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光学基础资料

视光学基础资料
视光学基础资料

眼视光学基础知识

一.定义

1.正视眼: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一般认为来自5m以外)经眼的屈光系

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2.非正视眼: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若不能在视网

膜黄斑中心凹聚焦,将不能产生清晰像,称为非正视或屈光不正。

A.近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典型的近视表现为视远模糊视近清晰。近视一般分为两类,即生理性近视和病

理性近视。近视眼矫治应用合适的凹透镜或类同凹透镜的原理和方法,使平行

光线发散,进入眼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矫治的原则是最好矫正视力,最

低矫正度数。

(一)按近视的程度分类:

1. ≤-3.00 D,为低度近视;

2. -

3.25 D至~6.00 D为中度近视;

3. - 6.25 D至~10.00 D为高度近视;

4. -10.00 D以上为重度近视

(二)按屈光成分分类

1.屈光性近视。

2.轴性近视。

B. 远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成像在视网膜后面。

□远视的原因是眼轴相对较短或者眼球屈光成分的屈光力下降。可能是生理性的原因,如婴幼儿的远视;也可能是一些疾病通过影响以下两个因素而导致远

视:①影响眼轴长度:眼内肿瘤,眼眶肿块,球后新生物,球壁水肿,视网膜脱离

等等;②影响眼球屈光力:扁平角膜,糖尿病,无晶状体眼等等。

□远视者能清晰聚焦远处物体的远视眼,不同于近视,一些远视患者能看清楚远处物体,即能使远处物体清晰聚焦在其视网膜上。这是因为,远视者可以通

过自己的调节使外界平行光焦点前移至视网膜上,从而获得较清晰的远距离视力。

□.远视者的视觉疲劳远视者为了清晰聚焦,在看远时就动用了调节;看近时,则需付出更大的调节量。因此,远视者调节从未放松过,而且在看近时使出比

其他正视或近视者更多的调节,即很多时候他们都处于过度调节状态,容易产生视

物疲劳

□远视者远视度数随年龄变化。某些远视者年轻的时候视力很好,在年纪稍大的时候“变”成了远视。这也是由于轻中度的远视,可以通过启动调节力而使

得视物清楚。随着年龄增长,其调节力逐渐下降,当下降到无法代偿看清远距离物

体所需的调节量时,他们才表现出视远处模糊。根据患者调节能力的不同,远视在

不同程度上影响其近视力,同时影响其远视力,但一般典型表现为近视力的下降。

□远视的儿童由于使用了调节,特别是在近距离阅读时使用了大量的调节,眼睛很疲劳,由于不会描述,就有可能表现为相关的阅读能力下降,智力低下,学

习成绩差以及视觉认知技巧发展的延缓。中度远视儿童一直处于过度调节,由于调

节和辐辏是联动的,过度的调节引起过量的辐辏,即眼球内转,发生“内斜”。

B.散光:指的是平行光通过眼球折射后所成像并非一个焦点,而是在空间不同位置的两条焦线的一种屈光状态。

□散光主要来源于角膜、晶状体各屈光成分在视轴上的不对称排列以及屈光指数的改变等。中高度的散光则主要来源于角膜曲率的异常。

□散光患者主要有两大症状:视力降低和视物疲劳,有时还会产生视物变形、头痛。

□散光眼需要球柱镜矫正,即将两个焦点移成一个焦点,同时落在视网膜上。散光分为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最大屈光力和最小屈光力主子午线相互垂直为规则散光,不相互垂直者为不规则散光。不规则散光通常是继发性的改变,如角膜瘢痕,角膜钝挫伤,翼状胬肉,虹膜粘连,晶状体脱位,圆锥角膜或者白内障手术术后等。

□规则散光又分为顺规散光、逆规散光、斜向散光。最大屈光力主子午线在90度±30度位置的散光称为顺规散光,最大屈光力主子午线在180度±30度称为逆规散光,其余为斜向散光。

□散光的矫正:规则散光可以使用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屈光手术等进行矫正,但由于散光的特殊性,如散光的度数不同或散光度数相同但轴位不同,使得散光的矫正更加复杂。不规则散光的测量和矫正尚比较困难。一般首选角膜接触镜,其原理是,硬镜可在镜片和眼球角膜之间产生泪液镜,弥补角膜表面的不规则形态,从而达到矫正目的。若施行手术,则需要更仔细的手术预测性分析。

3.屈光参差:如果双眼度数相差-2.00度以上,称为屈光参差。

□双眼屈光度数相差超过2.50 D以上者通常会因融像困难出现症状。由于人眼调节活动是双眼同时性的,屈光参差者,度数较高眼常处于视觉模糊状态,容易引起弱视。屈光参差的远视者,其度数较高眼更容易成为弱视。

□屈光参差的原因:一般认为比较明显的屈光参差的发展有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明了。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以引起屈光参差,如:①发育因素:在眼的发育过程中,远视的度数在不断下降,而近视的度数在不断发展,如果两眼的发展进度不同,就可能引起屈光参差;②双眼视功能的异常:屈光参差经常发生于斜视之后,主要是由于斜视影响或破坏了眼球正视化的过程,打断了双眼视功能的发育;③外伤和其他疾病:上睑下垂患者屈光参差的发病率大约为55%,其他如:眼睑血管瘤、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出血等)、核性白内障等;④手术因素:一些手术可造成人为的屈光参差,如IOL的植入、角膜移植、RK术等等。

4.老视:老视,俗称老花,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病理状态,也不属于屈光不正,

是人们步入中老年后必然出现的视觉问题。随着年龄增长,眼调节能力逐渐下降,从而引起患者视近困难,以致在近距离工作中,必须在其静态屈光矫正之外另加凸透镜才能有清晰的近视力,这种现象称为老视。

□老视的主观感觉:

(1).从看远距物体突然转向看近距物体时,感觉物体模糊,一会儿才开始清晰。

(2).阅读需要更强的照明度。日照或灯光很好时没有阅读问题,因为足够的光线既增加了书本与文字之间的对比度,又使患者瞳孔缩小,加大景深,提高视力,但在黄昏或灯光昏暗时,会突然看不清书上的字。

(3).视近物不能持久。因为调节力减退,患者要在接近双眼调节极限的状态下近距离工作,所以不能持久;同时由于调节集合的联动效应,过度调节会引起过度的集合,故阅读数分钟后,会出现字迹成双、模糊或串行。某些患者甚至会出现眼酸、眼部烧灼感、刺痛感或头疼、嗜睡等视疲劳症状。

(4).视近困难。患者会逐渐发现在往常习惯的工作距离阅读,看不清小字体,从而患者会不自觉地将头后仰或移远书报才能把字看清,而且所需的阅读距离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5.远点和近点:当人眼处于非调节状态(即调节完全放松状态下)时,外界物体能清晰

聚焦在视网膜的最远点,称为远点。根据正视的定义,其远点为无穷远处。近点为调节完全激发出来后能清晰聚焦在视网膜上最近的点,对于正视眼来说,该点应该在眼前的某一位置,距离眼前多少因人而异,受年龄、个人调节功能差异影响。

6.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光线将在界面发生偏折现象,

该现象在眼球光学中称为屈光。光线在界面的偏折程度,可用屈光力的概念来表达,屈光力取决于两介质的折射率和界面的曲率半径。在眼球光学中,应用屈光度(D)作为屈光力的单位,屈光度为焦距(以米为单位)的倒数,即屈光度(D)=1/f。

如一透镜的焦距为0.5 m,则该透镜的屈光力为:1/0.5=2. 00D。

7.眼球总屈光力在调节静止状态下为58.64 D,最大调节时为70.57 D。眼屈光系统

中最主要的屈光成分是角膜和晶状体,角膜的屈光力约为43 D,晶状体约为19 D。

眼轴长度为24 mm。

8.在无任何屈光不正的情况下,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介质后,聚集成一个焦点并

准确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为了近距离目标也能聚焦在黄斑中心凹,需增加晶状体的曲率(弯曲度),从而增强眼的屈光力,这种为看清近物而改变眼的屈光力的功能称为调节。

□调节产生的机理是:当看远目标时,睫状肌处于松弛状态,睫状肌使晶状体悬韧带保持一定的张力,晶状体在悬韧带的牵引下,其形状相对扁平;当看近目标时,环形睫状肌收缩,睫状冠所形成的环缩小,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晶状体由于弹性而变凸。调节主要是晶状体前表面的曲率增加而使眼的屈光力增强。

9.当眼调节在放松状态下注视远处物体时,两眼的视轴是平行的,当要看清近处物体

时,眼不但要调节,而且两眼的视轴也要转向被注视物体,这样才能使双眼物像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经过视中枢合二为一,形成双眼单视,这种运动称为集合(辐辏),产生调节的同时引起双眼内转,该现象称为集合。

□调节时还将引起瞳孔缩小,因此调节、集合和瞳孔缩小为眼的三联动现象。

眼球的结构与组成

眼球:近似球型,由眼球壁与眼内容物所组成。婴儿出生时眼球较小,前后径为

12.5~15.8mm,前后径(称为眼轴)随着年龄生长,至成人时眼球前后径(外径)平

均24mm。这在眼科屈光学中有重要的意义——就是从婴幼儿到成人,是一个轻

度远视正视化的过程。婴儿常有200~300度(专业论述+2.00D~+3.00D)的远视,

至成年时达到正视眼(+0.50D~-0.25D)。前后径超过25mm者已经表现为近视。

(一)眼球壁:分三层,由外到内依次为纤维膜、葡萄膜、视网膜。

1、外层(纤维膜):由角膜、巩膜组成。

□角膜:纤维膜的前1/6,内无血管,完全透明.角膜中央厚度约0.5~0.55mm,从中央3°外开始增厚,周边部约1mm。角膜略呈椭圆形,横径11.5mm~12mm,垂直径

为10.5mm~11mm.中央瞳孔区附近大约4mm直径的圆形区内近似球形,其各点的

曲率半径基本相等,是入眼光线穿透的区域。

□角膜分为五层,由前向后依次为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实质层和内皮细胞层损伤后不能再生,由不透明纤维组织代

替。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激光的主要切削部位选在基质层。角膜总屈光为+43D,占

眼球屈光力的70%。

□角膜功能:1)保持眼球一定性状及保护眼内组织。

2)屈光间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3)屈光手术的重要组织。

□巩膜:外膜的后5/6部分,质地坚韧,不透明,呈瓷白色,由致密交错的纤维

所组成。巩膜向前与角膜相连,后部与视神经交界处分为内外两层,外2/3移行

于视神经鞘膜,内1/3呈网眼状,称巩膜筛板,此板很薄,视神经纤维束由此处

穿出眼球。

□巩膜功能:1)维持眼球外形

2)保护眼内组织以稳定视力。

2、中层(葡萄膜/血管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

□葡萄膜的主要功能:营养眼球,是全身含血量最丰富的部位,供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视锥、视杆细胞。

分述如下:

□虹膜:葡萄膜的最前部分,为圆盘状,中央有一小孔即瞳孔,约2.5-4mm,虹膜

的肌肉分为两种,即瞳孔括约肌和瞳孔开大肌,两者相互作用,调节瞳孔大小。

交感神经支配瞳孔开大肌,副交感神经支配瞳孔括约肌。

□虹膜功能:1)营养眼球

2)控制瞳孔大小,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有利于视网膜成像并减少有害光线损伤视网膜。

□睫状体:为宽约6mm的环状组织,位于虹膜与视网膜的锯齿缘之间。前1/3肥厚

处为睫状冠,其上有睫状突可分泌房水,后2/3为睫状体平部,晶状体悬韧带附

着在睫状体上,位于睫状突和巩膜之间有睫状肌,受来自第三对脑神经的副交感

神经纤维支配。睫状肌收缩时,悬韧带张力降低,晶状体依靠自身的弹性回缩而

变厚,产生眼的调节作用。

□睫状体功能:1)营养眼球

2)分泌的房水营养晶状体和眼前段结构,且有维持眼压的功能。

3)改变晶状体形态,产生调节作用。

□脉络膜:位于巩膜和视网膜之间,是色素丰富的血管性结构,由3个血管层组成:

脉络膜毛细血管层、中间的中血管层、外层的大血管层

□脉络膜的功能:1)营养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内颗粒层以外的视网膜。

2)散热、遮光和暗房作用。

3)为黄斑中心凹提供血液供应。

3、内层(神经层):视网膜

□视网膜:为一透明薄膜,是大脑的延伸部分,也是视觉信息形成的第一站。视网

膜外层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内层为神经感觉层(是视网膜的内9层),两层之间

存在一个潜在性间隙,临床上视网膜分离即由此处分离。

□视网膜上两个重要的生理结构:

□黄斑:视网膜后极部有一直径约2mm的浅漏斗状小凹区,称为黄斑,其中央有一

直径约0.1mm小凹,称为黄斑中心凹,黄斑区有密度较大的视锥细胞,约占视网

膜视锥细胞总数的10%,在黄斑以外视锥细胞逐渐减少,在黄斑中央0.25mm直

径范围之内没有视杆细胞。在此以外视杆细胞迅速增多。视锥细胞感强光(明视

觉)褐色决,视杆细胞感弱光(暗视觉),无色视觉,所以黄斑中心凹是视觉最敏

锐的部位。视杆细胞含视紫红质,如缺乏维生素A,或某些酶或微量元素锌等代谢

障碍时,就会影响视紫红质再合成的过程,导致夜盲。

□视盘:黄斑鼻侧约3mm处有一直径约1.5mm边界清楚的淡红色圆盘状的结构称

为视乳头(视盘),是视网膜神经纤维汇集穿过巩膜筛板的部位,其中央有一小凹

区称为视杯或生理凹陷。视乳头无视细胞,故无视觉,视野中形成生理盲点。

□视网膜功能:接受视觉信息并对视觉信息进行处理和传递。

(二)眼内容物: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三者均透明而又有一定屈光指数,通常与角膜一并构成眼的屈光介质。

1、房水:是眼内的透明液体,充满前房和后房,

功能:维持眼内压,营养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

2、晶状体:富有弹性,形似双凸透镜的透明体,直径约9—10mm,厚约4—5mm前面

的曲度较小,曲率半径约为9—10mm,后面的曲率半径较大,曲率半径为5.5mm。

晶状体主要由水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含有氨基酸、类脂物、微量元素等非蛋白

质成分。晶状体本身无血管,其营养来自房水,因此当房水成分发生改变时,会

影响晶状体的代谢,导致晶状体混浊形成白内障。

晶状体的功能:1)充当双凸透镜,使进入眼内的光线折射成像。

2)完成眼的调节功能。

3)滤过部分紫外线,保护视网膜。

3、玻璃体:充满眼球后4/5空腔内的无色透明的胶样体,主要有胶原纤维丝及98.5%

—99.7%的水组成的胶状物。玻璃体本身无血管,代谢作用很低,其营养来自脉络

膜和房水。玻璃体易受各种物理、化学、外伤、炎症类症、退行性变性等影响,

发生分解,出现液化现象。表现为眼前有点状、线状、蜘蛛网状等各种形态的漂

浮物,并随眼球运动上下浮动。

玻璃体的功能:1)是眼屈光间质之一。

2)对视网膜和眼球壁起支撑作用。

(三)眼附属器:包括眼睑、泪器、结膜、眼外肌、眼眶。

1、眼睑:位于眼球前,对眼球起重要的保护作用,眼睑组织由前向后分为六层,依

次为:眼睑皮肤、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肌层、肌下结缔组织、纤维层和睑结膜。

□以下分述前三层:

(1)眼睑皮肤:为全身皮肤中最薄者,但富于弹性,以适应眼睑运动的需要。(2)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皮下组织疏松,组织液或血液易于在皮下集聚,炎症反应也容易在此扩散。

(3)肌层:包括眼轮匝肌、提上睑肌和muller肌

(4)眼轮匝肌:由第七对脑神经面神经支配。

眼轮匝肌的功能:肌肉收缩时眼睑闭合。

(5)提上睑肌:次肌受第三对脑神经动眼神经支配。

提上睑肌的功能:收缩时提起上睑各部分,包括眼睑皮肤、睑板和睑结膜。如动眼神经核发育不全或提上睑肌发育不全或提上睑肌发育不良会引起上睑下垂,发生在幼儿,不及时矫治会造成弱视。

(6)muller肌:受交感神经支配

muller肌功能:使睑裂开大

2、结膜:为一薄层透明的粘膜,覆盖在眼睑内面,并翻转覆盖在眼球前部巩膜表面,

其上皮与角膜上皮相延续。如以睑缘为口,角膜为底,结膜呈一囊状,故称结膜囊。

临床上结膜分为睑结膜、球结膜和穹隆结膜三部分。

(1)睑结膜为覆盖眼睑内面的部分;

(2)穹隆结膜位于睑结膜与球结膜之间,该处结膜较厚,多皱褶,富扩张力,使眼球与眼睑得以自如活动;

(3)球结膜介于穹隆结膜与角膜之间,覆盖眼球前1/3的巩膜表面,球结膜最薄,最透明,富移动性。

3、眼外肌:包括4条直肌与2条斜肌。

□各眼外肌的主要及次要动作表

注视位置被检查的眼外肌

向右看右外直肌左内直肌

向左看右内直肌左外直肌

向右上看右上直肌左下斜肌

向右下看右下直肌左上斜肌

向左上看右下斜肌左上直肌

向左下看右上斜肌左下直肌

4、视路:是指神经纤维由视网膜到达大脑皮质中枢的传导径路。

包括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视皮质。

视光学基础习题集完整版

视光学基础习题集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视光学基础习题集 ——12眼本2班 一、名词解释 1、视力(VisualAcuity):即视觉分辨力,双眼所能分辨的外界两物点间的最小距离,常用视角的倒数表达。 2、视角(visualangle):物体两端与眼第一结点所成的夹角。 3、视觉分辨力极限理论:在正常情况下,人眼对外界物体的分辨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该理论被称之为视觉分辨力极限理论。 4、模型眼(SchematicEye):一个适合于进行眼球光学系统理论研究且模拟人眼的光学结构。 5、正视化(Emmetropization):外界的视觉刺激对眼球的生长发育发挥精确的调控作用,眼球壁会向着物像焦点的方向生长,直至屈光状态和眼轴长度达到合适的匹配,此过程称为正视化。 6、正视(Emmetropia):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外界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7、屈光不正(RefractiveError):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外界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不能产生清晰像的一种屈光状态。 8、近视(Myopia):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层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 9、远视(Hyperopia):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层之后的一种屈光状态。 10、远点(FarPoint):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时,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发生共轭关系的物空间物点的位置,称为远点。 11、近点(NearPoint):当眼处于最大调节力时,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发生共轭关系的物空间物点的位置,称为近点。 12、隐性远视(LatentHyperopia):即潜伏性远视,在无睫状肌麻痹验光过程中不会发现的远视,隐性远视=全远视-显性远视。 13、显性远视(ManifestHyperopia):在常规验光过程中可以表现出来的远视,等于矫正至正视状态的最大正镜的度数。 14、全远视(TotalHyperopia):即总的远视量,在调节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所能接受的最大正镜的度数,全远视=显性远视+隐性远视。 15、绝对性远视(AbsoluteHyperopia):指的是调节所无法代偿的远视,等于常规验光过程中矫正至正视的最小正镜的度数。 16、随意性远视(FacultativeHyperopia):由自身调节所掩盖的远视,但在常规验光过程中可以被发现的远视,随意性远视=显性远视-绝对性远视。 17、散光(Astigmatism):平行光通过眼球折射后所成像并非一个焦点,而是在空间不同位置的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圆的一种屈光状态。 18、Sturm光锥:平行光线透过复曲面的屈光界面后,不能形成焦点,而是形成一前一后两条互为正交的焦线,两焦线间的光束形成顶对顶的圆锥形,称为Sturm光锥(史氏光锥)。

视光学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视光学基础 授课对象:眼视光技术专业 学时数:76学时(理论授课:36学时、实验学时:40学时) 推荐教材:《视光学基础》王光霁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1版2005年执笔人:马淑云 编写时间:2012年

《视光学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内容提要 本书以眼视光技术临床基本检测流程框图为阐述线索,依照从视力检测、初始检查、验光、近阅读附加、双眼视觉功能、眼前节健康检查、眼压和眼后节检查这样的科学流程,简洁描述各项指标的检查原理和机制,重点描述各种相关的检测内容和具体流程,以及对结果的分析。 使用专业:眼视光技术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眼视光技术专业主要的课程之一,其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较全面和较深入的了解视生理光学基本理论,并能从生理光学深度掌握各种眼屈光不正和双眼视异常、弱视的临床症候,掌握屈光检查的方法及对能够对结果进行正确分析,为将来的从事验光配镜岗位奠定基础。 二、教学总体安排 (一)教学方法及教学安排 在教学中理论课,实验课和分析讨论课三者相结合。 针对高职学生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空间想象能力相对不强的特点,在理论授课中对重点概念、原理引入直观性教学、互动性教学、启发性教学;在实验课中对屈光检查技术的讲授注重进行生产性实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能力;在分析讨论课中注意案例引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学时分配表

视光学基础学时分配表 (三)考核 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记分方法,平时成绩采用课堂提问、出勤情况、作业成绩三者结合比例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三、各章节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眼视光学内容和学习方法 使学生初步了解眼视光学的内容及学习方法 1、了解眼视光学与眼科学的关系 第二章、视力和视力检查 1、了解视力表的种类 2、熟悉视力表和视角的关系 3、掌握远近视力的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三章、眼视光初始检查 第一节:调解幅度 1、理解调解幅度检测的目的 2、掌握其方法

(工程光学基础)考试试题库1

1.在单缝衍射中,设缝宽为a ,光源波长为λ,透镜焦距为f ′,则其衍射暗条纹间距e 暗=f a λ ' , 条纹间距同时可称为线宽度。 2.当保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而使平面镜转15°角,则反射光线将转动 30° 角。 3.光线通过平行平板折射后出射光线方向__不变_ ___ ,但会产生轴向位移量,当平面板厚度为d , 折射率为n ,则在近轴入射时,轴向位移量为1 (1)d n - 。 4.在光的衍射装置中,一般有光源、衍射屏、观察屏,则衍射按照它们距离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为 菲涅耳衍射,另一类为 夫琅禾费衍射 。 5.光轴是晶体中存在的特殊方向,当光在晶体中沿此方向传播时不产生双折射。n e

工程光学基础

工程光学基础学习报告 ——典型光学系统之显微镜系统

由于成像理论的逐步完善,构成了许多在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光学系统。为了观察近距离的微小物体,要求光学系统有较高的视觉放大率,必须采用复杂的组合光学系统,如显微镜系统。 ●显微镜的介绍 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光学显微镜是在1590年由荷兰的詹森父子所首创。现在的光学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1600倍,分辨的最小极限达0.1微米,国内显微镜机械筒长度一般是160mm。列文虎克,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 显微镜是人类这个时期最伟大的发明物之一。在它发明出来之前,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观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镜帮助肉眼所看到的东西。 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显微镜还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新物种,有助于医生治疗疾病。 ●显微镜的分类 显微镜以显微原理进行分类可分为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而我们课堂上讲的是光学显微镜。 ●显微镜的结构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机械部分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简称“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 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转换物镜后,不允许使用粗调节器,只能用细调节器,使像清晰。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①粗调节器(粗准焦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细调节器(细准焦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

工程光学-1-4章例题分析

第一章 1、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 =3 m/s ,求光在水(n=1.333)、冕牌玻璃(n=1.51)、火石玻璃(n=1.65)、加拿大树胶(n=1.526)、金刚石(n=2.417)等介质中的光速。 解: 则当光在水中,n=1.333时,v=2.25 m/s, 当光在冕牌玻璃中,n=1.51时,v=1.99 m/s, 当光在火石玻璃中,n =1.65时,v=1.82 m/s , 当光在加拿大树胶中,n=1.526时,v=1.97 m/s , 当光在金刚石中,n=2.417时,v=1.24 m/s 。 (例题)2、一物体经针孔相机在 屏上成一60mm 大小的像,若将屏拉远50mm ,则像的大小变为70mm, 求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 解:在同种均匀介质空间中光线直线传播,如果选定经过节点的光线则方向不变,令屏到针孔的初始距 离为x ,则可以根据三角形相似得出: 所以x=300mm 即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300mm 。 (例题)3、一厚度为200mm 的平行平板玻璃(设n=1.5),下面放一直径为1mm 的金属片。若在玻璃板上盖一圆形纸片,要求在玻璃板上方任何方向上都看不到该金属片,问纸片最小直径应为多少? 1mm I 1=90 n 1 n 2 200mm L I 2 x

解:令纸片最小半径为x, 则根据全反射原理,光束由玻璃射向空气中时满足入射角度大于或等于全反射临界角时均会发生全反射,而这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在玻璃板上方看不到金属片。而全反射临界角求取方法为: (1) 其中n2=1, n1=1.5, 同时根据几何关系,利用平板厚度和纸片以及金属片的半径得到全反射临界角的计算方法为: (2) 联立(1)式和(2)式可以求出纸片最小直径x=179.385mm,所以纸片最小直径为358.77mm。 4、光纤芯的折射率为n1、包层的折射率为n2,光纤所在介质的折射率为n0,求光纤的数值孔径(即n0sinI1,其中I1为光在光纤内能以全反射方式传播时在入射端面的最大入射角)。 解:位于光纤入射端面,满足由空气入射到光纤芯中,应用折射定律则有: n0sinI1=n2sinI2 (1) 而当光束由光纤芯入射到包层的时候满足全反射,使得光束可以在光纤内传播,则有: (2) 由(1)式和(2)式联立得到n0 sinI1 . (例题)5、一束平行细光束入射到一半径r=30mm、折射率n=1.5的玻璃球上,求其会聚点的位置。 如果在凸面镀反射膜,其会聚点应在何处?如果在凹面镀反射膜,则反射光束在玻璃中的会聚点又在何处?反射光束经前表面折射后,会聚点又在何处?说明各会聚点的虚实。 解:该题可以应用单个折射面的高斯公式来解决, 设凸面为第一面,凹面为第二面。

《工程光学基础》考试大纲

《工程光学基础》考试大纲 主要参考书目 1.工程光学基础教程,郁道银,谈恒英,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工程光学(第4版),郁道银,谈恒英,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一、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概念 考试内容: 1、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2、成像基本概念与完善成像 3、近轴光学系统 考试要求: 1、掌握光学基本定律及几何光学基本概念 2、掌握成像概念与完善成像条件 3、掌握近轴光线及成像特点、掌握光轴光线成像计算 二、理想光学系统 考试内容 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与基面 2、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3、理想光绪系统的放大率 4、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考试要求: 1、掌握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与基面概念 2、掌握理想光学系统的求物像关系(作图法与计算法) 3、掌握理想光绪系统的放大率概念与相关计算 4、理解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方法及计算 三、平面系统 考试内容 1、平面镜成像

2、平行平板 3、反射棱镜 4、折射棱镜与光楔 考试要求: 1、掌握平面镜成像规律 2、掌握平行平板成像规律 3、掌握反射棱镜成像与成像方向判断 4、了解折射棱镜与光楔传光特性 四、光学系统中的光阑和光束限制 考试内容 1、光阑 2、照相系统中的光阑 3、望远镜系统中成像光束的选择 4、显微镜系统中的光束限制与分析 考试要求: 1、掌握光阑的分类及作用 2、掌握照相系统中光束限制分析 3、掌握望远镜系统中成像光束分析方法 4、掌握显微镜系统中的光束限制与分析 五、光度学 考试内容 1、辐射量与光学量及其单位 2、光传播过程中光学量的变化规律 3、成像系统像面的光照度 考试要求: 1、掌握光学量及其单位 2、理解光传播过程中光学量的变化规律 3、理解成像系统像面的光照度的计算 六、典型光学系统 考试内容 1、眼睛及其光学系统

工程光学Ι复习要点--基本概念汇总

工程光学Ι复习要点 基本概念汇总 一、四大定律;光路可逆;全反射; 二、光轴;符号规则;如射角;孔径角;视场角;物距;像距;物高;像高; 近轴光线;近轴区域;共轭关系;垂轴放大率;轴向方法率;角放大率;拉赫不变量; 三、基点基面(焦点、主点、节点、焦面、主面);焦距;光焦度;牛顿公 式;高斯公式;焦物距;焦像距;等效光组(组合光组);

四、平面镜;双面镜;反射棱镜;折射棱镜;光楔;主截面;屋脊棱镜;等 效空气层;偏向角;色散; 五、孔径光阑;入瞳;出瞳;视场光阑;入窗;出窗;孔径角;孔径高度; 视场角;视场高度(物高、像高);渐晕;渐晕系数(线渐晕);渐晕光阑; 场镜;景深;焦深;理想像;清晰像; 六、像差;球差;彗差;像散场曲;畸变;位置色差;倍率色差;二级光谱; 色球差;像差曲线;子午面;弧矢面;

七、近视;远视;近点;远点;屈光度;分辨力;视放大率;有效放大率; 数值孔径;相对孔径;光圈数(F数);出瞳距; 系统工作原理汇总 远摄系统;反远距系统;望远系统;焦距测量系统;物方远心光路;像方远心光路;景深产生的原理;焦深产生的原理;人眼成像系统(正常、近视、远视);近视眼校正系统;远视眼校正系统;放大镜工作原理;显微镜工作原理;望远镜工作原理;目镜视度调节原理;临界照明;克拉照明;照相系统的调焦原理

方法汇总 全反射;单球面成像;共轴球面成像;反射球面成像(反射镜成像);理想光组成像;薄透镜成像;组合光组、厚透镜成像及焦距主面计算;透镜组成像;平行平板成像;光楔的偏向角计算;孔径光阑的判断;入瞳、出瞳的计算;入窗、出窗的计算;视场大小的判断和计算;渐晕光阑的计算;棱镜大小的计算;景深、焦深的计算;视放大率的计算(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有效放大率的计算;出瞳距的计算;通光口径的计算(物镜、目镜、分划板、棱镜、场镜) 作图汇总 作图求像;棱镜展开;棱镜坐标的判断;各种系统工作原理的光路图;

视光学基础习题集

视光学基础习题集 ——12眼本2班 一、名词解释 1、视力(Visual Acuity):即视觉分辨力,双眼所能分辨的外界两物点间的最小距离,常用视角的倒数表达。 2、视角(visual angle):物体两端与眼第一结点所成的夹角。 3、视觉分辨力极限理论:在正常情况下,人眼对外界物体的分辨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该理论被称之为视觉分辨力极限理论。 4、模型眼(Schematic Eye):一个适合于进行眼球光学系统理论研究且模拟人眼的光学结构。 5、正视化(Emmetropization):外界的视觉刺激对眼球的生长发育发挥精确的调控作用,眼球壁会向着物像焦点的方向生长,直至屈光状态和眼轴长度达到合适的匹配,此过程称为正视化。 6、正视(Emmetropia):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外界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7、屈光不正(Refractive Error):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外界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不能产生清晰像的一种屈光状态。 8、近视(Myopia):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层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 9、远视(Hyperopia):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层之后的一种屈光状态。 10、远点(Far Point):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时,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发生共轭关系的物空间物点的位置,称为远点。 11、近点(Near Point):当眼处于最大调节力时,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发生共轭关系的物空间物点的位置,称为近点。 12、隐性远视(Latent Hyperopia):即潜伏性远视,在无睫状肌麻痹验光过程中不会发现的远视,隐性远视=全远视-显性远视。 13、显性远视(Manifest Hyperopia):在常规验光过程中可以表现出来的远视,等于矫正至正视状态的最大正镜的度数。 14、全远视(Total Hyperopia):即总的远视量,在调节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所能接受的最大正镜的度数,全远视=显性远视+隐性远视。 15、绝对性远视(Absolute Hyperopia):指的是调节所无法代偿的远视,等于常规验光过程中矫正至正视的最小正镜的度数。 16、随意性远视(Facultative Hyperopia):由自身调节所掩盖的远视,但在常规验光过程中可以被发现的远视,随意性远视=显性远视-绝对性远视。 17、散光(Astigmatism):平行光通过眼球折射后所成像并非一个焦点,而是在空间不同位置的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圆的一种屈光状态。 18、Sturm光锥:平行光线透过复曲面的屈光界面后,不能形成焦点,而是形成一前一后两条互为正交的焦线,两焦线间的光束形成顶对顶的圆锥形,称为Sturm光锥(史氏光锥)。 19、最小弥散圆(Circle of least confusion):前后焦线之间为一系列大小不等的椭圆形

工程光学基础教程-习题答案(完整)

第一章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1. 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 =38 10?m/s ,求光在水(n=1.333)、冕牌玻璃(n=1.51)、火石玻璃(n=1.65)、加拿大树胶(n=1.526)、金刚石(n=2.417)等介质中的光速。 解: 则当光在水中,n=1.333时,v=2.25 m/s, 当光在冕牌玻璃中,n=1.51时,v=1.99 m/s, 当光在火石玻璃中,n =1.65时,v=1.82 m/s , 当光在加拿大树胶中,n=1.526时,v=1.97 m/s , 当光在金刚石中,n=2.417时,v=1.24 m/s 。 2. 一物体经针孔相机在 屏上成一60mm 大小的像,若将屏拉远50mm ,则像的大小变为70mm,求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 解:在同种均匀介质空间中光线直线传播,如果选定经过节点的光线则方向不变,令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x ,则可以根据三角形相似得出: ,所以x=300mm 即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300mm 。 3. 一厚度为200mm 的平行平板玻璃(设n =1.5),下面放一直径为1mm 的金属片。若在玻璃板上盖一圆形的纸片,要求在玻璃板上方任何方向上都看不到该金属片,问纸片的最小直径应为多少? 2211sin sin I n I n = 66666.01 sin 2 2== n I 745356.066666.01cos 22=-=I 1mm I 1=90? n 1 n 2 200mm L I 2 x

88.178745356 .066666 .0* 200*2002===tgI x mm x L 77.35812=+= 4.光纤芯的折射率为1n ,包层的折射率为2n ,光纤所在介质的折射率为0n ,求光纤的数值孔径(即10sin I n ,其中1I 为光在光纤内能以全反射方式传播时在入射端面的最大入射角)。 解:位于光纤入射端面,满足由空气入射到光纤芯中,应用折射定律则有: n 0sinI 1=n 2sinI 2 (1) 而当光束由光纤芯入射到包层的时候满足全反射,使得光束可以在光纤内传播,则有: (2) 由(1)式和(2)式联立得到n 0 . 5. 一束平行细光束入射到一半径r=30mm 、折射率n=1.5的玻璃球上,求其会聚点的位置。如果在凸面镀反射膜,其会聚点应在何处?如果在凹面镀反射膜,则反射光束在玻璃中的会聚点又在何处?反射光束经前表面折射后,会聚点又在何处?说明各会聚点的虚实。 解:该题可以应用单个折射面的高斯公式来解决, 设凸面为第一面,凹面为第二面。 (1)首先考虑光束射入玻璃球第一面时的状态,使用高斯公式: 会聚点位于第二面后15mm 处。 (2) 将第一面镀膜,就相当于凸面镜

(工程光学基础)考试试题库1

1.在单缝衍射中,设缝宽为a ,光源波长为λ,透镜焦距为f ′,则其衍射暗条纹间距e 暗=f a λ ' , 条纹间距同时可称为线宽度。 2.当保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而使平面镜转15°角,则反射光线将转动 30° 角。 3.光线通过平行平板折射后出射光线方向__不变_ ___ ,但会产生轴向位移量,当平面板厚度为d ,折射率为n ,则在近轴入射时,轴向位移量为1 (1)d n - 。 4.在光的衍射装置中,一般有光源、衍射屏、观察屏,则衍射按照它们距离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为 菲涅耳衍射,另一类为 夫琅禾费衍射 。 5.光轴是晶体中存在的特殊方向,当光在晶体中沿此方向传播时不产生双折射。n e

视光学基础习题集

视光学基础习题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视光学基础习题集 ——12眼本2班 一、名词解释 1、视力(Visual Acuity):即视觉分辨力,双眼所能分辨的外界两物点间的最小距离,常用视角的倒数表达。 2、视角(visual angle):物体两端与眼第一结点所成的夹角。 3、视觉分辨力极限理论:在正常情况下,人眼对外界物体的分辨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该理论被称之为视觉分辨力极限理论。 4、模型眼(Schematic Eye):一个适合于进行眼球光学系统理论研究且模拟人眼的光学结构。 5、正视化(Emmetropization):外界的视觉刺激对眼球的生长发育发挥精确的调控作用,眼球壁会向着物像焦点的方向生长,直至屈光状态和眼轴长度达到合适的匹配,此过程称为正视化。 6、正视(Emmetropia):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外界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7、屈光不正(Refractive Error):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外界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不能产生清晰像的一种屈光状态。 8、近视(Myopia):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层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 9、远视(Hyperopia):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层之后的一种屈光状态。

10、远点(Far Point):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时,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发生共轭关系的物空间物点的位置,称为远点。 11、近点(Near Point):当眼处于最大调节力时,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发生共轭关系的物空间物点的位置,称为近点。 12、隐性远视(Latent Hyperopia):即潜伏性远视,在无睫状肌麻痹验光过程中不会发现的远视,隐性远视=全远视-显性远视。 13、显性远视(Manifest Hyperopia):在常规验光过程中可以表现出来的远视,等于矫正至正视状态的最大正镜的度数。 14、全远视(Total Hyperopia):即总的远视量,在调节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所能接受的最大正镜的度数,全远视=显性远视+隐性远视。 15、绝对性远视(Absolute Hyperopia):指的是调节所无法代偿的远视,等于常规验光过程中矫正至正视的最小正镜的度数。 16、随意性远视(Facultative Hyperopia):由自身调节所掩盖的远视,但在常规验光过程中可以被发现的远视,随意性远视=显性远视-绝对性远视。 17、散光(Astigmatism):平行光通过眼球折射后所成像并非一个焦点,而是在空间不同位置的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圆的一种屈光状态。 18、Sturm光锥:平行光线透过复曲面的屈光界面后,不能形成焦点,而是形成一前一后两条互为正交的焦线,两焦线间的光束形成顶对顶的圆锥形,称为Sturm光锥(史氏光锥)。 19、最小弥散圆(Circle of least confusion):前后焦线之间为一系列大小不等的椭圆形光学切面,其中最小的光学切面为一圆形,称最小弥散圆。

视光学基础-推荐下载

第三章 视光学知识 第一节 眼及眼的结构 人们认知世界,75%是通过视觉感知的。 眼睛观察物体时,由于环境、生理、心理等因素,人们用眼睛的瞳孔缩小或扩张来调 节光线的强弱,睫状肌牵动其相连的悬韧带调节人眼晶状体屈光度,使光线正好聚焦在视 网膜上,产生清晰的图象,由于人眼所观察的物体是三维的,双眼的瞳孔距离不断的调节 即眼集合又称辐辏,从而产生双眼单视现象。 眼球结构图 眼球成像结构图 角膜:眼球前端表面的透明圆形表层结构, 直径为11.5~12mm ,厚度约0.6mm 。 瞳孔:角膜后虹膜中间形成的圆形空隙,光路就是通过该小孔,它会根据光线的强弱

或视近视远来改变大小。 晶状体:是人眼内的一个可以不断改变焦距的凸透镜,人自所以既可以看近又可以看远就是因为它的这种改变。又称调节。 据研究,一般情况下,初生婴儿的眼轴长度为17.6mm;0-3周岁小孩子眼轴增长约 5mm;3-7周岁儿童眼轴再增长约1mm;7周岁以后眼轴增长趋向于成人,成人的眼轴为 24mm。如眼轴每增长1mm,就会有300度左右近视。缩短1mm就有300度左右远视。眼轴的长短是屈光不正的重要因素。 视力:眼科临床所谓视力系指视网膜中心凹处型觉的视锐度,也就是人眼对客观物体的形态的辨析能力。习惯上称视力均为远视力或视力表视力。(视力分为:远视力、近视力、视力表视力及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 第二节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可分为:近视、远视和散光。弱视、老花、青光眼和白内障等不属于屈光不正。 一、近视 近视:当调节作用静止时,平行光线投射入眼内,在视网膜之前结成焦点,即视网膜的位置在眼睛的主焦点之后,平行光线在眼内先形成焦点而后再行分散,当其到达视网膜时就不再是一个焦点象,而是一个弥散的环状区域,从而影响视力的清晰度,。 近视眼成像图远视眼成像图 近视眼的形成原因 科学研究进一步表明:近视是不可逆的。而且近视的产生和增加的原因很复杂,至今我们还不能全部清楚近视产生和发展的机理。基本上可归纳为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环境因素大体上有以下一些因素。 1、视近负荷因素 2、长时间用眼 3、缺乏体育锻炼 4、睡眠时间不足 5、视觉环境中的光污染 6、配镜情况

儿童视光学基础

儿童视光学基础 儿童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特别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弱视、斜视、近视和先天性眼病,视觉的发育正常与否不仅关系到儿童未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而且直接关系到儿童的智力思维和心理发育,对幼年视觉异常者,应予以重视,要早期加强儿童光学干预,及早发现屈光异常及眼病,只有采取科学安全、合理有效的屈光矫正手段,才能真正做到有效防治斜视、弱视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保护和增进双眼视功能。 1、儿童视觉的发育特征 1.1双眼视觉的发育对于视觉发育的了解极为重要,首先眼视光医师需要对婴幼儿作视觉评估检查,其次是能预知婴幼儿的某些异常情况的起因,后果及治疗处理。 1.2视力是随着儿童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由低常---正常在进行儿童视力检测和作视觉评估检查时,先要了解儿童的视觉发育特点:(1)发育早:从母亲怀孕起就开始了生长发育全过程,6—7个月视神经发育,在三个月前的x线,药物等都可引起儿童的视神经异常造成先天性眼病。(2)发育快:开始光感、半岁时视力大约发育到0.2;2岁时视力可达04—0 5;3岁时视力可达()6 O 7;4岁时视力可达0 8;5岁时基本上看到1 O—l 5左右的视力。O-3岁是视力发育的关键期,3—6岁是敏感期。(3)变化大:据统计资料显示大概有l%一2%左右的小孩出生后就有近视,也有部分儿童出现不可逆的视力改变。 2、双眼视觉的形成及干扰因素 2.1在儿童视力逐渐提高的过程中,人眼最完善最重要的双眼视(即同时视、融合及立体视觉)也在逐渐发育和成熟,外界物体的影像分别落在双眼视网膜上,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纤维传人大脑的视中枢枕叶进行整合,将分别来自双眼的视觉信号进行识别,分析、综合形成一个完整具有立体感的物像渭之双眼视觉。 在出生时视网膜对应已发育,但是运动系还不成熟,不协作的眼运动可能导致间歇性复视,双眼功能在出生后二个月才开始,在3—4个月后才发育较佳的立体视,5-6个月能迅速达到成人的1分视角的立体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视力的提高逐渐完善,双眼视觉功能大约8岁左右得以巩固。 2.2双眼视觉的关键时期在6个月到1岁迅速发生,在l一2岁达到顶峰然后逐渐减退,在关键时期,若有异常的视觉经验,则能破坏正常的视觉发育导致弱视和斜视。形觉剥夺更能破坏关键时期长的视觉功能,如空间视觉或双眼视觉,而较少破坏关键时期短完成早的视觉功能如色觉。因此,正常的视觉除单眼视力正常外,还包括感知形象、颜色、运动,双眼同时视,融合功能和立体觉。 2.3弱视是空间视觉发育异常的结果,通常,我们将因功能因素为主引起的矫正视力≤O 8的视力称为弱视,由于引起弱视的主要原因是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及斜视,矫正的最好办法是配矫正眼镜。使视 觉系统得到刺激而正常发育。4岁前是儿童弱视治疗的最佳时期,超过6岁后疗效相对而言变要差些,因此,弱视的治疗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弱视训练。 2.4斜视是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重要眼病有先天性,主要是双眼视功能的紊乱引起的,如果能在发育期及时治疗,大部分可获得治愈。 2.5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眼病的常见病,包括先天性,外伤、炎症、肿瘤等。先天性的白内障是指出生时已存在,也有的于生后数月,数年甚至到青春期才逐渐发生的一组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可伴有其他眼部先天性异常。

2016+工程光学复习参考

本习题供复习参考。更多的内容请参考“应用光学习题”、“物理光学习题”、“工程光学+练习题”等。所有资料均可在网络课件资源处下载。 一、选择题 1、几何光学有三大基本定律,它们是是:( D ) A、折射与反射定律,费马原理,马吕斯定律; B、直线传播定律,折射与反射定律,费马原理; C、独立传播定律,折射与反射定律,马吕斯定律; D、直线传播定律,独立传播定律,折射与反射定律。 2、对理想光学系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C ) A、位于光轴上的物点的共轭像点不在光轴上; B、物方焦点与像方焦点共轭; C、基点与基面为:焦点、主点、节点,焦平面、主平面、节平面; D、牛顿物像位置关系,它是以主点为坐标原点。 3、关于光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 ) A、孔径光阑经其前面的光学系统所成的像称为入窗; B、若孔径光阑在光学系统的最前面,则孔径光阑本身就是入瞳; C、孔径光阑、入窗、出窗三者是物像关系; D、视场光阑是限制轴上物点孔径角的大小,或者说限制轴上物点成像光 束宽度、并有选择轴外物点成像光束位置作用的光阑。 4、关于人眼,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 A、眼睛自动改变焦距的过程称为眼睛的视度调节; B、近视眼是将其近点矫正到明视距离,可以用负透镜进行校正; C、眼睛可视为由水晶体、视网膜和视神经构成的照相系统。; D、人眼分辨率与极限分辨角成正比关系。 5、关于典型光学系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 ) A、增大波长可以提高光学系统的分辨率; B、显微镜的有效放大率,放大率高于1000NA时,称作无效放大率,不能 使被观察的物体细节更清晰; C、目视光学仪器,其放大作用可以由横向放大率来表示;

验光基础知识1

验光基础知识(1) 很多在眼镜店工作的销售人员都想做的更专业,想学习更多的知识来更好的给客户推介产品,本材料主要针对初学验光或希望掌握简单验光知识的销售员阅读,讨论主题为验光流程中的一些具体操作,并非验光专业知识内容。欲成为一名真正的验光师,必须认真学习系统的视光学知识,并加以临床应用,积累经验。同时,追求顾客满意的服务心态、不断完善自我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语言技巧都是一名验光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一、电脑验光 简介:使用电脑自动验光仪验光属于客观验光,其优点在于操作简单迅速,缺点在于因仪器使被检眼发生无法避免的刺激反射,可引起睫状肌调节,从而导致误差。通常近视度数便深,远视偏浅。 操作人员:一般由销售员或助理验光员进行,亦可由验光师本人直接进行。 操作要求:态度温和,动作规范,操作迅速。 操作流程: 1.引导顾客步入验光区。 2.开启电源,预热设备。 3.邀请顾客坐下,坐姿自然平稳,尽量靠近验光仪;观察顾客姿态是否舒适,必要时调整验光仪桌面高度。 4.请顾客将下颌放在电脑验光仪下颌托板上,前额靠在验光仪指定位置,固定头部。可让顾客双手扶在验光仪桌面。 5.观察顾客眼角与验光仪上参考标记是否一致,必要时调整下颌托板高度。 6.嘱顾客睁开双眼,平视前方,尽量放松,暂时减少眨眼。 7.调整焦距使视屏上的角膜像清晰。 8.移动环形光标至瞳孔中央。 9.揿动记录键,先右后左测量,每眼测三次,注意掌握测量的最佳时机。在此过程中留意顾客反映,提醒顾客保持上述姿势,保持放松。 10.验光结束后,打印结果,并告之顾客“可以了”。 问题与解决: 1.当顾客询问验光结果时,考虑到电脑验光结果未必完全准确,验光人员可将数据大致

浙大841《工程光学基础》2018考研大纲

浙江大学《工程光学基础》(科目代码841)考研大纲 注意:本考试大纲仅适用2018年浙江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 1、考研建议参考书目 郁道银、谈恒英主编《工程光学》第1~7,10~16章,机械工业出版社。 2、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了解费马原理,掌握完善成像条件; 2)熟练掌握共轴球面系统、平面系统和理想光学系统成像的基本特征,掌握基点、焦距、放大率、物像关系、拉赫不变量等概念及相关计算并能熟练作图,掌握光组组合的计算与作图方法;掌握光的色散原理和光学材料的描述参数; 3)熟练掌握光学系统的孔径光阑及入瞳出瞳、视场光阑、渐晕光阑的概念、判断、作用和计算方法,光学系统景深及远心光学系统的基本特征; 4)熟练掌握光度学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国际标准量纲体系,掌握光学系统传输光能的特征; 5)熟练掌握各种几何像差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6)熟练掌握各种典型光学系统的成像原理、光束限制、放大倍率、分辨本领,掌握显微镜、投影系统及其照明系统、望远镜和转像系统的关系,能够解决典型光学系统的外形尺寸计算问题。 7)熟练掌握光的电磁波表达形式和电磁场的复振幅描述;掌握光在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尤其是正入射的情况;掌握光波的叠加原理与方法。 8)熟练掌握光程差概念以及对条纹的影响及基本的等厚等倾干涉系统。掌握条纹定域和非定域的概念及条纹可见度概念;典型的多光束干涉系统以及单层增透、

减反膜的计算结论和实际应用。 9)熟练掌握典型的夫朗和费衍射系统概念和计算;掌握闪耀光栅的原理和计算;衍射极限的概念及在典型光学系统设计中的运用;夫朗和费衍射与傅立叶变换的关系;菲涅耳波带片的概念和使用。 10)熟练掌握电磁场叠加以及空间频率的概念;掌握4F系统光学系统用于光学信息处理的概念和过程;相干光学系统和非相干光学系统对成像影响的结论和运用;空间滤波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11)熟练掌握平面电磁波在晶体中的传播过程及寻常光线、非寻常光线各电磁分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惠更斯作图法及应用;典型晶体器件的琼斯矩阵表示及其应用;典型类型偏振光的判断。 12)熟悉平板波导基本原理及特性;掌握激光器基本原理、组成及特性;熟悉激光器的谐振腔理论及速率方程理论;了解半导体激光器基本原理,并熟悉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的基本结构及特点;了解电光调制基本原理。

工程光学实验I期末复习重点详解

工程光学实验I复习提纲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 题型大致分布:填空24分简答20分综合56分 要求:必须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无效; 作图题必须使用铅笔直尺作图,否则零分。 椭偏仪: 1.椭圆偏振测量(椭偏术)是研究光在两媒质界面发生的现象及介质特性的一种光学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偏振光在界面反射或透射时发生的偏振态的改变。 2.椭偏仪实验中检偏器读数头位置的调整与固定时,使激光束按布儒斯特角(约57) 入射到黑色反光镜表面并反射入望远镜到达半反目镜上成为一个圆点。 3.椭偏仪实验中,圆偏振光的获得使入射光的振动平面和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成45度角。 4.椭偏仪实验中,将被测样品,放在载物台的中央,旋转载物台使望远镜和平行光管夹角为 45度。 5.测量薄膜厚度和折射率实验中,椭偏参数为Ψ和Δ。(写字母), 6.椭偏术。 椭偏术是研究光在两媒质界面发生的现象及介质特性的一种光学方法。7.下图为椭偏仪结构,请写出1-10仪器名称。 1 半导体激光器 2平行光管 3起偏器读数头(与6可换用) 4 1/4波片读数头 5氧化锆标准样 6检偏器读数头 7望远镜筒 8 半反目镜 9光电探头 10信号线 11分光计 12 数字式检流计

平行光管: 1.凸透镜的鉴别率角值表达式。 " 206256 ' 2 f a = θ 2.根据衍射理论和瑞利准则,仪器的最小分辨角。 D λ θ22 .1 = 3.平行光管有4种分划板。 4.简述什么是光学系统的鉴别率。 答:光学系统能够把这种靠得很近的两个衍射花样分辨出来的能力,称为光学系统的鉴别率。 5.画出平行光管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原理图,并写出焦距表达式。 答: (分) ' ' y y f f ? 式中f为被测透镜焦距,'f为平行光管焦距实测值,'y为玻罗板上所选用线距实测值(' ' 'Y B A=),y为测微目镜上玻罗板低频线的距离(Y AB=,即测量 测微目镜 焦距 被测凸透镜 焦距 平行光管物镜 玻罗板 .4 ) ( .3 )' ( .2 .1f f A B f α 'α 'f ' B 1 2 3 4α

视光学基础资料

眼视光学基础知识 一.定义 1.正视眼: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一般认为来自5m以外)经眼的屈光系 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2.非正视眼: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若不能在视网 膜黄斑中心凹聚焦,将不能产生清晰像,称为非正视或屈光不正。 A.近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典型的近视表现为视远模糊视近清晰。近视一般分为两类,即生理性近视和病 理性近视。近视眼矫治应用合适的凹透镜或类同凹透镜的原理和方法,使平行 光线发散,进入眼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矫治的原则是最好矫正视力,最 低矫正度数。 (一)按近视的程度分类: 1. ≤-3.00 D,为低度近视; 2. - 3.25 D至~6.00 D为中度近视; 3. - 6.25 D至~10.00 D为高度近视; 4. -10.00 D以上为重度近视 (二)按屈光成分分类 1.屈光性近视。 2.轴性近视。 B. 远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成像在视网膜后面。 □远视的原因是眼轴相对较短或者眼球屈光成分的屈光力下降。可能是生理性的原因,如婴幼儿的远视;也可能是一些疾病通过影响以下两个因素而导致远 视:①影响眼轴长度:眼内肿瘤,眼眶肿块,球后新生物,球壁水肿,视网膜脱离 等等;②影响眼球屈光力:扁平角膜,糖尿病,无晶状体眼等等。 □远视者能清晰聚焦远处物体的远视眼,不同于近视,一些远视患者能看清楚远处物体,即能使远处物体清晰聚焦在其视网膜上。这是因为,远视者可以通 过自己的调节使外界平行光焦点前移至视网膜上,从而获得较清晰的远距离视力。 □.远视者的视觉疲劳远视者为了清晰聚焦,在看远时就动用了调节;看近时,则需付出更大的调节量。因此,远视者调节从未放松过,而且在看近时使出比 其他正视或近视者更多的调节,即很多时候他们都处于过度调节状态,容易产生视 物疲劳 □远视者远视度数随年龄变化。某些远视者年轻的时候视力很好,在年纪稍大的时候“变”成了远视。这也是由于轻中度的远视,可以通过启动调节力而使 得视物清楚。随着年龄增长,其调节力逐渐下降,当下降到无法代偿看清远距离物 体所需的调节量时,他们才表现出视远处模糊。根据患者调节能力的不同,远视在 不同程度上影响其近视力,同时影响其远视力,但一般典型表现为近视力的下降。 □远视的儿童由于使用了调节,特别是在近距离阅读时使用了大量的调节,眼睛很疲劳,由于不会描述,就有可能表现为相关的阅读能力下降,智力低下,学 习成绩差以及视觉认知技巧发展的延缓。中度远视儿童一直处于过度调节,由于调 节和辐辏是联动的,过度的调节引起过量的辐辏,即眼球内转,发生“内斜”。 B.散光:指的是平行光通过眼球折射后所成像并非一个焦点,而是在空间不同位置的两条焦线的一种屈光状态。 □散光主要来源于角膜、晶状体各屈光成分在视轴上的不对称排列以及屈光指数的改变等。中高度的散光则主要来源于角膜曲率的异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