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特点和应用现状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且不含金属元素的材料,如陶瓷材料、玻璃材料、聚合物材料等。
它们具有高温耐受性、耐腐蚀性、绝缘性等特点,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应用现状1.陶瓷材料应用现状陶瓷材料是一类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抗磨耗性等特点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目前,陶瓷材料主要应用于制造业领域。
在机械制造行业,陶瓷刀具、陶瓷轴承等被广泛应用,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在电子行业,陶瓷材料被用于制造电子组件、电子陶瓷绝缘体等,满足了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和高性能的需求。
此外,陶瓷材料在医疗领域也得到了应用,如人工关节、人工牙齿等。
2.玻璃材料应用现状玻璃材料是一种无定形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透明、硬度高、耐腐蚀等特点。
目前,玻璃材料在建筑领域应用广泛,如建筑的窗户、幕墙等,提高了建筑物的采光性能和美观度。
在汽车行业,玻璃材料被用于制造汽车的前、后挡风玻璃、车窗等,增加了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此外,玻璃材料还广泛应用于光学领域,如光学仪器、眼镜等。
3.聚合物材料应用现状聚合物材料是一种由高分子化合物构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轻、坚固、柔软等特点。
目前,聚合物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生活用品领域,聚合物材料制成的塑料袋、塑料瓶等被大量使用;在包装行业,聚合物材料也得到广泛应用,如塑料包装盒、包装膜等。
此外,在医疗领域,聚合物材料被用于制造医疗器械、医用缝合线等。
二、发展趋势1.多功能化发展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应用时往往需要满足多种性能要求,如强度、导热性、导电性等。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实现材料的多功能化。
例如,研究人员正在将纳米陶瓷材料与金属纳米粒子结合,以制造具有高强度和导电性的材料,应用于电子、汽车等领域。
2.高性能化发展3.绿色环保发展4.智能化发展总之,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并且不断发展和创新。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实现材料的多功能化、高性能化、绿色环保化和智能化。
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新型绿色建筑材料是指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在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建筑材料。
它们具有低碳、节能、环保、可持续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对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正不断扩大,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
在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现状方面,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绿色建筑材料已经应用于多个方面。
首先,在建筑外墙材料方面,绿色建筑材料如生态砖、岩片等取代了传统的砌筑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效果,还能够增强建筑的美观度。
其次,在屋面材料方面,绿色建筑材料如植草屋面、太阳能屋面等能够在提供防水保护的同时,吸收雨水和太阳能,发挥节能环保的作用。
再次,在室内装饰材料方面,绿色建筑材料如天然木材、环保涂料等可以有效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和甲醛释放,提高室内环境质量。
此外,绿色建筑材料还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的地基、结构等方面,提高了建筑的抗震、防火性能。
在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首先,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将更加注重节能性能。
例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来增加建筑的自给自足能力,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其次,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
例如,采用新型的生态建筑材料,如草木石、竹子等天然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再次,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将更加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
例如,采用生物多样性墙、屋顶绿化等措施,增加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度,促进生态平衡。
最后,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例如,开发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建筑材料,如废弃物的再生利用、二代生物质材料的开发等,实现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
总之,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现状已经广泛,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十分明确。
随着人们对建筑可持续发展的不断追求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将会在建筑行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型墙体材料应用分析与对策共3篇

新型墙体材料应用分析与对策共3篇新型墙体材料应用分析与对策1墙体材料是建筑物结构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的安全、健康和环保性能。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新型墙体材料出现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分析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的对策措施。
一、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现状1.保温材料随着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保温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更强的保温性能也是大家越来越追求的。
在新型保温材料中,聚苯板、岩棉板、挤塑板等成为了主流应用产品,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和防火性能,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的缺点,如易老化、质量参差不齐、易燃等,需要在应用中加强质量控制和安全检测。
2.新型混凝土新型混凝土指的是在传统水泥混凝土中添加了新材料或采用新工艺制造的混凝土材料,其性能可调性强,使用寿命更长。
其中,高性能混凝土、海绵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等产品在墙体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隔音、耐久性等性能上有了较大的提升。
3.钢筋混凝土墙板钢筋混凝土墙板是指一种新型的、结构简单的长条形建筑构件,具有施工节拍快、节省材料、结构简单、不用砖条、墙皮的特点。
钢筋混凝土墙板采用的材料多为混凝土、钢筋、钢板等,并经过严格的生产工艺加工而成,如今已成为大型建筑中比较流行的一种墙体材料。
二、新型墙体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1.智能技术未来的新型墙体材料中将集成更多的智能技术,如感应器、传感器、电子系统等。
这些技术将使得墙体材料的性能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可控性更高,同时也将对建筑能效和环保性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2.生态化和可持续性未来的新型墙体材料中将更注重环境友好和可持续性。
特别是生态墙体材料的应用将逐渐普及,如竹麻混凝土墙体、草木纤维墙盖板等,这些材料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材料的损耗量和环境污染程度,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3.自然美学未来的新型墙体材料应该以自然美学为导向,设计更偏向于自然、原始的表现形式。
这要求墙体材料不仅结构稳定,更要追求与自然环境的整合,营造自然、宜人的生活氛围和人居环境,同时将使新型墙体材料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我国汽车材料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汽车材料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汽车产业也稳步增长,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
而作为汽车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材料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我国汽车材料的现状及应用、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我国汽车材料的现状及应用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一直是汽车制造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包括钢铁、铝合金、镁合金等,广泛应用于汽车车身、发动机、底盘及其他部件的制造中。
高强度钢材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的特点,能够满足汽车节能、环保的需求。
2. 塑料材料随着汽车轻量化的趋势,塑料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如聚丙烯、聚氨酯等塑料材料在汽车内饰、外饰、发动机罩等部件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成型性好等优点。
3.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由不同性质的材料组成,具有高强度、轻质、耐磨损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的车身结构、车轮、燃油箱等部件中。
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发展迅速,为汽车制造提供了更多选择。
4. 其他材料除了上述材料外,玻璃、橡胶、陶瓷等材料也在汽车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汽车玻璃在安全、节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橡胶密封件在汽车减震、密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未来发展趋势1. 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将继续增加随着汽车节能、环保的要求日益提高,轻量化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将继续增加。
在金属材料方面,高强度钢材、铝合金、镁合金等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在非金属材料方面,各类复合材料、塑料材料的应用也会得到进一步推广。
2. 材料多样化发展未来,汽车材料的发展趋势将是多样化的。
传统材料的改进和新材料的开发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具有自愈合功能的新型涂料、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新型材料等将逐渐应用于汽车制造中。
3. 绿色环保材料将受到更多关注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日益普及,绿色环保材料将受到更多关注。
在汽车制造中,可降解材料、再生材料等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符合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的要求。
现代金属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现代金属材料的研究及应用一、研究现代金属材料的必要性在现代工业生产中,金属材料是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原材料。
金属材料具有强度高、可塑性好、导电性能优异等优点,适用于制造机器、汽车、航空器等各类工业产品。
因此,研究现代金属材料的性能、制备工艺及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二、现代金属材料的研究现状随着人们对于金属材料的不断了解和深入研究,现代金属材料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目前,主流的现代金属材料包括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几种类型。
1. 高强度钢高强度钢是一种同时具备优异力学性能和可塑性的金属材料。
其主要特点是强度高、可塑性好、韧性优良等,常用于制造航空器、汽车和建筑结构等领域。
2. 铝合金铝合金是一种轻质金属材料,具有耐腐蚀性强、导热性好、可塑性高等特点。
由于其重量轻、强度高、热膨胀系数小等特点,适用于制造汽车、航空器和船舶等轻型产品。
3. 镁合金镁合金是一种轻质结构金属材料,具有导热性好、可塑性高、强度高等优点。
由于其重量轻、刚性优良、吸热能力强等特点,适用于制造航空器、汽车和电子产品等领域。
4. 钛合金钛合金是一种高强度、轻质金属材料,具有抗蚀性和优异的耐高温性。
由于其密度小、刚性高、强度大等优点,适用于制造航空航天和医疗设备等高端产品。
三、现代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现代金属材料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航空航天领域现代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以高强度钢和钛合金为例,它们在制造飞机机身、发动机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2. 汽车制造领域现代汽车制造中,铝合金和高强度钢广泛应用于车身结构和发动机等关键部件。
铝合金的轻量化优势、高强度钢的刚性优越性,都能够有效提升汽车性能。
3. 建筑领域现代金属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以钢结构为例,它由于其强度高、重量轻、可塑性好等因素,可大幅度减少建筑施工时间和成本,也可适用于建筑外墙、屋面等多种场合。
4. 医疗设备领域钛合金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高分子材料的现状和发展

高分子材料的现状和发展高分子材料是一种由许多重复单元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具有高分子量、高效能和多功能性的特点。
它们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粘合剂和其他领域,已成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
本文将从高分子材料的现状和发展两方面进行探讨。
高分子材料的现状目前,高分子材料已成为现代工业的支柱之一,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各种工业领域。
在塑料方面,高分子材料可以根据不同的结构和性能要求,生产出各种类型的塑料制品,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满足了人们对于产品轻便、坚固、防水、隔热、绝缘等多种性能需求。
在橡胶方面,高分子材料被广泛运用于汽车轮胎、密封件、橡胶管等领域。
在纤维方面,高分子材料也被用于生产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等,取代了传统的天然纤维,提高了纤维的强度和稳定性。
高分子材料还应用于涂料、粘合剂、包装材料等领域,其性能稳定、加工成形容易、成本低廉等优点,使得它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的科研领域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
随着纳米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的兴起,高分子材料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通过材料设计与改性,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如高强度纤维素材料、高导电高分子材料、高温高分子材料等的研究和应用不断取得突破。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也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越来越多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被应用于生活用品、医疗器械等领域。
在未来,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随着人们对产品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高强度、高韧性、高导电、高耐热、高阻燃等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将继续受到关注,以满足各种特定领域的需求。
2.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新材料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新材料的特点及应用领域新材料是指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利用现代材料技术手段研发出的具有新的特点和性能的材料。
新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首先,新材料具有高性能特点。
新材料能够满足更高的使用要求,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热性能、电磁性能等。
例如,高强度材料能够承受更大的力,高温材料能够在极端的温度条件下保持稳定性,导电材料能够传导电流等。
这种高性能的特点使得新材料在高速交通、能源领域、航天航空等对材料性能要求较高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新材料具有多功能性。
新材料能够通过结构设计、改性或者组合等手段,赋予材料多种不同的功能。
例如,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用于催化、吸附、传感等方面;形状记忆合金能够在特定的条件下实现形状的改变;功能性陶瓷材料能够实现电、热、磁、光等多种功能。
这种多功能特点使得新材料在智能材料、仿生材料、传感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再次,新材料具有轻量化特点。
新材料通常具有较低的密度,可以在减轻结构重量的同时保持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例如,高强度、低密度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船舶等领域,可以大幅度降低重量,提高燃油效率。
这种轻量化特点使得新材料在汽车、铁路、船舶等交通运输领域以及体育用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新材料具有可持续发展特点。
新材料的研发更加注重环境友好、节约资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例如,可降解材料能够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自然降解,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太阳能材料能够将太阳光直接转化为电能,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使得新材料在环保、节能、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新材料具有高性能、多功能、轻量化及可持续发展等特点。
根据不同材料的特点和优势,新材料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交通领域,新材料被用于制造节能环保的轻量化汽车、高速列车等;在医疗领域,新材料被应用于人工关节、矫形器械等方面;在能源领域,新材料被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在环保领域,新材料被应用于清洁能源、废水处理等。
浅谈硼硅酸盐玻璃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谈硼硅酸盐玻璃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硼硅酸盐玻璃是一种特殊的玻璃材料,具有低热膨胀系数、低热导率、优良的电绝缘性能等特点,因此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应用现状、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浅谈。
首先,从应用现状来看,硼硅酸盐玻璃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
首先是光学领域,硼硅酸盐玻璃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透光性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显示器、激光器等高精度光学器件的制造。
其次是电子领域,硼硅酸盐玻璃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因此可以用于电子元件的封装,如集成电路封装、电容器封装等。
此外,硼硅酸盐玻璃还广泛用于化学工业中的反应器、储罐等容器的制造,以及高温热处理器件的制造等。
其次,从发展趋势来看,硼硅酸盐玻璃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随着技术的发展,对高精密、高可靠性器件的需求越来越大,硼硅酸盐玻璃作为一种优质材料,在光学和电子领域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扩大。
其次,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材料要求的提高,硼硅酸盐玻璃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比传统的玻璃材料,硼硅酸盐玻璃具有更低的能耗、更高的回收率,因此对于环保节能型设备和产品的制造来说,硼硅酸盐玻璃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再次,硼硅酸盐玻璃在医学和生物领域的应用也有很大的潜力。
硼硅酸盐玻璃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以用于人工关节、骨修复等医疗器械的制造。
此外,硼硅酸盐玻璃还可以用于制造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等生物技术产品。
最后,随着人们对节能减排的要求日益提高,硼硅酸盐玻璃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也具有很大的潜力。
硼硅酸盐玻璃具有较低的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能,因此在建筑玻璃、太阳能电池板等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综上所述,硼硅酸盐玻璃作为一种特殊的玻璃材料,在光学、电子、化工、医学、生物和建筑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硼硅酸盐玻璃的应用前景将进一步扩大。
希望通过加强对硼硅酸盐玻璃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并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材料的特点和应用现状
铁铜合金是合金元素铜以预合金化形式弥散进入铁粉或附着在铁粉表面
铁铜合金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强度
新型铁铜合金粉体材料的烧结温度为 860 ~880 ℃,与单质混合粉体材料相比,相同烧结工艺下,烧结硬度和抗弯强度均比单质混合粉末提高 10% 以上。
铁铜合金是一种较好的机械、物理和焊接性能的材料。
现状 1.用于金刚石工具生产过程,由于新型铁铜合金粉体材料充分利用预合金化铜元素的弥散分布提高胎体强度,使得金刚石工具生产过程成本降低,工艺简化,切割效率提高并且成分无偏析,成形性好,流动性好,便于自动压制成型.
2.用于制造异步电动机,定向凝固铁铜合金新型实心转子异步电动机与传统铁磁体实心转子异步电动机相比, 起动性能和力能指标都明显提高
3.用于制造交流接触起的触桥。
3.由于在Cu/Fe复合粉中,Cu均匀地包覆铁粉表面,有效地解决了化学成分的偏析,确保了零件整体力学性能的一致性,且具有一定程度的合金化效果。
因此,Cu/Fe 复合粉不仅用于制造含油轴承,还可广泛用于制造其他粉末冶金铁铜基制品。
2.材料的制备及改性方法现状
铁基预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4-5]有混合法、雾化法、扩散法和粘结法等。
机械混合法制备的合金粉末(未添加粘结剂)由于各元素的密度不同,在运输或放置过程中由于震动等会导致成分偏析和聚集。
雾化法制备的预合金粉末为完全合金化粉末,合金化程度高,粉末硬度高,导致成形性差[6],故使用受到限制。
扩散法制备的预合金粉末成分均匀性比机械混合粉末要好_垲J,由于已经部分合金化或类似合金化,因此其性能亦有所提高,具有成分均匀、压制性好、成形性好、稳定性好等优点。
粘结法特别适合于不能采用扩散法制备的预合金粉末的制备,而且制备的预合金粉末性能优良。
粘结法和扩散法是国内外发展的重要方向[9】o镍、钼和铜是最常用的铁基合金添加元素【l0l。
合金元素钼能起到固溶强化作用,增加铁合金的强度,同时对粉体材料的压制性影响较小。
铜和钼不仅产生固溶强化作用,另一重要作用是铁一铜和铁一钼边界部分合金化处易于贝氏体和马氏体形核,提高烧结体的硬度。
镍富集区形成奥氏体,有利于获得硬度、强度和韧性平衡的多相组织。
在所谓的低合金钢粉中,各合金元素的添加量(质量分数1一般小于5%,总合金元素添加量小于10%。
使合金化元素高度分散,让合金元素充分发挥作用是制造预合金粉末的关键所在。
改性方法现状
铜含量对性能的影响
1、铜含量对Cu/Fe复合粉性能的影响:此当在铁中加入的cu含量较高时,由于Fe和Cu
的互不溶解特性,只能形成部分的假合金(pseud02alloy),这种弱的交互作用使得Cu/Fe 复合粉可呈现出两种元素本征性能的特定组合进而获得优异的复合材料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
2、Cu含量对Cu/Fe复合粉物理性能的影响:在同样制造工艺条件下,随Cu含量增加复合
粉的松装密度略有增加。
粉末的粒度分布往偏细的方向移动,富余的铜粉相含量增多。
3、Cu含量对Cu/Fe复合粉烧结性能的影响:cu含量不同,生坯烧结收缩率不一样,直接影响铁铜基制品的终端尺寸。
cu含量不同,生坯烧结收缩率不一样,直接影响铁铜基制品的终端尺寸。
研究还表明,当cu的含量大于35%时,会改变Fe—Cu基烧结体的金相组织,形成大量的能填孔隙的轻质金属一富铜s相,在负载作用下,材料基体发生流动,磨擦表面的空隙又显著消失,将会恶化材料的减磨性能。
因此必须根据铁铜基制品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机械性能要求,在配方中选取不同Cu含量牌号的Cu/Fe复合粉。
3.做X射线衍射分析的目的
X射线衍射分析法是研究物质的物相和晶体结构的主要方法。
当某物质(晶体或非晶体)进行衍射分析时,该物质被X射线照射产生不同程度的衍射现象,物质组成、晶型、分子内成键方式、分子的构型、构象等决定该物质产生特有的衍射图谱。
X射线衍射方法具有不损伤样品、无污染、快捷、测量精度高、能得到有关晶体完整性的大量信息等优点。
因此,X射线衍射分析法作为材料结构和成分分析的一种现代科学方法,已逐步在各学科研究和生产中广泛应用。
当X射线照射到晶体物质上,由于晶体是由原子规则排列成的晶胞组成,这些规则排列的原子间距离与入射X射线波长有相同数量级,故由不同原子散射的X射线相互干涉,在某些特殊方向上产生强X射线衍射,衍射线在空间分布的方位和强度,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不同的晶体物质具有自己独特的衍射花样,这就是X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
由X射线衍射原理可知,物质的X射线衍射花样与物质内部的晶体结构有关。
每种结晶物质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参数(包括晶体结构类型,晶胞大小,晶胞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位置和数目等)。
因此,没有两种不同的结晶物质会给出完全相同的衍射花样。
通过分析待测试样的X 射线衍射花样,不仅可以知道物质的化学成分,还能知道它们的存在状态,即能知道某元素是以单质存在或者以化合物、混合物及同素异构体存在。
同时,根据X射线衍射试验还可以进行结晶物质的定量分析、晶粒大小的测量和晶粒的取向分析。
本次综合训练主要是利用X射线衍射对铁铜合金粉末进行物相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4.测试试样的制备方法
5.X射线衍射设备的选择及参数的设定
X射线衍射仪其主要由X射线发生器(X射线管)、测角仪、X射线探测器、计算机
控制系统等组成。
参数的设定:1)狭缝光阑发射狭缝光阑与防寄生散射狭缝光阑均选1度、接受狭缝光阑
为0.3mm 2)扫描速度为10度每分钟 3)扫描范围 5—85度 4)预定时间0.25秒
8.标定结果及综合分析
标定结果如图所示
经物相分析,及查阅PDF卡片,标定结果如上。
1.由图可知,此样品主要由铁,铜组成,铁含量高于铜。
2.观察此图,背底比较高,是因为,样品做X射线衍射时,所用靶材为铜靶材,
不是十分合适。
3.此图噪声比较高,在进行绘图时,需要适当的平滑处理。
4.物相分析时,由于各种因素,物相峰与图谱峰往往有偏差,需要一定的移峰处
理。
1、定性分析(XRD的最主要功能),通过八强峰匹配标准pdf卡片,得知样品是由哪些物
质构成的。
2、通过看峰宽等来分析结晶度,峰越尖锐,结晶度越好。
3、看信噪比,信噪比越高,说明这张XRD图拍得越好,越精确。
当然,还有许多信息,包括物质晶系、晶胞参数、各物质定量分析、等,但是那个不是简单
分析了。
1.通过本次实验,对铁铜合金粉末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新型铁铜合金粉末有很好的综合
性能,应用广泛。
2.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通过得到的衍射花样,可以对物相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此次实验
的进行,积累了一些经验,以后做本类实验时,有基础,更能得心应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