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图例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角
南美大陆西海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
落叶阔叶林
回
热 带 沙 漠 气候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
成因: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 信风带控制
44
终
非洲撒哈拉 亚洲阿拉伯半岛
年
4
4炎 热
澳大利亚 中西部
干
燥
4 4
热带沙漠
极地附近
极地气候 格陵兰岛
11
12 11
亚欧大陆北部
北美大陆北部
成因:终年受极地气团控 制,太阳辐射弱
冬季寒冷干燥
甲
乙
海陆位置影响 形成的气候类型
深居内陆,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面临海洋, 终年受海洋气团控制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9
9
亚欧大陆内部
北美大陆内部
成因:远离海洋,终年受 大陆气团控制
特点: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9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高山雪线附近的亚高山草甸 高山草地上的马鹿
极地东风
下 沉↓
多雨 少雨
上 升↑ 多 雨
(2)风带分布及其性质对气候的影响
大 陆
吹向低纬
干
吹向高纬
湿
较少 较多 较少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主要影响降水
A.气压带对降水的影响
高气压 ——下沉气流——降水少 低气压 ——上升气流 ——降水多
B.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信风带 ——从高纬吹向低纬—— 降水少 西风带 ——从低纬吹向高纬 ——降水多 东风带 ——从高纬吹向低纬—— 降水少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南美大陆西海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
落叶阔叶林
回
热 带 沙 漠 气候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
成因: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 信风带控制
44
终
非洲撒哈拉 亚洲阿拉伯半岛
年
4
4炎 热
澳大利亚 中西部
干
燥
4 4
热带沙漠
极地附近
极地气候 格陵兰岛
11
12 11
亚欧大陆北部
北美大陆北部
成因:终年受极地气团控 制,太阳辐射弱
冬季寒冷干燥
甲
乙
海陆位置影响 形成的气候类型
深居内陆,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面临海洋, 终年受海洋气团控制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9
9
亚欧大陆内部
北美大陆内部
成因:远离海洋,终年受 大陆气团控制
特点: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9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高山雪线附近的亚高山草甸 高山草地上的马鹿
极地东风
下 沉↓
多雨 少雨
上 升↑ 多 雨
(2)风带分布及其性质对气候的影响
大 陆
吹向低纬
干
吹向高纬
湿
较少 较多 较少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主要影响降水
A.气压带对降水的影响
高气压 ——下沉气流——降水少 低气压 ——上升气流 ——降水多
B.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信风带 ——从高纬吹向低纬—— 降水少 西风带 ——从低纬吹向高纬 ——降水多 东风带 ——从高纬吹向低纬—— 降水少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1.1多种多样的区域(共48张ppt)

在一个区域内部,也具有地理要素属性的渐变特征。例如,我国南方地区自南向 北,年均温和年降水量渐低,生长的常绿阔叶树树种越来越少。从全球来看,纬向自 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般可以看作是自赤道至极地渐变的结果。
•
行 政 边 界 : 非 常 明 确 , 寸 土 必 争
• 准确识图 规范用图 领土主权 共同维护
(178年),建置乐平县,县城立于银城
堡(今德兴市银城贩)。1992年9月21日,
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乐平县,设立乐平
市。 乐平是江西省历史文化名城,是
“中国古戏台博物馆”,素称“赣剧之
乡”, 是江西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
全国有名的“江南菜乡”,素有“鱼米
之乡”之称。
思考:
以上材料中提到了哪些区域?
江西省
• 流域边界:以分水岭为界,较为明 确
长江流域示意图
• 文化区边界:边界模糊,具备过渡性质
东
北
黑
土
新疆荒漠
文
绿洲文化
内蒙古草原文化
化
青藏高原文化
黄土高 原文化
华北平原 文化
四川盆地
文化
江南水
乡文化
云贵高
原文化 华南妈祖文化
• 自然带边界:边界模糊,具备过渡性质
区域的划分类型
(3)客观存在,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认知的。
总之,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既是当前政治、经济、文化和 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热切愿望,符合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02 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 CONTENT
• 赣剧
赣剧是一个兼唱高腔、乱弹、昆腔及其它曲调的多声腔的传统 戏曲剧种,所用方言为赣语。其起源和前身为弋阳腔,为著名的古 代四大声腔之一。弋阳腔饶河班、信河班两大流派1950年相合,随 后进入省会南昌,1953年正式成立江西省赣剧团,弋阳腔于是更名 为赣剧。
•
行 政 边 界 : 非 常 明 确 , 寸 土 必 争
• 准确识图 规范用图 领土主权 共同维护
(178年),建置乐平县,县城立于银城
堡(今德兴市银城贩)。1992年9月21日,
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乐平县,设立乐平
市。 乐平是江西省历史文化名城,是
“中国古戏台博物馆”,素称“赣剧之
乡”, 是江西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
全国有名的“江南菜乡”,素有“鱼米
之乡”之称。
思考:
以上材料中提到了哪些区域?
江西省
• 流域边界:以分水岭为界,较为明 确
长江流域示意图
• 文化区边界:边界模糊,具备过渡性质
东
北
黑
土
新疆荒漠
文
绿洲文化
内蒙古草原文化
化
青藏高原文化
黄土高 原文化
华北平原 文化
四川盆地
文化
江南水
乡文化
云贵高
原文化 华南妈祖文化
• 自然带边界:边界模糊,具备过渡性质
区域的划分类型
(3)客观存在,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认知的。
总之,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既是当前政治、经济、文化和 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热切愿望,符合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02 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 CONTENT
• 赣剧
赣剧是一个兼唱高腔、乱弹、昆腔及其它曲调的多声腔的传统 戏曲剧种,所用方言为赣语。其起源和前身为弋阳腔,为著名的古 代四大声腔之一。弋阳腔饶河班、信河班两大流派1950年相合,随 后进入省会南昌,1953年正式成立江西省赣剧团,弋阳腔于是更名 为赣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共15张PPT)

冰 岛 的 火 山 爆 发
据报道,2010年4月14号,冰岛发生火 山爆发,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火山爆发 所产生的火山灰横扫了欧洲大陆,并呈继续 扩散的趋势,甚至在北非和北美洲东岸发现 了火山灰的踪影,这场火山爆发导致30个国 家关闭或者限制领空,313个机场陷于瘫痪。
思考:火山带 盛行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假设地球自转 ----三圈环流
①地表组成均一②太阳始终直射赤道。
东北 东南
特点:全球分为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气压带风带相间分布,并且关于赤道对称。
3、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①地表均一②太阳直射点移动③地球自转)
结论: 北半球气压 带和风带夏 季北移,冬 季南移。
大气存在全球性有规律的运动。
气压带与风带
一、大气环流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 环流,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形成大气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由于不同纬度地区所获得的太阳辐射是不 同的,高低纬度之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的 热量差异。
大气环流的作用是: 不断地运动、输送和交换热量和水汽。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②地球地转偏向力 ③高低纬度的太阳辐射不均 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正确描述气压带和风带气流运动状况的是 B
A. 凡高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 B. 各风带中,只有中纬西风是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 C.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属于热力因素 D. 从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风一般温暖湿润
副极地 低气压 带
南北纬 600 附近
由副热带高压向极地运行的暖而轻的气流与由极 地高压向低纬运行的冷而重的气流在600纬度相 遇,使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 使近地面形成低压。(动力因素)
据报道,2010年4月14号,冰岛发生火 山爆发,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火山爆发 所产生的火山灰横扫了欧洲大陆,并呈继续 扩散的趋势,甚至在北非和北美洲东岸发现 了火山灰的踪影,这场火山爆发导致30个国 家关闭或者限制领空,313个机场陷于瘫痪。
思考:火山带 盛行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假设地球自转 ----三圈环流
①地表组成均一②太阳始终直射赤道。
东北 东南
特点:全球分为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气压带风带相间分布,并且关于赤道对称。
3、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①地表均一②太阳直射点移动③地球自转)
结论: 北半球气压 带和风带夏 季北移,冬 季南移。
大气存在全球性有规律的运动。
气压带与风带
一、大气环流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 环流,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形成大气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由于不同纬度地区所获得的太阳辐射是不 同的,高低纬度之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的 热量差异。
大气环流的作用是: 不断地运动、输送和交换热量和水汽。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②地球地转偏向力 ③高低纬度的太阳辐射不均 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正确描述气压带和风带气流运动状况的是 B
A. 凡高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 B. 各风带中,只有中纬西风是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 C.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属于热力因素 D. 从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风一般温暖湿润
副极地 低气压 带
南北纬 600 附近
由副热带高压向极地运行的暖而轻的气流与由极 地高压向低纬运行的冷而重的气流在600纬度相 遇,使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 使近地面形成低压。(动力因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PPT课件

要点一
区域发展的条件
自然资源(土地、水、矿产等)、人力资源、技术条件、 政策环境等。
要点二
区域发展策略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促进产业集聚、加强区域合作等。
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实践
可持续发展理念
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满足当 前需求而不损害未来世代的需求。
VS
可持续发展实践
推广绿色经济、促进循环经济、加强生态 文明建设、推动全球环境治理等。
海洋水体的性质和运动
海洋水体的性质
温度、盐度、密度等。
海洋水体的运动
海浪、潮汐、洋流等。这些运动对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都有重要影响。例如,洋流可以调节全 球气候,影响渔场分布和海上航行等。
04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岩石圈的组成和结构
岩石圈的定义和范围
岩石圈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硬壳,包 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厚度约60-120 公里。
降水类型及分布规律
降水类型
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
降水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天气系统及其变化过程
锋面系统
01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带来不同的天气变化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02
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
地壳运动的影响因素
地壳运动受到地球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内力 包括地幔对流、板块运动等,外力包括地震、火 山等自然灾害。
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地壳运动是地表形态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动力,不 同的地壳运动形式会形成不同的地表形态。
地表形态的类型和特点
地表形态的类型
区域发展的条件
自然资源(土地、水、矿产等)、人力资源、技术条件、 政策环境等。
要点二
区域发展策略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促进产业集聚、加强区域合作等。
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实践
可持续发展理念
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满足当 前需求而不损害未来世代的需求。
VS
可持续发展实践
推广绿色经济、促进循环经济、加强生态 文明建设、推动全球环境治理等。
海洋水体的性质和运动
海洋水体的性质
温度、盐度、密度等。
海洋水体的运动
海浪、潮汐、洋流等。这些运动对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都有重要影响。例如,洋流可以调节全 球气候,影响渔场分布和海上航行等。
04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岩石圈的组成和结构
岩石圈的定义和范围
岩石圈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硬壳,包 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厚度约60-120 公里。
降水类型及分布规律
降水类型
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
降水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天气系统及其变化过程
锋面系统
01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带来不同的天气变化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02
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
地壳运动的影响因素
地壳运动受到地球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内力 包括地幔对流、板块运动等,外力包括地震、火 山等自然灾害。
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地壳运动是地表形态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动力,不 同的地壳运动形式会形成不同的地表形态。
地表形态的类型和特点
地表形态的类型
2020年版高中地理新教材高清插图--必修一(第四~六章)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 必修(一)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新教材插图
xiaycn
高中地理 2_2 气压带和风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2)

(2)夏季(7月) 气压分布:陆地是( 低压 )、海洋是( 高压 ) 亚欧大陆切断的气压带是( 副热带高气压带 ) 气压中心名称: 陆地—(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影响?
世界分区(13个)
东亚
东亚
南亚
亚洲1月季风图 亚洲7月季风图
冬季(冬季风) 夏季(夏季风)
东亚 西北风
东 南 信风
动力
副热带高压带
风带分布规律?
盛行 西 风
南北对称分布,
因素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东风
但风向不同。 可根据气压带来
热力因素 极地高压带
记风带
大气环流--三圈环流
(1)南北半球各形成 3
个天环流气圈?
分别是 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
(2)近地面表现:
7 个气压带(高低相间南北对称)
赤道(0)附近: 赤道低气压带 阴;雨
东南风
南亚 东北风
西南风
亚洲季风的形成原因?
东亚 南亚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 的季节移动、海陆 热力性质差异
1、季风: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 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
东亚季风范围广、强度大,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南亚季风(印度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2、气压带特征: (1)北半球:块状分布
原因: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大
(2)南半球:带状分布
原因: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1) 冬季(1月) 气压分布:陆地是( 高压 )、海洋是( 低压 ) 亚欧大陆切断的气压带是( 副极地低气压带 ) 气压中心名称: 亚欧大陆—(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影响?
世界分区(13个)
东亚
东亚
南亚
亚洲1月季风图 亚洲7月季风图
冬季(冬季风) 夏季(夏季风)
东亚 西北风
东 南 信风
动力
副热带高压带
风带分布规律?
盛行 西 风
南北对称分布,
因素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东风
但风向不同。 可根据气压带来
热力因素 极地高压带
记风带
大气环流--三圈环流
(1)南北半球各形成 3
个天环流气圈?
分别是 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
(2)近地面表现:
7 个气压带(高低相间南北对称)
赤道(0)附近: 赤道低气压带 阴;雨
东南风
南亚 东北风
西南风
亚洲季风的形成原因?
东亚 南亚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 的季节移动、海陆 热力性质差异
1、季风: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 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
东亚季风范围广、强度大,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南亚季风(印度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2、气压带特征: (1)北半球:块状分布
原因: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大
(2)南半球:带状分布
原因: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1) 冬季(1月) 气压分布:陆地是( 高压 )、海洋是( 低压 ) 亚欧大陆切断的气压带是( 副极地低气压带 ) 气压中心名称: 亚欧大陆—(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水循环》PPT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高 中地理 教材《 水循环 》PPT全 文课件 (最新 版本) 推荐
B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高 中地理 教材《 水循环 》PPT全 文课件 (最新 版本) 推荐
河流补给 | 地下水
1. 为什么在汛期,河流水位高于潜水位?在枯水期, 河流水位又低于潜水位?
大气水
湖泊水
冰川水
A B
地下水
图3.2 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读图思考
1. 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 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 几种水体?
大气水——大气降水(雨水)
冰川水——冰雪融水
湖泊水、地下水
2. 河流与湖泊的关系十分密切。 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 差异,分析它们之间的补给 关系。
河流水位高
河流汛期(丰水期)
图例:
河流
潜水
河流枯水期 潜水位(地下水位)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高 中地理 教材《 水循环 》PPT全 文课件 (最新 版本) 推荐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与_降__水__量__的 季节变化基本一致,即汛期在_雨___季。
2. 我国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主要分布在_东___部__季__风__区____。 汛期主要在_夏___秋__季,流量的季节变化_大___。
雨水花园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高 中地理 教材《 水循环 》PPT全 文课件 (最新 版本) 推荐
2.[2019·吉林市第三次调研]吉林省白城市进行了“海绵城
市”建设,白城市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麓平原区,当地有“十年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优质课件(共35张PPT)

30°N 0° 30°S 温带海洋性气候 60°S 90°S
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因:
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
特点:全年温和,降水Fra bibliotek匀。分布: 南北纬40°—60°的大 陆西岸。
假设:
1、地表均一 2、太阳直射赤道
极地高压带 90°N
极地高压带
90°N
副极地低压带 60°N 副热带高压带 30°N
赤道低压带 0° 副热带高压带 30°S
3.有关甲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B )
A.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 B.7月炎热少雨,1月温和湿润 C.7月温和多雨,1月凉爽少雨 D.终年温和,1月多雨7月少雨
4.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 B )
A.信风
B.西风
C.夏季风 D.台风
5、(2010年高考广东文综)我国甲、乙两地均位 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
温带海洋性气候
• 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两种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假设:
1、地表均一 2、太阳直射赤道
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
90°
极地气候
90°
70°
70°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60°
50°
⑤
温带大陆性气候
⑧
40°
35°
④
30°
⑦
20°
③
②
10°
①
0°
25°
⑥
10°
0°
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
90°
极地气候
90°
70°
70°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60°
50°
温带海性
温带风
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因:
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
特点:全年温和,降水Fra bibliotek匀。分布: 南北纬40°—60°的大 陆西岸。
假设:
1、地表均一 2、太阳直射赤道
极地高压带 90°N
极地高压带
90°N
副极地低压带 60°N 副热带高压带 30°N
赤道低压带 0° 副热带高压带 30°S
3.有关甲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B )
A.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 B.7月炎热少雨,1月温和湿润 C.7月温和多雨,1月凉爽少雨 D.终年温和,1月多雨7月少雨
4.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 B )
A.信风
B.西风
C.夏季风 D.台风
5、(2010年高考广东文综)我国甲、乙两地均位 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
温带海洋性气候
• 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两种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假设:
1、地表均一 2、太阳直射赤道
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
90°
极地气候
90°
70°
70°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60°
50°
⑤
温带大陆性气候
⑧
40°
35°
④
30°
⑦
20°
③
②
10°
①
0°
25°
⑥
10°
0°
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
90°
极地气候
90°
70°
70°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60°
50°
温带海性
温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