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炉煤气站防火安全

合集下载

煤气发生站安全设计概述

煤气发生站安全设计概述

煤气发生站安全设计概述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煤气成为了重要的能源之一。

煤气发生站是煤气输送和供应的重要环节,安全设计是煤气发生站建设和运营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简要概述煤气发生站安全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一、煤气发生站安全设计的目的和意义煤气发生站安全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保障煤气发生和输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煤气发生站是煤气输送和供应的一个关键环节,如果安全设计不当,很容易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社会稳定和环境造成影响,因此煤气发生站安全设计的意义重大。

二、煤气发生站安全设计的基本原则1. 合理选址。

煤气发生站应该选在离市区较远的安全地带,尽量避免与邻近居民和商业区、工业区等区域过于接近,以减少人员和财产的风险。

2. 安全防护措施齐备。

煤气发生站应配备完整的安全防护系统,包括消防设施、气体泄漏报警系统、安全排放系统、应急救援设备等,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置和救援。

3. 设计合理结构。

在煤气发生站的设计中,应以安全为第一原则,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和设备布置,充分考虑设备和人员的安全保障问题。

4. 严格质量要求。

煤气发生站的各项设备和材料应按照严格的质量标准制造,并经过充分的测试和检验,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煤气发生站安全设计的要点1. 选址和用地规划。

煤气发生站应选在安全的地带,应远离居民区、商业区等,要保证有足够的用地面积,以便进行设备布置和运营活动。

2. 环保措施。

煤气发生站应配备环保设施,包括气体净化系统、废气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等,确保煤气发生和输送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3. 安全设施。

煤气发生站应配备完整的安全设施,包括火灾报警系统、气体泄漏报警系统、安全监测系统、应急照明设备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置安全事故。

4. 设计合理的配件和零部件。

煤气发生站涉及到很多的配件和零部件,包括燃气发生器、加热炉等,这些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煤气发生站的安全和正常运营。

GB50195-94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

GB50195-94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

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50195-94)1总则1.0.1为使发生炉煤气站的设计能保证安全生产,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常压固定床发生炉煤气站和煤气管道的设计。

对扩建和改建的工程,应合理地充分利用原有的设备、管道、建筑物和构筑物。

本规范不适用于水煤气站和水煤气管道的设计。

1.0.3发生炉煤气站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各项有害物质的排放和噪声的危害必须严格控制,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4发生炉煤气站和煤气管道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2.0.1发生炉煤气站为生产煤气而设置的主厂房、煤气排送机间、空气鼓风机间、煤和灰渣贮运、循环水系统以及辅助设施等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2.0.2运煤栈桥运输煤、焦炭或灰渣的胶带走廊。

2.0.3破碎筛分间装有煤或焦炭的破碎设备或筛分设备的房间。

2.0.4受煤斗在煤场内或机械化运煤设备前的贮煤斗。

2.0.5末煤粒度为0.13mm的煤。

2.0.6机械化运输胶带输送机、多斗提升机、刮板机和水力除灰渣等运输方式。

2.0.7半机械化运输单轨电葫芦、单斗提升机、电动牵引小车、有轨手推矿车和简易运煤机械等运输方式。

2.0.8磁选分离设施在运煤系统上装磁选设备、悬吊式磁铁分离器、电磁胶带轮。

2.0.9小型煤气站在标准状态下,煤气设计产量小于或等于6000m3/h的煤气站。

2.0.10中型煤气站在标准状态下,煤气设计产量介于6000m3/h小型煤气站和50000m3/h大型煤气站之间的煤气站。

2.0.11大型煤气站在标准状态下,煤气设计产量大于或等于50000m3/h的煤气站。

2.0.12一般通道室内操作和检查经常来往通过的地方。

2.0.13主要通道设备安装和检修运输用的室内干道。

2.0.14搅捧搅松煤气发生炉炉内煤层的装置。

2.0.15煤气净化设备竖管、旋风除尘器、电气滤清器、洗涤塔、间接冷却器、除滴器等的总称。

煤气发生炉风险告知卡

煤气发生炉风险告知卡
8、水套集汽包应设有安全阀、自动水位控制器,进水管应设止回阀,严禁在水夹套与集汽包连接管上加装阀门。
9、煤气发生炉的进口空气管道上应设有阀门、止回阀和蒸汽吹扫装置。
非本岗位人员禁止操作!
煤气发生炉风险告知卡
危险因素
事Hale Waihona Puke 诱因中毒和窒息火灾爆炸
(1)煤气发生炉及管道泄漏,泄漏的煤气积聚,达到爆炸极限,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煤气是高度物品,人员吸入会造成中毒。
(2)煤气发生炉因缺水,急于加水造成爆炸。
安全防范措施
1、应设置醒目的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警示标识和环境检测结果。
2、在煤气发生站(炉)安装一氧化碳浓度检测仪和超标报警装置,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24ppm)。
3、应设置符合防爆要求的事故排风装置。
4、建立执行安全巡查和记录制度并严格考核。
5、水套集汽包应设有安全阀、自动水位控制器及水位自动报警装置。
6、进水管应设止回阀,严禁在水夹套与集汽包连接管上加装阀门。
7、煤气发生炉的进口空气管道上应设有阀门、止回阀和蒸汽吹扫装置。严禁水夹套缺水时间较长加水,造成瞬间气化爆炸。

防火、防触电、防冻、防煤气中毒安全规定(3篇)

防火、防触电、防冻、防煤气中毒安全规定(3篇)

防火、防触电、防冻、防煤气中毒安全规定防火、防触电、防冻、防煤气中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安全问题,严重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确保人们在生活中的安全,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规定。

以下是关于防火、防触电、防冻、防煤气中毒的安全规定。

防火安全规定1. 定期检查家庭和办公场所的火灾隐患,包括电路、电器设备、燃气设备等。

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及时维修或更换损坏的设备。

2. 在家庭和办公场所配置相应数量的灭火器,并定期检查灭火器的有效性。

并确保灭火器易于取用,并放置在易于寻找的地方。

3. 禁止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并定期清理烟蒂和可燃物,确保没有可燃材料积累。

4. 定期检查电线、插座和电器设备的用电情况。

禁止使用老化、破损或非法改装的电气设备。

5. 在厨房使用燃气炉灶时,一定要确保防火措施到位,定期检查燃气连接管线和炉具,禁止长时间离开时不注意关火。

防触电安全规定1. 安装和使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插座和开关,避免使用损坏或非法改装的插座和开关。

2. 不将电线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避免触电风险。

如有必要,使用防水套管或插座来保护电线。

3. 定期检查电线、插座和开关的安全性能,并修理或更换有问题的电器设备。

4. 禁止将电器设备放置在水槽、厕所等潮湿的地方。

在使用电器设备时,确保手部干燥,并避免触碰带电部分。

5. 在雷电天气时,及时关闭家庭和办公场所的电源,以减少雷击导致的触电风险。

防冻安全规定1. 在冬季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出现冷冻现象。

家庭和办公场所的供暖设备应保持正常运行,并定期维护和清理。

2. 在较冷的环境中,避免将水龙头开放,尤其是在室外或末用地方。

在水龙头容易受到冷空气的侵袭的地方,安装防冻装置,如气压排水装置。

3. 在长时间离开家庭和办公场所时,确保关闭供水阀门,排水系统中不留水。

如有必要,可以将暖气设置在保持适当温度的状态。

4. 定期检查水管和暖气设备的状态,并修理或更换老化和损坏的管道和设备。

煤气发生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煤气发生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煤气发生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煤气发生炉的安全运行,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煤气发生炉的日常安全运行和操作。

第三条煤气发生炉应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四条运行炉前,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规程,掌握煤气发生炉的结构、性能及其操作要点,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第二章安全管理第五条煤气发生炉应设立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负责炉内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安全检查。

第六条煤气发生炉应具备完备的安全设施和安全标志,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第七条煤气发生炉周围应保持干燥、清洁,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第八条煤气发生炉应设立安全警示标识,明确炉的使用、停机、紧急处理等事项。

第三章操作规范第九条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掌握煤气发生炉的操作要领和相关安全知识,具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第十条操作人员在操作炉前,必须认真检查煤气发生炉及周边设施的情况,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

第十一条操作炉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在煤气发生炉旁不得随意操作、用力撞击煤气发生炉,以免引起事故。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在操作炉时,应保持清醒,不得处于极度疲劳、酒精影响等状态。

第四章炉内安全措施第十四条煤气发生炉内应保持干燥、清洁,不得有杂物阻塞通道。

第十五条炉内出现异常情况时,操作人员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停机、排出煤气等。

第十六条炉内温度超过设定安全范围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机检查,确保设备安全。

第十七条炉内煤气管道、阀门等设施应定期检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安全。

第五章突发事件处理第十八条在煤气发生炉使用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等严重突发事件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切断煤气供应,报警并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同时组织人员撤离现场,防止事故蔓延。

第十九条在突发事件处理时,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应急预案进行,不得盲目行动,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2023年煤气发生炉管理规定

2023年煤气发生炉管理规定

2023年煤气发生炉管理规定为了加强对煤气发生炉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煤气发生炉的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对煤气发生炉的安全监管,提高煤气发生炉的安全性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本规定适用于国内所有使用煤气发生炉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条煤气发生炉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且必须由具备相应资格的专业人员进行安装、调试和维护。

第三条煤气发生炉的所有者或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煤气发生炉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并进行定期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二章安装与维护第四条煤气发生炉的安装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由具备相应安装资质的单位或人员进行,安装过程中应当保证安全,防止煤气泄漏和其他事故发生。

第五条煤气发生炉安装完成后,应当进行必要的试运行和检测,确保其性能和安全运行。

第六条煤气发生炉的维护保养必须定期进行,检查煤气管道的完整性、阀门的灵活性以及燃烧器的工作情况等,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第七条煤气发生炉的维修和更换零部件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且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进行。

第八条煤气发生炉的维修和更换零部件应当按照规定记录,包括维修时间、内容和人员,以便后期追溯和监管。

第三章安全措施第九条煤气发生炉的周围应当保持通风良好,避免火源和易燃材料接近煤气发生炉,严禁在煤气发生炉附近进行焊接和高温作业。

第十条煤气发生炉应当安装防火器材,防止煤气泄漏和着火导致火灾事故,且防火器材的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一条煤气发生炉应当配备煤气泄漏报警装置和火焰监测装置,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避免事故发生。

第十二条煤气发生炉应当设置专门的通风系统,确保煤气排放及时、有效。

第十三条煤气发生炉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且必须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第四章突发事件处理第十四条发生煤气发生炉事故时,应当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并组织人员疏散和救援,同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煤气发生炉安全操作规程

煤气发生炉安全操作规程

煤气发生炉安全操作规程煤气发生炉是一种常见的采暖设备,正确的操作和使用非常重要,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使用。

下面是煤气发生炉的安全操作规程。

1.安装规程煤气发生炉应该由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并且必须符合当地建筑和安全规范。

安装时,应确保煤气发生炉安装在坚固的支架上,并且能够保持平衡稳定。

煤气发生炉的通风系统必须正确安装,并且能够充分排除烟气和有害气体。

安装时,必须确保煤气发生炉与其他可燃物品保持安全距离,以防火灾。

2.点火规程在点火前,必须确保发电机和电器设备已经关闭,以防止火花引发火灾。

点火前,必须检查煤气发生炉的连接是否完好无损,以及燃气管道是否正确连接。

通过安全阀排出任何积压的瓦斯,并确保所有阀门都完全关闭。

使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火,并同时打开煤气源。

点火后,必须仔细观察煤气发生炉的火焰,确保火焰稳定和正常燃烧。

3.使用规程使用煤气发生炉时,必须保持仔细观察,以及保持清洁并遵守以下规则:不要在煤气发生炉附近存放易燃物品,以防火灾。

不要将任何物体放置在煤气发生炉上方,以免阻碍通风。

确保煤气发生炉周围通风良好,以充分排除烟气。

每次使用煤气发生炉后,必须关闭煤气阀门,以防止漏气。

根据使用频率和使用环境,定期清洁煤气发生炉并检查设备是否有损坏或磨损的部件。

4.故障排除和维护如果发生煤气发生炉故障,必须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排除:首先,关闭煤气源和煤气发生炉。

检查煤气管道和连接是否存在泄漏,必要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检查煤气发生炉的零件是否有损坏或磨损,并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如果无法确定故障原因,请立即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总结:煤气发生炉是一种常见的采暖设备,使用时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使用。

进行正确的安装、点火、使用和维护,可以降低事故风险并延长设备的寿命。

对于任何故障或不适,请及时进行维修或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2024年发生炉煤气站防火安(三篇)

2024年发生炉煤气站防火安(三篇)

2024年发生炉煤气站防火安煤气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可燃气体。

燃烧无烟、火力强、易点燃且不污染环境,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如陶瓷、耐火材料、金属加工等。

煤气是由煤等固体燃烧或重油等液体燃料经干馏气化等过程而得的气体产物。

它的主要成份是氢气、一氧化碳和轻烃类。

着火温度在500℃600℃之间,与空气混合成一定比例后,遇火会爆炸。

所以煤气在生产以及输配过程中,一旦发生爆炸,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切实落实煤气发生站的防火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防火间距方面。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的规定,发生炉煤气站与相邻厂房应满足10m的防火间距,与民用建筑应满足25m的防火间距。

对于产气量小于6000立方/小时的小型煤气站,《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中规定,可与煤气用户的车间相毗连,但应设防火墙。

这里的无间距要求,只是对直接使用该发生炉煤气且相邻外墙为防火墙的车间而言的,对非煤气用户的车间仍应满足10m的防火间距。

二、设备安全方面。

在实际的煤气生产中,煤气发生炉多为半敞开式生产,所使用的煤气发生炉为固定床式全气化炉。

这类制气系统是在高压下运行,没有外界空气吸入的可能,但也因为其压力高,设备和管道系统的密封性也要求高,因此应在设备薄弱处或易受爆破气浪直接冲击的部位装设爆破阀。

《发生炉煤气设计规范》GB5019594中只规定了在电气滤清器及洗涤塔上装设爆破阀。

但笔者认为除上述两处之外还应在除尘器及分管道的末端安装防爆膜。

因为在正常生产过程中,除尘器中的水封已撤去直接与煤气管路相连通,一旦出现故障,密封煤气管道是靠往除尘器中紧急注水来实现的,若操作失误,易形成负压,极容易吸入空气,而引发爆炸。

并且还应在发生炉的炉顶、煤气出口处煤气总管和分管的末端增设放散管。

该放散管上应设取样嘴,以利检修吹扫管道时,检测煤气的含量。

放散管的直径根据炉的容积来确定,若容积大于或等于1立方,放散管不应小于100毫米;若小于1立方,放散管不应小于50毫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生炉煤气站防火安全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发生炉煤气站防火安全煤气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可燃气体。

燃烧无烟、火力强、易点燃且不污染环境,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如陶瓷、耐火材料、金属加工等。

煤气是由煤等固体燃烧或重油等液体燃料经干馏气化等过程而得的气体产物。

它的主要成份是氢气、一氧化碳和轻烃类。

着火温度在500℃—600℃之间,与空气混合成一定比例后,遇火会爆炸。

所以煤气在生产以及输配过程中,一旦发生爆炸,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切实落实煤气发生站的防火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防火间距方面。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的规定,发生炉煤气站与相邻厂房应满足10m的防火间距,与民用建筑应满足25m的防火间距。

对于产气量小于6000立方/小时的小型煤气站,《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中规定,可与煤气用户的车间相毗连,但应设防火墙。

这里的无间距要求,只是对直接使用该发生炉煤气且相邻外墙为防火墙的车间而言的,对非煤气用户的车间仍应满足10m的防火间距。

二、设备安全方面。

在实际的煤气生产中,煤气发生炉多为半敞开式生产,所使用的煤气发生炉为固定床式全气化炉。

这类制气系统是在高压下运行,没有外界空气吸入的可能,但也因为其压力高,设备和管道系统的密封性也要求高,因此应在设备薄弱处或易受爆破气浪直接冲击的部位装设爆破阀。

《发生炉煤气设计规范》GB50195—94中只规定了在电
气滤清器及洗涤塔上装设爆破阀。

但笔者认为除上述两处之外还应在除尘器及分管道的末端安装防爆膜。

因为在正常生产过程中,除尘器中的水封已撤去直接与煤气管路相连通,一旦出现故障,密封煤气管道是靠往除尘器中紧急注水来实现的,若操作失误,易形成负压,极容易吸入空气,而引发爆炸。

并且还应在发生炉的炉顶、煤气出口处煤气总管和分管的末端增设放散管。

该放散管上应设取样嘴,以利检修吹扫管道时,检测煤气的含量。

放散管的直径根据炉的容积来确定,若容积大于或等于1立方,放散管不应小于100毫米;若小于1立方,放散管不应小于50毫米。

这样才能做到煤气在管路中的放空不留死角,从而有效地降低因回火造成煤气管路爆炸的机率。

三、电气设备方面。

虽然在《发生炉煤气设计规范》GB50195—94上确定了主厂房的底层及操作层属非爆炸危险环境,对煤气用户车间未做要求,但在发生炉顶部及管道敷设车间仍应属于爆炸危险环境。

因为煤气在炉内以及管道中是以高压维持且分管道上设置有放散管,极易泄漏。

而且发生炉的加煤和出灰是依靠煤锁斗和灰锁斗来封闭炉内高压煤气的,须将锁斗内的高压煤气释放,才能进行,一旦密封不严或操作失误,煤气便会喷出,极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所以在这部分的照明及动力用电仍应采用防爆设计和增设CO气体报警器,以更好地满足消防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