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机质提升水稻增产明显

合集下载

土壤—水稻体系施用有机肥的主要生态效应研究

土壤—水稻体系施用有机肥的主要生态效应研究

土壤—水稻体系施用有机肥的主要生态效应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土壤-水稻体系中施用有机肥的主要生态效应。

通过深入研究有机肥在土壤-水稻体系中的应用,本文旨在理解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循环、水稻生长和产量以及农田生态系统整体健康的影响。

本文还将关注有机肥施用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土壤质量改善和土壤保持能力等方面的潜在影响。

通过综合分析和评估这些生态效应,本文旨在为农业生产中的有机肥施用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采用田间试验、实验室分析和文献综述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田间试验,我们将研究不同有机肥种类和施用量对土壤-水稻体系的影响;通过实验室分析,我们将评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酶活性、养分含量等关键指标的变化;通过文献综述,我们将梳理和总结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关于有机肥施用的具体指导,以帮助他们优化施肥策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同时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

本文还将为政策制定者和农业科研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以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的绿色发展。

二、文献综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全球粮食安全和人类生活质量。

因此,探讨土壤-水稻体系中施用有机肥的主要生态效应,对于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学者对于有机肥在土壤-水稻体系中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对土壤微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

有机肥的施用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有机肥富含有机质、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同时,有机肥的施用还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有机肥的施用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具有积极的影响。

亚洲水稻种植区相同点

亚洲水稻种植区相同点

亚洲水稻种植区相同点亚洲是全球水稻种植的主要地区之一,拥有广泛的水稻种植区域。

这些区域在地理、气候和土壤条件上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使得亚洲成为了水稻种植的理想地区。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要求和种植技术四个方面探讨亚洲水稻种植区的相同点。

一、地理位置:亚洲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亚和东亚地区。

东南亚地区包括越南、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家,东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这些地区多位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带,具有充足的阳光和降水资源,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二、气候条件:亚洲水稻种植区的气候条件多为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这种气候特点表现为温暖湿润的夏季和相对干燥的冬季,年降水量较多,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

此外,亚洲水稻种植区的气温适宜,一般在20摄氏度至30摄氏度之间,有利于水稻的营养吸收和生理活动。

三、土壤要求:亚洲水稻种植区的土壤要求主要是湿润适宜和富含有机质。

水稻根系发达,对土壤湿润度要求较高,因此需要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壤。

同时,水稻对土壤有机质的要求较高,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肥力越好,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产量提高。

亚洲水稻种植区的土壤多为河谷地带和沿海平原,具备了这些土壤要求。

四、种植技术:亚洲水稻种植区的种植技术相似,主要包括水田栽培和秧田栽培两种。

水田栽培是将水稻种子直接播种在水田中,并保持水田中有适量的水分。

秧田栽培是将水稻种子先在秧田中育苗,待幼苗长到一定程度后移栽到水田中。

这两种种植技术在亚洲水稻种植区被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稳定的产量。

亚洲水稻种植区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要求和种植技术等方面存在一些相同点。

这些相同点为亚洲成为了全球水稻种植的主要地区之一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亚洲水稻产量的稳定增长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产水稻的土壤标准

高产水稻的土壤标准

高产水稻的土壤标准(1)剖面层次明显,耕层深厚,质地好高产水稻用耕层深度以20厘米左右为好,要求耕层肥厚松软,团聚体含量高,结构和通气性良好,耕性适宜。

耕层过浅,水稻根系发育不良;耕层过深,容易产生浮泥,不利水稻扎根和早发。

质地适中,不过砂或过粘,干耕时翻犁不成大块,容易耙碎,水耕时不淀浆板结,排水晒卧时不开大裂,复水后裂缝易合拢。

(2)有机质含量高,养分充足而协调高产稻田有机质含量一般要求2~4%,全氮含量0.13%~0.23%,其中水解性氟占全氮的5~10%,全磷含量0.1%以上(每亩有效磷5千克以上或13~70ppm左右),全钾含量在1.5%以上(每亩速效钾05千克以上或每克土中含钾8~10毫克以上),同时要求较高的阳离子代换量(每100克土不低于20毫克当量)和较高的盐基饱和度(60~80%),土壤酸碱度以微酸性至中性为好(pH6~7.5),主要元素充足,又不缺微量元素,既要有较多的活性有效养分,也要有大量的非活性有效养分,使各种营养元素平衡供应,不致缺素脱肥,保证水稻正常生育。

(3)保水,保肥,供肥性能好,又具有适当的渗漏性高产稻田要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性,不能漏水漏肥,即既能积累保存大量养分,又能源源不断地充分持久供应。

当施肥量和施肥时间略有出入时,稻田本身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缓冲性能良好,不致引起稻株早衰与疯长。

稻田亦要具有一定的渗漏量,便于一部分氧气可随下渗水进入土壤下层,以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减少有毒物质的积累。

据试验,稻田的日渗漏量以10毫米左右的田块产量较高。

灌一次水应保持5~7天。

如果渗漏量过大,会引起大量养分流失,也是不利的。

(4)有益微生物活动旺盛肥力高的稻田,有益微生物活动比一般稻田旺盛,这些微生物对创造和调节土壤肥力有着重要作用。

据研究,固氮菌、硝化细菌、铵化细菌,好气性纤维分解细菌以及硫化细菌等的数量与肥力呈正相关。

肥力高的数量多,生化强度(呼吸强度二氧化碳毫克/小时?千克土,氨化强度毫克/100克土)高,即生物化学作用强。

水稻保护性耕作模式“水田茬地免耕少耕”的效益分析

水稻保护性耕作模式“水田茬地免耕少耕”的效益分析

水稻保护性耕作模式“水田茬地免耕少耕”的效益分析水稻是我国粮食作物中最为重要的品种之一,每年的水稻收成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

然而,传统的水稻种植模式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田间水、肥、田、杂草等不平衡、生态环境恶化以及土壤质量下降等。

因此,保护性耕作模式“水田茬地免耕少耕”应运而生。

本文从保护性耕作模式的三大优点入手,对其效益进行分析。

一、提高土壤质量,增加产量“水田茬地免耕少耕”保护性耕作模式首先可以提高土壤质量。

传统农耕模式中,农民们不断犁地开沟,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而保护性耕作模式中,采用免耕或少耕的方式,减少土壤肥力流失,且能保持土壤结构,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水分,让土壤富含有机质和养分,从而增加水稻产量,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据统计,相较于传统耕作模式,利用水稻秸秆覆盖技术可以增产10-20%。

二、改善生态环境,增加优质稻米产量传统农耕模式中,农民们大量利用化肥农药,严重污染土壤和水源,给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而在保护性耕作模式中,农民改变了使用化肥农药的方式,采用了生物有机肥,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减轻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在种地时,农民还采用了“三植保持一覆盖”技术,即“前茬地覆盖,后茬地压实、积淀水田和远离水田”的技术,使田间有机废弃物得到利用,并且减少了湿地经济危害,使水稻生长环境更加适宜,水稻对于病虫害等自然敌害的抵抗力提高,产量随之提高。

三、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在传统农耕模式中,农民要不断投入劳力、资金维护土壤肥力,同时还要反复购买化肥农药等农资品,并且投入的成本非常高。

而在保护性耕作模式中,农民可以使用丰富的自然有机肥料,通过化纤的手段获取肥料,同时廉价地使用水稻秸秆来覆盖农田,利用田间水和太阳和自然风干处理,从而减少农民的投入成本。

据调查,利用保护性耕作模式,增收收益可节约500元左右。

总之,“水田茬地免耕少耕”的保护性耕作模式有着显著的经济、生态效益,既可提高产量,又可改善土地质量,环境变好,成本低廉。

增加水稻土有机质的措施

增加水稻土有机质的措施

增加水稻土有机质的措施一、引言水稻土是我国农田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机质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土壤的肥力和生态环境。

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微生物活性,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土壤生态环境的维护。

然而,由于长期的高强度农业生产、化肥过量使用等因素,我国水稻土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这对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提高水稻土有机质含量,我国政府和科研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对这些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二、水稻土有机质的重要性1.改善土壤结构有机质是土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结合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形成稳定的土壤团聚体。

这有助于提高土壤的孔隙度和渗透性,改善土壤质地,从而为水稻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2.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机质具有较高的吸水性和吸肥性,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这对于水稻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我国南方地区,雨水充沛,土壤养分容易流失。

增加有机质含量有助于减少养分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3.促进微生物活性有机质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重要能源,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

微生物在土壤中分解有机质,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为水稻生长提供养分。

同时,微生物活性增强有助于减少土壤中有害生物的滋生,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4.维护土壤生态环境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具有较强的生态环境功能,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生物多样性,维护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

这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增加水稻土有机质的措施1.种植绿肥作物绿肥作物是一种有效的有机质来源,通过种植绿肥作物,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绿肥作物生长迅速,生物量较大,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和土壤改良效果。

在水稻收获后,及时种植绿肥作物,如紫云英、油菜等,既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又可以减少农田闲置时间,降低杂草发生的风险。

2.施用有机肥有机肥富含多种养分和有机质,施用有机肥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唐 八 生: 土壤 调 理 剂 对土 壤 理 化 性 状 和 水 稻 产 量的 影响
科 教 论 坛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唐 八 生
( 永 州市零 陵区农业局 。 湖南 永州
[ 摘
4 2 5 0 0 6 )
要] 通过在水稻Biblioteka 进行 B R A 土壤调理 剂试验 , 结果表 明对调节土壤 P h 值 以及 解磷 释钾和加速有机物 质矿
康公 司生 产; 尿素 . 郴州化工集 团公 司生产 。
1 . 2 试 验 地 点
湖南省永州市零 陵区菱 角塘镇 画眉山村 5组。
1 . 3 土壤状况 黄泥土水稻 土 田,试前检测土壤有 机质 2 5 . 6 g , l r g ,碱解 氮
表2 B R A土壤 调理 剂对 水稻 产 量影 响
肥4 5 0 k g / h m + 石灰 7 5 0 k g / h m + 尿素 9 0 k g / h m :处理③常规施 肥
4 5 %阿康 复 混肥 4 5 0 k g / h m + B R A土壤 调 理剂 7 5 0 k g / h m + 尿 素
表 3
方 差 分 析
在原有 基础上增加了 1 . 9 4 倍。 土壤酸化直接影响土壤 中微生物 活性 , 严重 酸化将破 坏土壤 微生态 平衡 , 土壤 结构 和理化 性状 变 劣 。针 对这一 现状 , 开展 土壤调 理剂试 验研究 , 并 进行 本试 验, 为生产上应用提供依据 。
表1 显示 , 施用 B R A土壤调理剂 的处理③试验后 p H值为 5 . 6 5 . 比试 验前和处 理①都提 高 了 0 . 5 5 ; 处理③ 土壤有 机质 、 有 效磷 和速效磷 以及碱 解氮 和速效钾 等 ,分别 比试 验前提 高 了 3 , 9 3 m g / k g 、 1 7 . 5 5 m g / k g 和7 . 0 m g / k g以及 2 4 m  ̄ k g 和2 0 m g / k g 。 说 明使用 B R A土壤调 理剂能有效调 节 P h 值 ,改善 土壤结构 , 增

稻的生态功能

稻的生态功能

稻田种养的生态功能1.稳产提质稻田种养能使稻谷增产。

一般稻田养殖会扩大种植株距,充分利用每穴水稻的边行优势,改善稻田中的通风条件、增加有效光照面积、降低相对湿度,养殖生物可以去除稻田杂草,减少竞争,过腹还田增加肥料,整体作用是稻田稳产增效或增产增效。

另外,由于稻田养殖生物过腹还田和不间断运动增加了稻田有机养分,改善了稻米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

因此,稻田综合种养以水稻为主,水产/水禽养殖为辅,由于稻田面积大、种植范围广、参与农户多,能够显著提高稻田种养效益,提升农产品品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改善环境稻田种养可以改善土壤状况,增加土壤养分,有机质、氮、速效磷、速效钾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又可以减小土壤容重和有害物质含量,改善土壤养分和物理状况,提高土壤团聚体和土壤结构系数;还可以增大土壤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提高土壤透气性和氧化还原电位;另外,具有明显的培土作用,如稻田养鸭,鸭子经常在田间行走觅食,在稻田间形成明显的垄行,水稻收获后田里有近似“垄作”的培土效果,不仅减少了无机肥的投入,而且明显减少常规稻作因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带来的土壤贫瘠化,减轻了农业污染。

稻田养殖可以有效控制田中杂草。

首先,稻田养殖需要保持适当的水层,使得一部分杂草种子浸在水中不会发芽;其次,稻田养殖的生物在田中活动,起到中耕除草的作用,并且也会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植株壮秆效应,也会抑制一部分杂草的生长;最后,养殖生物会取食一部分杂草从而整体上减少杂草数量而能保持杂草的生物多样性,可以避免使用除草剂,减少环境污染。

研究表明,农田长期保留一定数量的杂草与作物共存,对害虫防治和土壤肥力提高都有重要作用;研究农田边缘植物多样性发现,田埂的植物多样性增加,害虫天敌种类和数量也大大增加。

稻鸭共作的控草效果达到97%,稻-小龙虾、稻蟹共生系统控草效果达到77%。

由于稻田种养系统加入养殖生物,改变了常规水稻单一种植,可有效利用投入的各种物化资源,大大减少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水稻生态系统生态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

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

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种植水稻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来保证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以下是一些有利于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1. 土壤:水稻需要生长在富含有机质和养分的土壤中。

适宜种植水稻的土壤特点包括:土壤深厚、排水良好、土壤质地松软,以便根系生长,以及土壤pH值在5.5至7之间,呈微酸性到中性,以提供适宜的环境。

2. 湿润的气候:水稻是一种水生植物,对湿度和水分要求较高。

适宜种植水稻的地区通常具有湿润的气候特点,如高温多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水稻需要大量的水分来维持生长,并且较适宜在夏季种植,以利用充足的雨水供应。

3. 充足的阳光:水稻生长需要阳光的照射。

阳光能够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促进水稻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充足的阳光有助于水稻植株的发育和收获。

4. 适宜的温度:水稻对温度的要求比较宽松,但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水稻生长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C至35C之间,其中25C至30C为最佳温度。

高温会使水稻植株受到热害,生长受阻;低温则会延缓水稻生长,影响产量。

5. 适宜的海拔高度:水稻的种植高度通常在海拔1000米以下,因为海拔过高会导致温度过低,不利于水稻的生长。

一般而言,水稻种植适宜在低海拔地区,才能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

6. 较少的害虫和病害:水稻容易受到各种害虫和病害的侵袭。

适宜种植水稻的地区通常害虫和病害较少,以减少对水稻的损害和减少农药的使用。

7. 丰富的水源:种植水稻需要大量的水,因此需要有丰富的水源供应。

适宜种植水稻的地区通常有河流、湖泊、水库或良好的灌溉系统,以确保水稻生长期间的水分供应。

总之,适宜种植水稻的自然条件包括富含有机质和养分的土壤、湿润的气候、充足的阳光照射、适宜的温度范围、适宜的海拔高度、较少的害虫和病害侵袭以及丰富的水源供应。

这些条件的合理组合能够为水稻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最终实现高产高质的水稻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王岩
新闻热线:01084395149
2018 年 11 月 23 日 星期五 E-mail:nmrbnhfw@
肥料·土壤 7
“河南粮食生产减肥增效示范”信阳小麦—水稻轮作核心区测产评估结果显示——
土壤有机质提升 水稻增产明显
□□
本阳采访时看到,黄淮 稻区粳稻正陆续进入收获季节。对于流转种植 1200 亩地的老陈来说,这天是个大日子,中国科学 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区域重点项目“河南粮 食生产减肥增效示范”他家的地里选种的 7 亩多水 稻,马上将有专家前来进行测产验收。这让种了大 半辈子地的陈诗勋感觉既新鲜又稀奇。
“农派三叔”是田东最早的一批电商企业,从 2013 年入驻天猫到现在,团队的核心人员目前已有近 20 人,销售高峰期外聘的打包人员达 100 多人,合作的农 户达1000多户,年销售优质百色芒果超过300万斤。
产业扶贫的落点是“扶贫”,因此,产业与贫困 户之间有效的利益联结尤为重要。
田东县支持电商企业在生产、经营环节上与精 准脱贫工作相融合,形成了农产品种植、快递物流、 采摘包装等环节都带动贫困户参与的模式,突出龙 头电商企业的引领及带动作用。
“通过现场水稻测产和机械收获演示脆秆水稻
秸秆粉碎还田情况来看,项目试验示范的减肥增效 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在提升作物养分利用率和 粮食生产能力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项目技术专 家组一致认为,按照项目 3 年(6 季)的执行期,小麦 —水稻轮作减肥增效示范工作有望在项目目标和 示范成果方面取得突破。
发展产业是市场行为,受无形之手支配;然而 对贫困地区而言,却更需有形之手发力,该放手时 不越线,该担当时不缺位。
面对守着宝树却结不出金果子的尴尬局面,田 东下定决心提升芒果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专 门成立了芒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加 快田东县芒果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编制并实 施 了《田 东 县 芒 果 特 色 农 产 品 优 势 区 建 设 规 划 (2018-2025 年)》。2015 年以来,全县新增芒果种植 面积 15.3 万亩。台农 1 号、桂七、泰国芒……大批来 自世界各地的新品种从源头上推动了田东芒果品 质提升。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与田东签订了战略 合作,实现了高端科技的引入。国家芒果种质资源 圃落地田东。
□□
王玉
眼下正值大姜收获的季节,然而“中国姜蒜之 乡”——山东安丘的姜农却似乎开心不起来。今年 受涝灾影响,90%的大姜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死棵 烂苗,有些农户甚至绝产绝收。不过,安丘市凌河 镇申家庄村的丛凤芝却不但没有受影响,她家的大 姜反而迎来了大丰收。“种姜 26 年,今年是最好的一 年!”她高兴地说。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秘密呢?
2016 年,为了推动电商的发展,田东县专门成 立田东电子商务协会,引领电商抱团发展。目前电 商协会成员 180 多家,每年牵头组织芒果线上营销 “一件代发”活动,推动芒果网上营销,网络销售额 逐年增长。全县电商线上销售额 2015 年约 0.2 亿 元,2016 年 0.8 亿元,2017 年 1.56 亿元,2018 年仅销 售芒果约 2 亿元。电商原来只销售芒果,现在销售 芒果、火龙果、百香果、红薯等,还整合周边县区特 色产品进行网销。
(上接第一版)田东中国芒果交易中心第一期目前已 投入使用,投入资金 3450 万元,占地面积 60 亩,已经 发展到了日均人流量 2 万人、高峰期日吞吐量约 1500 吨的规模,几百家商户把芒果生意做到了覆盖全国。
与芒果交易市场的热闹不同,新落成的电商一 条街安静了许多。但是,各家的平台却异常忙碌, 工作人员在不停地接单,飞快地敲打着键盘。目 前,田东县芒果销售网店已经有 3500 多家,销售芒 果近 10 万吨。
直到亲眼看到丛大姐家的姜地,才能真正理解 她的兴奋。笔者只见生姜长得整齐茁壮,郁郁葱 葱,随手拔出一块姜,姜呈扇形,又白又胖,表面光
滑,几乎没有裂口。为什么效果会这么好呢? 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农技师杜
加银给出了答案:“首先,‘亲土 1 号’能够疏松土壤, 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土壤透气好了,渗透力 也就强了。其次,‘亲土 1 号’能够活土养地,在调节 酸碱的同时激发有益菌活动,提高作物的抗病、抗 重茬、抗涝的能力。”
水稻秸秆是一种生物质资源,粉碎还田对提高 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水稻秸 秆的纤维素含量较高,柔韧性强,不易粉碎且难降 解。“针对这一难题,我们发掘水稻新的细胞壁合成 基因,通过减少秸秆中纤维素含量、增加半纤维素 含量,秸秆由韧变脆。”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吴跃进介绍。
据了解,小麦—水稻轮作是河南省主要粮食轮 作模式之一,“科辐粳 7 号”已在信阳种植了两年。 之前对采用控失复合肥、绿聚能复合肥种植水稻的 测产结果表明,与常规复合肥对照(平均亩产 501 公 斤)相比,控失复合肥示范田水稻每亩增产 29.7 公 斤,绿聚能复合肥示范田水稻每亩增产 48.3 公斤; 而通过 1 年的养分优化运筹、秸秆深耕还田促腐等 技术,示范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也明显提高了 3.8%。
这天上午,中科院 STS 区域重点项目“河南粮食 生产减肥增效示范”邀请安徽农业大学、河南省农 业厅、信阳市农科院等单位的专家,早早地来到了 老陈的地里,进行第三方水稻测产验收评估。“这次 所测产的水稻在小麦、水稻双季秸秆全量还田基础 上,有不施氮肥、常规施肥、控失化肥全量、控失化 肥减量 10%和控失化肥减量 10%加有机肥 5 个处理, 比较其减肥增效的效果。”验收组组长、安徽农业大 学教授黄义德介绍。
该项目 2017 年启动,通过整合院地、院企技术 产品与推广体系优势,围绕小麦—玉米、小麦—水 稻、小麦—大豆主要轮作模式中肥料利用率低、秸 秆还田效果差等问题,开展环境友好型高效肥料、 秸秆还田促腐、优质作物品种等产品技术的示范推 广。
老陈家的地被定为是小麦—水稻轮作核心示 范区。“项目旨在通过示范控失肥、生物有机肥、绿 聚能复合肥、脆秆水稻等产品及配套技术,重点解 决小麦—水稻轮作生产体系中的养分资源周年优
丛凤芝,42 岁,地地道道的农民,在不久前的中 国首届亲土状元选拔大赛上,以亩产 11125.8 公斤的 亮眼成绩获得了安丘大姜产量第一名“。像今年这种 天气,做到不绝产都很难了,用了‘亲土 1 号’,居然每 亩还增产四五千斤,增收了 6000 多块钱!”她说。
得益于冲积平原的肥沃疏松土壤,安丘大姜色
今年 3 月,当“亲土 1 号”第一次来到安丘推广 时 ,一 个 肥 料 活 菌 现 场 测 试 让 丛 大 姐 记 忆 犹 新 : “‘亲土 1 号’菌肥里的活菌在显微镜下密密麻麻,如 果说‘亲土 1 号’中有 100 个活菌的话,平时我们用 的肥料中最多只有 2 个。”如此鲜明的对比让她很是 吃惊,同时也兴奋不已,便当场订了一套,也成为了 现场唯一一个订购的人。
贫困地区发展更需“有形之手” ——提升品质、扶持电商、打造平 台 、招 商 引 资 …… 政 府 该 放 手 时 不 越 线,该担当时不缺位,成为经济发展的 有力保障
“最早的芒果种植,形不成规模,一片果园里分 布着参差不齐 10 来个品种,还都是质量不怎么样的
产业富民是“创”出来的
土品种,根本看不出哪里有优势。”田东县农业局副 局长梁家球表示。即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田东芒果也一度面临困境。
“农派三叔”的百亩百香果基地,吸收贫困户务 工并给予分红,带动贫困户减贫、脱贫;另外,采购 产品的时候,都重点倾斜贫困户,优先收购贫困农 户的产品。“我们在收购芒果时,给予贫困户的收购 价一般比市场价格每斤高出 0.2-0.5 元,2016 年和 2017 年的芒果网销总量约 357.1 万斤,助贫困户增 收 178 万元。”总经理岑参介绍说。
同时,财政先后投入资金举办电子商务培训 班,培训人数达 1200 多人次,培训学员中既有返乡 创业青年、创业大学生,也有家庭妇女和贫困村农 民;既有普及班,培训“草根电商”上马,又有提高 班,针对已有电商经验和基础的从业人员,进行专 项提升和强化。
丛大姐没有想到,令人头疼的问题居然被“亲 土 1 号”土壤改良方案轻松解决了。“这次我是真的
体会到了什么是养地、防病、抗重茬!”丛大姐兴奋地 说。据了解,丛大姐在当地有着很高的人气,称得上 是种姜专家“。姜好不好,主要靠施肥。”只是面对五花 八门的肥料到底要怎么选?她只说了四个字“:大胆 尝试。”丛大姐只尝试大厂家、大品牌的肥料。
化与高效利用、农田秸秆资源化利用与地力培肥等 关键问题,为河南小麦—水稻轮作生产提供减肥增 效样板模式。”课题负责人葛树春介绍。
在测产现场,试验田里的水稻植株挺立。伴随 着机器轰鸣声,一辆收割机驶过,田间露出一排整 齐的稻茬,脱粒后的水稻秸秆不仅破碎率高,而且 均匀地散落其中,这让老陈很好奇。“咱们所种的水 稻品种是科技人员为解决秸秆还田难,利用新的脆 秆基因,选育出来的水稻新品种‘科辐粳 7 号’,有利 于秸秆还田。”信阳市平桥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李广斌告诉记者。
新型电商物流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把农村 的一二三产业紧密地联系到一起,为产业融合发展 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去 年以来,田东先后被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商务 部等评为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休闲农 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电子商务示范县。今年 7 月 的芒果活动月,中国第十一届旅游电视周落户田 东,全国卫星电视台纷纷将镜头聚焦田东。2018 年 田东预计接待旅游总人数 322.42 万人次,比 2015 年 的 188.99 万人次增长 70.6%,旅游总消费预计达到 34.44 亿元,比 2015 年的 15.46 亿元增长 122.7%。
看到丛凤芝家大姜的长势和今年的收成,姜农 们纷纷表示佩服,但也有不少农户问起投入的问 题。“之前一亩地用肥投入 2270 元,用‘亲土 1 号’一 亩只要 2240 元,比之前用肥还省了 30 块钱。”丛大 姐满是欣喜,“现在几乎没有烂脖子病、叶斑病了, 连打农药的钱都省了。”
作为安丘市最先尝到“亲土 1 号”甜头的丛凤芝 来说,她是幸运的。现在,丛凤芝还承担起了亲土 种植推广大使的重任。“不能光想着自己家的姜长 得好,也得让别人家的姜长得好,亲土种植不属于 我一个人,它属于亿万农民。”在丛凤芝的带领下, 现在全村都开始用“亲土 1 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