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仓库安全告知卡
有害化学品仓库风险告知牌

有害化学品仓库风险告知牌
风险告知牌编号:[编号]
仓库名称:[仓库名称]
仓库地址:[仓库地址]
仓库管理员:[仓库管理员姓名]
仓库联系[仓库联系电话]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要求,特此告知仓库内存在有害化学品及相关风险,请仓库人员和访客务必遵守以下安全事项:
1. 严禁私人携带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有害化学品进入该仓库。
2. 进入仓库前,请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服等必要装备。
3. 严禁在仓库内吸烟或使用明火。
4. 仓库内严禁堆放易燃物品或其他可能引发火灾的物品。
5. 使用有害化学品时,请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并确保相关设施和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6. 发现有害化学品泄漏或其他紧急情况时,请立即向仓库管理员报告,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7. 仓库内禁止未经授权者进入,严禁非相关人员擅自触碰或移动有害化学品。
8. 离开仓库时,请确保仓库内的相关设备和仪器关闭,并检查门窗是否密闭。
9. 仓库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安全培训,并定期参加安全演练。
请仓库人员和访客务必认真遵守上述安全事项,以确保仓库内的安全和您的个人安全。
仓库管理员签名:
日期:[日期]
备注:本告知牌每年进行一次检查和更新,以确保其有效性。
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咨询仓库管理员。
危险化学品中间仓库安全风险告知牌(模板)

危险化学品中间仓库安全风险告知牌存储的危险化学品名称甲醇等级责任部门/责任人最大存储量甲醇:5吨三级仓储部/张三可能导致事故类型后果火灾、中毒窒息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危险有害因素由于储存管理不当,均会造成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火灾、爆炸或中毒窒息。
管控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
采取防止静电措施,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
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等设备,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
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穿防护服/防护面罩。
避免吸入烟气/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操作后彻底清洗,操作现场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怀孕/哺乳间避免接触。
应急措施1.用抗溶性泡沫灭火,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泡沫。
2.泄漏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建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报告方式应急电话:151********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危险化学品仓库风险告知牌

3、发现有人中毒和窒息时,立即呼叫或报告,组织对伤员进行救护,情况严重时,立即送医治疗;
4、发生火灾时,立即呼叫和报告,同时组织员工使用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及时关闭相关设备电源;
5、发生爆炸事故时,立即呼叫和报告,同时组织员工疏散,及时关闭相关设备电源。
6、发生泄露事故时,立即使用消防沙覆盖并收集泄露物,如有溢出立即堵截,及时上报应急指挥并示警。
危险化学品中间仓风险告知牌
风险因素名称
危化品中间仓作业
易发事
故类型
腐蚀、灼烫、火灾、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
风
险
等
级
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
风
险
危
险
有
害
因
素
4、硫酸、盐酸、硝酸类化学品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5、作业人未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作业时危险化学品泄漏、飞溅,引发化学品腐蚀、灼伤及中毒和窒息事故。
6、电气线路不符合防爆要求,接地保护线脱落,电线超负荷、短路、发热起明火,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3、仓管员应严格落实库房每日安全检查,重点检查:电气线路、通风设施、监控设施、防盗锁、防盗柜、灭火器材、消防沙、洗眼器、防火门等设施设备是否正常,化学品台账及存量是否与现实符合,如发现异常,立即上报处理;
4、危险化学品收发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个体防护用品、按章作业,并如实记录收发情况;
7、防雷设施未定期检测,发生故障,遇有雷雨天气,雷击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5、作业人员违规携带火种进入库房,引发火灾事故。
6、化学品容器损坏泄漏引发腐蚀、灼伤、中毒、火灾事故。
主
危化品仓库重大(或较大)风险告知卡(90厘米宽60厘米长)

危险源
名称
危化品仓库
场所
部位
危化品仓库
编号
016
风险
等级
橙色二级
管控责任
责任人
XXX
联系
方式
XXX
从业人员数:人
易发事故类型
触电、灼烫、其他爆炸
安全警示标志
主要防范措施
应急处置措施
1.库房与明火间距应大于30m;
2.危化品按其特性分类、分区、分库存放;库房采取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
5、根据危险化学品特性应分区、分类、分库贮存。各类危险化学品不应与其相禁忌化学品混合储;
6、作业场所配置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机,并定期维护保养,处于完好状态。
隐患排查周期
公司级一次/季
车间级一次/月
班组级一次/天
隐患排查表单名称
危化品仓库检查表
火警119 急救120 本单位应急电话:XXX
3.配置规范灭火器材;
4.设有醒目安全警示标志。
1、危化品储存务必通风良好;
2、电气线路、电气设备、控制装置、监测及监控装置应无积尘
3、装卸、搬运化学品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做的轻装、轻卸。严禁摔、碰、撞、击、拖拉、倾倒和滚动。、
4、装卸、搬运化学品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做的轻装、轻卸。严禁摔、碰、撞、击、拖拉、倾倒和滚动。
危险告知牌(危化仓)

危险类别
预防有电器设备必须防爆;
2、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仓库及周围20米范围内严禁使用明火;严禁使用手机。
4、工作人员必须穿静电工作服;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不准穿带钉鞋。
5、进入运输车辆必须戴防火罩。
6、防雷设施、消防设施定期检测合格。
1、加强通风;非通风不得进入仓库内。
2、使用干粉灭火器、干沙、及设置灭火器灭火;
3、讯速离开现场,到安全地带。
4、报告安全责任人。电话:
5、手机或固定电话报警。电话:“110”;“119”。
中毒
1、预通风5分钟以上才能开门进入仓库内工作。
2、穿戴防毒工作服、防毒口罩和胶手套。
3、不得在仓库内饮水和饮食食物。
4、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1、如出现头晕、头疼,立即到仓库外通风,或就医。
2、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如有不慎接触身体,立即进行清洗。
3、报告安全责任人:电话:
4、手机或固定电话报警。电话:“110”;“119”。
危险化学品存放区安全风险告知卡

3、危险化学品应科学采购存储,不宜过量超期存储化学品;严格按照要求存放,满足以下间距要求,垛与垛间距不小于0.1米,垛与墙间距不小于0.5米,垛与梁间距不小于0.3米,垛与柱间距不小于0.3米,垛与灯间距不小于0.5米。每垛占地面积不大于100平方米。
4、危险化学品包装、桶破损泄漏,密封不严;
5、危险化学品存放区域存放化学品未张贴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无安全技术说明书;
6、未建立专门出入库登记台帐,无专人管理,库房未上锁;
7、门口或室内未设置禁止烟火等安全警示标识;
8、区域内灭火器缺失、配备不足、封堵、损坏或挪用。
1、区域内所有电气设备应为防爆型。区域内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周边不得存放易燃和可燃物质。区域采用不燃烧、不发火的地面;通风设施应运行良好,区域内安装固定式可燃气体报警装置。
8、配备灭火器等消防器材,消防器材定置摆放在方便、易取的位置,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
火灾:
1、发现初期火灾,迅速使用周围灭火器材扑救,如火势不可控,尽快撤离,并报警;2、如人员伤亡,尽快将伤者移至安全区域,针对性的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急救;3、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其他爆炸:
1、发生爆炸事故,如条件允许,立即关闭设备,并撤离现场;2、根据伤员实际情况,针对性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3、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中毒和窒息:
1、迅速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静卧,保持呼吸道通畅;2、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及时给予充分氧气,或采取心肺复苏进行救援;3、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报告方式
公司应急电话: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危废品仓库安全风险告知卡

XX公司安全风险告知卡
风险点名称危废品仓库
风险因素描述通风不良、混合摆放等易造成中毒、窒息、火灾、爆炸;防
渗层、导流渠损坏或堵塞等造成二次污染。
风险点编号
风险等级黄色
事故类型中毒、窒息、火灾、爆炸
风险管控措施1、严格遵守危废仓库管理规定;
2、加强仓库的通风;
3、正确穿戴劳防用品;
4、严格按照规定区域摆放,禁止把易发生反应的物品摆放在一起;
5、要保持防渗层的完整,发现破损及时修补;
6、导流渠要及时清理杂物,保持通畅。
责任部门
责任人
安全标志
应急处置措施1、发生事故后,发现事故人员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
(固定电话:手机号:),并根据公司《中毒窒息事故应急预案》《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要求进行应急处置;
2、对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抢救,并拨打110/120/119等电话求救;
3、对事故现场实施隔离和警戒。
危化品存放间风险告知卡

5.在危化品存放间边进行动火作业等,导致火灾。
1.电源线路防爆完好,无破损、无老化;
2.金属外壳、结构件均接地可靠;
3.控制面板显示正常、操作按钮灵活可靠锁紧装置、安全防护装置完好;
4.通风、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等安全防护装置完好、无异常;
危化品存放间安全风险告知牌
风险点名称
危化品存放间
风险等级
较大风险
责任人
可能造成事故类型
火灾、其它放间内金属外壳、结构件,未有效接地导致触电事故或静电积聚引发火灾;
3.通风、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等安全防护装置异常,导致危化品存放间内危化品浓度过高;
5.定期清理喷漆室内沟、坑等狭小空间内聚集的易燃液体;
6.作业人员正确佩戴防护服等安全防护用具。
1、发生一般设备事故,无人员伤亡时,立即停止作业,停掉电源,立即向上级汇报。
2、如遇人员受伤应立即实施现场处置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对较轻的受伤人员,视伤情及时进行止血,包扎,固定等措施,送往医院治疗。
3、发生人员触电事故,立即关闭电源,使用绝缘工具分离触电人员。禁止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施救触电人员。
火灾应急救援:119 医疗应急救援:1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慢性影响: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或有鼻衄,嗅觉减退。可有牙齿酸蚀症。骨骼X线异常与工业性氟病少见。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个人防护装备:
氢氟酸危险告知卡
Hydrofluoric acid
氢氟酸
HF
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健康危害:
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创面苍白,坏死,继而呈紫黑色或灰黑色。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本品灼伤疼痛剧烈。眼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角膜穿孔。
健康危害:
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样痉挛、轻瘫。长期接触本品可致接触性皮炎。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方法: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灭火方法: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个人防护装备:
正胶显影液危险告知卡
Tetramethylammonium hydroxide
正胶显影液C4H13Βιβλιοθήκη O本品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健康危害:
本品有腐蚀性。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急救措施:
眼睛:立即采用医学治疗。不许擦眼睛或闭起眼睛,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至少30分钟。
皮肤:立即采用医学治疗。去掉污染的衣服和鞋子,立即用大量的肥皂水冲洗至少15分钟。衣服再用时,一定要清洗干净。弃掉污染的鞋子。
摄入:若受害者心智清醒,没有引起呕吐时,给2-4杯的牛奶或水。若受害者晕迷不醒,不要通过口给任何东西。立即采取医学治疗。
应急处理:
勿要接触溅出的物质。停止漏失,谨慎做事。少量溢出物,可用沙或其它一些吸收物质处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应急处理:
丙酮危险告知卡
Acetone
丙酮
C3H6O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对于少量干燥的溅出物,用干净的铁铲将物品放入干净、干燥的容器中,并加盖盖好。然后从溅出的地方移走容器。
对于大量的溅出物,先远离溅出物,再处理。禁止闲人进入,隔离危险的地方。
灭火方法:
用二氧化碳、干粉或水扑救。
个人防护装备:
双氧水危险告知卡
Hydrogen peroxide
双氧水
H2O2
强氧化剂,具有腐蚀性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个人防护装备:
氟化铵危险告知卡
Ammonium fluoride etch
氟化铵腐蚀液
NH4F
本品不燃,有毒,具腐蚀性和强刺激性
健康危害:
口服引起流涎、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继之震颤、昏迷,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可致眼、呼吸道和皮肤灼伤。能经吸收。长期接触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