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介质简介教程
3.网络传输介质课件

568B
568A
三 双绞线
(四)双绞线的应用-交叉与直通
交叉电缆
直通电缆 交叉电缆或直通电缆
四
光
纤
(一)光纤概述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是使用石英玻璃 或塑料制成的光信号传输介质。光缆由多 根光纤共同构成,外形如同电缆。
四
光
纤
(一)光纤概述
目前,光纤中的光信号只能单向传输,一次通信必须由 收/发两根光纤组成双向信号传输通道实施,这样的传输 通道也属于点对点的信道。 当前绝大多数通信设备仍然是电信号设备,因此利用光 纤通信须实现光/电信号转换,转换技术和设备等是制约 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 网络传输介质的概念
(二)分类 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 光纤、无线传输媒介 。
一 网络传输介质的概述
(三)与通信设备之间的关系 1.通信设备通过网络接口连接传输介质; 2.不同传输介质需要使用不同网络接口; 3.不同传输介质提供的通信模式、通信速 度、通信效率等性能不同;
(三)双绞线的分类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双绞线技术 也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超五类、六类、 超六类、七类等双绞线,以适应数据传输 的要求。
三 双绞线
(四)双绞线的应用
思考: 页面所展示的网络 拓扑图属于哪种网 络拓扑结构?
三 双绞线
(四)双绞线的应用
三 双绞线
(四)双绞线的应用-线序排列
一类线:主要用于语音传输。 二类线:语音传输和数据传输速率4Mbps。 三类线:语音传输及数据传输速率10Mbps。
三 双绞线
网络互连设备之网络传输介质

2 微波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 波中一个有限频带的简称,即波长在1米(不含1米) 到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 亚毫米波的统称。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呈现为穿透、 反射、吸收三个特性。
Home
3 激光
激光通信,是激光在大气空间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激光大气通信的发送设备 主要由激光器(光源)、光调制器、光学发射天线(透镜)等组成;接收设备 主要由光学接收天线、光检测器等组成。 信息发送时,先转换成电信号,再由光调制器将其调制在激光器产生的激 光束上,经光学天线发射出去。信息接收时,光学接收天线将接收到的光信号 聚焦后,送至光检测器恢复成电信号,在还原为信息。
Home
3
光纤
光纤又称为光缆或光导纤维,由光导纤维纤芯、玻璃网层和能吸收光线的外壳组 成。是由一组光导纤维组成的用来传播光束的、细小而柔韧的传输介质。应用光 学原理,由光发送机产生光束,将电信号变为光信号,再把光信号导入光纤,在 另一端由光接收机接收光纤上传来的光信号,并把它变为电信号,经解码后再处 理。与其它传输介质比较,光纤的电磁绝缘性能好、信号衰小、频带宽、传输速 度快、传输距离大。主要用于要求传输距离较长、布线条件特殊的主干网连接。 具有不受外界电磁场的影响,无限制的带宽等特点,可以实现每秒几十兆位的数 据传送,尺寸小、重量轻,数据可传送几百千米,但价格昂贵。
Home
1
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电
无线电波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射频频段的电磁波。无线电 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声音或其他信号的技术。无线电技术的原理在于,导体 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利用这一现象,通过调制可将信息加载于无 线电波之上。当电波通过空间传播到达收信端,电波引起的电磁场变化又会在导 体中产生电流。 通过解调将信息从电流变化中提取出来,就达到了信息传递的 目的。
简述传输介质的分类及应用

简述传输介质的分类及应用传输介质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传递数据的物质媒介,根据其物理性质和传输能力的不同,可以将传输介质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
有线传输介质主要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
双绞线是一种常见的传输介质,它由一对绝缘导线紧密地绕合在一起构成。
根据绞合的方式和材料的不同,可以将双绞线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无屏蔽双绞线(UTP)。
屏蔽双绞线在外部加上一层金属屏蔽,可以有效地减少外部电磁干扰,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无屏蔽双绞线则不带金属屏蔽,主要适用于传输距离较短、干扰较小的应用场景。
双绞线广泛应用于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中,例如以太网的连接就常常使用双绞线。
同轴电缆是由一个中心导体、一个绝缘层、一个金属屏蔽和一个外层绝缘层组成。
同轴电缆适用于较长距离的数据传输,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速率。
它主要应用于电视信号传输、电缆电视和通信系统等。
光纤是利用光的传输特性来传递数据的一种介质。
光纤由一个芯心和一个折射率较低的包层构成,通过内部的反射使光信号保持在纤芯中传输。
光纤具有很高的传输速率、大的传输容量和较远的传输距离,抗干扰能力较强。
它被广泛应用于长距离通信和高速互联网接入。
无线传输介质指的是通过无线电波、红外线或者其他无线传播媒介来传输数据的介质。
常见的无线传输介质有无线局域网(WLAN)、蓝牙、红外线和卫星通信等。
无线局域网是一种使用无线电波代替传统有线局域网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
它适用于宽范围的无线覆盖和移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例如办公室、机场、图书馆等。
蓝牙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主要用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它广泛应用于耳机、鼠标、键盘等无线设备。
红外线适用于近距离传输,例如红外线遥控器、红外线传输数据等。
卫星通信则利用地面与卫星之间的无线电波来进行数据传输,适用于远距离通信和无线网络覆盖。
总体来说,有线传输介质适用于传输距离短、干扰较少的应用场景,而无线传输介质适用于传输距离长、移动性要求高的场景。
第5讲 传输介质

一、教案头
传输介质授课班级上源自时间上课地点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能正确识别通信传输介质
了解光纤的类型和作用,掌握双绞线的作用和分类。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熟悉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使用的介质。了解各种传输介质的特性、适用场合。
实际应用中应该如何选用传输介质
讲授
5分钟
训练1
网络传输介质是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物理通路,对网络数据通信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常用的网络传输介质有哪四种
讲授
提问式
5分钟
子项目2
双绞线是由成对绝缘铜线对绞而成,两根线绞接在一起是为了防止其电磁感应在邻近线对中产生干扰信号,对绞次数越多,抗干扰的效果越好。
讲授
8分钟
训练2
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
。
参考资料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告知
(教学内容、目的)
(1)数据传输的同步方式
(2)信道的通信方式
讲授
2分钟
引入
(任务项目)
本课程先以讲解的方式,然后以试验的方式给大家介绍网络的组成元件
讲授
提问式
3分钟
子项目1
线路用来干什么?计算机网络通信应该采用什么样的介质。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传输介质?
讲授
10分钟
作业
课后一、二、
后记
预习下一讲的内容
思考题:(1)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通信介质。
(2)根据自己上网时遇到的错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讲授
8分钟
子项目5
第2章 传输介质教材课程

图 2.2 4线对对绞电缆和25对大对数电缆
2020/8/2
8
综合布线
1、非屏蔽对绞线电缆UTP
第2章 传输介质
图 2.3 6类4对非屏蔽对绞线电缆
2020/8/2
9
综合布线
2、屏蔽对绞线电缆STP
第2章 传输介质
根据防护要求,对于屏蔽电缆可分为F/UTP(电缆金属箔屏蔽)、 U/FTP(线对金属箔屏蔽)、SF/UTP(电缆金属编织丝网加金属箔屏 蔽)、S/FTP(电缆金属箔编织网屏蔽加上线对金属箔屏蔽)几种结 构。这是按照《用户建筑综合布线》ISO/IEC 11801中推荐的方法
独立双层屏蔽对绞电缆(SSTP)三种形式。
图 2.5 FTP屏蔽对绞电缆
2020/8/2
11
综合布线
第2章 传输介质
图 2.6 SFTP屏蔽对绞电缆
图 2.7 SSTP屏蔽对绞电缆
2020/8/2
12
综合布线
第2章 传输介质
2.对绞电缆的分类
对绞电缆作为最常用的综合布线系统传输介质,有许多品种 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按传输电气性能分 ①100Ω屏蔽电缆 ②100Ω非屏蔽电缆 (2)按缆线结构形式和应用场合分 对屏蔽对绞电缆和非屏蔽对绞电缆,按缆线结构形式和应用 场合又可分为垂直主干电缆、自承式电缆、加固自承式电缆、 架空电缆、直埋电缆等品种。
对绞电缆是由两根具有绝缘层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螺旋 状互相绞缠在一起构成的线对。
图 2.1 对绞线电缆的基本结构
2020/8/2
6
综合布线
第2章 传输介质
对绞电缆的电导线是铜导体。铜导体采用美国线规尺寸系统,即AWG
(American Wire Gauge)标准,如表2.1所列。
传输介质的分类和特征

传输介质的分类和特征传输介质是指用于传输信息的物质或设备,其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划分。
下面将介绍传输介质的常见分类和特征。
一、根据物理性质分类:1.有线传输介质:有线传输介质是指需要物理线缆来传输信号和数据的介质。
常见的有线传输介质有以下几种:(2)同轴电缆:同轴电缆是指由中心导体、绝缘层、屏蔽层和外部绝缘层构成的一种电缆。
常用于电视、广播等传输。
(3)光纤:光纤是一种由纯净的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用于传输光信号的介质。
由于其具有高速、大容量和抗干扰性等特点,常用于长距离的高速数据传输。
2.无线传输介质:无线传输介质是指通过电磁波在空气中传输信号和数据的介质。
常见的无线传输介质有以下几种:(1)无线电波:无线电波是通过调制电磁波的频率、振幅和相位等特性来传输信息的一种无线传输介质。
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广播、雷达等领域。
(2)红外线:红外线是指波长较长但仍能被人眼所感知的一种电磁辐射。
常用于遥控器、红外传输等领域。
(3)微波:微波是一种具有较高频率和较短波长的电磁波,常用于无线局域网、雷达、卫星通信等。
二、根据传输方式分类:1.广播传输介质:广播传输介质是指通过广播频道统一发送信号和数据,由接收设备接收。
常见的广播传输介质有无线电波、卫星信号等。
2.点对点传输介质:点对点传输介质是指在两个终端间建立专用通信线路,通过该线路直接传输信号和数据。
常见的点对点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光纤等。
三、根据传输速率分类:2.中速传输介质:中速传输介质指传输速率适中的介质。
常用于局域网、广播电视等领域,如双绞线、同轴电缆等。
3.高速传输介质:高速传输介质指传输速率较高的介质。
常用于对数据传输速率要求较高、距离较远的场景,如光纤、微波等。
四、根据传输距离分类:1.近距离传输介质:近距离传输介质指传输距离较短的介质。
常用于局域网、家庭网络等小范围内的通信,如双绞线、红外线等。
2.远距离传输介质:远距离传输介质指传输距离较远的介质。
传输介质与接续设备介绍

传输介质与接续设备介绍1.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指在数据通信过程中,用于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介。
根据不同的传输方式和需求,有以下几种常见的传输介质:1.1 有线传输介质有线传输介质是指使用导线或光纤作为信号传输的媒介。
常见的有线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双绞线是最常见的有线传输介质之一。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常见的双绞线包括Cat5、Cat6等,其传输速率分别为100Mbps和1000Mbps。
•同轴电缆:同轴电缆多用于传输电视信号和宽带接入。
其结构由内部导体、绝缘层、外部导体和保护层组成,能够提供较高的传输速率和抗干扰能力。
•光纤:光纤是以光信号传输数据的传输介质。
由于光信号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和抗干扰能力,光纤在长距离和高速数据传输方面具有优势。
1.2 无线传输介质无线传输介质是指使用无线电波进行信号传输的媒介。
常见的无线传输介质包括:•Wi-Fi:Wi-Fi是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技术的传输介质,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信号传输。
其传输距离一般在100米左右,适用于室内和短距离通信。
•蓝牙: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手机、耳机、音响等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传输距离一般在10米左右。
•红外线:红外线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遥控器、红外线传感器等设备之间的通信。
传输距离一般在几米到几十米。
2. 接续设备接续设备是用于连接和传输数据的设备。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接续设备:2.1 路由器路由器是一种常见的接续设备,用于将多个局域网连接起来,实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
路由器具备转发数据包的能力,并能根据不同的网络地址进行数据的路由选择。
2.2 交换机交换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局域网中的接续设备。
它通过物理地址进行数据包转发,能够实现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
交换机在局域网内部进行数据的转发,提供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数据交换方式。
2.3 中继器/放大器中继器和放大器是一种用于增强信号强度和延长传输距离的设备。
教案三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

教案三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用来传输数据的媒体。
常见的传输介质包括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
本教案将逐一介绍这些传输介质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应用场景。
一、有线传输介质1. 双绞线(Twisted Pair)双绞线是一种由四对导线绞合而成的传输介质,是目前最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之一、双绞线分为无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种。
双绞线的特点如下:-优点:成本低,易于安装和维护;适用于多种网络应用场景。
-缺点:传输距离较短,易受到干扰,传输速率有限。
-应用场景:家庭网络、办公网络等。
2. 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同轴电缆是由内部导体、绝缘层、外部导体和保护层组成的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的特点如下:-优点:传输速率较高,可支持较长的传输距离。
-缺点:安装和维护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应用场景:电视有线传输、宽带接入等。
3. 光纤(Fiber Optic)光纤是由光学材料制成的传输介质,利用光的传输来实现数据传输。
光纤的特点如下:-优点:传输速率极高,传输距离远,信号不受干扰。
-缺点:安装和维护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应用场景:长距离数据传输、高速网络等。
二、无线传输介质1.Wi-FiWi-Fi是指无线局域网技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数据。
Wi-Fi的特点如下:-优点:无需布线,便于移动设备接入;覆盖范围广。
-缺点:传输速率相对有线传输介质较低,信号强度受距离和障碍物影响。
-应用场景:家庭网络、办公室、公共场所等。
2. 蓝牙(Bluetooth)蓝牙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主要用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蓝牙的特点如下:-优点:低功耗,成本低,适用于个人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
-缺点:传输速率较低,传输距离较短。
-应用场景:手机、耳机、键鼠等无线设备之间的连接。
3. 蜂窝网络(Cellular Network)蜂窝网络是通过基站与移动设备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数据,是移动通信的主要方式之一、蜂窝网络的特点如下:-优点:广覆盖,适用于大范围的无线通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突域
主机A
主机B
同轴电缆
主机C
共享式网络中可能会出现信号冲突现象。
主机D Page 8
双工模式
半双工
主机A
主机B
全双工
主机A
主机B
两种双工模式都支持双向数据传输。
Page 9
总结
企业网络中部署千兆以太网时使用哪种传输介质? 什么是冲突域? CSMA/CD的作用是什么?
Page 10
线缆类别 单模/多模光纤 单模/多模光纤 单模/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
最长有效传输距离 2000 米 2000 米 316 米 316 米
Page 6
介质-串口电缆
V.24
线缆类别 V.24 V.35
V.35
速率 1.2Kbit/s ~ 64Kbit/s 1.2Kbit/s ~ 2.048Mbit/s
Page 7
以太网标准 10BASE-T 100BASE-TX 1000BASE-T
线缆类别 两对3/4/5类双绞线
两对5类双绞线 四对5e类双绞线
最长有效传输距离 100米 100米 100米
Page 5
介质-光纤
以太网标准 10BASE-F 100BASE-FX 1000BASE-LX 1000BASE-SX
Page 2
简单网络
主机A
物理介质
主机B
两个终端,用一条能承载数据传输的物理介质(也成为传输介质)连接 起来,就组成了一个最简单的网络。
Page 3
介质-同轴电缆
以太网标准 10BASE5 10BASE2
电缆类别 粗同轴电缆 细同轴电缆
最长有效传输距离 500米 185米
Page 4
介质-双绞线
前言
通信网络除了包含通信设备本身之外,还包含连接这些设备的传输介质, 如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等。不同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特性,这些特 性直接影响到通信的诸多方面,如线路编码方式、传输速度和传输距离等。
Page 1
学习目标
学完本课程后,您应该:
了解一些常见的传输介质 理解冲突域和双工模式的基本概念