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教学查房
子宫肌瘤教学查房

.
宫 腔 镜 子 宫 肌 瘤 切 除 术30
.
子宫肌瘤的临床鉴别诊断
31
.
鉴别诊断
妊娠子宫:有停经史。 卵巢肿瘤:多位于附件区。 子宫腺肌病:多为均匀性增大,质韧。 子宫恶性肿瘤:肉瘤、内膜癌、宫颈癌。 盆腔炎性包块及子宫畸形。
32
.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
33
治疗 保守治疗
个体化、人性化 治疗
49
2015 NEJM 子宫肌瘤指南、SOGC 2015子宫肌瘤管 理指南。
.
50
无 症状 明显
小 大小 大
浆膜下 部位 粘膜下
慢
快
生长速度
手术治疗
34
.
治疗 一、保守治疗
2015年2月,加拿大妇产科医生协会(SOGC) 更新了子宫肌瘤诊治指南,建议由症状决定肌瘤 的治疗方式,而无症状的子宫肌瘤可不需要治疗。
.
观察:
肌瘤较小、症状不明显者,可定期门诊随 访。
药物治疗drug therapy:减轻症状or术前
2、血常规:WBC2..52X1012 ,Hgb78g/L。
2
教学查房目标
.
了 解
发病相关因素、病因、病理
熟
悉
临床表现
掌 分类、变性、鉴别诊断、诊
握
断、手术治疗
3
.
概述
概念:
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的良性肿 瘤
发病率:
育龄女性: 1/4-1/3。
4
.
子宫肌瘤的病因、发病机制
5
.
病因
• 发生于育龄妇女; • 绝经后停止生长或萎缩; • 肌瘤中雌激素受体高于子宫体; • 妊娠可加快其生长。
子宫肌瘤的护理教学查房

子宫肌瘤的护理教学查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材选自人卫第9版《妇产科护理学》第11章“子宫肌瘤的护理”。
教学内容包括:子宫肌瘤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子宫肌瘤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病因。
2. 了解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学会对其进行诊断。
3. 熟悉子宫肌瘤的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提高临床护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子宫肌瘤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2. 教学重点: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原则及护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模型子宫、肌瘤模型。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临床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子宫肌瘤的发病情况和临床表现。
2. 理论知识讲解:介绍子宫肌瘤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
3. 例题讲解:分析子宫肌瘤的临床病例,讲解诊断和治疗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出的病例进行分析和判断。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子宫肌瘤的护理措施,分享各自的观点。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子宫肌瘤的定义2. 子宫肌瘤的分类3. 子宫肌瘤的病因4. 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5. 子宫肌瘤的诊断6. 子宫肌瘤的治疗原则7. 子宫肌瘤的护理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描述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并给出诊断方法。
2. 答案: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腹痛等。
诊断方法包括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子宫肌瘤的预防和调养,提高生活质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子宫肌瘤的基本概念、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
这些内容是理解子宫肌瘤护理的基础,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妇科子宫肌瘤教学查房

(二)子宫切除术
在期待疗法、药物疗法尚不能改善病人症状,需手术
保留,则保留双侧比仅保留单侧为好。保留卵巢其卵巢癌的发生率为0.15%, 不高于未切子宫者。
(一)子宫肌瘤切除术
系将子宫上的肌瘤摘除,保留子宫的手术。主要用于45岁以下,尤40岁以下者。这不仅仅 是为了不孕症妇女因无子女而作的手术,即是已有子女,肌瘤较大,直径大于6cm; 月经过多,药物保守无效;或有压迫症状;粘膜下肌瘤;肌瘤生长较快者。为了心 身健康也应采取剜除术。至于肌瘤数目,通常限于15个以内。迫切要子女,数目再
宫颈、阔韧带肌瘤等复杂病例所致盆腔脏器(输尿管、膀胱、直肠、大血 管等)的解剖变异及粘连严重,手术不易暴露等均给手术带来很大困难, 这些问题可参阅妇科手术学专著。
大的粘膜下肌瘤引起出血而继发严重贫血,一般常在输血改善机体 情况后再予手术(单纯肌瘤切除或子宫切除术)。但在边远的农村有时缺 乏血源,出血不停止,又不宜搬动行走,子宫颈口开大,肌瘤已突出宫颈 口外或近阴道口者,应经阴道摘除肌瘤,往往更有助于止血和纠正一般情
况。
切除一般皆主张做全子宫切除,尤其伴有宫颈肥大、裂伤或糜烂严重者。
但如患者一般情况差,技术条件受限,也可只行次全子宫切除,残端癌发 生率只不过占1~4%左右。但术后仍宜定期检查。
(三)放射疗法禁忌症
1.40岁以下患者一般避免使用放疗,以免过早引起绝经症状。 2.粘膜下肌瘤(基底部宽的粘膜下肌瘤可行X线治 疗)。在镭疗后易发生坏死,而引起严重的宫腔盆腔感染。 3.盆腔炎:盆腔急慢性炎症,尤其疑有附件脓肿,不 宜使用,因为放射治疗可激发炎症。 4.肌瘤超过5个月妊娠子宫大小者或子宫颈肌瘤,宫 腔内置镭常不能获得预期效果。 5.子宫肌瘤有恶性变或可疑者。
子宫肌瘤教学查房

治疗:1.随诊观察:无明显病症,且无恶变征象,定期随诊。
2.药物治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冲动剂〔GnRH-a〕〔丙瑞林、戈舍瑞林、曲普瑞林〕:手术前预处理,一般用3~6个月,以免引起低雌激素引起的严重更年期病症;也可同时补充小剂量雌激素对抗这种副作用。
子宫切除术:病症明显者,肌瘤有恶性变可能者,无生育要求,宜行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可选用全子宫切除或次全子宫切除,年龄较大,以全子宫切除为宜。术前须除外宫颈恶性疾病的可能性。
4.其他治疗:
子宫动脉栓塞术:通过放射介入的方法,直接将动脉导管插至子宫动脉,注入永久性栓塞颗粒,阻断子宫肌瘤血供,以到达肌瘤萎缩甚至消失。主要适用于子宫异常出血导致贫血等有病症的子宫肌瘤。
3、浆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是较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20%。肌壁间肌瘤向浆膜开展,并突出于子宫外表,与浆膜层直接接触。如突入阔韧带两叶之间生长,即为阔韧带内肌瘤。
4、子宫颈肌瘤:是较少见的子宫肌瘤类型,肌瘤在子宫颈部位生长,因生长部位低,可嵌于盆腔内,产生压迫病症,手术切除困难,易损伤输尿管、膀胱。
分型:0型带蒂的粘膜下肌瘤;
新进展
教师评价
与小结
辅助检查:〔2020/02/09 **市路桥区第三人民医院〕子宫-附件B超示:"子宫多发肌瘤,最大8.2*7.0cm〞。
〔2020/02/11 本院〕宫颈TCT、HPV未见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子宫多发肌瘤。
治疗:1.妇科常规二级护理,完善相关辅助检查。2.患者入院后低热,询问病史后无明显诱因及不适,暂继续观察。3.患者子宫肌瘤较大,方案妊娠,拟腹腔镜下手术切除肌瘤治疗。
家族史:父母体健,*兄弟姐妹,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史,无二系三代内重大遗传病病史。
病区教学子宫肌瘤查房

4. 维持血压稳定 动脉瘤破裂可因血压骤升而诱发,因此要维持血压稳 定 。 一 旦 出 现 血 压 升 高 , 遵 医 嘱 使 用 降 压 药 物 , 使 血 压 下 降 10%20%(如有高血压的降低原血压的30%-35%),用药期间注意血压 的变化,避免血压过低造成脑缺血。
5. 心理护理 清醒病人做好心理护理;尽量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 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动;保证充足睡眠,预防再出血。按医 嘱使用镇静剂、止痛药、镇咳及抗癫痫药。
14对于肢体活动障碍者在病情许可下应尽早行康复功能锻炼进行被动运动及主动运动锻炼饮食护理21手术弼天禁食第二天起可酌情给予流质以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22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病区教学子宫肌瘤查房
患者,女,46岁,已婚,椒江人。因发现子宫肌 瘤4年,阴道不规则出血43天。诊断:“1、子宫 肌瘤2、异常子宫出血”于2015年7月27日入院。 患者4年前体检检查B超提示:子宫肌瘤,约2cm, 近43天来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持续 5-7天,间隔10天左右,量同往常月经量。7月24 日复查B超示:子宫肌层偏低回声团块,性质待定 ,肌瘤可能。入院时一般情况可,无腹痛腹胀, 少量阴道出血,不伴腰骶部酸胀及腹胀不适,不 伴尿频,无头昏乏力不适。入院后完善各项辅助 检查,于7月29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 切+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予预防感染补液治疗 。做好专科护理及基础护理,患者切口愈合好, 各项化验指标正常,病理诊断:子宫多发性平滑 肌瘤。于8月3日出院。
昏睡: 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以唤醒。压迫框上神经、摇动身体等强 刺激可被唤醒,醒后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停止刺激后即又进入熟睡 状态
昏迷 : 最严重的意识障碍,按其程度可分为:
子宫肌瘤教学查房,2019-3

修剪子宫表层、止 血
缝合子宫表层
九、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子 宫 切 除
次全切
全切
腹部3-4个5mm-10mm 小切口
距宫角0.51cm处切断圆 韧带、输卵管 峡部、卵巢固 有韧带
打开阔韧带前后 叶处理后叶分至 宫骶韧带、前叶 至腹膜反折
主要步骤
打开膀胱腹膜反 折推膀胱至宫颈 下2cm处
电凝双侧子宫动、静脉
种族:黑人、亚洲女性>白人女性,多发肌瘤更高 遗传:一级亲属患肌瘤的女性发病率更高 年龄:育龄期女性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增加 初潮年龄过早<11y
妊娠:未育女性发病率高于足月妊娠女性
激素避孕:含孕激素的避孕药可减少罹患肌瘤风险 肥胖:体重增加及向心性肥胖可增加发病率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九、治疗方法
随访观察
小肌瘤、无症状,3~6月随访一次。
药物治疗
症状轻、近绝经年龄或全身情况 不宜手术者。
九、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
抑制FSH与L H分泌
降低雌激素至绝 经水平
抑制肌瘤生长
2、如米非司酮(mifepristone) 3、中药治疗
九、治疗方法
七、诊断(DIAGNOSIS) B型超声检查
七、诊断(DIAGNOSIS) MRI检查
七、诊断(DIAGNOSIS)
腹腔镜检查 Laparoscopy
七、诊断(DIAGNOSIS)
宫腔镜 Hysteroscopy
八、鉴别诊断
妊娠子宫
卵巢囊肿 盆腔炎性包块 子宫腺肌病及腺肌瘤 子宫畸形 子宫恶性肿瘤
九、治疗方法
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年龄和生育要求, 及肌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全面考虑。
子宫肌瘤患者教学查房

药物治疗
适用于症状轻,近绝经期 或全身情况不宜手术患者
GNRHa
米非司酮
雄激 素
中药
手术方式
子宫肌瘤挖除术
子宫切除术
子宫动脉栓塞术
问题7:该患者合适的治疗方案
患者年轻,有生育要求, 有月经增多 肌瘤位置异常,阔韧带肌瘤,5cm左右 行肌瘤剔除术比较合适。 建议半年后试孕 肌瘤剔除复发率:5%-67%。 宫腔镜及腹腔镜肌瘤剔除复发率27%以上 开腹肌瘤剔除复发率15-51%
治疗经过
立即给予按摩子宫,并清理宫腔内积血块,约1200ml, 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针1ml宫颈注射,建立两路静脉通 道,予催产素10iu静滴加强宫缩及羟乙基淀粉500ml静 滴,嘱吸氧、生命体征监测,留置导尿,备红细胞6iu 及血浆600ml,严密观察阴道出血及宫缩情况。
于9月10日共输注红细胞3.5u。
9月13日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 124g/L;血小板 166*10^9/L;凝血常规+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11.6s, 纤维蛋白原220mg/dl,D-二聚体1810ug/l。
教师提问
1 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高危因素有哪些? 2 说出 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 3 如何正确的评估失血量? 4 如何预防产后出血? 5 产后处理的急救处理措施? 6 产后出血的处理原则? 7 该患者产后出血病因是什么,针对该患者当时病情,
肉瘤
脂肪样变性
问题3:鉴别诊断
妊娠子宫 卵巢肿瘤 子宫腺肌病及腺肌瘤 盆腔炎性肿块 子宫畸形
问题4:核磁共振(MRI)肌瘤的 检查优势
1 核磁共振(MRI)在肌瘤评估中的作用已被充分研究, 尤其是肌瘤的定位.计数及粘膜下穿透的程度,与阴道 超声及宫腔镜相比,它是最可靠的评估方法。术中设 计子宫切口及手术步骤。但费用贵。
子宫肌瘤术后护理教学查房

子宫肌瘤术后护理教学查房时间:2014年1月14日地点:总院示教室主持:护士长查房形式:教学查房查房主题:子宫肌瘤术后的教学查房参加人员:总院妇产科全体护士查房程序:一、责任护士汇报病情;二、护理体查;三、汇报及讨论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四、提问疾病相关知识;五、护士长总结。
一、责任护士1汇报病情:患者阳银秀,女,46岁,冷水滩高溪市镇香花坝下蒋村人,务农。
初中文化,对疾病的知识欠清楚。
因月经经期延长伴不规则阴道流血1年,于2014年1月14日9:00步行入院。
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
无手术、外伤、药物过敏史。
入院查:T36.5℃ P98次/分 R20次/分 BP109/70mmHg 神情合作,慢性病容,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甲状腺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100次/分,率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
专科情况:子宫前位,大小正常,右侧附件扪及一包块3×2×3cm大小,无压痛,左侧附件未扪及明显异常。
辅助资料: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二维阴道彩超示:子宫黏膜下肌瘤,右侧卵巢囊肿,X 胸片显示:双肺无异常;心电图正常,生化检查:凝血功能感染四项肝肾功能均正常;血常规:Hb7.5g/L WBC7.5×109/L PT2.6×109/L入院诊断:1.功血(更年期)2.贫血(中度)3.慢性宫颈炎4.子宫肌瘤?5.卵巢肿瘤?入院诊断遵医嘱二级护理,普食,完善相关检查,做好术前准备,择期手术治疗于1月16好9点50分在连硬外麻下(双点)行子宫全切术+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出血约300ml,输同型红细胞1.5u,输血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术毕于12:20安返病房,查:T36.5℃,P98次/分,R20次/分,BP110/67mmHg,神情,切口敷料干燥,引流管通畅,尿管引出淡黄色尿液50ml,肛门未排气、排便。
二、床旁查看患者:责任护士2护理查体:T36.8℃,P98次/分,R20次/分,BP110/68mmHg,腹部切口敷料干燥,各引流管通畅约100ml,肛门未排气、排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查房记录表
题目
子宫肌瘤
科室
妇科
时间
教师
病历号
参加
人员签名
学员汇报
病史
患者女性,51岁,因“发现盆腔肿物3年余”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7/30天,量中等,色鲜红,无痛经,无白带异常,末次月经2019年3月9号。患者3年前在当地医院体检查B超发现子宫肌瘤,大小约4X4cm(患者自诉,报告遗失),无月经周期改变,无月经量增大,无经期延长,无腹痛腹胀,无腹泻便秘,无恶心呕吐,无发热畏寒,无头晕头痛,无胸闷心悸,无呼吸困难,无肛门坠胀感,无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医生考虑肌瘤较小,超,发现子宫肌瘤逐渐增大,无明显症状,近期查(2020/02/09台州市路桥区第三人民医院)子宫-附件B超示:“子宫多发肌瘤,最大8.2X7.0cm”,症状同前,无明显不适,医生建议住院手术治疗,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门诊拟“子宫多发肌瘤”收住入院。病来睡眠可,精神欠佳,饮食欠佳,睡眠可,二便无殊。
2.腹部包块及压迫症状:子宫增大超过3个月妊娠子宫大小或为位于宫底部的较大浆膜下肌瘤时,常能在腹部扪到包块,清晨膀胱充盈时更为明显。包块呈实性,可活动,无压痛。肌瘤长到一定大小时可引起周围器官压迫症状,子宫前壁肌瘤--尿频、尿急;巨大宫颈肌瘤--排尿不畅甚至尿潴留;子宫后壁肌瘤--大便不畅、排便后不适感;巨大阔韧带肌瘤--压迫输尿管、肾盂积水。
辅助检查:(2020/02/09台州市路桥区第三人民医院)子宫-附件B超示:“子宫多发肌瘤,最大8.2X7.0cm”。
(2020/02/11本院)宫颈TCT、HPV未见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子宫多发肌瘤。
治疗:1.妇科常规二级护理,完善相关辅助检查。2.患者入院后低热,询问病史后无明显诱因及不适,暂继续观察。3.患者子宫肌瘤较大,计划妊娠,拟腹腔镜下手术切除肌瘤治疗。
1型粘膜下肌瘤,肌壁内部分<50%;
2型粘膜下肌瘤,肌壁内部分 ≥50%;
3型与子宫内膜接触的肌壁间肌瘤;
4型完全性肌壁间肌瘤;
5型浆膜下肌瘤,肌壁内部分 ≥50%;
6型浆膜下肌瘤,肌壁内部分<50%;
7型带蒂的浆膜下肌瘤;
鉴别诊断:子宫腺肌症:多有进行性痛经史,存在经量过多和经期延长,子宫常存在较硬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超声检查可鉴别。
卵巢肿瘤:多位于卵巢或输卵管,患者无月经改变,肿块多位于子宫一侧,可借助超声或腹腔镜鉴别。
治疗:1.随诊观察:无明显症状,且无恶变征象,定期随诊。
2.药物治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丙瑞林、戈舍瑞林、曲普瑞林):手术前预处理,一般用3~6个月,以免引起低雌激素引起的严重更年期症状;也可同时补充小剂量雌激素对抗这种副作用。
家族史:父母体健,X兄弟姐妹,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史,无二系三代内重大遗传病病史。
查体:体温37.6℃,神志清,精神可,生命体征平稳,双肺呼吸音清,心率齐,心音中等,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反跳痛,子宫底部位耻骨联合上3cm,形状不规则,边界清,质地较硬,无按压痛,其余部位无包块,肝、脾、肾及膀胱未触及,肠鸣音4次/分,未闻及血管杂音。子宫外阴无畸形,已婚经产式,阴毛呈倒三角型,阴道畅,黏膜光滑,无肿块、赘生物,阴道内少量白色分泌物,宫颈轻度糜烂样改变,宫颈无接触性出血,无抬举痛,无摇摆痛,无肿块及赘生物,子宫前位,大小如孕3月,表面不平整,无压痛,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见肿大及异常。
妊娠子宫:有停经史和早孕反应,子宫随停经时间逐渐增大,通过尿或血HCG或者超声可鉴别。
子宫肉瘤:一种恶性肿瘤,一般好发于绝经期妇女,生长迅速,患者常有腹痛、腹部肿块、阴道不规则流血,通过超声或核磁共振可鉴别。
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通常有盆腔炎性表现,腹部体格检查时可发现包块,伴压痛、反跳痛,B超可鉴别。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献血史,无“乙肝”、“结核”等传染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系统性疾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随社会。
个人史:农民,本地人,学历XX,近期无外地旅游、居住史,无疫水、疫源接触史,无抽烟史,无嗜酒史。
婚育史:适龄结婚,配偶体健,G2P1,足月顺产1子,体健,家庭关系和睦。
6.贫血。
分类:1、肌壁间肌瘤:以子宫肌瘤初发时较多见,肌瘤位于子宫肌壁内,四周均为肌层所包围。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子宫肌瘤,约占所有子宫肌瘤发病率的60~70%。
2、黏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约占10%左右,是肌壁间肌瘤向宫腔内生长,突出于子宫腔内,与黏膜层直接接触形成的。此瘤可使子宫腔逐渐增大变形,并常有蒂与子宫相连,如蒂长可堵住子宫颈口或脱出于阴道内。
3、浆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是较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20%。肌壁间肌瘤向浆膜发展,并突出于子宫表面,与浆膜层直接接触。如突入阔韧带两叶之间生长,即为阔韧带内肌瘤。
4、子宫颈肌瘤:是较少见的子宫肌瘤类型,肌瘤在子宫颈部位生长,因生长部位低,可嵌于盆腔内,产生压迫症状,手术切除困难,易损伤输尿管、膀胱。
分型:0型带蒂的粘膜下肌瘤;
3.疼痛:一般情况不疼痛,但不少患者可诉有下腹坠胀感、腰背酸痛。当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或子宫肌瘤发生红色变性时可产生急性腹痛,肌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症者亦不少见,则可有痛经。
4.白带增多:子宫或宫颈的黏膜下肌瘤发生溃疡、感染、坏死时,则产生血性或脓性白带。
5.不孕与流产:巨大子宫肌瘤--宫腔变形,妨碍孕囊着床及胚胎生长发育;肌瘤压迫输卵管--管腔不通畅;黏膜下肌瘤--阻碍孕囊着床或影响精子进入宫腔。
分析及讨论内容
定义:识障碍。
病因:目前确切病因仍不清楚,可能涉及到正常肌层的细胞突变、性激素及局部生长因子间的较为复杂的相互作用。
大量临床观察和实验结果表明子宫肌瘤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先考虑雌激素是促使肌瘤生长的主要因素。
临床表现:多数患者无症状,仅在盆腔检查或超声检查时偶被发现。1.子宫出血:最主要症状,周期性出血为多,可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亦可表现为不具有月经周期性的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出血以黏膜下肌瘤及肌壁间肌瘤较多见,而浆膜下肌瘤很少引起子宫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