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我国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立法现状、人员现状、技术发

展和基础设施现状,和其他存在的问题。我国内部审计信息化系

统正呈现网络化、分级化、标准化的趋势,自动化、智能化、云

计算等技术正融入审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开发,以适应ERP环境

下内部审计的需要,新技术、新理念的融入提高了内部审计效率

和质量,从而为企业增加了价值。内部审计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条

件和机遇正在成熟,有效利用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实施审计必将

成为未来现代内部审计技术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国外自上世纪末以来,审计界开发出多种审计抽样和

选样技术方法,大量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审计,并通

过建立各种风险信息化模型的方式,减少自身工作量的同

时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其内部审计充分发挥自

身优势,大力推动审计信息化在内部审计过程中覆盖水平,对组织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利用信息手段进行

调查分析评估、预测。审计信息手段的大规模运用使内部

审计人员能够及时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发展方向,及时

准确向企业高层管理者提出解决办法或防范问题再次发

生。因此,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不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内部

审计效率和质量,更使内部审计工作为企业增加了价值。

本文就我国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立法现状、人员现状、技术发展和基础设施现状,及其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浅显

探讨,并通过案例对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一、我国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现状

1、内部审计信息化相关法规及准则滞后

内部审计信息化相使对内部审计的审计流程各个环

节都在发生悄然的变化,原有的审计准则及相关法规需要

新的指引性文件来指导。内部审计信息化相关准则及法规

的建设与完善是内部审计信息化不可或缺的基石。由于我

国信息化审计历程较短,审计信息化立法方面有着许多的

空白。现有的审计工作准则相关法规及规章制度仍存在滞

后现象,不能详尽的指导内部审计信息化实践。

审计信息化手段作为一种先进的审计方式,尚未有国

家层面的法律法规明确其地位、适用范围、操作方式及方法。我国开展审计的基本依据《审计法》及《审计法实施

条例》尚没有明确将审计信息化手段正式列为审计方式之一,其立法存在滞后性。信息化审计的法律地位,即审计

信息化的合法性是计算机审计立法中应当予以首要解决

的问题。只有明确了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合法地位,才谈得

上进行内部审计信息化。而会计信息化早在1996年6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