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plus 使用指南

合集下载

XRD分析软件Xpert HighScore Plus 3安装和导入pdf卡片图文教程-精品文档

XRD分析软件Xpert HighScore Plus 3安装和导入pdf卡片图文教程-精品文档

安装
1、双击打开文件夹HighScore Plus 3,
2、双击setup进行安装,出现如下图所示界面,点next
3、选择安装在C盘,点next
4、出现下图界面,点install,出现下图,安装完成,
导入数据库
1、先将database解压,将解压后的database文件夹放到根目录(直接放到C盘或者其他盘如D、E盘等)
2、打开桌面快捷方式
出现如下界面
3、点OK出现下面界面
4、点击customize 然后manage database出现下面界面
5、点击add highscore database出现如下界面
6、找到highscore plus3文件夹打开出现下面的界面
7、选择database文件夹点打开,出现如下
8、选择pdf2 2004hsrdb 打开出现如下
9、再选择COD-mar2010.hsfdb打开,出现如下图点击OK数据库导入成功,就这么简单。

reasearchir使用手册

reasearchir使用手册

reasearchir使用手册
ResearchIR是一个专业的红外图像分析软件,主要用于处理和分析红外图像数据。

它提供了许多强大的功能,包括图像处理、数据分析、报告生成等,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利用红外图像数据。

以下是ResearchIR使用手册的一些重要内容:
1. 软件安装和启动,使用手册应该包括关于如何下载、安装和启动软件的详细说明,包括系统要求和兼容性信息。

2. 用户界面介绍,手册应该提供对软件用户界面各部分的详细介绍,包括菜单栏、工具栏、图像显示区域等。

3. 数据导入和处理,手册应该包括如何导入红外图像数据并进行基本处理的步骤,如图像增强、滤波、温度测量等。

4. 数据分析和测量,手册应该介绍如何进行定量分析,包括温度测量、热斑分析、温度曲线绘制等功能的使用方法。

5. 报告生成和导出,手册应该包括如何生成报告并将数据导出到其他格式的详细说明,如PDF、Excel等。

6. 高级功能和定制化,手册还应该介绍软件的一些高级功能和定制化选项,如脚本编写、自定义算法等。

总之,ResearchIR使用手册应该全面、详细地介绍软件的各项功能和操作方法,以帮助用户快速上手并充分发挥软件的功能。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researchdownload使用说明汇编

researchdownload使用说明汇编

ResearchDownload User GuideVersion: 1.2.5DocCode: SW-BASE-UG-0051Date: 2011-04-21重要声明版权声明本文档中的任何内容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版权所有© 2008,展讯通信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但注明引用其他方的内容除外。

商标声明展讯通信有限公司和展讯通信有限公司的产品是展讯通信有限公司专有。

在提及其他公司及其产品时将使用各自公司所拥有的商标,这种使用的目的仅限于引用。

不作保证声明展讯通信有限公司不对此文档中的任何内容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陈述或保证,而且不对特定目的的适销性及适用性或者任何间接、特殊或连带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保密声明本文档(包括任何附件)包含的信息是保密信息。

接收人了解其获得的本文档是保密的,除用于规定的目的外不得用于任何目的,也不得将本文档泄露给任何第三方。

前言文档说明本文档介绍了ResearchDownload内部版工具的使用方法。

阅读对象本文档适合测试人员等使用。

内容介绍本文档包括四个章节,分别为:•第一章:概述。

简单介绍了ResearchDownload工具的功能及文件组成、运行环境;•第二章:程序说明。

对ResearchDownload工具界面做了说明,并描述了简单的操作步骤;•第三章:使用指南。

详细描述了ResearchDownload工具的使用方法;•第四章:3G芯片平台下载说明。

介绍了在3G平台下ResearchDownload工具的使用方法。

文档约定本文档采用下面醒目标志来表示在操作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

注意:提醒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说明:说明比较重要的事项。

相关文档目录第1章概述................................................................................................................................................ 1-11.1 系统概述 ......................................................................................................................................... 1-11.2 文件组成 ......................................................................................................................................... 1-11.3 运行环境 ......................................................................................................................................... 1-2 第2章程序说明........................................................................................................................................ 2-12.1 界面说明 ......................................................................................................................................... 2-12.1.1 主界面 ................................................................................................................................... 2-12.1.2 工具栏说明 ........................................................................................................................... 2-12.1.3 状态窗口说明 ....................................................................................................................... 2-22.2 简要操作步骤 ................................................................................................................................. 2-32.2.1 运行程序 ............................................................................................................................... 2-32.2.2 设置下载参数 ....................................................................................................................... 2-32.2.3 开始下载 ............................................................................................................................... 2-42.2.4 下载完成 ............................................................................................................................... 2-52.2.5 退出程序 ............................................................................................................................... 2-5 第3章使用指南........................................................................................................................................ 3-13.1 程序设置 ......................................................................................................................................... 3-13.1.1 设置界面 ............................................................................................................................... 3-13.1.2 普通设置 ............................................................................................................................... 3-23.1.3 NAND Flash设置 .................................................................................................................. 3-33.1.4 Calibration 设置..................................................................................................................... 3-53.1.5 Flash Operations 设置 ........................................................................................................... 3-63.1.6 Multi-Language 设置............................................................................................................. 3-93.1.7 LCD Configure 设置 ........................................................................................................... 3-103.1.8 MCP Type设置 .................................................................................................................... 3-103.2 打包 ............................................................................................................................................... 3-113.3 设置配置文件 ............................................................................................................................... 3-123.3.1 添加产品 ............................................................................................................................. 3-12-i-3.3.2 增加新的备份项.................................................................................................................. 3-153.3.3 添加私有配置文件.............................................................................................................. 3-163.3.4 在私有配置文件中隐藏产品.............................................................................................. 3-17 附录A Revision History ............................................................................................................................ A-1-ii-图目录图2-1 ResearchDownload主界面........................................................................................................ 2-1 图2-2 状态窗口 ................................................................................................................................... 2-2 图2-3 “Passed”窗口............................................................................................................................ 2-3 图2-4 “Failed”窗口 ............................................................................................................................ 2-3 图2-5 “Waiting”窗口.......................................................................................................................... 2-3 图2-6 参数设置界面 ........................................................................................................................... 2-4 图2-7 程序下载界面 ........................................................................................................................... 2-4 图2-8 程序下载成功 ........................................................................................................................... 2-5 图2-9 程序下载失败 ........................................................................................................................... 2-5 图3-1 程序设置页面 ........................................................................................................................... 3-1 图3-2 串口设置 ................................................................................................................................... 3-2 图3-3 选择产品 ................................................................................................................................... 3-3 图3-4 选择文件 ................................................................................................................................... 3-3 图3-5 FLASH操作设置....................................................................................................................... 3-3 图3-6 NAND Flash设置界面.............................................................................................................. 3-4 图3-7 Calibration设置界面 ................................................................................................................. 3-5 图3-13 Packet设置界面..................................................................................................................... 3-12-i-表目录表1-1 文件组成 ................................................................................................................................... 1-1 表2-1 ResearchDownload软件主界面说明........................................................................................ 2-2 表2-2 状态界面说明 ........................................................................................................................... 2-2 表3-1 设置界面说明 ........................................................................................................................... 3-2-i-第1章概述1.1 系统概述ResearchDownload工具软件的用途是通过串口将手机软件写进硬件模块中。

highlightplus使用方法

highlightplus使用方法

highlightplus使用方法【最新版4篇】目录(篇1)1.引言2.Highlights Plus 的功能与特点3.使用方法详解4.实际应用案例5.总结正文(篇1)【引言】在知识经济时代,提升学习效率和知识获取速度成为了人们的迫切需求。

为此,各种辅助工具应运而生,其中 Highlights Plus 便是一款备受欢迎的知识类写作助手。

本篇文章将为您详细介绍 Highlights Plus 的使用方法,帮助您充分发挥其功能,提升写作效率。

【Highlights Plus 的功能与特点】Highlights Plus 具有以下特点:1.强大的知识库: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包括历史、地理、科学等,为您提供丰富的信息来源。

2.实时翻译:支持多种语言的实时翻译,助您跨越语言障碍,获取全球知识。

3.自然语言处理: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理解您的问题,为您提供精准的答案。

4.智能推荐:根据您的使用习惯,智能推荐相关内容,满足您的个性化需求。

【使用方法详解】使用 Highlights Plus 的方法如下:1.注册与登录:首先,您需要在官网注册一个账号并登录。

注册过程简单快捷,只需填写基本的个人信息即可。

2.提问:在首页输入您想要了解的问题或者关键词,Highlights Plus 会立即为您提供相关的答案和资料。

3.筛选与排序:您可以根据需要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和排序,例如按照时间、相关度等进行排序,以便更快地找到您需要的信息。

4.收藏与分享:对于您感兴趣的内容,您可以将其收藏,方便随时查看。

此外,您还可以将内容分享到社交平台,与朋友一起学习交流。

5.个性化设置:在个人中心,您可以查看自己的使用记录、收藏等内容,还可以对语言偏好、推荐设置等进行个性化设置。

【实际应用案例】以一个历史爱好者为例,他想了解关于“秦始皇”的相关知识。

在Highlights Plus 中输入关键词“秦始皇”,系统会立即呈现关于秦始皇的生平、成就、历史背景等内容。

X Pert使用手册

X Pert使用手册
文档设置 应用模板 程序设置 仪器默认值 文件联系 输入用户设置 输出用户设置 输入参数 编辑标题/页题 编辑参数设置 编辑用户批处理程序
三、 物相检索
1. 打开 HighScorePlus 软件,读入需要分析的文件。 2. 点击“IdeAll”。
或者:
3. 检索结果如下:
4. 选定合适的 PDF 卡(尽可能选用卡片号靠后的,这样准确性要好一些)。 对于同一种物质的不同来源,可以选用相同的 PDF,从而进行对比,故可以自 己输入已知的 PDF 卡号。
置好各个参数后,点击“Search Peaks”,再点击“Replace”即可。
然后输入 PDF 卡片号,拟和 Fit…..
设置的值越大,其拟和得到
的峰值就越接近真实。
大部分为默认值。对于宽峰, Maximum tip width 值要增 大;对于窄峰,Minimum tip width 值要减小。
五、Rietveld 全谱拟合
建议:先选定自动精修模式,再选定半自动精修模式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打开需要精修的文件(这里以 Si 为例),点击“IdeAll”进行物相检索。 第二步:
将“Profile Base Width” 里的值改为“7”
第三步:
在 “Pattern List” 里 点 住 “00-027-1402”按右键,在 下拉菜单里点击“Convert Pattern to phase”
一般为 2。对于宽峰,设置 的值要增大(3~6)。
(2)计算结晶度 第一步:先找到一个已知结晶度的标样数据,如 HighScorPlus 软件自带有一个 结晶度为 50 的数据:
C:\Program Files\ PANalytical \ X’pert Highscore Plus\Tutorial\Cryst 50.RD 第二步:打开这个文件 第三步:寻峰,再拟和 Fit 第四步:

X'Pert使用手册

X'Pert使用手册
第五步:打开自己要计算结晶度的文件 第六步:重复第三步和第四步,在“Constant Background”输入 m(如 290.75), 那么“Crystallinity”里显示的值即为此样品的结晶度。 (3)计算 X 射线对物质的穿透深度 第一步:点击“Tools”菜单下的“MAC Calculator”
寻找花样 用户花样加到数据库 从数据库中删除用户花样 将花样保存在子集中 子集装入花样表中 设置所有的手动坐标 去掉全部花样
其中:(1)Crystallography:
物相鉴定 结晶学 结构精修
(2)Rietveld:
搜寻单胞 精修单胞 约化单胞 转化单胞
精修模式 开始花样模拟 开始精修 停止精修 编辑自动精修步骤 编辑排斥的区域 编辑背底点 编辑扫描步骤 显示校正矩阵 显示精修的值 输入新的结构
7.若想剥离 K-α2,则先点击“Treatment”菜单下的“Strip K-Alpha2”命令。
接着点击弹出的对话框里的“Strip K-Alpha2”。 最后点击“Replace”即可。
8. 导出数据。 若要求得到衍射峰(如 d 值,半高宽,峰高等)的信息,则可以点击“Reports”
菜单中的“Create RTF Report”或者“Create Word Report”。那么产生的报告里有
五、Rietveld 全谱拟合
建议:先选定自动精修模式,再选定半自动精修模式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打开需要精修的文件(这里以 Si 为例),点击“IdeAll”进行物相检索。 第二步:
将“Profile Base Width” 里的值改为“7”
第三步:
在 “Pattern List” 里 点 住 “00-027-1402”按右键,在 下拉菜单里点击“Convert Pattern to phase”

文献管理学术助手插件使用说明

文献管理学术助手插件使用说明

使用指南目录一、学术工具及插件功能介绍二、学术插件适配哪些学术网站三、学术插件安装教程四、即将上线新功能五、视频教程及意见反馈为什么做这么一款插件?在辅导学员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意识到,单纯的论文写作技巧传授仅是冰山一角,远未能全面覆盖学者在科研道路上的多样化与深层次需求。

所以自2023年底,我们开始深耕科研工具的研发。

秉持“知识无界,共享为赢”的理念,将这些凝聚了团队智慧与心血的学术插件,无条件、免费地向广大学友开放。

什么时候使用这款插件?只要是涉及到文献相关的工作,均可使用我们这款插件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目前能解决的学术痛点l不好筛选优质文献l文献下载尤其是英文文献下载困难l中英文文献阅读翻译繁琐l文献不好管理l论文含有敏感词检查吃力l最新的核心期刊目录不好确认l投稿不会选刊l......上线一个月的使用情况700+用户安装使用-本插件已在360浏览器、360极速浏览器X、谷歌浏览器插件市场上线插件市场检索情况360插件市场——在【学术/文献】类排名第二插件市场检索情况谷歌插件市场——检索【文献】排名第一一、学术工具及插件功能介绍1、展示刊物分级,一键筛选优质文献。

l可在各大数据库、论文网站显示期刊分级情况l可显示的期刊等级有:JCR影响因子,JCR分区,中科院分区,中科院预警期刊,AHCI、FT50、UTD24、CSSCI索引、北核、CSCD、科技核心、人文核心、SCD、EI、第一批学术期刊、第二批学术期刊……各期刊均为最新目录内的,无延迟无滞后。

2、学术文献管理。

l在多种数据库,便捷收藏文献,无需保存到本地。

l使用:①点击“学术收藏”,选择文献收藏类目,可保存至插件后台收藏。

②点击浏览器右上角插件图标进入文献管理界面,可修改所收藏文献类目,也可删除无用文献。

l支持所有网站中英互译,按“T”翻译,按“Y”取消l选中想要翻译的部分,T键翻译,Y键取消。

默认中英文互翻;尾部蓝图标一键复制。

l后台可进行翻译设置4、标注重点关注期刊(私有数据集)。

XRD分析软件XpertHighScorePlus3安装和导入pdf卡片图文教程

XRD分析软件XpertHighScorePlus3安装和导入pdf卡片图文教程

安装
1、双击打开文件夹HighScore Plus 3,
2、双击setup进行安装,出现如下图所示界面,点next
3、选择安装在C盘,点next
4、出现下图界面,点install,
出现下图,安装完成,
导入数据库
1、先将database解压,将解压后的database文件夹放到根目录(直接放到C盘或者其他盘如D、E盘等)
2、打开桌面快捷方式
出现如下界面
3、点OK出现下面界面
4、点击customize 然后manage database出现下面界面
5、点击add highscore database出现如下界面
6、找到highscore plus3文件夹打开出现下面的界面
7、选择database文件夹点打开,出现如下
8、选择pdf2 2004hsrdb 打开出现如下
9、再选择COD-mar2010.hsfdb打开,出现如下图
点击OK数据库导入成功,就这么简单。

软件下载地址淘宝搜店铺“小yy当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feren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手动移液器
Research® 手动移液器
Research® pro 电动移液器
Research® plus 手动移液器
外置活塞式移液器 (Positive-displacement)
工作原理:分液器外接分液管,通过分液管内的活塞运动移取和打出液体,活塞和液体 直接接触没有空气柱,适用于密度、粘度与水不同的液体:如易挥发性溶剂(氯仿、丙酮)、 粘稠液体(甘油)、血液、PCR 预混液等。
从大到小的调节 从小到大的调节 图3
第二步 装配移液吸头
● 对于单道移液器,将移液器末端垂直插入吸头,轻压上紧即可; ● 对于多道移液器,将移液器的第一道对准第一个吸头,倾斜插入,前后稍许摇动上紧 即可。
特别提示 ● Research plus 移液器具有弹性吸嘴,无需用力也可保证气密性,同时确保吸头装配的均一性。 ● 如使用 5 ml 和 10 ml 不带滤芯的吸头,请使用过滤器;如使用 5 ml 或 10 ml 带滤芯的吸头,则需 要卸下移液器内的过滤器。因为过滤器和滤芯会相互干扰,造成移液器的第一档控制档失效。 ● 不可反复撞击移液器来确保吸头气密性,长期以这种方式装配吸头,会导致移液器的零部件因强烈 撞击而松散,甚至会导致调节刻度的旋钮卡住。
特别提示: ● 安装锁定环后,弹性吸嘴失效。
Research plus 多道移液器的拆卸方法
图一 轻轻向右扣动锁扣, 即可取下下半部分
图二 按下左右两边弹簧 锁扣,即可打开 盖板
图三 特殊工具便于更 换密封圈
密度调节工具
CAL 贴纸
多道移液器 O 型圈工具
特别提示: ● 只有在多道移液器的下半部分和上半部分分开的情况下,才能拆卸和安装活塞。 ● 100 µl 和 300 µl 的多道移液器在吸嘴部分配有 O 型环。
贴纸(详见移液器的调节)。 ● 5 ml 和 10 ml 附赠的工具可用于取下下 半部分移液器。
图五 拆卸完成的 Research plus 移液器
Research plus 单道移液器下半部分组装
锁定环
CAL 贴纸
密度调节工具
图一 将弹簧小心套入活塞, 装入下半部分移液器中
图二 用弹簧固定帽压住弹簧 并扣紧
五、气体活塞式移液器的移液方式
不同类型液体的移取方式
六、移液器的正确操作
移液器的正确操作 错误的操作方式
七、移液器的自行拆卸和组装
Research plus 单道移液器的拆卸方法 Research plus 单道移液器下半部分组装 锁定环的使用 Research plus 多道移液器的拆卸方法 Research plus 多道移液器下半部分组装
2007 年美国 New Brunswick Scientific (NBS) 公司成为 Eppendorf 大家庭中的一员,拓 展了 Eppendorf 在细胞应用领域的产品线。NBS 公司以生产细胞培养、检测和储存的高 品质仪器而闻名于世,在科研及商业领域广泛应用,范围涵盖生物医药、环境、食品和 化妆品行业。现在,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履行承诺,为您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客户服务。
二、Eppendorf 移液器的历史
1958 年,Eppendorf 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微量加样器,并于 1961 年成功申请气体 活塞式移液器专利。历时近半个世纪的发展,Eppendorf 公司系列移液器品质卓越,设计 人性化,可有效防止 RSI(手部重复性劳损) ,符合 ISO 8655 等国际相关标准。
八、移液器的清洁与消毒
移液器内外部清洁方法 移液器的消毒灭菌 去除移液器的 DNA 污染
九、移液器快速检测
十、移液器的密度调节功能
十一、专业的移液器校准服务
严格的移液器校准环境 移液器校准的操作过程 移液器的专业校准软件 PICASO®
2
3
3
4 4 4
5
6 6
7-8 7 8
9 - 10 9 9
10 10 10
1958 年,Eppendorf 发明第一支微量加样器
1974 年,可调式移液器上市 1995 年,专为科研领域研发的 Research®
系列移液器上市 2001 年,Research® pro 电动移液器上市
2003 年,PhysioCare 概念移液器上市
2009 年,可整支高温高压灭菌的 Research® plus 手动移液器上市
第三步 吸液和放液
● 垂直吸液 ● 吸头尖端需浸入液面 3 mm 以下 ● 选择正确的移液方式慢吸慢放,控 制好弹簧的伸缩速度 ● 放液时吸头尖端靠在容器内壁
特别提示 5 ml 和 10 ml 的移液器要配合滤芯吸头或过滤 器使用,吸液时,吸头需浸入液面以下 5 mm, 慢吸液体,达到预定体积后,在液面下停顿 3 秒,再离开液面。
第一步 设定移液体积(仅适用于可调量程 移液器)
● 旋转移液器上端旋钮进行体积调节。1,000 µl 以 下量程的移液器以 µl 为单位显示体积,5 ml 和 10 ml 量程的移液器体积以 ml 为单位显示体积。 从大体积调节至小体积时,逆时针旋转至刻度即 可;从小体积调节至大体积时,可先顺时针调过 设定体积,再回调至设定体积,可保证最佳的精 确度(见 图 3) 。
反向吸液
适用于粘稠液体或易挥发性液体
不同类型液体的移取方式
易挥发液体(氯仿、丙酮) 粘稠液体(甘油) 高密度液体(次氯酸钠) 污染性液体(病毒)
反向吸液 预润湿吸液 缓慢吸液和放液
使用密度调节工具(详见密度调节) 使用 ep Dualfilter T.I.P.S. 双滤芯吸头
6
外置活塞式
六、移液器的正确操作
8
七、移液器的自行拆卸和组装
Research plus 单道移液器的拆卸方法
图一 按住脱卸按钮后, 拔出套筒
图二 按枪上的英文提 示向上轻压,取 出下半部分移液器
图三 轻压弹簧固定帽
图四 小心取出弹簧和 活塞
特别提示:
● Research plus 移液器内附密度调节工 具、黑色锁定环和 CAL 贴纸,便于自 行调节移液器。 ● 密度调节工具可根据不同密度的液体进 行移液器调节(详见密度调节)。 ● 如果移液吸头使用时间过长或已经轻微 弯曲时,使用锁定环可提高移液精准性 (详见锁定环的使用)。 ● 每次移液器调节或校准后,将贴上 CAL
2009
2003
2001
1995
1974
3
1958
三、移液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气体活塞式移液器 (Air-cushion) 工作原理:通过弹簧的伸缩运动来实现吸液和放液。在活塞推动下,排出部分空气,利 用大气压吸入液体,再由活塞推动空气排出液体。使用移液器时,配合弹簧的伸缩性特 点来操作,可以很好地控制移液的速度和力度。
图 2、Research plus 多道移液器
多道移液器的上半部分,请参考图 1 单道移液器
1 、脱卸锁扣 用于拆卸多道移液器的下半部分 2 、多道移液器的下半部分 下半部分可以自由旋转,旋转不会旋下下半部分。最外面两个通道具有 1 和 8(或 1 和 12)的数字标示。 多道移液器的每个通道均有单独的活塞,即使安装少于 8 个或 12 个的吸头 也可以使用,便于更换和维护。 3 、弹簧锁扣 按下即可打开下半部分的盖板 4、 弹性吸嘴 具有伸缩性的吸嘴,优化了安装和脱卸吸头的用力,确保移液均一性。 5 、吸头 推荐使用 Eppendorf epT.I.P.S. 吸头。 6、 盖板 下半部分的保护板,可打开。
5
五、气体活塞式移液器的移液方式
正向吸液:吸液时,将移液器按钮按到第一档吸液,释放按钮。放液时,先按到第一档, 打出大部分液体,再按下第二档, 将余液排出。
正向吸液
适用于与水性质相同的液体 预润湿吸液: 易挥发或粘稠液体可以通过吸头预润湿的方式来实现精确移液。操作时, 先吸入液体,打出,吸头内壁会吸附一层液体。连续预吸 3-5 次,使吸头内壁吸附达到 饱和,再吸入液体,再打出,所移取的液体体积会很精确。 反向吸液:通常与预润湿吸液方式结合使用,适用于粘稠液体和易挥发液体。吸液时将 按钮直接按到第二档再释放,这样会多吸入一些液体,打出液体时只要按到第一档即可。 此时,吸头内部还有多余液体,可以补偿吸头内部的表面吸附。
Research® plus 多道移液器下半部分组装 ● 将盖板合上,扣上锁扣 ● 按住脱卸按钮,将下半部分推进上半部分,直至听见“咔”的衔接声
10
八、移液器的清洁和消毒
移液器内外部清洁方法 ● 使用含肥皂液、洗洁精或 60%异丙醇清洁液的湿布,去除移液器外部污垢,再用双蒸水淋 洗,晾干即可 ● 如果移液器误吸入样品被污染,需拆卸移液器的下半部分(详见移液器拆卸与组装), 再使用肥皂液、洗洁精或 60%异丙醇清洁,并用双蒸水淋洗干净,晾干后再组装
NEW!
Eppendorf Research plus
移液器使用宝典
目 录
一、公司简介
二、Eppendorf 移液器的历史
三、移液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气体活塞式移液器 (Air-cushion) 外置活塞式移液器 (Positive-displacement)
四、Research plus 移液器的结构
Multipette® plus 手动连续分液器
Varipette® 连续分液器
Multipette® stream/Xstream 电动连续分液器
4
四、Research plus 移液器的结构
图 1、Research plus 单道移液器
1 、控制按钮 控制按钮和适配的 Eppendorf epT.I.P.S 吸头盒的颜色一致。 2 、体积调节旋钮(仅限可调量程移液器) 用于移液器的体积设定。 3 、吸头脱卸按钮 用于脱卸移液器的吸头和套筒。 4 、体积显示窗口(仅限可调量程移液器) 从上往下读数,四位数字放大显示。 5 、密度调节孔 用于移液器的密度调节,出厂时贴有 ADJ 银白色标签,表明符合出厂设定。 6 、密度调节窗口 移液器出厂时,默认设置为 “0”。 7 、标记区 可用于移液器的标记。移液器序列号位于底部。 8 、套筒 下半部分的套筒,用于脱卸吸头。 9 、弹性吸嘴 具有伸缩性的吸嘴,优化了安装和脱卸吸头的用力(不包含 5 ml 和 10 ml 的 移液器)。 10 、吸头 推荐使用 Eppendorf epT.I.P.S. 吸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