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高危人群有哪些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判定标准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判定标准
1. 年龄因素:男性年龄超过55岁,女性年龄超过65岁。
2. 高血压:已诊断并正在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
3. 糖尿病:已诊断并正在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4. 心血管疾病:已诊断并正在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患者。
5. 高血脂症:已诊断并正在接受治疗的高血脂症患者,包括高胆固醇或高甘油三酯。
6. 颈动脉斑块:已诊断为颈动脉斑块的患者。
7. 烟草使用:持续吸烟或在过去5年内戒烟的患者。
8. 酗酒:过量饮酒或以时常过量饮酒为习惯的患者。
9. 脑中风家族史:有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曾经有过脑卒中的患者。
10. 心房颤动:已诊断并正在接受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
11. 脑血管病例史:曾经有过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其他脑血管事件的患者。
12. 肥胖:具有超过正常体重范围的BMI(体重指数)。
13. 缺乏锻炼:缺乏适度或高强度体育锻炼的患者。
14. 不良饮食习惯:高盐饮食、高脂饮食、高胆固醇饮食等不良饮食习惯的患者。
15. 心脏瓣膜病:已诊断并正在接受治疗的乳腺增生或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患者。
鉴于以上标准,有两种情况可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判定:
1. 患者同时符合任意3项及以上标准,即可判定为脑卒中高危人群。
2. 患者同时符合任意1项标准,并伴有一级亲属既往有过脑卒中的情况,也可判定为脑卒中高危人群。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具体判定应由医生根据临床情况和个体特征综合评估。
脑中风的高发人群都有哪些?

脑中风的高发人群都有哪些 ?脑中风高发人群通常与年龄有关系,年龄越大高发因素越多。
是目前我国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疾病,这使许多人都失去了正常生活。
那么脑中风的高发人群都有哪些?如何做好预防措施?以下对脑中风的高发人群进行介绍,希望在了解这个问题后能够有效进行预防。
1.什么是脑中风?脑中风表现为脑部缺血或出血损伤的一种疾病,也称作脑卒中。
这种疾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是非常高的,最常见的的症状就是脑梗塞,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脑卒中的病发率也不断上升,随之其死亡率也呈现上升的缺失,且目前并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只能够对其进行预防。
1.脑中风的高发人群有哪些?目前对于脑中风高发人群而言,通常有基础病的人群就属于脑中风的高发人群,脑中风的高发人群主要有以下这几种:1.血液粘稠度较高的患者。
这是近年来医务界判断脑中风是危险指标之一。
血液粘稠度偏高一般是由血脂高导致,与日常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如果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就很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病方面的疾病。
2.脑动脉硬化患者。
这是导致脑中风发生的基础,脑动脉硬化主要指是脑动脉壁增厚、变硬特征的动脉疾病,常表现的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和呕吐,引起这一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与肥胖、家族史、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等。
脑动脉硬化还会伴有脑卒中,继而出现偏袒、言语不清、意识不清等表现。
3.高血压患者。
根据相关数据表明,80%以上患有脑中风的病人都有高血压史。
目前引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遗传、超重、吸烟、饮食、酒精、社会因素等。
对于那些血压波动较大、顽固性高血压、治疗无效的高血压以及不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者,脑中风的几率更大。
4.小中风患者。
这类型的患者表现的症状为短暂性的脑缺血,这是对完全性中风预警最明确的信号。
根据相关统计表明,小中风患者演变成脑中风患者的可能性非常高,是没有病症者的16倍。
如果曾经患有小中风的病症的中老年人,但是并没有重视和及时治疗,那么就非常容易发生脑中风。
上海市某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现状分析

3 讨论
本次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检出率为29.5%,高于任淑荣等[4]报道的13.4%,提示本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比例较高。男性的高危对象检出率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对象中有较高的吸烟率有关。70岁及以上人群的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象检出率最高,而36~49岁人群的检出率最低,其原因可能为36~49岁居民是社会劳动力,生活方式比较健康,平时工作活动比较多 而70岁及以上人群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较少,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比例较高,可能加大了罹患脑卒中疾病的危险。
参考文献
[1] Hu X, Zhang JH, Qin X. Risk factors of early death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during hospitalization[J]. Acta Neurochir Suppl, 2016, 111 38739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比较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卒中高危对象检出情况
有效问卷1 694份中,共筛查出脑卒中高危对象500例,高危检出率为29.5%。其中男性高危对象的检出率为35.9%,女性高危对象的检出率为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36~49岁、50~59岁、60~69岁和70岁及以上年龄组的高危对象检出率分别为13.9%、29.9%、29.8%和33.3%,年龄组之间高危对象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脑卒中有八大危险因素

龙源期刊网
脑卒中有八大危险因素
作者:伍仞李绍斌彭福祥
来源:《百姓生活》2016年第05期
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出血均为脑卒中,也就是俗称的“中风”,具有高发病、高致残、高死亡、高复发的“四高”特点。
脑卒中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且年轻化趋势明显。
脑卒中有八大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房颤、抽烟、酗酒、少运动、肥胖,只要其中有3点符合,就属于卒中高危人群。
专家建议,应该对照八大危险因素来筛查自己的卒中风险,高危人群应该到医院进行基础检查。
卒中高危人群首次就诊,建议接受脑血管影像学检查以及颈部动脉彩超。
脑卒中往往是突发的功能障碍,进展很快,可以在几秒到几分钟的时间内就达到病情高峰,最好的应对方法是拨打120尽快送患者入院。
因为在发病后“时间就是大脑”,3.5小时内使用溶栓治疗获益最大,超过这个时间则容易引起出血等并发症。
脑卒中高危人群随访制度

脑卒中高危人群随访制度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很高。
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房颤等患者,这些人群需要长期的随访和管理,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和复发。
因此,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随访制度非常必要。
一、脑卒中高危人群随访制度的意义1. 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和复发脑卒中高危人群是脑卒中的主要人群,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方式容易导致脑卒中的发生和复发。
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随访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高危因素,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和复发。
2.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高危人群需要长期的管理和治疗,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随访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问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降低医疗费用脑卒中高危人群需要长期的管理和治疗,这对医疗费用有很大的影响。
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随访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问题,降低医疗费用。
二、脑卒中高危人群随访制度的内容1. 随访频率脑卒中高危人群需要定期随访,随访频率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随访频率为每月一次或每季度一次。
2. 随访内容(1)生活方式管理:包括饮食、运动、戒烟、限酒等方面的管理。
(2)药物治疗:包括药物的种类、用量、用法等方面的管理。
(3)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方面的检查。
(4)心理健康:包括心理状况的评估和处理。
(5)其他:包括对患者的疑问和问题的解答和处理。
三、脑卒中高危人群随访制度的实施1. 建立患者档案建立患者档案,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治疗情况、随访情况等信息,方便管理和随访。
2. 建立随访团队建立专业的随访团队,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医生等,确保随访工作的专业性和全面性。
3. 定期随访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定期进行随访,确保随访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4. 信息共享随访团队之间要进行信息共享,确保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和协调性。
8+2:预测脑卒中风险

龙源期刊网 8+2:预测脑卒中风险作者:赵宗礼来源:《大众健康》2013年第06期对于年龄在40岁及以上,具有以下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可列为脑卒中高危人群:1.血压>140/90 mmHg;2.心律不齐、房颤;3.吸烟;4.低密度脂蛋白(LDL)>240mg/dl;5.糖尿病;6.很少进行体育活动;7.明显超重;8.有卒中家族史。
对高危人群或既往有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者,建议依照个体情况,选择性进行相关检查,主要内容包括:颈动脉听诊、实验室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经颅多普勒检查(TCD)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曾提出脑卒中风险评估“8+2”:“8”指的是每个人都应该问自己8个问题,“2”是指高危人群要做2项检查。
通过“8+2”,能让绝大多数人了解自己的卒中风险,减少因卒中造成致死、致残的悲剧发生。
8问1. 你血压正常吗?高血压是脑卒中最常见且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治疗高血压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
舒张压每下降5~6毫米汞柱,脑卒中的危险下降42%;仅仅控制收缩压,也可以将脑卒中减少1/3。
成年人每年至少要检查一次血压。
高血压是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发病因素。
在所有脑卒中的患者中,至少有50%的人是由高血压引起的,尤其是危险的出血性脑卒中(脑溢血)。
???2.你血脂正常吗?血脂异常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会引发脑卒中、冠心病等诸多问题。
血脂是血液中各种脂类物质的总称,其中最重要的是胆固醇和甘油三脂。
胆固醇可分为“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坏胆固醇”浓度超过正常值后,就会在血管内逐渐形成斑块,阻塞血管,而“好胆固醇”则能减缓斑块的生长速度。
无论是“坏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油三脂增高,或两者皆高,统称为高脂血症。
世界卫生组织从事公共卫生疾病与社区医疗的服务专家克力斯·南达拉博士说过,“坏胆固醇”形成的粥样硬化斑块,就像潜伏在动脉壁上的肿瘤,外面是层包膜。
脑卒中人群筛查及综合干预技术方案

脑卒中人群筛查及综合干预技术方案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都很高。
为了及早发现脑卒中患者,并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病和死亡率,我们需要建立一套脑卒中人群筛查及综合干预技术方案。
首先,我们要确定脑卒中的高危人群。
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烟、饮酒、心脏疾病等。
我们可以通过定期的体检和健康问卷调查,筛查出可能存在这些高危因素的人群。
其次,对高危人群进行详细的评估和检查。
这包括测量血压、血糖、血脂水平,进行身体指标和身体成分测量,以及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相关检查。
通过这些评估和检查,可以进一步确定高危人群是否存在脑卒中的风险。
接下来,针对高危人群,我们需要进行综合干预措施。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方式干预:教育人群关于良好的生活方式习惯的重要性,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同时,能够提供营养师和康复专家的指导,以帮助人群掌握正确的饮食和运动方法。
2.药物干预:对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风险因素,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来控制其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4.社会支持:为脑卒中患者提供社会支持非常重要。
可以建立脑卒中康复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等,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护理。
同时,可以组织康复训练班和康复活动,促进患者的康复过程并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定期随访和评估非常重要。
通过定期随访,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生活状况,根据需要调整干预方案。
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进行健康教育,提醒患者注意疾病的防治。
综上所述,脑卒中人群筛查及综合干预技术方案包括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和评估,以及针对高危人群的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干预、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等措施。
通过此方案的实施,可以及早发现和干预脑卒中患者,降低其发病和死亡率,并促进其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脑卒中基层管理路径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脑卒中基层管理路径(一)机会性筛查1旧常门诊。
曾经由二级及以上医院明确诊断为脑卒中的患者。
2 .健康档案。
在健康档案建档体检时发现患者。
3 .体检。
通过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定期体检、低保人员体检、各类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辖区功能社区健康体检等机会发现患者。
4 .健康教育、健康咨询活动中发现患者及高危人群。
(二)高危人群筛查1 .高危人群(1)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房颤、脑动脉硬化、颈动脉狭窄等危险因素中一种以上者均认为是脑卒中的高危人群;(2)高龄、有脑卒中遗传家族史;(3)既往有脑卒中病史者;(4)肥胖患者以及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也应被列为脑卒中的高危人群。
2.具有以下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中的2-3项以上,建议接受脑卒中筛查(1)高血压或者正在服用降压药物;(2)高胆固醇血症或者正在服用降血脂药物;(3)糖尿病;(4)心房纤维性颤动或有其它的心脏疾病;(5)呼吸睡眠暂停;(6)直系亲属中有过卒中或心脏病史(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儿女);(7)吸烟;(8)大量饮酒;(9)缺乏体育运动,每周不能坚持做3次(每次至少20〜30分钟);(10)膳食中含饱和脂肪酸或油脂过多;(11)肥胖;(12)年龄超过50岁;(13)男性;(14)牙龈经常出血、肿痛,牙龈萎缩、牙齿松动、脱落;(15)缺血性眼病史;(16)突发性耳聋;3.筛查内容包括患者既往心脑血管病史、血生化检查、神经系统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及经颅多普勒检查(TCD)等。
(一)适用对象诊断为脑卒中的病人: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I63);大脑动脉闭塞和狭窄(ICD-10:I66)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0,I61)除外癫痫、创伤、感染、高血压脑病、代谢紊乱(高血糖、低血糖)等因素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体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脑卒中高危人群有哪些
导语:由于现在很多人生活压力比较大,再加上有很多人由于肥胖造成的高血压,所以就有很多的患者,已经进入了脑卒中高危人群,所以这对身体也会构
由于现在很多人生活压力比较大,再加上有很多人由于肥胖造成的高血压,所以就有很多的患者,已经进入了脑卒中高危人群,所以这对身体也会构成严重伤害。
因此很多人就想了解脑卒中高危人群有哪些?为了你能尽快了解,就来看看下面的解答。
脑卒中是中医命名的一种神经系统常见疾病,
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又叫脑血管意外。
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多为中、老年患者,表现为半身不遂、言语障碍等。
脑卒中的治疗首先,应注意加强体力和体育锻炼;
其次,注意控制饮食。
主要是应限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的摄入量,以减少脂类物质在血管内沉积,最好戒烟忌酒;
第三,药物治疗。
但是这些仅仅是一些保守的、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治疗方法,不能在根本上解除患者的痛苦。
脑卒中高危人群有哪些?相信通过以上的介绍,你已经有了更多的认识,一般脑卒中高危人群,都是在中老年人群当中,所以对于很多中老年人,如果你的血压很高,那么一定要更好的做好脑卒中高危这方面的预防和治疗,才能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