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 5 差分放大器电路仿真
恒流源式差分放大电路multisim仿真

题目一恒流源式差分放大电路Multisim仿真在Multisim中构建恒流源式差分放点电路,如图1.1.1所示,其中三极管的β1=β2=β3 =50,r bb’1= r bb’2 =r bb’3=300Ω,调零电位器Rw的滑动端调在中点。
图1.1.1恒流源式差分放大仿真电路1.1利用Multisim的直流工作点分析功能测量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结果如下:图1.2 恒流源式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可得:U CQ1=U CQ2=4.29661V (对地)U BQ1=U BQ2= -15.40674 Mv (对地)则I CQ1=I CQ2=(Vcc-U CQ1)/R C1=(12-4.29661)/100 mA=0.077 mA =77μ A1.2加上正弦输入电压,由虚拟示波器可以看到U C1与u1同相。
1.3计算分析当Ui=10mV时,利用虚拟仪器表可测得U0=1.549V,Ii=154.496 nA,图1.4 恒流源式差分放大电路虚拟仪器表则A d=-U0/Ui=-1.549/10*10-3=-154.9Ri=Ui/Ii=10/154.496*103kΩ=64.73 kΩ在两个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接上一个负载电阻R L=100 kΩ,此时可测得U0=516.382mV。
前面已测得当负载电阻开路时U0’=1.549V,则R0=(U’0/U0-1)R L=(1549/516.384-1)*100 kΩ=199.97 kΩ1.4 实验结论:在三级管输出特性的恒流区,当集电极电压有一个较大的变化量ΔU CE时,集电极电流i c基本不变。
此时三级管c、e之间的等效电阻r ce=Δu CE/Δi c的值很大。
用恒流源三级管充当一个阻值很大的长尾电阻Re,既可在不用大电阻的条件下有效的抑制零漂,又适合集成电路制造供工艺代替大电阻的特点,因此,这种方法在集成运放中被广泛采用。
题目二电子灭鼠器的设计2.1设计电路:利用Protel 99SE设计一个红外线灭鼠器的电路。
【最新精选】差分放大电路仿真

差分放大电路仿真一、实验目的1.掌握差动放大电路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学习差动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仿真方法。
3.学习掌握Multisim交流分析4.学会开关元件的使用二、实验原理图3.2-1是差动放大器的基本结构。
它由两个元件参数相同的基本共发射放大电路组成。
当开关K 拨向左边时,构成典型的差动放大器。
调零电位器RP用来调节VT1、VT2管的静态工作点,使得输入信号Ui=0时,双端输出电压Uo=0。
R E为两管共用的发射极电阻,它对差模信号无负反馈作用,因而不影响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但对共模信号有较强的负反馈作用,故可以有效地抑制零漂,稳定静态工作点。
图3.2-1 差动放大器原理电路在设计时,选择VT1、VT2特性完全相同,相应的电阻也完全一致,调节电位器RP的位置置50%处,则当输入电压等于零时,UCQ1= UCQ2,即Uo=0。
双击图中万用表XMM1、XMM2、XMM3分别显示出UCQ1、、UCQ2、Uo电压,其显示结果如图3.2-2所示。
(a)UCQ1显示结果(b)Uo显示结果(c)UCQ2显示结果图3.2-2 UCQ1、、UCQ2、Uo显示结果三、虚礼实验仪器及器材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差动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分析 典型差动放大器电路静态工作点EBEEE E R U U I -≈(认为UB1=UB2≈0),E C2C1I 21I I ==恒流源差动放大器电路静态工作点E1BEEE CC 212E3C3R U )U (U R R R I I -++≈≈,C3C1C1I 21I I == (1)按下图3.2-3输入电路图3.2-3(2)调节放大器零点把开关S1和S2闭合,S3打在最左端,启动仿真,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得万用表的数据为0(尽量接近0,如果不好调节,可以减小滑动变阻器的Increment 值)。
(3)直流分析启动直流分析,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2.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1)测量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当差动放大器的发射极电阻R E 足够大,或采用恒流源电路时,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d 由输出端方式决定,而与输入方式无关。
差分放大器仿真

《电子技术计算机绘图基础》设计报告题目:差分放大器仿真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差分放大器的仿真一、设计描述1、设计目的和任务1).熟悉差分放大器的工程估算,掌握差分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试方法。
2).能够掌握差分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3).能够掌握multisim 和protel 的基本用法,做出Multisim 仿真图、Protel 原理图、PCB 板,从而加深理解差分放大器的性能特点。
4).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2、原理分析(1)基本原理差分放大器是一种特殊的直接耦合放大器,它能有效的抑制零点漂移;它的基本性能是放大差模信号、抑制共模信号;常用共模抑制比来表征差分放大器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稳流电阻的增加可以提高共模抑制比;但稳流电阻不能太大,因此采用恒流源取代稳流电阻,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共模抑制比。
(2)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实验电路通过调节电位器R p 使两个三极管的集电极电压相等来调节电路的对称性,完成电路的调零。
(3)静态工作点的测量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就是测出三极管各电极对地直流电压V BQ 、V EQ 、V CQ ,从而计算得到V CEQ 和V BEQ 。
而测量直流电流时,通常采用间接测量法测量,即通过直流电压来换算得到直流电流。
这样即可以避免更动电路,同时操作也简单。
EQCQ CEQ V V V -= EQBQ BEQV V V -= eEQ EQR V I = CCQ CC CQ)(R V V I -=(4)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差分放大器有差模和共模两种工作模式,因此电压放大倍数有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两种。
在差模工作模式下,差模输出端U od1是反相输出端,U od2是同相输出端,则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ud2ud1ud A A A += ud2iod2iod1ud1A U U U U A -=-==在共模工作模式下,共模输出端U oc1、U oc2均为反相输出端,则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为:uc2uc1uc A A A -= uc2ioc2ioc1uc1A U U U U A ===电路的共模抑制比K CMR 为:ud CM R ucA K A =或 ud CM R uc20lgdB A K A =(5)输入电阻的测量差分放大器差模输入电阻R i 远小于测量仪表的内阻,所以测试采用图1-2所示的测试方法。
模电实验五差分式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模电实验五差分式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案场各岗位服务流程销售大厅服务岗:1、销售大厅服务岗岗位职责:1)为来访客户提供全程的休息区域及饮品;2)保持销售区域台面整洁;3)及时补足销售大厅物资,如糖果或杂志等;4)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现场问题点;2、销售大厅服务岗工作及服务流程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班中工作程序服务流程行为规范迎接指引递阅资料上饮品(糕点)添加茶水工作要求1)眼神关注客人,当客人距3米距离时,应主动跨出自己的位置迎宾,然后侯客迎询问客户送客户注意事项15度鞠躬微笑问候:“您好!欢迎光临!”2)在客人前方1-2米距离领位,指引请客人向休息区,在客人入座后问客人对座位是否满意:“您好!请问坐这儿可以吗?”得到同意后为客人拉椅入座“好的,请入座!”3)若客人无置业顾问陪同,可询问:请问您有专属的置业顾问吗?,为客人取阅项目资料,并礼貌的告知请客人稍等,置业顾问会很快过来介绍,同时请置业顾问关注该客人;4)问候的起始语应为“先生-小姐-女士早上好,这里是XX销售中心,这边请”5)问候时间段为8:30-11:30 早上好11:30-14:30 中午好 14:30-18:00下午好6)关注客人物品,如物品较多,则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如拾到物品须两名人员在场方能打开,提示客人注意贵重物品);7)在满座位的情况下,须先向客人致歉,在请其到沙盘区进行观摩稍作等待;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中工作程序工作要求注意事项饮料(糕点服务)1)在所有饮料(糕点)服务中必须使用托盘;2)所有饮料服务均已“对不起,打扰一下,请问您需要什么饮品”为起始;3)服务方向:从客人的右面服务;4)当客人的饮料杯中只剩三分之一时,必须询问客人是否需要再添一杯,在二次服务中特别注意瓶口绝对不可以与客人使用的杯子接触;5)在客人再次需要饮料时必须更换杯子;下班程序1)检查使用的工具及销售案场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上级领导;2)填写物资领用申请表并整理客户意见;3)参加班后总结会;4)积极配合销售人员的接待工作,如果下班时间已经到,必须待客人离开后下班;1.3.3.3吧台服务岗1.3.3.3.1吧台服务岗岗位职责1)为来访的客人提供全程的休息及饮品服务;2)保持吧台区域的整洁;3)饮品使用的器皿必须消毒;4)及时补充吧台物资;5)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问题点;1.3.3.3.2吧台服务岗工作及流程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差放功放仿真1

实验6功率放大电路
1.调静态,调节Rw使Va=Vcc/2
V1 0m V 1kHz 0Deg
XMM1
2.不加自举,给放大器输入1kHz,100mv信号,逐渐加大输入电压幅值,用示 波器观察输出波形为临界削波时,测出输出电压幅值,算出输出功率。
3.加自举,给放大器输入1kHz,100mv信号,逐渐加大输入电压幅值,用示波 器观察输出波形为临界削波时,测出输出电压幅值,算出输出功率。
实验5差分放大电路 1.测量静态工作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差模电压放大倍数测量 输入ui1有效值5mv,1KHz的正弦波 加差模信号 ui1,ui2,分别接入电路的左右输入端,电阻R1作为输出负 载,则电路的接法属于双入双出。将四通道示波器XSC1的3个通道分别接 在信号源ui1和负载R1两端,如图1所示。运行并双击示波器图标XSC1, 调整各通道显示比例,得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波形如图3所示。 3.共模电压放大倍数测量 将信号源ui2的方向反过来,即加上共模信号,运行并双击示波器图标 XSC1,调整A,B通道显示比例,可得如图4所示波形。 4.共模抑制比分析 共模抑制比分析 选择Simulate菜单中的Analysis命令,然后选择Transient Analysis子命令, 选择结点3,4作为输出,单击Simulate按钮;选择Simulate菜单中的后处理器 Postprocessor子命令,在Expression列表框中编辑“V($4)一V($3)”,然后 打开Graph选项卡,可画出差分放大电路共模输入双端输出波形,见图5。可 见,波形属于噪声信号,且幅值极小,可忽略不计。因此,差分放大电路双端 输出时,其共模抑制比KCNR趋于无穷大。如果再将图1所示的电路中发射极 电阻R2改为恒流源,重复前面步骤,再分析共模特性,可得出结论:具有恒 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的共模抑制比KCNR更高。
差分放大电路仿真实验

图 8 修改信号线的颜色
五、实验记录
序号 1 2 3 4 5 RG(Ω )
VIN+
VIN-
VRef
计算的 Vo
示波器测得的 Vo
4
差分放大电路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传感器输出一般微弱信号差分放大方法。 二、实验原理: 传感器将被测非电量转换为电信号,一般情况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是微弱信 号,表现为幅值较小(一般是 mV 量级,甚至更小) ,需要放大。 应变片构建惠斯通电桥输出差分信号(图 1(a) ) ,热电偶传感器输出差分 信号(图 1(b) ) ,等等。
图 7 仪表放大器 AD623 管脚连接示意图 3
4.电路接入示波器, 用以观察信号发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 A 和经过调理电路 后的输出信号 B,验证仪表放大器 Vo (1+
100KΩ ) ( VIN + -VIN -) VRef 正确性。 RG
双击导线,弹出对话框可以修改信号线颜色,如图 8 所。
图 2 仪表放大器电路图
Vo (1+
100KΩ ) ( VIN + -VIN -) VRef RG
(式 1)
三、实验所需条件: 利用 Multisim10 软件进行仿真实验。计算机上安装 Multisim10 软件。 信号发生器、仪表放大器 AD623、二阶压控低通滤波器、示波器
1
四、实验步骤: 1. 函数发生器输出信号认为是 VIN+, 设置频率 100~500Hz, 峰值 1~10mv, “+ ” 端接入 AD623 的 VIN+,中间端点接地,信号可以选择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函 数发生器如图 4 所示。也可以选择使用 Agilent 函数发生器,如图 5 所示。
5差分放大器[9页]
![5差分放大器[9页]](https://img.taocdn.com/s3/m/2ac1cc31ec3a87c24128c484.png)
RB2 10K 10K
R3 5.1K
+UCC +12V
R1 68K
R1 36K
-12V -UEE
电路与系统
0。
实验方法
静态工作点的调整
将实验电路图中的开关拨向1,构成典型差
分放大器。先不接入信号源,而将放大器输入A、 B端与地短接,接通±12V直流电源,用万用表 测量输出电压uo,调节电位器RW,使uo=0
电路与系统
实验原理
测量共模信号的放大倍数
调节信号源,使输入信号频率f=1KHz,幅度ui=1V, 同时加到A端和B端上,就构成共模信号输入。
AuC
uo ui
电路与系统
实验仪表及器件
万用表 稳压电源 示波器 信号发生器 低频毫伏表 电子电路实验箱
电路与系统
注意事项
测量输出电压幅度大小时,应用示波器观察输出
电路与系统
实验目的
1、加深对差分放大器原理和性能的理解; 2、掌握差分放大器基本参数的测量方法。
电路与系统
实验原理
实验电路
RC1
RC2
10K
IC1 IC2
+ uo -
10K
RB1 10K
A + ui
510 T1100
T2 9018
510
1 K2
T3
B-
R E IE
9018
电路与系统
实验原理
测量差模信号的放大倍数
将差分放大器的输入端A接函数信号发生器,输 入端B对地短接,即可构成单端输入方式,调节输入 信号为频率f=1KHz的正弦信号,逐渐增大输入电压ui 到100mV时,在输出波形无失真情况下,用交流毫伏 表测uc1、uc2:
3.1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差分放大器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设计实习Integrated Circuits Design LabsI t t d Ci it D i L b单元实验三(第一次课)模拟电路单元实验-差分放大器电路设计2007-2008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实验内容、实验目的、时间安排z实验内容:z设计差分放大器z对电路进行直流、交流、瞬态分析z目的:z掌握模拟集成电路单元模块的设计分析方法z时间安排:z一次课完成差分放大器的电路设计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1实验要求z设计图示差分放大器z尺寸需调整z放大器性能指标要求z负载电容C=2pFLz VDD=5Vz放大管的Vdsat=200±30mVz对管的m取4的倍数z低频开环增益>100z GBW>25MHzz PM>60z共模输入范围>3Vz功耗、面积尽量小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2实验结果记录z请记录如下数据z各晶体管尺寸(m、W、L)z各晶体管的Vdsatz低频开环增益、GBW、PMz直流功耗、瞬态功耗平均值及对应跳变频率z转换速率(上升、下降分别记录)z单位缓冲接法,输入1V跳变时,输出端的信号建立时间(20μV)z上升、下降分别记录z实验方法,参见P5~P32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3创建放大器的电路(按下列尺寸设置)z M0、M1的尺寸z M=4, W/L=2/2z M2的尺寸z M2, W/L2/2M=2W/L=2/2z M5的尺寸M1W/L2/2z M=1, W/L=2/2z M3、M4的尺寸z M=4, W/L=2/2z vp:正输入端z vn:负输入端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4创建放大器的Symbol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5创建Power的电路图z如图创建Power的电路z创建Power的Symbol Viewz仅供仿真时调用!!!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6创建放大器的仿真电路(DC/AC仿真)z正输入端vp,加激励信号,DC=2.5,AC magnitude=1V负输入端,大电阻()、大电容()反馈z vn1G1F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7放大器的仿真电路:z I3:提供电流源z C2:放大器的负载z R0:1Gz C0:1Fz I0:调用Power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8常用Analyses设置z Tran:瞬态z DC:直流z AC:交流设置完毕后运行Simulation,然后可以查看Simulation Results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9直流/交流分析设置z直流分析:直流工作点z交流分析:起止频率设置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10z Results->Print->DC Operating Points->鼠标点击元件->弹出对话框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11βr的倒数该元件的功耗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12z Results->Direct Plot->AC Gains & Phase->进入Schematic View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13z View的左下角显示:Select first point然后鼠标左键点击(p为输出结点)z vout First point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14z first point选定后,View的左下角显示:Select second point然后鼠标左键点击p(p为输入结点)z vp Second point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15z弹出图示窗口:两条曲线表示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16z低频增益测量:在较低频率处测量幅频特性曲线的纵坐标值如图测得的低频增益为z41.1898dB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17z增益带宽积测量:幅频特性曲线幅度为0dB时对应的频率注意:标尺很难完全定位到0dB,所以允许误差在正负50m dB以内z注意:标尺很难完全定位到0dB,所以允许误差在正负50m dB以内z测得增益带宽积为6.31193MHz增益带宽积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18z相位裕度测量:使用B标尺在增益带宽积频率处,测相移z PM (Phase Margin)=180+Phase88o(g),图中相位裕度约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19Results: Circuit Conditionsz查看电路元件的工作状态:Results->Circuit Conditionsz放大管、负载管、电流镜等均应工作于饱和区z开关管工作于线性区z线性区:红色显示1、选项设置2、图中显示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20单位增益接法的放大器电路:输入为阶跃脉冲信号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21瞬态仿真设置z Analysis->Choose ,弹出窗口选择精度设置Conservative :精度高Moderate :中等精度Liberal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 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 22:仿真速度快z第一步:将标尺A放置于平台区靠右的区域第二步:将标尺从点往左移动,直到||μz B A|Delta Y|≈20Vz第三步:将标尺A移动到跳变起始点,测Delta X,即为建立时间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23z Delta X,即为建立时间测得的建立时间为z414.419ns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24转换速率测试z A点:跳变点右侧;B点:远离斜率变化区域测得转换速率为z10.3043MV/sec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25功率测试(保存Power信号的设置)z Outputs->Save All…->弹出Save Options窗口->如下设置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26z Tools->Results Browser->弹出窗口中点击OK在中z Results Browserz Schematic->psf->Run1->tran-tran->I8->pwr->双击鼠标I8单元的功耗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27z双击鼠标后弹出Calculator窗口选择p g,然后点击z Special Functions->Average Printz平均功耗为:111.944μW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28功率测试(直流功耗)z在Results Browser中z Schematic->psf->Run1->dcOp-dc->I8->pwr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29z Analyses->Choose->dc->Component Parameterz Select Component Schematic 点击p ,然后在中选择扫描源z Component NameParameter Namez Parameter Name 扫描源的起止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 30扫描源的起z输出电压随直流量的变化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单元实验三Page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ab 5 差分放大器电路仿真1.实验目的熟悉ADE环境设置。
掌握层次化设计方法。
了解仿真结果分析方法。
2.实验原理关于仿真部分的实验原理,在lab4中已有详述。
层次化(Hierarchy)设计:在较为复杂的电路中,因为电路元件个数相对庞大,所有电路单元不可能都以元件的形式出现在电路里。
为了简化电路形式,可采用特定的电路符号,每个符号代表一个电路单元,甚至在电路符号中再镶嵌符号,由此形成多层电路结构。
层次化设计简化了电路结构,便于电路设计与仿真,lab4所设计的ampTest测试平台就包含有Lab3所设计的放大电路Amplifier。
在lab11以后的版图设计中,层次化设计成为必然。
层次化设计的特点:①大量元件可以用一个符号代表②符号可以代表元件、单元电路模块③同一符号可以出现在不同层次④设计中不再需要特定的结构形式⑤方便了不同层次间的设计层次化方法(也可使用盲键)①选择要进入下层(或返回上层)的符号②进入下层:选择Design→Hierarchy→Descend Edit [E]③返回上层:选择Design→Hierarchy→Return [^e]④返回顶层:选择Design→Hierarchy→Return To Top3.实验内容运行仿真设置Analyses①在CIW窗口中,打开ampTest的Schematic Editing窗口,选择Tool→AnalogEnvironment,弹出ADE窗口。
②在ADE窗口中,选择Analyses→Choose,打开Choosing Analyses窗口。
③设置Analyses栏目中的ac:a.在Analysis里,选择acb.设置Sweep V ariable为Frequencyc.设置Sweep Rangs为Start-Stop,Start赋值为100,Stop赋值为150Md.设置Sweep Type为Logarithmic,选择Points Per Decade为20e.选择Enabledf.点击Apply④设置Analyses栏目中的tran:a.在Analysis里,选择tranb.设置Stop Time为3uc.设置Accuracy Defaults (errpreset)为Moderated.选择Enablede.点击Apply⑤设置Analyses栏目中的dc:a.在Analysis里,选择dcb.在DC Analysis里,选择Save DC Operating Pointc.选择Enabledd.点击Applye.点击OK设置Design V ariables图5.1 Edit Design V ariables窗口①在Simulation窗口(也即ADE窗口)中,点击Edit Variables图标,弹出Edit Design V ariables窗口如图5.1所示。
②点击Edit Design V ariables窗口中的Copy From按钮,列出包括CAP在内的所有变量。
③发现变量CAP:a.在Editing Design V ariables窗口中,点亮CAP,再点击Find,发现对应ampTest schematic窗口中,包含电容元件的amplifier显亮。
b.在ampTest schematic窗口中,选择Design→Hierarchy→Descend Edit[E],弹出Descend form窗口。
c.在Descend form窗口中,设置View Name为schematic,点击OK,弹出amplifier schematic窗口,说明编辑环境进入ampTest 电路下一层的amplifier中。
d.在Design V ariables窗口中,再次点击Find,注意到amplifier schematic中的capacitor被显亮,说明变量CAP设置成功。
e.在amplifier schematic窗口中,选择Design→Hierarchy→Return[^e],回到上层的ampTest schematic窗口。
④设置变量CAP:a.在Design V ariables窗口中,Name栏为CAP,给CAP赋值为V alue(Expr):0.8p,点击change,注意Design V ariables窗口的变化。
b.在Design V ariables窗口中,点击窗口下方的Copy To按钮,将CAP 的值赋予schematic。
c.在Editing Design V ariables窗口中,点击OK。
d.在ampTest Design窗口中,点击tool bar栏中的check and save图标,完成存档。
保存仿真数据①在Simulation窗口中,选择Output→Save All,弹出Save Options窗口。
②在Save Options窗口中,确定Select signals to output(save)栏选择为allpub,点击OK。
③在Simulation窗口中,选择Outputs→To Be Saved→Select On Schematic,在ampTest schematic窗口中,点击连接inm与out之间20K电阻的两侧,出现两个椭圆,表示选择成功,之后按Esc键。
④在Simulation窗口中,选择Outputs→To Be Plotted→Select On Schematic,在ampTest schematic窗口中,点击vin与out,之后按Esc键。
⑤仔细检查Simulation窗口内容,尤其Outputs栏应与图5.2完全一致。
图5.2 Simulation窗口图5.3 仿真曲线提取网表①在Simulation窗口中,选择Simulation→Netlist→Create,若以上步骤的仿真参数设置合适,生成网表文件。
在CIW中也显示成功;否则,更正3.1.4以前步骤,直到网表提取成功。
②网表提取成功后,在Netlist窗口中,可以查看所有元件的参数,选择File→Close Window,关闭此窗口。
运行仿真①在Simulation窗口中,选择Simulation→Run来运行仿真,或在Simulation窗口下,点击Run图标;或者直接点击Netlist and Run图标,在提取网表的同时运行仿真。
②在运行仿真的输出窗口中,可以看到详尽的仿真数据,点击File→CloseWindow,关闭此窗口。
③仿真结束后,自动生成Transient和ac的仿真曲线,如图5.3所示。
④在Simulation窗口中,选择Session→Save State,弹出Saving State窗口,设置Save As为statel,确保What to Save栏下的所有选项按钮均点亮。
点击OK,完成仿真结果的存档。
Stimulus模板读取仿真结果①若仿真结果窗口已关闭,可在Simulation窗口中,选择Session→Load State,在弹出的Loading State窗口中,设置State Name为statel,设置What to Load 栏中Waveform Setup为Disable,点击OK。
②在ampTest schematic窗口中,选择Design→Probe→Remove All,用以取消以上步骤中对pins的操作。
③确认ampTest schematic设计窗口,Simulation窗口以及Waveform窗口都已打开。
采用Stimulus Template①改变ampTest schematic的原理图5.4中电源部分如图5.5所示。
图5.4 ampTest原理图(部分)图5.5 改变后的ampTest原理图a 在ampTest schematic中,删除vsin和inp之间、vdd和vss与电源supply之间的连线。
b 点击图标栏中Pin图标,给inp添加一个名称为vin的input pin。
c 添加一条连线,连接新的pin和inp。
d 点击Check and Save,保存修改。
e 暂时忽略因为电源supply与信号源vsin断开的警告,在Schematic Checkbox中点击Close。
②创建Stimulus 文件a 在Simulation窗口中,选择Setup→Stimuli,弹出Setup Analog Stimuli窗口。
b 在Setup Analog Stimuli窗口中,设置如下:Stimulus Type InputsEnabled 点亮Function sinType V oltageAC Magnitude 1Offset V oltage 0Amplitude 50mFrequency 1MSource type sine图5.6 Stimuli参数设置窗口图5.7 ampTest原理图c 与图5.6仔细对比后,点击窗口中的Change按钮。
在Setup Analog Stimuli窗口中,改变设置Stimulus为Global Sources,其它设置如下:input vssFunction dcDC voltage -5AC Magnitude 空白AC phase 空白点击Change按钮。
d 在Setup Analog Stimuli窗口中,改变设置Stimulus为Global Sources,其它设置如下:input vddFunction dcDC voltage 5AC Magnitude 空白AC phase 空白点击Change按钮。
e 点击Setup Analog Stimuli窗口中的OK,完成Stimulus设置。
③在Simulation窗口中,选择Simulation→Netlist→Recreate,因为电路的参数已经改变,所以必须重新提取网表,否则,导致仿真结果错误。
④在Netlist窗口中,选择File→Close Window,关闭窗口。
⑤在Simulation窗口中,选择Simulation→Run运行simulation,或者点击Run图标,在弹出的Waveform窗口可以看到仿真运行结果。
注意:步骤③的结果应当与步骤3.1.5中采用supply和vsin的结果完全一致,否则,表明Stimulus设置有误,应当重新设置Stimulus,再提取网表并运行仿真,直至结果一致。
⑥在output窗口中,点击File→Close Window,关闭窗口。
恢复设置在对比3.1与3.2的结果以后,恢复3.1所有设置,以下步骤即逆向设置3.2,并且恢复电路如图5.7所示。
①在Simulation窗口中,选择Setup→Stimuli,在弹出的Setup Analog Stimuli窗口中,设置Stimulus Type为Inputs,点亮entry为vin,关闭Enabled,点击Apply,entry改变为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