为保证供水的可靠性,思路是:一期旱季,取水采用渗渠。
为保证供水的可靠性,增加一大口井;二期供水,再增加一大口井。
为了了解规划区段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情况,设计院特提出该方案取水大口井及渗渠勘察要求,具体是:勘察大口井位置的水文地质状况,提供含水层厚度、影响半径、静止水位标高等基本水文地质参数,井口位置地质柱状图;渗渠上流河流500m以上范围河床含水层断面图。
二、地区气象和水文特征本区气候属高中山区半湿热气候类型,其特点是:雨量中等、气候温暖、全年无雪。
据1981年云南地质第三大队观测资料,矿山年降水量603~725毫米。
六月至十一月为雨季,十二月至次年五月为旱季。
区内气温因地形与高差的差异而变化,青溪江河谷地带冬暖夏热,较高的山坡与山脊则是冬无严寒夏无酷热的适中气候。
三、地下水类型根据区内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力特征和含水层(组)的水理性质。
将区内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侵入岩类裂隙水及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三种类型,现将各种类型地下水含水层(组)富水性分述如下: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组)。
水文地质学潜水位及其等水位线图

03
潜水位与等水位线图 的应用
地下水资源评估
地下水资源量
通过潜水位和等水位线图,可以估算地下水资源的补给量和可开采量,为地下水 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依据。
水质评价
等水位线图可以反映地下水的水位变化,结合水质监测数据,可以对地下水的水 质进行评价,了解水质状况和污染程度。
地下水污染监测
污染源调查
等水位线图的解读
要点一
总结词
等水位线图可以提供关于地下水分布、水位变化、含水层 厚度等信息,有助于了解地下水资源的状况。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等水位线图是研究地下水的重要工具,通过解读等水位线 图,可以了解地下水的分布规律、水位变化趋势、含水层 的厚度和空间位置等信息。此外,结合地质勘探资料、水 文地质调查结果和地球物理勘探数据等,还可以进一步分 析地下水的形成机制、流动趋势和储量规模等。这些信息 对于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具有重 要意义。
影响因素
地下水开采、降雨量、地形地貌、 水文地质条件等。
实例二:某地区等水位线图解读
等水位线图解读
应用价值
该地区等水位线图反映了地下水的水 位分布情况,高水位区主要分布在河 流沿岸和山前平原地区,低水位区则 位于远离水源的干旱地区。
等水位线图对于地下水资源评价、水 文地质勘察、环境地质评价等方面具 有重要应用价值。
水文地质学潜水位 及其等水位线图
contents
目录
• 潜水位概述 • 等水位线图介绍 • 潜水位与等水位线图的应用 • 潜水位与等水位线图的实例分析
01
潜水位概述
定义与概念
潜水位
指地下水面相对于基准面的高程 。在潜水位等高线图上,高程相 等的点连成的封闭曲线表示潜水 位水平面。
青海省互助县峡门村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第44卷第19期•76•2018年 7月山西建筑SHANXI ARCHITECTUREVol.44N o.19Jul.2018文章编号:1009-6825(208)19-0076-02青海省互助县峡门村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李婉珠刘鹏申巨波王海潮(陕西省地矿九0八环境地质有限公司,陕西临潼710600)摘要:以青海省互助县峡门村地下水勘查为实例,介绍了该区域地下水赋存自然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 泄条件,为该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含水层,水文地质勘查,承压水中图分类号:P641文献标识码:A青海省互助县峡门村位于互助县台子乡东北部,全村共有六 个社,总耕地面积3040亩。
近几年来,随着全村人口数量的增 多,人畜用水量不断增大,按每人每天需水〇.1m3、大牲畜每头 每天需水0.3m3计,该村全部人畜需水量约387m3/d。
目前,该村人畜饮水主要依靠1979年青海省水文二队施工 的4号水文地质孔来解决。
该钻孔经过长达30多年的使用,受含 水层裂隙堵塞、井管老化,以及井内沉淀物等原因影响,钻孔水 位、水量逐年下降,目前出水量只有150m3/d左右,而水位降深达 50多米接近菜体,夏、秋季用水高峰期供水十分紧张。
由于近年来气候干旱,村庄附近部分泉水枯竭,致使村民需 到1km以外的地方拉水饮用,以解燃眉之急。
随着今后人畜用 水量的不断增大,供水不足的问题已严重影响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因此,对互助县峡门村进行水文 地质勘查来解决当地的人畜饮水问题是当务之急[15]。
1自然地质条件1.1气象调查区地处高原内陆腹地,属高原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其特 点为寒长暑短、多风少雨、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四季不分明。
据互助县气象站1974年一2004年观测资料,历年平均气温5.9丈,最高气温35.8丈,最低气温-26.6丈;冬春季多西 北风,年平均风速4.0m/s左右;多年平均无霜期130余天,最大 冻土深度105cm;多年平均降水量406.8mm,且降水量多集中在 6月份~ 9月份;年蒸发量为1449.9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XXXXX水文地质条件
评估区内地下水根据地层岩性、含水介质等,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二种类型,分述如下:
1、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评估区内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层,平时没有水,雨季时暂时形成上层滞水,水量贫乏,分布不连续,无统一水位,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下渗补给基岩裂隙水为其排泄的方式之一,该类地下水对工程建设无影响。
2、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评估区地下水主要赋存在下二叠统茅口组(P1m)灰岩岩溶裂隙中,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本区岩溶发育,地下河发育,区内岩溶水量丰富,地下水埋藏深度为10m~50m,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沿岩溶裂隙渗流或以地下河的形式流动,向东排入澄江河。
据《XX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评估区所在区域松散岩类孔隙水大部分覆盖于岩溶水之上,两者水力联系密切,孔隙水水位一般高于岩溶水,因此下渗补给岩溶水是其排泄的方式之一。
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是降雨入渗补给,此外地表水也是一种普遍的补给来源,通过溶蚀裂隙和落水洞渗入地下补给岩溶水,评估区岩溶水的排泄最终汇入场地东面的澄江河,地下水补、径、排条件简单。
区域上地下水富集程度一般受降雨地形地貌、植被和构造裂隙的控制,从地形地貌上看,评估区属岩溶谷地地貌,总体地势平坦,岩溶洼地发育,有利于地下水富集,区域地下水埋藏较浅,与东面的澄江河存在水力联系,澄江河水位升降,影响评估区内地下水位,建设
场地地下水位的波动对场地地基、特别对地势较低洼区段的地基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区内水文地质条件较差。
二、“XXXXX”水文地质条件
评估区内地下水根据地层岩性、含水介质等,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二种类型,分述如下:
1、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评估区西部山坡及平地第四系残、坡积层(Q dl+el)含角砾粉质粘土,平时没有水,雨季时暂时形成上层滞水,水量小,分布不连续,无统一水位,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下渗补给基岩裂隙水其排泄的方式之一,最终排泄入龙江河,该类地下水对工程建设无影响。
2、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主要赋存在下石炭统大塘组(C1d)灰岩裂隙、溶洞中,评估区及周围岩溶弱发育,据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编制的《XXX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20万)及野外实地调查,评估区溶沟、溶槽弱发育,区域泉流量小于10升/秒,迳流模数1~3升/秒.平方公里,地下水埋藏深度10~50米。
评估区地下水位与北东面龙江河水位一致,受河水水位涨落控制。
拟建项目据龙江河较远,地基位置远高于河水位,地下水对场地工程建设影响不大,评估区地形总体为向东倾的单面斜坡,区内无断层经过,从地形地貌上看,不利于地下水富集,建设场地最低标高高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
综上所述,评估区内地下水对场地工程建设影响不大,区内水文地质条件良好。
三、“运达公司经济小区”运达公司经济小区
评估区地下水有以下几类:
1、孔隙水:存在于第四系土层中,水量小,分布不连续,无统一水位,其补给源为大气降水。
2、裂隙水:存在于基岩灰岩层理、节理、裂隙中,水量小,分布不连续,无统一地下水位,其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和北面龙江河水。
3、岩溶水:由于评估区位于岩溶区内,不排除有溶隙溶洞存在,岩溶水存在于灰岩岩层之中。
评估区地下水丰富,区内分布有两处泉水点,一处位于场地北面围墙外10米处,为构造裂隙泉水,涌水量较大,一年四季不断流,北面围墙角建有抽水房和水池,该泉水曾经供西站一带居民饮用。
另一泉水点位于拟建场地西北角围墙外山脚,涌水量较小,现已被当地居民封堵。
评估区内地下水对场地工程建设影响不大,区内水文地质条件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