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

材料一: 周恩来在全国政协第四十九次扩大会议总结发言时
明确指出: 经过抗美援朝战争, 我们的国防力量强大起 来了。可是, 我们还不能制造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 门高级的炮。在运输上, 我们自己还不能制造一辆汽 车…….既然我们还不能制造一辆坦克、一架飞机、一 门高级大炮和一辆汽车, 那我们的国防力量怎么能算强 大呢?我们要自己生产这些东西, 就要搞重工业!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朱德为副
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和表决票样
(1954年)
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产生于( D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4年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国统区的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②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③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 工业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人均拥有量远低 于发达国家。
9.3% 53% 46.2% 7.4% 21.9%
1、背景

②我国还是一个
十 年
落后的农业国。 代
我国的工业水平
中 、
低,基础薄弱,
印 、
而且门类不全,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精品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精品课件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长春汽车制造厂工地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宝成铁路建成 通车 这是火车正通 过大巴口桥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青藏公路通车 汽车到达拉萨时 受到当地人民的 热烈欢迎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5、成就:一桥:A、武汉长江大桥
三厂: B、长春汽车制造厂、
C、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 D、沈阳第一机床厂
E、新藏公路;F、青藏公路; 五路: G、川藏公路;H、宝成铁路; I、鹰厦铁路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总结:“一届人大”的召开,《宪法》的制订, 表明由政协会议代行“人大”的职权,由《共 同纲领》代替《宪法》的过渡状态,已经结束,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材 料 研 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 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 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 治制度.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 代表大会。…… 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 政治制度,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 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3、会议意义:
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 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 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合作探究
结合所学,思考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 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得到有力巩固 ➢ 党和国家制定了正确的方针路线 ➢ 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和热情工作 ➢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力援助
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
随着19经54济年建9月设,的第发一展届,全我国国人的民民代主表政大治会建在设北也京加召紧开进。行。
自主探究
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
问题1.新中国为什么要进行一五计划?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好转,工业生产 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 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 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这说明了什么?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了解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和成就,理解第一个五 年计划实施的意义,提高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2.知道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的基本知识; 3.认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成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具有临时宪法的作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

类型的宪法。
制度 确立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 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作为新中国根本政治制
度的正式确立。
检测提升
1、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得到改变,是在 ( )
A. 新中国成立后
B.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D. “大跃进”运动之后
➢ 沈阳飞机制造厂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新藏公路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八年级历史下册优质教学课件(部编版)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八年级历史下册优质教学课件(部编版)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一、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
面对新中国成立时的
工业现状,毛泽东曾感慨 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 么?能造桌子、椅子,能 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 ,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 纸,但是,一辆汽车、一 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 拖拉机都不能造。”
实现工业化是唯 一的出路
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
3、主要成就 (2)交通运输:一桥、二铁路、三公路
新藏公路
新藏公路
宝成铁路
青藏公路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宝成铁路 鹰厦铁路
鹰厦铁路
川藏公路
武汉 长江 大桥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
4、结果: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一五计划超出计划值比例
中国在“一五”期间的工业
140%
130%
130%
122%
120%
116% 114%
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主要资本主
105% 101% 101%
107% 义国家。1953年到1957年平均
100%
每年增长速度,工业生产指数
80%
为:美国2.8%,英国4.1%,中
60%
国18%;钢为:美国3.9%,英国
4、右图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下关于这部
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①制定了发展中国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②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③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④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宪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再见
性质、地位:①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地位) ②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反映人民利益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共26张PPT)

的性质
基础的人是民我民国主第国一家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也第是二我条国中有华史人以民来共真和正国反的映人民利益的宪
一力切的法权机。力关属 是于 全人 国民 人民。代人表民大行会使和权
体现人民民 主原则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 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是我 国的根本政 治制度。
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时间:1954年9月 2、地点:北京
代表总人数1226人(其中女代表147人,少数 民族代表178人)“男女平等原则” “民族平等原则”
3、内容: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规定了国家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
第一个五年计划
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的确立
时间: 1953—1957年 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
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等等 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
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宝成、鹰 厦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
天一 堑桥 变飞 通架 途南

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
宝成铁路
成就:三大工业基地
西北基地: 新疆、青藏、川藏公路 宝成铁路
东北基地:
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沈阳大型轧钢厂
沿海基地:
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 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背景
随着经济建设的 发展,我国的民主政 治建设也加紧进行。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共5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共52张PPT)

“一五”期间,全国重点 建设工程之一的沈阳第一 机床厂生产车间一角。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 )
6.建设成就: ①工业方面: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 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钢铁、 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 捷报频传。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提前竣工; 长春一汽建成投产(解放牌汽车); 沈飞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②交通运输建设的巨大成就: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所谓工业化,主要是指工业在一国经济中 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至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 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 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新课导入: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形势 建 全国总产量 人均占有量 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和平、自 国 国民收入 358亿元 66元 初 由和独立,但是,国民政府二十多年的统治,给新 粮食 1.1亿吨 209公斤 严 中国留下的是一个贫穷落后的烂摊子。在经济方面, 峻 钢 15.8万吨 0.29公斤 的 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肆意搜 经 国民党逃跑 黄金 277万两 济 刮以及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 全国解放前夕,国统 时掠走的金 白银 1520万元 形 银 区的经济已经濒于崩溃 。 美钞 1537万元 势
说明我国的工业十分落后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 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 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毛泽东,1952年
特别是重工业
实现工业化是唯一的出路。为了改变工业极其落后的面 貌,中国参照苏联的经验,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 业化道路。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1953 年1月,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即“一五”计划),并领导全国人民开始执行。“一五” 计划的起止时间是1953年——1957年。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探究: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第一个社会主 义类型的宪法?
从制定过程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颁布之前,广泛征求 了人民群众的意见,由全国人民讨论修改并经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反映了人民的意见和愿望。
从内容看
这部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坚持 了人民民主专政和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突出了 工人阶级和工农联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 地位,肯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集中制 原则,从法律上肯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
1、背景:
材料一

国民党逃走 时掠走的金 银
材料二
黄金
白银 美钞
277万两
1520万元 1537万元
人均占有 量
趋于崩溃
全国总产量
国民收入
粮食
358亿元
1.1亿吨
66元
209公斤
落后的 农业国
钢铁
1508万吨 0.29公斤
材料三
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工业产品人均 拥有量低于发达国家。
上 述 材 料 说 明 了 什 么 ?
5、主要成就:
6、意义:
重工业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 资料的工业。“重工业”是“轻工业”的对称,一个国家重工业 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是体现其国力的重要标志。
重工业
石油、天然气 开采
冶金工业
煤炭工业
钢铁工业
探究一:为什么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1、国防建设的武器装备离不开重工业的支持。
2、轻工业建设和农业发展的机器设备需要靠重工业提供。 3、学习苏联的工业化发展经验。
主要成就
一桥二铁三公四厂。一桥是指武汉长江大桥,二铁是指 两条铁路,宝成铁路和鹰厦铁路,三公是指川藏、青藏、 新藏三条公路,四厂是指鞍山无缝钢管厂、沈阳机床厂、 沈阳飞机制造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工业化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工业化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共36张PPT)
学习要求 1.自主阅读教材P21~22内容,在课本上用铅笔勾 画,标注。 2.学友向师傅汇报,师傅帮学友解读。 3.学友展示。
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时间:1954年9月
2、地点:北京 3、议程:制定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内容:P21
(2)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 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
西北基地: 新疆、青藏、川藏公路 宝成铁路
沿海基地:
主要成就:
鞍山钢铁厂 1953年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1956年
飞机制造厂
沈阳机床厂
三公路
交 通 两铁路 运 输 业
一桥
6.结果 7、意义: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
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学习活动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阅读课本P21~22页第二目内容,说 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 间、地点、内容、历史意义。
• 我国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 1:旧中国的工业十分落后,如不优先发展 重工业,不能自己制造机器,就不能自立于 世界民族之林。 • 2:中国在近代不断受到西方列强的欺凌, 就是因为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国防工业落后 ,要想避免历史的重演,必须发展重工业。
“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可以概括为: 一桥二铁三公四厂。一桥是指武汉长 江大桥,二铁是指两条铁路,宝成铁 路和鹰厦铁路,三公是指川藏、青藏、 新藏三条公路,四厂是指鞍山无缝钢 管厂、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鞍山钢铁公司(1953年)
生产的大批钢轨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1956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辆“解放牌” 载重汽车披红挂彩地开出一汽总装配线,欢快的喇叭声饱 含着民族的骄傲,它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 历史从此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 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B ) A.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B.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10.老照片具有真实记录历史的史料价值。下图老照片记录的历史事件 标志着( B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B.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11.“旧中国的能源、原材料和机械工业极端落后,在国际交往中受 制于人;在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严密封锁的环境下,农业、轻工 业也难以发展。当时百废待兴,用于五年计划建设的有限财力,如果 平均使用,可能一事无成。为了对付战争威胁,需要建设强大国防力 量。”由此可见,“一五A”计划( ) A.依据世界形势和国内情况而制定 B.导致了中国轻重工业比例的严重失调 C.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D.在美国的控制下难以取得成功
6.完成:到___1_9_5_7__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 度超额完成。 7.意义:我国开始改变_工__业__落__后___的面貌,向社会主义_工__业__化__迈进。 知识点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时间地点:__1_9_5_4___年9月,在北京召开。
(2)内容 ①大会制定了《___中__华__人__民__共__和__国__宪__法____》。 a.性质:是我国第一部___社__会__主__义_____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 来真正反映__人__民___利益的宪法。 b.内容:规定___全__国__人__民__代__表__大__会____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国家根 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人__民__代__表__大__会_______制度。 ②大会选举_毛__泽__东_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 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__恩__来__为国务院总理。
4.基本任务 (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重__工__业___,建立国家___工__业__化___和国防现代化 的初步基础。 (2)相应地发展___交__通__运__输__业___、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3)相应地培养__建__设__人__才_____。
5.主要成就 (1)工业: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 各个领域快速发展。_鞍__山__钢__铁___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_长__春__第 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2)交通运输业:新建_宝__成__、_鹰__厦__等铁路30余条;川__藏__、__青__藏__、__新__藏__公 路相继通车;____武__汉__长__江__大__桥_____建成。
期的这一对联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B )
A.土地革命热火朝天
B.“一五”计划成绩喜人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大跃进”运动蓬勃开展
5.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你不可能看到( D ) A.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B.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解放牌载重汽车投入运输 D.青藏铁路通车
6.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 亿元,超过计划15.3%,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 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 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 来了。这些成就( ) C A.推进了城市文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 B.践行了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通过缩减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到工业中
知识点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7.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 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 意志。实践毛泽东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C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下图内容出自第一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文件,该法律文件是( C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八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 义建设的探索
第 4 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知识点1 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 (1)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 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2)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 全。 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___社__会__主__义_____建设。 3.开始:__1_9_5_3____年开始执行。
3.下面是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由此可见,我国
当时( B )
部门
工业
农林 水利
交通 运输
文化教 育卫生
其他
投资比例 58.2% 7.6% 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19.2%
7.2%
7.8%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建国初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形成: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2)影响:是我国的____根__本__政__治_______制度,为社会主义_民__主__政__治__建 设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1 第一个五年计划

1.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化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
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B
)
A.实行土地改革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抗美援朝
2.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开展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力保 障。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是( A )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