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报告

一、专业基本信息

1.专业名称: 机电技术应用

2. 专业代码:XXXX

3.学制年限: 学制:3 年;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4.就业领域及岗位:适应在各类机电企业中从事机械零部件生产、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机电产品生产的组装与调试、机电产品生产的治疗检验与质量管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及实施,生产管理等岗位。

二、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专业技能,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能够在生产一线从事机械加工、机电控制和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运行、维护、营销与管理等工作,具有本专业职业生涯综合发展能力,同时具有中初级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人才培养要求

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见表1

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表

四、人才培养模式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重点,结合区域和学校的实际,与企业紧密合作,构建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根据岗位需求和职业考核标准,分解职业能力,形成基本素质和能力、专业基本能力、综合能力三个层次的能力体系。根据能力目标,形成基本素质课程模块、专业基本能力课程模块和素质能力拓展课程模块三个课程模块。

并依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相对应的研究和开发,最终实现“工学一体”化教学。

模式创新:

1. 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重点专业建设,探索和实践“以项目课程和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的有机结合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创新精神和熟练的职业技能为目标” 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推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工学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贯通”。

2. 积极推行校企联合。通过与中国一汽海马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金海浆纸厂、琼海玉柴机器有限公司、威隆造船有限公司、广东镇泰集团、金鹿集团等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探索并完善工学一体、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3. 完善“全真实训、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注重学生校内实习和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与校企合作单位共同制定并完善顶

岗实习制度

4. 坚持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安排刚入校的新生进行1~2 周的下厂认识实

习,在企业开展职业、现场、企业文化和认知实习教育,为学好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采用工学一体的教学模式,对专业课安排不少于50%的学时进行实践教学。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培养基本职业技能。在上述基础上,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优势,在工学结合中进行就业为导向的专项技能训练。在上岗前与相关企业合作进行针对学生上岗的专项训练,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深入企业一线进行顶岗实习。

5. 深化“工学一体”教学模式。“工学一体”教学模式,是产教结合的主要教学模式。校企合作要向校企深度融合迈进,使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在校企共同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专业开发与建设、开发教材、共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实现课堂与生产场所一体化、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等,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形成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结合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作要求,设置项目课程,整合教学内容。

6. 为便于企业高技能人才全程参与课程教学,在教学的整体实施上实行文化基础课与技能一体化课程穿插进行的方式,第1-3 学期按1:2 分配;第4 学期按1:3 分配

五、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1. 构建课程体系的架构与说明

课程体系开发按图1 所示流程进行:

图1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开发流程图

1)专业方向

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的结果是:大部分企业最看重的是数控加工能力、电机与拖动相关知识能力、钳工基本能力、PLC应用技术能力,其次是计算机绘图技能、机电设备管理能力、工程材料热处理工艺选择的能力、机电设备维修能力、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能力。

通过调研,企业对专业机电人才的个人能力和素质要求在提高。企业用人不单看其技能,还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否在未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机电专业的教学目标应在牢牢直接指向新型加工制造技术与装备的一线应用岗位,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能力分析,侧重于机电设备操作、电机与拖动相关知识能力、设备简单维护、现场简单程序编制等基础能力的培养。其次在培养过程中教学体制与模式应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发展的需要作出调整,走联合办学的新路,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机电专业在设备上的投入,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参与人才培训,另一方面,可以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培养出人才更符合企业需求。对于机电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建议强化基础技能教育,简化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拓宽专业课知识面,增加综合技能课,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倡适度的专业交叉,加强应用技术动手技能的训练。

在调研中,企业对于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表现出很大兴趣,他们希望企业内部人才培养这方面的一部分工作可以在学校里面,与学校配合完成,愿意进行校企合作,但应有针对性,培养的人才要能够适应企业的需求,能够到企业来并快速地上岗服务,这也从某种角度说明我们和企业的合作还需加强合作,在人才培养模式及校企合作的方式上应该更加灵活多样。

调研中我们也获知,企业对于基本素质(如:沟通能力、团队意识)的要求往往更加

看重,对于行业比较专一的技能反倒不是那么看重,这也给我们启迪,学校办专业不需要

学生什么都学,而是要在培养学生扎实基本功的后,主动和企业合作,让企业成为培养

人才的重要一员,让学生在企业环境中,学习他将来从事行业的专业知识,让学校和企

业携手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共同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2)专业工作岗位分析

①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集机械、电工、电子、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交叉综合

的通用性专业,适用范围广泛。新兴工业的大力发展,将急需大批具备机电技术应用型人

才,以及紧跟企业技术发展的新型人才,充实到机电技术装备和产品的设计、制造、装

配、操作、调试、维修和售后技术服务等岗位。

②当今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初

级工和中级工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③各技术等级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技师和高级技师严

重短缺。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比已经大于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比。

目前机电专业毕业生对应的就业岗位有:机电一体化设备及数控设备操作工、安装调试工、维护维修工,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技术人员、机电一体化设备的销售和售后技术服务人员以及与机电设备相关的技术管理人员等。

(3)课程体系结构

如图2所示,课程体系分为基本素质和能力、专业基本能力、岗位素质能力课程和顶岗实习四部分。

此课程结构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符合学校的特征,适应学生的个性。

岗位能力

创业、创新能力

外文技术资料阅读、翻译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职业道德和人生观

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训练课程

创业、创新教育

英语

应用文写作

训练场地技能认证

两课”

体育、心理健康教育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岗位能力

基本数学计算能力

计算机应用能力

识图能力

数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安装、调试和

维修能力

机械加工基本能力

电动机故障分析维修能力

安装电工、维修电工基本能力

设备的电气控制能力

供配电运行、调试、维修能力

机电设备管理能力

机电设备管理

机电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修

及技术管理能力

数控设备安装调试、操作、维护

维修

机械制图、CAD

机械基础

校内

液压与气压传动

金属工艺学

电机与拖动

电工技术、电子技术

实验

可编程序控制器

供配电技术

机电设备维修工艺

数控加工技术

岗位

素质

能力

拓展

训练

课程

图2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岗位能力模块及课程体系构建示意图

室、实

训中

素质

能力

拓展

训练

基地

实习

机电

机电

一体

化职

业技

能培

2.核心课程与主干课程

(1)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钳工实训)使学生了解常用的金属加工工艺,包括热加工工艺铸造、锻造、焊接,冷加工工艺车工、铣工、钻工、刨工、磨工、钳工及数控加工等。熟悉各种机床的结构、各种机床附件及工艺装备,掌握车工、焊工、钳工等操作技能,能按图纸要求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并能按精度要求加工出合格的机械零件。

(2)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掌握常用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牢固掌握电器控制的基本环节及分析方法;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编程指令、程序设计方法、一般应用程序设计、掌握典型机电设备的电气控制线路工作原理、特点及分析方法,并有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能力;具有改造、革新一般机电设备控制线路的基本能力。

(2)数控加工技术主要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掌握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与编程,刀量调整,机床的调试与维护,熟练操作并且加工较复杂的零件。

(4)电机拖动控制系统运行与维护掌握常用工具、量具和仪表使用维护保养,常用电工材料选用,变压器、电动机和常用低压电器的分类、结构、原理和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电力拖动控制线路阅读、故障判断及处理,安全用电,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停止和点动线路中各电器元件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其在线路中的作用。了解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通过对工作台自动往返控制线路的实际安装接线,掌握由电气原理图变换成安装接线图的能力。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工作台往返自动控制的原理。

六、课程安排

课程安排见表2。

七、考核评价及培养质量分析

1.课程教学的考核评价:

机电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见表 3,按课程教学质量标准进行各级评价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机电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控制体系见表 4,按课程教学质量标准维护良好的教 学秩序。

表3

课程教授评价

课程组评价: 课程组对任课教师作进行的各教学 内容实施情况作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作出 评价并及时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

学部评价: 学部评价小组定期或不定期抽查任 课教师对各教学内容的实施状况, 教师主 授的公开课进行评价, 并对任课教师提出 改进建议。

学校评价: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任课教师教学 内容的实施情况作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 并作出评价, 学院教务科研处组织系, 教 研室等各级相关人员进行中期教学检查 并作出评价。

学生评价: 学生应对任课教师的课程讲授、辅 导、作业批改、 讲评、 实践指导各项教学 任务作出评价,并反馈教学的相关人 员。

课程学习评价

教学模块评价: 教师可针对各教学内容作不同程度要 求的课程提问, 其回答状况作为平时成绩的 参考,对学生定义的课程作业状况批改并作 评价,构成平时成绩主体。

学生可根据 “课程学习指导书” 中的自 测试题进行自测, 以及对单元课程内容掌握 程度的把握进行评价。

各模块课程内容学习完毕, 应进行阶段 测试,内容具有单元性及综合性, 测试成绩 计入课

程学习 “阶段成绩” ;教师完批学生 的作业。 并作出评价, 计入课程学习 “阶段 成绩”。 实践教学环节评价:

各次现场教学后, 学生按要求完成现场 教学相关报告书写, 其质量评价构成平时成 绩主体

之一,同时结合学生的实作质量进行 综合评价。

终结评价:

课程学习结束, 进行理论测试, 并结合 实践教学评价,综合评定课程成绩总成绩。 课程教学质量控制体系

制订符合课程教学质量标准的课程教学大纲。编写与教

学大纲匹配的实践教学环节基本要求及其各实践环节大纲计划、指导书及实施方案。

教案设计:编写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且重点突出的授课教案。教案中包含了适应于教学内容特点的教学方法与先进、易实施的教学手段的精心设计。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设计。

课堂实施:有符合教案设计,重点明确,有节有序的课堂教学。

教学研究:经常进行针对课程教学中内容。层次定位及对应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研究,进行每个模块的集体备课,不断搜集学院督导室、教师、学生及校外专家的反馈意见,以利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共勉完善听课制度,取长补短,互帮互学,提高教师团队整体教学水平。

实践教学有满足各教学环节要求的实验室、标本陈列室、实训基地等场所,建立适合帮助学生完成各实践项目的开放性制度,具有懂理论、能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好的课堂纪律,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认真进行每一教学内容的学习或实践项目的训练。

课程模块:课后认真复习课程中中各内容、项目,进行课程学习指导,思考和完成各单元作业以实现对学习内容的质量单元控制。

课程阶段:课程各模块内容学习过程或完毕,进行练习或相关内容作业及考评,以实现课程学习的质量过程阶段控制。

课程综合:

在课程学习中,应注意课程结构体系等要求,关注课程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的对应关系,特别重视实践环节。努力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决生产上常见的问题,特别是与专业课程的相互融通,以达到培养岗位能力的要求。

课程实践

现场教学中,各教学模块(项目)内容,充分利用场地、教学用具,认真学习,努力适应,对相关实践教学环节,应认真操作,多加练习,以起到课程学习的辅助作用。

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按如下方式进行评价:通用能力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考试课程,一般采取闭卷考试形式,期末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60%,平时作业、测验、实验、出勤情况等占40%。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考查课或选修课成绩为学生平时作业(单元大作业)测验、实验、出勤情况成绩的平均成绩。

基本技能培养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考试课程,一般采取闭卷考试形式,期末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60%,平时作业、测验、实验、出勤情况等占40%。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考查课或选修课成绩为学生平时作业(单元大作业)、测验、实验、出勤情况成绩的平均成绩。

一体化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一体化课程按照每个模块或课题考核,期末成绩为各课题成绩的平均值。第四学期安排中级工职业资格鉴定。中级工鉴定不合

格者不能毕业

本专业学习内容的选取参照了国家职业技术标准,行业资格考证要求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要求毕业生除获得专业学历毕业证外,同时取得以下一种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顶岗实习要求与管理

实行学校和实习单位对学生顶岗实习共同考核制度,共同制定实习评价标准,共同考核学生实习效果。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制定统一格式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表》。学校应将考核要求提前告知学生。对中职学生实习成绩的考核分两部分:一是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原则上占总成绩的70%;二是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评价,原则上占总成绩的30%。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考核的成绩记入毕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学生考核结果在合格及以上者获得学分,学校为其颁发由实习单位和学校共同认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经历证书》,并纳入学籍档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经历证书》内容包括实习单位与学校双方对学生实习的评价与鉴定,其依据为学生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表》。

3.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学生完成学业后,通过学校及社会组织的企业招聘会应聘就业,由学校就业办公室对学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将本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率和专业对口就业率数据反馈回来进行分析;在学生毕业的一年后对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统计学生的稳定就业率、待遇水平以及用人单位满意度,依据数据分析结果,对教学各方面进行调整改进,努力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八、教学条件配置

1. 师资本专业按课程组建教学团队列表见表5。

表5 教学团队列表

2.场地及设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