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与指示剂作用教案
《酸碱指示剂》教案

《酸碱指示剂》教案.doc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酸碱指示剂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
3. 学生能够运用酸碱指示剂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酸碱指示剂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实验操作。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的技巧和观察结果的解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酸碱指示剂的性质。
2.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酚酞、甲基橙、氢氧化钠、盐酸等。
3. 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和应用。
2. 理论知识:介绍酸碱指示剂的概念、种类及性质。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
4. 结果分析: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酸碱指示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食品、药品等方面的检测。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酸碱指示剂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实验探索:1. 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和应用。
2. 内容: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如酸碱滴定、pH值测定等,观察和记录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条件下的变色情况。
3. 操作步骤:a. 准备实验所需的试剂和仪器。
b.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安全。
c. 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 结果与讨论:a.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b.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解释实验结果。
七、案例分析:1. 目的: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酸碱指示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内容:分析一些与酸碱指示剂相关的实际案例,如食品、药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 操作步骤:a. 教师提供案例,学生进行分析。
b. 学生汇报分析结果,分享自己的观点。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与指示剂作用》教案、教学设计

-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掌握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基本原理,提高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3.运用小组合作法,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实验结果,探讨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特点。
-学生在合作中分享观点,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设计一个小研究性课题,要求学生从生活中选取一个与酸碱性质相关的实例,如食品的pH值、清洁剂的酸碱性等,进行调查分析,并撰写调查报告。这一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以及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4.创作一份关于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科普海报,要求内容包括酸碱的定义、指示剂的工作原理、酸碱中和反应的示意图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传播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与指示剂作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酸碱的定义及性质,掌握酸碱的化学表示方法。
-学生能够明确酸碱的基本概念,了解酸碱的化学性质,如酸性溶液的氢离子(H+)特性、碱性溶液的氢氧根离子(OH-)特性。
-学会使用化学式表示酸碱,如HCl、NaOH等。
2.学习指示剂的性质和作用,掌握酸碱与指示剂相互作用的原理。
3.应用题:设计实际应用场景,如测定溶液的pH值、调节土壤酸碱性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总结归纳
1.知识点梳理:对本节课所学的酸碱定义、性质、指示剂、酸碱中和反应等知识点进行梳理,巩固记忆。
2.实验技能总结:强调酸碱滴定实验的操作要领、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B、可能为紫也可能为红色
C、可能显蓝色
D、一定显无色
4、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 成如右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
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 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A ) A.紫色 B.蓝色 C.红色 D.无色
实验室有三瓶无色溶液,氯化钠溶液、盐酸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请你利用本节课所学内容鉴别三 种溶液?(请阐述清楚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 验结论)
1、柠檬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由此可知柠檬汁( A )
A.显酸性 B.显碱性 C.显中性 D.无法确定
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
蓝的是
(C)
A、蒸馏水 B、食盐
C、石灰水
D、食醋
3、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变色,向该溶液中
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则----( B )
A、一定显红色
酚酞
碱变红 酸不变色
1、紫色石蕊溶液遇_酸___变__红___,遇__碱___变__蓝____
2、酚酞溶液遇_碱___变__红___,遇__酸___不变色
3、氢氧化钠溶液显__碱___性,使紫色石蕊__蓝____, 酚酞__红_____
4、判断题:紫色石蕊遇稀硫酸变红
(√ )
氢氧化钠溶液遇酚酞变红 ( × )
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是 ( )
A、蒸馏水
B、食盐
C、石灰水
D、食醋
课题一 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增强实验技能、 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
九年级化学教案《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九年级化学教案《酸碱与指示剂作用》一、教材分析:本节学问是第十单元课题1的内容,我将本课题分为5个课时,分别是《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常见酸的特性》、《酸的化学性质》、《常见碱的特性及碱的化学性质》、《溶液导电性》,本次说课内容为第1课时《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这节课通过试验酸碱与指示剂作用,了解酸碱与指示剂作用颜色的改变,把握酸碱的区分方法及基本特点,使同学把握鉴定酸碱性的方法,对后面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于讲叙酸碱化学性质的相像性起好铺垫。
二、教学目的:1、培育同学的试验观看、分析问题、总结学问力量。
2、把握酸碱的区分方法。
3、培育同学的学问连接、推理、归纳、总结力量。
4、培育同学试验推理论、理论指导试验力量。
三、说课重点、难点:1、重点: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2、难点: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本质。
四、教学方法:试验法、推理法、启发式教学、讲练结合五、教学过程:为了让同学对酸碱有初步的熟悉,我对本课题内容讲解上作了调整,将溶液的导电性先作了讲解,让同学了解了什么是酸碱盐,这样对于把握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本质有了更好的熟悉。
复习提问:什么是酸、碱,结合所学学问引入新课: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把握到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在溶液中碳酸、氨水分别以H+、co32、NH4+、oH形式存在,那么能使紫色石蕊、无色酚酞变色的究竟是阳离子的作用还是阴离子的作用?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H+是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oH是碱,从定义中是否隐含着酸、碱在化学性质是存在着肯定的相像性?通过提问、假设让同学带着问题进入新课,使同学课程学习目的明确化。
讲叙新课:试验[101],要求同学观看试验并记录现象。
在试验过程中要求同学观看好,记录好,并做好对比,组织同学分组商量,从对比,分析中找出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结论,启发引导出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本质:酸的共点是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碱的共点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酸碱在溶液中的存在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与指示剂作用时,酸呈现的颜色改变相同,碱呈现的颜色改变也相同,这说明白什么?探究出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本质,并在脑海中初步形成酸碱在化学性质方面存在肯定的相像性。
化学实验:酸碱指示剂的制作与应用-教案

化学实验:酸碱指示剂的制作与应用-教案一、引言1.1化学实验的意义1.1.1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1.1.2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1.1.3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1.1.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1.2酸碱指示剂的重要性1.2.1酸碱指示剂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2.2酸碱指示剂在生活中的应用1.2.3酸碱指示剂的发展历程1.2.4酸碱指示剂的研究意义1.3实验目的1.3.1学习酸碱指示剂的制作方法1.3.2掌握酸碱指示剂的应用技巧1.3.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1.3.4加深学生对酸碱指示剂的理解和应用二、知识点讲解2.1酸碱指示剂的定义2.1.1酸碱指示剂的概念2.1.2酸碱指示剂的分类2.1.3酸碱指示剂的特点2.2酸碱指示剂的制作方法2.2.1制作酸碱指示剂的原料2.2.2制作酸碱指示剂的操作步骤2.2.3制作酸碱指示剂的关键点2.2.4制作酸碱指示剂的成功标准2.3酸碱指示剂的应用2.3.1酸碱指示剂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2.3.2酸碱指示剂在生活中的应用2.3.3酸碱指示剂在其他领域的应用2.3.4酸碱指示剂的应用实例三、教学内容3.1酸碱指示剂的制作方法3.1.1制作酸碱指示剂的原料3.1.2制作酸碱指示剂的操作步骤3.1.3制作酸碱指示剂的关键点3.1.4制作酸碱指示剂的成功标准3.2酸碱指示剂的应用3.2.1酸碱指示剂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3.2.2酸碱指示剂在生活中的应用3.2.3酸碱指示剂在其他领域的应用3.2.4酸碱指示剂的应用实例3.3.1酸碱指示剂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3.3.2酸碱指示剂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3.3.3酸碱指示剂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3.3.4酸碱指示剂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目标4.1.1了解酸碱指示剂的定义和特点4.1.2学会制作酸碱指示剂的方法4.1.3掌握酸碱指示剂的应用技巧4.1.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2过程与方法目标4.2.1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4.2.2通过观察和记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4.2.3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4.3.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4.3.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4.3.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4.3.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酸碱指示剂的原理和特点5.1.2酸碱指示剂的制作方法5.1.3酸碱指示剂的应用技巧5.1.4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5.2教学重点5.2.1酸碱指示剂的定义和特点5.2.2酸碱指示剂的制作方法5.2.3酸碱指示剂的应用技巧5.2.4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5.3教学策略5.3.1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酸碱指示剂的原理和特点5.3.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酸碱指示剂试剂6.1.2试管和试管架6.1.3酸碱溶液6.1.4滴管6.1.5热水浴装置6.1.6投影仪和白板6.2学具准备6.2.1实验记录本6.2.2铅笔和橡皮6.2.3安全眼镜6.2.4手套6.2.5实验服6.3其他准备6.3.1实验室安全手册6.3.2实验操作指南6.3.3实验报告模板6.3.4教学视频资料七、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引入酸碱指示剂的概念7.1.2讲解酸碱指示剂的重要性7.1.3提出实验目的和教学目标7.1.4引导学生思考酸碱指示剂的应用场景7.2实验操作7.2.1分组进行酸碱指示剂的制作7.2.2学生自主操作,教师巡回指导7.2.3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7.2.4分析实验结果,讨论酸碱指示剂的特点和应用7.3.2学生分享实验心得和体验7.3.3讲解酸碱指示剂的其他应用领域7.3.4提出课后拓展延伸的问题和思考八、板书设计8.1酸碱指示剂的概念8.1.1定义8.1.2分类8.1.3特点8.1.4原理8.2酸碱指示剂的制作方法8.2.1原料8.2.2操作步骤8.2.3关键点8.2.4成功标准8.3酸碱指示剂的应用8.3.1化学实验中的应用8.3.2生活中的应用8.3.3其他领域的应用8.3.4应用实例九、作业设计9.1实验报告9.1.1实验目的9.1.2实验原理9.1.3实验步骤9.1.4实验结果9.1.5结果分析9.1.6结论9.2思考题9.2.1酸碱指示剂的原理是什么?9.2.2酸碱指示剂有哪些应用场景?9.2.3如何制作酸碱指示剂?9.2.4酸碱指示剂在实验中的应用有哪些?9.3拓展阅读9.3.1酸碱指示剂的研究进展9.3.2酸碱指示剂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9.3.3酸碱指示剂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9.3.4酸碱指示剂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案例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教学反思10.1.1学生对酸碱指示剂的理解程度10.1.2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10.1.3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10.1.4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氛围10.2拓展延伸10.2.1酸碱指示剂的深入研究和探索10.2.2酸碱指示剂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10.2.3酸碱指示剂的改进和创新10.2.4酸碱指示剂的实际应用案例分享10.3教学改进10.3.1针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10.3.2提供更多的实验操作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10.3.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提高学习氛围10.3.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重点和难点解析1.实验操作: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2-3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初中化学酸碱指示剂教案

初中化学酸碱指示剂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酸碱指示剂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常见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规律。
3. 能够应用酸碱指示剂进行酸碱中和反应。
教学重点:1. 酸碱指示剂的定义和作用。
2. 常见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1. 如何根据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规律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2. 如何应用酸碱指示剂进行酸碱中和反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酸碱的基本概念。
2. 提出问题:我们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一个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二、讲解(15分钟)1. 介绍酸碱指示剂的定义和作用。
2. 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如酚酞、甲基橙、溴甲酚等,并说明它们的颜色变化规律。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进行简单的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不同指示剂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2. 学生根据实验观察结果总结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规律。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加深对酸碱指示剂的理解。
2. 开展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
五、拓展(5分钟)1. 带领学生思考酸碱指示剂的其他应用场景。
2. 展示相关化学实验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六、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2. 提出下节课预习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深入了解了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规律,并掌握了应用酸碱指示剂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例和实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应用酸碱指示剂的知识。
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和指示剂选择》教案

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和指示剂选择》教案
高中化学教学中,酸碱中和滴定和指示剂选择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本教案将介绍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指示剂选择以及注意事项。
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
酸碱中和滴定是一种通过滴加一种溶液来测定另一种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的方法。
在实验中,通常使用酸或碱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直到待测溶液的pH值达到中性(pH=7)为止,此时所加入的酸或碱的体积称为滴定终点体积。
二、实验步骤
1.将待测溶液倒入滴定瓶中,并加入适量的指示剂。
2.用滴定管将标准溶液缓慢地加入待测溶液中,同时不断搅拌。
3.当指示剂颜色发生变化时,停止滴定,记录滴定终点体积。
4.根据滴定终点体积和标准溶液的浓度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
三、指示剂选择
指示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它可以根据颜色的变化来指示溶液的酸碱性质。
常见的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溴甲酚等。
选择指示剂时应考虑其变色范围和变色pH值是否适合待测溶液。
四、注意事项
1.实验前应检查仪器是否干净、无水垢等。
2.标准溶液应准确配制,避免误差。
3.滴定时应缓慢滴加,避免误差。
4.指示剂应少量加入,以免影响滴定结果。
5.实验后应及时清洗仪器。
以上是本教案对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和指示剂选择》的介绍。
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步骤,并能正确选择指示剂进行实验。
《常见的酸和碱与指示剂的作用》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与指示剂的作用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酸碱指示剂的教学,首先利用一个魔术为起点,导引出酸碱指示剂的概念,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要求学生自己完成用植物水果等自制指示剂的实验,并利用学生对化学指示剂变色的神秘感,激起学生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化学现象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石蕊、酚酞这两种酸碱指示剂,并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有关的实验。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制酸碱指示剂及用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的探究活动,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培养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逐步树立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并能够自制酸碱指示剂。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从实践上升到思维,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指示剂变色原理。
四、仪器药品老师准备: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食醋、盐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酒精、试管、研钵、烧杯等。
学生准备:玫瑰花、火龙果、蓝莓等。
五、教学过程引入课堂:通过魔术引入本节内容,在一张白纸上用氢氧化钠写上字,在向上面喷上酚酞溶液,会发现无色的字变成红色。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失误”,有的“失误”会成为终生遗憾,但有人因“失误”而发明了新的物质。
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一次试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了一会儿,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点。
波义尔抓住这一意外的发现没有放弃,作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试验验证,终于获得了成功。
学生倾听、思考后举手发言1.酸碱指示剂的发现。
2. 其它的物质能不能使花瓣变色?3.盐酸能不能使其它种类的花瓣变色呢? 用故事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从情感上拉近学生与新知识的距离。
4.引入新课活动与探究学生完成探究实验习题:用自带的花草,水果等制作指示剂,通过体验探究实验过程,发现生活中可以用作指示剂,记录实验现象,填写表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碱与指示剂作用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酸碱指示剂,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是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
掌握石蕊溶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蓝,并会用酸碱指示剂来鉴别物质的酸、碱性。
了解酸碱指示剂的发现过程,学会自制指示剂。
2、过程与方法主要通过实验探究法,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
过程与方法,并总结归纳出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分别能使酸性碱性物质变成什么颜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还注重培养学生关注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能使酸性碱性物质的变色情况,并且能够利用酸碱指示剂来鉴别物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总结归纳出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使酸性、碱性物质的变色情况,利用指示剂鉴别溶液。
【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六组,组内进行明确的分工合作。
实验仪器:烧杯、试管、胶头滴管、六孔井穴板、研钵
实验药品:石蕊溶液、酚酞溶液、醋酸溶液、石灰水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纯净水、氯化钠溶液、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的溶液、自来水
授课内容:
一、情景引入
1、望梅止渴故事引入课题(5分钟)
师:听过望梅止渴的故事吗?
提到梅子,你首先会有什么反应?(让学生品尝杨梅的味道,并说说感受。
)
师讲解:尝起来很酸,是因为我们很多水果都含有果酸,果酸只是酸中的一种,我们生活中很多物质都含有酸,如食醋中含有醋酸;
与之相对应的一种物质叫做碱,生活中很多物质显碱性。
如:我们用来洗涤的很多日用品:洗衣粉、肥皂、洗洁剂等,还有我们吃的皮蛋也是碱性物质。
师:大家想一下,这些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有什么特点呢?
生:酸尝起来酸酸的;碱摸起来滑滑的,尝起来涩涩的。
师解释:皮蛋是用石灰腌制的,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溶于水后生成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碱,我们实验室中有很多酸和碱,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等;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2、问题引入检验物质的酸碱性(3分钟)
师:实验室中有这么多的药品,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它们的酸碱性呢?
以前我们学的生物学和上册的化学中都有过这样的实验:检验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反应的问题,我们是用什么来检验的?
生:滴加紫色的石蕊溶液,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
师讲解:紫色石蕊溶液是一种用来检验物质的酸碱性的指示剂,关于它的发现,我们化学史上还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呢!(播放视频《波义尔与指示剂》)
除了紫色石蕊溶液,我们实验室还常常用到一种叫做酚酞的指示剂,大家还记得我们上册的检验浓氨水的挥发性实验吗?看到了现象?
生:A杯中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师:这两种指示剂是我们实验室常用来检验物质的酸碱性的,大家想不想尝试一下?
现在就开始用你手中的实验用品开始尝试一下吧!
二、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1、学生活动1:探究酸碱指示剂检验物质的酸碱性(5分钟)
材料:
器材:烧杯、胶头滴管、反应板、量筒等
药品:稀盐酸、稀硫酸、纯净水、食盐水、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师总结板书: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2分钟)
2、随堂检测(2分钟)
3、交流分享(3分钟)
(1)酸和碱都能使指示剂变色的知识,在生活中可以用来做什么?
(2)在刚才的实验中,是石蕊溶液使盐酸变红?还是盐酸使石
蕊溶液变红?
师特别强调:是酸碱使指示剂变色
(3)除了刚才的指示剂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可以用来做酸碱指
示剂的物质呢?
3、引入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方法
播放《形形色色的酸碱指示剂》视频(4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份属于自己的酸碱指示剂啊?尝试一下吧!
活动2:生小组合作自制酸碱指示剂(8分钟)
材料:
药品:试管,烧杯、研钵、纱布、胶头滴管
药品:医用酒精、紫甘蓝、月季花、上个活动用到的酸碱溶液
师讲解步骤:
1、取月季花花瓣(紫甘蓝),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浸泡。
2、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出,得到指示剂。
3、试验指示剂在下列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三、随堂检测(3分钟)
1、巧记知识竞赛活动
2、巩固应用
四、总结
学完本课我们的收获:(2分钟)
1、酸碱指示剂的概念
2、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3、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4、生活中的酸碱指示剂
五、知识小运用(3分钟)
1、柯南侦探小视频
2、白酒变红酒的小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