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蚕素抗菌肽(完整资料).doc

合集下载

抗菌肽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断奶仔猪上的田间试验

抗菌肽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断奶仔猪上的田间试验

粪污进行合理的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减轻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为畜牧业赋能。

云平台通过对天津市畜禽粪污处理情况、处理成果进行统计、分析。

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对应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方案。

通过云平台实现粪污收集、处理设备和人员的调配,推动粪污收储,将粪污加工成有机肥等,将粪污的利用率实现最大化。

推动畜牧业与种植业相结合,实现种养一体化的良性循环。

4结语信息化是推动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强劲动力,天津市运用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服务云平台实现了畜牧业与信息化的有效对接。

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技术支撑,打破了数据、信息的孤岛,有效实现了机构、养殖户、技术人员、科研院所、专家等方面的紧密联系,实现了产业体系组织管理、畜牧业生产管理、环保监管信息化服务和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数字化发展,推动了畜牧业信息化发展,对“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抗菌肽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断奶仔猪上的田间试验徐帆,刘娜,任含柳,侯彦秋(华北制药集团动物保健品有限责任公司石家庄050041)作者简介:徐帆(1993—),女,硕士。

研究方向为兽药及功能性饲料添加剂;E-mail:1252818013@。

了研究抗菌肽饲料添加剂在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免疫活性指标等方面的影响,为抗菌肽在养猪生产中提供理论指导。

本次试验选30头体重较均匀、健康的28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不同的2个对照组,各组设立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正常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g/t 的抗菌肽。

试验周期为28d 。

试验数据表明:对照组与试验组相比,试验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提高17.62%(P<0.05),耗料增重比降低13.74%(P<0.05),腹泻率降低72.99%(P<0.01),脾脏指数与胸腺指数分别提高22.82%和25.55%(P<0.05)。

由此可知,日粮添加了抗菌肽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免疫活性指标。

天蚕素CAD产品简介

天蚕素CAD产品简介

产品简介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是生物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活性小肽,是良性分子,不易导致微生物耐药性的新型抗感染多肽。

世界上发现的第一个抗菌肽是天蚕素,1980年由瑞典科学家Boman 等用阴沟通杆菌及大肠杆菌诱导惜古比天蚕蛹产生出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物质,定名为天蚕素(cecropins)。

随后又在其他生物体内陆续发现了多种抗菌肽,如蛙皮素(magainins)、蜂毒素(melittins)、防御素(defensins)等。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抗菌肽共有1200多种。

一、天蚕素抗菌肽的特点天蚕素抗菌肽是由cecropin A和cecropin D设计合成的37个氨基酸的杂合肽,不含半胱氨酸,其N端区域具有强碱性,可形成近乎完美的双亲螺旋结构,而在C端区域可形成疏水螺旋,两者之间有甘氨酸和脯氨酸形成的铰链区,多数多肽的C端被酰胺化,酰胺化对其抗菌活性具有重要作用。

该抗菌肽分子具有独特的广谱抗菌活性,体外试验已证明它能有效的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因此,它成为抗生素替代物的绝佳选择之一。

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发现某些抗菌肽会对部分真菌、原虫、病毒及癌细胞等均具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并且在其它领域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二、产品介绍【原料组成】天蚕素、鲎素、蜜蜂肽、菌体蛋白、寡糖、微量元素、复合维生素【性状】本品为类黄色粉末【作用机理】抗菌肽具有分子量小、耐高温、耐酸碱、易溶于水、不易被酶水解、无免疫原性等特点,杀菌机理独特,在细菌细胞膜上穿孔而形成离子通道,引起细胞质大量渗出,最终造成细菌死亡。

因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和抑杀耐药菌株等优点,对真菌、病毒和原虫亦有抑杀作用,是机体天然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具备能提高机体的先天性微生物防御反应的生物活性。

根据猪的生理特点,肽合素D-B800科学复配自主研发的多种抗菌肽,使其形成强大的协同作用,达到防病、促长、提高免疫能力的目的。

家蚕抗菌肽基因的克隆及重组蛋白的自诱导表达

家蚕抗菌肽基因的克隆及重组蛋白的自诱导表达

家蚕抗菌肽基因的克隆及重组蛋白的自诱导表达谢昆;王靖;王丽仙;朱灵明;尹建华;叶青霞;孙艳【摘要】Antibacterial peptide is a kind of small molecular compound with antibacterial activity in organisms, especially in insect cells that resist the infection of foreign microbe,to research cloning of antibacterial peptide genes and expressing and purification of recombinant proteins from Bombyx mori. Four pairs of special primers were de-signed,and four genes BmCecropin,BmCecropinB6,BmCecropinD and Bmmoricin were amplified by RT-PCR from total RNA extracted from midgut from silkworm,then four recombinant proteins were expressed and purified by auto-induc-tion and Ni-NTA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and ultrafiltration purific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our antibacterial pep-tide genes were 198,108,105,129 bp in sizes,respectively.Further SDS-PAGE electrophoresis to detect four recombi-nant antibacterial peptide,results showed that four recombinant antibacterial peptide by auto-induction expressing were 24,21,20,22 ku in sizes,respectively.The four purified antibacterial peptides constructed a basis on subse-quent antibacterial test and further application on bacteriostatic agent,cosmetics and preservatives.%抗菌肽是生物体内具有抗菌活性的一种小分子物质,在昆虫细胞抵御外源微生物的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研究家蚕抗菌肽基因克隆、重组抗菌肽的表达和纯化方法,以家蚕中肠组织总RNA为模板,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扩增BmCecropin、BmCecropinB6、BmCecropinD和Bmmoricin这4种抗菌肽基因,通过自诱导方式原核表达4种抗菌肽重组蛋白,并对4种抗菌肽重组蛋白进行Ni-NTA亲和层析和超滤纯化.结果表明,克隆的BmCecropin、BmCecropinB6、BmCecropinD和Bmmoricin 这4种抗菌肽的基因大小分别为198,108,105,129 bp,通过自诱导方式表达的BmCecropin、BmCecropinB6、BmCecropinD和Bmmoricin这4种抗菌肽重组蛋白,经SDS-PAGE电泳检测,大小分别为24,21,20,22 ku,经Ni-NTA 亲和层析和超滤纯化后的4种抗菌肽重组蛋白条带单一.结果可为4种抗菌肽重组蛋白后续的抑菌试验和在抑菌剂、化妆品和防腐剂等方面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期刊名称】《华北农学报》【年(卷),期】2018(033)001【总页数】6页(P33-38)【关键词】家蚕;抗菌肽;重组蛋白;自诱导表达;纯化【作者】谢昆;王靖;王丽仙;朱灵明;尹建华;叶青霞;孙艳【作者单位】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云南省高校农作物优质高效栽培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蒙自 661199;云南省昆虫生物医药研发重点实验室,云南大理 671003;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蒙自6611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8抗菌肽是生物体内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小分子物质,最早发现的抗菌肽是天蚕素,由瑞典科学家Baman等[1]于1972年从惜古比天蚕(Hyatophora cecropin)中发现。

天蚕素CAD应用方案(猪场用)

天蚕素CAD应用方案(猪场用)

天蚕素抗菌肽应用方案猪场专用尊敬的养殖户朋友:针对目前我国养殖生产中面临猪免疫机能低下,疾病繁多,特别是当前养殖面临高热病、口蹄疫等疾病大爆发时,养殖朋友们面临很大的风险。

中农颖泰公司推出的天蚕素抗菌肽CAD产品在预防和治疗高热病、口蹄疫等疾病上有着神奇而独到的确切效果,是目前国际上最领先的保健治疗产品。

其应用方案如下:1、提高公猪精液品质,抗热应激天蚕素抗菌肽CAD 300-500g/吨;Vc 150克/吨2、提高哺乳母猪产奶量和防治仔猪黄白痢天蚕素抗菌肽CAD 300-500g/吨;杜仲素500-1000g/吨;3、防止断奶仔猪细菌性腹泻天蚕素抗菌肽CAD 500-1000kg /吨;杜仲素500-1000g/吨;乳酸环丙沙星或左氟沙星80-100克/吨;4、降低死胎弱仔,预防母猪便秘天蚕素抗菌肽CAD 300g/吨;杜仲素500-1000g/吨;5、预防母猪MMA天蚕素抗菌肽CAD 300-500g/吨;杜仲素500-1000g/吨;6、防治高热病5味救命汤天蚕素抗菌肽CAD 200g;水100kg;葡萄糖5-10kg;(人用)头孢拉啶15g;20%的氟苯尼考30g;(水溶性)氨基维他100g;7、防治生长育肥猪喘气病天蚕素抗菌肽CAD 500-1000kg /吨;支原净100g/吨;阿莫西林150g/吨;8、防治五号病(口蹄疫)天蚕素抗菌肽CAD 500-1000kg /吨杜仲素500-1000g/吨;病灶喷涂1000ppm天蚕素液或聚维酮碘;9、防治病毒性腹泻天蚕素抗菌肽CAD 500-1000kg /吨;杜仲素500-1000g/吨;氨基维他100克/吨;10、防治红点病(圆环病毒病)天蚕素抗菌肽CAD 500-1000kg /吨;杜仲素500-1000g/吨;水溶性氟苯尼考(10%)40g;强力霉素30g;。

昆虫抗菌肽天蚕素的研究进展

昆虫抗菌肽天蚕素的研究进展

中国动物保健2021.04科研动态昆虫抗菌肽天蚕素的研究进展卞璐(辽宁省农业经济学校辽宁锦州121000)蚕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昆虫抗菌肽,也是目前研究比较清楚、效果最明显的一类抗菌肽。

天蚕素抗菌肽可以在宿主受到微生物的伤害或入侵后迅速被激活,从而在感染后立即抑制细菌的生长,为低等动物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防御机制。

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天蚕素抗菌肽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作用,其在农业、畜牧业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菌肽;天蚕素;临床应用抗菌肽(antibacterial peptides ,ABPs )在植物和动物中普遍存在,是生物细胞特定基因编码产生的一类小分子多肽,一般由12~50个氨基酸组成。

在宿主受到微生物的伤害或入侵后迅速被激活,是机体对抗微生物、病毒和真菌的先天防御系统。

抗菌肽的主要分类基于它的二级结构:包括防御素(De-fensins )、两性螺旋肽(Amphoteric helical peptide )、爪蟾抗菌肽(Magainin )和天蚕素(Cecropin )。

天蚕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昆虫体内自然存在的一类抗菌肽,其分子质量小,功能性质明确。

耐抗生素细菌菌株的出现增加了开发替代传统抗生素的需要,天蚕素抗菌肽与传统抗生素作用机制不同,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的特点,将此作为一个突破口,可以用来解决传统抗生素多重耐药性问题。

1天蚕素抗菌肽的类型1980年,瑞典科学家Boman 研究团队用阴沟通杆菌及大肠杆菌诱导惜古比天蚕,在其血淋巴中分离得到具有抗菌活性的蛋白。

次年,Steiner 等测定了这种抗菌活性蛋白的一级结构,并命名为天蚕素。

天蚕素抗菌肽是发现最早、研究最彻底、效果最明显的一类抗菌肽。

由34~3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大小为3,500~4,000Da ,是阳离子线性α-螺旋结构。

随后,天蚕素抗菌肽家族相继在烟草天蛾、家蚕、果蝇中被分离纯化。

目前已经发现的天蚕素抗菌肽分为A 、B 、C 、D 、E 、P1六种类型(见表1),其中天蚕素A 、B 、D 分子量大小十分接近,是天蚕素家族的主要成员,且三者之间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非常高。

抗菌肽

抗菌肽

抗菌肽抗菌肽(antibacterial peptides,ABPs)是生物体产生的一类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杀寄生虫、抗肿瘤等活性的小分子多肽的总称,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体内。

国际文献中趋向于称为抗微生物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或者“肽抗生素”(peptide antibiotics)。

抗菌肽是宿主天然防御的重要参与者,在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因其产生比IgM快100多倍,因此也被称为机体的第一道防线[1]。

单细胞生物体产生的抗菌肽能够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2,3],而多细胞生物体产生的抗菌肽是先天性免疫系统极其重要的组成成分, 在抵抗外来微生物的入侵方面发挥重要作用[4,5]。

抗菌肽因其具有抗菌谱广、不受传统抗生素耐药突变株影响、不易产生耐药菌株、与传统抗生素有协同作用、中和内毒素等特性,90年代以来已成为国内外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抗菌肽的分离与纯化、蛋白质构型与功能的关系、作用机理、应用基因工程克隆与表达抗菌肽基因、改造合成抗菌肽基因以及动植物的转抗菌肽基因工程等[6]。

由于抗菌肽具有天然抗菌性,作用迅速,选择性强,而且很少有耐药性的发生,因此很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绿色抗菌剂和免疫调节剂。

1抗菌肽的分布、种类和理化特性抗菌肽最早是在1972年由瑞典的科学家Boman等[7]在果蝇中发现,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抗菌肽是由Steiner等[8]从惜古比天蚕蛹中通过注射阴沟肠杆菌及大肠埃希氏菌诱导分离出来,定名为天蚕素(Cecropins)。

目前已知的抗菌肽有1200多种,已从生物界包括细菌、真菌、昆虫、鱼类、两栖类动物、甲壳类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植物体中都发现了抗菌肽或类似抗菌肽的小分子肽类,主要由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和皮肤的上皮细胞或淋巴细胞等产生[9]。

而每个有机体内都含有多种不同种类的抗菌肽,如在牛体内就发现了包括defensin、BMAP、indolicidin、bactenecin以及其它具有抗菌活性的蛋白片段在内的38种抗菌肽[10]。

天蚕素抗菌肽

天蚕素抗菌肽

抗菌肽是一类很难导致微生物耐药性的新型抗感染药物多肽,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抗菌肽共有1200多种.由于最初人们发现这类活性多肽对细菌具有广谱高效杀菌活性,因而命名为“antibacterial peptides,ABP”,中文译为抗菌肽,其原意为抗细菌肽。

抗菌肽在医药、食品和农业都有广泛应用。

抗菌肽用于饲料添加剂既可以增强动物抵抗力,促进动物生长,同时还减少药物残留,是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

什么是抗菌肽?世界上发现的第一个抗菌肽是天蚕素,是1980年瑞典科学家G。

Boman等人用阴沟通杆菌及大肠杆菌诱导惜古比天蚕蛹产生的抗菌活性多肽物质,定名为Cecropins。

随后又在其他生物体内陆续发现了多种抗菌肽,如蛙皮素(magainins),蜂毒素(melittins),防御素(defensins)等, 抗菌肽是一类很难导致微生物耐药性的新型抗感染药物多肽,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抗菌肽共有1200多种。

由于最初人们发现这类活性多肽对细菌具有广谱高效杀菌活性,因而命名为“antibacterial peptides,ABP",中文译为抗菌肽,其原意为抗细菌肽。

随着人们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发现某些抗细菌肽对部分真菌、原虫、病毒及癌细胞等均具有强有力的杀伤作用,因而对这类活性多肽的命名许多学者倾向于称之为“peptide antibiotics”一多肽抗生素。

抗菌肽是一种具有螺旋结构的线性多肽,富含氨基酸。

抗菌肽的抗菌机制抗生素抗菌机制是抗生素与病原体特定部位的受体结合从而使病原体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或使某些生物合成受阻,以达到抑菌或杀菌的作用,当其作用的靶位点发生改变时,抗生素就会失去其抗菌作用。

抗菌肽只对原核生物细胞产生特异性的溶菌活性,对最低等的真核生物如真菌及某些植物的原生质体、某些肿瘤细胞等也有一定的杀伤力,而对人体正常的细胞则无损伤作用。

从大量的资料来看,目前关于抗菌肽的作用机理还不能达成共识,这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与传统的抗生素相比,抗菌肽的活性具有广谱性、高效性、稳定性、快速杀菌能力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等特点.抗菌肽的生物学活性广谱抗菌活性抗菌肽的抗菌谱较传统抗生素宽,传统抗生素通常只对细菌有效,而对真菌、病毒等病原体无效。

天蚕素抗菌肽的性质、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天蚕素抗菌肽的性质、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天蚕素抗菌肽的性质、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陈琛;吴三桥;薄新文;赵冠杰;张涛;万健【摘要】天蚕素(Ceeropin)是发现的第1个动物抗菌肽,具有抗细菌、真菌、病毒、肿瘤、寄生虫等多种生物活性.文章总结了天蚕素抗菌肽的性质、结构,重点综述了天蚕素基因工程重组表达系统、表达策略,生物活性及应用现状等研究,并对相关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42)007【总页数】9页(P197-204,216)【关键词】抗菌肽;天蚕素;基因工程;生物活性【作者】陈琛;吴三桥;薄新文;赵冠杰;张涛;万健【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汉中723000;陕西理工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汉中723000;新疆兵团绵羊繁育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0;陕西理工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汉中723000;陕西理工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汉中723000;陕西理工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汉中7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16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是生物细胞特定基因编码产生的一类小分子多肽,是宿主防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分子屏障,一般由12~50个氨基酸组成。

与传统抗生素相比,抗菌肽具有分子质量小、热稳定性强、水溶性好、强碱性、广谱抗菌和作用机制独特等特点[1-4]。

目前已经从动物、植物、细菌中发现了2 000多种抗菌肽[5]。

天蚕素(Cecropins)是从惜古比天蚕(Hyalophora cecropia)等动物中发现的一类抗菌肽,也是人类发现的第1个抗菌肽,其分子质量小,分子内无二硫键、α-螺旋结构,功能性质明确,具有抗细菌、真菌、病毒、肿瘤和寄生虫等多种活性,有望开发成为一种新型抗生素。

天蚕素是在转基因动植物、抗菌肽重组表达及分子设计与改良、肽抗生素药物开发研究中使用频率最多的抗菌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抗菌肽是一类很难导致微生物耐药性的新型抗感染药物多肽,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抗菌肽共有1200多种。

由于最初人们发现这类活性多肽对细菌具有广谱高效杀菌活性,因而命名为“antibacterial peptides,ABP”,中文译为抗菌肽,其原意为抗细菌肽。

抗菌肽在医药、食品和农业都有广泛应用。

抗菌肽用于饲料添加剂既可以增强动物抵抗力,促进动物生长,同时还减少药物残留,是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

什么是抗菌肽?世界上发现的第一个抗菌肽是天蚕素,是1980年瑞典科学家G.Boman等人用阴沟通杆菌及大肠杆菌诱导惜古比天蚕蛹产生的抗菌活性多肽物质,定名为Cecropins。

随后又在其他生物体内陆续发现了多种抗菌肽,如蛙皮素(magainins),蜂毒素(melittins),防御素(defensins)等, 抗菌肽是一类很难导致微生物耐药性的新型抗感染药物多肽,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抗菌肽共有1200多种。

由于最初人们发现这类活性多肽对细菌具有广谱高效杀菌活性,因而命名为“antibacterial peptides,ABP”,中文译为抗菌肽,其原意为抗细菌肽。

随着人们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发现某些抗细菌肽对部分真菌、原虫、病毒及癌细胞等均具有强有力的杀伤作用,因而对这类活性多肽的命名许多学者倾向于称之为“peptide antibiotics”一多肽抗生素。

抗菌肽是一种具有螺旋结构的线性多肽,富含氨基酸。

抗菌肽的抗菌机制抗生素抗菌机制是抗生素与病原体特定部位的受体结合从而使病原体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或使某些生物合成受阻,以达到抑菌或杀菌的作用,当其作用的靶位点发生改变时,抗生素就会失去其抗菌作用。

抗菌肽只对原核生物细胞产生特异性的溶菌活性,对最低等的真核生物如真菌及某些植物的原生质体、某些肿瘤细胞等也有一定的杀伤力,而对人体正常的细胞则无损伤作用。

从大量的资料来看,目前关于抗菌肽的作用机理还不能达成共识,这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与传统的抗生素相比,抗菌肽的活性具有广谱性、高效性、稳定性、快速杀菌能力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等特点。

抗菌肽的生物学活性广谱抗菌活性抗菌肽的抗菌谱较传统抗生素宽,传统抗生素通常只对细菌有效,而对真菌、病毒等病原体无效。

来自昆虫、猪、蛙、人等的抗菌肽均既有抗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又有抗真菌、抗病毒作用。

抗菌肽不仅自身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不同抗菌肽或与传统抗生素联用,还可提高抗菌肽和传统抗生素的药物疗效,甚至拓宽传统抗生素的抗菌谱。

抗肿瘤活性在真核细胞的质膜中含有丰富的膜蛋白和胆固醇,及细胞中发达的微丝、微管与质膜结合,使得细胞膜比较稳定。

正是这些发达的细胞骨架使真核细胞具有较强的抵抗抗菌肽对细胞的溶解能力。

但是某些肿瘤细胞的细胞骨架系统不发达,细胞质膜易被抗菌肽插入而形成离子通道,最终将肿瘤细胞破坏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促进伤口愈合抗菌肽能刺激纤维母细胞、淋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增生,加快创面愈合。

抗菌肽的开发应用当前,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致使抗药性(尤其是多耐药性)菌株产生,发展克服抗药性问题的新型抗生素显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天然抗菌肽有强效广谱的抗细菌、真菌、病毒和癌细胞的功效,而且不破坏人体的正常细胞的特性。

如能很好地开发利用,有望给临床医学、临床药学、食品加工、动物和植物转基因技术等领域带来革命性的进展,有着非常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抗菌肽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抗菌肽在临床上的使用将带来生物医药领域的一场“绿色革命”。

目前,发展抗菌肽作为治疗性药物有以下几个策略:(1)作为单一抗感染药物;(2)与传统抗生素联合应用发挥协同效应;(3)作为免疫刺激物增强机体的先天性免疫能力;(4)作为内毒素中和物质减轻细菌毒素引起的败血症性休克。

抗菌肽在食品方面的应用有研究表明,抗菌肽有可能替代传统化学性防腐剂,它不仅可以保持肉类食品的风味,更重要的是它不会给人体带来任何毒副作用。

乳链菌肽,它是乳酸菌中分离到的,除医学上的用途外,还可用于抑制食物中各种病原体的生长而起保鲜作用。

现在乳链菌肽已在巴氏消毒奶、高温灭菌奶、蘑菇罐头、鲜春笋罐头、蔬菜罐头、瓶装酱菜、豆奶、内脂豆腐、西式火腿、酱牛肉、鲜牛肉、澳式烤肉、即食腊肉制品禽肉制品中应用试验获得成功,对产品的营养价值及口味都有所改善,有些已在食品加工中得到应用。

抗菌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抗菌肽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取代或部分取代目前喂养动物所用的抗生素,减少动物喂养之中对抗生素的依赖,减少抗生素通过食物链的传播,减少对人类的威胁;二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广谱抗菌肽基因导入动植物体内,增加动植物对各种病原菌的抵抗能力。

抗菌肽与作物品种的改良植物病害多达数百种,几乎所有作物在生长期内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培育抗病新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的根本途径。

抗菌肽具有广谱杀菌效果及不易引起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因而,将抗菌肽基因转入农作物,是培育作物抗病新品种的有效策略。

抗菌肽与动物育种和饲料工业转基因动物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和传染病防治。

把抗菌肽基因转入畜禽特定细胞,产生抗病新品种,代替传统抗生素,治疗仔猪腹泻、猪瘟、鸡新城疫和奶牛乳房炎等各种棘手的疾病,不会产生耐药菌,无毒无残留,在畜禽疾病治疗与预防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抗菌肽研究表明,蚕抗菌肽能抑制多种畜禽病原菌,如猪水肿病菌、猪肠炎沙门菌、伦敦沙门氏菌、鸡大肠杆菌(具毒素株)、鸭大肠杆菌和流产杆菌等。

另有报道,柞蚕抗菌肽应用于预防及治疗鸡的白痢效果明显。

有报道表明,抗生素添加剂的使用严重破坏了动物肠道的微生物平衡,并易在动物体内残留,严重影明畜产品的品质和人类的健康。

用抗菌肽作为饲料添加剂,或者通过日粮因素调控抗菌肽基因的表达而达到畜产品无抗生素化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这也是抗菌肽在畜牧业上最直接的应用。

高等动物肠道内的抗菌肽能抑制外源性病原菌,而对动物肠道存在的正常菌群和动物细胞无杀伤作用。

抗菌肽成分为易消化吸收的氨基酸,可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取代或部分取代目前饲喂动物所用的抗生素,减少抗生素对动物体的危害。

饲料工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我国现年产饲料约7000万吨,需要大量的抗菌剂。

目前我国尚在使用多达20种人畜共用或专门饲用的抗生素作饲料添加剂。

研究开发抗菌肽代替抗生素作新型饲料添加剂,将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深远意义。

抗菌肽也是鱼、虾、贝等水生动物抗病毒防御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

国外在抗菌肽对鳗弧菌、杀鲑弧菌及杀鲑气单胞菌等的抑菌作用方面做过报道,证实在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及海水鱼中均发现有抗菌肽类物质存在。

姜兰等人将基因重组抗菌肽的发酵产物浓缩干燥,添加到饲料中,对中华鳖红脖子病、赤斑病、穿孔病等一些常见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陈晓生等研究表明,用抗菌肽作肉鸭饲料的新型环保添加剂,能有效提高肉鸭生产性能,同时对免疫器官没有不利影响。

也有报道表明,抗菌肽在其他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

鱼类抗菌肽不仅具有营养成分,更重要的是它的抗菌和美容作用,比化学防腐剂用于化妆品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市场潜力。

抗菌肽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抗菌肽广泛存在于所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机体中,高等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发达,不同动物的肠道内内源性抗菌肽能抑制其相应的外源性病原菌,而对动物肠道内微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和动物细胞无杀伤作用,即高等动物肠道抗菌肽具有“种”特异性。

抗菌肽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适量添加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而且也有利于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和畜禽产品品质。

汪以真等试验表明抗菌肽对肠道内微生物菌群的调节作用与抗生素相似,但抗菌肽能促进有益菌的生长,从而有利于调节体内微生态,起到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

马卫明等探讨了从猪小肠分离纯化的抗菌肽对雏鸡促生长发育的机理,结果表明抗菌肽可以增强小肠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功能,从而促进鸡的生长发育产品简介天蚕素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个抗菌肽,是1980年瑞典科学家G.Boman等人用阴沟通杆菌及大肠杆菌诱导惜古比天蚕蛹产生的抗菌活性多肽物质,定名为天蚕素(Cecropin)。

天蚕素来源于是国家863 计划研究成果。

其核心技术为“天蚕素抗菌肽的创制与应用技术研究”,已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教SW2009]第002号),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已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0810132258.1)和国际PCT 专利(申请号:PCT/CN/2009/000815)。

天蚕素由枯草芽孢杆菌表达,是3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抗菌活性多肽,分子量3.8KD。

已完成常用抗生素和化药的对比试验和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天蚕素具有独特的杀菌、免疫和促生长作用,无耐药性、无残留,安全高效。

本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并能改善人类的食品安全,提高我国畜、渔产品和食品在国际上的安全信誉度和国际竞争力作用机理天蚕素利用N端所带的正电荷与原核细胞的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密集的负电荷静电相吸,C端柔性的插入疏水区,在两亲性α-螺旋的作用下,在原核细胞膜上形成4nm的离子通道,离子通道的形成改变了细胞膜内外的渗透压,细胞膜内物质大量外渗,致细菌细胞死亡,起到杀菌作用。

天蚕素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主要致病菌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安全性试验1、大、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对大、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的LD50大雨5000mg/kg体重;2、小鼠精子畸形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大鼠60天喂养试验结果:对大鼠无亚慢性毒性;4、大鼠致畸试验结果:对大鼠无明显生殖毒性和胚胎毒性;5、大鼠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畸试验结果:对大鼠无慢性毒性和致癌性。

产品包装说明书产品执行标准:Q/ZNYT009-2010生产许可证号:饲添(2011)3033产品批准文号:豫饲添字(2011)082001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大科研成果教育部成果鉴定:鉴定(教SW2009)第002号国家发明专利:ZL200810132258.1国际PCT专利申请号:PCT/CN/2009/000815本产品符合饲料卫生标准【主要成分】天蚕素活性多肽【原料组成】天蚕素、麦芽糊精等【性状】淡黄色粉末,水溶【产品功效】1、杀菌、抗病毒天蚕素抑杀细菌的作用方式独特,在细胞膜形成离子通道,使胞内钾离子和内容物外溢而灭活细菌。

天蚕素而且能直接与病毒包膜结合、破坏包膜结构、阻断病毒侵染;抑制病毒复制及病毒基因表达、蛋白合成;而且能模拟病毒的侵染过程而发挥作用。

2、解除免疫抑制天蚕素能激活体内各个免疫系统,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力,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激活T细胞和B细胞并能促进抗体形成,从而使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动物恢复正常的免疫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