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培训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培训总结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培训总结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培训总结新药研发的推广和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一直是医疗领域的关注焦点。
为了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的用药行为,提高临床用药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国家逐步推出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以及基本药物处方集培训。
此次培训会议是由国家医疗保障局联合国家药监局共同举办,旨在向各级医疗机构的临床医生和药师传播有关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提高医务人员对基本药物的正确应用和合理处方能力。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这一指南是国家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过程和药物应用进行标准化管理的重要依据。
通过学习指南,我们了解到,基本药物是指在医疗保障体系中必需、常用和有效的药物。
有效的使用基本药物可以提高患者的用药可及性和用药安全性,降低用药费用,同时对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接着,我们学习了基本药物处方集。
基本药物处方集是基于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实施与推广,对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进行规范指导的工具。
通过学习处方集,我们了解到,处方的目的是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和用药建议。
处方集中规定了国家推荐的基本药物的使用范围、用量、使用时机等,医务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应根据基本药物处方集指导合理选药和用药。
此次培训会议还特别强调了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合理处方的重要性。
合理使用药物是指在临床实践中通过正确选择药物、正确用药和适当的用药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减少不良反应。
合理处方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点,选用适用的药物,并根据药物的特性合理调整用药剂量和用药方案,以达到治疗效果最佳的目的。
通过此次培训,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的内容和意义,学到了关于基本药物的合理应用和合理处方的知识和技能。
这对于我们提高用药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费用以及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培训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培训(化学药部分)(一)目的掌握《指南》中各系统、章节疾病概述、诊断要点、药物治疗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需要掌握的内容主要为基层医疗机构常见病、多发病和需要现场及时抢救的急诊与危重症,这些疾病与病症可以利用基本药物进行处理;通过学习需要全面掌握这些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熟练应用基本药物处理这些疾病。
熟悉内容主要包括较为复杂,可以利用基本药物进行初步处理的疾病,在进行初步处理后,需要及时转上级医疗机构处理;通过学习能够利用基本药物对这些疾病进行初步处理,并适时专上级医院进一步处理。
了解的内容大多较为复杂或疑难,处理与基本药物有关,但诊治需要更为全面的检查和更多药物,基层医疗机构多不能独立处理。
(二)授课学时及重点内容急诊及危重症和第十一章急性中毒(2学时)1.掌握:猝死和心肺复苏、高血压危象、急性左心衰、动物咬蜇伤、中暑、淹溺、电击伤、鼠药中毒、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急性酒精中毒;2.熟悉:休克、破伤风、亚硝酸盐中毒、苯二氮卓类中毒;3.了解:糖尿病急性病发症、氰化物中毒、阿片类药物中毒、瘦肉精中毒。
第二章感染性疾病(3学时)1.掌握: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性膀胱炎、肾盂肾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猩红热、肠道寄生虫病;2.熟悉: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毒性肝炎、伤寒和副伤寒、霍乱、阿米巴病、败血症、百日咳、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肺吸虫病;3.了解:急性脓胸、肺脓肿、感染性心内膜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炭疽、黑热病、绦虫病、囊虫病、包虫病。
第三章呼吸系统疾病(2学时)1.掌握: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症、咯血;2.熟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呼吸衰竭;3.了解:肺血栓栓塞症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3学时)1.掌握:急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食管返流病、消化性溃疡、便秘、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2.熟悉:药物性肝病、肝硬化、酒精性肝病、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腹泻;3.了解:食道喷门粘膜撕裂综合征、应激性溃疡、幽门梗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慢性胰腺炎;第五章心血管系统疾病(3学时)1.掌握:高血压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2.熟悉:高血压心脏损害、高血压肾脏损害、心脏神经症、心力衰竭;3.了解:心肌病、心包炎、心肌炎;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1学时)1.掌握:缺铁性贫血、过敏性紫癜;2.熟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巨幼细胞性贫血第七章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2学时)1.掌握: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熟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骨质疏松症、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和痛风;3.了解:骨软化症和佝偻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第八章神经系统疾病和第九章精神障碍(2学时)1.掌握:面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病、短暂脑缺血发作、偏头痛、癫痫、神经衰弱、失眠症、焦虑症;2.熟悉: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帕金森病、癔症、老年性痴呆;3.了解: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急性脊髓炎、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双向障碍、妄想型障碍;第九章风湿免疫性疾病和第十二章皮肤科疾病(2学时)1.掌握: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毛囊炎、脓疱疮、痤疮、丹毒、蜂窝织炎、手足体股癣、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荨麻疹、湿疹、脂溢性皮炎;2.熟悉: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3.了解: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第十三章泌尿系统和肾脏疾病(1学时)1.掌握:肾和输尿管结石、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附睾炎、睾丸炎、包皮龟头炎;2.熟悉:肾病综合征;第十四章骨科疾病(1学时)1.掌握:肌肉扭伤、肩关节周围炎、肱骨外上髁炎、踝关节扭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2.熟悉:骨折、创伤性关节脱位;3.了解:膝关节内外侧韧带断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慢性化脓性关节炎、髌骨软骨软化症;第十五章妇产科疾病与计划生育(2学时)1.掌握:单纯性外阴炎、细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急性宫颈炎、经前综合症、痛经、药物避孕;2.熟悉:附件炎、盆腔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早产、妊娠高血压、生殖器疱疹、巴氏腺脓肿。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培训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培训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与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培训在中国,药物的使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而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与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则是指导医生和其他相关人员正确使用基本药物的重要文件。
本文将重点探讨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与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的培训。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是为了推动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而编制的。
该指南规定了基本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方面的信息,以帮助医生正确开具基本药物的处方。
它的目的是提高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率,降低药物滥用和误用的风险,并促进病患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是依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编制的一份规范化处方模板。
它规定了基本药物的处方要求,包括处方开具格式、处方内容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医生可以更加规范地开具基本药物处方,确保患者能够获得符合标准的治疗方案。
为了推广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与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的正确使用,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培训的目标包括让医生和其他相关人员了解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与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的内容与要求,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培养良好的处方书写习惯。
培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包括线上培训、线下培训以及工作坊等。
线上培训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并且可以根据个人的进度进行灵活安排。
线下培训可以通过召开会议、举办研讨会等形式进行,可以提供更加面对面的教学交流机会。
工作坊则可以通过模拟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让学员亲身体验基本药物的开具过程。
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可以通过讲座的方式向学员介绍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与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的内容与要求。
同时,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此外,在培训过程中,还可以加强学员的互动与反馈。
可以设置问答环节,让学员积极参与讨论,并解答他们的疑问。
国家基本药物培训

国家基本药物培训
第52页
国家基本药物培训
第46页
氟喹诺酮类
广谱: G-为主,耐药菌,衣原体,支原体等
胞内病原
杀菌剂,抗生素后续作用(PAE)
口服生物利用度较高,分布广
胞内穿透力强
作用于DNA旋转酶,小儿,孕妇不宜应用
细菌耐药快,交叉耐药
国家基本药物培训
第47页
氟喹诺类品种比较
G- G+ 血浓度 不良 反应
氟哌酸 诺氟 ++ ~ +++ + 1.6 氟啶酸 依诺 ++ ~ +++ ++ 3.7 甲氟哌酸 培氟 ++ ~ +++ ++ 3.8 氟嗪酸 氧氟 +++ +++ 5.6 环丙氟哌 环丙 ++++ ++ 2.6
国家基本药物培训
第5页
二)对病人基本病理生理情况了解不够 *循环系统病变; *消化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 *特殊人群:老年人; 新生儿 儿童 孕妇 授乳妇
国家基本药物培训
第6页
三)未强调给药方案科学合理 剂量 路径 次数 疗程
国家基本药物培训
第7页
三)未强调个体化给药 特殊生理状态
老年人 新生儿 儿童 孕妇 授乳妇
稍多 稍多 较少
交互 作用
有 较多
有 少 有
给药
口 口 口 口+注 口+注
国家基本药物培训
第48页
基本药品目录 (八)硝基呋喃类 呋喃妥因 Nitrofurantoin 口服常释剂型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培训

促进医药卫生资源合理配置与使用
基本药物提出的背景
基本药物是20世纪70年代WHO提出的理念 ,并据此制定了基本药物示范目录,同 时制定了标准治疗指南和处方集,促进 基本药物的公平可及、安全有效、合理 使用。
基本药物概念
基本药物是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要, 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 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是用以满足民众健康医疗需求的基本药 物,它是安全性高、疗效好、价格合理 、质量符合国家规定、使用方便的药品
基本药物可获得性的实现要靠:
合理的遴选 可承受的价格 政府持续性的财政支持 药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生产供应保障
体系 优良、可靠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
关于基本药物的相关要求
政府办的基层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 基本药物
➢ 是重大民生问题,是坚持基本人权概念 ➢ 是政府为药品领域(研发、生产、流通、应用
、价格、支付、监管)制定的共同目标;是确 定实现目标采取的战略;监控政策 ➢ 它是一个框架、在这个框架下协调涉及药品各 领域的统一行动;统一政府相关部门的目标与 政策
❖ 国家药物政策的目标与意义,是促进药 品领域的平等和可持续性获得
特点:1.以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 ,突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收载的 药品对基层常见多发病的药物治疗
2.力求深入浅出,简明扼要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
用途:1.用于指导和规范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医务人员合理使用基本药物治疗基 层常见病、多发病
2.也可供其他医疗机构医务人员 使用时参考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
带有强制性,医师、药师应认真执行。 ➢ 医疗机构的“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
国家基本药物培训PPT医学课件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2009年8月18日,卫生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联合发布了 《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并配套下发了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同日卫生部颁发了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
➢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正式实施 。
66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
➢ 《指南》所涉及的疾病拟订依据:
✓ 《指南》2009版延续 ✓ 《指南》2009版使用情况调查 ✓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扩展 ✓ 为医疗卫生机构日常诊疗工作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和
《基本药物目录》能治疗疾病
28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版》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
3355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版》
(中成药)
➢《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覆盖中医病(证)、 西医疾 病数量
2012年版《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在编写中注重与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慢性病防治的衔接,203个品种覆盖了173个中医病( 证),对应西医疾病177个。涉及到内科、外科、妇科、眼科、耳 鼻喉科、骨伤科等临床各科常用药,覆盖面较广,代表性较强,基 本上满足了临床用药的需求。
由于采用了中西医病名对应介绍的编写方法,也极大地方便了西医 及广大基层医生合理使用中成药。
36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版》
(中成药)
总论——六个方面
中成药的命名、 分类及组成
1
2
中成药的常用 剂型
基本药物遴选原则
防治必需、安全有效
遴
选
价格合理、使用方便
原
中西并重、基本保障
则 临床首选、基层能够配备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与《国家ﻫ基本药物处方集》培训大纲一、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一)培训目标、掌握各系统、章节疾病概述、诊断要点、药物治疗与注意事项等内容,以及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与需要现场及时抢救得急诊与危重症应用基本药物得处理。
熟悉较为复杂疾病应用基本药物得初步处理。
了解复杂或疑难疾病应用基本药物得有关处理。
(二)授课学时及重点内容。
1.第一章急诊及危重症与第十一章急性中毒掌握:猝死与心肺复苏、高血压危象、急性左心衰、动物咬蜇伤、中暑、淹溺、电击伤、鼠药中毒、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急性酒精中毒。
熟悉:休克、破伤风、亚硝酸盐中毒、苯二氮卓类中毒、了解:糖尿病急性病发症、氰化物中毒、阿片类药物中毒、瘦肉精中毒。
2.第二章感染性疾病掌握: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性膀胱炎、肾盂肾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猩红热、肠道寄生虫病。
熟悉: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毒性肝炎、伤寒与副伤寒、霍乱、阿米巴病、败血症、百日咳、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肺吸虫病。
了解:急性脓胸、肺脓肿、感染性心内膜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布鲁菌病、炭疽、黑热病、绦虫病、囊虫病、包虫病。
3、第三章呼吸系统疾病掌握: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症、咯血。
熟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呼吸衰竭、了解:肺血栓栓塞症。
4.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掌握:急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食管返流病、消化性溃疡、便秘、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熟悉:药物性肝病、肝硬化、酒精性肝病、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腹泻、了解:食道喷门粘膜撕裂综合征、应激性溃疡、幽门梗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慢性胰腺炎。
5.第五章心血管系统疾病掌握:高血压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培训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培训1、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制度。
我国于2009年开始引入“基本药物”的概念。
2、我国公布于2009年第1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但仅有目录而缺少制度,与生产、供应、支付、定价、临床使用等环节脱节,缺乏强制性和监管措施。
3、2009年8月,卫生部等9部委正式印发《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并发布307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4、2009年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西药有205种。
5、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___药品和生物制品共307种。
6、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中成药共102种。
7、《___增补药物目录(2010版)》中增补药物共57种。
8、与2009年版相比,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___主要增加了抗肿瘤类药物。
9、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
10、我国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规定基本药物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11、我国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实行国家集中采购,统一配送。
此后又提出单一货源、量价挂钩、招采合一的要求。
12、基本药物需要具有可获得性,也就是指可负担性和可供性。
13、国家药物政策的组成要素包括基本药物遴选和可负担性、药品财政和供应系统、合理使用和药品监管。
14、基本药物遴选的原则包括疾病谱、临床必需性、经济性、安全性、有效性等。
1.安全有效的药品生产与储备技术成熟是国家药物政策的核心。
2.公平可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是基本药物制度的根本目标。
3.不符合处方原则的是:C、中药饮片不应当单独开具处方。
4.处方管理要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6种药品。
5.处方限量规定,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
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
6.保证医生开处方时优先选择使用基本药物的方法包括通过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规范医生开具处方行为,加强对医生使用基本药物的培训;改革“以药补医”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对患者的价值
病人可接受最佳药物治疗 病人能获得各级各地医务人员提供的持续 性的、可预测的治疗 通过指南持续使用,可提高药品的可及性
由于病人得到最佳的治疗,因此有助于病
人获得良好的治疗结果
降低费用(优秀的性价比)
9
不正确的指南可能提供错误的信息:如指南基
于现行做法,而不是循证医学证据 指南的制订及维护需要大量时间和努力 更新不及时,不利于新技术应用与旧技术淘汰 可能会产生虚假的安全意识并阻碍不断的前瞻 性独立思维(医务人员懈怠)
针对性 实用性
理论阐述少:基本没有发病机制、病理等内容 药物使用方法具体:直接描写用法用量
23
使用说明
《指南》所涉及的疾病拟订依据
《指南》2009版延续 《指南》2009版使用情况调查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扩展
为医疗卫生机构日常诊疗工作中的常见多 发病和《基本药物目录》能治疗疾病 与《指南》2009版比较增加
5
STGs对医务人员的价值
为从业医生提供标准指南,指导医生在特定条 件下使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 药物 ) 以提高医疗 服务质量 促进优质服务使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疗 使用处方集药物或基本药物,医疗卫生系统只 需要提供指南中的这些药物 为所有从业医生,特别是那些技术水平比较低的, 提供帮助 使从业医生能够专注于做出正确诊断
掌握: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化脓性扁桃 体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社区 获得性肺炎、急性膀胱炎、肾盂肾炎、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痢疾、水痘和带状疱疹、猩红热、肠道寄生虫病 熟悉: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毒性肝炎、 伤寒和副伤寒、霍乱、阿米巴病、败血症、百日咳、钩端 螺旋体病、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肺吸虫病 了解:急性脓胸、肺脓肿、感染性心内膜炎、布氏菌病、
33
培训大纲
根据
基本药物情况:药品种类 疾病发生情况:主要以基层医疗机构 医师技术要求(主要针对基层医师)
治疗疾病分为
掌握:基层常见病,基本药物可以解决问题 熟悉:基层常见,或/和基本药物可以(部分)解决 了解:处理较为棘手,基层不一定要求,或基本药 物只能解决部分问题 34
如:感染性疾病
29
《指南》的推广
提高认识: 管理部门 专业机构和人员 加强宣传: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价值与地位 提高专业人员的配备率(拥有率): 跟踪随访,调查研究,不断改进: 主动推广,提升价值: 理论培训 现场指导 问题解答
30
目的:不同推广方式效果来自指南(STG)的推广10
STG的不足
指南制定的流程
11
指南的制订(1)
建立STG委员会 制定综合发展规划 选择发展模式 组织书写人员和审核人员 确定STG所针对的疾病 决定正确的治疗手段 使用尽量少的药物 选择经济有效的治疗 使用处方集药物 有二线,三线药物可供选择时使用一线药物 提供剂量、疗程、禁忌症和副作用
26
使用说明
在药物使用方法中,《指南》尽量做到简明扼要, 药物使用方法尽量统一,若需了解更加详细的药 物信息可参考“基本药物处方集” 各疾病编排尽量不重复,涉及多科的疾病,一般 编入临床主要处理专业中,读者可以在相关专业 中查找 《指南》主要关注药物给药途径、剂量,对药物 剂型、复方制剂的配比等不做特殊规定,有关剂 型、规格等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为准
修订和更新
14
指南的制定 (4)
指南的重要特性
–简易性:易于理解使用 –可信性:编写专家,引用信息与数据来源 –所有层次的医疗机构使用相同标准 –依据标准供应药物
–可用于培训学生
–动态性与定时更新 –提供耐用的手册
15
指南的制定 (5)
确定指南所要涉及的疾病
– 针对性:仅针对一个问题制定标准化治疗方案 – 选择性:针对少数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制定治疗方案 – 全面性:针对最主要的疾病制定标准化的治疗方案
12
指南的制定 (2)
STGs中应该包含哪些信息
–临床状况 –诊断标准和排除标准 –治疗的目标 –非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 –重要的处方信息 –参照标准 –病人教育信息 –临床反应不佳时的处理
13
指南的制定(3)
起草STG大纲 广泛征求意见
选择进行试点
出版宣传
–官方发布 –培训 –监测和评价
6
对医疗机构管理者的价值
为评价医护专业人员服务质量提供基础依据 依据指南标准提供有效的治疗 提供控制费用系统 向病人提供所在医疗机构服务标准信息 对特殊疾病,如TB等提供完整的治疗方案
7
对药品供应的价值
为制药企业生产药品提供信息
为药品预计和订购提供信息
为购买预包装药品提供信息
《指南》使用说明
“药物治疗”是该指南编写的主要部分,对 可供使用的基本药物使用方法、疗程等作详 细介绍,使医生能直接根据该指南用药 “注意事项”对一些重要的实验室检查、非 基本药物、非药物治疗手段、药物不良反应、 患者转上级医疗机构治疗等作了介绍,以使 不同级别医院的医生更加全面了解疾病整体 情况,患者得到良好的医学治疗
27
《指南》使用说明
《指南》各类疾病的编写力求简明扼要,科学实 用,内容包括概况、诊断要点、药物治疗与注意 事项四个部分 “概况”主要对疾病流行病学、病因、重要发病 机制、病理等进行简单介绍,使医生能对疾病整 体情况有所认识 “诊断要点”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 及基层医疗机构能够开展的辅助检查,对一些基 层医疗机构无法开展但诊断必须的一些检查也作 28 了介绍
对象:社区医师(192名医师,66个执业地点) 分组:分层随机分组,减少不同组间差别 组别:
对照组— 不介绍介绍指南
被动组— 分发指南,1月内以会议介绍指南
主动组—分发指南,3月内以讨论、分析、参观等方式介绍指 南
考察:推荐指南前3月问卷调查,之后12月复查,包括
用药情况、对指南的认识等内容
临床医师可以根据该指南使用基本药物进 行治疗用药
基本药物中造影剂、麻醉药物没有编写
21
作者对编写理解差异,尽量使编写内容、水平、 深浅、格式等取得一致
部分内容写的繁简程度 药物的用法用量 药物使用范围限于基本药物
编写情况
编写具有极大挑战
药物限制
基本药物的目标决定 基本药物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以国家基本药物为主,地方增补药物不在其中
我国基本药物&指南
19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负责指导:卫计委药政司 组织编写:中国执业药师协会 编写人员:全国三级医院专家
编写前有讨论-编写-审稿-主编审稿-主委审稿 对编写有要求 药物应用指南与疾病治疗指南有区别 编写难度较大
基于2009版的修订
20
编写情况
基本药物可以治疗的疾病或临床情况 非基本药物内容写在”注意事项”中 重要提示写在”注意事项”中
指南(STG)的推广
疾病 首选 前 支气管肺炎 大叶肺炎 蜂窝织炎 窦炎 AMO/CLA AMO/CLA 氟氯西林 AMO/CLA 51 51 20 27 对照组 后 67 50 42 14 差 值 16 -1 22 -13 前 52 48 40 18 被动组 后 60 58 44 36 差 值 8 10 4 18 前 31 38 49 6 主动组 后 71 66 77 31 差 值 40 28 28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建立具有一定授权的多学科合理用药协调实体; 制定临床指南; 制定基于治疗用药的基本药物目录; 不同层次的药物治疗委员会; 在大学设立药物治疗学课程; 强制性继续医学教育; 监督、审查与反馈机制; 客观公正地获取药品信息; 公众用药教育宣传; 消除用药与经济利益的直接关系; 适当与强制性法规; 足够的政府预算以保证药品与医疗服务的提供。
51
71 33 69 89 27
74
94 54 86 91 23
23
23 21 17 2 -4 23
*对照组与被动组无差异,被动组与主动组有差异
《指南》的具体应用
本书供各级各类医院医务人员使用基本药物时参 考 本书对医务人员具有指导作用;建议医务人员 (特别是医生)通读该《指南》 《指南》介绍了在疾病诊断明确的前提下,具有处 方权的医生如何使用基本药物,规范医生的用药行 为 医务人员在使用《指南》时,有关药物具体内容 可参考《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
肿瘤和血液病:新章节内容 其他:肾功能衰竭,血液病,布病等少量疾病 24
使用说明
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医师结合病人具体情 况,按照相关的诊疗规定和《指南》制订 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如经治疗病情无明 显好转,或者超出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 的病人,应当及时转诊 涉及结核、艾滋病、疟疾、病毒性肝炎等 重大传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本书将国家 已公布的标准治疗指南收录附后
治疗指南(STGs)定义
• 有助于医生或患者在特定临床条件下,确
定恰当医疗保健决定的系统性规定。
3
为什么需要指南?
疾病治疗可有许多途径与方法,日新月异 医生可能没有(难于)掌握最好的治疗方法 最佳治疗对患者和卫生保健系统均非常有益 专业分科细化的弥补
4
STG&合理用药
WHO推荐促进合理用药的主要措施
25
使用说明
本书供各级各类医院医务人员使用基本药物时参 考 本书对基层医务人员具有指导作用;建议基层医 务人员通读该《指南》 《指南》介绍了在疾病诊断明确的前提下,具有 处方权的医生如何使用基本药物,规范医生的用 药行为 医务人员在使用《指南》时,有关药物具体内容 可参考《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