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文化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相结合产物
植物寓意

桂:桂多生于中国南方,有丹桂、金桂、银桂、月桂、缅桂、柳叶桂等。
其中,丹桂、金桂、银桂以花色红、黄、白而得名。
桂乡在八月(农历)开花。
故又将八月称为“桂月”。
桂花香气袭人,可作茶饮,可用药饵。
习俗将桂视为祥瑞植物。
历来将科举高中称为“月中折桂”、“折月桂”。
旧称子孙仕途昌达,尊荣显贵“兰桂齐芳”。
桂音谐“贵”有荣华富贵之意。
有的习俗,新妇戴桂花,香且“贵”。
桂与莲子合图,为“连生贵子”;桂与寿桃合图为“贵寿无极”等等。
桂有吉祥寓意,源自谐音。
梧桐:梧桐是梧桐树的一种。
桐有油桐、泡桐、紫花桐、白花桐、梧桐等。
桐的用途很多,陈翥在《桐谱》中说:“桐之材,采伐不时而不蛀虫,渍湿所加而不腐败,风吹日晒而不折裂,雨溅污泥而不枯藓,干濡相兼而其质不变,楠虽寿而其永不敌,与夫上所贵者旧矣。
”油桐可榨油,泡桐最遮阴,梧桐宜制琴。
梧桐被视为“灵树”,具有应验时事之能。
宋代邹博的《见闻录》说:“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凤凰也。
”中国的龙、凤,在神话传说中,凤是神鸟。
能引来凤凰的梧桐,自然是神异的植物。
祥瑞的梧桐常在图案中与喜鹊合构,谐音“同喜”,也是寓意吉祥。
石榴:石榴又名安石榴。
在习俗文化中,认为“石榴百子”,是“多子多福”的象征。
实际上,石榴花、果红似火,果又可解渴止醉,有美观和实用价值,而广为民居庭院宅房栽植。
枣树:有早生贵子之意百合:百年好合柿树:事事如意梅兰竹菊:代表高风亮节玉兰:代表纯洁桂花宜栽在门口,寓意" 富贵罩门"前不栽桑,后不栽柳。
(现代研究,柳絮里面有种成分容易引起精神上的不安烦躁,风水学可能与此有关。
)竹宜栽在窗旁边,“移竹当窗”,具有雅意。
石头附近宜栽芭蕉,“雨润芭蕉”为一景,雨水滴落在石头上有声音上的趣味。
石榴寓意"多子多福"合欢寓意“阖家欢乐”,栽在庭院内,夏浓密遮荫且红花满冠,十分漂亮。
榉树寓意“中举人,步步高升”之意桃树李树寓意“桃李满天下”海棠寓意“富丽堂皇”兰花寓意“幽芝兰心”香石竹--母爱,清纯的爱慕之情,浓郁的亲情香石竹又名康乃馨,是一种常用的插花材料,其茎叶清秀,花朵丰满,艳丽,花瓣层层叠叠,绵延不绝。
洛阳牡丹文化

网络宣传
1、网站宣传 2、微博宣传 3、博客宣传 4、论坛宣传 5、邮件推广 6、聊天工具宣传
洛阳牡丹花会——作用及效果
(一)提升了洛阳形象。牡丹花会是宣传洛阳的最好载体。每年花 会的开幕式和庆典晚会等重要活动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上连续播放, 产生了巨大的宣传效应。花会期间,洛阳市广泛邀请中外记者对花 会进行深层次报道,特别是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 国际频道、香港文汇报、凤凰卫视中文台、美洲东方卫视台等中外 知名媒体对洛阳和牡丹花会的全方位宣传报道,大大提高了洛阳在 国内外的影响。
(二)加快了牡丹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明确,在近郊农村扶持牡丹发展;同时还积极发挥数十家牡丹 生产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扶持农 户发展观赏型、商品型牡丹。
(三)促进了招商引资。为确保经贸这台大戏 唱得园满,取得实效,洛阳市政府对每年的花会 工作都提前布置,早作安排。
洛阳牡丹花会——会徽设计
? 会徽图案以字母“LY”、盛开 的牡丹以及展翅翱翔的彩凤组 合造型,将百花之王牡丹与百 鸟之王凤凰融为一体,寓意洛 阳牡丹富贵吉祥、雍容华贵。 飞舞的线条似彩带,由粉、红、 蓝、黄、绿五色组成,彰显了 洛阳牡丹花会隆重、热烈、欢 乐的气氛,表达了洛阳牡丹花 会以花为媒、广交朋友、促进 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办会理念 和朝着国际化不断迈进的发展 方向,展示了洛阳蓬勃向上、 和谐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促进社会和谐
受到市委、市政府的一致好评
Thank you !
洛阳牡丹文化节
文管班 01陈园芳
牡丹花的背景
? 历年成果
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赏花是洛阳人民的古老习俗。从 1982 年9月21日,洛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将牡丹花作为洛阳市 “市花”,每年根据牡丹开放情况于4月某日至5月某日举办洛阳 牡丹花会,到作为全国四大名会之一,至2012年洛阳牡丹花会成 功举办30届。洛阳牡丹花会经过30年的实践探索和丰富完善,已 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和知名度。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现代产品包装设计摘要:本文从继承和发扬中华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让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包装设计设计理念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创作出具有完美的艺术表现力,具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产品包装设计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本文从多方面多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中国现代产品包装艺术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是讲解课题研究的概况、研究方向和途径,课题研究的社会与理论意义;第二章是现代包装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联系,主要分析了现代包装设计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辅相成的必要性,现代包装设计以及传统文化元素改革创新的必然性;第三章是现代包装设计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原则和趋势,着重分析了中国传统元素的本土性与国际性;第四章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拓展分析,从包装材料的应用,图案的选择,色彩的组织等方面具体进行实际运用拓展分析,全面具体的了解实际使用中的各种情况;最后一章是课题的结论,为此次课题的研究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As our society is making more progress that the commercial culture and art has got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whole world,and the product packaging design which has been overlooked for many years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s in recent years by the enhanc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aesthetic sense and aesthetic taste. Every country has its own culture because of their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accumulation.our ancestors had left a lot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heritage关键词:包装设计;传统元素;传统文化;运用Packaging design; The traditi onal elements; Traditional culture; use引言:设计,是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而艺术与科技,又同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
【原创】红树主人摄影 国色天香 洛阳牡丹深圳争奇斗艳

国色天香洛阳牡丹深圳争奇斗艳第三届深港澳洛阳牡丹精品博览会2月8日深圳湾体育场精彩上演红树主人摄影2013-02-12国色天香洛阳牡丹深圳争奇斗艳第三届深港澳洛阳牡丹精品博览会2月8日深圳湾体育场精彩上演2013年2月8日--15日,将在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体育中心体育场举办“第三届深港澳洛阳牡丹精品博览会”,市民可近距离欣赏洛阳牡丹的精彩了。
具体信息如下:一、展会亮点:1:春节期间,国内规模最大的以“牡丹”为主题的富贵吉祥文化活动。
2:牡丹正常花期是每年的4,5月份,本次展会是春节期间规模最大的反季节牡丹鲜花展,并汇集了洛阳反季节1000余盆(近40个品种)的全部精品牡丹。
3:活动期间将展出著名画家骞石专门为本次博览会创作的百米牡丹画长卷。
4: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的大师作品牡丹瓷、牡丹版画等牡丹工艺品将首次在本届展会上隆重展出,并将现场制作表演。
5:牡丹纸雕、牡丹写生等丰富多彩的现场活动天天上演。
二、展会地点及时间主办单位:河南省洛阳市牡丹开发管理办公室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深视传媒指导单位:河南省旅游局举办地点:南山区深圳湾体育中心体育场(春茧)举办时间:2013年2月8日--15日(腊月二十八至年初六)牡丹品种介绍目前,牡丹有生产于中国全国各地不同花色(如:红、紫、紫红、粉、白、蓝、绿、黄、黑和复色等)、不同花型(如:单瓣型、荷花型、皇冠型、楼子型、绣球型等)和具有抗旱、耐寒、耐热、耐湿等特性,可以种植在温带、寒热和亚热带地区的品种300多个,还有日本、美国、法国品种100余个。
原产于中国。
一、花色品种丰富的牡丹(一)复色类什样锦、娇容三变、斗艳、二乔三变赛玉、玛瑙荷花、彩蝶、花蝴蝶(二)绿色类绿香球、春水绿波、豆绿、绿玉、(三)黄色类姚黄、金桂飘香、玉玺映月、黄花葵、金玉交章(四)墨紫色类冠世墨玉、烟绒紫、青龙卧墨池、墨楼争辉、乌金耀辉、黑花魁。
景玉(五)粉色类赵粉、鲁粉、粉中冠、、桃花飞雪、贵妃插翠、雪映桃花、软玉温香、淑女妆、粉荷飘江、银鳞碧珠、盛丹炉、青龙卧粉池(六)白色类夜光白、景玉、香玉、金星雪浪、琉璃冠珠、雪塔、白玉、雪桂、昆山夜光、玉楼点翠、玉板白、雪莲、水晶白、白鹤羽、风丹白、水晶球、风丹白、玉板白、清香白(七)粉蓝(紫)色类蓝田玉、紫蓝魁、蓝宝石、菱花湛露、垂头蓝、朱砂垒绣桃花、雨后风光、彩绘、大朵蓝、似荷莲、蓝芙蓉、鲁菏红(八)紫色类胜葛巾、魏紫、赵紫、葛巾紫、小魏紫、紫魁、深黑紫(九)紫红色类红霞争辉、红霞迎日、锦袍红、乌龙捧盛、藏枝红、百园红霞、映金红、大棕紫、首案红、状元红、盘中取果、锦绣球、洛阳红(十)红色类 Red Kind珊瑚台、丛中笑、晨红、火炼金丹、娇红、萍实艳、锦帐芙蓉、迎日红、十八号、霓虹焕彩、红宝石、宏图、山花烂漫、脂红、明星、春红娇艳、肉芙蓉、虞姬艳装、飞燕红装、银红巧对、胡红、红珠女、璎珞宝珠二、植株高大、抗寒、耐旱性极强的西北紫斑牡丹(一)白色类书生捧墨、紫斑白、玉壶冰心、一片丹心、菊花白、玉蝶、中川玉、小雪、观音斗、鹤羽白、云中鹤、红海微波(二)黄绿色类黄云、雏凤还巢、佛头青(三)红色类三转、红冠玉珠、大红袍、醉胭脂(四)黑色类黑绒莲、夜光杯、黑凤蝶、紫冠玉带(五)紫红色锸头凤、紫蝶迎风、九州大紫、红莲、宁安红、英雄红、重瓣红、玉兰紫、喜庆、红蔷薇、古城相会、金花状元(六)粉色类素粉绫、金城粉、和平二乔、紫斑粉、红云、粉天香、粉麒麟、粉墨登场(七)紫蓝色类陇原壮士、花和尚、大汉风云、灰鹤、蓝鹤、和平蓝、蓝蝶迎春、蓝海银波三、花色奇特的国外牡丹芳纪、日月锦、太阳、新七福神、花王日暮、八千代春、五大洲、连鹤、日本岛锦美国公主、金阁、花园珠宝、金岛、正午(海黄)金晃、花大臣、黑光司、初乌四、牡丹分类三类十二型即单瓣类、重瓣类、重台类。
中国十大名花

菊花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人们欣赏它那千姿百态的花 朵,姹紫嫣红的色彩和清隽高雅的香气,尤其在百花纷 纷枯萎的秋冬季节,菊花傲霜怒放,它不畏寒霜欺凌的 气节,也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体现。
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 力和推动力。
梅花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别的花都是春天才开,它却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 精神,愈秀气。几千年来,它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 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 开拓,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
荷花——花中仙子
别名:莲花、芙蕖、水芝、 水芙蓉、莲 科名:睡莲科
相关花语:清白、高尚而谦虚(高风亮节)“出 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 说》),表示坚贞、纯洁、无邪、清正的品质。 低调中显现出了高雅。荷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
传说典故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 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 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 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地在 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 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 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 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兰花有“花中之后”的美誉,具有抑制神经 过度兴奋、改善呼吸、消除紧张、治疗哮喘、美 容、提升工作活力、增加情趣等功效。 兰花的根可治肺结核、肺脓疡、外伤接骨等, 其叶可治百日咳,其花可治劳伤咳嗽,其果能止 呕呷。此外,晾干的兰花,也可拌入蜂蜜、核桃、 少量花椒,然后用开水冲饮,夏天可以起到解暑 去热和止咳润肺的功效。特别对久咳不愈有一定 疗效。
国画中的经典之花牡丹 寓意富贵吉祥国色天香

张洪山八尺横幅花鸟画作品牡丹《国色天香》作品源自:易从花鸟画
这幅张洪山的《国色天香》也是描绘牡丹的佳作。这是一幅八尺大作,国色天香,盛世花开,张洪山老师画牡丹更是栩栩如生,堪称一绝。作品风格清新典雅,雅俗共赏。画家笔下的红色的、粉红的、紫色的牡丹真是争妍斗丽,妩媚迷人。这怒放的牡丹、硕大的花朵,盛开的花瓣远看就像一只佛手,佛手寓意招财保平安。让观者不仅领略国色天香的风姿,更增添了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而且牡丹寓意着吉祥富贵,春色满园,这样一幅作品,具有极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牡丹文化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相结合产物,从古今中外牡丹发展的历史来看的确如此,寄予了画家独特的感触,带给观者“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的艺术享受,影响着人们的志趣、情操与精神生活。牡丹发展在盛世,太平盛世喜牡丹,牡丹文化也如此。“国运昌时花运昌”,历史又一次证明了这一深刻的哲理,具有很高的欣赏以及收藏价值,值得购入。
国画中的经典之花牡丹是我国传统名花,富丽堂皇,国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寓意,代表着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之风范,古往今来都被人们所喜爱,今天本报小编就带大家进入素有国画花鸟画之称的易从花鸟画,欣赏两幅来自当代画家的牡丹作品,通过这两幅作品,领略一下中国绘画艺术的魅力。
【补充介绍:易从花鸟画不仅全部作品都出自名家花鸟画本人手笔,保证真品,手绘原稿,而且按艺术家的知名度,满足各个消费群体的需求,有几千的作品,上万,几十万的不同花鸟画作品,不仅适用于装饰挂画,同样适用于收藏升值以及送礼字画等等;易从花鸟画从上市到现在历经数年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国内最大最具权威最有影响力的国画花鸟画领航品牌,是众多花鸟画爱好者以及藏者朋友购买花鸟画的最佳平台,并多次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宣扬,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国画花鸟画领航者。】
“美丽中国梦 牡丹进万家”公益活动在京举行

“美丽中国梦牡丹进万家”公益活动在京举行各位领导主席台就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财经频道(记者:许顺喜摄影:董建鹏)报道,7月31日,由中国公益事业联合会联合北京中科牡丹生物科学研究院及其关联企业共同举办的“美丽中国梦·公益中国行·牡丹进万家”大型公益活动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
“美丽中国梦牡丹进万家”启动仪式现场出席这次活动的领导嘉宾由:国务院稽查特派员、中华教育艺术研究院理事长刘吉;民政部原副部长、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会长李宝库;文化部原副部长潘震宙;中央保健局首任局长兼中央保健局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敏清;卫生部原副部长朱庆生;外经贸部原副部长程飞;国家工商局原局长刘敏学;海军原副司令徐振忠将军;国家旅游局原副局长程文栋;中国公益事业联合会会长李宪梅;武警指挥学院内卫系原主任、现为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委员韩双增少将;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秘书长白占群;国务院办公厅行政司原副司长王胜利;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社长张巨龙;北京中科牡丹生物科学研究院董事长李杰;西柏坡管理局常务副局长于俊岗;著名央视主持人毕福剑外事助理、社会活动家刘瀚锴;北京嵩祝名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靳凯,北京震宇集团震宇昌晟新能源科技董事长王剑元,河北兴农投资集团唐山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义奎,中华天福老年健康事业联合会会长李锦维,武警总医院主任医师郝晋东等出席本次活动。
中国公益事业联合会会长李宪梅致辞据记者了解,此次公益活动旨在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要求,以及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
针对牡丹,国家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和批示:2011年卫生部正式批准牡丹籽油为国家新资源食品。
2011年8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批示在菏泽进行试点种植;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及汪洋副总理对油用牡丹的发展均作出重要批示。
国家旅游局原副局长程文栋、武警内卫系主任韩双增少将前排就坐牡丹是中国特有的本木名贵花卉,花大色艳,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
洛阳牡丹的种植和文化底蕴

洛阳牡丹的种植和文化底蕴洛阳,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
在这里,有着天下第一绝的龙门石窟,也有着历经千年的国宝文物——洛阳白马寺。
而有一个种类的花,更是与洛阳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息息相关,那便是——洛阳牡丹。
一、洛阳牡丹的种植洛阳牡丹是以河南洛阳市为中心推广的国际品牌。
在洛阳,每年春天的时候,沿着城市的主干道,很多人都会纷纷前来观赏祖国花卉之一的“洛阳牡丹”。
洛阳牡丹分为单瓣、重瓣、八重、半八重、杂色等多个花型,色彩也有白、红、黄、粉等不同的选择。
尽管洛阳牡丹以红、黄、粉、白为主色调,但是也有紫色、绿色、黑色的牡丹,变化多样,开出的牡丹花朵繁茂、大气磅礴。
洛阳牡丹的开花时间在每年的4月初至5月,也就是岁岁洛阳牡丹花会的时候。
洛阳牡丹的种植一直以来都是有一定的技巧的。
牡丹成活后保持土壤湿润至至关重要,因此在夏季需要定期浇水。
同时要减少开花期断水的现象,以确保花期的美观。
牡丹在开花初期会长大量的花芽,如果让花开得过于密集,可能会导致茎秆折断。
因此在花期开展之前先要对牡丹进行疏花处理。
如果喜欢看到八重和半八重的牡丹,那么要在冬季对牡丹进行剪枝。
二、洛阳牡丹的文化底蕴洛阳不仅拥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许多具有文化底蕴的名胜古迹。
当谈到洛阳的文化底蕴时,洛阳牡丹必定是一个重要的点。
这种花的气息,茂盛的生长状态和千年不变的历史典故都是与中国文化的底蕴息息相关。
洛阳牡丹作为中国的国花之一,不仅代表着祖国的自然之美,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
从唐朝起就有了牡丹文化,白居易、杜甫等诗人也写了许多描写牡丹的诗词。
而在明朝时期,牡丹更是成了宫廷花卉之一。
洛阳的牡丹文化也以此逐渐深入人心。
它的历史特点使得牡丹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牡丹也是历代王朝在雕刻和装饰中常用的元素。
在古代文化中,牡丹寓意富贵华美、繁荣昌盛、福禄寿宝等吉祥寓意。
因此,牡丹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与福、气、寿、贵等词相连,被人们誉之为“百花之首,国色天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牡丹文化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相结合产物,牡丹发展的历史来看的确如此,牡丹发展在盛世,太平盛世喜牡丹,牡丹文化也如此。
“国运昌时花运昌”。
从文学角度来讲,牡丹是雍容华贵的代名词。
牡丹,象征着高贵,典雅气质的人,牡丹做为我国的国花当之无愧。
先看它的象征意义,历史上早有国色天香之说,它的雍容华贵在许多文学艺术作品中都有充分的表达。
升华一步可以喻意祖国的繁荣昌盛,较多地体现物质文明一面,是物质文明的象征;牡丹乃华中之王,是精神的象征意味着民族的团结,国家的兴旺是一种喜洋的气氛。
再说到品格,牡丹的品格不霸气这与中国永远不称霸相一致,也是多元化的,更能体现未来中国的多元化。
从历史源源来看:牡丹繁于大唐盛世,是盛世之花,花大色美,乃众花之王,此时就家喻户晓。
清朝时有一位亲王到极乐寺观赏牡丹,题匾曰:“国花寺”,可见远在清朝,牡丹就己戴上国花的桂冠。
中国民间历来就以牡丹作为富贵吉祥的象征至今也是如此。
牡丹无论从气节、象征意义、历史渊源还是从知晓程度做为我国国花当之无愧。
本篇文章来源于全球花木网|原文链接:/news/detail-56646.html牡丹花花朵大而华丽,常用来作为插花的高级花材。
唐代时还有“花王”的美誉。
基本个性:你就好像是太阳下盛开的牡丹一样,落落大方充满活力,高兴的时候你会比别人更加快乐。
放假时你喜欢享受美食或尽情玩乐,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快乐主义者。
尽管如此你却也有冷淡的一面,不论有什么麻烦你也都不会感情用事。
牡丹又名洛阳花、富贵花,是中国特有的花卉之一,被誉为花中之王。
牡丹雍容大度,花开富贵,是吉祥富贵的象征。
牡丹在我国人民心中有特殊的地位,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
1.牡丹花开之时繁花似锦、绚丽灿烂,其美丽花姿让人为之倾倒,雍容典雅、富贵祥和的形象代表全国人民对明天的美丽憧憬和美好愿景,寓意国家繁荣昌盛、兴旺发达;人们对于牡丹的喜爱,还让牡丹花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优秀品格的象征,也成为美的化身。
牡丹是国画花卉中经常描绘的题材,历代诗人画家有着无数赞美牡丹的诗句和画作,意义不仅在于牡丹美丽的外表还在于寄托诗人、画家的美好情感。
2.牡丹高贵的气质,以及姹紫嫣红的花色在历代的绘画作品中都是给人富贵祥和之感,画中的牡丹花与其它花鸟或是山石的组合,有着与富贵结合在一起的不同寓意,同时也成为现在家居或一些公共场所装饰的艺术品之“富贵长春”牡丹花与月季画在一起,因月季叫长春花,因此有富贵绵延的寓意。
“满堂富贵”牡丹和海棠画在一起,寓意富贵吉祥。
“四季富贵”牡丹与水仙、荷花、菊花、梅花等画在一起,有一年四季富贵吉祥的意义。
“神仙富贵”牡丹与水仙画在一起,寓意神佑富贵、吉祥幸福。
牡丹,国色天香,一直被国人视为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
从唐代起,牡丹就被推崇为“国色天香”。
牡丹统领群芳,地位尊贵。
唐代诗人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等脍炙人口的诗句,生动地描述了当时人们倾城观花的盛况。
人们常常用竹代表坚贞不屈虚心若谷,高雅脱俗;用梅花喻示高雅端庄、傲骨清高,用兰花象征高尚的友情;用菊花寓意孤傲不惧;用荷花表示纯洁高尚;用桃花预示着好运将至;用松柏代表长寿。
人们还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把梅、兰、竹、菊称为“花中四君子”,更有把花人格化,将花封为王、后,成了一个花的王国。
如牡丹为花中之王,芍药为花中之相,月季为花中之王后。
此外称昙花为月下美人,兰花为香祖、花中君子,吊兰为绿波仙子,菊花为东篱高士,吊钟花为百花盟主,杜鹃为花中西施,水仙为凌波仙子。
牡丹花大而艳丽,一向被人们视为富贵昌盛的象征。
传说我国第一们女皇武则天洒后醉言,下令百花于降冬时节同时盛开,诸花不敢违抗,唯独牡丹抗旨未放,显示出坚贞的气节,武则天一怒之下,将牡丹贬谪洛阳。
牡丹却因此赢得更多人的喜爱与赞赏。
至今,洛阳的牡丹仍极富盛名。
牡丹花大而艳丽,一向被人们视为富贵昌盛的象征。
传说我国第一们女皇武则天洒后醉言,下令百花于降冬时节同时盛开,诸花不敢违抗,唯独牡丹抗旨未放,显示出坚贞的气节,武则天一怒之下,将牡丹贬谪洛阳。
牡丹却因此赢得更多人的喜爱与赞赏。
至今,洛阳的牡丹仍极富盛名。
1、牡丹小姐以它特有的雍容华贵和超过了武则天,在中国传统意识中被视为百花王、骄傲争霸世界第一象征。
牡丹2、牡丹一样有它的风骨和精神,古有“焦骨牡丹”的传说,今有张抗抗的散文《牡丹的拒绝》,赞其骄傲,述其壮烈,誉其高贵坚定,品其卓尔不群。
3、牡丹在欧洲人心目中代表豪华,目前培植牡丹越来越普及。
文化象征寓意的运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在中国的语言文化及各种艺术形式中常常采用各种手法,如隐喻、象形,谐音等等,表达人们生活和思想中某种特定的象征或寓意,进而表达人们的以及民族的理想、祝愿、向往和追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也是一种艺术表达手法,是人类运用积极而丰富的想像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关系进行概括的结果。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W·爱伯哈德通过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写了一本《中国文化象征词典》①,其原名是《中国符号辞典——隐藏在中国人生活和思想中的象征》。
作者在该书的《导论》中引用一些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指出:“中国人的象征语言,以一种语言的第二种形式,贯穿于中国人的信息交流之中;由于它是第二层的交流,所以它比一般语言有更深入的效果,表达意义的细微差别以及隐含的东西更加丰富。
”“他们形成了一个运用象征形式的社会。
这种表达方式由于习惯而得到加强,并且将个人与公共秩序和道德结合在一起。
”这是外国学者对中国象征(一)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牡丹花开时节,繁花似锦,灿烂辉煌。
在大唐盛世,全国上下无不为之倾倒,牡丹花季成了首都长安的狂欢节。
唐代诗人刘禹锡不禁赞誉:“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以后李正封又有“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的名句,更有皮日休写牡丹的好诗:“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春”。
北宋昭文馆大学士韩瑜的牡丹诗中,又以“国艳”嘉誉牡丹。
由此,自唐宋以来,牡丹成为吉祥幸福、繁荣昌盛的象征,并得以世代延续下来。
1959年,周恩来总理在洛阳说过:“牡丹是我国的国花,它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
今天,牡丹的这一文化象征意义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因为她非常贴切地代表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国泰民安,前程似锦的美好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和愿望。
(二)对富裕生活的期盼与追求应当提到,在旧社会,“富贵”二字似乎是剥削阶段拥有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其实,“富贵”二字本身并不为剥削阶段所占有。
在一定意义上,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以追求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为动力的。
至圣先师孔子说:“不仁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他只反对为富不仁,鄙视用不仁手段攫取富贵,并不将富贵视为邪恶与异端。
实际上,在后面提到的民俗文化中,富贵二字应用相当广泛。
牡丹被赋予富贵的品格,恰恰是牡丹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本质内涵。
在旧社会,穷苦的劳动群众也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自己能够富裕起来,追求富裕可以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
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征途上,历经苦难,痴心不改。
今天,中国共产党就明确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根本出路是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牡丹,正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期盼与追求。
(三)劲骨刚心、不畏权贵的高风亮节人们喜爱牡丹,还赋予了牡丹能代表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优秀品格。
在武则天贬牡丹的传说中,武则天冬日游园,一时兴至,竟下令百花限时开放,百花慑于权势,不得不开,独牡丹没有按时开花,而被武则天下令放火烧之,贬出长安。
在《秋翁遇仙记》中,一伙恶奴毁花霸园,是牡丹仙子及时赶来救活了被毁坏的牡丹花,严惩了暴徒。
牡丹不畏权贵和恶势力,倍受称赞,认为她“不特芳资艳质足压群葩,而劲骨刚心尤高出万卉”。
作为“富贵花”,牡丹并不娇嫩脆弱,她原来生长在莽莽群山中,近代因为森林面积日渐缩小,滥挖药材,以至野牡丹只能在悬崖峭壁中顽强生长。
在黄土高原干旱贫瘠的土地上,她仍然开出绚丽的花朵,正如《牡丹之歌》所歌颂的那样,她真正地表现出“把美丽献给人间”,一种无私奉献的美德。
除此以外,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牡丹也是美的化身,纯洁与爱情的象征。
在西北广为流传的民歌--“花儿”,“花儿”指的就是牡丹,也是对唱双方中,男方对女方的称呼。
国尊繁荣昌盛,家重富贵平安,人喜幸福吉祥,这些特点和寓意,牡丹身上兼而有之。
牡丹花姥紫婿红,富丽堂皇,从气质上给人以富贵之感。
自宋以来,牡丹即被称为“富贵花”。
此说起自宋哲学家周敦颐《爱莲说》,他写道:“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从此,牡丹与“富贵”二字紧密联系在一起。
明著名画家徐渭题墨牡丹诗写道:“五十八年贫贱与,何曾妄念洛阳春?不然岂少姻脂在,富贵花将墨写神。
”他也称牡丹为“富贵花”,清代菏泽赵世学写《牡丹富贵说》,他写道;“吾观牡丹一花,谷雨开放,国色无双,有独富焉,群芳圃中孰堪比此艳丽者乎?”“即以牡丹之富贵言之,其富也,富而无骄,非君子而实君子者也;其贵也,贵而不挟,非隐逸实亦隐逸者也”。
在历代绘画及各种工艺美术作品中,牡丹作为富贵的象征,与其他花鸟、山石的不同组合,就表现出与富贵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寓意。
牡丹,国色天香,一直被国人视为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
从唐代起,牡丹就被推崇为“国色天香”。
牡丹统领群芳,地位尊贵。
唐代诗人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等脍炙人口的诗句,生动地描述了当时人们倾城观花的盛况。
牡丹花语:圆满、浓情、富贵、雍容华贵秋牡丹花语:生命、期待、淡淡的爱红牡丹花语:花型宽厚的红花,被称为百花之王,花语是…富贵、圆满‟,属性火。
紫牡丹花语:花瓣呈紫色的牡丹,花语是…难为情‟,属性暗白牡丹花语:高洁、端庄秀雅、仪态万千、国色天香、守信的人绿牡丹花语:生命、期待、淡淡的爱、用心付出黑牡丹花语:死了都要爱事实上,牡丹家族中没有纯粹的黑牡丹,人们习惯上把深红色、深紫色牡丹称为黑牡丹粉牡丹花语:雍容华贵1 牡丹深刻的文化象征意义文化象征寓意的运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在中国的语言文化及各种艺术形式中常常采用各种手法如隐喻、象形谐音等等表达人们生活和思想中某种特定的象征或寓意进而表达人们的以及民族的理想、祝愿、向往和追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也是一种艺术表达手法是人类运用积极而丰富的想像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关系进行概括的结果。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W·爱伯哈德通过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写了一本《中国文化象征词典》其原名是《中国符号辞典——隐藏在中国人生活和思想中的象征》。
作者在该书的《导论》中引用一些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指出“中国人的象征语言以一种语言的第二种形式贯穿于中国人的信息交流之中由于它是第二层的交流所以它比一般语言有更深入的效果表达意义的细微差别以及隐含的东西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