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光学基础习题集
视光学基础(1068)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1.每眼眼外肌共有 ( )A、4条B、6条C、8 条D、9条答案: B2.以下不是儿童近视矫治常用方法的是 ( )A、佩戴接触镜B、角膜塑形术C、屈光手术治疗D、佩戴框架镜答案: C3.()可判断被检者的隐斜视或斜视的方向和程度,但不能区别是隐斜视还是斜视。
A、交替遮盖试验B、遮盖-去遮盖试验C、眼外肌运动检查D、集合近点检查答案: A4.( )指调节作用时,因晶状体变化而产生的屈光力。
A、调节远点B、调节近点C、调节范围D、调节力答案: D5.从( )眼视网膜反射出来的光线必定平行。
A、正视眼B、远视眼C、近视眼D、散光答案: A6.正视眼远点在( )。
A、眼前无限远距离B、眼前有限远距离C、眼后有限远距离D、眼前5米处答案: A7.一人原来为正视,45岁以后最有可能和最常发生的视力问题是( )A、近视B、远视C、散光D、老花答案: D8.假性近视临床表现为( )A、远视力下降B、远视力好C、近视力差D、远近视力都差答案: A9.不规则散光的处理首选是()A、佩戴框架眼镜B、观察C、佩戴软性接触镜D、佩戴硬性接触镜答案: D10.按照年龄经验公式计算,60岁的老年人调节幅度应为()A、0DB、5.0DC、3.0DD、2.0D答案: A11.患者在2.5米处看清0.1视标,则其视力是( )A、0.05B、0.1C、0.01D、0.06答案: A12.出现近视的明显症状是( )A、视力下降B、头晕头痛C、眼球胀痛D、眼睑水肿答案: A13.远视眼的远点应该是( )A、眼后的一定距离,且为虚焦点B、眼前的一定距离,且为虚焦点C、眼前屈光不正的倒数D、无穷远答案: A14.柱镜轴位在75°时,则其屈光力在( )。
A、15°B、125°C、90°D、165°答案: D15.正常视力的标准是( )。
A、0.1B、0.8C、1D、1.5答案: C16.正视眼调节静止时,所看到最远的点在( )A、500米以内B、5m以内C、无限远D、近点上答案: C17.( )是矫正近视最普遍和最便捷的方法A、框架眼镜B、角膜接触镜C、准分子激光手术D、药物治疗答案: A18.角膜、房水( )及玻璃体称为屈光介质。
视光学练习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视光学练习试卷1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 型题1.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前,这种屈光状态为A.远视B.近视C.散光D.弱视E.正视对的答案:B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2.眼的屈光系统不涉及A.瞳孔B.晶状体C.角膜D.玻璃体E.房水对的答案:A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3.与远视眼无关的是A.高度远视时有远近视力均减少B.调节性内斜C.视神经乳头炎D.老视出现早E.视疲劳对的答案:C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4.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才干暴露的那部分远视称为A.隐形远视B.可矫正远视C.全部远视D.显性远视E.绝对远视对的答案:A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5.眼屈光系统中,屈光率最大的是A.角膜B.晶状体C.玻璃体D.房水E.视网膜对的答案:A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6.老视发生和发生迟早与下列哪些因素无关A.身高B.灯光C.屈光不正D.用眼习惯E.年纪对的答案:B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7.眼球各部的屈光指数A.晶状体 1.416B.以上各项均对的C.房水1.336D.玻璃体1.336E.角膜1.376对的答案:B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8.检影距离为50cm,影动为逆动,渐增度数至-3.00D 时为影不动,再增加负透镜度数时影动变为顺动,被检眼的实际屈光不正度数为A.-5.00DB.-4.00DC.-2.00DD.-6.00DE.-3.00D对的答案:A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9.顺规散光A.是不规则散光的一种B.是屈光参差的一种C.垂直子午线的屈光度不不大于水平子午线的屈光度D.垂直子午线的屈光度不大于水平子午线的屈光度E.垂直子午线的屈光度等于水平子午线的屈光度对的答案:C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10.近视与眼球何种状态有关A.眼球凹陷B.眼轴过短C.眼球萎缩D.眼轴过长E.眼球突出对的答案:D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11.下列有关配戴接触镜的角膜氧的供应叙述错误的是A.氧的供氧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镜片透氧率B.缺氧的角膜容易发生细菌感染C.硬镜片与角膜相贴过紧,最后造成角膜变性和新生血管D.硬镜片的曲率半径与角膜适应,有助于角膜得到足够的氧E.尽管软镜片含有一定的透氧性,但泪液交换困难,使戴镜片的角膜呈现慢性缺氧状态对的答案:A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12.下列哪项不是角膜接触镜的适应症A.糖尿病B.角膜不规则散光C.屈光参差不不大于2.5DD.高度远视E.高度近视对的答案:A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13.检影距离为50em,此距离检影时正好为中和,则被检眼的屈光度为A.-5.00DB.-2.50DC.-2.00DD.-1.50DE.-1.00D对的答案:C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14.检影验光时,90°方向用-3.00D 柱镜中和,180 方向用-1.00D 柱镜中和,该例验光成果为A.-3.00DS/-2.00DC×90B.-1.00DS/-2.00DC×l80C.-3.00DS/-1.00DC×180D.-2.00DS/-1.00DC×l80E.-1.00DS/-3.00DC×90对的答案:B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15.炎症或瘢痕引发哪种散光A.近视性散光B.远视性散光C.混合性散光D.不规则散光E.生理性散光对的答案:D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16.轴性近视不对的的是A.晶状体屈光指数、曲率半径正常B.角膜屈光指数、曲率半径正常C.易出现内斜D.屈光力正常E.眼轴延长对的答案:C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17.一正视者能看清的近来视标离眼球表面的距离为10em,其调节幅度为A.2DB.1DC.5DD.1ODE.3D对的答案:D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18.眼屈光系统成分中最重要的屈光成分是A.晶状体B.玻璃体C.角膜和晶状体D.角膜E.视网膜对的答案:C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19.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所能看清的最远点称A.节点B.近点C.主点D.远点E.中和点对的答案:D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20.一正视者如阅读距离为33cm,则此时所需的调节力为A.4DB.3.5DC.2.5DD.2DE.3D对的答案:E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21.下列镜片的评价指标不对的的是A.透光率B.放大率C.球面设计和非球面设计D.折射率E.抗紫外线能力对的答案:B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22.国人的正视眼的临床原则应为A.-0.25D~0B.0~+0.50DC.-0.25D~+0.50D D.0~+0.25DE.-0.25D~+0.25D对的答案:C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23.调节机制重要发生在A.瞳孔B.角膜C.视网膜D.玻璃体E.晶状体对的答案:E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24.在眼球光学中,常作为屈光力的单位的是A.焦距B.屈光度(Diopter,D)C.折射率D.棱镜度E.米角对的答案:B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25.与屈光性近视无关的是A.眼轴长度正常B.遗传和环境C.角膜曲率过大D.眼轴长度过长E.晶状体曲率过大对的答案:D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26.逆规散光为A.垂直子午线的屈光度不不大于水平子午线的屈光度B.是屈光参差的一种C.垂直子午线的屈光度不大于水平子午线的屈光度D.是不规则散光的一种E.垂直子午线的屈光度等于水平子午线的屈光度对的答案:C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27.下列备注答案中,哪-个属于逆规散光A.-2.00DS/-2.25DC×90B.-1.00DS/-1.75DC×180C.-1.00/+1.00DC×135D.-4.00DS/+1.25DC×45E.-3.OODS/-1.50DC×45对的答案:A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28.晶状体是眼屈光介质的重要部分,其屈光力大小为A.8DB.16DC.及19DD.15DE.17D对的答案:C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29.与近视的临床体现无关的是A.远视力减少B.视疲劳C.近视力减少D.外隐斜或外斜视E.飞蚊症对的答案:C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30.偏离镜片中心点出现棱镜现象,下列不对的的是A.环形盲区由棱镜效应造成B.戴双焦镜人眼从远看近过程中产生像跳C.色散属棱镜现象D.若两眼屈光度相似,眼球转动致视轴不通过光心,戴镜者会有不适感E.配镜必须规定光心距与瞳距一致对的答案:D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31.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后,这种屈光状态为A.弱视B.正视C.近视D.散光E.远视对的答案:E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32.一人原来为正视,40 岁后来最有可能和最常发生的视力问题是A.近视B.远视C.散光D.弱视E.老花对的答案:E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33.轴性远视不对的的是A.以上各项均不对B.眼屈光力正常C.眼球前后径缩短D.有时呈现假性视神经炎E.有时合并青光眼对的答案:A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34.下列哪项与轴性近视无关A.环境B.近视弧形斑C.屈光指数D.遗传E.眼球前后径对的答案:C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35.下列备注答案中,哪一种属于顺规散光A.-1.00DS/-1.75DC×180B.-2.00DS/-2.25DC×90C.-1.00/+1.00DC×135D.-4.00DS/+1.25DC×45E.-3.00DS/-1.0ODC×45对的答案:A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36.与远视无关的是A.用凹透镜矫正B.假性视神经炎C.内斜或内隐斜D.易发生青光眼E.屈光性弱视对的答案:A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37.距受检眼50cm 处行检影法检影验光,当用-3.00D 测的中和点时,此眼屈光度是A.-5.00DB.-1O.00DC.-6.00DD.-8.00DE.-4.00D对的答案:A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38.正常状况下,婴儿为生理性的A.视眼B.远视眼C.近视眼D.以上都不对的E.散光眼对的答案:D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39.普通认为,双眼屈光参差的最大耐受度为A.3.00DB.1.00DC.2.50DD.2.00DE.4.00D对的答案:C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40.决定眼球屈光成分的屈光力重要参数为A.放大率B.屈光度C.焦距D.像差E.折射率对的答案:E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41.进入眼球的光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的眼,称为A.正视眼B.弱视C.远视眼D.近视眼E.散光眼对的答案:E 涉及知识点:视光学。
眼视光学试题及答案

眼视光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眼球的屈光系统主要包括:A. 眼角膜和晶状体B. 瞳孔和视网膜C. 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D. 光敏细胞和玻璃体答案:A2. 屈光度是衡量眼睛屈光状态的指标,以下哪种情况表示正常视力?A. 近视度数为-2.00DB. 散光度数为+1.50DC. 散光度数为-1.50DD. 近视度数为+2.00D答案:C3. 视觉近点是指眼睛能够清晰看到的最近距离,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视觉近点随年龄增长而增加B. 视觉近点与眼球的调节功能无关C. 视觉近点通常小于25厘米D. 视觉近点只受眼球长度的影响答案:A第二部分:判断题1. 白天视觉相对较差,夜间视觉相对较好。
答案:错误2. 视力健康与饮食无关,只与遗传有关。
答案:错误3. 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答案:正确第三部分:解答题1. 简要解释屈光度和度数的含义,并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答案:屈光度是光线经过眼睛时所发生的屈光现象的量度单位,表示眼球对光线的折射能力。
度数是指度量眼球屈光状态的一种单位,用来表示近视、远视、散光等视力问题的严重程度。
例如,一个人近视度数为-4.00D,表示他的眼睛无法在正常距离外清晰看到物体,需要佩戴近视眼镜来矫正视力。
2. 请列举并解释三种常见的视觉问题,如近视、远视、散光。
答案:近视是指眼球的折射能力太强,导致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远处物体看不清楚,近处物体却能清晰看到。
远视是指眼球的折射能力太弱,导致光线在视网膜后聚焦,近处物体看不清楚,远处物体看得比较清楚。
散光是指眼球的角膜或晶状体不规则,导致光线在视网膜上出现不同的聚焦点,使得物体无法清晰投影到视网膜上。
3. 请解释视觉矫正是什么,并简要介绍常见的矫正方法。
答案:视觉矫正是通过使用眼镜、隐形眼镜或进行眼科手术等方法来改善视力问题,使得眼睛能够正常看清远处或近处的物体。
常见的矫正方法包括眼镜矫正、隐形眼镜矫正和屈光手术矫正。
2022视光学考试题库

2022视光学考试题库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视光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眼睛的解剖结构B. 眼睛的生理功能C. 视觉系统的疾病D. 视觉系统的光学特性2. 人眼的光学系统主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A.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B. 角膜、虹膜、晶状体、视网膜C. 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D. 角膜、房水、玻璃体、视网膜3. 以下哪个不是屈光不正的类型?A. 近视B. 远视C. 散光D. 老花4. 屈光度的单位是什么?A. 度B. 米C. 焦距D. 屈光度(D)5. 近视眼的矫正方法有哪些?A. 佩戴隐形眼镜B. 激光手术C. 佩戴框架眼镜D. 所有选项6. 散光眼的成因是什么?A. 角膜或晶状体曲率不均匀B. 眼轴长度过长C. 眼轴长度过短D. 晶状体老化7. 以下哪项不是视光学检查的内容?A. 视力检查B. 眼压检查C. 眼底检查D. 眼肌平衡检查8. 什么是调节?A. 眼睛对光线的敏感程度B. 眼睛对物体距离变化的适应能力C. 眼睛对颜色的分辨能力D. 眼睛对形状的识别能力9. 什么是眼的集合?A. 眼睛对远距离物体的聚焦B. 眼睛对近距离物体的聚焦C. 双眼同时向内或向外转动D. 双眼同时向上或向下转动10. 以下哪个不是视光学的主要研究领域?A. 屈光手术B. 视觉训练C. 眼镜设计D. 眼科药物研究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人眼的最小分辨角是______。
12. 正常视力的标准是______。
13. 屈光度为-3.00D表示______。
14. 老花眼是由于______的老化导致的。
15. 散光的矫正通常使用______镜片。
16. 调节力下降通常与______有关。
17. 集合力不足可能导致______。
18. 视光学检查中,常用的视力表是______。
19. 激光屈光手术可以矫正______。
20. 视光学中,眼轴长度的测量通常使用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21. 简述视光学中“屈光度”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视光学基础样卷

眼视光医学专业《临床视光学基础》试卷 样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登分人 核分人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题4分,共28分。
) 1. 色觉 2. 远点 3. 屈光不正 4. NPC 和AMP 5.调节和调节近点 6.视野 7. 近视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正常单眼视野范围(白色光视标),那项是错误的 (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A. 鼻侧90-100°B. 颞侧100~110°C. 上方60°D. 下方70~75°2、关于任务可见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视觉绩效随照明增加而提高B. 最大绩效点位置与视标大小有关C. 最大绩效点位置与视标对比度有关D. 改变照明水平对困难和容易的任务绩效改善程度不同3、有关立体视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立体视觉又称空间视觉B. 表示两个物体相对的远近关系C. 必须以双眼单视为基础D. 绘画,雕塑职业要求有良好的立体视觉E. 立体视锐度正常值>60弧秒4、关于光学系统的结点,错误的说法是: ( )A. 为光学系统的等价半径在光轴上的交点。
B. 主轴侧方的光线自第一结点射入,自第二结点射出,方向决不改变。
C. 结点与相应主点之间的距离,等于等价半径。
D. 两结点之间的距离大于同一光系两主点之间的距离。
5、假设将简略眼装满水,再放入同样的水中,其屈光力将成为: ( )A. 60DB. 42DC. 0DD. 24D6、检查某人视力(视力表规定检查距离为5m),只能在3m处看清0.1的视标,其实际视力是( )A. 0.03B. 0.06C. 0.11D. 0.3E. 0.67、屈光状态分布与年龄关系错误的是 ( )A. 出生时屈光状态呈正态分布B. 婴儿时期,大部分婴儿有不同程度近视C. 学龄期,更多的儿童出现近视D. 20岁时,近视患病率20%以上E. 45岁时多数人开始出现老视,一些隐性远视者开始出现相关症状8、 一条栅的最高亮度为85单位,最低亮度为20单位,其空间对比度为多少?( )A. 20%B. 24%C. 61%D. 85%E. 105%9、一位-2.00D的近视患者,其远点为 ( )A. 20cmB. 30cmC. 50cmD. 60cmE. 80cm10、调节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阿托品可将调节降为零B. 对近视眼,眼调节总是小于眼镜调节C. 双眼调节幅度最简单的测量方法是负透镜法D. 远视眼的近点只有在Amp大于主点屈光时才是真实的11、一家长带5岁男童到医院眼科作健康检查,追问病史平时无异常表现,裸眼视 力0.8,阿托品散瞳初次验光OU:+1.75DS—>1.0,停阿托品2周后复查OU:+0.50DS—>1.0。
视光学基础知识题库

视光学基础知识题库一、近视、远视和散光的概念及表达方式近视的概念近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睛屈光系统异常,也称为近视眼。
近视眼是指眼轴过长或眼的屈光力过强,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导致远处物体看不清楚。
近视眼的主要症状是远处物体模糊,近处物体清晰。
远视的概念远视是另一种眼睛屈光系统异常,也称为远视眼。
远视眼通常是由眼轴过短或眼的屈光力过弱引起的,导致眼睛无法正确聚焦在视网膜上,导致近处物体看不清楚。
远视眼的主要症状是近处物体模糊,远处物体相对清晰。
散光的概念散光是眼球前房和后房长度和一等 from 物,不 flops each avid 师 or 能力闷倒导致 astigmatism in 书本 geometry in 让. 散光会导致眼睛焦点不只形成一个点,而是形成一个发散的焦点,影响视觉质量。
二、眼部解剖学知识角膜的结构角膜是眼睛的透明前表皮,具有良好的弯曲性。
它主要由五层组成:上皮层、泪膜层、玻璃体层、中层和内皮层。
角膜在光通过时对光线起到一个主要的屈折作用。
晶状体的结构晶状体是眼球内的透明结构,其主要功能是调节眼球的焦距,使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晶状体主要由晶状体皮质和晶状体核组成,能够通过对屈光度进行调整来使物体聚焦在视网膜上。
三、视觉现象及其原理测量视力的方法视力测量是一种眼科检查,用于测量人眼的视觉能力。
常用的视力测量方法包括Snellen 测试、反射光屏测试和电动测试等。
其中Snellen 测试是最常见的方法,通过让患者识别不同大小的字母或数字来确定他们的远视和近视程度。
光学原理在视觉中的应用当光线通过透镜或其他光学系统时,它会根据折射定律发生弯曲。
这种光学原理被广泛运用在眼镜、望远镜、显微镜等设备中,帮助人们改善视觉并观察微小对象。
四、视光学技术和工具眼镜设计的原理眼镜设计是根据视力的问题和度数来设计的,以便使患者获得最佳的矫正效果。
眼镜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患者的瞳孔间距、视觉几何关系和镜片的物理特性等因素。
眼视光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眼视光考试题及答案大全一、单选题1. 人眼的屈光系统主要包括哪些部分?A. 角膜、晶状体、玻璃体B. 角膜、视网膜、玻璃体C. 角膜、晶状体、视网膜D. 角膜、晶状体、脉络膜答案:C2. 近视眼的主要成因是什么?A. 眼轴过长B. 角膜过平C. 晶状体过薄D. 玻璃体过厚答案:A3. 散光是指什么?A. 光线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B. 光线不能聚焦在角膜上C. 光线不能聚焦在晶状体上D. 光线不能聚焦在玻璃体上答案:A4. 远视眼的矫正方法是什么?A. 佩戴凹透镜B. 佩戴凸透镜C. 佩戴棱镜D. 佩戴平面镜答案:B5. 老花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晶状体硬化B. 角膜硬化C. 视网膜硬化D. 玻璃体硬化答案:A二、多选题6. 以下哪些是常见的眼科疾病?A. 白内障B. 青光眼C. 近视D. 糖尿病答案:A、B、C7. 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近视加深?A.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B. 缺乏户外活动C. 遗传因素D. 饮食不均衡答案:A、B、C、D8. 散光的矫正方法包括哪些?A. 佩戴球面透镜B. 佩戴柱面透镜C. 佩戴棱镜D. 佩戴平面镜答案:B、C三、判断题9. 近视眼患者看远处物体时,物体的像会落在视网膜前方。
(对/错)答案:对10. 老花眼患者看近处物体时,物体的像会落在视网膜后方。
(对/错)答案:错四、简答题11. 请简述如何预防近视眼。
答:预防近视眼的方法包括: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阅读和写作时保持适当的距离;定时休息,每隔20-30分钟看远处放松眼睛;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多接触自然光;保持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等营养物质。
12. 描述一下什么是屈光不正,并列举几种常见的屈光不正类型。
答:屈光不正是指眼睛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焦点。
常见的屈光不正类型包括近视、远视、散光和老花眼。
视光学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视光学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视光学研究的对象是()A. 视觉现象的发生B. 光的发生C. 视觉现象的产生条件D. 光的传播规律答案:C2. 下面哪个结构不是眼球的组成部分?A. 晶状体B. 视网膜C. 视觉皮层D. 脉络膜答案:C3. 以下哪种颜色的光波长最长?A. 红光B. 蓝光D. 黄光答案:A4. 以下哪种情况下会产生散光?A. 眼轴过长B. 视网膜厚度过厚C. 视网膜离晶状体过近D. 晶状体曲率过大答案:D5. 近视眼屈光参考点的位置在()A. 脊柱上B. 视网膜上C. 视网膜后D. 眼球前答案:C6. 视觉光线通过屈光系统到达视网膜的程式有()A. 视觉轴C. 光轴D. 视觉视轴答案:B7. 视觉参考点的定义是()A. 视觉系统参考的准直光源B. 视觉参考点的倒像在视网膜上C. 视觉参考点的位置在角膜上D. 视觉参考点的位置在晶状体上答案:A8. 视觉轴与仰视轴夹角称为()A. 视轴倾斜角B. 直接跳跃眼动幅度C. 倾扭轴倾斜角D. 偏斜轴倾斜角答案:A9. 视轴与视网膜正中线的夹角称为()B. 视轴角C. 视学角D. 视觉夹角答案:B10. 眼球直径的水平轴长度为()A. 21mmB. 23.5mmC. 24.5mmD. 26mm答案:B11. 屈光度是()A. 透镜焦距的倒数B. 透镜焦距的平方C. 透镜半径的倍数D. 透镜屈光度的平方答案:A12. 当近视度数为-2.00D时,屈光度为()B. -0.50DC. -2.00DD. -0.50D答案:D13. 根据视敏度的角的大小,可以判断视光性能的好坏,视敏度角越大,视光系统性能越好,这一说法()A. 正确B. 错误答案:A14. 视敏度角的大小与()A. 视平面上景物大小有关B. 视平面上景物倒置有关C. 视平面上景物位置有关D. 视平面上景物的明暗分布有关答案:C15. 视敏度角的计算方法一般以()的数值表示A. 弧度C. 毫米D. 像素答案:B16. 视敏度角可通过变大眼睛与物体间()实现A. 视距B. 距离C. 角距离D. 离距答案:B17. 视野的定义是()A. 视光系统的一个物理参数B. 视光系统能够观察到的最远的景物C. 视光系统在一定距离范围内能观察到的最大角度D. 视光系统能够解析的最小间距答案:C18. 视野的宽度主要与()相关A. 眼睛的完整度B. 视光系统的分辨能力C. 视觉参考点的位置D. 眼球运动范围答案:D19. 散光是指眼球的()引起的视觉异常A. 曲率B. 长度C. 形状D. 屈光度答案:C20. 以下哪项不是散光的症状表现?A. 远视眼现象B. 近视眼现象C. 视觉模糊D. 视觉眩光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视觉像的位置在()上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光学基础习题集——12眼本2班一、名词解释1、视力(Visual Acuity):即视觉分辨力,双眼所能分辨的外界两物点间的最小距离,常用视角的倒数表达。
2、视角(visual angle):物体两端与眼第一结点所成的夹角。
3、视觉分辨力极限理论:在正常情况下,人眼对外界物体的分辨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该理论被称之为视觉分辨力极限理论。
4、模型眼(Schematic Eye):一个适合于进行眼球光学系统理论研究且模拟人眼的光学结构。
5、正视化(Emmetropization):外界的视觉刺激对眼球的生长发育发挥精确的调控作用,眼球壁会向着物像焦点的方向生长,直至屈光状态和眼轴长度达到合适的匹配,此过程称为正视化。
6、正视(Emmetropia):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外界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7、屈光不正(Refractive Error):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外界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不能产生清晰像的一种屈光状态。
8、近视(Myopia):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层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
9、远视(Hyperopia):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层之后的一种屈光状态。
10、远点(Far Point):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时,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发生共轭关系的物空间物点的位置,称为远点。
11、近点(Near Point):当眼处于最大调节力时,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发生共轭关系的物空间物点的位置,称为近点。
12、隐性远视(Latent Hyperopia):即潜伏性远视,在无睫状肌麻痹验光过程中不会发现的远视,隐性远视=全远视-显性远视。
13、显性远视(Manifest Hyperopia):在常规验光过程中可以表现出来的远视,等于矫正至正视状态的最大正镜的度数。
14、全远视(Total Hyperopia):即总的远视量,在调节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所能接受的最大正镜的度数,全远视=显性远视+隐性远视。
15、绝对性远视(Absolute Hyperopia):指的是调节所无法代偿的远视,等于常规验光过程中矫正至正视的最小正镜的度数。
16、随意性远视(Facultative Hyperopia):由自身调节所掩盖的远视,但在常规验光过程中可以被发现的远视,随意性远视=显性远视-绝对性远视。
17、散光(Astigmatism):平行光通过眼球折射后所成像并非一个焦点,而是在空间不同位置的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圆的一种屈光状态。
18、Sturm光锥:平行光线透过复曲面的屈光界面后,不能形成焦点,而是形成一前一后两条互为正交的焦线,两焦线间的光束形成顶对顶的圆锥形,称为Sturm光锥(史氏光锥)。
19、最小弥散圆(Circle of least confusion):前后焦线之间为一系列大小不等的椭圆形光学切面,其中最小的光学切面为一圆形,称最小弥散圆。
20、顺规散光(Astigmatism with the rule,AWR):指角膜高屈光力子午线位于垂直位(±30°),即60°~120°之间。
21、逆规散光(Astigmatism against the rule,AAR):指角膜高屈光力子午线位于水平位(±30°),即30°~150°之间。
22、斜轴散光(Oblique Astigmatism):指角膜高屈光力子午线位于30°~60°之间或是120°~150°之间。
23、屈光参差(Anisometropia):双眼在一条或两条子午线上的屈光力存在差异≥1D。
24、调节(Accommodation ):人眼为了看清近物,增大全眼屈光力、从而聚焦于近物的能力/过程。
25、聚散(Convergence/divergence):即集合和发散,是双眼相对于头位的,同时向内或向外的协同运动。
26、辐辏(Convergence):即集合,双眼相对于头位的,同时向内的协同运动。
27、调节幅度(Amplitude of accommodation,AMP):眼完全放松调节时注视远点,使用最大的调节力量时注视近点,这两种情况下屈光力的差别称为调节幅度(用屈光度表示)。
28、辐辏近点(Near point of convergence,NPC):当目标移近到一定距离,两眼不能继续保持单视,即形成复视,该处就是辐辏近点。
29、调节远点(Far point of accommodation):当调节完全放松时,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共轭的一点。
30、调节近点(Near point of accommodation):当充分调节时,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共轭的一点。
31、调节反应(Accommodative Response,AR):个体对某调节刺激所产生的实际调节。
32、调节刺激(Accommodative Stimuli,AS):又称调节需求,指的是诱发个体产生调节的物体,以该物体到眼镜平面的距离(m)的倒数来表达调节刺激的量。
33、老视(Presbyopia):人眼的调节力随着年龄增大而减小的生理性现象。
34、单眼视(Monoblepsia):又称“一远一近视力”,该方法将一眼矫正远视力以用于看远,另一眼矫正近视力用于看近。
35、视野(Visual Field):眼固视时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
36、周边视力(Peripheral Visual Acuity):眼注视的那点代表黄斑中心凹的视力,称为中心视力,中心视力以外的视力为周边视力。
37、色觉(Color Vision):即颜色视觉,是指人或动物的视网膜受不同波长光线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感觉。
38、立体视(Stereoscopic Vsion):即三维空间视觉,是指深度感知的功能,是双眼视觉中的最高级功能。
39、MG瞳孔:即相对性传入性瞳孔反应障碍(RAPD),提示视交叉前瞳孔传入纤维受损。
40、眩光(Glare):由于视野内亮度不恰当,对视标细节辨认能力下降或主观感觉到不适的现象。
41、失能眩光(Disability Glare):散射光线在眼内使视网膜成像产生重叠,成像的对比度下降,从而降低了视觉效能及清晰度。
42、不适眩光(Discomfort Glare):由于散射光线导致视觉不适,而不影响分辨力或视力时,称为不适眩光。
43、发光强度(Luminous Intensity,I):点光源单位时间在单位方向上所发出的光通量,发光强度=流明/球面度,单位为坎德拉。
44、照度(illuminance):单位时间内到达单位表面面积的光通量,照度=光通量/距离2,单位为勒克司。
45、亮度(Luminance):在单位立体角内,单位面积上发出或接受到的光通量,单位为坎德拉/米2。
46、暗适应(Dark Adaption):当从光亮处进入暗处,人眼对光的敏感度逐渐增加,约30分钟达到最大限度,称暗适应。
47、波前像差(Wavefront Aberration):由实际波前和理想的无偏差状态的波前之间的偏差来定义。
48、Purkinje 像:当光线进入眼球时,在眼屈光介质的各个界面上由于折射率的不同会使部分光线被反射,产生了一系列反射像。
49、视轴(Optical Axis):由眼外注视(固视)点通过结点与黄斑的连线。
50、Kappa角:为瞳孔中线(假设存在的光轴)与视轴(注视目标与黄斑中心凹连线)的夹角。
51、Weber-Fechner心理物理法则:表明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定律。
感觉量与物理量的对数值成正比,也就是说感觉量的增加落后于物理量的增加,物理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心理量呈算术级数增长,这个经验公式被称为费希纳定律或韦伯-费希纳定律,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52、视效率:用来表达视力损失的程度,一般以中心视力来评价。
53、不等焦光学系统:起折射作用的屈光界面两侧的媒介折射率不同,则第一焦距和第二焦距不等,这种光学系统称为不等焦光系。
54、等价半径:在不等焦光系中,两焦距的代数和等于球面半径,即等价半径,r=f+f’。
55、结点:光学系统的等价半径在光轴上的交点,称为节点。
凡通过节点N的光线,其出射光线必须通过节点Nˊ,并且和入射光线相平行。
56、入射光瞳:真实的瞳孔经角膜结成的像面称为入射瞳孔。
57、出射光瞳:真实的瞳孔经晶状体结成的像面称为出射瞳孔。
58、调节范围:把远点和近点之间的距离用线段(cm)表示,称为调节范围,也称调节的区域。
二、问答题计算题1、请描述人眼的主要光学结构部件及其主要光学特性。
(1)角膜高度透明,直径约12mm,水平稍大,厚度约500~600μm,前表面曲率7.7mm,后表面6.8mm,折射率1.376。
总屈光力+43D,占眼球总的2/3以上。
泪膜不影响屈光,但影响像质。
(2)前房深度大约3.0mm,折射率1.336,前方深度减少1mm,眼总屈光力增加1.4D,在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中是关键参数。
(3)虹膜和瞳孔虹膜的环形开口为瞳孔,它能调节光通量,会影响眼球的像差,瞳孔反射有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近反射。
(4)晶状体由放射状纤维构成,不断生长,从周边到中央,向内挤压。
包含在囊袋里,有悬韧带牵拉。
直径约9mm,双凸,前曲率半径是后的1.7倍,厚度3.6mm,周边部更为平坦,屈光力大约为21D。
(5)玻璃体凝胶状,折射率1.336。
(6)视网膜是大脑的延续,是眼光学系统的成像屏幕。
有黄斑中心凹,曲率半径12mm,符合于眼球光学系统的凹形弯曲倾向,可以有更大视野。
2、请描述MG瞳孔的临床表现,检查,意义。
(1)临床表现:相对性传入性瞳孔反应障碍,MG瞳孔(+)。
(2)检查:•指导被检者注视远距视标;•检查者用电筒照射右眼3-5秒,然后迅速把电筒移到左眼,照射左眼3-5秒,再把电筒迅速移回右眼,照射相同的时间,重复以上的操作3-4次。
每次照射视网膜相应部分的光强度要一致。
•当光线刚到达瞳孔以及在瞳孔停留3-5秒期间,要仔细观察被照眼瞳孔的大小和反应速度,如果两眼被照时瞳孔收缩的程度和幅度相同,则Marcus-Gunn瞳孔阴性(MG-);如果两眼被照时瞳孔收缩的程度和幅度不同,则认为Marcus-Gunn瞳孔阳性(MG+)。
•瞳孔收缩幅度小或者收缩慢,甚至放大的一侧为病变侧。
(3)意义:Marcus-Gunn瞳孔阳性(MG+)提示视交叉前瞳孔传入纤维受损,可作为判断任何原因所致的单侧或双侧不对称性视神经病变的一种客观检查瞳孔的方法。
3、请描述病理性近视的临床表现和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