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

合集下载

新闻采访与写作讲义

新闻采访与写作讲义

新闻采访与写作讲稿一、新闻概述(一)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我国新闻界认为,这个定义言简意赅,概括了新闻的本质特征,对掌握新闻写作规律起着指导作用。

(二)新闻的分类新闻有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新闻专指消息。

广义的新闻一般指传媒常用的各种新闻报道体裁(三)新闻的要素1.时间。

时间的准确程度,根据所要报道的事件对时间的要求来确定。

2.地点。

地点也有详写、略写之分。

3.人物。

在新闻报道中,人物的出现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是以个体的形式出现,第二种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第三种是有些当事人由于个人隐私、系未成年人或其他原因,须使用化名或笼统称呼,第四种是有些新闻人物以社团、单位等集合体的形式出现4.事件。

事件是新闻的核心要素,其他要素均围绕新闻事件来组织和安排。

5.原因。

报道事件须交代清楚原因。

6.结果。

事件的结果,有的当时就能体现出来,有的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显露出来,有的需要经过调查、计算和评估。

二、新闻写作新闻写作,是指作者把采访中搜集到的材料、信息,通过文字写作制成一定体裁的新闻作品的过程。

(一)新闻写作观念的变革1.西方新闻写作观念的变革在西方,1833年9月3日,由本杰明·戴任总编的美国纽约《太阳报》创刊。

这标志着西方新闻写作主流观念开始诞生。

随后,煽情主义、客观报道和深度报道等三种重要写作观念相继形成。

(1)煽情主义写作观念(2)客观报道新闻写作观念(3)深度报道新闻写作观念2.我国新闻写作观念的变革1)政论报刊时代(2)商业报刊时代(3)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4)改革开放至今(二)新闻写作的特点1.客观真实2.广泛传播3.新闻价值一、用事实说话原则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最基本的原则。

所谓“用事实说话”,就是通过报道事实向读者阐明某种思想和观点。

一般来说,为了做到“用事实说话”,常用以下方法:(一)运用“春秋笔法”春秋笔法,又称微言大义,指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的主观看法。

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知识考试复习要点

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知识考试复习要点

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知识考试复习要点新闻采访和写作是新闻从业者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无论是记者、编辑还是新闻评论员,都需要掌握一定的采访和写作技巧。

本文将从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基础知识入手,为大家总结一些考试复习的要点。

一、新闻采访1. 采访准备在进行采访前,记者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了解采访对象的背景信息、研究相关的话题和问题,并制定好采访计划。

记者还应该熟悉采访的场景和环境,以便更好地与采访对象进行沟通。

2. 提问技巧在采访过程中,提问是记者获取信息的关键环节。

记者应该学会使用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以引导采访对象提供详细和具体的回答。

此外,记者还应该注意提问的方式和语气,尊重采访对象,并避免使用偏颇或引导性的问题。

3. 信息核实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获取到的信息需要进行核实。

记者应该尽可能多地收集各方面的证据和证言,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在报道中引用他人的观点时,记者应该注明出处,并避免对信息的歪曲和篡改。

二、新闻写作1. 标题和导语新闻标题和导语是吸引读者注意力的重要元素。

标题应该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概括新闻内容,同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导语则应该扼要介绍新闻的核心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使其愿意进一步阅读。

2. 结构和段落新闻报道应该具有清晰的结构和合理的段落划分。

记者应该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随后,记者可以按照时间、地点或事件的重要性进行逐步展开,确保报道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每个段落应该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避免信息的混乱和重复。

3. 语言和风格新闻报道应该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词汇和句子。

记者应该尽量使用客观中立的措辞,避免主观色彩和个人情感的介入。

此外,记者还应该注意报道的风格和节奏,使其更具可读性和吸引力。

三、其他考点除了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基础知识外,考试还可能涉及一些其他的相关内容。

例如,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新闻报道的法律法规等。

考生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以便在考试中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回答。

新闻采访与写作 教学大纲( 马列工程)

新闻采访与写作 教学大纲( 马列工程)

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大纲1.导言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够准确、全面地传递信息,满足公众的需求。

本教学大纲将为大家系统地介绍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相关内容,帮助大家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2.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2.1 客观、真实、公正新闻采访是传递信息的途径,我们必须保持客观、真实和公正的原则,在采访中不加入任何主观色彩,尊重事实,尊重公众的知情权。

2.2 尊重隐私和个益在采访过程中,我们需要尊重采访对象的隐私和个益,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2.3 多方求证,确保准确性一个消息的真实性需要多方求证,我们在进行新闻采访时,必须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尽可能地去核实和求证。

3.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3.1 标题吸引力一个好的新闻标题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概括性、鲜明性和准确性是一个好标题的基本要求。

3.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新闻应该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包括导语、主体和结语,整篇文章要有一个层次分明的结构。

3.3 文字简练在新闻写作中,我们需要追求文字简练,一言以蔽之,言之有物。

减少废话篇幅,让读者更快速地获取信息。

4.案例分析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结合实际案例对新闻采访与写作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深入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

5.结语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学习,我们相信学生们能够对新闻采访与写作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为传递客观、真实、准确的信息做出自己的贡献。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新闻采访与写作,我个人认为,这是一门需要很多实践和经验的学科。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总结经验,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新闻作品。

我们也需要保持对事实的敏感和洞察力,才能将真实世界的信息准确地呈现给读者,这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这篇文章通过对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大纲的全面评估和深度探讨,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地了解了这一主题。

新闻采访与写作(写作-通讯)精选全文

新闻采访与写作(写作-通讯)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闻采访与写作(写作~通讯)第一篇:新闻采访与写作(写作~通讯)新闻写作的共同规律:充分体现对象主体的价值,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注重发挥事实本身的作用,在真实的前提下追求时效如何充分体现对象主体的价值?以较大篇幅详细叙述,以相应背景进行烘托,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事实的“五性”: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新闻真实性的基本要求:据实报道,如实报道如何从诸多方面确保新闻真实性:1.新闻五要素真实准确2.对现场的描写务求真实3.追求细节的真实4.使用真实可靠的数据5.确保引语的真实准确 6.讲究分寸、留有余地如何在真实的前提下追求时效:1.记者要有拼抢意识2.记者要有新闻敏感 3.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4.记者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新闻媒体文字符号:文字符号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传播信息的介质,它通过能指代客体的文字字符来运载信息。

视听符号定义:视听符号,以人们可直接感知的声音、图像来传递信息。

异同点:同:它们都是用于信息传播的介质。

异:文字符号是一种间接性的表现符号,字符与客体之间需借助社会既定编码规则才能发生指称作用,提供宽广和深邃的阅读和想象空间,视听符号是一种直接性的表现符号,图片、声音、形象都是可以直接感知的,这些符号或取自客体的外在体现,或源于报道者自身感受,它们在人类共同经验范围内都有比较确定的意义指向,提供具有真实性、现场感的新闻。

图片符号在报道中有什么重要作用:1.凸显新闻事实瞬间的视觉冲击力2.凸显外在直接意蕴和内在含蓄意蕴的结合3.凸显图文配合的审美趣味4.印证新闻的真实性广播电视的优势:1.在新闻事实发生后,报道迅速、先声夺人2.对新闻事实的展示生动传神、现场感强3.以电波发射形式传播,能形成较大的覆盖面 4.广播电视对受众无“门槛”限制广播电视的劣势:1.受众被动接受、无自主性可言2.节目转瞬即逝,选择性差电视:凭借声音、图像传播新闻“谋在先”和“断在现” “谋在先”,即在开机之前对新闻事实中可能引起公众关注的重点内容的判断、思考。

《新闻采访与写作》PPT课件

《新闻采访与写作》PPT课件
3.主体:主体是消息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展开和补充。现在,一 般的消息都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即将最重要 的、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最前面, 让 人们能看一眼就知道它主要讲的是什么。
因此,我们在写作消息的时候,要具体掌握消息的结构特点,勤于观 察和思考,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消息。
3、收集相关资料,拟出采访提纲。围绕采访主题和对 象,收集与之相关资料,分析、研究。拟出采访提纲, 保证采访效果。(采访提纲见书P13)
现场问答
1、守时赴约,注意仪表。 2、彬彬有礼,机智倾听。
3、有效提问,讲究技巧。①提问应紧扣采访主题,多 个角度与层面设问;②要有逻辑性,可由浅入深或有主 到次;③问题要分门别类,一一提出;④语言要简洁清 晰、准确精练;⑤问题要主旨清晰,范围适中,要求明 确。
新闻写作
什么是新闻
狭义:指消息。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新闻多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兼有议论。
新闻内容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特点
真实性 及时性 简洁性
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 报道迅速及时。 语言简明扼要。
2023/12/31
8
新闻的结构
1、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必须简明、准确地概 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一般包括引题、主题 副题。
【写法指导】
1.标题:标题是 消息的眼睛。要让别 人关注你的报道,标题就一定 要醒目,特别是主标题,要让人看后一目了然。消息 标题的要素必须包括 何人(何物)做何事,语言必须简洁准确。
2.导语:导语是指一则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 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 语的写作要求,一是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吸引读者。导语的形式主要 有叙述式、描写式、提问式、结论式。

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笔记

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笔记

《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柏铨绪论第一节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1.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2.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

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传媒对广大受众所进行的以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传播,其对象是有需求的受众, 内容是各类新闻信息。

新闻传播是一种大众传播, 必须以大众传播为基础, 必须是传播者对经过调查采访和仔细核实的事实所作的负责任的报道。

新闻传播所传播的信息必须具备新闻价值, 而发现发掘事实的新闻价值, 离不开调查采访所奠定的坚实基础。

3.使新闻写作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

调查采访的目的是获得关于报道对象的真实的、丰富的素材。

一.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新闻记者的职责在于发现新闻线索, 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调查采访, 并制成新闻作品在媒体上刊播。

新闻采访在本质上来说是新闻记者为了准确认识客观世界所进行的一种调查研究工作, 目的是从事新闻写作, 关注的是可以作为新闻加以报道的事实, 最后形成的成果是新闻作品用于新闻媒体刊播。

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 新闻写作的过程就是精心选择并表现新闻事实的过程。

新闻写作对采访所得的原始材料进行整理。

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新闻写作需如实记录, 秉笔直书,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第二节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一.新闻采访为新闻写作提供原材料, 是后者的认识基础。

两者又是一个完整过程的两个联系十分紧密的段落。

二.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正确认识报道对象, 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采访:掌握有新闻价值的素材, 获得对报道对象的正确认识;写作:依据采访材料客观叙述事实, 向受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满足其新闻需求, 实现新闻作品的兼职。

认识论角度上的一致性:为了使采访主体和写作主体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 在真实性、深刻性和丰富性方面制约新闻写作新闻写作要写得好, 唯一可取的办法是:通过深入采访, 掌握丰富的真实的有新闻价值的素材。

新闻采访与写作范文

新闻采访与写作范文

新闻采访与写作范文
新闻采访与写作是新闻工作者日常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一篇好的新闻报道,离不开深入的采访和精准的写作。

在进行新闻采访与写作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和方法,以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首先,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

在进行采访时,记者需要有一定的敏锐度和观察力,能够捕捉到新闻事件的关键信息。

在采访对象时,要善于倾听,尊重对方,引导对方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同时,要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不得侵犯对方的权益。

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记录笔录或者录音,以便后期整理和写作。

其次,新闻写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文笔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篇好的新闻报道,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和生动的语言,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使用太多的修饰词和长句,保持简洁明了的风格,让读者能够迅速理解报道的主要内容。

同时,要注意事实的准确性,不得夸大事实,不得随意篡改报道的内容。

另外,在新闻写作中,要注重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不得在报道中夹杂个人观点和情感色彩,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让读者能够从报道中获取到全面的信息。

同时,要注意报道的时效性,及时更新报道内容,让读者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到最新的信息。

总之,新闻采访与写作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

只有掌握了好的采访技巧和写作方法,才能够产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

希望新闻工作者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采访和写作能力,为社会呈现更多真实、客观、准确的新闻信息。

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

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

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一位村民,来了解一些基层的情况和问题。

这位村民名叫张三,是村里的一位老党员,也是村里环境卫生工作的负责人。

记者:您好,张书记。

近年来,我们看到贵村的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整治的过程和取得的成绩?张三:您好,我们村的环境整治工作从去年开始,重点是对废弃物的清理和管理。

我们成立了环保志愿者团队,每周组织集中清理废弃物,并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让大家共同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来。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村的卫生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废弃物的数量减少了很多。

记者:那么在整治过程中,您遇到过哪些困难和挑战?是如何解决的?张三:在整治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村民的不配合和观念问题。

有些人对环境整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废弃物的处理也存在一些误区。

我们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并定期召开村民会议,向大家解释环境整治的意义和方法。

同时也加强了对违规倾倒废弃物的执法力度,让违法者受到相应的惩罚。

这样一来,大家逐渐意识到环境整治的重要性,也开始主动参与到工作中来。

记者:非常感谢您的分享。

接下来,您将如何继续推进环境整治工作?张三: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进一步完善村里的环境整治工作。

下一步,我们计划加强废弃物分类处理的宣传和教育,提供更多的垃圾桶和垃圾袋,方便村民进行分类投放。

同时,我们还希望能引进一些废品回收企业,把可回收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我们也将加强与上级环保部门的沟通和合作,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项目资金。

记者:非常期待您未来的工作成果。

最后,请您给其他想要开展环境整治工作的地区或村民一些建议。

张三:我认为,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首先,要提高村民环保意识,让大家明白保护环境关乎着每个人的健康和未来。

其次,要加强组织和领导,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法规,落实责任到位。

最后,要注重宣传和教育工作,让每个村民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废弃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才作罢自行离开 。
媒体报道→公众谴责→警察调查→公布 视频
→媒体纠错→公众逆转→拍照者致歉
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
•认识新闻真实性这一特征,要注意两点。 一是新闻的真实性与文学作品的真实性的区别。 二是个别真实和整体真实的关系。
•3、新鲜性 新闻姓新贵鲜。 新闻的新鲜性主要包括时间新和内容新两方面。 首先是时间新。新闻是“易碎品”,“今天的新闻是金子,昨天的新
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
新闻的特征
•2、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报道传递虚假信息,信息失真、信息误导会给受众的思想和行为
带来严重后果。
新闻失实:表现多种多样,如无中生有、捕风捉影、夸大事实、添油加 醋、曲解事实等等。
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
•陈永洲事件 2012年9月26日到2013年6月1日,《新快报》记者陈永洲曾发表10篇 有关中联重科“利润虚增”、“利益输送”、“畸形营销”及涉嫌造假 等一系列批评性报道,中联重科其股价大幅下降。 2013年10月19日,陈永洲因涉嫌损害企业商 业信誉的罪名被长沙市公安局拘留。 10月23日新快报头版刊文呼吁“请放人”,引用 曾国藩对联称“敞报虽小,穷骨头,还是有那么两 根的”。 2013年10月24日,《新快报》再度在头版显 著位置登出《再请放人》。
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
目录 CONTENTS
1
新闻的定义、特征
2
消息的特征与写法
3
通讯的特征与写法
4
有价值的新闻选题
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
消息的特征
•消息,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的迅速及时 、简明扼要的报道。
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文体,人们常把消息称为新闻。狭义的新闻即 指消息。
•消息的文体特征: •(一)用事实说话 用事实说话是消息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消息写作的一种基本方法。 •(二)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 消息通常不对人物事件作浓墨重彩、精雕细刻的描写,叙述是其主要的 表达方式。 •(三)简明扼要 消息一般篇幅均较短,几十字、百把字或几百字,故列宁曾称之为“电 报文体”
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
2020/11/15
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
目录 CONTENTS
1
新闻的定义、特征
2
消息的特征与写法
3
通讯的特征与写法
4
有价值的新闻选题
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
什么是新闻?
•“新闻”一词,早在我国唐朝时就出现了。唐人孙处玄曾说过“恨天下 无书以广新闻”(《新唐书》)。 •据资料记载,西方最早使用使用“News”一词的是苏格兰国王詹姆士一 世。他于1423年旅行回来后对友人说:“我把可喜的新闻带给你。” ——他们所说的新闻大抵是指新听到的事,与今天的新闻概念并不相同 。
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
• 2、通讯 • 通讯是一种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及时地报道具有新闻价
值的人物、事件、情况和问题的新闻文体。 • 《顺丰通讯》的“专题”类报道,大多属于通讯。
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
• 3、特写 • 新闻特写是一种“再现”新闻事件、人物或场景的形象化报道。它强
调视觉印象,以描绘为主要手法,往往截取事件发展进程中的某个片 断、细节或画面,绘声绘色,给人以特写镜头般的印象。 • 4、深度报道 • 一般认为它不是一种独立的体裁,而只是一种报道方式,它是完整反 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的一 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各种新闻体裁都可作深度报道
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
新闻的特征
•1、事实性 客观事实的变动是新闻之母,是新闻的本源。 新闻的事实性特征同时要求其内容是具体的,常说的“新闻六要素”
便是从“事实”角度着眼,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 (what)、何因(why)、何果(How),简称“五个W”。 内容必须要客观: 新闻能否表达作者观点? “记者的舌头是缩在后面的”,所以应不用或少用直接的议论和抒情。 通过对事实的选择和叙述较间接地流露出自己的观点和倾向,寓观点于 事实之中。要发议论,只能是必要之处的“点晴”之笔。 •借口说话。具体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假托,二是实引。 •全面、平衡。即要把构成该消息的主要事实和盘托出、好的坏的、美的 丑的都报道,让受众自己去做评判。
新快报声明→记协与媒体声援→招供认罪 →记协谴责→报社致歉
新闻采访内容:12月2日上午10时30分许, 北京朝阳区香河园路与左家庄东街路口, 一名中年女子在经过一个骑车老外时突然 摔倒,随即瘫软倒地不起 。 外国小伙下 车搀扶女子,被女子一把揪住,女子自称 被老外撞倒腿部受伤无法行走,需要该老 外负责 。在争执中女子行走正常无恙,并 死命撕扯 外国小伙,造成其衣服被撕烂 。 随后该女子死命抱住了男子所骑车不撒手 。事故造成现 场交通拥堵一个多小时,女子多次瘫软抽搐,坚 称被撞倒并让男子负责,急哭 外国小伙 。 事发不久警方到场,双方前往煤炭总医院。 经医生检查、X光拍摄后诊断该女子并未 受伤 。女子随即再度瘫软大呼难受 。最后在双方调解 下, 外国小伙不得不给付1800元“医药费”,女子方
•到南宋《京本通俗小说》中,已把新闻作为“最近消息”解。 •1622年创刊的英国《每周新闻》则以北(North)、东(east)、西 (West)、南(South)四字的第一个字母拼成News来解释“新闻” 一词,意指四面八方的消息。
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
什么是新闻?
•关于新闻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有170多种。一位外国记者曾说,有 多少个新闻记者,就有多少个新闻定义。
中外新闻界对新闻的定义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强调新奇:“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博加 特,美国《纽约太阳报》采访主任) •强调事实:如徐宝璜说,“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 近事实”(《新闻学》)。 •强调报道:陆定一说,“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 的报道。”这一定义强调了“报道”、“事实”、“新鲜” 三个方面,是比较全面的概括,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国内许 多新闻学教材和写作教材长期沿用了这个定义。
闻是银子,前天的新闻是垃圾”。 其次是内容新。并非所有“新近发生的事实”均可成为新闻,只有内
容具有“新鲜性”的才可能成为新闻。
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
新闻体的分类
一般而言,新闻体(这里仅就新闻报道体裁而言)大体有以下几类: •1、消息 •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进行简明扼要、迅速及时的报道 的一种新闻体裁。它篇幅短小,特别讲求时效。 •《顺丰通讯》前面的“丰眼”内容,即属于消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