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拉瓦锡在化学方面的贡献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 中考题原创:拉瓦锡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

初中化学 中考题原创:拉瓦锡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

【中考题原创】拉瓦锡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刘涛【背景资料】法国著名科学家拉瓦锡被后世尊称为“现代化学之父”,其代表作《化学概要》标志着现代化学的诞生,拉瓦锡创立了氧化说,正确地描述燃烧和吸收这两种现象之外,在历史上第一次开列出化学元素的准确名称,提出了元素的定义,,编写了第一份广泛的元素清单,并帮助改革化学术语。

【知识链接】拉瓦锡的对化学的第一个贡献便是从实验的角度验证并总结了质量守恒定律,拉瓦锡1774年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中考题原创】1.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A.侯德榜B.拉瓦锡C.门捷列夫D.达尔顿2.拉瓦锡用汞进行实验,发现了空气的组成。

汞的元素符号是()A.Ag B.He C.Hg D.Mg3.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拉瓦锡发现了空气的组成C.氧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4.人类的进步离不开化学的贡献。

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错误的是()A.拉瓦锡用红磷燃烧的实验证明了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五分之一B.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研究得出结论: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C.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D.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最早发现使用“石蕊”酸碱指示剂5.许多重大科学发现,源自对试验中异常现象的大胆质疑,深入研究。

下列科学成果是通过对异常现象研究得出的是()A.侯德榜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联合制碱法B.拉瓦锡深入研究前人忽视的异常现象发现了氧气C.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D.门捷列夫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发现并绘制元素周期表6.十八世纪,拉瓦锡用放大镜聚集日光,使玻璃罩内的金刚石燃烧,得到二氧化碳。

拉瓦锡与化学革命

拉瓦锡与化学革命

拉瓦锡与化学革命论拉瓦锡与化学革命摘要:本文记述了拉瓦锡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阐明了化学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对化学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较全面的分析了拉瓦锡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并在对拉瓦锡的评价问题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化学革命燃烧学说燃素说安托万・洛朗・拉瓦锡( voisier,1743.8.26-1794.5.8)(1743-1794)的名字同18世纪发生的化学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是举世公认的。

作为近代化学的奠基者,拉瓦锡以他同代人所没有的大智大勇、独特的研究方法,在化学的各个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他用著名的鹈鹕蒸馏实验,彻底否定了水可变成土质的陈旧错误观念;在别人实验的基础上,从合成与分解两个方面证明了水的组成,从而确立了科学的元素学说,割断了化学与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四元素说”的联系;他用精确定量分析的方法确立了化学上一条最基本的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第一个建立了经典有机元素分析方法;他还和其他法国化学家一起,根据自己确立的新理论,创立了新的化学术语体系,奠定了现代化学术语体系的基础,在拉瓦锡诸多划时代的贡献中,其最大成就莫过于创立了科学的燃烧学说,彻底改变了整个化学的面貌,导致了化学史上一次深刻的伟大变革――化学革命。

《化学纲要》一书的出版则成为这场革命的总结,成为化学这门学科的奠基性著作。

一、拉瓦锡与化学革命爱因斯坦和英费尔德在《物理学的进化》一书中谈及科学发展的规律时说:“我们只提到科学上的开辟工作,包括寻找新的和未预见到的科学发展道路,以及创造一个永远变化着的宇宙图景的科学思想的奇迹,最初的和最基本的步骤总是带有革命性的。

科学的想象力,发现旧的概念太狭窄了,于是用新的概念代替它。

沿着已经开辟了的所有思想路线而继续进行发展在达到下一个需要去征服的新的领域的转折点之前,是带有进化性的。

”就科学发展的内部机制而言,爱因斯坦在这里提出了科学发展的两种型式:进化性的积累型式和飞跃性的变革型式。

拉瓦锡_近代化学的奠基者

拉瓦锡_近代化学的奠基者
4.简 单 土 质 : 石 灰 、镁 土 、钡 土 、铝 土、硅土等。
拉瓦锡具有非凡的科学洞察力和 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拉瓦锡毕生勤 奋, 每天六点起床, 从六点到八点进行 实验研究, 八点到下午七点从事火药局 长或法国科学院院士的工作, 七点到晚 上十点, 又专心从事他的科学研究。星 期天不休息, 进行一整天的实验工作。
发 明故事 INVENTION&INNOV聂文颖
拉瓦锡原来是学法律的。1763 年, 20 岁的拉瓦锡取得了 法律学士学位。拉瓦锡的父亲是一位颇有名气的律师, 家境富 有。所以拉瓦锡没有去律师所上班, 因为那时他对植物学发生 了兴趣, 经常上山采集标本使他又对气象学产生了兴趣。在地 质学家葛太德的建议下, 拉瓦锡师从巴黎著名的化学家鲁伊 勒教授。从此, 拉瓦锡就和化学结下不解之缘。
拉瓦锡和妻子一生没有孩子, 但生 活非常愉快。她帮助拉瓦锡实验, 经常 陪伴在他左右。拉瓦锡的著作里的许多 插图都是他的妻子亲手画的。
1789 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拉瓦锡被 诬陷与法国的敌人有来往, 犯有叛国 罪, 于 1794 年 5 月 8 日处以绞刑。著名 的法籍意大利数学家拉格朗日痛心地 说“: 他们可以一瞬间把他的头割下, 而 他那样的头脑一百年也许长不出一个 来。”
定是什么气体被白磷和硫磺吸收了。
于是他又改进实验的方法: 将白磷放入一个钟罩, 钟罩里
留有一部分空气, 钟罩里的空气用管子 连 接 一 个 水 银 柱( 注 :
测定空气的压力) 。加热到 40℃时白磷就迅速燃烧, 水银柱上
升。拉瓦锡还发现“1 盎司的白磷大约可得到 2.7 盎司的白色灰
烬( P2O5) 。增加的重量和所消耗的 1/5 容积的空气重量基本接 近。”
自由之火, 有时又说它与土素相化合成火; 有时说它能通过容

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

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

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摘要:拉瓦锡是化学中的牛顿。

他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被后人称为“近代化学之父”。

本文探讨了拉瓦锡的理论贡献以及拉瓦锡的思想、方法与我国的创新教育的关系,分析了学习拉瓦锡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拉瓦锡;理论贡献;现实意义拉瓦锡是化学中的牛顿。

他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被后人称为“近代化学之父”。

他是恩格斯意义上的“巨人时代的巨人”,造成了化学史上第一次真正的革命。

本文主要介绍拉瓦锡在化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及其对我国当代创新教育的影响。

一、拉瓦锡的理论贡献(一)燃素学说的推翻和氧化学说的建立。

燃烧是自然界发生的最重要的现象之一,历史上出现过不少阐述燃烧现象的学说。

十七世纪下半叶,化学家们提出了用以解释燃烧现象的学说—“燃素说”。

燃素说不但解释了燃烧现象,而且能对许多化学现象作出说明,它几乎解答了当时生产实际和化学实验中所提出的全部理论问题,因此赢得了许多化学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然而,燃素说毕竟是一种错误的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它便漏洞百出了。

1774年,拉瓦锡用锡和铅做了著名的金属煅烧实验,所得结论与燃素说完全对立。

按照燃素说,燃烧是一种分解反应,金属分解,放出燃素,金属变成金属灰。

但拉瓦锡却完全否认了这一点,他认为燃烧是一种结合反应,金属与空气结合变成属灰。

后来,拉瓦锡通过小鼠和燃烧的实验认识到空气是两种气体的混合物,一种是能助燃,有助于呼吸的气体,拉瓦锡将它命名为“氧”;另一种不助燃,无助于生命的气体,拉瓦锡命名为“氮”。

1777年9月,拉瓦锡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一篇名为《燃烧概论》的论文,建立了氧化作用的燃烧理论。

拉瓦锡氧化学说的建立,在化学上以其真实的物质—氧,取代了神秘虚幻的燃素,使过去以燃素说形式倒立着的化学正立过来了。

(二)拉瓦锡与无素概念。

在化学学科的诸多概念中,元素概念在化学发展中的巨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近代元素概念首先是由波义耳提出的,他指出的元素是“那些原始的和简单的物体,混合的物体由它们组成并且最终分解成它们”。

拉瓦锡在化学方面的贡献

拉瓦锡在化学方面的贡献

1 拉瓦锡在化学方面的贡献1775年,拉瓦锡对氧气进行研究.他发现燃烧时增加的质量恰好是氧气减少的质量.以前认为可燃物燃烧时吸收了一部分空气,实际上是吸收了氧气,与氧气化合,这就是彻底推翻了燃素说的燃烧学说.1777年,拉瓦锡批判燃素学说:“化学家从燃素说只能得出模糊的要素,它十分不确定,因此可以用来任意地解释各种事物.有时这一要素是有重量的,有时又没有重量;有时它是自由之火,有时又说它与土素相化合成火;有时说它能通过容器壁的微孔,有时又说它不能透过;它能同时用来解释碱性和非碱性、透明性和非透明性、有颜色和无色.它真是只变色虫,每时每刻都在改变它的面貌.”1777年9月5日,拉瓦锡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划时代的《燃烧概论》,系统地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将燃素说倒立的化学正立过来.这本书后来被翻译成多国语言,逐渐扫清了燃素说的影响.化学自此切断与古代炼丹术的联系,揭掉神秘和臆测的面纱,取而代之的是科学实验和定量研究.化学由此也进入定量化学(即近代化学)时期.拉瓦锡对化学的第三大贡献是否定了古希腊哲学家的四元素说和三要素说,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化学元素的概念:“如果元素表示构成物质的最简单组分,那么目前我们可能难以判断什么是元素;如果相反,我们把元素与目前化学分析最后达到的极限概念联系起来,那么,我们现在用任何方法都不能再加以分解的一切物质,对我们来说,就算是元素了.”基于氧化说和质量守恒定律,1789年拉瓦锡发表了《化学基础》(TraitéÉlémentaire de Chimie)这部集他的观点之大成的教科书,在这部书里拉瓦锡定义了元素的概念,并对当时常见的化学物质进行了分类,总结出三十三种元素(尽管一些实际上是化合物)和常见化合物,使得当时零碎的化学知识逐渐清晰化。

在该书中的实验部分中拉瓦锡强调了定量分析的重要性。

最重要的是拉瓦锡在这部书中成功的将很多实验结果通过他自己的氧化说和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论系统进行了圆满的解释。

现代化学创始人拉瓦锡简介

现代化学创始人拉瓦锡简介

现代化学创始人拉瓦锡简介拉瓦锡生于法国巴黎,是法国贵族,著名化学家,生物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拉瓦锡吧。

安托万;洛朗;拉瓦锡(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1743年8月26日--- 1794年5月8日),生于法国巴黎,法国贵族,著名化学家,生物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提出“元素”的定义,并发表了第一个现代化学元素列表,同时还创立了氧化说。

拉瓦锡与他人合作制定出化学物种命名原则,创立了化学物种分类新体系,拉瓦锡根据化学实验的经验,用清晰的语言阐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学中的运用。

这些工作,特别是他所提出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思想,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而后人称拉瓦锡为近代化学之父。

1778年任皇家科学院教授。

不幸在法国大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而死。

人物生平安托万;拉瓦锡出生在法国巴黎一个律师家庭,并在5岁时因母亲过世而继承了一大笔财产。

他在1754年到1761年间于马萨林学院学习。

家人想要他成为一名律师,但是他本人却对自然科学更感兴趣。

1761年他进入巴黎大学法学院学习,获得律师资格。

课余时间他继续学习自然科学,从鲁埃尔那里接受了系统的化学教育和对燃素说的怀疑。

1764年至1767年他作为地理学家盖塔的助手,进行采集法国矿产、绘制第一份法国地图的工作。

在考察矿产过程中,他研究了生石膏与熟石膏之间的转变,同年参加法国科学院关于城市照明问题的征文活动获奖。

1767年他和盖塔共同组织了对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矿产考察1768年,年仅25岁的拉瓦锡成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1770年一派学者坚持波义耳已经否定的四元素说,认为水长时间加热会生成土类物质。

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拉瓦锡将蒸馏水密封加热了101天,发现的确有微量固体出现。

他使用天平进行测量,发现容器质量的减少正等于产生固体物的质量,而水质量没有变化,从而驳斥了这一观点。

1771年拉瓦锡与同事的女儿,13岁玛丽-安娜;皮埃尔莱特结婚。

拉瓦锡—化学小报(国际化学年)

拉瓦锡—化学小报(国际化学年)
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 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些应用, 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今天,化学作 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那么化学在近代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下面就重点介绍来自法国的化学家—— 拉瓦锡,他被称之为“近代化学之父”。
与此同时,拉瓦锡还用动物实验,研究了呼吸作用,认 为“是氧气在动物体内与碳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同时 放出热来。这和在实验室中燃烧有机物的情况完全一 样。”这就解答了体温的来源问题。 空气中既然含有 1/4 的氧气 (数据来自原文) 就应 , 该含有其余的气体,拉瓦锡将它称为“碳气”。研究了空 气的组成后,拉瓦锡总结道:“大气中不是全部空气都 是可以呼吸的;金属焙烧时,与金属化合的那部分空气 是合乎卫生的,最适宜呼吸的;剩下的部分是一种‘碳 气’,不能维持动物的呼吸,也不能助燃。”他把燃烧与 呼吸统一了起来,也结束了空气是一种纯净物质的错误 见解。 1777 年,拉瓦锡明确地讥讽和批判了燃素说:“化 学家从燃素说只能得出模糊的要素,它十分不确定,因 此可以用来任意地解释各种事物。有时这一要素是有重 量的,有时又没有重量;有时它是自由之火,有时又说 它与土素相化合成火;有时说它能通过容器壁的微孔, 有时又说它不能透过;它能同时用来解释碱性和非碱 性、透明性和非透明性、有颜色和无色。它真是只变色 虫,每时每刻都在改变它的面貌。” 这年的 9 月 5 日, 拉瓦锡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划时 代的《燃烧概论》 ,系统地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将 燃素说倒立的化学正立过来。这本书后来被翻译成多国 语言,逐渐扫清了燃素说的影响。化学自此切断了与古 代炼丹术的联系,揭掉了神秘和臆测的面纱,代之以科 学的实验和定量的研究。化学进入了定量化学(即近代 化学)时期。所以我们说拉瓦锡是近代化学的奠基者。 舍勒和普里斯特里先于拉瓦锡发现氧气, 但由于他 们思维不够广阔,更多地只是关心具体物质的性质,没 有能冲破燃素说的束缚。与真理擦肩而过是很遗憾的。 拉瓦锡对化学的另一大贡献是否定了古希腊哲学家 的四元素说和三要素说,辨证地阐述了建立在科学实验 基础上的化学元素的概念:“如果元素表示构成物质的 最简单组分,那么目前我们可能难以判断什么是元素; 如果相反,我们把元素与目前化学分析最后达到的极限 概念联系起来,那么,我们现在用任何方法都不能再加 以分解的一切物质,对我们来说,就算是元素了。”

化学史试卷

化学史试卷

《化学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年级:班级: 姓名:学号:一、单选题(10×1分=10分)1.“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这句话是下列哪位化学家说的?( )A。

波义耳 B.徐寿 C.葛洪 D.傅鹰2。

下列不属于拉瓦锡对化学的贡献的是( ).A。

推翻“燃素说”,对燃烧作出正确的解释,创立氧化学说B。

证明金刚石的成分是C的同素异形体C。

促成了世界第一个合成氨工厂的投产D。

推动酸碱学说的发展3.于1803首先提出科学的“原子”概念的化学家是()。

A.道尔顿 B。

阿伏加德罗 C.康尼查罗 D.法拉弟4. 李比希是()的创始人。

A。

近代化学 B。

近代化学教育 C。

现代化学 D。

现代化学教育5。

被英国《Nature》杂志称之为“一件迷人的艺术品”的教育著作是()。

A.《空间的化学》B.《分子建筑术》 C。

《化学研究》 D。

《化学原理》6.日本化学家福井谦一最大的贡献是( ).A。

导电高分子的发现及开发B。

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C。

用氢化反应催化剂分别实现了光学异构体的不对称合成D。

提出前线轨道理论7。

元素周期律的提出过程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拉瓦锡首次分类;②年迈尔“六元素表";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④年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八音律";⑤法国化学家尚古多“螺旋图”;⑥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三元素组”。

A。

①⑥⑤④②③B。

①④⑤②⑥③C。

①⑥⑤②④③D。

①②⑤④⑥③8.阿伏加德罗是()学说的建立者。

A.离子B.原子C.分子 D。

电子9.在第一次国际化学大会上起作用的是( )。

A。

《化学哲学教程提要》 B。

《化学纲要》C。

《化学研究》 D。

《空间的化学》10.第一个提出( )概念的是贝采尼乌斯。

A。

反应速率 B。

反应物 C。

催化剂 D。

物质守恒定律二、是非题(10×1分=10分,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1。

东汉尚方令蔡伦在历史上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拉瓦锡在化学方面的贡献1775年,拉瓦锡对氧气进行研究.他发现燃烧时增加的质量恰好是氧气减少的质量.以前认为可燃物燃烧时吸收了一部分空气,实际上是吸收了氧气,与氧气化合,这就是彻底推翻了燃素说的燃烧学说.1777年,拉瓦锡批判燃素学说:“化学家从燃素说只能得出模糊的要素,它十分不确定,因此可以用来任意地解释各种事物.有时这一要素是有重量的,有时又没有重量;有时它是自由之火,有时又说它与土素相化合成火;有时说它能通过容器壁的微孔,有时又说它不能透过;它能同时用来解释碱性和非碱性、透明性和非透明性、有颜色和无色.它真是只变色虫,每时每刻都在改变它的面貌.”1777年9月5日,拉瓦锡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划时代的《燃烧概论》,系统地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将燃素说倒立的化学正立过来.这本书后来被翻译成多国语言,逐渐扫清了燃素说的影响.化学自此切断与古代炼丹术的联系,揭掉神秘和臆测的面纱,取而代之的是科学实验和定量研究.化学由此也进入定量化学(即近代化学)时期.拉瓦锡对化学的第三大贡献是否定了古希腊哲学家的四元素说和三要素说,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化学元素的概念:“如果元素表示构成物质的最简单组分,那么目前我们可能难以判断什么是元素;如果相反,我们把元素与目前化学分析最后达到的极限概念联系起来,那么,我们现在用任何方法都不能再加以分解的一切物质,对我们来说,就算是元素了.”基于氧化说和质量守恒定律,1789年拉瓦锡发表了《化学基础》(TraitéÉlémentaire de Chimie)这部集他的观点之大成的教科书,在这部书里拉瓦锡定义了元素的概念,并对当时常见的化学物质进行了分类,总结出三十三种元素(尽管一些实际上是化合物)和常见化合物,使得当时零碎的化学知识逐渐清晰化。

在该书中的实验部分中拉瓦锡强调了定量分析的重要性。

最重要的是拉瓦锡在这部书中成功的将很多实验结果通过他自己的氧化说和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论系统进行了圆满的解释。

这种简洁、自然而又可以解释很多实验现象的理论系统完全有别于燃素说的繁复解释和各种充满炼金术术语的化学著作,很快产生了轰动效应。

坚持燃素说的化学家如普利斯特里对其坚决抵制,但是年轻的化学家非常欢迎,这部书也因此与波以耳的《怀疑派的化学家》一样,被列入化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

到1795年左右,欧洲大陆已经基本全部接受拉瓦锡的理论。

2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发展过程19世纪60年代化学家已经发现了60多种元素,并积累了这些元素的原子量数据为寻找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创造必要的条件。

俄国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和德国化学家迈锡尼等分别根据原子量的大小,将元素进行分类排队,发现元素性质随原子量的递增呈明显的周期变化的规律。

1868年,门捷列夫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发现了自然界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规律—元素周期规律。

这个规律的发现是继原子-分子论之后,近代化学史上的又一座光彩夺目的里程碑它所蕴藏的丰富和深刻的内涵,对以后整个化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869年门捷列夫提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根据周期律修正了铟、铀、钍、铯等9种元素的原子量;他还预言了三种新元素及其特性并暂时取名为类铝、类硼、类硅,这就是1871年发现的镓、1880年发现的钪和1886年发现的锗。

这些新元素的原子量、密度和物理化学性质都与门捷列夫的预言惊人相符,周期律的正确性由此得到了举世公认。

1829年,德国J.W.德贝赖纳在研究元素的原子量与化学性质的关系时,发现有几个相似的元素组:①锂、钠、钾。

②钙、锶、钡。

③氯、溴、碘。

④硫、硒、碲。

⑤锰、铬、铁。

同组元素的性质相似,中间元素的化学性质介于前后两个元素之间,它的原子量也差不多是前后两个元素的平均值。

1862年,法国尚古多提出元素性质有周期性重复出现的规律,他创造了一种螺旋图,将62个元素按原子量大小循序标记在绕着圆柱体上升的螺线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某些性质相近的元素都出现在同一条母线上。

1864年,英国W.奥德林发表了一张比较详细的周期表,表中的元素基本上按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排列,体现了元素性质随原子量递增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

他还在表中留下空位,认识到它们是尚未被发现但性质与同一横列元素相似的元素。

1865年,英国J.A.R.纽兰兹把当时已发现的元素按原子量大小顺序排列,发现从任意一个元素算起,每到第八个元素,就和第一个元素的性质相似,他把这个规律称为八音律。

对元素周期律的发展贡献最大的当推俄国D.I.门捷列夫和德国J.L.迈尔。

3 化学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的作用在满足生存需要之后,不断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安全是人类进步的标志.生存质量高低和安全程度要看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由饮食、环境和精神等关键因素的合理程度决定.这些都取决于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中外来物质和能量是否满足人体需要,同时维持最佳状态.外来物质和能量(包括饮水、食物、空气、电磁波、放射性、热等)有的是有利于生存质量的提高,有的反而对健康形成威胁,有其许多两面性.优化物质利用,避害趋利是保证生存质量和安全的基础.生存质量不仅仅以个人满足感为依据,更应该考虑人以外的整个环境的改善.例如过多的汽车、空调、吸烟、不当的生产、生活方式等等都与人类生存质量有关.化学研究可以从三个方面对保证生存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1)通过研究各种物质和能量的生物效应(正面的和负面的)的化学基础,特别是搞清楚两面性的本质,找出最佳利用条件.(2)研究开发对环境无害的化学晶和生活用品,研究对环境无害的生产方式,这两方面是绿色化学的两个主要内容.(3)研究大环境和小环境(如室内环境)中不利因素的产生、转化和人体的相互作用,提出优化环境建立洁净生活空间的途径.健康是重要的生存质量的标志.维持健康状态靠预防和治疗两方面,但应以预防为主.预防疾病将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中心任务.首先是肿瘤、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等一系列疾病,将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给予预防.还可服用一些甲壳素,甲壳素对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身体状况效果极佳.化学可以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病理过程,提出了预警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建议预防途径,进一步合成理想的新药。

4 居里夫人最值得学习的品格居里夫人年轻时,很漂亮,她与她的导师,后来成为她丈夫的皮埃尔·居里一起研究镭。

为了找到镭,居里夫人土法上马,用沥青在锅里翻来覆去地熬,光是沥青就用了好几吨。

这一干就是四年,到了第六年才有一个完整的结果。

而这时,居里夫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于是,我就问,居里夫人选择了这样一个方向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花了这么长的时间——而按照我们的习惯,博士要读三年,换了我们,敢不敢选择这个方向?想没有想是否能顺利地拿到博士学位?我们不少的老师、同学都喜欢《居里夫人传》,看了好几遍;电影《居里夫人》也看过。

我就问他们,你们知道居里夫人什么时候获得的博士学位?他们都很惊奇,说你怎么不问居里夫人什么时候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什么时候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什么时候成为法国科学院院士,而且是第一位女性院士?我之所以问这个问题,就是想搞清楚居里夫人当时是怎么想的。

可见,居里夫人为了她的目标,是多么地执著追求,根本就没有去考虑什么学位问题。

所以,爱因斯坦高度评价居里夫人,认为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贡献不只是发现了镭,开创了放射科学的时代,还在于她的情感力量和品质。

我觉得在科学上就应该有这样一种精神,就是在你并不知道能否达到目标的情况下,仍然执著地追求。

当你选定一个目标以后,就要鼓劲,就要不断地奋斗,努力前进,这样才会有结果。

这里,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是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我个人觉得,当你处在过程中间时,过程就非常重要。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当然这个目标能否实现,还不清楚,你去发奋,去努力,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贡献出去了,你就不会碌碌无为,也不会虚度年华。

到最后,你的目标实现了,你回忆过去,你就会觉得结果并不重要。

为什么呢?因为你为实现这个目标不顾牺牲一切。

至于过程中间,你不为别人理解,受到委屈,经历了风风雨雨,这一切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吧!这是一种人生境界,居里夫人就是这样的。

悼念玛丽·居里当一位像居里夫人这样杰出的人物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我们不应仅仅满足于回顾她的工作成就为人类做出的贡献。

杰出人物的道德品质可能比纯粹理智的成果对一个世代以及整个历史进程所具有的意义还要大。

不仅如此,甚至后者的取得也要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道德境界。

而且这种依赖程度比通常认为的大得多。

我很幸运能与居里夫人保持20年高尚而且纯洁的友谊。

她那人性的伟大使我的崇拜之情与日俱增。

她的力量,她的意志的纯洁,她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她的客观公正,她坚定不移的判断力——所有这些不易发现的品格都集中在她一人身上。

她在任何时候都认为自己是一名社会的公仆,她那极度的谦逊从未给自满留下任何空间,她始终感觉到社会的残酷与不平等并因此倍受压抑,这使她的外表带有严肃的一面。

而这一点很容易被不熟悉她的人误解——这是一种罕见的,不能为任何艺术气质减轻的严肃。

一旦她认为某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会毫不妥协持之以恒地追求到底。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成就——证明了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并不仅仅由于她超凡的直觉,还因为她在无法想象的极端困境中仍然保持的专注与执着,而这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上是不常见的。

即使居里夫人的品格与献身精神所具有的力量仅有一小部分还活在欧洲知识分子的心中,欧洲将会拥有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居里夫妇的品格在玛丽·居里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金后,她应邀去德国讲学火车抵达柏林,她从窗口看见车站上挤满了各种各样的欢迎人群她感动得几乎要流出眼泪来。

可是下了车走到站台上,她才发觉那么多人并不是来欢迎她这个科学家的,而是来迎接一个拳击手的,居里夫人冷静地从人缝里往车站外挤时,对这个人类世界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她一点也没觉得人们冷淡了她。

玛丽·居里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也是一位不图虚名的人。

当巴黎大学校长写信征求他是否可以把他的姓名推荐编入英名馆(此馆为拿破仑创建,只有对法国有特殊贡献的人才能名列入馆)时,居里表示他对所有的虚饰都不感兴趣,需要的是一个实验室.他曾在法国科学院欢迎他入院的盛会上,讲了几句发人深省的话:“我早就发现科学院诸公,并不希望我列位其间。

而我呢?压根儿对这个表面上冠冕堂皇的科学院不感兴趣。

’当居里夫妇为了购买沥青提炼铀和镭时,他们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到处借贷而遭人白眼,而法国科学院并没有支持他们。

当居里夫妇衣食因难摧残着自身的健康探索放射性时,法国科学院也没有表示丝毫回关心,无怪乎居里要说出这些话来。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女化学家——玛丽·居里玛丽·居里(Marl Sklodowska Curie,1867- 1934),法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