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氟喹诺酮类滴眼液的临床疗效评价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严冬from February 2012 to August 2022.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s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treatment, n = 40) and the research group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n = 40). Results: The total clinical efficacy was 95% in the study group and 73.5%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Levofloxacin eye drops for severe bacterial keratitis and conjunctiviti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safe and effective.KeywordsSevere Bacterial Keratitis and Conjunctivitis, Levofloxacin Eye Drops, Clinical Effects Arra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改变,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也成为了眼科领域临床常见疾病,近几年呈持续增长趋势。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小儿结膜炎的临床效果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小儿结膜炎的临床效果小儿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患病后孩子常常会出现眼红、畏光、眼睑粘连等症状,给孩子带来不适和痛苦。
在小儿结膜炎的治疗中,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更昔洛韦滴眼液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本文将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更昔洛韦滴眼液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联合治疗小儿结膜炎的临床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的药理作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是一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多种细菌和病毒具有一定的杀菌和抑制作用。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细菌DNA和RNA的合成来杀灭细菌,从而达到治疗眼部感染的目的。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不仅对细菌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对某些病毒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因此在小儿结膜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更昔洛韦滴眼液的药理作用更昔洛韦滴眼液是一种抗病毒药物,主要作用于疱疹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等,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
更昔洛韦通过抑制病毒DNA的合成,从而阻断病毒的复制和传播,起到抑制病毒感染的作用。
在小儿结膜炎的治疗中,更昔洛韦滴眼液可以有效减轻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和不适症状。
三、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小儿结膜炎的临床应用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小儿结膜炎的疗效显著。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具有抗细菌和抗病毒的双重作用,可以有效抵御细菌和病毒引起的结膜炎,而更昔洛韦滴眼液则能够针对病毒感染进行抑制,综合起来能够更好地治疗小儿结膜炎。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更昔洛韦滴眼液均为局部用药,安全性较高,不易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适合小儿的使用。
联合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小儿结膜炎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认可。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更昔洛韦滴眼液在小儿结膜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二者联合使用的效果更佳。
在使用药物时,家长和医生应根据患儿的病情合理选择药物,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探讨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探讨陈 璐(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江苏泰州 214500)【摘要】目的 探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
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统计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类型等情况。
结果 ①60岁以上年龄患者57例(57.0%),20~59岁患者33例(33.0%),20岁以下患者10例(1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男34例(34.0%),女66例(6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②静脉滴注81例(81.0%),口服给药15例(15.0%),滴眼液给药4例(4.0%),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③皮肤及附件不良反应占33.0%显著高于其他系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必需重视氟喹诺酮类药不良反应,并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疗效【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13.124.02临床上,氟喹诺酮类药物是应用频率较高的合成抗菌素,该类药物具有疗效显著、经济实惠、吸收效果好等优势。
随着该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增加,其耐药性及不良反应也随之上升。
为探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本文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其中,男34例,女66例,年龄8~79岁,平均(68.2±6.5)岁。
1.2 方法严格按照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药品不良反应判断标准进行评定,统计整理上述不良反应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类型等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 P S S17.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2.1 不良反应年龄与性别分析60岁以上年龄患者57例(57.0%),20~59岁患者33例(33.0%),20岁以下患者10例(1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疗效观察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疗效观察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
方法:将76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观察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观察组患者细菌培养转阴率为86.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05%(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安全、有效。
标签:细菌性角膜炎;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细菌性角膜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致盲性疾病,是由细菌感染而引起角膜上皮组织缺损或坏死的化脓性角膜炎症。
目前,对于细菌性角膜炎临床多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氟喹诺酮类是临床最为常用的抗生素种类,其中以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应用较为广泛。
本研究观察了左氧氟沙星与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细菌性角膜炎提供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共76例,均来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细菌性角膜炎患者,均符合细菌性角膜炎相关诊断标准:眼球结膜有充血水肿、伴有黏脓性分泌物、角膜溃疡或侵润、细菌培养呈阳性表现、1%荧光素钠染色呈阳性[1]。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18-65岁,平均(38.42±6.25)岁;病原菌:表皮葡萄球菌2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铜绿假单胞菌5例,其它2例。
对照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18-64岁,平均(38.41±6.26)岁;病原菌:表皮葡萄球菌2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铜绿假单胞菌4例,其它2例。
排除标准:(1)合并其它眼部疾病患者;(2)对本次研究使用药物有过敏史患者;(3)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妊娠期妇女。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在眼科的应用

03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在眼 科的疗效和安全性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在眼科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
治效果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在眼科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对多种眼部 感染,如结膜炎、角膜炎、泪囊炎等具有良好疗效。
作用机制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主要通过抑制细菌DNA回旋酶活性,从而 阻断DNA复制,发挥抗菌作用。此外,此类药物还具有强大 的抗革兰氏阴性菌活性,对绿脓杆菌、肠杆菌属、淋球菌和 支原体等具有良好抗菌效果。
第一代
1970年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开 始进入临床试验,代表药物为萘
啶酸。
第二代
1980年代,第二代氟喹诺酮类抗 菌药进入市场,代表药物为吡哌酸 。
第三代
1990年代至今,第三代氟喹诺酮类 抗菌药逐步成为主流产品,代表药 物为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等。
02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在眼 科的治疗范围和应用
眼部感染的种类和原因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在 眼科的应用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概述 •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在眼科的治疗范围
和应用 •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在眼科的疗效和安
全性 •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在眼科的未来发展
趋势和研究方向 • 结论
01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概述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是一类广谱抗 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性疾病。
感谢您的观看
特点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 、抗菌能力强、口服吸收好、不 良反应少、适用人群广等特点。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分类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包括左氧氟沙星、 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作用机制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主要通过抑制细菌 DNA回旋酶而干扰细菌DNA的合成, 从而起到杀菌作用。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用于细菌性结膜炎治疗的疗效观察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用于细菌性结膜炎治疗的疗效观察作者:赵华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27期细菌性结膜炎多在春秋季发生,属于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所引起,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刺痛、灼烧感、异物感、流泪等[1],目前多采用局部使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性结膜炎,常用药物包括利福平滴眼液、洛美沙星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氧氟沙星滴眼液等[2]。
本文就本院进行治疗的112例细菌性结膜炎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8月~2013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细菌性结膜炎患者112例,所有患者均存在眼痒、异物感、结膜充血、烧灼感、流泪、眼睑肿胀、结膜囊分泌物增多等临床表现,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其中男30例,女26例,单眼16例,双眼40例,年龄16~37岁,平均年龄(28.74±6.52)岁,病程2~31 d,平均病程(14.53±4.62)d;对照组56例,其中男28例,女28例,单眼14例,双眼42例,年龄17~39岁,平均年龄(27.95±7.15)岁,病程1~29 d,平均病程(15.34±5.02)d;两组患者在性别组成、患病眼数、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和临床表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治疗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106)点双眼治疗, 2滴/次, 6次/d;对照组给予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四川泰华堂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177)点双眼治疗, 2滴/次, 6次/d;两组疗程均为1周。
1. 3 评价标准参照黄江和徐国旭[2]的研究,治疗3~5 d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为显效;治疗6~7 d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为有效;治疗6~7 d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细菌培养仍有细菌生长为好转;治疗7 d后,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细菌培养仍有细菌生长为无效。
临床喹诺酮类药物优点、使用注意事项及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和喹诺酮药物药品目录

临床喹诺酮类药物优点、使用注意事项及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和喹诺酮药物药品目录喹诺酮类药物种类繁多,其抗菌谱广,应用方便,与其他抗菌药物间无交叉耐药反应,具有强大抗菌活性和良好的生物利用度,价位适中,不需要皮试等优点。
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注意事项治疗鼻窦炎、支气管炎、单纯性尿路感染时,只有在没有其他可供选择方案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在原有的肌腱炎、肌腱断裂和重症肌无力病情恶化的基础上,又新增了致残及并发多种永久性严重不良反应。
1、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注射剂仅可经静脉滴注给药,如果使用同一条静脉通路连续输注一些不同的药物,注意给药前后要冲管,以防止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2、药物可影响软骨发育,可能会造成关节病变和肌腱炎、肌腱断裂,孕妇、哺乳期妇女、未成年人应避免使用。
3、滴速过快易引起静脉刺激症状或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既往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的患者避免使用。
4、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可导致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服药期间应注意多饮水,稀释尿液。
5、莫西沙星经肝脏代谢,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本类药物易致肝损害。
6、左氧氟沙星几乎全部以原型经肾脏排泄,老年人在使用本片时应注意适当调整剂量。
7、可引起皮肤光敏反应,在接受本品治疗时,应注意避免过度阳光曝晒和人工紫外线。
8、氟喹诺酮类药品引起周围神经病变,且可能是不可逆转的。
9、可使QT间期延长,少数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
10、认为加替沙星可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导致严重低血糖或高血糖,可致患者死亡,克林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引起糖代谢紊乱。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1、碱性药物、抗胆碱药、H2受体阻滞剂均可降低胃液酸度而使本类药物的吸收减少,应避免同服。
2、利福平、氯霉素均可使本类药物的作用降低,让萘啶酸和氟哌酸的作用完全消失,使氟嗪酸和环丙氟哌酸的作用部分抵消。
3、氟喹诺酮类抑制茶碱的代谢,与茶碱联合应用时,使茶碱的血药浓度升高,可出现茶碱的毒性反应。
4、制酸剂和含钙、铝、镁等金属离子的药物,可减少本类药物的吸收,应避免同用。
加替沙星滴眼液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加替沙星滴眼液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廖福红;刘远光;王玉清;曹丽辉;王冬兰;王力;程赣中;李小花【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科学》【年(卷),期】2009(32)6【摘要】@@ 加替沙星滴眼液是新一代氟喹诺酮类合成的抗菌药,与同类药物相比,抗菌谱更广,抗菌活性更强,用药安全性更好[1,2].我们选择2007-12~2008-12来我院诊断为细菌性角膜炎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加替沙星滴眼液试验组(56例)和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照组(56例),分别观察临床有效率、细菌培养的阳性率、细菌清除率,细菌培养的阴转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总页数】1页(P64)【作者】廖福红;刘远光;王玉清;曹丽辉;王冬兰;王力;程赣中;李小花【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3;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3;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3;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3;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3;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3;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3;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2.21【相关文献】1.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角膜炎感染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J], 章桂芳;黄永健2.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J], 李彬3.分析比较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 [J], 李趣文4.加替沙星滴眼液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研究 [J], 薄静娟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疗效观察 [J], 张思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种氟喹诺酮类滴眼液的临床疗效评价
Abstract Objectives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four fluoroquinolones eye drops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to analyse the role and the use of norfloxacin、ofloxicin、ciprofloxacin、levofloxacin in the treatment of bacterial infections and to analyse their intraocular permselecttivityResults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four fluoroquinolones eye drops:levofloxacin had the most powerfur effects,ofloxicin and ciprofloxacin also had better effects,norfloxacin had the weakest effectsConclusion the efficacy of fluoroquinolones eye drops is lemearkable,it is a safe and potent drug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Norfloxacin;Ofloxicin;Ciprofloxacin;Levofloxacin;Eye drops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活性强,组织渗透性好,不易产生耐药性,对普通抗菌药耐药的致病菌仍有高活性以及毒副作用小等显著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
本类药物在眼科的研究应用亦日趋广泛。
氟喹诺酮类滴眼液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菌DNA回旋酶,阻断DNA复制。
其在眼科临床上可用于眼科内眼、外眼手术前给药,预防术后感染。
对内眼手术诸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剥离等,外眼手术诸如眼肌眼睑、翼壮胬肉等症的治疗无发现有术后感染。
临床上常用的氟喹诺酮类滴眼液有:诺氟沙星滴眼液、氧氟沙星滴眼液、环丙沙星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本文对以上四种氟喹诺酮类滴眼液的临床作用加以比较,总结如下。
1 诺氟沙星滴眼液
1 1 抗菌活性诺氟沙星滴眼液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绝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作用都很强,特别是对包括绿脓杆菌在内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作用比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还强,同时对沙眼衣原体亦有效。
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治疗急、慢性结膜炎,角膜溃疡(特别是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沙眼及新生儿急性滤泡性结膜炎。
1 2 眼内通透性0 3%溶液2滴点眼摘要[1]摘要,5min测定结膜囊内浓度为1340ug/ml,3h后浓度为6 1ug/ml,3h的浓度仍大于对引起眼部感染的标准菌株的
MIC(≤4ug/ml)值。
0 3%溶液每5min点眼一次,共5次。
对正常眼,外眼组织有较高浓度;对炎症眼,其眼内各组织的浓度较正常眼明显提高。
在眼感染时,用本品溶液点眼,眼前部组织可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并维持2h。
2 氧氟沙星滴眼液
2 1 抗菌活性氧氟沙星对眼部分离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假单胞菌属、肠杆菌属和不动杆菌属等细菌的抗菌作用较强,明显优于诺氟沙星摘要[2]摘要。
本品对多种厌氧菌亦有较强的作用,同时对支原体、衣原体亦有效。
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敏感菌引起的外眼细菌性感染,有效率为96 0%,治疗外眼细菌性角膜炎有效率为91 3%摘要[3]摘要,还可用于沙眼和沙眼衣原体所致的新生儿急性结膜炎。
2 2 眼内通透性本品局部点眼后的眼内通透性良好。
0 3%溶液一滴点眼后,1h角膜浓度达最大值为
3 32ug/g,房水浓度30min达峰值0 71ug/ml。
若每隔5min 点眼一次,共5次,可进入玻璃体0 8ug/g。
有报道,0 3%溶液滴眼后30min泪液浓度为13ug/ml,60min后已降低至色谱法测定极限值以下(0 1ug/ml)摘要[4]摘要。
所以本品滴眼需每天增加点眼次数。
3 环丙沙星滴眼液
3 1 抗菌活性环丙沙星与氧氟沙星相似,具有更广的抗菌谱和更强的抗菌作用,本品对绿脓杆菌表皮葡萄球菌作用与诺氟沙星和氧氟沙星相同,对金色葡萄球菌作用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对淋病双球菌作用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说明本品抗菌活性强,具有高度敏感性摘要[5]摘要。
本品对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有较强的拮抗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性和衣原体引起的外眼感染。
3 2 眼内通透性环丙沙星点眼后4h,泪液、角膜、房水、虹膜—睫壮体、晶体和玻璃体中环丙沙星浓度分别为0 82ug/g、0 14ug/g、0 54ug/ml、0 04ug/g 和0 13ug/ml,对绿脓杆菌、流感杆菌、金葡菌及厌氧杆菌的MIC 90 为0 008~2ug/ml。
环丙沙星点眼后各组织AUC(0~4h)依次顺序为泪液>虹膜-睫壮体>角膜>房水>玻璃体>晶体。
环丙沙星几乎在眼各组织中均有较高的分布浓度,且远远大于敏感菌的抗菌浓度。
4 左氧氟沙星
4 1 抗菌活性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光学异构体,其体外抗菌活性是氧氟沙星的两倍。
对眼部分离菌药敏试验表明左氧氟沙星抗菌活性明显优于氧氟沙星。
对分离的金葡菌和铜绿假单孢菌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显示,左氧氟沙星对金葡菌的抗菌活性明显优于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对铜绿假单孢菌的活性略低于环丙沙星而明显高于氧氟沙星;对眼部分离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发生率显著低于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
某些对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耐药的眼部菌株对左氧氟沙星仍敏感。
左氧氟沙星对眼部分离肺炎链球菌的敏感性比氧氟沙星强4倍,较环丙沙星强2倍;对草绿色链球菌的敏感性是氧氟沙星的4倍,环丙沙星的12倍。
4 2 眼内通透性左氧氟沙星对眼部的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及抑菌浓度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 10ug ml -1 ,MIC 50 为0 20ug ml -1 ,MIC 90 为0 78ug ml -1 ,表皮葡萄球菌MIC 50 为0 20ug ml -1 , MIC 90 为0 78ug ml -1 ,绿浓杆菌MIC 50 为0 78ug ml -1 ,MIC 90 为1 56 ug ml -1 ,大肠杆菌MIC 50 为0 10 ug ml -1 ,MIC 90 为0 10ug ml -1 。
实验结果表明,在0 25h时,房水,角膜,虹膜一睫状体的组织浓度基本上已高出上述常见致病菌的MIC 90 ,各组织的峰浓度更大大高出上述大多数常见致病的MIC 90 值,在4h药物浓度仍高出上述常见致病菌的MIC 50 值。
左氧氟沙星500mg口服后人眼玻璃体内在 2 5 ~4h达峰值1 6 ug ml -1 ,低于大多数眼部感染菌的MIC 90 。
0 3%左氧氟沙星一滴(50ul)点眼后兔眼结膜囊内浓度5min为(1108 86±712 08)ug·g -1 ,240min 为( 7 22 ±2 46)ug·g -1 ,半衰期(t 1/2 )为27 05min;30 min 在房水中达最高浓度(C max )(1 21±0 43)ug ml -1 ,t 1/2 为54 65 min。
0 5%左氧氟沙星一滴点眼后人眼结膜囊内浓度15 min达高峰(221 06±256 68)ug ml -1 ,4h为(17 04±15 13)ug ml -1 ,6h为(6 57±5
26)ug ml -1 , 0 5 %溶液点眼,15 min一次,共3次(50ul/次),房水中36 min达C max 2 50 ug ml -1 ,t 1/2 为1 58h。
Healy等比较
了0 5%左氧氟沙星、0 3%氧氟沙星和0 3%环丙沙星点眼两次(间隔5 min)后人眼角膜和房水中的浓度,显示0 5%左氧氟沙星具有良好的角膜通透性,比0 3%氧氟沙星和0 3%环丙沙星高1 7~2 7倍。
Bucci和Colin等亦获得类似的结果摘要[6]摘要。
氟喹诺酮类滴眼液在临床广泛应用的同时应注意不能与氯霉素、利福平、磺胺类等合用,否则产生拮抗作用,更不能与硫酸锌合用,以免发生螯合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
参考文献
[1]陈祖基编著实用眼科药理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24-128
[2]邓新国吕雪芳氧氟沙星对眼部分离菌的抗菌作用眼科新进展,1997,17(1):10
[3]李秀芹,孙永旭,陆丛笑氧氟沙星的临床评价中国药学杂志,1996,31(9):558
[4]钟力煌氟喹诺酮类眼药在结膜囊内滞流浓度及临床意义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6,16(8):347
[5]张建浩,梁洪光,龚梅英环丙沙星滴眼液抗菌活性比较研究眼科新进展,1995,15(3):8
[6]陈祖基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眼科中的研究进展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4,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