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4792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架起沟通的桥梁课题一高高低低的桥教学目标:欣赏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桥~引起学生观察、发现桥的造型美、结构美~了解桥的不同功能,并在了解桥梁的名称、类别、有关故事和传说的基础上~激发起观察兴趣~并体会到艺术就在生活中间。
通过诵读故事、童谣~欣赏、学唱歌曲和打击乐伴奏等活动~感受艺术对社会生活和自然情景的表现~从中体验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艺术鉴赏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1、准备“桥梁发展史”的电视片影像资料。
2、师生共同查阅、搜集有关桥的文字资料、图片。
3、《卢沟桥》等适合本课教学的背景音乐。
4、录音机和歌曲《七彩桥》《小竹桥》《北京的桥》等作品的录音带或CD光碟。
5、打击乐器:碰钟、串铃、三角铁、双响筒、木鱼等。
教学活动:活动一欣赏各式各样的桥桥展:课前发动学生收集有关桥的照片、吊桥、广告画、挂历等~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并布置展览~然学生了解桥的不同不同型状、特征和功能。
欣赏古代的桥:平板桥、玉带桥等。
功能不同的桥、最长最小的桥、等等。
活动二千姿百态的桥构思与讨论。
组织学生交流。
引导、鼓励学生创意。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早大桥的活动。
活动三学唱歌曲《七彩桥》鼓励学生自己以探究的方式学习歌曲《七彩桥》。
指导学生掌握歌曲节奏~再结合音高唱谱。
在有些同学找不到音高时~可以互相帮助。
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乐谱有意思~获得学习的成功感~感受到“乐谱”也是音乐学习的一座“桥”。
在歌曲唱熟练后~可由学生设计“固定节奏形”或运用不同的打击乐器伴随演唱。
结合学生用书中的图片~说说自己感受到的“七彩桥”~并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和材料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
活动四心中的彩虹演唱歌曲《七彩桥》。
巩固已会唱的歌曲~唱出情感和情绪。
引出绘画表现活动“彩虹桥”。
美术作品欣赏:师生共同欣赏《日落》。
说说感受~谈自己的看法。
用画表现自己见过的日落景色~可以参照画家的表现进行自由发挥。
课题二小桥流水教学目标:感受江南特有的小桥流水的意境~通过观察~发现和培养对江南特有景致的审美认识~并在故事和文化传统中体会桥文化的深刻含义。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课程教学设计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课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强音乐表演能力。
- 通过音乐研究,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内容1. 研究和演唱经典童谣和儿歌。
2. 研究常见的乐器名称与音色。
3. 研究基本的节奏感和音阶。
4. 研究简单的舞蹈动作和编排。
三、教学重点1. 掌握经典童谣和儿歌的歌词、旋律和节奏。
2. 熟悉常见乐器的名称和音色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阶认知能力。
4. 研究和掌握简单的舞蹈动作和编排。
四、教学方法1. 听觉法:播放经典童谣和儿歌的音频让学生聆听,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2. 唱歌法:指导学生研究歌曲的歌词、旋律和节奏,并进行集体或个人演唱。
3. 模仿法:模仿常见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式,培养学生对乐器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4. 舞蹈法:指导学生研究简单的舞蹈动作,进行舞蹈编排和表演。
五、教学步骤1. 播放经典童谣和儿歌的音频,让学生聆听并跟随节奏拍手。
2. 研究歌曲的歌词、旋律和节奏,指导学生进行集体或个人演唱。
3. 引导学生模仿常见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式,进行乐器表演。
4. 研究简单的舞蹈动作,进行舞蹈编排和表演。
5.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音乐表演和展示。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演能力,评价其音乐研究的积极性和成果。
2. 针对学生的听觉、唱歌、模仿和舞蹈能力,进行个别评价和指导。
3. 综合考察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评价其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以上就是本次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课程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研究,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全册湘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全册湘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学习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等音乐表演技巧。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知识:音符、节奏、音域等。
2. 唱歌技巧:发声、调音、节拍等。
3. 舞蹈表演:节奏感、舞姿等。
4. 乐器演奏:钢琴、小提琴、手风琴等。
三、教学方法1. 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奏、唱歌、跳舞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合奏、合舞等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 视听教学法:利用音乐录音、视频等媒体材料,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学习基本知识:介绍音符、节奏、音域等基本概念,并进行简单的练习。
3. 学习唱歌技巧:教授发声、调音、节拍等唱歌技巧,并进行歌曲的学习和练习。
4. 学习舞蹈表演:教授节奏感、舞姿等舞蹈技巧,并进行简单舞蹈的学习和表演。
5. 学习乐器演奏:介绍钢琴、小提琴、手风琴等乐器,教授基本演奏方法,并进行简单乐曲的学习和演奏。
6. 综合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合奏、合舞等综合实践活动,展示所学技能。
7. 总结:回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和体会。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情况。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时的评价和指导。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结和自评,帮助他们反思并提高自己的音乐能力。
六、教学资源1. 音乐录音、视频等媒体材料。
2. 钢琴、小提琴、手风琴等乐器。
以上是全册湘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的基本内容和安排,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和学生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元素。
2.学习唱歌、演奏乐器和舞蹈等音乐表现形式。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概念和基本元素1.音乐的定义和分类。
2.音乐的基本元素: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动态、速度等。
2. 唱歌1.学习唱歌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学习唱歌的基本曲目,如《我的祖国》、《春天的故事》等。
3. 演奏乐器1.学习演奏乐器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学习演奏乐器的基本曲目,如《小星星》、《欢乐颂》等。
4. 舞蹈1.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学习舞蹈的基本曲目,如《草原小夜曲》、《小苹果》等。
5. 音乐欣赏和创造1.学习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2.学习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如编写简单的旋律、节奏等。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通过讲解音乐基本概念和基本元素,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
2.听觉教学法:通过听唱、听乐器演奏、听音乐欣赏等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3.视觉教学法:通过观看舞蹈表演、乐器演奏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音乐表现形式。
4.实践教学法:通过唱歌、演奏乐器、跳舞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习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元素。
2.学习唱歌、演奏乐器和舞蹈等音乐表现形式。
2. 教学难点1.学习演奏乐器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五、教学过程1. 音乐基本概念和基本元素1.音乐的定义和分类。
2.音乐的基本元素: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动态、速度等。
2. 唱歌1.学习唱歌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学习唱歌的基本曲目,如《我的祖国》、《春天的故事》等。
3. 演奏乐器1.学习演奏乐器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学习演奏乐器的基本曲目,如《小星星》、《欢乐颂》等。
4. 舞蹈1.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学习舞蹈的基本曲目,如《草原小夜曲》、《小苹果》等。
湘教版_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湘教版_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内容概要第一课:音乐基础知识。
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第二课至第四课:中国民族音乐概览。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中国民族音乐作品,包括古典、民间、民族音乐等,理解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五课至第七课:西方经典音乐入门。
介绍西方经典音乐的基础知识,包括交响乐、古典音乐等,通过欣赏经典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第八课至第十课:音乐与情感表达。
探讨音乐如何表达情感,如何通过音乐传达喜怒哀乐等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感知和音乐表现能力。
第十一课至第十二课:音乐创作与实践。
介绍音乐创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和实践能力。
本教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文化素养和音乐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1. 介绍教材名称及版本本次教学方案所依据的教材名称为《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
该教材是由湖南省教育部门组织编写,并由湘教版出版社出版的。
该版本教材是依据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结合地方特色,针对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设计的。
其目的在于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注重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此版本教材具有地方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多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特点,是适合六年级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教学资源。
2. 简述六年级音乐课程的重要性六年级是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音乐课程在六年级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情感表达和沟通的方式。
在六年级的音乐课堂上,学生们可以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和声,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发展独特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观。
音乐课程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歌唱、乐器演奏和音乐鉴赏等活动,学生们可以学会合作与分享,增强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湘教版全册音乐教案:六年级上册

湘教版全册音乐教案:六年级上册教学目标- 了解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的内容和结构- 掌握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中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学内容单元一:音乐和声音- 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高低、长短和强弱- 乐谱的基本符号和表示方法单元二:旋律与节奏- 旋律的组成和表现形式- 调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节奏的基本元素和表现形式- 节奏的分析和演奏技巧单元三:乐器与乐器家族- 常见乐器的分类和特点- 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的介绍- 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和音色鉴赏- 乐器家族的合奏和交响乐队的组成单元四:音乐欣赏- 不同音乐风格的欣赏和辨识- 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特点- 名曲赏析和音乐家介绍- 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意识教学方法- 听音乐、观看音乐视频和演出- 合唱、合奏和独奏的实践活动- 分组合作的小项目和创作任务- 音乐游戏和互动活动- 讨论和分享音乐体验教学评价- 课堂参与度和表现- 作业和小项目的完成情况- 音乐演奏和创作的质量- 音乐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合作和团队合作的态度教学资源-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材和教辅资料- 音乐视频和音频资源- 乐器和器材- 课堂展示和演出的场地和设备教学安排- 单元一:音乐和声音(2周)- 单元二:旋律与节奏(3周)- 单元三:乐器与乐器家族(4周)- 单元四:音乐欣赏(3周)- 复习和总结(1周)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教学方法和资源的有效性- 可改进的教学策略和措施以上是《湘教版全册音乐教案:六年级上册》的内容安排和教学指导,希望对教师们有所帮助,能够提供一份简单明了、易于操作的教案,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热爱。
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湘教版

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湘教版第一章:音乐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高、音长、音色、节奏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知识进行创作和表达。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要素的定义和作用。
2. 音阶、和弦的概念及应用。
3. 音乐节奏的分类和练习。
4. 简单乐谱的读写和演奏。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音乐基本要素的概念和作用。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音阶、和弦的练习,音乐节奏的感知和创作。
3. 欣赏法: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教学步骤:1. 讲解音乐基本要素,如音高、音长、音色、节奏等。
2. 教授音阶、和弦的概念及应用,进行相关练习。
3.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节奏的感知和创作。
4. 学习简单乐谱的读写和演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音乐基本要素。
2. 学生能正确演奏音阶、和弦。
3. 学生能独立完成音乐节奏的创作。
第二章:民族音乐欣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我国民族音乐的基本分类。
2. 著名民族音乐作品的欣赏。
3. 民族音乐特色的分析和解读。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我国民族音乐的基本分类和特点。
2. 欣赏法:欣赏著名民族音乐作品,感受其魅力。
3. 讨论法:分析民族音乐的特色,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我国民族音乐的基本分类,如民间音乐、宫廷音乐、祭祀音乐等。
2. 欣赏著名民族音乐作品,如《二泉映月》、《赛马》等。
3. 分析民族音乐的特色,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基本分类。
2. 学生能欣赏和喜爱著名民族音乐作品。
3. 学生能分析民族音乐的特色,提高音乐文化素养。
第三章:合唱与合奏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合唱合奏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共34课时)第一课《我的祖国》教学目标:1.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XXX、曲作者XXX。
3.能认真听赏歌曲《我的祖国》,能哼唱其主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
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听赏歌曲——《我的祖国》1.导入新课师:在你的印象中,祖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谈祖国留给自己的印象。
课件轻声播放《我的祖国》音乐。
)师:有一位歌唱家,用自己平实的语言、甜美的歌声描绘祖国,就像在唱自己的妈妈一样。
她就是著名的歌唱家XXX 老师,请听她的演唱的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我的祖国》。
2.聆听《我的祖国》师:人们过着甚么样的生活?(学生自在发言。
课件配乐。
)3.介绍歌曲相关知识(1)首唱者——XXX师:歌唱家XXX1930年出生在山西平遥的一个叫“香乐”的小村子里。
她的嗓音甜美,音域宽阔,吐字清晰,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
《我的祖国》是她为电影《上甘岭》演唱的插曲。
(2)歌曲创作的背景师:电影讲述1952年秋,为了夺取抗美援朝的最后胜利,志愿军某部八连忍饥挨饿,坚守上甘岭二十四天,终于迎来大反攻的全面胜利。
上甘岭战役非常惨烈,在仅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敌军先后投入6万人的军力,向上甘岭发射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舰载炮弹,最多的一天达30万发。
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抛洒热血、牺牲生命,帮助朝鲜群众打退了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火力的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
换来了祖国的平安和朝鲜群众的自在、独立。
(学生了解电影创作背景。
)4.跟唱《我的祖国》教师播放《我的祖国》音乐。
(学生跟唱《我的祖国》,再次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二、研究《国歌》歌词。
1.观看记录“日本暴行”的图片资料师:这是一幅僻静恬美的生活画面,可就在这时一场灾难产生在中国美丽富饶的地皮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2008-9-28 17:12:00 | By: 小愚 ]第一课我的祖国教学目标:1.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
3.能认真听赏歌曲《我的祖国》,能哼唱其主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
教学过程:一、听赏歌曲——《我的祖国》1.导入新课师:在你的印象中,祖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谈祖国留给自己的印象。
课件轻声播放《我的祖国》音乐。
)师:有一位歌唱家,用自己平实的语言、甜美的歌声描绘祖国,就像在唱自己的妈妈一样。
她就是著名的歌唱家郭兰英老师,请听她的演唱的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我的祖国》。
2.聆听《我的祖国》师: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配乐。
)3.介绍歌曲相关知识(1)首唱者——郭兰英师:歌唱家郭兰英1930年出生在山西平遥的一个叫“香乐”的小村子里。
她的嗓音甜美,音域宽阔,吐字清晰,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
《我的祖国》是她为电影《上甘岭》演唱的插曲。
(2)歌曲创作的背景师:电影讲述1952年秋,为了夺取抗美援朝的最后胜利,志愿军某部八连忍饥挨饿,坚守上甘岭二十四天,终于迎来大反攻的全面胜利。
上甘岭战役非常惨烈,在仅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敌军先后投入6万人的兵力,向上甘岭发射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舰载炮弹,最多的一天达30万发。
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抛洒热血、牺牲生命,帮助朝鲜人民打退了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火力的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
换来了祖国的安全和朝鲜人民的自由、独立。
(学生了解电影创作背景。
)4.跟唱《我的祖国》老师播放《我的祖国》音乐。
(学生跟唱《我的祖国》,再次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二、学习《国歌》歌词。
1.观看记录“日本暴行”的图片资料师:这是一幅平静恬美的生活画面,可就在这时一场灾难发生在中国美丽富饶的土地上。
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回到1931年。
(学生观看记录“日本暴行”的图片资料。
)2.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一——《控诉》学生观看电影《国歌》片段。
3.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二——《抗日游行》学生观看电影《国歌》片段。
4.学一学(1)老师领读《国歌》歌词。
(学生学着抗日游行的样子,跟读歌词。
)(2)齐读歌词老师提问:你认为哪一句体现了人民抗日的决心?(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试着读歌词)(3)学生领读歌词(由一名同学带读歌词,全班学生跟读歌词)(4)介绍田汉三、学习《国歌》旋律1.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三学生观看电影。
2.认识三连音(1)聆听全曲学生聆听《义通军进行曲》全曲。
(2)拍一拍学生拍一拍两组三连音节奏。
(3)听一听学生聆听全曲后,再说一说三连音在模仿什么声音。
(4)唱一唱学生视唱以下乐句:1.35565 3.1555301051 3.15553010515151103.体验力度渐强的乐句(1)唱一唱学生视唱乐句:5 1.1 3.35-(2)说一说学生讨论这句旋律的进行方向。
(3)再唱一唱学生结合歌词学唱这一乐句,注意力度变化,并讲出力度渐强的原因。
4.学唱《义勇军进行曲》旋律(1)视唱旋律第一遍(2)提示加入附点、强音记号的地方,再视唱旋律。
四、演唱《国歌》1.齐唱《国歌》师:《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中国人民奋起战斗,奖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49年《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正式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学生齐声演唱《国歌》。
)2.跟唱《红旗飘飘》师:2008年的世界体育盛会——奥运会即将在中国举行,我国的体育健儿们迎接的是世界、迎战的是极限,为祖国的荣誉而战斗,是他们不来的信念。
让我们唱上一首《红旗飘飘》为他们的勇敢加油喝彩吧!(课件播放《红旗飘飘》,学生跟唱)3.演唱《国歌》师:同学们,身为中国人,我们感到自豪。
唱好国歌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应该做的。
让我们热爱祖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爱唱国歌做起。
(学生起立演唱《国歌》)五、结束.第二课、老鸟,小鸟教学目标:1、学会饶口令二部歌曲《老鸟,小鸟》。
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到奉献爱心的美好、甜蜜。
3、主动积极地参与二部音乐演唱,从中享有集体合作音乐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老鸟小鸟》这首二部歌曲。
难点:启发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好歌曲。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设备、flash制作的动画课件一套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上一堂很有特色的音乐课。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森林里,居住着许多只漂亮的鸟儿,因为鸟儿的数量很多,渐渐地这里就成为了鸟儿们的王国,他们每天在一起快乐的舞蹈、愉快的歌唱。
你们看:(课件一出示:)(说明:声音是多么美妙动听,动作是如此协调,画面是多么精彩美观,这一幕幕深深的吸引着学生,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二、歌曲学习1、旋律学习师:小鸟是怎么叫的?(啾啾,啾啾啾)好,下面我们玩个游戏,老师弹琴,你们模仿小鸟的叫声来演唱3 3 啾啾 | 3 3 啾啾 | 6 6 6 啾啾啾 | 6 6 6 啾啾啾||1 1 啾啾 | 1 1 啾啾 |2 2 2 啾啾啾 | 2 2 2 啾啾啾||师:刚才我们听到小鸟们的音乐象声乐的哪种演唱形式呢?(合唱)原来我们接触过一些简单的二部歌曲,可是听小鸟演唱的二部还是第一次听到哦,好,下面我们来接触一下,学唱一首二部歌曲《老鸟,小鸟》(课件二出示:出现歌谱)全曲视唱重点练习:(1)、1=F 4/45 3 3 3 3 3 0 | 3 2 2 2 2 2 0 | 2 1 1 1 1 1 1 1 |1 12 1 0||3 1 1 1 1 1 0 | 1 6 6 6 6 6 0 | 6 5 5 5 5 5 5 5 | 55 6 5 0||啾啾啾啾啾啾(啪)啾啾啾啾啾啾(啪)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啪)“啪”可以拍腿,也可以带舞蹈性拍手。
(2)、1=F 4/453 33 30 30| 0 0 55 55 | 3 - 0 0 |33 33 20 20 | 0 0 32 32 |25- -||22 22 10 10| 0 0 22 22 | 1 - 0 0 |11 11 60 60 | 0 0 16 16 |12 - -||啾啾啾啾啾啾(啪啪)啾啾啾啾啾(啪啪)啾啾啾啾啾啾(啪啪)啾啾啾啾啾2、歌词学习师:同学们唱得不错啊。
刚才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在听(1)熟悉歌词师:大树爷爷看到这一幕,说起了绕口令呢,你们听(课件五出示)绕口令:老鸟小鸟老鸟,喜欢小鸟,小鸟,喜欢老鸟,老鸟喜欢小鸟,小鸟喜欢老鸟,小鸟小的时候,老鸟喂小鸟,老鸟老的时候,小鸟喂老鸟。
师:我们也来试试(学生熟悉带绕口令风味的歌词)师:鸟儿们看到这一幕,他们又是怎样的呢?(唱歌)(课件六出示:出现歌单)(2)唱词师:我们也来唱一唱(练习歌曲,处理难点)a、分声部演唱,注意鸟叫声的处理b、加入拍手跺脚律动c、学生可以根据对歌词的理解随意有节奏的变化律动3、整体演唱分声部演唱三、感受表现1、歌曲艺术表现师:请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老鸟和小鸟,也就是领唱1和领唱2,再分男女声部演唱,提示学生注意声部之间男女角色的变换。
2、欣赏《美丽的花儿》师:老鸟一日复一日,默默的哺育着小鸟,这是一种什么样精神体现呢?(爱心的奉献),小鸟最初的蛮横不讲道理,最后认识到错误,并找回纯洁善良的心灵。
老鸟和小鸟之间的这种相互照顾、彼此爱护的行为感动了美丽的花儿,你们瞧,花儿也在为他们歌唱。
(课件七出示)四、总结全课师:今天同学们学习了《老鸟和小鸟》,你有些什么样的感受呢?来说说。
(学生说完后,老师总结)在欣赏鸟儿们尽情歌唱时,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其中有一只能歌善舞的小鸟特别的突出。
(课件三出示:动画片段播出)师:这只小鸟小名儿叫皮皮,那是它特别调皮而得来的,因为它能唱会跳,经常是处于主角的位置,所以很骄傲,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包括它的父母。
你们瞧,这会儿啊,它又跟妈妈在斗嘴呢。
(课件四出示:)师:皮皮和妈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同学们可以来说一说啊,(学生自由举手发言,可以充分发挥想象),不管怎样,结果如何呢?(小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师:(小结略)第三课、西南音韵教学目标:1.能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歌曲《猜调》,并从中感受和体验少年儿童嬉戏游玩时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
2.能认真听赏葫芦丝与小乐队合奏《金风吹来的时候》,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认识两种云南民族乐器——芦笙和葫芦丝,初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乐器。
3.能在地图上标出玉溪、丽江和西双版纳,能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表现活动。
教学重点: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猜调》教学难点:辨认两件少数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并感受《金风吹来的时候》的基本情绪。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课前学生分组收集云南少数民族歌、舞、乐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学生交流1.将学生按照民歌组、乐器组、舞蹈组排列座位。
2.学生分组介绍课前收集的云南民歌、舞蹈、乐器等资料。
3.教师归纳并播放课件。
二、学唱云南民歌《猜调》1.导入师:云南是中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刚才民歌组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云南民歌,今天我们来唱一唱云南的少儿歌曲。
请听!2.听赏《猜调》3.提问(1)歌声在问什么,你能否尝试模仿。
(2)这首歌运用了声乐演唱形式中的哪一种?(生:对唱)教师小结:这是一首云南儿童游戏时对唱的歌,歌唱时因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唤起对方的注意,并激起对方感情上的反应,所以往往开始先唱一个长长的引腔,再唱主要内容。
通过一串串问题,双方以对、答的形式展开活动,问得巧,答得妙,妙趣横生。
4.学唱歌曲(1)师生以对答形式学唱歌曲旋律。
(出示歌谱)(2)跟伴奏唱歌词。
(要求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注意与十六分音符对应的歌词要唱清楚。
)(3)加入前倚音演唱。
师:歌曲情绪上有什么变化?生:(歌曲结尾处加入倚音,表现出对歌双方自信、得意的情绪,生动地表现出儿童顽皮、可爱的性格。
)(4)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师问生答,生问师答,一问多答,多问一答等等。
)5.猜谜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
(设计谜语并用对歌形式表现。
)(2)学生参与表现。
(分组进行对答游戏。
)三、听赏《金风吹来的时候》师:云南山水秀丽,少数民族众多,在长期的劳动中,各族人民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民族音乐和乐器。
唱完了云南的歌,让我们来听听云南的音乐吧!1.初听《金风吹来的时候》2.交流感受3.介绍乐器出示乐器图片:葫芦丝和芦笙。
简单介绍这两种乐器,并播放两种乐器演奏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两种乐器的音色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