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圆明园的毁灭》上课课件PPT2

合集下载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4《圆明园的毁灭》课件(共27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4《圆明园的毁灭》课件(共27张PPT)
圆明园的毁灭
二班语文
圆明园全景图
知识链接
1709 年开始兴建,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 咸丰六代清朝皇帝,1860 年被英法联军焚毁。 圆明园占地面积 约 5200 多亩,有 150 余景,被 称为“万园之园”,是世界上最 大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是中国人 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 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
1、《寻宝》节目中有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 、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让人 大开眼界。
2、《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 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
3、自中央“八项规定”颁布实施之后,上自中央领导下 至各地纷纭呈现出改会风、转作风的新气象。
断壁残垣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讨论:现在有人建议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 圆明园,恢复它的原貌。对这个问题,你有什 么看法?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 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 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 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 19日,三千多名侵犯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1860年10月6日”“10月18日和19日”只有短短的十 几天,野蛮的侵犯者用最简单、最粗鲁、最残酷的 方式,毫不吝惜地损坏了这个有着不可估计的价值 的园林,从这几个时间词中不难感受到损坏圆明园 所用的时间之短,同时也感受到圆明园被破坏之严 重及损失之巨大。这也更让我们痛恨清政府的腐败 无能,更对侵犯者的野蛮行径感到愤慨。
LOGO
圆明园凭借自身的布局、建筑宏伟,成为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中饲养着许多珍禽异 兽,种植着许多奇花异草,有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 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4《 圆明园的毁灭》课件(共69张PPT)

14《 圆明园的毁灭》课件(共69张PPT)
圆明园占地5200余亩,建筑总面积超过故宫。在山水环绕之中,分布着145处景观,汇集了天下胜景和名园精华。
雷峰夕照
蓬 莱 瑶 台
武 陵 春 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这是本段的总结句。写出了人们游览圆明园的真实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汇聚天下风光和融合中外建筑风格的圆明园的欣赏和赞美之情,以及对祖国灿烂艺术文化的无比热爱之情。
圆明园是圆明三园中的主园,也是规模最大、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由清朝康熙皇帝下令建造,后经雍正、乾隆两代皇帝的不断扩建和完善,最终成为了一座集山水园林、建筑艺术、诗词歌赋于一体的综合性皇家园林。
绮春园和长春园是圆明园的两个附属园林,分别位于圆明园的西侧和东侧。这两个园林也有各自独特的景观和建筑,与圆明园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圆明三园的整体风貌。
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亲爱的同学们,再见
课文点评
圆明园的毁灭
爱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恨
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警示人们勿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的国宝在哪里?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包括:青铜器、瓷器、玉器、书画、雕刻品等共计2.3万件。英国大英图书馆藏有中国珍贵文献和古籍6万多种。
奇珍异宝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拍卖价格:1400万欧元(约1.1亿元人民币)拍卖地址:巴黎佳士得拍卖行拍卖时间:2009年2月25日

部编版五年级上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第2课时 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上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第2课时 课件

拓展延伸
假如此时此刻,你就站在圆明园的废墟 旁,你会想到什么?想说些什么?把想到的 写下来。
贫穷受欺压,落后就挨打! 国盛则园兴,国衰则园毁!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课堂练习
1. 根据拼写汉字。 huī jìn sǔn shī xiāo huǐ ( 灰烬 ) ( 损失 ) ( 销毁 )
2. 辨字组词。 幻(幻想 ) 征( 长征 ) 凡(平凡) 幼(幼儿 ) 证(证件 ) 几(几何)
精读感悟
学习第4自然段(文物珍宝)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 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 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文物多:时间跨度长、珍宝类型多。
精读感悟
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
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14 圆明园的毁灭
第二课时
新知导入
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 术的精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 馆、艺术馆。然而,就是这样一座人类 历史上最大最美的花园,一座拥有着无 数奇珍异宝的园林建筑,却在三天三夜 的大火中毁灭了。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 一看圆明园到底1自然段 。
精读感悟
学习第5自然段(惨遭践踏与毁灭)
1860年10月6日 ,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 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 任意破坏、毁掉。
“侵入”、“闯进”、“掠走” 写出了什么?
英法联军:强盗与野蛮的行径。
精读感悟 “凡是”、“统统”、“拿不动的”、“实在运不走的”这些词写出
特点三,吸取了西洋建筑的风格。
精读感悟

14《圆明园的毁灭》课件(共28张PPT).ppt

14《圆明园的毁灭》课件(共28张PPT).ppt
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 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 经过。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 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损失!
想一想:作者连用两个“不可 估量”说明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 ....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
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 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 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 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 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 园周围。
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觉得圆明园美在哪 里,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用自己的话表达 圆明园的美。
是啊!圆明园中的景色真美,园中的 殿堂是那么……亭台楼阁是那么……
金碧辉煌的殿堂
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海宁安澜园
苏州狮子林
平湖秋月
返回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 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 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 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 岛瑶台、武陵春色。
销毁
guī
瑰宝
tǒng tǒng
统统
liáng
不可估量
gǒng
lóng tī
lái yáo
众星拱月 玲珑剔透 蓬莱瑶台
我会读
不可估量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殿 堂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 瑰 宝 诗情画意 奇珍异宝 田园风光 宏 伟
【文物】 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 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等。
第2课时
毁灭
圆明园
边读课文边思考:为什么英法联军毁 了一座圆明园,就会激起我们这么大的愤 恨、这么大的怒火?
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艺术馆。

《圆明园的毁灭》课件PPT(完美版)精选全文

《圆明园的毁灭》课件PPT(完美版)精选全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读一读:
圆明两次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 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李大钊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居然还
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
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
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法国) 雨果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圆明园昔日辉煌之三
收藏美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 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上自”“下至”从时间跨度上写出了圆明园收 藏之物的历史悠久。“青铜礼器”“名人书画” “奇珍异宝”从种类上写出了圆明园收藏之物的数 量丰富、价值巨大。)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安澜园
平湖秋月
狮子林 雷蓬峰莱夕瑶照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武陵春色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 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 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这是本段的总结句。写出了人们游览圆明园的真实感受, 表达了作者对汇聚天下风光和融合中外建筑风格的圆明 园的欣赏和赞美之情,以及对祖国灿烂艺术文化的无比 热爱。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参与劫掠的英法军官回忆: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夺 取财宝,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抢走绣 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 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 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 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PPT课文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PPT课文课件

课文导读
CLICK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始建于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到清乾隆九年(1744)基本 建成。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 时150多年。全园占地5200余亩,方圆20多华里。全园 建筑总面积超过故宫。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 上是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园的总称, 占地甚广。圆明园是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 以上。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5处景观,有些景观的 命名,直接以水为主题。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 “三潭印月”“曲院风荷”,都来自于杭州的西湖十景。 还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庐山的“西峰秀色”, 仿狮子林的“叠石迷宫”,仿瞻园的“茹园”,仿孤山放 鹤亭的“招鹤蹬”等等,汇集了天下胜景和名园精华。在 圆明园的鼎盛时期,这里既是具有空前规模的皇家园林,又是清代皇帝发号施令、行使权力的统治中心。从康 熙到咸丰,6个皇帝每年总有三四个月在此居住,并处理政务和进行各种政治活动。当年的大宫门两旁,曾设 置了内阁、六部、军机处等中央政府部门的办公处。在西北面的一片废墟残迹中,仍能寻找到几组规模宏大的 宫殿遗址。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举行盛大宴会的“九洲清宴”、供奉历代清帝影像和祭祀用的“安 佑宫”和藏书楼“文源阁”等等。
有 … 也有 …
找出描写圆明园的形容词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众星拱月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 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 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 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艺术馆。
上自 … 下至…
青铜礼器
名人书画
奇珍异宝
阅读最后一段
说说英法联军是怎样破坏圆明园的

14 圆明园的毁灭 第二课时 课件(共38张PPT)

14 圆明园的毁灭 第二课时 课件(共38张PPT)

痛惜、沉重…… 赞叹、喜爱…… 愤怒、痛苦……
第1自然段 第2自然段 第3自然段 第4自然段 第5自然段
不可估量的损失 位置和布局 建筑和景观 价值和地位 毁灭
痛惜、沉重…… 赞叹、喜爱…… 愤怒、痛苦……
4
5 1 2 3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 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 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 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简介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 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 成。占地350公顷,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 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圆明园,曾以 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 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 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1860年 10月惨遭英法联至洗劫并付之一炬。
识。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涉及《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的教学,包括文章背景、圆明园的历史
、毁灭的原因和过程、以及对后人的启示等方面。我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文本,帮助他们
理解文章的思想和意义,并引导,我通过提问和作业等方式,了解了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大多数学生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 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 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 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huáng diàn
lóng tī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掉 也可编辑修改

《圆明园的毁灭》ppt课件

《圆明园的毁灭》ppt课件


举世闻名 玲珑剔透 平湖秋月 武陵春色
众星拱月 亭台楼阁 雷峰夕照 诗情画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金碧辉煌 山乡村野 蓬莱瑶台 奇珍异宝
词语解析
【众星拱月】 群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玲珑剔透】 玲珑,精致灵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而使透空明
晰。形容精工制作、内部镂空的工艺品。
【金碧辉煌】 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第2课时
毁灭
圆明园
边读课文边思考:为什么英法联军毁 了一座圆明园,就会激起我们这么大的愤 恨、这么大的怒火?
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艺术馆。
因为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收 藏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
那么 我们的国宝现在在哪里?
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青铜器、瓷器、玉 器、书画、雕刻品等共计2.3万件,中国珍贵文献和古籍 6万多种。
法国枫丹白露宫。宫中的中国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 方的再现。收藏的中国历代名画、金银首饰、瓷器、香 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有3万件。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世界上收藏中国玉器最 丰富的博物馆,有1200多件。陶瓷2000多件。青铜器 约800件。
……
主题归纳
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 践踏毁灭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 爱和对侵略者野蛮、无耻行径的无比痛恨,激发人们不 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者通过举例,概括地写出了圆明园 中的主要景物,让人感受到了圆明园 中的景点之多,景致之美,不禁心生 向往之情。
各种奇珍异宝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 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 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 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谁是造成圆明园毁灭的罪魁祸首? 英、法联军。 (3)面对这把罪恶之火,面对如今只剩下的残垣断壁,此刻,你最 想用一个什么词语形容此时的心情? 悲痛、痛惜、痛恨等。
课文解读
1.阅读第1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难以计算, 也点明了圆明园在祖国和世界文化史上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加重了 对圆明园毁灭的惋惜和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景物描写的作用有如下几点: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3)展示人物性格。 (4)借景抒情。 本文前面部分着重描写了圆明园内的景点风光及其融合中外风格的
建筑艺术,属于风物描写,其目的在于通过介绍它辉煌的过去,来激起我 们对圆明园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愤怒。
3.经典诵读。 圆明园与李大星白侍夜宿朝房 (清)李象鹄
环山带水境清幽,金爵觚棱耸上头。 树古直因连上苑,月明知是近中秋。 五更画角催天曙,万点寒星入汉流。 寄与题诗白太传,卢郎直下有同游。
课堂小结
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 恨,激发了人们不忘国耻的信念,增加了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阅读第2~4自然段,思考问题。
(1)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一座宏伟的建筑?
圆明园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三大园以及许多小园组成。园内汇 集了天下胜景和名园精华。在建筑艺术上,圆明园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 的独特风格。园内,不仅有金碧辉煌的殿堂,还有诗情画意的亭台楼阁; 既有民族建筑,又有西洋景观。在当时,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处兼有东西 方风格的园林建筑群。漫步其中,仿佛天南海北、中外名胜都尽在眼底, 所以说是一座宏伟的建筑。
(2)第2自然段写了什么? 介绍了圆明园的位置及总体布局。 (3)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第3自然段? 用舒缓的语调读出作者深深自豪、沉醉之感。 (4)第3自然段第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排比。不但写出了圆明园的主要特点,而且语言生动,更有气势。
排比
排比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 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句子成分或句子排列在一起,达 到加强语势的效果。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得更加细致;用排 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 分透彻;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写法借鉴
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 描写分为三个方面:风景描写、风俗描写、风物描写。风景描写的主要内 容是自然风景,如日、月、山、树等。风俗描写主要是指反映某一时代、 某一地区的特有的风俗人情社会风貌。风物描写的内容一般是指人工制 造的具有特点的景物与器物。
(4)融情于景,表达主观感受。
运用示例:
秋来了,院里的小草、树像染上了颜料。枫树叶 红红的,像一枚枚邮票,飘呀飘呀,飘来了阵阵秋 风;银杏树叶变得黄黄的,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呀 扇呀,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柏树、松树穿上了绿油 油的新衣裳。小院旁边的果园里,一派丰收的景象, 石榴哥哥正放声大笑,一不小心,笑破了肚皮露出 了饱满的果实;苹果妹妹那粉嘟嘟的小脸显得非常 可爱;红枣像一枚枚红宝石,佩戴在树枝上……
(5)“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一句 ,在文中是什么句子?有什么作用?
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半句是对上文的总结:圆 明园建筑的特点。后半句引出下文:圆明园内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 物。
3.阅读第5自然段,请思考下列问题: (1)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最后一句话? 朗读最后一句话时语调要由高到低,“灰烬”要读得低沉,表达出 无比痛心的心情。 (2)从圆明园的毁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从圆明园的毁灭,我感受到了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 行,更感受到了中国曾经饱受屈辱的苦难历史。
拓展延伸
1.形容建筑物的成语。 金碧辉煌 富丽堂皇 雕梁画栋 古色古香 美轮美奂 巧夺天工
2.赞美圆明园的句子。 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
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 园。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 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 亚洲文明的剪影。
圆明园的毁灭
Hale Waihona Puke 体感知请阅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课文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概括地指出圆明园的毁灭是无法估量的损失。 第二部分(2~4):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的珍贵历
史文物。 第三部分(5):写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过程。
4.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感悟?
昔日的圆明园金碧辉煌、气势恢宏,而1860年的那一把大火,使这 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化成了灰烬。圆明园的大火早 已熄灭,可我们的思考不能停止,我们要铭记这一段历史。
佳句积累
1.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 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比喻) 2.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 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排比)
结构图示
圆 不可估量的损失

布局

的 辉煌的过去 建筑 毁

文物
化为灰烬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1.后现代社会以大众文化的兴起为特 征,而 大众文 化要求 文化的 大众消 费性质 ,图像 以强有 力的视 觉冲击 力成为 实现大 众消费 的主要 途径。

2.传统意义上的书籍,没有图像的填 充就被 边缘化 ,纯文 学也只 有借助 图像才 能走向 市场中 心、大 众视野 ,充斥 市场的 总是图 文并茂 的大众 读物, 这就形 成了当 下对文 学的消 费由读 字到读 图的转 变。
那么,在平时写作中要如何进行景物描写呢?
(1)抓住景物的特征。包括景物本身的特点和景 物变化阶段的特点。
(2) 选好观察的角度。多角度观察,从不同角度 观察景物,如仰视、俯视、平视、眺望、鸟瞰等,呈 现景物的整体面貌。
(3)安排好描写的顺序。可根据景物的特征选择 恰当的描写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地点转换 顺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