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服饰色彩图案的文化诠释
古代服饰纹样及含义

古代服饰纹样及含义
古代服饰纹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具有美观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古人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古代服饰纹样以及它们的含义。
1. 龙纹: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兽,是吉祥和权利的象征。
龙纹服饰在古代常被皇帝和贵族所穿戴,龙纹的花纹多为龙身、龙鳞、龙爪等,寓意着皇帝的至高无上和王者的威严。
2. 凤纹: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好象征,代表吉祥和幸福。
凤纹服饰在古代多被女性所穿戴,凤纹的花纹多为飞舞的凤凰,寓意着女子的美丽和高贵。
3. 花鸟纹:花鸟纹是古代服饰中常见的一种纹样,它用花卉和鸟类为主题,寓意着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花鸟纹常被视为文人雅士的文化象征,也常被用于儒雅、素雅的服装上。
4. 云纹: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符号,寓意着神秘和高远。
云纹服饰在古代常被尊贵的人所穿戴,云纹的花纹多为随风飘动的云朵,代表着高贵、神秘和不可及。
5. 琉璃纹:琉璃是一种古代的玻璃器具,它多被用于装饰和雕刻。
琉璃纹服饰多以琉璃为主题,花纹多为琉璃器具或器物上的花卉、动物等,寓意着华丽和高贵。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古代服饰纹样及其含义,这些纹样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后人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资源。
- 1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饰与美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饰与美学传统服饰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服饰风格不断演变,但其所蕴含的美学理念却始终保持着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饰与美学,从服饰的颜色、图案、材质和款式等方面来解析其独特之处。
首先,中国传统服饰在颜色上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红色是中国传统服饰中最常见的颜色之一,象征着喜庆和幸福。
在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和婚礼中,人们经常选择红色的服饰,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外,黄色、蓝色、绿色等颜色也常见于传统服饰中,每种颜色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共同构成了中国服饰美学的基础。
其次,中国传统服饰的图案设计也是其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服饰常用的图案有云纹、龙凤纹、花鸟纹等等。
这些图案在服饰上的运用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也反映了中国人对吉祥和福寿的追求。
图案的设计精妙,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相融合,展现了中国服饰美学的独特魅力。
第三,中国传统服饰所选用的材质也是其美学的关键之一。
中国传统服饰多采用丝绸、棉麻等面料,这些材质质地轻盈,柔软舒适,能够凸显出人体的优美曲线。
丝绸的光泽感和棉麻的自然质感相互结合,使得传统服饰更加具有文化内涵。
同时,中国传统服饰注重工艺的精细,多以手工缝制,蕴含着匠人的智慧和艺术的精髓。
最后,中国传统服饰的款式也是中国服饰美学的重要表现形式。
传统服饰如旗袍、襦裙、汉服等都有其独特的款式和剪裁方式。
这些服饰体现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将古代的元素与现代的审美需求相结合。
传统服饰的款式优雅大方,能够展现出女性的柔美和男性的端庄,充分体现了中国服饰美学中的和谐与平衡。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饰与美学相辅相成,彼此交融。
从颜色、图案、材质和款式等方面来看,传统服饰无不展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服饰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世界所瞩目。
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时尚界的重要源泉。
中国传统服饰中的颜色象征

中国传统服饰中的颜色象征中国传统服饰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其中,颜色在传统服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代表着特定的象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服饰中不同颜色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寓意。
1. 红色红色是中国传统服饰中最重要的颜色之一,象征着吉祥、喜庆和幸福。
在中国文化中,红色代表着祥瑞和好运。
红色婚纱和婚礼服饰经常在婚礼上使用,以祝福新婚夫妇的美好未来。
在春节期间,人们也喜欢穿着红色服装,以期迎接大吉大利的新年。
此外,红色还被视为国旗的主要颜色,代表着中国的热情和勇气。
2. 黄色黄色在中国传统服饰中也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黄色被视为皇家的颜色,象征着皇权和权力。
在中国古代,只有皇帝才能穿着黄色服饰,因此黄色常被用于宫廷服饰。
此外,黄色还代表着丰收和土地的富饶,因此在一些农业节日和庆典中,人们也会穿着黄色的服装以庆祝丰收和祈求好运。
3. 蓝色蓝色在中国传统服饰中通常被用于男性的服饰。
蓝色象征着清新、稳重和安宁。
在古代中国,蓝色被用作官员和士人的常见服装颜色,代表他们的稳重和地位。
蓝色还经常在一些正式场合的礼服中使用,以展现人的庄重和稳重。
4. 白色白色在中国传统服饰中具有纯洁和庄严的象征意义。
白色常常与婚礼和葬礼有关,在婚礼上,新娘穿着白色婚纱象征纯洁和美好的开始。
而在葬礼上,人们也会穿着白色服装以表达对逝者的尊敬和悼念。
此外,白色还与医生的工作服有关,体现了他们的职业纯洁和对病患的关怀。
5. 黑色黑色在中国传统服饰中被视为不吉利的颜色,通常与葬礼和丧失有关。
在传统的文化观念中,黑色代表着悲伤和不祥,因此人们在大多数喜庆场合中不会选择穿着黑色服装。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社会中的年轻人开始接受黑色服饰,并将其视为时尚和个性的象征。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服饰中不同颜色代表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寓意。
红色象征着吉祥和幸福,黄色代表着皇权和丰收,蓝色象征着稳重和地位,白色代表着纯洁和庄严,而黑色则常常与悲伤和不祥有关。
古代颜色的寓意和象征

古代颜色的寓意和象征
1.青色:
寓意:表示有长久的生命力,永不枯竭。
古代青色常被作为帝王服饰专用颜色。
《汉书》中有“青,东方之色”、“青,生色也”等记载。
2.白色:象征着纯洁与神圣,是高尚人格的象征。
比如天使的白衣裳。
3.黑色:象征肃穆、悲哀、严厉;又可以隐喻腐朽没落,邪恶势力,但在一定程度上能给人带来安全感和保护欲望。
4.红色:
大多数场合都是喜庆吉祥的代名词。
象征着热情似火、欣欣向荣,也是革命者的鲜血染成的。
5.黄色:
古时候尊贵的颜色,现今只有皇家才能使用。
汉朝服饰特点及内涵

军服
汉朝军服分为步兵、骑
1
兵、弩兵等不同种类
军服上通常绣有军队
3
番号和士兵姓名
步兵军服以红色为主,
2
骑兵军服以黑色为主
军服设计注重实用性和
4
舒适性,便于士兵作战
汉
作 工 艺
朝 服 饰 的
制
纺织技术
纺织原料: 以棉、麻、
丝为主
纺织工具: 纺车、织机
等
纺织工艺: 纺纱、织布、 染色、印花
等
纺织品特点: 轻薄、透气、 耐磨、色彩
谢 谢
02
刺绣材料:主要 使用丝线、棉线、
麻线等
03
:汉朝 刺绣风格多样, 既有写实风格,
也有抽象风格
汉
化 内 涵
朝 服 饰 的
文
社会地位的象征
服饰颜色:不 同颜色的服饰 代表不同的社
会地位
服饰图案:图 案的复杂程度 和寓意代表社 会地位的高低
服饰材质:服 饰的材质和制 作工艺代表社 会地位的高低
服饰配饰:配 饰的种类和数 量代表社会地
位的高低
民族文化的传承
汉朝服饰:体现了汉 朝的民族文化特点
01
民族文化传承:通过 服饰传承民族文化, 展现民族特色
03
02
04
服饰特点:色彩鲜艳, 图案丰富,工艺精湛
服饰与文化:服饰作为 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反映了民族的历史、 信仰、价值观等
审美观念的体现
汉朝服饰的色彩搭配:以红、黄、蓝、白为主,体现 了汉朝人对色彩的审美观念。
汉朝服饰的图案设计:以龙凤、云纹、花卉等图案为 主,体现了汉朝人对吉祥、富贵、美好的审美追求。
汉朝服饰的款式设计:以宽大、飘逸、简约为主,体 现了汉朝人对自由、洒脱、自然的审美追求。
中国传统服饰中的色彩与款式

中国传统服饰中的色彩与款式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不仅表达了中国人民丰富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
其中,色彩与款式作为传统服饰的两个重要元素,既赋予了服饰独特的艺术魅力,又反映了人们对生活、自然和心灵的感悟。
本文将从色彩与款式两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服饰进行探讨。
一、色彩的运用中国传统服饰的色彩运用非常丰富多样,每种色彩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
首先,红色是最常见的色彩之一,既代表了祥瑞和喜庆,也象征了中国人民对红太阳的热爱和对光明的追求。
例如,春节期间,人们喜欢穿着红色的对襟襦裙和襦裙,以庆祝新年的到来。
其次,黄色是古老的贵族颜色,代表了皇权和尊贵。
在宫廷中,黄色常常被皇帝和皇后所使用。
此外,蓝色象征着积极向上和清新宁静,常用于夏季服饰。
绿色寓意着春天和生机,常被用于描绘自然景观。
黑色则代表庄严和神秘,在正式场合和晚礼服中常常出现。
从这些色彩的运用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服饰通过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寓意着吉祥、美好和对自然世界的敬畏之情。
二、款式的造型中国传统服饰的款式丰富多样,每一种款式都有其独特的形制和特点。
首先,旗袍是中国最著名的女性传统服饰之一,其特点是修身合体、展现曲线美。
旗袍的衣摆通常较短,露出脚踝,体现了中国女性内敛而优雅的气质。
另外,在男性传统服饰中,长袍是最具代表性的款式之一,它的特点是宽松舒适、富有气势。
长袍常常与长头发、长胡子等元素结合,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风姿风度。
此外,汉服、褂子、袄子等也是中国传统服饰中常见的款式。
这些款式的形制虽然不同,但都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服饰的审美追求和文化特色。
三、色彩与款式的结合中国传统服饰中的色彩与款式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服饰的魅力。
以旗袍为例,它的色彩通常以亮丽、鲜艳的红色、粉色、黄色等为主,通过修身的款式,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体态。
这种搭配不仅表现了服饰的美感,也凸显了女性的婀娜多姿。
类似地,男性的长袍常常采用深沉的黑色或蓝色,结合宽大的剪裁,展示了男性的刚毅和豪迈。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服饰中的体现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服饰中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历经千年的演变与发展,其中的许多元素也影响并体现在中国服饰中。
本文将从服饰的色彩、图案和材质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服饰中的体现。
首先,色彩是服饰中最直观的表现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五行平衡,因此服饰的色彩也体现了这种平衡的观念。
传统的汉服中,常见的色彩有红、黄、蓝、黑、白等,这些颜色代表了各种吉祥的寓意。
比如红色代表喜庆与热情,黄色代表尊贵与吉祥,蓝色代表清凉与纯洁,黑色代表庄重与稳重,白色则代表纯洁与祥和。
这些颜色不仅在汉服中有所体现,在其他中国传统服饰中也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其次,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服饰中最具特色的表现之一、图案是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其中的花鸟、龙凤、山水等各种图案,都经过了千百年的沉淀与演变。
比如在汉服中,常见的图案有云纹、绢扬、百宝格、龙凤云纹等。
这些图案不仅展现了传统的审美风格,也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祥瑞、愉快的情绪。
在其他传统服饰中,如旗袍、褂子等,也能看到不同的图案,每一种都代表着特定的寓意。
此外,材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服饰中的重要体现。
中国传统服饰注重以天然材质为主,如丝绸、棉麻、绢布等。
其中,丝绸是最具代表性的材质之一,因为其质地柔软光滑、质感高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高贵、典雅的象征。
而棉麻材质则代表了简朴、朴实的生活态度。
这些材质的运用,使得服饰看起来更具中国风格、更能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服饰中的体现不仅仅停留在上述三个方面,还可以在服饰的款式、剪裁、配饰等方面找到它们的身影。
例如,在汉服中,常用的剪裁方式有“直裾”、“马褂裙”、“交领”等,这些剪裁方式凸显了传统文化中对于匀称、平衡的追求。
而在旗袍中,常见的镶边、黑色纱褶等细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精细工艺的重视。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服饰中的体现多方面多层次,有色彩的平衡、图案的寓意、材质的选择以及剪裁的特点等等。
古代服饰纹样及含义

古代服饰纹样及含义古代服饰纹样多种多样,每个纹样都有其独特的含义。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穿着不同样式、不同颜色的衣服以及使用不同的服饰纹样,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身份、阶级、地位以及信仰等。
一、服饰纹样的分类1.徽章纹徽章纹是古代服饰上常见的一种纹样,其设计一般为圆形、方形、长方形,椭圆形等,内部则是具有代表性的图案以及文字等。
徽章纹最常见的用途是用来表示身份。
2.花卉纹花卉纹是古代服饰上常见的一种纹样,尤其是女性服饰。
其设计常常是以具备美好寓意的花卉为主题,例如菊花、牡丹、荷花等,寓意着吉祥、婉容、高贵等。
3.动物纹动物纹在古代服饰中也十分常见,其设计常常取材于动物与植物之间的关系。
例如看见了猛犸象的图片,可能就是以狩猎大象之后,骄傲的猎人所机智安排的纹样。
二、服饰纹样的含义1.大明龙袍大明龙袍是古代明朝皇帝的专属服饰,以金、黑、紫、红色为主色。
这种龙袍上刺绣了五爪龙图案,象征着皇权。
2.绣有金银马的汉服绣有金银马的汉服是古代汉族男子服饰,东汉时期的历史文献中多次提到,汉武帝时期宫廷武士就穿着这种服饰。
其纹样以金银马为主题,寓意着英勇、不屈不挠。
3.唐装唐玄宗的服饰唐装唐玄宗的服饰是唐玄宗为了向外国友人示好,而特意制作的一件衣服。
这种衣服的内里是绿色,外侧绣有黄色的太极八卦十二生肖图案,寓意着中国的文化底蕴。
4.五福大红袍五福大红袍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服饰,指颜色为大红色的长袍。
在红袍上刺绣五福图案,即喜福、寿福、禄福、财福、壽福,这五种福禄寿财的意象。
三、总结古代服饰纹样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一种纹样都通过寓意来表达着人们的情感。
当今社会,虽然已经有了更加现代化的服饰款式和纹样,但是,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不能忘却和怠慢,必须继续传承下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收稿日期 * "&&/ ! &" ! "& ) 作者简介 * 胡迎建 $ -0/% ! ( , 男, 江西星子县人, 江西省社科院研究员, 研究方向: 古文献; 胡欧文 $ -0." ! ( , 女, 江西星子 县人, 设计师。 ! "# !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制。从此, 衣服的形象从形色及装饰都趋于完整 ” 。从黄帝至 夏、 商朝, 中国逐渐形成冠服制度, 到西周时已基本完善。周 朝最重礼仪, 是形成严格等级制度的时期。 自周代之后, 历代 统治者大多注意运用礼制, 控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 从生到死, 从衣食住行到交际往来, 都必须按照等级身份, 遵 循一定的礼仪。 循礼或非礼, 成了统治者衡量世人良莠、 政治 得失的一条重要准绳。历代帝王后妃、 达官贵人以至黎民百 姓, 所穿戴的服饰都有贵贱不同的区别。服饰文化即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制度。 《中国艺术 服饰的色彩是等级的重要标志。据夏燕靖在 “汉代的服色带有政治意义, 设计史 》 服色的等级 &’ 页中说: 制度从此形成。根据金、 木、 水、 土、 火的五行原则, 确立了东 青、 西白、 南朱、 北玄四方位和中央为土的黄色。黄色成为中 心, 也就是最高统治者所服色。 ……士农工商, 商贾位居四民 之末, 社会地位很低, 尽管有钱, 买得起锦绣绮 穀 , 却不准穿 着。 ” 由此可见制度之严。现在试分析几种服色的选择与运 用。 黄色象征着光明、 希望、 阳光、 黄金、 辉煌、 富丽堂皇。明 黄色向来被认为是最尊贵的颜色, 为帝王服饰所专用。其来 《易・系辞 》 “黄帝尧舜, 历悠久。 据 中记载: 垂衣裳而天下治, 盖取之乾坤, 乾坤有文, 故上衣玄, 下裳黄…… ” 。 这说明其时 “乾坤有文 ” 开始制作衣裳, 言制作衣裳取法于天地。 , 即说天 地有不同的纹彩。 人们从经验中知道, 在天未明, 天空是黑色 (玄色 ) 的 , 所以上衣是玄色的, 而大地为黄色, 下裳如地, 服 色即用黄色, 以此表示对天与地的崇拜, 天与地的合一。 历代华夏族的帝王大都崇尚黄色, 可能与汉族发源地在 黄河流域有关。始祖黄帝生长在姬水之滨, 活动在今河南新 郑附近。 黄帝之黄, 为太阳的光色, 说明黄帝是崇拜太阳的民 族。黄色又是土地的颜色,说明黄帝是崇拜土地的农耕民 族。 黄帝族起源于西北黄土高原, 居住在黄土山上的窑洞里, 利用黄河水灌溉土地。 黄土、 黄水是养育他们的摇篮, 自然而 然形成对黄色的崇拜。 后世皇帝都将自己说成是黄帝尧舜之 (上朝时用 ) (喜庆时用 ) 治, 所以历代皇帝所穿朝服 与吉服 也 多用黄色, 而在祭天大典时, 皇帝所穿衣服改用蓝色, 朝日改 用红色,夕月改用白色,这也体现了与大自然求得和谐的用 心。 太阳升起之前, 天边云彩往往出现绛紫色; 花朵中, 紫色 极少,动物中除了锦鸡、孔雀等少数禽鸟之外,紫色也不多 见。故紫色往往象征着高贵、 尊严、 豪华。紫袍是常服中甚为 珍贵的一种, 自春秋时期齐桓公就以穿袍为高贵。大业六年 隋炀帝整理服饰体系,将常服纳入律令条文,把北朝贵贱通 用的常服等级化,规定官员五品以上穿紫袍,六品以下穿绯 或绿袍。 唐代在此基础上逐步将常服加以规范化、 系统化, 以 示尊卑等级。自唐高祖开始, 确定以紫为上品的服装色彩格 ((&) 年 ) 局。至文明元年 七月朝廷下诏: 规定代服饰色彩图案的文化诠释
历史・文化研究 清代的补服也叫补褂,是清代主要的一种官服,穿用的 场所和时间很多。 承明制, 文官的补子绣禽鸟, 武官的补子绣 《大清会典图 》 走兽。 所绣禽兽略有调整, 据 所载, 文官一品至 九品规定的图案是: 一品绣仙鹤, 二品绣锦鸡, 三品绣孔雀, (按: 四品绣大雁, 五品绣白鹇, 六品绣鹭鸶, 七品绣鹚鹕 类似 鸳鸯的水鸟 ) , 八品绣鹌鹑, 九品绣练雀。武将一品至九品规 定的图案是: 一品绣麒麟, 二品绣狮子, 三品绣豹, 四品绣虎, 五品绣熊, 六品、 七品绣彪, 八品绣犀牛, 九品绣海马。 我们可 以在图中看到,在一品文官的补子上,一只仙鹤站在水中一 小石上张翅欲飞,下面是浪花,空中有云纹,四边饰以饕餮 纹, 显示它将腾空而有大作为。 而在六品武官补子上, 中心部 位一只昂首而望的彪,踏着一片草地,其余部分以花、叶为 饰。四边绣以云纹饰。显示它将守候着这一片土地。 图案的设计, 充分考虑到文武官员智谋与英武两大类特 点。同时也说明, 既然是官服, 是出类拔萃者, 通常人们喜爱 用的十二生肖的动物属相不能进入设计者们的视野。 只有平 民百姓服饰才以鸡或生肖为图案。 从唐至清的历代官服与舞台所着戏装上的图案分析看 来,一是运用矩形与圆形图案,这是从大自然中抽象出来的 图形,二是采用花木禽兽为图形,有的用花朵再组成有序的 花纹; 三是采用云彩或水纹为图形, 多用于衣之边缘部位。 三 者都与自然分不开。武将的服饰, 往往运用矩形与圆形相间 的图案,有的用小圆点象征钉的圆钉眼,成斜条形整齐排 列。 休现的是整齐有序, 威武庄严; 而在身体的中心部位多用 圆形, 或者寓意的是灵活机智而又有原则。有的是在中心部 位绣有猛兽等图案, 强调的是勇敢与恫吓对方, 使之畏怕。 而 文官服饰往往在衣装的边缘以水波浪纹或云层纹作装饰。 主 体部分以禽鸟为主, 以鹤为贵, 以雀为卑。 仕女的服饰以花鸟 为主, 根据身份不同, 高贵者用牡丹, 次而下之的有山茶花、 梅花、 菊花等, 鸟用凤凰、 仙鹤或用莺燕作图案, 前二者为高 贵。 也有的用方格或图格与云纹为图案。 一般来说, 衣领或袖 边或大襟处或腰部与下摆部分的缘饰图案以及衣带图案更 为密集而繁复, 色彩也要更深一些, 有的甚至干脆用黑色。 服饰的定制与冲破制度的矛盾, 往往反映了当时的政治 开放与封闭的程度。 在民间, 由于人皆有爱美之心, 少数虽没 有功名官位的人也因各种原因而变得富有, 他们往往爱追逐 华丽的服饰,这就与原所规定的服饰等级制度发生冲突,从 “奇装异服 ” 而出现所谓的 。南朝时浙东某地的郡守, 发现那 里有钱的人穿着华丽, 竟然将人抓起来狠狠鞭打。统治者以 等级制度为由扼杀了普通人对美的追求。但在宋代, 由于农 业、 手工业、 商业和科学技术都有突出的发展, 学术思想领域 出现了长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政治较宽松, 在民间, 衣冠 服饰出现了一些突破传统的新特色。 “士农工商, 宋代建国之初, 诸行百户衣装, 各有本色, 不 (见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 》 ) “衣服无 敢越外 ” 。后来逐渐出现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年第 % 期
中国古代服饰色彩图案的文化诠释
胡迎建, 胡欧文
$ 江西省社科院 江西 南昌 %%&&’’ (
摘
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异彩纷呈, 服饰文化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 历代统治者对服饰的制定拥有决定
权, 以符合礼法社会等级制度, 作为服饰等级的标志, 无论是设计色彩还是图案, 都必须效法大自然, 以求与大自 然达到和谐的境界。本文分析几种服饰色彩的由来与特征, 分析了服饰图案的设计用意, 说明等级制度在服饰上 的体现; 每一时代的服饰与前代相比, 既有继承, 又有变化, 服饰与某一国家制度密切相关, 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礼 仪的重要内容, 反映着某个时代的精神面貌, 有着每一时代的特征。由于人皆有爱美之心, 追求华丽的服饰, 在外 部环境影响下, 新的服饰与传统服饰不断发生冲突, 推动服饰设计突破原有的模式而发展。 关键词: 古代服饰; 色彩; 图案 ) 中图分类号 * +"&% ) 文献标识码 * ,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大自然绚丽多彩, 由于太阳光线的恩惠, 阳光普照, 使一 切物体有了颜色。 颜色的不同, 浓淡的差别, 可以产生无穷无 尽的变化。 人为万物之灵,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 人对色彩逐 渐形成共同的美感, 从而产生丰富的联想。 大自然中有着无数的花木禽兽,人在脱离蒙昧阶段之 初, 却又对自然界的生物产生敬畏。所以在早期人类中产生 了图腾崇拜, 往往以某一花木或某一动物为崇拜的对象。如 “帝 ” 三皇五帝之 义即为花蒂, 花蒂为农时季节征兆。最早使 用帝号者为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俱出于少典氏之后,少典 氏为伏羲氏、女娲氏之后。优羲氏、女娲氏则系华胥氏之子 女。华胥氏以花为图腾。其后裔华夏族每次祭祀祖先华胥氏 “禘” 时, 必由酋长奉花而祭, 叫作 。 进而华夏族各支的领袖也 称为帝。 黄帝族爱花崇花, 不仅仅是因为爱美, 更可能是因原 始农业时代以花开花落来定季节。 当然, 由于时代悠邈, 这些 也仅是一些推测的说法。 人的服饰, 最初产生于人类的御寒、 遮羞需要, 进而有示 美及求爱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有了贫富与地位高 低的差别,服饰除了穿着实用的功能外,又兼有身份的象
"$$# 年第 % 期 服紫, 佩金玉带。 四品服深绯, 五品服浅绯, 并金带。 六品服深 绿, 七品服浅绿, 并银带。八品服深青, 九品服浅青, 并癎石 带。 此后, 唐代官员常服的服色基本按品级以紫、 绯、 绿、 青为 准。 比紫色稍次的为绯红色, 绯红也能令人联想到高贵。按 照绯红深浅的不同, 绯袍分别为四、 五品官员之服, 深者高一 《唐语林 》 “宣宗每行幸内 级, 不过都是高官的象征。 卷 " 载: 库, 以紫衣金鱼、 朱衣银鱼三二副随驾, 或半年, 或终年不用 “纡朱拖紫且 一副。当时以得朱、 紫为荣。” 白居易诗中也说: ( 《 寄元微之 》 ) 开眉 ” 。此色在明朝上升为一品至四品官服 色。 绿色在大自然中最多, 表示舒适、 和平、 新鲜、 青春、 希 望、 安宁, 令人联想到树木花草。但此色较为普遍, 所以列不 上很尊贵之色。 绿袍是六品、 七品官员之服, 也以深浅区另等 “绿袍因醉典, 级, 深绿色袍为六品官, 浅绿色为七品官所服。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 》 ) “新马杏花 乌帽逆风遗 ” , (韦庄 《送崔郎中往使西川行在 》 ) 色, 绿袍春草香 ” 等诗名, 都 是对这种官服的形容。 青色向来被认为是比较素朴之色。 青袍为八至九品官所 用,是官服中最低卑的一种,所以白居易《琵琶行 》诗中说: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 品色制度自唐代正式形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 五代、宋等朝广泛借鉴、吸收。宋初规定三品以上公服用紫 色, 五品以上朱色, 七品以上绿色, 九品以上青色。 宋神宗时, ( 《宋史 》 改为四品以上紫色, 六品以上绯色, 九品以上绿色 卷 《舆服・四 》 ) 。 ’#% , 而在宋代的相邻辽国,因其不属于汉族,没有华夏服饰 等级制度的约束, 而是随其所爱, 用色上不作什么规定。 当时 辽国崇尚以绿色作为其服饰的主要色调, 这也许与当时所处 地域大多为一望无边的草原、茂密的森林,这也就体现了大 自然相调和的观念。辽代无论是君臣,还是百姓,官场或民 间, 着绿色服装很普遍, 如绿窄袍、 绿巾、 墨绿衣等。 次之则为 紫色。妇女的服饰, 更显示对美的追求, 服装颜色非常丰富, 尤其偏爱黑紫色上裙。 古代华夏汉族国家, 下层吏役、 普通读书人、 一般民众, (或称皂色 ) 是不能用高贵之色的。 黑 色在劳动中比较受得了 肮脏。故普通百姓或僧人道士的服装一般用此色。秦朝时百 姓均以黑头巾裹头, 故称为黔首。南朝时创立刘宋王朝的刘 裕, 其夫人为了在朝廷中提倡俭朴风气, 也率先垂范, 穿上了 黑衣服。明代差役一般穿黑色窄袖短皂衣。而白色代表素洁 与虚无,历代对没有取得功名的读书人往往称为白衣秀士, 明代儒士服装流行一种白布连衣长裙。 明代人施耐庵创作的 《水浒传 》 , 其中的谋士身份者也一般穿白衣服。白色还往往 与死亡相联系,逝者空无也,故古代守丧者的孝服往往也是 白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