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工作总结-模板

科创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步伐,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我市“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迈向基本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领导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市政府徐克俭市长、徐立华常务副市长,市委组织部何军部长先后到市科技局专题调研科技创新工作,并对全市贯彻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工作分别作出重要指示,体现了市领导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异常重视。科技宣传力度前所未有。今年七、八月份,我们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对全市12个乡镇的科技创新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由分管局长带队到各乡镇采取集中座谈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形式,了解各乡镇、科技创新工作的现状、需求及对科技部门的工作建议,宣传国家、省及我市激励科技创新的最新政策,讲解科技计划项目、专利申报的相关业务知识,增强科技创新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市委主要负责同志的要求,与市广电部门一起,共同精心筹划拍摄《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新闻系列报道,选取我市实施科技创新业绩突出的19家作为典型宣传事例,对其在自主创新、调优结构、转型升级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进行了介绍,进一步引导创新思路,调优结构,加快转型、争创一流,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全市产生了积极影响。科技奖励额度前所未有。在今年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依据《市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兑现XX年度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和立项、科技成果鉴定和转化、专利申报和授权、研发机构建设等相关奖励总额达520

万元,奖励数额再创新高,这充分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表明了全市科技创新创业的浓烈氛围正与日俱增,创新型建设的步伐在不断加快。

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坚持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形成一批以特种合金新材料、电子元器件、生物医药、精细化工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品群和高新技术群,推动了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截止当前,全市已培育省级以上高新技术30多家,按新标准认定的高新技术18家、国家火炬重点高企1家,培育省创新型8家、省民营科技型120家、市级中小科技型30家;获批国家重点新产品19项、省高新技术产品95项。XX年1-11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114亿元,占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16%,同比大幅增长。

三、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今年1-11月,全市共组织申报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50项、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2家、高新技术7家、省创新型10家、省农业科技型3家、省科技型农业专业合作社2家、省高新技术产品27项、省自主创新产品7项、省级人才引进计划项目11项、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截止当前,已获批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项、省工业支撑计划项目1项、省农业支撑计划项目4项、省级创新基金1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项目1项、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1项,获得国家和省无偿扶持资金近1000万元。通过大力实施“1234”技术创新工程,全市研发机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市已建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国家级技术中心1家、省级院士工作站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外资研发机构2家。

四、科技兴农取得新业绩。

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改造提升,培育农业科技型,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今年,蔬菜种植与深加工科技园被列入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园区内顶能公司、高康公司被确认为省农业科技型。组织楚龙公司、欣晖公司成功申报省农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各获得省无偿拨款40万元。注重科技信息服务与农村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深度融合,继续推进科技型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着重抓好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分店和便利店建设。由建平禽业专业合作社、红膏公司承担的科技计划项目双双入选省农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共获省无偿拨款50万元。目前全市已有三家农业专业合作社被列入省农业科技型专业合作社建设,并已获批三家省级农业科技服务超市及便利店。积极推进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围绕农业优势产业和科技特色产业、现代高效设施农业,聘请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相关领域专家,从我市农业、水产、林牧业等部门及农业龙头中选拔技术骨干,充实农村科技特派员队伍,引导和支持科技人员到基层开展创新创业和科技服务。在前期选拔51名科技特派员的基础上,今年又组织选拔了107名科技特派员,挂钩到村、农业合作社、农业、养殖大户,参与农村科技研发、合作与服务,加强实用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力度,切实依靠科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创新载体建设扎实推进。

围绕我市特种合金材料及制品、脱水蔬菜、机械铸造等特色支柱产业创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今年,我们协助戴南不锈钢集团成功创建省不锈钢产业创新公共服务中心。中心面向戴南不锈钢需求,与高校院所紧密合作,发挥开展产学研合作、公共技术服务、科技人才培训及科技金融服务等四大功能,每年组织开展产学研活动2次,转化科技成果20项,指导开发新产品或技术难题10项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