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常用监测手段及方法

合集下载

2023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指南

2023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指南

2023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指南【最新版】目录一、2023 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指南概述二、监测对象和范围三、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四、监测成果报送和质量控制五、相关工作要求和时间安排正文一、2023 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指南概述2023 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指南是为了加强对水土流失的监测和管理,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质量和水平,确保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本指南主要针对我国境内的水土流失状况,为水土保持部门和相关单位提供技术指导。

二、监测对象和范围监测对象主要包括:1.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水土流失;2.工程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3.自然因素导致的水土流失;4.其他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情况。

监测范围涵盖全国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区域,重点监测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

三、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1.采用遥感技术、地面观测、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对水土流失状况进行全面、准确、及时地监测;2.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明确监测周期、监测方法和监测指标;3.采用国家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和传输。

四、监测成果报送和质量控制1.监测成果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进行整理和汇总,形成监测报告;2.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背景、监测方法、监测结果、分析评价和建议等内容;3.监测成果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和程序报送相关部门;4.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对监测数据进行质量审核和评估,确保监测成果的可靠性。

五、相关工作要求和时间安排1.各级水土保持部门要加强对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2.相关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监测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报送工作;3.监测工作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监测工作时间安排:2023 年 5 月 29 日至 6 月 28 日为申报时间,申报材料请发送至邮箱:*****************。

水土保持监测内容及方法

水土保持监测内容及方法

水土保持监测是指对各类建设项目及生产活动依法进行的水 土流失状况、危害和水土保持措施的监测工作。 通过水土保持 监测,摸清水土流失类型、强度与分布特征、危害及其影响情 况、发生发展规律、动态变化趋势,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 态环境建设宏观决策以及科学、合理、系统地布设水土保持各 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水土流失对主体工程造成危害的方式、数量和程度; 2、水土流失掩埋冲毁农田、道路、居民点等的数量,程度; 3、对高等级公路、铁路、输变电、输油(气)管线等重大工程造成的危害, 4、生产建设项目造成的沙化、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5、对水源地、生态保护区、江河湖泊、水库、塘坝、航道的危害,有可能直 接进入江河 湖泊或产生泄洪安全影响的弃土(石、渣)情况。
4、渣土防护率=实际拦挡的弃土(石渣)/工程总弃土(石渣)。 5、表土保护率=表土剥离面积/可剥离表土的面积。 6、林草植被恢复率=植物措施面积/(可绿化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复耕面积-工程措施面积)。 7、林草覆盖率=植物措施面积/项目建设区面积。
监测内容应包括水土流失影响因素、水土流失状况、水土流失危害和水 土保持措施等,突出强调了项目建设的各种情形( 如扰动、占压、损毁)对水 土流失的影响及其造成的危害,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对 主体工程安全建设与运行,以及对周边生态环境所发挥的作用。
细沟状面蚀
沟蚀
2.4.1水土流失状况监测
山剥皮
滑坡 崩岗
滑坡
2.5 水土流失量监测指标
土壤流失量:指土壤及其母质在侵蚀营力的作用下,产生位移并通过某一观测 断面的泥沙量,以t或m3表示
土壤侵蚀量:指土壤及其母质在侵蚀营力作用下,从地表处被击溅、剥蚀或崩 落并产生位移的数量,以t或m3表示

水土保持监测的方法

水土保持监测的方法

水土保持监测的方法
水土保持监测是为了评估土地利用和改变对水文、气象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而指导水土保持措施,从而达到保护土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目的。

水土保持监测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 定性监测法
该方法适用于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调查研究,获取某一地区的土壤类型、水文特征、气象条件、地貌、土地利用情况等基本信息,用以制定适当的保护措施。

2. 定量监测法
该方法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实地监测,如土壤水分、土壤侵蚀速率、水利用效率、径流量、泥沙含量等指标,以揭示自然环境和土地利用方式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3. 监测模拟法
该方法采用计算机模型对水土保持影响进行模拟,包括模拟方案设计、数据采集、参数确定、模型应用和结果分析等过程,为决策部门制定科学、有效的土地利用和水土保持方案提供依据。

4. 综合监测法
该方法结合定性、定量和监测模拟等手段,由专业团队组成,对某一地区的水土保持情况进行全面性、动态性的监测,既可评估目前土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也可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科学制定长远的水土保持规划提供依据。

了解水土保持工程中的环境监测技术

了解水土保持工程中的环境监测技术

了解水土保持工程中的环境监测技术水土保持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防止土壤侵蚀和水污染,环境监测技术在水土保持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水土保持工程中常用的环境监测技术及其应用。

一、地表水监测技术地表水是水土保持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的防治至关重要。

地表水监测技术主要包括水质监测和水量监测两个方面。

1. 水质监测水质监测是通过采集地表水样品,分析水中各种物质的浓度,以评估水的质量状况。

常见的水质监测项目包括溶解氧、pH值、氨氮、总磷等指标的检测。

监测结果将帮助工程师了解水体中的污染状况,并根据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2. 水量监测水量监测主要是对地表水的流量进行监测和测量。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流速仪、水位计和流量计等。

水量监测的结果可以帮助工程师判断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水土保持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二、土壤监测技术土壤是水土保持工程的重要基础,它对植被生长和水的渗透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土壤监测技术在水土保持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1. 土壤侵蚀监测土壤侵蚀是水土保持工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土壤侵蚀监测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和评估土壤的剥蚀和沉积情况来判断土壤侵蚀的强度和范围。

常见的土壤侵蚀监测方法包括地貌测量、沉积物分析和遥感技术等。

2. 土壤水分监测土壤水分对于植物生长和水的渗透起着重要作用。

土壤水分监测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以便制定适当的灌溉计划和土壤保湿措施。

常用的土壤水分监测方法有细管浸润法、学名输浸法和水分电导率仪等。

三、植被监测技术植被在水土保持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稳定土壤和改善水土流失的作用。

因此,植被监测技术对于评估工程效果和制定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 植被覆盖率监测植被覆盖率是评估土壤保持效果和水土流失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

植被覆盖率监测技术可以通过遥感影像分析或实地调查来获取。

水土保持地面监测方法

水土保持地面监测方法

水土保持地面监测方法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交通、电力、冶金、水利水电等建设也加快了步伐,大规模的挖山填土,破坏了原生植被和地貌。

建设项目导致的水土流失愈演愈烈,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所关注。

关键词:监测方法;地面监测;调查监测;遥感监测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such as traffic, electric power, metallurgy,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also sped up the pace, filling large dig mountain, destroyed the original vegetation and landform. construction projects led to soil erosion intensified, propor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big, their impact on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ociety from all walks of life.key words: monitoring method; ground monitoring; survey monitoring;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引言水土保持监测是了解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措施质量和效益发挥程度等的重要手段。

4、水利部 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保〔2009〕187号)

4、水利部 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保〔2009〕187号)

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利部水保[2009]187号公布)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各有关单位:为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管理,提高监测质量,有效控制生产建设活动引起的人为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现就进一步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监测目的协助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加强水土保持设计和施工管理,优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协调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建设进度;及时、准确掌握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状况和防治效果,提出水土保持改进措施,减少人为水土流失;及时发现重大水土流失危害隐患,提出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建议;提供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技术依据和公众监督基础信息,促进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及时恢复。

二、监测分类建设类项目,征占地面积大于50公顷或挖填土石方总量大于50万立方米的,由建设单位委托有甲级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机构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征占地面积5~50公顷或挖填土石方总量5~50万立方米的,由建设单位委托有乙级以上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机构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征占地面积小于5公顷且挖填土石方总量小于5万立方米的,由建设单位自行安排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生产类项目,以每年的征占地面积或挖填土石方量为依据,依照上条执行。

三、监测内容和重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主体工程建设进度、工程建设扰动土地面积、水土流失灾害隐患、水土流失及造成的危害、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情况、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以及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水土保持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包括: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取土(石)场、弃土(渣)场使用情况及安全要求落实情况,扰动土地及植被占压情况,水土保持措施(含临时防护措施)实施情况,水土保持责任制度落实情况等。

四、监测方式和手段承担委托的监测机构必须实行驻点监测,同一项目的驻点监测人员中至少要有1名取得水土保持监测人员上岗证书。

试述水土保持监测的类型与方法

试述水土保持监测的类型与方法

试述水土保持监测的类型与方法水土保持监测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前提,切实提升水土保持监测水平也就显得极为必要,应该重点围绕着水土保持监测基本类型进行分析,并且明确具体落实方法和手段,促使其能够体现出最强应用效能。

本文就重点围绕着水土保持监测的常见类型及其具体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论述,希望能够具备一定借鉴作用。

标签:水土保持;监测;类型;方法引言随着当前社会发展中人们对于环境关注度的不断提升,水土保持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实现水土保持优化,避免出现更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做好前期水土保持监测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其能够为水土保持工作的落实提供较为及时全面的信息资源,应该在相关工作中予以高度重视。

在新疆地区,水土流失问题同样比较严重,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也就必不可少,需要切实把握好水土保持监测要点,提升水土保持效能。

1、水土保持监测的类型具体到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落实中,为了更好提升其应用效果,必然需要重点围绕着基本水土保持监测类型进行分析明确,了解各个不同水土保持监测的基本特点,如此也就能够较好选择合适的水土保持监测手段进行处理,其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如下:(1)实验监测。

针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落实,实验监测是比较常见的一个基本类型,其对于实验方案的依赖性比较强,需要重点加强对于水土流失状况的详细分析,进而也就能够选取合适的监测对象,保障实验监测工作的有效落实。

在具体实验监测工作的推进中,其需要首先准确模拟水土流失情境,如此也就能够较好获取较为详细的水土数据信息,进而也就能够进一步明确实验目的,为具体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实际效益指明方向,最终规划较为有效的水土保持路径。

在具体水土保持实验监测的应用中,其需要切实把握好观测和实验两个基本流程,综合协调运用两个基本方式和手段进行监测处理,获取最为丰富的水土信息,便于后续水土生态保护方案的制定和优化。

(2)预警监测。

在水土保持监测过程中,合理应用预警监测同样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常见类型,其主要就是为了重点发挥出水土保持监测的预警功能,能够对于水土数据进行详细探究,把握好水土流失的基本规律,如此也就能够有助于提升后续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治理的效果。

水土保持监测方法

水土保持监测方法

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当前,小范围的监测主要靠人工实地测量;大范围的监测主要靠遥感方法,通过图像解译,确定各类图斑的界线,遥感图像解译分计算机自动解译和人工解译两种方法,目前用计算机自动解译的方法进行水土保持监测尚未成熟;人工解译方法是通过图像解译人员以遥感影像或航空相片为背景,在各类绘图软件的支持下,进行图像解译和各类图斑的勾绘。

风蚀监测对风蚀强度的观测采用测钎法,风沙流强度采用阶梯式积沙仪收集扬沙法,同时测定土壤含水量、土壤紧实度及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等。

阶梯式积沙仪测定法:在选定的监测点,分别固定安装4个集沙仪(每次观测重复两次),同时在建设区外设置2处进行对比观测。

在达到起沙风速时,气流搬运的沙量绝大部分在离地面30cm的高度内,误差较小。

集沙测量一次10分钟,沙子从10个进沙孔分别进入安装在集沙仪里的塑料管进行收集测量,在风季(3~5月份)每15天测定1次,同时用风杯风速表测定相应的风速。

测钎法:在选定的监测点,沿主风方向每隔1m布设1个测钎,一组10个测钎。

每隔10m布设1组,共布设3组。

每一次大风(达到起沙风速)后,观测一次风蚀(积)数量。

用风速风向自记仪记录每天的地面风速,大风出现的时间、频次,整理统计监测年内起沙风的历时,然后分析风蚀量。

收集气象站的平均起沙风速、大风日数、频次等。

(2)水蚀监测本期工程各个施工区均采用体积法进行水蚀监测。

对选择的重点监测地区边坡水蚀采用简易坡面量测,量测坡面形成初期的坡度、坡长、地面组成物质、容重等,每次降雨或多次降雨后侵蚀沟的体积。

具体是在监测重点地段对一定面积内(实测样方面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为100m2)的侵蚀沟数量、深度、宽度、长度进行量算,计算出边坡的沟蚀量,从而得出边坡的土壤水蚀量。

同时要对降水量进行观测。

边坡土壤水蚀监测如表5-3。

说明:侵蚀量=(细沟侵蚀量+浅沟侵蚀量)(1+30%)。

细沟侵蚀量=a×h×L×n×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保持常用监测手段及方法
1 插钎观测
1.1 说明:(定义、范围、监测内容)
指在坡面样地内,在尽可能少地扰动地表土壤的情况下,向地下有规律地插入若干细钎,在插钎上标记与土壤表层持平的位置,作为原始高度点。

降水发生后,通过观测地表土层降低的厚度,观测计算土壤水蚀侵蚀量。

插钎观测内容必须包括降水情况及土壤流失量;同时按照观测项目的要求,增加土壤理化性质、植被变化、耕作情况等观测内容。

1.2 基本要求:
(1) 样地四周30米范围内无与试验项目无关的高大树木和建筑物等。

(2) 样地坡面应平整、不修或修坡尽量少(尽量选用自然坡面)。

(3) 插入土壤中的钎要牢固稳定,不因风吹雨打而松动。

1.3 设备配置:
(1)常规配置:钎子若干个、雨量计和雨量桶(每个插钎径流场配置一套)、标尺、取样器设备(土钻、土盒、环刀等)、样品分析设备(烘箱、天平等)。

(2)选择性配置:土壤物理性质观测设备(张力计、土壤水分测定仪、剪力器等)。

(3)雨量观测设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21-90执行。

1.4 技术要求:
(1)工作环境:插钎样地周围应布设步道,保证降水后观测人员能到达扦插点。

样地应不受崩塌、侧流的影响。

(2)精度:插钎要尽可能的细,以减少插钎过程中对周围地面的影响;钎插角度误差小于0.5度。

天平精度1%,测量尺精度2毫米。

(3)整体结构要求:插钎成品字型或梅花型均匀分布于样地上,钎插深度要大于坡地土壤可能的侵蚀深度,地面要露头,便于标记或寻找。

样地四周要有栏杆。

雨量计距离插钎的距离小于100米。

(4)外观质量要求:钎子顺直,插钎布设规范,标记物统一牢固,标志碑牌、桩的编号清晰、完整配套。

(5)材料要求:插钎由硬木或膨胀系数小的金属材料制成。

2 径流小区观测
2.1 径流小区指修建于坡面,具有一定控制面积,四周带围埂,用于收集围埂范围内降水所产生的所有径流泥沙的设施。

适用于观测各种类型坡面的径流、泥沙及面源污染。

径流小区的观测内容必须包括降水情况(降水量、降水强度)、径流量、泥沙量;同时按照观测项目的要求,选择性观测产流产沙过程、污染物流失量和土壤理化性质、植被变化、耕作情况等情况。

2.2 基本要求:
(1)小区地面纵横向平整,纵向应平行于坡面径流方向。

坡度和土壤条件均一,自然坡面小区不修或修坡尽量少(尽量选用自然坡面)。

(2)标准小区:选取垂直投影长20米,宽5米,坡度5°或15°,坡面经耕耙平后,至少撂荒1年,无植被覆盖。

(3)一般小区:按照观测项目要求,设立不同坡度、不同坡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耕作制度和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小区。

无特殊要求时,小区尺寸应参照标准小区规定确定。

(4)观测后应及时清理或整修。

2.3 设施配置:
(1)径流小区:由围埂、集流槽、导流管(导流槽)、分流桶和集流桶组成。

(2)围埂:围埂为小区左右和上缘坡面的边界,由水泥板或金属板制成,围埂高出地面10-20厘米,埋入地下30厘米。

上缘向小区外呈60°倾斜。

(3)集流槽:位于小区坡面的底部,垂直于径流方向;一般由水泥等材料做成,集流槽表明光滑,上缘与地面同高,槽底向下及向中间倾斜,斜度以土壤不发生沉积为准。

(4)导流管(导流槽):上部紧接集流槽,下部与集流桶相连;由镀锌铁皮、金属管或PVC管做成。

(5)分流桶、集流桶:与导流管相连,用于收集小区坡面径流和泥沙;由镀锌铁皮或钢板等材料制作,桶顶部加盖,防止降水及其它杂物由桶顶直接进入;底部装有阀门,用于观测后排出桶内的径流泥沙。

根据设计径流量,可采用一级或多级分流桶分流。

分流孔应均匀。

2.4 设备配置
(1)常规配置:雨量计和雨量桶(每个径流场配置一套)、标尺、泥沙采样器、水样瓶、取样器设备(土钻、土盒、环刀等)、样品分析设备(烘箱、天平、烧杯、量桶、滤纸、过滤装置等)。

(2)选择性配置:按照观测项目的要求,选择性配置径流过程观测设备,包括水位计、水样自动采样器、数据采集器、径流电导仪、太阳能板等和土壤物理性质观测设备(张力计、土壤水分测定仪、剪力器等)。

(3)雨量观测设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21-90执行。

2.5 技术要求:
(1)工作环境:小区周围应布设步道,保证降水后观测人员能到达小区。

小区应不受崩塌、侧流的影响。

(2)测量精度:水位尺精度2毫米。

集水桶、雨量桶应保证基座水平稳定,误差不超过毫米;分流桶底部高程误差,集水桶误
差;天平精度1%。

分析仪器引用标准。

(3)整体结构要求:小区围埂、集流槽、导流管(导流槽)、分流桶和集流桶等各部分应按顺序衔接严密连贯。

小区周围30米范围内无高大树木、陡坎和建筑物的影响。

分流桶和集流桶坐基要坚固,在降水后及桶装满径流后,不会发生沉降。

风流桶和集流桶最后固定在坐基上。

雨量计安装在小区的同一坡面上,距离不应超过100米,雨量计30米范围内无高大树木、建筑物等。

(4)外观质量要求:围埂墙面平整,标志碑牌、设备编号清晰、完整配套。

桶的内壁平滑,无水生寄生生物、沉积物,每5年刷一次防锈漆或涂料。

(5)材料要求:围埂水泥或金属,集流槽、桶金属制或高标号水泥砌,坚固耐用,厚度3毫米。

(6)可靠性要求;小区安全按不低于50年一遇暴雨水平设计和安装。

分流桶和基流桶的容量按照观测项目的要求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