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重点及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重点及答案

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观点

(1)物质观:一切物体都可以还原为原子,一切物体都是由原子在粒子间力的作用下,按力学规律形成的,因而具有原子的基本性质(原子论);

(2)时空观:自然界具有绝对不变性,自然物和时间、空间都是不变的;

(3)运动观:运动是物质固有属性,物体具有匀速直线运动的固有性质,并以惯性运动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

(4)因果观:用力学模型和规律描述所有运动形式和自然现象的因果关系;

(5)相互作用观:粒子间或由其构成的物体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引力相互作用在空间中以直接瞬时超距的形式传递,并支配着各种天体的运行;

(6)人类统治自然:自然被当作奴隶来统治和压迫,人类企图代替上帝的地位,充当宇宙的统治者和创造者。

特征

(1)唯物主义:世界是物质的,从自然本身来理解自然;

(2)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

(3)机械论:把万物都看成机器(浅薄的机械论),或一切现象都可以用力来解释(深层的机械论);

(4)决定论:自然界中的同一类结果,必须尽可能归之于同一原因(宿命论);

(5)还原论:认为复杂系统、事物、现象可通过将其化解为各部分之组合的方法加以理解和描述,还原论的思想造成了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从而否定了自然的复杂性。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有哪些?

自然科学基础:星云假说、地质渐变论、生物进化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原子论与元素周期律。

3.系统中的组分、结构、环境和功能的关系。

(1)组成:系统所有组成元素的集合,单一元素不能构成系统,不同元素会形成不同的系统。

(2)基本组成:对研究目的来说,显得特别重要或无需再分解的层次的组成。

(3)结构:系统组成元素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总和,是系统组成元素相互结合的方式。

(4)环境:与系统发生作用,且不属于系统的所有事物的总和,环境为系统提供生存条件,控制系统的发展变化;环境会诱发或迫使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系统的功能。

(5)功能:系统在与环境的相互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总体的行为、特征、能力和作用的总称。系统的功能是系统本身所固有的,但要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表现出来。(6)相互关系:结构是功能的内在基础,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又有相对的独立性,甚至功能的发挥还会反作用于结构。环境是系统功能存在和实

现的条件,而不是决定其功能的内在依据;边界性质将会影响系统的功能的发挥,而不影响系统的结构。组成元素是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物质基础和物质载体,不直接决定系统的功能。系统整体的功能是组成元素间协同作用的结果,而这些组成元素间的作用即系统的结构。

4.系统中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1)加和性关系: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系统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能脱离部分独立存在,整体保留了其组成部分单独存在时所具有的某些属性,致使整体和部分间存在有质的承续性和量的守恒性。

(2)非加和性关系,即整体突现性:系统整体中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造成部分中旧质的消失而在整体中产生出新质,因此,系统中的整体与部分间又存在着质的间断性与量的不守恒性(非加和性关系,系统的根本特性),当各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5.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主要观点

(1)人是自然界的普通成员,人对自然负有道德责任;

(2)大自然不但具有工具价值,还具有内在价值;

(3)以整体主义思想看待自然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核心思想

(1)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

(2)人是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

(3)生态系统的利益包含并高于人类的利益;

(4)维护生态系统繁荣稳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伦理原则;

(5)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特征

全球性、批判性、和谐性。

6.关于科学的本质特征,西方有哪些基本理论?

科学的本质特征:

(1)就科学活动的成果而言,科学是由概念、规律和理论等组成的关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知识体系。具有通用性、共享性。

(2)就科学活动本身而言,科学是一种以探索客观世界规律为目的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探索性、创造性、预见性。

(3)就科学成果的社会应用而言,科学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具有一般生产力的特点。

基本理论:

关于科学的本质特征,西方哲学思考经过了从实证主义到逻辑实证主义再到证伪主义、精致证伪主义、历史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演变历程,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也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对科学的理解。

7.技术的本质特征

(1)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技术是对自然规律的运用,目的总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技术的应用明显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教育、民族传统等社会条件的影响;

(2)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统一:技术的主体要素指人类在技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体活动能力,包括经验、技能、技术知识和理论,客体要素主要指以工具、机器设备等生产工具为标志的客观技术要素;

(3)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人类在运用技术变革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同时改变着自身,特别是使人所特有的思维能力得以不断变化;

(4)本身有一个从潜在形态到现实形态的发展过程:人们在社会各种因素制约下发挥创造力,通过原理和方案的构思,形成构想和设计技术,再通过试验与研制,最终将潜在的技术转化为现实的技术。

8.科学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发展模式

(1)在纵向上,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

(2)在横向上,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

(3)在总体趋势上,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动力

(1)外部动力一方面表现在社会生产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研究成果的运用,另一方面表现在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

(2)内部动力表现在科学实验水平提高引发了科学内部理论的争论,及与实验发展的不平衡,从而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理论;

(3)科学发展是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9.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发展模式:

在不同动力机制作用下,技术体现出以下发展模式:科学理论导向型、社会需要导

向型、现象发现导向型、日常改进型。

动力

(1)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

(2)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

(3)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0.演绎法的缺陷是什么?归纳与演绎的辩证关系

缺陷

(1)演绎法也有其局限,推理结论的可靠性受前提(归纳的结论)的制约,而前提是否正确在演绎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

(2)演绎方法是一种创造性较小的方法,结论包含在前提中,结论所提供的知识不会超出前提的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